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时间:2019-05-13 09:4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第一篇: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

(2012年1月16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12年3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批准 2012年5月3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保护区位于自治州的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维西县)境内,总面积281640公顷,其地理座标位于北纬27°24′-28°36′,东经98°57′-99°25′之间,东以金沙江为界,西至维西县巴迪乡的乍尼拉,北起德钦县巴杂丫口,南止维西县攀天阁的南山村,其四至界线由自治州人民政府设立界桩,并向社会公告。

第三条 在保护区内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 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应当坚持保护为主、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第五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护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义务,对破坏、侵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公共设施等行为都有制止和检举的权利。第七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机构),负责保护区的统一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保护区专业规划,报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制定保护区管理制度,对保护区内的生产、旅游、经营等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开展保护区自然资源的监测和调查,并建立档案;

(五)组织开展保护区自然资源的科学研究,并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六)参与国内外自然保护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行使本条例赋予的行政处罚权。

第八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发展改革、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财政、科技、农牧、林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

德钦县、维西县人民政府及保护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社区)应当协助管理机构做好保护区的相关工作。

第九条 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的界线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划定,并设立界桩,予以公告。

第十条 核心区和缓冲区经批准可以建设符合保护区总体规划的野外观测站、巡护小道、森林防火等设施。实验区经批准可以建设与保护管理和开发相关的交通、旅游等设施。实验区内经批准建设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与周围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协调,体现地方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

第十一条 实验区内的项目建设和开发,有关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十二条 因科学研究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以及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影视拍摄和捕捉、采集野生动物植物制作标本等活动的,应当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按程序报批后方可进行,并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品种、数量和作业方式进行。活动结束后,应当向管理机构提交活动成果副本。

第十三条 在实验区从事经营性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并接受管理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第十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护区内的替代能源建设,推广使用沼气、液化气、电等能源,减少森林资源消耗,扶持保护区内的农村居民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保护区内农村居民建房等自用木材实行限额采伐管理,林业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应当征求管理机构的意见,并在实验区的集体林内采伐。

第十五条 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非法探(采)矿;

(二)擅自砍伐林木和猎捕野生动物;

(三)擅自开山炸石、挖沙取土;

(四)乱占林地,擅自烧荒、垦荒;

(五)擅自采集野生生物种子和收购竹木、藤条、药材、花卉等;

(六)损坏公共设施,擅自移动或者毁坏界桩等标识;

(七)乱扔乱丢垃圾、废弃物;

(八)超标准排放污水、废气。

第十六条 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引入外来物种。确需引入的,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经管理机构同意,报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七条 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对农作物造成损失和人畜伤害的,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十八条 保护区所在地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加强保护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制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落实防火责任制,组织巡山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第十九条 保护区所在地的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做好保护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巡护监测和检验检疫,控制和防治病虫害。

第二十条 管理机构应当与社区建立共管机制,制定保护公约,做好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二十一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保护区内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鼓励保护区内及周边居民利用实验区资源从事与保护方向一致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旅游活动。

第二十二条保护区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在保护区内利用资源进行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缴纳资源保护费,用于保护区资源的保护管理。

第二十三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保护区内的集体林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第二十四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对在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中做出下列成绩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一)保护和发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植物成绩显著的;

(二)科研监测和科普教育活动有突出贡献的;

(三)保护、发展和利用自然资源成绩显著的;

(四)扑救森林火灾和防治森林病虫害事迹突出的;

(五)查处破坏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及设施成绩显著的;

(六)同破坏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事迹突出以及举报重大案件有功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由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第十二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未经批准擅自进入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影视拍摄和捕捉、采集野生动物植物制作标本或者未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品种、数量和作业方式进行的,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活动结束后,不按时提交活动成果副本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十五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之一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所得,并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十五条第四项规定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每平方米一元以上五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第十五条第五项规定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所得,并处实物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

(五)违反第十五条第六项、第七项规定之一的,处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第十六条规定的,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八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本条例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自治州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细则。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由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篇: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精)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09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要点

2009年,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林业厅及州级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保护区管理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迪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按照“努力把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以滇金丝猴保护为重点,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实现了保护区的科学管理和跨越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9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强化对资源的管护力度,有效保障国家生态安全

1、去冬今春以来,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戒严期内,我局按照省、州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要求,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宣传、预防、值班制度以及与当地党委政府和业务相关部门工作衔接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对上述工作结合各辖区内的实际,进行安排部署。一年中保护区内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国家生态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2、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监管工作

今年共受理林业行政案件15起,查处15起,受处罚人数16

2信息量及信息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保护区《简报》通过减量提质,影响更加广泛深远;完成了白马雪山网站的建设任务。

4、保护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5、塔城景区接待中心的科普厅、影视厅的投入使用,不仅发挥了较高的科普教育功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保护区的知名度。

6、中小学的环境教育、利用媒体宣传白马雪山的工作都在上年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7、与东竹林寺等一批寺庙的宣教合作得到了加强。

(四)以构建“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科研平台为契机,以强化对外交流合作为推手,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高社区共管水平。

1、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项目获国家林业局批准

在2008年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滇金丝猴研究中心建设实施方案》。通过多方努力,国家林业局已经批准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云南滇金丝猴研究中心。

2、争取和组织实施了3项GEF延期项目

GEF项目于2003年启动,原计划在2008年结束。但因2008年四川省项目实施地发生大地震无法按期完成,整个项目延期一年。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向国家林业局世行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衔接、汇报和争取,又给白马雪山保护区增加了固定样地调查、巡护监测培训和数据收集与分析处理培训三个项目,从而使GEF项目8年总投资从原计划的690万元增加至948万元,超计划落实资金258万元。

3、争取和组织实施滇金丝猴野外种群人工辅助投食试验研究项目

在州科技局的支持下,我局启动了响古箐滇金丝猴种群人工辅助投食试验研究,研究内容有:滇金丝猴生活规律、活动路线、食性、食物消长、种群变化、人工投食等。目前该研究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4、争取和组织实施了自豪环境教育项目

自豪环境教育项目于2008年10月正式启动,在编制的《瑞尔自豪项目计划》的框架内,年内完成800份社区问卷调查;安装太阳能热水器100套,2500只节能灯,制作发放了5000套的挂历、海报、卡通等宣传资料。

5、争取和组织实施松茸生长及利用监测项目

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合作,连续四年开展了松茸监测项目,基本摸清了松茸的生长过程、生境变化对松茸生长的影响以及保护区松茸资源的利用现状,该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松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数据。

6、争取和组织实施气象因子对松茸生长的影响研究。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启动了研究降雨量、气压、相对湿度等

6了下五年的具体行动计划。目前,《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研究》一书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已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4、《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完善工作如期完成。为了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有计划的开展生态旅游,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审查意见,及时组织力量完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的完善工作。目前该规划已上报国家林业局审批。

5、加大资源监管力度,强化行业服务职能作用,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2009年,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认真按照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在做好资源监管工作的前提下,抽出很大的力量进行上门服务,完成国道214线行政许可事项的材料组织、审检上报工作,最后获国家林业局的批准。其它建设事项正处在积极服务指导当中。

6、编制《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根据省政府《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省环保局、省林业厅的有关通知要求,编制上报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实施方案》,提出了项目目标、建设内容、工作步骤、经费预算等。

(六)狠抓根本,加强队伍建设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州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按质按量完成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的各项任务。做到了“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努力创新自选动作,联系实际推进保护区工作。”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我局干部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理论素养、意识修养、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高,有力地推动了保护事业的全面发展。

2、层层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年内召开了两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党内民主、政务、财务公开得到了高度体现,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力的推动了全局工作。

3、全面落实了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完成了96128政府信息查询专线的建设。通过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网宣传了保护区工作动态。

4、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稳工作职责,重点抓了制度和组织落实,年内未发生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5、做好参公登记和事业人员岗位设置工作

按照州人事局的要求,组织开展了参公登记和事业人员岗位设置工作,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实施方案、身份证明、岗位工作职责、人员聘任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主题词:保护区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抄报:州委办,州人大办,州政府办,州政协办,省林业厅办公室、计财处、防火办、天保办、保护办,鲁永明常委,余副州长

抄送:州林业局,州环保局,州生态警察局,迪庆森警大队,州发改委,州财政局,州科技局,州旅游局,州委组织部,州人事局,州政府经研中心,第六纪工委,德钦县政府,维西县政府

印发:局机关各科室、所、中心,德钦,维西管理分局 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0年1月4日

第三篇: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

关于印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的函

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中科院、海洋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效果,现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试行)

二○○九年八月十三日

主题词:环保 自然保护区 规范化 导则 函

附件: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导则

(试

行)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各种功能,制订本导则。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参照执行。

一、目标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目标明确,资源本底清楚,管护设施完备,管理队伍专业,管理制度健全,规划科学合理,社区协调发展,资源管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保护成效显著。

二、规范化建设

(一)总体要求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符合本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自然遗迹的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

建设内容和规模应与自然保护区的类型、面积大小、保护对象特征以及管理目标相适应,与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相协调,不得盲目求大、求全、求高档。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应同当地的自然景观和谐一致,并体现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尽量采用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区内的供电等线路应尽量地下铺设。

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设施设备,不得重复建设。管护、科研、宣教、办公设施尽可能集中建设,并兼顾各项功能。

自然保护区内建设动物救护站(中心、点)、珍稀植物繁育场圃、涉及地质遗迹保护的建设项目以及开展生态恢复工程的,应进行科学论证。

自然保护区各项建设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保护区应在办公用房、保护管理站(点)、界碑界桩、宣传牌等位置尽可能使用自然保护区区徽。

(二)管护设施建设

1、保护管理站(点)

自然保护区应设立保护管理站(点)。

保护管理站(点)数量及其管理范围应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迅速控制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到达保护区内主要人为活动区域。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保护管理任务、自然地理条件、交通条件、人为活动特别是居民点的分布状况确定。

保护管理站(点)应当建立在居民点、人为活动频繁地区及人员和车(船)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或其他要塞处。

单个保护管理站的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300m2,配备办公、消防、野外调查、日常巡护、执法、通讯、交通及必要的生活设施设备。

在进出保护区的重要路口和要塞处可设立保护管理点(哨卡、检查站等),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80m2。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考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2、界碑界桩

自然保护区应在人为活动频繁地区以及主要道路相交处、转向点设置界碑界桩,充分发挥指示、警告、宣传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完善的边界范围及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范围的界桩、界碑。具体制作按照《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执行。

自然保护区及不同功能区的四周边界上必须树立界桩,标明“核心区界”、“缓冲区界”和“保护区界”。

水域应通过在地图、海图、航道图等标注,条件成熟的可在边界设立浮标或永久性标志。

3、交通设施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路网、码头等必要的交通设施,能够满足保护区巡护、防火、监测和日常管理的需要。不得以管护为名铺设旅游道路,破坏生态环境。

路网包括干道、便道和巡护步道。干道用于连结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或地方交通干线,路面等级应满足晴雨通车要求。便道用于连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处)、保护管理站(点)、瞭望塔(台)、监测点和居民点等,标准应达到通车或人员便利通行要求。自然保护区还可根据巡护需要,依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作为巡护步道。

海洋和内陆水域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立码头。

4、巡护执法设备

自然保护区应配备必要的巡护、执法、取证设备,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执法装备等。

巡护和执法设备应能够满足巡护、执法和应急反应的需要。

5、防火设施设备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瞭望塔(台)、防火道和防火隔离带,配备灭火设备,以满足预防和及时扑灭火灾的需要。

在自然保护区内制高点及易发生火灾地区,应设置瞭望塔(台),瞭望半径应覆盖高火险地区,数量能够满足防火需要。

瞭望塔内应配备瞭望、监控、报警和通讯设备。

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或草原植被较多、人为活动频繁、火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宜设置防火隔离带,阻止火灾蔓延。

6、野生生物保护设施

因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需要,自然保护区可以建设生态廊道、动物通道、人工洞穴、巢箱、人工鱼礁等设施,配备动物救护、病虫害检疫防治等设备。

(三)科研监测设施建设

1、科研中心(站)

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与监测基础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建科研中心(站)。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应尽量与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合作开展。

科研中心(站)建筑面积以100-500m2为宜,可包括实验室、科技资料室,并配备各种调查、试验、科研辅助设备。

2、定位监测站(点)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根据需要设置定位监测站(点),以监测自然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种群、生态环境及自然遗迹的动态变化。

自然保护区内生态、资源、环境等定位监测站(点)的布设,应根据监测、研究的对象、目的及其技术要求选址,应与保护管理站(点)的选址统筹安排。

定位监测站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配备相应的定位观测设备。

3、固定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

自然保护区必须建设适当数量的固定样地、固定样线或站位断面,配备相应的野外调查设备及动物监控设备,满足保护区常规监测的需要。

样地样线及站位断面应根据主要保护对象调查和监测的需要设置。

(四)宣传教育设施建设

1、宣教场馆

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参观人数、宣教需要建立宣教场馆,满足环境教育和生态旅游活动要求。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5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中心,建筑面积以500-2000m2为宜。

年实际接待参观人次在1万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可设置宣教馆,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

其他自然保护区可在管理局内设置宣教室,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

宣教场馆可设置陈列展览室、多媒体放映室、图书资料室等,并配备宣教、通风、除湿、防火防盗等设施设备。

2、宣传牌

自然保护区应在道路出入口、居民点等人为活动频繁处,或根据管理需要,设立宣传牌,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注意事项,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名称、范围、主要保护对象、保护意义、保护要求等内容。

(五)办公及附属设施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建设适当的办公及附属设施,满足开展办公、管理等需要。

保护区的办公用房应按照便于保护和管理及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将建设地点选择在自然保护区附近的中心城镇。

办公用房应尽量与科研和宣教设施集中建设,并配备相应的办公设备。

办公用房的建设规模,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编制定员确定。编制定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不大于18m2(不含会议室等共用设施)。

办公用房的附属设施,应尽量利用当地已有的基础设施。

三、规范化管理

(一)行政管理

1、管理机构

自然保护区应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尽可能由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直接管理。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内部科室设置应满足各项工作需要,可设保护科、科研科、宣教科、社区科、办公室、管理站等,并有明确的职能和责任。

2、管理人员

保护区人员数量能够满足保护和管理需要,可以聘用临时用工人员开展管护工作。

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分为行政人员、技术人员(含科研、监测、宣教培训)、直接管护人员和其他。其中,行政管理人员一般不超过20%;技术人员(具有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业务相适应的大专以上学历)不低于30%;其他人员不能超过20%。

自然保护区至少20%的人员从事资源管护工作,长期驻守保护管理站,每个保护管理站至少配备2人;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科研监测工作,对保护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文资源等背景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至少有2人专门从事宣教培训及社区共管工作,且至少30%工作时间在保护区内开展工作。

3、专业培训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高度重视培训和学习,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管理机构主要领导应有自然保护区相关的专业背景。

自然保护区所有工作人员及季节性临时工在上岗前均需进行培训。

所有工作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技术培训和教育;自然保护区正式人员每4年至少轮流接受外部培训一次,管理局中层以上领导每2年至少外部培训一次。

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政策、动植物知识、资源管护、执法检查、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项目建设、资源开发管理、社区共管、3S技术、电脑应用和装备设备使用等。

4、内部规章制度

自然保护区应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人事聘用、财务、宣教、培训、巡护、监察执法、社区共管、信息管理制度等。

5、档案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建立资源管护、监察执法、防火灭火、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项目建设、培训学习、资源开发管理等工作的记录制度,形成完整的人事、科研、宣教、培训、资源管护、监察执法、资源开发和建设项目等系列档案。

档案管理应当符合有关要求,并尽量实现数字化。

(二)规划和计划

1、规划

自然保护区至少每十年编制一次总体规划,科学分析目前保护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阶段性规划目标和任务。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经批准后实施。

自然保护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2、计划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区总体规划及目前保护区面临的紧迫问题,制订工作计划。

保护区每年应根据当工作计划编制工作总结报告,评估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经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三)边界划定与土地权属

1、边界划定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在批准建立后的一年时间内,完成边界勘定和功能区划工作。

自然保护区应具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功能区划图、土地利用结构图、海域使用现状图等图件。

保护区管理人员必须准确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界限范围。

2、土地权属

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应明确清晰,没有纠纷。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尽可能拥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或水域使用权。

未取得土地或水域使用权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与使用权人签有协议,规定土地或水域使用方向以及有利于保护的生产方式。

(四)资源管护

1、日常巡护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保护和科研工作的需要,配备专职巡护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日常巡护工作。

日常巡护范围应该覆盖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人为频繁活动区域。

日常巡护以定期巡护为主,可根据管理要求、交通条件、地形特点等因素合理确定巡护周期。

巡护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资源察看的同时,还应结合科研监测、执法、防火等工作开展巡护。

日常巡护工作应建立巡护责任制和巡护报告制度,巡护人员每次巡护结束应填写巡护情况记录或日志,保护管理站每月应填写巡护月报,保护区管理机构每年应填写巡护年报。

保护区每年将巡护年报及监测结果上报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

2、执法检查

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参观考察等活动进行执法检查。

保护区应对出入保护区的人员及其携带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动植物材料、标本、活体、制品等)实施检查,防止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非法破坏以及外来物种的引入。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配合或建立公安、海监、渔政机构,及时处理违法案件。

3、外来入侵物种控制

自然保护区应重视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可采取以下措施预防和控制:

(1)定期开展外来物种调查;

(2)制定并实施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方案及监控方案;

(3)生态恢复时引入的物种应采用本地物种;

(4)加强关于外来入侵物种的宣传教育。

(五)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管理

严禁在自然保护区从事采矿、采石、采砂、烧窑、冶炼、拌洒毒药等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活动,禁止非法开垦、围填海等改变保护区自然属性的开发活动;禁止捕捞以及乱砍滥伐森林、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乱采滥挖药材等掠夺性的自然资源开发活动。

自然保护区内不得违法违规开展建设项目。

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

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和资源开发活动应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在环评审批之前,应当征求环境保护部的意见。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有权并且应当参与涉及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全过程。

因保护和管理工作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确需对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按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申报审批。

(六)科研监测

1、资源调查

自然保护区应经常性开展科学考察和专项调查,尤其是对主要保护对象的调查,要对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编目和详细记录,做到资源本底清楚。

每十年至少开展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编制科考及分析报告。

2、定期监测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期开展生态、资源、环境等各项监测活动。

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当地社区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特点,对固定样方、样线、站位或断面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调查。监测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

3、科研管理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主要保护对象、野生动植物或自然资源的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相关软件。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有准确经纬度坐标网格的主要保护对象分布图、植被图、地形图等图件。

自然保护区应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逐步实现自然保护区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积极参与和支持有关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与教学实习的基地。

保护区应鼓励保护区人员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科学研究论文、参加各类学术会议。

(七)宣传教育

1、宣传资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具有自身特点的科普宣传书籍、音像、文字及图片资料、环境教育材料等,分发给周边社区居民、游客和访问者。

2、宣教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学生、当地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

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社区所在行政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集中性宣传教育活动。

来自然保护区的访问者(含游客)60%以上接受环境教育。

3、自然保护区网站

自然保护区应编制并定期维护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及时发布和更新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信息。

4、交流与合作

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姊妹保护区、参加国际或区域保护网络、参加国际国内培训和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八)旅游活动管理

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应让游人感受自然环境、欣赏自然景观、了解野生动植物和地学等科普知识。

所有旅游项目都必须在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统一监督下开展。

开展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必须严格科学地进行环境容量测算,编制保护区旅游专项规划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经批准后实施。

旅游区域的范围界限应根据保护对象特点,在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基础上确定。其范围界限必须明确,并严格限制在实验区范围内,不得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旅游。

旅游活动不得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保护对象构成威胁。应采取“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方式,不得在区内建设索道、宾馆和餐饮等设施。不得建设污染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或自然景观的人工景点和设施。旅游区域应设置垃圾收集等环保设施。旅游人数不得超过规划的旅游容量。

自然保护区旅游活动30%以上收入应该用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应当吸引当地社区居民参与,实现保护区与社区的惠益共享。

(九)社区共管

自然保护区应与所在地政府、有关单位及当地社区的关系协调融洽,可以通过建立共管机制、签订共管协议等多种形式,积极推进地方社区和居民参与保护区管理。

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区所在乡村每年开展至少一次社区共管活动。

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积极争取资金,用于生态补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四、生态恢复工程

自然保护区内退化生态系统应尽可能采取封禁方式进行自然恢复。确需人工辅助恢复的自然保护区,应分类指导,开展生态恢复工程。

人工恢复植被应当种植当地的乡土植物。

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采取必要的人工控制手段,优化主要保护物种栖息地。

荒漠区域的自然保护区可建必要的防沙治沙设施。

湿地和海域的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湿地水源保护、蓄水和引水工程、湿地生态恢复、红树林和珊瑚礁人工恢复等工程。

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可以采取人工恢复野生种群工程,人工增殖放流应当使用当地物种。

自然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对重要自然遗迹等可进行围栏(网)保护。

五、经费保障

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管理运行费用、人员工资有固定来源,能够基本保证日常管护工作需要。

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收入稳定,达到或超过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生活水平。

自然保护区财务管理规范,各项资金的使用合法、合理,无挪用、滥用资金状况。

六、应急能力建设

自然保护区应具备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自然保护区应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潜在的自然灾害,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自然保护区应组建训练有素的防火等应急队伍。

出现重大环境污染、违规开发建设和生态破坏等紧急事件时,能够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并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篇: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的情况汇报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的情况汇报

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1年6月)

一、基本情况

四川若尔盖高寒沼泽湿地它是第四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来处于低位发育的草本沼泽,处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极具代表性,有着重要的保护、美学、文化和科研价值。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1998年8月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河上游的若尔盖高原沼泽的腹心地带,涉及辖曼、唐克、嫩哇、红星、阿西、达扎寺7个乡镇。是以保护黑颈鹤、白尾海雕、玉带海雕、胡兀鹫等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和高原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幅员面积166570.6公顷,区划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8662.2公顷,“缓冲区”面积73984.5公顷,“实验区”面积43918公顷,平均海拔3500米,属高原浅丘沼泽地貌,地势平缓,丘间河沟纵横,曲流、河叉极为发育,水流蜿蜒迂回,牛轭湖、水塘星罗棋布。隶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黑河由东南向西北纵贯保护区30公里北注黄河,河谷平坦开阔,河床

围栏3000公顷,综合治理沙化严重土地430公顷,治理沙化土地22个小班,2011年在保护区内的哈丘湖和花湖至若尔盖县城一线开展开展扎堵填沟300处,恢复湿地15000亩。用高山柳插条+披碱草网播+高山柳沙障+秦艽+大黄+围栏的方法在谢马拉也的沙化地开展植被恢复133公顷。三是以花湖湿地生态恢复试点项目湖泊扩面为突破口,修建一条生态堤长1740米,高0.6米,提高花湖水位30cm,积极探索高原湿地生态修复模式,目前已完成本沙化治理、扎堵填沟、花湖湿地生态恢复项目全部工程量。

2、以夯实保护区基础为重点,强化保护能力建设。2004年由国家投资730万元立项实施了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主要完成了保护区办公综合楼,辖曼、热尔坝、纳勒桥、黑河、唐克5个保护站,3个了望塔和保护区标桩、界碑、区碑、指示牌以及草围栏、巡护道路维护等建设内容。2006年启动实施了国家投资1261万元的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完成沿核心区和部分缓冲区设立限制性标志碑54块;在草场破坏严重、有荒漠化趋势的核心区保护建设围拦3000 hm、27公里保护区边界围栏;综合治理沙化严重土地430 hm;完成42块警示标牌;建成1650 ㎡湿地宣教培训中心一座;建900㎡保育中心一座;建立水文监测点4个、微气象自动观测站2个,以及配套设备建设。

3、以宣传教育为突破口,推动全民参与湿地保护。我们每年充分利用“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以及全县“两会”召开等机会,以湿地生态、社会、22经济价值、有关法律法规及候鸟疫情监测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见乐的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社区群众参与到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让社会更多的关注若尔盖湿地,让人们更加关爱自己的家园。

4、以野外巡护监测为主线,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是采取检查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社区群众的保护意识。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的对保护区及周边社区进行检查巡护,对在保护区内及周边捕涝、捕杀野生动物以及在河道采砂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了整治。二是与保护区内牧民及周边社区签订了草场防火责任书,从而有效地促进泥炭地资源的保护。三是为给黑颈鹤等珍稀动物创造良好的繁殖、栖息环境,与牧户签订了在保护区内每年3—6月为禁牧期的协议。

5、以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为平台,提高保护与管理水平。一是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若尔盖湿地生态研究站。完成了热尔坝工作用房、全自动微气象定位观测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是与成都生物所合作建立了生态定位站,共同完成了保护区监测样地100个,协作开展了湿地甲烷排放等科学研究。三是与国家林业局鸟类环志中心、国际鹤类基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保护区内黑颈鹤生活习性监测等研究。四是与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若尔盖高寒湿地黑唇鼠兔无公害防治技术示范研究,运用第二代抗凝血剂配方灭治黑唇鼠兔。五是与湿地国际合作开展了eCBP中欧合作项目,开展了若尔盖高寒湿地泥炭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和泥炭地恢复技术研究。六是与四川大学合作建立了国家生物学人才野外培养基地,协同开展了若尔盖湿地退化研究。

三、保护区发展现状

1、资源状况。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植被种类有木里苔草、无脉苔草、毛果苔草、羊茅、银莲花、蒿草等草本植被和少量的小叶柳、紫丁杜鹃等木本植物;共有野生植物362种,隶属50科165属,被子植物49科164属360种,藻类、苔藓类、蕨类各1科1属2种,紫茎小芹、掌叶大黄等3种植物既是区域濒危种也是中国特有种。共有脊椎动物22目44科93属196种,其中鱼类15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3种、鸟类137种、兽类3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颈鹤、白颧、黑颧、玉带海雕、胡兀鹫等8种,是黑颈鹤等高原珍禽的重要繁殖栖息地,是“中国黑颈鹤之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灰鹤、小天鹅、大天鹅、秃鹫、鸢、猎隼、藏原羚等25种,7种兽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保护管理。一是资源管护初步形成了以管理局为中心、五个管护站分片管理、村组干部属地管护的三级管护机制。二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行日常巡护,制止采沙起草坪等破坏湿地行为。三是把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了保护区内终年禁止捕渔,禁止使用非本地草种等各项制度。四是针对湿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我们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加快成果转化,依托建设项目支撑,对生态脆弱区实施湿地抢救性保护。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湿地生态环境恶化。一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降雨量减少等自然因素以及过度放牧、开沟排水等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保护区内的湿地面积在不断萎缩减少,导致了湿地特有物种群落的变化。特别是湿地排水沟的影响,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县累计开沟800多公里,致使保护区内沼泽、自然湖泊水位下降,加剧了生态的恶化。

二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为活动加剧,造成沼泽干枯,草场沙化、退化加剧。据沙化土地监测,保护区有沙漠化土地面积达2.97万亩,平均每年以11.65%的速度递增,形势相当严峻,严重威胁着草原生态平衡及畜牧业的发展。

三是草原鼠虫害面积大、危害重。全县草原鼠害以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为主,虫害以草原毛虫和草原蝗虫为主。根据鼠虫测报资料,全县鼠虫害分布面积高达800.5万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1.9%;危害面积450万亩,年因鼠虫危害损失牧草约12000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400万元

(二)保护与放牧的矛盾突出。若尔盖草原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是若尔盖县的基础和支柱产业。保护区在申报国家级时,只把人畜不能通行的大片沼泽地和

响评价。加之以往对湿地功能和效益的评价大多以定性描述为主,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满足不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对湿地的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和准确评价的要求,极大地影响了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五、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提高对生态建设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宣传力度,强化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强大声势,使之成为全社会关心、参与的社会性事业。

2、按照国家林业局提出的“全面保护自然环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生物资源、为国家和人类造福”的总体方针和“填沟还湿、限牧还湿、治沙还湿、灭鼠还湿”的指导方针,加快脆弱湿地生态恢复工作,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湿地珍稀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3、健全四个机制,促进湿地生态环境治理。一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建议生态保护资金投入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建设纳入法规,为推行现代畜牧业、有效缓解湿地生态压力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大力推行优良牧草种植和以草定畜、舍饲与半舍饲饲养的科学饲养方式纳入法律法规,加大牲畜改良和牲畜出栏力度,扩大牛羊越冬育肥规模,大力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减少超载放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并建立湿地、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投入专项资金强化湿地保护。

扎堵填沟还湿、河曲(湖泊)水位控制抬升、引水补湿、人工增雨、湿地污染控制等工程为核心,开展萎缩湿地水资源综合治理,增强湿地蓄水和提高湿地水源涵养能力。以限牧保湿和裸露泥炭地地表植被修复等为重心,开展泥炭地资源保护,保护沼泽、半湿沼泽和干沼泽泥炭资源,有效控制碳汇与碳源间的转化,促进泥炭地生态功能的释放。

二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以野生动植物适生生境恢复与改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繁育、陆生野生动物廊道、植物保护小区等工程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湿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家圆。

三是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示范区。以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工程、特色产业开发示范工程、湿地生态旅游、替代生计产业发展等为主要手段,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和质量,缓解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与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有机地结合,巩固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

第五篇:云南省燃气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云南省燃气工程管理暂行办法

云建城[1998]第1062号

云南省建设厅 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燃气工程的管理,保证燃气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维护燃气工程建设市场秩序,促进燃气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云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云南省燃气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燃气工程,是指燃气生产、储运、输配、供应的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容器。

第三条 县以上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市政公用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燃气工程管理

工作。

县以上公安消防机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燃气工程的消防监督工作。

第四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应当坚持“保障质量,安

全第一”的原则。

第二章 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管理

第五条 凡从事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必须具备市政公用行业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相应资质等级,经地(州、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初审合格,并取得省建设厅核发的《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后,方可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接燃气

工程。

第六条 办理《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应提供下列

资料:

(一)申请报告;

(二)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证明;

(三)填写的《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申请表》;

(四)与其从事的燃气工程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等级证书,及经省级公安消防机构、省建设厅颁发的《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燃气工程培训合格证》;

(五)从事相关工程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资料;

(六)经省级公安消防机构审查批准的消防安全保证体系;

(七)其他需要出具的有关证件及资料。

第七条 从事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的单位,必须依照取得的资质等级,按资质证书所核定的范围从事业务活动。禁止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从事燃气工程建筑活动。

第八条 取得《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的单位,应当在每年的十月申请资质年检;逾期半年未进行年检的,资质证书自行失

效。

第九条 取得资质证书的单位撤销、分离合并时,应当到原资质审批部门办理资质证书注销手续;单位分离、合并的,应重新申请审定资

质等级。

第十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担燃气工程的省外燃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专业队伍,应持所在地省(市)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出省承接工程证明、相应等级资质证书(副本原件)及工程合同(工程任务委托书)等有关证件,向省建设厅申请办理登记和资质验证手续,符合条件的发给入省承接燃气工程建筑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燃气工程单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

第十一条 《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申请表》、《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审批表》《云南省燃气工程建筑企业资质证书》由

省建设厅统一印制。

第十二条 禁止伪造、涂改、转让、出租、出借资质证书和设计图

签。

第三章 燃气工程建设管理

第十三条 燃气工程建设实行立项及初步设计审批制度。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燃气建设工程,必须按规定向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

立项、初步设计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燃气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当地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燃气工程开工许可手续。

第十五条 燃气工程申请办理开工许可手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地(州、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该工程的立项批复及工程

初步设计批复;(2)地(州、市)公安消防机构对燃气工程防火设计的审核批准文件;(3)承接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的相应等级资质证书及有关证

明文件;

(4)有完善的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保证措施;(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六条 县(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十五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燃气工程项目进行开工许可初审,报地(州、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燃气工程开工许可批复。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当自取得燃气开工许可批复之日起三个月内开工,因故不能按期开工或开工后中止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工程开工许可批复机关报告;因故不能按期开工超过六个月或停工六个月以上的,应当重新办理工程开工许可手续。

第十八条 取得开工许可批复的燃气工程,如需改变设计方案和图纸的,必须将变更后设计方案和图纸报经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专项审查批准后,重新向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开工许可手续。

第十九条 燃气工程中采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法规的要求,其中燃气器具必须采用经省燃气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测合格,列入《燃气器具产品准许销售目录》〉的产品;消防产品必须采用经国家消防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合格、报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备案的产

品。

第四章 燃气工程质量管理 第二十条 燃气工程实行质量监督检验制度。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监督能力和工作条件,取得省建设厅的资质认可后,方可承担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任务。

第二十一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必须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公安消防、劳动等部门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发给《燃气工程设施使用许可证》,方可交付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二条 申请燃气工程竣工验收的单位,应到县(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填写《燃气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审查表》,并提供以下资料:

(1)项目立项、设计审查批复及开工许可批复文件;(2)竣工图样(包括总平面布景、设备和管线实际布置等);(3)燃气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对工程质量的检测报告;(4)燃气泄漏报警装置、防爆及灭火系统检验记录

(5)隐蔽工程、其它涉及安全的附属工程(包括压力容器等设施)验收记录;

(6)设计、施工资料和相应产品合格证;(7)其它有关资料。

交付竣工验收的燃气工程,必须符合规定的燃气工程质量标准,有完整的工程技术经济资料和已经签署的工程保修书,并具备国家规定的其它竣工条件。

第二十三条 县(市)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燃气工程验收申请资料15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燃气工程进行初步验收,报上级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工程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燃气工程设施使用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应当设立可燃气体报警、火灾自动报警或自动灭火装置的燃气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前,燃气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委托经省公安消防部门认可的中介技术组织进行专项检测合格后,提出检测报告。

第二十五条 燃气工程交付使用前,燃气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负责对燃气设施的日常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

第二十六条 燃气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保修期为一年。燃气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和其它土建工程,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燃气器具、容器的安装工程及消防工程等项目。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的分别由城建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