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五--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五
【核心提示】一场规模空前的油田数字化建设在长庆油田拉开序幕。作为长庆油田主力采油单位之一的第七采油厂在这场油田管理革命中充分发挥了开路先锋和模范带头的作用,形成了“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远程监控、精确制导、智能管理”的油由管理新模式,快速高效地建成了“岗位操作数字化、油区道路可视化、组织机构扁平化、生产管理智能化”的40万吨整装数字化采油作业区。2010年,该厂在油田数字化建设初战告捷的基础上,又将目光投向了建设数字化采油厂的更高自标,走上了进一步深化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变革之路。
―2010年2日20日,春节长假后的第一天,采油七厂取消了往年传统的团拜会,西安、白豹、环江三地的广大员工首次通过三地视频系统相互拜年,方式新颖,极富感染力。
―2010年3月2日,釆油七厂保安大队利用电子执勤系统自动抓拍的油区道路信息, 成功破获了白豹油区连续发生的原油盗窃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犯罪分子。
2010年4月,正在吃晚饭的人事组织科科长收到手机短信:“采油七厂网上办公系统提醒您,文件审批系统中有一条文件待您审阅!”饭后第一时间作了文件批复。
2010年5月,大板梁作业区宗200-177井场驻井员工李涛离开驻守的井场,搬进了热闹的应急大班,告别了自己长达两年独守单井的日子,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数字化,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就这样迅速而无声地融入了采油七厂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成为其改革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武器。
前端建设-减轻劳动强度的“制胜法宝”
前端数字化建设不仅是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规划目标,保证数据交换和共享的重要前提。2010年,采油七厂按照“整体设计、同步施工、系统改造”的思路,本着“新区产建整体配套、老区改造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加快白豹老油田的数字化升级改造,同时紧跟生产建设进度,对新建油水井、站点同步进行数字化建设。
5个月的时间里,该厂在不断优化完善白155数字化示范区已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运行参数实时监测、危险工序远程操作、井站产量分析集成等技术创新,通过数字化技术蔓延到了采油七厂白豹油田和环江油田的沟沟茆峁。
推进数字化是一项“难度系数”颇高的工作,因为它改变的不仅是教统的工作方式,同时也是对思维方式的一次革命,渉及到每一位员工根深蒂固的工作理念。但让人欣慰的是,在采油七厂实施数字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一线员工积极响应,他们积极了解数字化建设的进展,自觉学习数字化前端设备的操作,主动参与到了这场油田现代化变革中。
一线员工感慨道“如果没有数字化的支撑,驻井员工可能还要战风沙、斗严寒,长距离步行采样品,站上的姑娘们还要白天黑夜定时巡井、录敢资料、填写报表。现在每口井的数据实时共享,坐在中控室直就能完成站内的操作,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数字化让越来越多长年驻守一线的员工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网络办公-提升行政效率的“金钥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实现原油生产的高效、低耗、清洁、安全、环保、和谐发展,光靠前端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与时俱进,拥有促进高效生产的“利器”,2010年,采油七厂在已建成“井站数字化监控平台”、“作业区生产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按照“技术超前、功能完善”的原则,开始了以生产调度、安全环保监控等功能为核心的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建设。
通过修订完善《采油七厂2010年数字化建设方案》,编制三地局域网组建详细实施方案以及数字化工控网和办公网整体IP地址优化设计,该厂快速完成了厂数字化管理平台6台服务器的安装及局域网组建工作,建设厂级生产管理平台的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数据管理有分散采集、逐级汇总、层层上报逐渐向源头采集、授权共享转变;生产管理有人工巡检、逐级反映、经验管理向生产过程实时监控转变;指挥决策由事后分析向业务联动、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优化决策转变……。随着数字化采油厂生产管理平合的快速搭建、实现油田生产现场的远程指挥指日可待。
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化管理、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管理成本,采油七厂建立起了一个覆盖全厂各个部门、各项业务的网上办公系统,开发了包括网上审批、报表系统、公文流转、会议纪要、绩效考核等项目的软件系统。在该厂,上至厂长下至业务人员,甚至是后勤工作人员,如今都形成了依托网上办公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和质量的意识,养成了自觉应用网上办公系统的习惯,并自觉接受数字化建设带来的制约和监督。
在网上办公系统中,该厂将厂领导及部门领导的签名制作成电子签名,实行网上电子签名审批。过去,各类方案申请、支付审批、员工请销假等需要纸质版审核签字的表单,如今只要在网上办公系统提交电子版,厂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每日按照各自用户账号、密码登陆网上办公系统,根据系统提示,进行相应业务办理即可完成。
采油七厂网上办公系统从研究开发到成功推广至全厂23个单位、部门,仅仅用了 8个月的时间。过去那种拿着文件卷宗逐个部门传递、“三地管理”审核签字不便的现象已经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网上办公成为从领导到普通员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现在,一份收发文文件处理速度提高了两倍。网上办公系统的快速推进,彻底改变了三地远程管理较为分散、部门之间信息闭塞、日常业务办理不方便等情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大量减少了原来纸质版打印的资料,让“无纸化办公”成为现实。
2010年4月,该厂网上办公系统开通了手机短信提示功能,广大员工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业务办理状态。据科技与信息中心主任武登蜂介绍,该厂还将引进相应软件,实现定时定点短信群发、问卷调查、员工意见投诉,生活服务信息传递等多项功能,不但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也为员工对厂部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了更为畅通的渠道。数字化网上办公系统,真正成为了启动提髙采油去厂行政效率的“金钥匙”。
电子执勤——保油护矿的“电子眼”
2010年2月1日凌晨,白豹油区值班人员通过电子执勤系统,发现一形迹可疑的车辆频繁出现在油区,于是立即启动拦截指令。经查处,该车为非法盗油车辆,现场收缴原油11立方米。
2010年3月2日,该厂保安大队通过调看电子执勤系统监控资料,使得在白豹油区接连发生的原油抢劫案件迅速告破,有力地震慑和打击了犯罪分子,为油田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实施数字化建设以来,通过电子执勤系统打击盗油案件已经成了采油七厂综合治理工作的“利器”。该厂在油区主干道加装了视频监控设备,运用自主研发的电子执勤软件,实现可疑车辆全天候追踪、罐车油区行驶夜间报警、黑名单车辆监测报警、车辆区间行驶超时报警、车辆违规超速报警等五大功能,强化了可疑车辆控制、原油拉运管理和行车安全管理,形成了单点监测、区域控制、整体联动的道路电子执勤系统。随着油区“电子执勤”系统的应用,该厂油区治安管理由从前的人巡、车巡转变为“鹰眼”锁定、精确打击,有效降低了警员的劳动强度,提髙了工作效率。
谈起“电子执勤”系统的成效,采油七厂保安大队队长董涛连称“立竿见影”,2010年一季度以来,该大队共扣非法拉油车辆17台,收缴原油24.9吨,配合当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原油盗窃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一连串数字表明,数字电子执勤系统让油区的生产环境大大改善,让一线员工的安全从此有了更牢靠的保证。
从传统生产管理到数字化管理的转变、从传统管理思维到现代化管理思维的转变,对于采油七厂来说,这两大转变的背后有一套系统的思想、方法和实实在在的执行力作为支撑。如今,采油七厂新一轮数字化建设正在风生水起,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数字化体系大网,奠定了采油七厂建设百万吨数字化采油厂的基石,一幅“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的数字化建设大图景正在绚烂展开„„。
第二篇: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数字化带来大变化
数字化带来大变化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一
【核心提示】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将日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油气生产工业相结合,在油气田生产建设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活管理之血、降成本之压、减员工之负、增企业之效,效,数字化成为长庆油田努力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的“制胜法宝”。随着数字化建设的推进,在纵横交错的山峦沟壑、在黄沙漫天的沙漢腹地,一线员工的工作、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深刻的变优,在作为数字化“开路先锋”的采油七厂尤为明显。
2009年初,一场空前规模的数字化油田建设在长庆油田拉开序幕。“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运程监控、精确制导、智能管理”——现代枓技以无可抵挡的力量,将数字化改造和建设不断推向高潮。
采油七厂,从2008年白155区油田数字化先导示范点、到如今环江油田新区的开发,数字化建设风生水起,一个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数字化采油厂正悄然诞生。
数字化带来了什么?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亲历变革的一线员工。白一转油站员工徐秋雨说: “开始听说数字化,觉得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但如今,数字油田已经呈现在眼前!它让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安全、更快捷、更轻松、更快乐了。”
生产前端大展风采
身处白豹油田,放眼陕北高原的梁峁沟壑,依然是蜿蜒曲折的油区道路,依然是成立山头的井区站点,单数字化已经将它们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井场无人值守、数据自动采集、生产状态实时监控、重点要害设备远程自动启停等一系列数字化新技术在这里洋溢着无限风采。
从无到有、从构想到实践,采油七厂实现了油田生产管理全过程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处理,实现了技术支撑体制、体制保障技术应用的良性互动,数字化管理运行系统在生产前端得到了充分利用。
过去,启停传统抽油机需要坐车翻几个山头,一次最少也要两个小时,既浪费了时间、影响了产量,又增加了安全隐患,现在,安装了数字化远程启停装置,只需坐在值班室内的电脑前,轻点鼠标,不到30秒种时间就能让抽油机完成启停,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也丝毫不受影响。员工崔鹏至今依然觉得白十五增压站实现数字化改造时的情景:”第—次远程启动抽油机,我还是不太相信通过一个按键就能实现抽油机启停,所以我爬上了大罐去眺望。”当他看到星星点点的抽油机在山峦沟壑中有规律地运作的那 一刻,自豪涌上心头。
传统增压站的工艺流程复杂,开关闸门众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容易造成流程切换失误的事故发生,而新型数字化增压站则只需要在电脑上进行“一键式”操作,便可实现流程自动切换。如果出现异常或闸门没有切换到位,都会提示报警并显示流程切换失败,即使是“底子薄弱”的职工进行流程更改都有了安全保障,避免了因为人工切换流程失误带来的损失。
而数据采集在过去是一个繁杂的过程。以往油井生产资料的录取,靠工人手工定点、定时完成,不能反映油井的真实情况,很容易出现假资料、假台账。现在,数据自动采集可以实时、连续、自动记录数据,报表自动生威,既降低了岗位员工的劳动強度,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资料的可靠性和连续性。采油七厂工艺所副所长李磊介绍:“实时的资料录取不仅提髙了资料的准确性,还减少了很多工作量,以前每个井区都要配备资料员和技术员,如今,这些人员后撤到科研单位,不仅减少了生产前端用工量,还充实了科研队伍 ”。
对于毎一名一线石油员工来说,巡线、巡井是以前每天必须做的工作,白十五增压站员工闫亚文回忆起过去的驻井生涯时说:”时刻都操心油井的安全,遇上雨雪天气巡检就更加困难了,到了夜晚一个人守着偌大的井场还有些害怕”。现在,采油七厂在油区主干道加装了视频监控设备,运用自主研发的电子执勤软件,实现可疑车辆全天候跟踪、罐车油区行驶夜间报警等五大功能,形成了单点监测、区域控制、整体联动的道路电子执勤系统,换来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效果。如今,采油七厂数字化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员工,大家都争相去数字化站点工作,都想要亲身感受数字化的生活。
管理之路愈加畅通
随着数字化建设的逐步推进,高科技、智能化的全新生产流程覆盖了生产前端,也延伸到了后端管理。2010年初,在采油七厂,一个覆盖全厂各生产部门、各项业务的网上办公系统应运而生,让管理人员也尝到了数字化的果实。
这个网上办公系统,包括网上审批、报表系统、公文流转、会议纪要、绩效考核等项目的软件系统,员工采用实名制登录,根据系统自动提示,办理相应的业务审批、阅览厂发公文及会议纪要、查询当日或一个阶段的生产报表等业务。
过去在采油七厂,员工们常常因为西安、白豹、环江“三地管理”造成日常业务办理不方便,现在实行网络办理和网上电子签名审批,消除了地域、时间的限制。过去,一份长途路单审批需要6个部门审核签批,现在应用电子路单后,需要签批的部门领导会同时收到网络及短信提示,即使在异地,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答复。
网上办公系统使各部门的工作变得更加规范,技术类报表数据的流转、公文的处理等,都实现了流程自动化。过去,某一部门在厂网页上发布信息,要先找到相关领导审核后,再联系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发布,现在,网上办公系统实现了各类业务归口管理,只需在网上办公系统中提交“网发申请”并上传文件,便会将文件发布在网上,因为系统便会自动按已设置的流程转至相关负责人,审核完结后,会自动转至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负责该业务的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信息发布出去。而短信提示业务,则是通过手机、腾讯通等工具,让员工在第一时间收到相关信息。
随着网上办公的深入推进,网上办公系统的发展为实现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条件。”以前,我真不敢相信办公室里可以没有一张打印纸。”员工章海英说:而现在不管传达通知还是领导批示都是在网上进行,办公用纸大大减少,就拿白豹作业区来说,以前一个月要用掉两相打印纸,现在两个月用不了一箱纸。”网上办公还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该厂将各部门业务办理审批状态放在了厂主页上方最显眼的地方,直接标明:待审、超时、月办理及未办理数目,某个部门业
务办理超时会直接显示出来,干部、职工可以一目了然,有了他人的监督,谁都不好意在拖拖拉拉地工作了。
数字生活活无限
数字化的阳光照耀着这片活力无限的土地,也照进了每个采七员土的心田。数字化搭建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大家聚在了一起,烦琐的劳动、寂寞的环境不复存在,工作效率提高了,业余生活丰富了,大家在大山里享受着舒心的工作和愉快的生活,寻找和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采油七厂白十五增压站的闫亚文深有体会: “过去在深沟里驻单井,遇到雨雪天物资难以送达,就得连着吃几天方便面;每天的工作比较单一,闲下来的时间又无事可做,很是寂寞。现在好了,因为数字化,我来到了白十五增压站,与人交流更广泛了,还能吃上站上几个女孩子轮流做的可口饭菜,闲暇时光上网与家人聊聊天。数字化让大家集中了起来,通过监控平台,哪里有问题就去哪里解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一天工作下来特别有成就感。”
随着数字化的不断推广,对员工们的认知能为和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它不是简单的技术运用,更是一种油田管理模式上的变革。白一转油站的员工唐亚鹏说:”有了数字化,虽然工作轻松了很多,但对于新设备、新技术,还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好在有技术员会对我们进行培训,我们自己也在自觉加压,不断学习。”
“数字化建设之前,工作强度比较大,每天不但要忙生产还要忙现场,一天下来挺疲惫的,没什么精力参加业余活动。”白二联合站的习龙龙说,“数字化改造后,我们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所以现在只要有时间,我们就去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看书、上网、下棋、打球,站上还组织了摄影小组、绘画小组。在站上,我们感受到了家的轻松和温暖。”
白一转油站的徐秋雨过去比较害怕上罐量油:“每天要爬上近10米高翻大罐量油,深秋结霜时,要拿着扫把,一边扫台阶一边往上爬,深怕脚下打滑。现在好了,通过静压液位计实现大罐自动液位采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爬大罐了。”陈海霞则是对站里的环境特别满意:“现
在我们有了小花园和活动器材,业条时候可以做的事就多了;以前没有网络,老感觉与世界脱节,现在网线直接接到了宿舍里。”
业余时间充裕了,大家就开始琢磨怎么美化井区环境。白一转油站的7名员土,—闲下来,就打扫站内卫生,站里始终保持着干净整洁;白二联合站的员工们多年来一直坚持种树,现在联合站周围已经种下了5万余棵树,留下了一片绿色。
白二联合站,数字化还浇灌出了一朵爱情小花,员工崔玉龙以前是一个驻井工,少有机会与他人沟通,后来到了数字化的白二联合站,认识了女朋友胡佳佳,现在,两个人市场一起检查设备、一起讨论技术,数字化就是他们的“红娘”,让他们体味到了爱情的幸福。
从山峦沟壑到大漠深处、从生产一线到管理层面、从单兵作战到群体为伴,数字化革命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带走了繁琐单调的工作方式和一线员工的寂寞孤单,勾画了现代化油田的崭新面貌。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数字化必将带给长庆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四--“数字化”为气田插上腾飞的翅膀
“数字化”为气田插上腾飞的翅膀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惠及员工系列深度报道之十四
【核心提示】21世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给所有产业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长庆油田采气四厂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经过3年多的努力和探索,坚持把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和应用作为转变气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随着数字化建设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员工真正感受到了现代企业发展所带来的 变化。
苏里格沙漠腹地,是一片自鸿蒙初辟便沉睡至今的沃土,直到2005年,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召唤下,“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长庆人以造福神州的志向,在沼泽、戈壁、沙漠中战酷暑、斗严寒,谱写出一首首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而今,当你来到这里,取而代之的是蓝天白云间的生机勃勃、集气站旁的绿树葱茏、沙漠深处的片片绿洲,这里就是位于毛乌苏沙漠腹地的长庆油田采气四厂。
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一座座集气站星罗棋布地耸立在沙丘荒漠中,犹如一个个闪光的星斗,铭记着长庆人奋斗的足迹。倘若来到生产现场,无论是集气区还是增压站,只需用手轻点鼠标便可获得各种所需的数据资料,这里的一切,已深深烙上了数字化的印记,数字化管理已成为这里特殊的名片。
指点江山 势在必行
每个长庆人都有着战天斗地、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火热情怀,他们继承发扬老石油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光荣传统,一对对“父子兵”、“夫妻兵”,甚至一家几代人,共同参与到苏里格气田建设的大军中。但是,仅凭满腔热血远远不够,每天起早贪黑地奔波中,一个个困难却接踵而来:成千上万口低产、低压井开关频繁,无论刮风下雨,员工们只能一次次不分昼夜地奔波在戈壁荒漠间;巡护工作中,一条连着5至 8 口井的集气支线如果发生冻结时,难以准确找到冻堵井,只能采取“地毯式轰炸”一口口排查,速度非但跟不上,体力早已透支;排查收集生产数据、统计报表、录取资料等一项项任务纷杂琐碎;集气站点24小时值守,即使是“铁人”也会倒下;不法分子随时侵入却难以防范,安防巡护工作迫在眉睫„„
上产的途中真可谓荆棘丛生,除了辛勤的汗水之外,更多的是无奈和困惑:辛勤的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似乎这一切和原有的希望背道而行。一天天、一年年机械、循环地忙碌着,休假时只想好好睡一觉,因为太累了。
如何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方案只有一个,只能是改变工作方式,使大家在提高气田开发效益的基础上轻松工作,真正感受到工作、生活的乐趣。那么,这种工作方式的改变应当如何进行呢?
指点江山的迷津又在哪里? 2006年8月,对于建设中的采气四厂无疑是充满惊喜和挑战的。就在这个月的16号,冉新权总经理在苏6-4站提出了苏里格气田数字化建设思路--在气田开发管理过程中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因为在21世纪,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革新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越来
越深远,为石油、天然气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活力和冲击,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快速提高气田开发效益势在必行!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苏里格气田铺展开来。
锁定目标
奋战荒漠
不能不说,这场数字化革命的征途是崎岖的,如何与公司数字化管理平台无缝对接?如何达到强化安全、过程控制、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效益的目标?采气四厂在思考、在探索。他们多次召开全员会议、观摩学习,全员共同参与建设,共同讨论提意见,在数字化建设的大军中大步向前。
该厂迅速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数字化建设推广领导小组,并下设系统功能完善组、系统应用组、劳动架构改革组、建设成果展示组4个工作小组,数字化大家庭就这样在一个充满丰收的季节成立了,这也宣告着数字化的身影来到了苏里格气田,来到了采气四厂员工的身边。
一次次的摸索后,采气四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结合采气生产前端的实际,对各项数字化技术有机整合,逐步完成了以局域网络通讯、数据库管理、MODBUS通讯协议三大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监控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远程调度平台为支撑,以组态监控、IE浏览为应用方式的三层数字化系统架构,总结完成了 8项数字管理技术,全面建设完成智能化井区,创建了三级监控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了依托智能化指挥决策平台开展生产管理协调和应急抢险工作。数字化的名片在采气四厂这片土地上终于安家落户了,每个采气人都在为数字化带来的变革和惊喜欢呼雀跃。数字化的建设,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梦想与现实衔接的纽带,数字化的“枝干”由此在苏里格的大地上伸展。
春风拂面
鱼和熊掌兼得
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而数字化的实施证明:鱼和熊掌亦可兼得。
自从有了数字化这张名片,单井数据开始自动采集,单井生产可以远程控制,电子巡井能够定时巡查,老井生产已是智能控制,中心场站均已集中控制,生产管理趋于三级监控„„3年的实践建设,采气四厂自上而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厂部,还是作业区、集气站,都被数字化改变了。员工的工作强度大幅度降低了,可是效率明显提升了,真是一举两得!
如今,走进大漠深处的采气四厂,随处可以感受到的是别具一格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带来的新气象。提起数字化,员工们真是如数家珍,总有说不完的话。刚上班不久的苏6-1站员工小李兴奋地告诉记者:“数字化就是女员工的福音,以前一边工作一边得留意是否有可疑人员,现在不一样了,只要有非站内人员靠近时,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就会马上锁定对方,提醒我们。”
“那你们站内工作人员来回走动时,会不会也被锁定并报警提示?这样岂不是很容易混淆,给你们的工作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听到记者的疑问,小李笑着回答说:“当然不会,因为我们每一名员工都配有个人信息识别卡,卡内储存着每一名员工编号,当我们持信息识别卡近入场站视频布防区域时,检测信号对卡内的员工编号进行识别,并根据编号在数据库内调用所对应的员工信息,显示在员工动态管理界面上,服务器会自动解除布防,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安安心心、踏踏实实上班了”。
听到小李绘声绘色的描述,站在一旁的该厂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员工杨方勇也不甘示弱:“要我说啊,数字化带来的最大好处莫过于晚上能睡个安稳觉,再也不需要上夜班了。不但能休息好,工作也没耽误,一箭双雕啊!”
原来,该厂在完成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探索气田新型管理模式,依托生产数据三级监控平台,由作业区调度监控中心进行生产数据集中监控,对各集气站进行统一指挥调度,各场站、维修队
落实生产指令,并实时反馈信息,将单井生产、管线集输、场站增压各个环节进行统一集中管理,从而实现了“集气站夜间无人值守”的新型生产运行模式。集气站的员工只需白天值班,夜间由监控中心人员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集气站的重点部位、重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集中控制,使得集气站的巡检方式、管理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在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集气站用工也由原来的7至8人减到3 人,节约人工超过了50%以上,石油人上夜班的历史由此宣告结束。
春风拂面,鱼和熊掌亦可兼得的故事就这样在苏里格气田流传着,数字化的神奇之风吹遍了这片土地的角角落落;数字化的身影犹如天国里的安琪儿为每个长庆儿女带去五彩的梦、斑斓的世界。同样的长庆、同样的员工,因为数字化却有着不同的心情和意境。一名员工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风,掠过苏里格那片 柳林,其声苍凉而悠远,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种天籁之音的陪伴下,我在这片偏僻荒凉的地方一呆就是好几年。而今,仍是风过林梢,我听到的分明是雄浑与激扬,那是辉煌的前奏,是前进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