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用RFID技术对垃圾分类收运监管的模式分析
采用RFID技术对垃圾分类收运监管的模式分析
摘要:分析了RFID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走向,介绍了RDIF技术及其在垃圾分类收运过程监管应用,探讨了RDIF技术对深圳市垃圾分类收运监管模式的可行性,以期提供?⒖肌?
关键词:RDIF技术;垃圾分类;收运;监管
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4-0073-02
RFID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其波段范围为1~100 GHz,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
RFID 技术最早产生于英国,用于军工领域中飞机身份的区分。20世纪60 年代逐步开始进入民营领域,主要应用于电子物品监控,其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维护和建立都比较容易。70年代开始,RFID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由于集成电路系统的发展,这阶段RFID标示具有容量大、可跟踪范围广等特点,各行各业开始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80年代初期,出现第一个RFID商业应用系统-商业电子防盗系统。90年代,RFID技术应用进一步扩大,RFID系统集成了支付功能。进入21世纪,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RFID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应用规模和行业不断扩大,其标准初步形成。2010 年我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在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列为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被多次提及,而RFID 技术是整个物联网基础支点。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其去向
2014年深圳市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5000 t。其中罗湖区1200 t,福田区1700 t,南山区1500 t,盐田区260 t,宝安区3000 t,龙岗区3500 t,光明新区600 t,龙华新区2000 t,大鹏新区300 t,坪山新区650 t。2016年,全市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约为15679 t。目前深圳市垃圾处理主要以焚烧和填埋为主。主要的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有南山垃圾焚烧发电厂、盐田垃圾焚烧发电厂、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平湖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和二期;主要的垃圾填埋处理设施有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宝安老虎坑卫生填埋场。深圳市垃圾分类收运状况
目前,深圳市将生活垃圾分为3大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其中,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定期收运,其他垃圾按现有的收运模式收运处理。深圳市各区生活垃圾收运有两种方式,一是车载桶装模式,二是后压缩式车辆收运模式,大多采用车载桶装模式。收运频次为每天1~2次,农贸市场等垃圾产生量较大的区域达到2次以上。各区由于管理模式不一样,收运路线存在一定的差别,但绝大多数都是从垃圾收运点到垃圾中转站再到垃圾末端处理设施。RFID技术在垃圾收运监管过程的应用
4.1 垃圾桶RFID电子标签在收运监管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现有的两种不同收运模式,对不同的小区设置“定点桶”或“运输桶”两类桶。
定点桶:主要针对车载桶装收运模式而设置。标识有RFID标签,通过安装有RFID标签读卡器的回收车自动采集收货时间、桶号、地点等信息,回收车中安装有车辆电子标签,经过小区大门时,由位置读卡器读取回收车辆信息,将回收垃圾桶编号、时间、地点等信息与车辆关联;回收车直接将垃圾运输至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经过末端处理设施的地磅,则将回收垃圾桶编号、时间、地点、重量、运输车辆、处理场等信息实时关联,为后台系统管理提供实时数据。
运输桶:主要针对后压缩式车辆收运模式而设置。标识有RFID标签,通过安装有RFID标签读卡器的平板车读取运输桶编号、时间、地点等信息,平板车中安装有车辆电子标签,经过小区大门时,由位置读卡器读取平板车辆信息,将回收垃圾桶编号、时间、地点等信息与平板车辆关联;平板车直接将垃圾运输至垃圾中转场,垃圾中转站中安装有RFID车辆标签读卡器,读取进入的运输桶(垃圾交付)编号、时间和出去的运输桶(运输桶回位)时间、桶号,垃圾经过压缩处理后,运输至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经过末端处理设施的地磅,则将运输桶编号、时间、地点、重量、运输车辆、处理场等信息实时关联,为后台系统管理提供实时数据。
垃圾经过市民主动分类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后,在垃圾中转站分类堆放,干湿垃圾采用不同的回收运输管理流程,分别予以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同时,针对干垃圾在不同的小区已采取的“定点桶”或“运输桶”的两种回收运输管理模式,也能做到实时监控管理,做到系统的自动采集与自适应管理。
系统采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标签及读卡器,实时采集各类数据,并通过自组网系统,与后台管理平台无缝对接。
通过安装在垃圾桶(定点桶、运输桶)的RFID标签、垃圾车(平板车、回收车)上安装有RFID标签读卡器和车辆标签;小区门口安装的车辆读卡器;垃圾中转站、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安装的地磅和车辆标签读卡器;每个读卡器均可通过无线模块实时与后台连接,从而实现垃圾桶、垃圾车的编号、数量、重量、时间、地点等信息的实时关联,实现垃圾社区清分、垃圾运输、垃圾后段处理的全程监管与追溯,保证垃圾处理和运输的有效和质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2 RFID技术应用于垃圾收运监管模式
基于小区设置“定点桶”或“分类桶”两类不同的桶,其收运监管模式有所不同,详细收运流程图图1所示。结语
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RFID技术出现时间不长,在技术上还不是非常成熟。由于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具有反向反射性特点,使得其应用在金属垃圾桶上有一定难度。目前,除了极个别小区,深圳市未有大面积推广使用RFID垃圾桶,由于RFID电子标签相对于普通条码标签价格较高,为普通条码标签的几十倍,如果使用量大的话,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采购原件。运行过程中,由于垃圾桶破损,RFID原件的损耗,需要不断投入资金维护。另外,垃圾处理工作关系到民生安全,涉及到社会稳定,确保收运监管系统数据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杨 朋,王芙蓉,陈红忠,等.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系统调研分析[J].环境卫生工程,2016,24(4).[2]冯亚斌,孙 江,李彦富.典型居住小区垃圾分类成本效益分析及其影响[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8(5).[3]刘绍荣,杜也力,张丽娟.RFID 在图书馆使用现状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4]梁玄晔.城市生活垃圾收运智能管理研究――以大连市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5]邹 洋.物流信息平台的RFID的应用模式及标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第二篇:乡镇垃圾收运模式
关于完善乡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的建议
随着农村社区的加快建设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垃圾量的增多、处理不及时、垃圾乱倾倒等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问题造成的弊端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垃圾已成为影响城乡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就乡镇社区生活垃圾收运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环卫意识。首先要转变镇村领导干部思想观念,把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其次,要着力开展提高公众环卫意识的全民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倡导文明新风,大力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及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设立环保知识宣传栏、广告牌或利用媒体,让广大群众增强主体意识、环境意识、卫生意识,逐步改变乱丢垃圾的不良习惯,养成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二、科学规划布局,切实提高环卫设施的利用率。首先,合理处置农村生活垃圾,应体现资源共享、设施共用原则。如垃圾中转站建设,可根据中转站的实际处理能力及服务范围,实行二个或多个乡镇、村拼建共用;如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其布点则不宜过散,较中转站而言应更集中,以便整合资金,规范建设和管理。其次垃圾收集网点的设置要科学。垃圾设施收集设施(垃圾房、箱)的布点要符合村庄总体规划,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影响村容观瞻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投放方便,兼顾道路畅通,方便运输车辆进出,同时,应避免在池塘边、溪流旁设置垃圾收集贮存设备,以免因投放或管理不当造成二次污染。
三、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是一项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工作,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的同时,抓好现有资源的整合。农村闲置大量24型或28型拖拉机,可利用其作动力进行简易改装,制造成拖式钩臂车和拖式侧翻清运车,改造技术简单,工艺成熟,后期维修成本较低,同时可以节约大量前期购置资金。
四、健全考核机制,实行农村垃圾处理的长效管理。将集镇环卫工作检查考核结果列入对乡镇(街道)、行政村的考核。首先,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做到至少每季一查,集镇、中心村每次必查,其它村抽查,并建立考核台帐挡案。合理确定考核分值。如道路、公共场所的整洁度、环卫设施的维护管理、垃圾收集清运是否及时等实行量化考核,对群众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测评。其次,对检查考核结果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以定期检查结果为依据确定年终评定结果,严明奖惩相应的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并严格要求按规定给予兑现,对整治成效明显、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行动不力的予以曝光。
第三篇:真空管道收运系统对厨余垃圾收运模式的启示
真空管道收运系统对厨余垃圾收运模式的启示
任绍娟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卫生科研所,北京 10008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海淀区收运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目前发达国家采用的真空管道收运系统的应用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居民小区厨余垃圾的收运模式设想,即厨余垃圾破碎系统与真空管道系统相结合,以期达到优化现有收运模式的效果。关键词: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运系统、收运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09)10-0069-02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增长十分迅速。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城市垃圾年清运垃圾1.52×108t,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8%,少数城市增长率10~15%[1]。作为城市垃圾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伴随着居民环境意识的提高,原有的垃圾收运模式中存在的遗撒滴漏等二次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居民对垃圾收集、运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积极探索研究新的收运模式和技术,从而尝试对现有收运模式实现新的突破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海淀区垃圾收运现状
1、生活垃圾收运现状。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是垃圾源头管理系统与最终处置系统之间的重要衔接部分。目前,海淀区生活垃圾的收运系统以混合收运为主,收集的方式主要有居民自行投放到收集容器和保洁工人上门收集两种方式。使用的收集设备主要有移动式收集和固定式收集两大类,其中移动式主要形式为压缩式后装车,固定式收集的主要形式为密闭式清洁站,近年来,伴随着垃圾量的迅速增长给现有密闭式清洁站压力的逐渐增大,固定式收集正逐渐向压缩式密闭清洁站过渡。在垃圾中转方面,目前我区唯一一座垃圾中转设施——五路居垃圾中转站采用了压缩式中转。在中心城区日清运量2200t垃圾中,经中转运输约1500t,占城区总清运量的近70%,其余为直销运输;北部新区因与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距离较近,日清运量400t的生活垃圾均采用直销运输。
2、现有收运方式的不利影响。尽管我区从2003年以来就陆续组织各小区、大厦、学校等进行了垃圾分类,但终因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不健全等诸多因素影响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不大,主要的方式仍为混合收运。这种方式给垃圾的收集、运输、中转、处理等环节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首先,垃圾从产生到终端处理一般要经过居民家中、小区垃圾桶、密闭式清洁站、垃圾中转站、处理设施等诸多的环节,在每个环节都会有长短不一的滞留时间,厨余垃圾因具有含水率、有机质成份高,油脂及含盐量高、易腐败等特性,与其他垃圾混合收集时造成大量的蚊蝇孳生、病菌疾病传播及空气污染。
其次,运输过程中,现有收运方式易造成垃圾中渗滤液的遗撒滴漏及运输沿途的环境污染。
最后,现有的混合收运模式更是引起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如填埋场产生大量恶臭、高浓度渗滤液、温室气体等二次污染以及填埋面不均匀沉降和焚烧场焚烧垃圾热值减少、焚烧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改变现有收运方式,探索和研究新的垃圾收运模式及技术成为解决垃圾物流、处理过程中诸多问题的必由之路。
三、真空管道收运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是由瑞典某公司于1961年发明的,最早用于医院垃圾收集,从1967年开始在住宅区装配使用[2]。收集系统由阀门系统、管道系统、分离系统、真空动力系统、压缩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在收集系统末端装有引风机械,当风机运转时,整个系统内部形成负压,使管道内外形成压差,空气被吸入管道;同时,垃圾也被空气带入管道,被输送至分离器,在此垃圾与空气分离;分离出的垃圾由卸料器卸出,空气则被送到除尘器净化,然后排放。
图1 真空管道收运系统工艺流程图
每套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都包括五个部分:住宅每层垃圾投放口、楼层垂直管道、小区水平管道、城市主干道垃圾水平输送管和中央收集站。在居民楼内,每层楼都将设置一个直径50厘米左右垃圾投放口,在每一栋楼外,紧靠着垃圾投放口,都将设立一条垂直的垃圾管道。底端设有垃圾排放阀,和预埋于地面下的水平管道相连,通往密封的中央收集站。当居民将垃圾从垃圾投放口投入,垃圾就会进入垂直垃圾管道,垃圾达到一定的数量以后,中央控制台发出开始工作的指令,垃圾站内的抽气装置自动启动,在水平管道内产生负压气流。电脑遥控打开设置在居民楼垃圾垂直管道底部的垃圾排放阀,储存在阀顶的垃圾会以每秒钟20米的速度,被吸入地下输送管网,输送到中央收集站内,实施垃圾气体和固体的分离处理。其中气体部分经过高效处理后排放,而固体垃圾则被压缩输送至垃圾罐体,然后运至垃圾终端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1、国外发展应用现状。目前国外采用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收运城市垃圾的有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家。目前已推广至丹麦、新加坡、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是国外发达国家近年来发展使用的一种高效、卫生的垃圾收集方法,在国外应用广泛且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它主要适用于高层公寓楼房、现代化住宅密集区、商业密集区及一些对环境要求较高地区。该系统在欧洲城币新建区及卫星城、世博会、体育运动村等大型城市发展区使用较为普遍,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使用真空管道输送生活垃圾的普及率已达到10%-20%。该系统在亚洲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和香港。
2、国内应用现状。真空收运系统的在国内的应用正日渐增多,如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广州市白云新国际机场、2008年奥运会场馆国家会议中心的垃圾收集均采用了该系统[3];2009年6月,广东首个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金沙洲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标志着该系统向居民小区内的垃圾收运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进展,但在国内的应用还十分有限。
四、对优化我区厨余垃圾收运模式的启示
结合本人近些年的工作及对垃圾处理技术的跟踪研究,对海淀区厨余垃圾收运体系优化作如下设想:
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整个系统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厨余垃圾,将厨余垃圾分离后进入单独的厨余垃圾收运系统将是优化整个垃圾收运系统的基本突破口。
厨余垃圾本身具有的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油脂及含盐量高、易腐败、容易孳生蚊蝇和病菌、传播疾病等特殊理化特性也决定厨余垃圾的收运系统应尽量减少中转的次数和避免厨余垃圾的暴露,真空管道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厨余垃圾的收运要求,在国内外实例中,采用真空管道收集厨余垃圾的应用还较少,奥运场馆虽然也采用了该技术收集厨余垃圾,但奥运场馆与普通家庭的厨余垃圾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居民区,应建立一套适合于其具体情况收集模式,基本设想如下:
图2 厨余垃圾收运模式设想
家庭厨余垃圾
家庭厨余破碎收集设备 厨余收集管道 厨余集中点 厨余专用运输车辆 厨余终端处理设施 即源头产生厨余垃圾后,居民自行将厨余垃圾投入住户内的破碎收集设备进行破碎处理,然后通过连接于各户的管道输送至小区的厨余集中点,再由专用运输车辆将厨余垃圾运至终端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采用上述家庭厨余垃圾破碎处理与真空管道相结合的收集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真空管道收集系统能够减少厨余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中转环节,由封闭的管道直接进入厨余垃圾收集箱,大大减少了厨余物料的暴露面,缩短厨余暴露时间,有效地杜绝了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包括臭味、蚊蝇、噪音和视觉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大幅降低。
2、垃圾粒径较大易造成管道的堵塞,通过破碎处理再进入管道,能够使厨余垃圾变为流体状,有利于垃圾在管道中的传输,也能有效避免了大块垃圾在管道中的堵塞;同时更使厨余垃圾的终端处理工艺的得到简化。
3、原部分城市采用的对厨余垃圾破碎处理后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方式给污水处理系统带来极大的负担,该种方式可以完全避免对污水管网的负荷冲击;
4、实现厨余垃圾的单独分类,有助于后续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厨余垃圾单独分离后避免了对其他垃圾的污染,有利于可回收资源的回收利用,更有利于垃圾的终端处理。
虽然真空管道系统有着诸多优势,但由于真空管道输送系统设备大部分为进口设备,建设和运行费用较高,对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要求也较高,在国内的应用受到一定局限,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真空管道设备的国产化,如何实现收集、运输系统的无缝对接。目前,我所正在与高校及相关设备厂家合作,开展厨余垃圾破碎系统、真空管道收集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的配套研究,并积极开展社区厨余垃圾破碎、管道收集系统的试点工作。
随着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中间环节的收运系统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提高垃圾处理无害化水平的制约瓶颈。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通过真空管道收集厨余垃圾,只是提高收运技术水平的一条思路,此项技术在应用方面还有许多研究、开发和论证的工作要做。但总之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减少中间转运环节,避免厨余垃圾的暴率时间与空间,是改造垃圾收运系统的基本原则。参考文献:
[1]冯其林.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处理现状与发展方向
[2]林洪,周敬宣,真空管道垃圾收集系统介绍.环境卫生工程,2005;13(5)[3]王金豹,颜勇,何光琦.厨余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在奥运工程中的应用.建筑技术,2008;(4)
第四篇:11.16(县改革办)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与收运、处理体系情况总结
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置工作总
结
(2017年11月16日)
2018年,我们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的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及全省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体系建设要求,结合263行动、“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和全市垃圾革命要求,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徐书记、马县长亲自批示,召开了动员会议,专门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政府办、城管局、环保局、众兴镇等15个重要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为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二是科学规划。县政府出台了《泗阳县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编制了《泗阳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2017-2020)》,将任务细化到每一年和各责任单位,明确了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增强了针对性;三是突出重点。为开好头、起好步,把2017年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开局的重要环节,在60余个机关中全面推行(基本是在县政府大楼和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在118个小区中选择18个小区推进,并选择部分广场、街巷、学校、医院、主干道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四是强化督查。城管局配合县督查室,不断强化工作落实,取得显著成效。超额完成了全年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15%目标任务,其中佳源罗马小区、众兴镇中心小学、城南生态客厅、住建局、桃源路等垃圾分类作为市城管委第三次会议观摩点,受到王天琦市长及与会领导充分肯定。
(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县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成立泗阳县村镇环境改善提升暨城乡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不断强化领导。城管局先后组织人员赴沭阳北控集团、浙江杭州桐庐、金华金东区塘雅镇和六角村考察学习
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化分类市场化经验,赴徐州睢宁考察学习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运行和农村环境整治情况。积极探索环卫保洁和垃圾分类市场化,目前已与北环对接,正在制定实施方案,近期将由北环在李口八堡、卢集薛嘴和郝桥、新袁灯笼湖社区堆上组和三岔村“五个特色田园村庄”先行试点,为下一步逐步推开总结经验。
(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效果显著。不断强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规范管理,2017年1-10月份处理城乡生活垃圾近14万吨,自2012年以来累计处理近70万吨,日均处理由2012年的百余吨增加到现在450余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
(三)城乡压缩式中转站管理规范。2017年,在强化城乡40余座中转站规范管理同时,对部分中转站进行改造提升。根据《泗阳县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表》(泗办发„2017‟1号)安排,县下达改造提升中转站4座,实际改造提升5座,即对繁荣路、西康路、爱园路、小桃园、东方现代城5座中转站改造提升,其中繁荣路、西康路、爱园路3座中转站由单轨改为双轨,小桃园、东方现代城2座中转站由地埋式改造为移动式,由宿迁市荣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公开中标施工,目前工程正在收尾。
(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面启动。根据国家生态环保建设和生活垃圾处置要求,结合县卫生填埋场库区即将填满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飞灰填埋场建设、烟气与飞灰处理、污水处理及对县卫生填埋场运营管理和封场等,由光大集团公开中标。该项目建在意杨产业园,占地约100亩,一期计划投资近3亿元,公司注册1.3亿元,采取BOT方式运作。目前,已完成项目所有手续和水电基础工作,计划2018年底建成。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在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置工作中,当前主要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及不足。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相关地区已有近18年历史,效果始终不明显,其重要原因就是终端处理不到位和部分干群思想认识与积极性不高。而我县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面,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虽然起步较晚,但效果逐
步凸显。目前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及不足。一是宣传氛围营造不够浓烈。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认真没有到位,全民参与积极性仍需提高;二是分类流程的技能没有普及。专业人才不足,专业培训还不够,致使部分居民不会使用智能分类设施;三是建立健全资料台账有待加强。特别是配套的记录垃圾量等相关台账不健全;四是督查考核体系有待健全。专门督查队伍数量不足、督查频次不够,督促整改和督查通报有待提升。
三、下一步计划
严格按照263行动和全市垃圾革命要求,全面深化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处置工作,不断强化落实力度,全力提升工作效能。
(一)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我县2018年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30%的目标,要在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培训、加强督查督办、强化落实等方面下功夫,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县目标考核,力争此项工作走在省市前列。城区,在余下了少部分机关单位和部分小区、道路进行推进,不断扩大范围,继续超额完成任务。小区突出巴黎都市等主城区小区,道路以主次干道为主,重点强化装备落实、规范操作和终端处置;农村,2018年全面实施环卫保洁和垃圾分类市场化,环卫市场化方面在全县乡镇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在李口、新袁、裴圩、高渡、卢集等5个乡镇推进。
(二)全力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工作。全力以赴的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力争2018年底建成,促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不断提升。
(三)全力推进中转站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强化城乡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规范管理同时,按照环卫专业规划,在史集街道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座、对解放路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进行改造提升,由单轨提升为双轨。
(四)全力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督促光大集团强化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规范管理,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和技术要求,强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不断提升无害化处理率。
第五篇:不良资产转让创新模式和对银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不良资产转让创新模式和对银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首先要区分不良资产和呆账;前者是银行业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自身为管理贷款根据内部评级划分贷款质量的结果。《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银发[2001]416号);
后者则是财务会计的概念,是从会计准则上允许进行核销的定义。依据是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的附件1《一般债权或股权呆账认定标准及核销所需相关材料》进行认定。
不良资产和呆账并没有实质性对应关系。但如果银行希望降低不良资产率,缓解拨备覆盖率压力,则需要通过不良贷款中的呆账进行核销或者进行不良资产转让。而不良资产转让如果是折价转让,折让的部分同样需要核销。
1.不良资产中抵押资产处置周期
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因行驶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处分。
超过2年按照《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附件2的规定,股权资产也是需要在两年内处置,否则将面临惩罚性的资本计提,风险权重为1250%。两年期间的风险资本为400%。
同样不动产在行使抵押权处置期内(两年)风险权重为100%,但超过处置期则按照“其他非自用不动产”处理,风险权重为1250%。
2.不良资产转让或剥离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和监管指标影响分析
这里影响的主要指标有不良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存贷比;先大概介绍一下这四项指标。贷款拨备率基本标准为2.5%,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这两项标准中的较高者为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标准。
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各项贷款余额;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贷款损失特种准备金+贷款损失一般准备金)/(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从上述两项比率公式可以看出,贷款拨备率/拨备覆盖率 = 不良率;其实为方便理解,应该将上述公式重新调整为:贷款拨备率/不良率= 拨备覆盖率
贷款拨备率对一家银行的风险识别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只是巴塞尔委员会为应付贷款分类的周期性,引入的一个没有风险敏感性的指标。贷款拨备率有别于其他几项贷款损失监管指标,因为分母为各项贷款余额(包括正常类贷款),所以理论上在不良率低于1.667%(2.5%/150%)情况下可以把贷款拨备率看做一个常量(截止2016年底达标 2.5%),当然不排除部分银行因为谨慎起见维持较高的贷款拨备率;一旦不良率高于1.667%,为维持拨备覆盖率的150%水平,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拨备率。
存贷比 = 各项贷款/一般存款(去年6月份银监会做了一些调整,但不影响本文的不良贷款转让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再来看贷款核销和转让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通过不良资产处置改善商业银行监管指标主要就两种途径,一是核销,二是转让。
如果是核销,则可以降低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但贷款拨备率反而下降。因为核销会同时将不良贷款可以核销部分和不良贷款账面价值进行冲减,二者等额下降。如下图工商银行2014年核销383.6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其不良贷款余额和贷款减值准备都下降383.64亿。但工行的拨备覆盖率为206%,所以分子分母的同时下降会提高拨备覆盖率。同时贷款拨备率分子是拨备余额,分母是所有贷款余额,工行2014年末是2.34%,分子分母等额下降将导致该比例下降。
如果是不良资产转让,按照平均35%的账面值转让价款,那么另外65%的折扣部分需要核销,所以贷款减值准备余额因转让而下降65%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账面值全部消除,资产方新增35%不良贷款余额的现金。
所以降低不良率,更大幅度提高拨备覆盖率(分子只降低65%,分母下降100%的转让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同样也会降低。
此外上述核销和不良资产转让都一样,可以改善存贷比,释放银行信贷增长空间。
总结起来,参照上图 “本年核销”不冲击利润表,影响利润表的项目是“本年计提”;贷款减值准备余额最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并反映在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
从效率上看,不良资产转让比呆账核销的效率要更高,流程更快。其他定义:
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根据人民银行《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是指按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需指出的是,央行定义的贷款损失一般准备,有别于财政部《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财金[2012]20号)定义的一般准备,后者要求金融企业应当于每年终了时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准备。
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金融企业可参照以下比例计提专项准备: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
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只能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这是一个最大的硬性约束阻碍其他民间参与不了资产盘活。当然在当前的大政治背景下(中央鼓励不良资产的盘活,银监会也是采取鼓励态度,以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部分金融机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良资产转让的受让方选择上没有严格执行《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规定。目前公布的只有10个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可以承接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尚未取得授权的地方部分公司已经开展类似业务,先通过已有经验为获取未来正式资质奠定基础。1.常规批量转让
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展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处置业务资质认可条件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45号)规定省级政府可以设立或授权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但区别于4大资产管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购入不良资产后只能自行处置,不得对外转让。该规定也和2012年银监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一致。地方授权文件应同时抄送财政部和银监会,民营资本只能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现在来看民营资本和外资尚难以直接进入不良资产批量受让的市场。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发布 银监办便函[2014]634号 公布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安徽省国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粤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014年7月份银监会公告另外5家省市授权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名单 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津融投资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渝富集团
福建省闽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2.批量转让的约束
财政部《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中第八条明确规定“
(四)个人贷款(包括向个人发放的购房贷款、购车贷款、教育助学贷款、信用卡透支、其他消费贷款等以个人为借款主体的各类贷款);”导致目前个人不良贷款中最主要组成部分的“个人经营性不良贷款”转让存在法律障碍。
但因为个人贷款金额相对小,笔数多,如果通过转让途径,只能批量转让。这样的两难处境,一般解决手段是通过等量置换,即通过发放小企业贷款置换“个人经营性贷款”,以符合批量转让的条件。
1.不良资产证券化
关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话题极具争议性。在目前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中并没有明文制度性限制不得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基础资产明确约束的主要是三部:2005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5年第3号);2012年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2]127号);2008年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这三部法规强调基础资产的稳定现金流,和部分产业政策的倾向。2008年因为国外资产证券化及再证券化中涉及大量不良资产引发的金融风险,银监会特地强调不良资产作为基础资产时候要做好违约风险和信用(经营)风险的分散和信息披露工作。
但现实中,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从未有成功实施的案例(有少数金融机构成功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尝试),原因在于自2005年资产证券化国内诞生以来,都是逐笔审批的流程,经过银监会和央行的双重审批,不要说不良资产,即便是正常资产在2008年到2012年的4年间也被窗口叫停。2012年重启后,每笔不良资产仍然需要面对银监会的开包检查,对资产质量风险和产业政策等进行审核。
但最近的监管层态度看,2015年5月14日,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副局长叶燕斐表示,信贷资产证券化去年都是用正常类优质资产作为基础资产,但资产类别没有限制,今年考虑将不良资产试点做证券化。这也是官方首次就不良资产证券化表面态度。
同时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在2015年15日也表示肯定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能够拓宽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渠道,加快不良贷款处置速度,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现不良资产价格,有利于提高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回收率水平。
而且自2014年11月份银监会将资产证券化从逐笔审核制改为备案制后,同时也不再开包检查,从制度上应该没有了不良资产证券化障碍,而且目前的监管环境鼓励不良资产处置的创新方式。但发起人作为贷款服务机构(一般都是发起人兼任,不良贷款更需要发起人冲当贷款服务机构)一旦将不良打包转让后,如果劣后级又非常低(最新监管规则上没有强制劣后比例要求),是否导致发起人道德风险等问题需要从长远机制设计上考虑的问题。
2.转让+回购或其他风险兜底增信措施
部分受让方由于资源约束仍然依赖于转让方进行催收的批量不良资产,所以又得委托出让行继续对债权进行管理。受让方委托出让行进行清收情况下,银行或需要通过部分风险兜底来增信。
回购指不良资产打包转让资产管理公司后,同时签订回购协议,回购价格事先确定,银行支付给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费”(也有可能是差价形式体现);该设计可以为银行短期调节监管指标。
对于这种形式的回购,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要求也表示怀疑。此外这种转让方式是否符合127号文关于禁止非标资产回购的规定,也值得探讨,笔者认为从127号文看,第五条明确规定:“买入返售(卖出回购)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应当为银行承兑汇票,债券、央票等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具有合理公允价值和较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卖出回购方不得将业务项下的金融资产从资产负债表转出”。从该规定看,不良资产应该也在禁止之列,如果受让方为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纳入金融机构范畴。
当然如果转让+回购对象不是金融机构,则不受该条约束。
同样在127号文同业业务中明确卖出回购不能出表(比会计准则更加严格的规定);而风险补充或兜底类似结构分层的设计,等同于不良资产转出行仍然持有劣后风险,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是优先级,只不过这里并没有引入信托公司设计受益权进行剥离。所以笔者的观点不论是回购,还是风险补充或兜底都没有做到风险实质出表。
此外进一步隐蔽类型为“通道+回购”,即通过一家第三方通道(通常不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是一个通道资管公司)按照不良资产等价承接不良资产,同时附加回购协议,通道资金来自不良贷款转出行的贷款。这样的模式,对银行而言成本较低,只需要付很低的通道费,可以降低多重监管指标,如不良率,存贷比,信贷规模,资本计提等。很明显这种模式违规非常明显已经不是灰色地带的操作形式。
3.新增贷款给第三方进行转移,或平移风险
“平移”风险是指通过向担保企业发放等量新增贷款形式收回不良贷款,操作上通过受托支付直接设立专用账户,确保该笔贷款资金可以确定性回流到原先的债务人开在债权行的账户上。
新增贷款第三方,以便第三方企业(实力较强的企业)接受问题企业,或接受问题企业的部分债务来短期化解债务风险。
4.将不良贷款打包通过银信合作理财设立信托受益权分层,优先级对大众理财客户发售
由于信贷资产转让规则规定不允许银行理财直接受让信贷类资产,所以这种模式必须通过信托进行操作,同时必须有第三方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承接不良资产转出行的不良信贷资产(银信合作的法规规定银信合作理财不得投资于产品发行银行自身的信贷资产)。
法规依据:《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合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银监发[2009]111号)
5、其他非常规处置渠道
《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9]24号)明确对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没有禁止性规定,转让合同具有合同法上的效力。社会投资者是指金融机构以外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但缺陷在于:向社会投资者转让只能公开拍卖,而且不得是批量转让。如果是批量转让,则必须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批量的定义是10户/项以上进行组包。
但是从司法实践看却面临更多的障碍,因为金融债权业务经营需要特殊牌照制度由银监会进行严格准入和监管。这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在具体案件答复最高人民法院征求意见函时认为,银行只有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债权,而无权自主向社会上的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金融偾权。中国银监会在2009年上述批复中(银监办发[2009]24号)则认为金融债权也是债权,允许银行向普通民事主体转让逾期债权(但不可以批量转让)。所以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
6、产权交易所护持 目前信贷资产转让的相关规则中对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有严格约束,尤其在风险转移和资本计提,贷款损失计提方面,防止任一试点的落空。而且银行之间的信贷资产转让不包括不良资产。但通过产权交易所转让存在一定隐蔽性,尽管实质上仍然是类似模式。如果是通过理财产品承接对方的不良资产,同样需要符合理财产品投资的相关规定,即不得直接受让信贷类产品。
7、不良资产跨境转让
目前仍然不具备可行性。因为整体客户关系维护,母行本来就需要并表核算这些不良资产,转让后并不加大母行的拨备和其他指标,外资行有更高动力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母行;但银行贷款(包括正常类和不良类)跨境转让涉及外债问题,外管局目前的法规体系属于空白,从外管局的规范反馈看也是持否定态度。
尽管外管局当前是否定操作的可行性,但未来随着资本项目逐步放开,是否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比如设定转让的不良资产债务人局限于特定区域和特定额度)试点,笔者认为仍有探讨的空间。
五、不良资产处置的税务问题 1.财政和税收政策协调问题
金融企业核销主要政策是财政部2013年发布的《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财金[2013]14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2011年税务局发布的新规中没有对金融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做特殊规定。
在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附件1第七项“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但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超过1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债权;或者借款人和担保人虽有财产,但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后,由于执行困难等原因,经法院裁定终结或者终止(中止)执行程序的债权;”
但在税务局发布的《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中:第五项“由于借款人和担保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企业诉诸法律,经法院对借款人和担保人强制执行,借款人和担保人均无财产可执行,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或终止(中止)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在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附件1第十五项明确:“对于单户贷款余额在10万元及以下(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为1万元及以下)的个人无抵押(质押)贷款、抵押(质押)无效贷款或者抵押(质押)物已处置完毕的贷款,经追索1年以上,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但在税务总局的财税[2009]57号中只列举:“
(二)借款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依法对其财产或者遗产进行清偿,并对担保人进行追偿后,未能收回的债权;”
2.核销的税收激励不够
财政部关于税前扣除的最新法规是《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9号)明确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 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此处并没有区分贷款质量,只是按照1%比例允许银行税前计提。
《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第五点关于贷款类债权损失可以税前抵扣,不过没有列举的情形,也可以通过申报税前扣除。但问题是银行必须按照统一的规则收集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的证据,这在现实操作中比较困难,导致实际呆账核销积极性不高。1.抵押物处置
国土资源部2012年修订发布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对被定义为“闲置土地”满一年征收20%闲置费。未动工2年无偿收回。在《办法》中第八条列举了一些例外情形,但不包括因执行抵押权而进入处置流程的情形。
2.首封法院对抵押处置权
司法实践中的“首封法院抵押财产处置权”:首封法院实际执行抵押物处置权,尽管抵押物的实际抵押权人在其他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但该法院无法执行,所以在首封权为纯担保银行的时候,可能消极对待抵押物处置。199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涉及题设问题的条文主要是第88条、第90至95条。对参与被执行人财产的具体分配,由首封法院主持,对查封财产有优先受偿权的,可以申请参与分配程序,主张其优先受偿权,其仍然依照法律规定的顺序优先受偿。
例举部分地方法院层面的处理方法:
【上海】2014年底,上海高院发布《关于在先查封法院与优先受偿债权执行法院处分查封财产有关问题的解答》,该《解答》的具体条文虽略有模糊,但其确定的原则可帮助我们理解及推导处理模式,其本质可归纳为三原则:其一,由财产所在地法院负责处分;其二,由首先进入终局执行的法院负责处分;其三,由有优先受偿权但查封顺位在后的法院负责处分。上海高院并未明确这三个原则如何使用,是并列关系还是有先后重要性?但从其下文的具体条文可以看出其内在逻辑:
情形一:首封法院与有优先受偿权的执行法院均进入终局执行(是指有生效裁判文书作为执行依据的执行阶段),则由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负责处分,不论其查封是否在后。若有外地法院,则按此顺序进行协调,协调不成的报最高院。
情形二:首封法院进入终局执行,但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尚未进入终局执行,则由首封法院负责处分。若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进入但首封法院尚未进入,则由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负责处分。
【北京】北京高院印发的《北京市法院执行工作规范》(2013年修订)对此问题的相关条文基本可归纳为: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优先于首封法院(无抵质押等),查封法院中均无抵质押的则优先给予首封人适当补偿。没有规定首封法院进入终局执行但有优先受偿权的法院尚未进入终局执行的情况。3.法律诉讼主体和抵押权变更问题
带有抵押的不良资产转让面临抵押权同步变更登记问题,有些地区非金融机构受让方无法在房地产登记部门办理抵押权登记,或因贷款未结清原有抵押物无法解押。
若相关债权处于诉讼状态,部分法院仍然要求银行撤诉,然后不良资产的购买方再起诉,不仅拖延时间而且还可能面临失去首封权法院地位,处置查封债权对应的财产相对被动。4.法律规范
2009年,最高院出台关于审理涉及金融不良债权转让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法发[2009]19号)做了非常细致的相关安排(尽管仍有部分模糊地带)值得参考。
一、关于审理此类案件应遵循的原则
二、关于案件的受理
三、关于债权转让生效条件的法律适用和自行约定的效力
四、关于地方政府等的优先购买权
五、关于国有企业的诉权及相关诉讼程序
六、关于不良债权转让合同无效和可撤销事由的认定
七、关于不良债权转让无效合同的处理
八、关于举证责任分配和相关证据的审查
九、关于受让人收取利息的问题
十、关于诉讼或执行主体的变更
十一、关于既有规定的适用
十二、关于《纪要》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