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访中国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昌邑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孙建文
“非洲行医”镌印医者情怀
——访中国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昌邑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孙建文 记者 张化德
在形容枯槁、命如鸿毛的非洲艾滋病患者面前,在罹患虐疾、几度昏迷的同胞面前,在撒手异域、埋骨他乡的69名援坦中国专家的墓碑面前,感喟生命价值与医者使命的情怀,若翻江倒海般激荡着孙建文的内心世界。两年的非洲行医经历,横亘在这位年轻医生的人生之路上,砥砺着他,攀越职业生涯的一座座山峰,追寻着“生命尊贵”的从医理念。
历经甄选,从容启程
时光回转到2009年8月,作为中国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之一的昌邑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孙建文,踏上了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此前的一段时间,这一批医疗队员均接受了卫生部严格的综合素质考核。
到异国他乡就医,语言交流是第一障碍,英语水平不过关,便无法与坦桑尼亚患者交流,更谈不上与患者进行沟通;其次,对坦桑尼亚医疗事业的援助,也代表中国医生的水准,丰富的经验知识和精湛的医术水平必不可少;再次,地处非洲的坦桑尼亚,常年湿热的自然环境以及不时爆发的传染病,也在挑战着中国医生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经过层层甄选后,中国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25名队员名单最终敲定,孙建文名列其中。
得益于他平日不断地学习积累以及昌邑市人民医院良好的医术传承,凭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医疗技术,孙建文顺利通过了英语水平、医术水平考核。而对于身体素质这一关,他显得更加轻松。“很多优秀的医生无缘援坦,是因为在身体素质这一关上卡了壳。”孙建文说,他平时注重锻炼身体,工作之余他喜欢打篮球,并且每次都保持运动适度,所以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有着十足的把握。“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来服务更多患者。”在此后为坦桑尼亚人民提供医疗援助的日子里,孙建文深刻认识了国家制定选拔医疗队员标准的初衷。
艾滋病患者:“china,lafeike!”
踏上飞往坦桑尼亚的飞机,告别祖国的怀抱,2009年8月7日,孙建文作为援坦第21批医疗队队员,抵达了他工作的医院——“坦桑尼亚姆西比利国家医院”,这是该国家最大的一家综合性国家医院。在简要了解了坦桑尼亚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41年来我国援坦医疗合作发展史后,孙建文深感责任重大,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他暗下决心,参加这次医疗援助行动,一定要倾尽自己所能,同时积极与其他国家医生交流学习,博众家医术之长,服务坦桑尼亚朋友,维护好“中国大夫”形象。
还没来得及对这里的环境作进一步地适应,孙建文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而他接手的第一位患者便有着棘手的情况。当时,办公室里坐满了来自美国、印度等国家的援助医生,他们泰然自若,却毫无行动。这是一位肠梗阻的老太太,她被多年的疾病已经折磨得骨瘦如柴,如一尊忧伤的木炭雕塑矗立在面前,仿佛一阵风就能把她吹走,一丝火苗就能燃烧掉她的生命。然而,这些因素并不是阻止医生们对她实施治疗的原因。克服语言障碍,经过全面细致地了解后,孙建文终于明白了让其他国家医生无动于衷的原因——这是一名艾滋病患者,在贫穷落后的国度里,为这样的患者治疗或许是徒劳无功。
看着病人无助的眼神,想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孙建文按捺不住内心感伤,决定挺身而出,不能让眼前的生命任由病魔无情地吞噬。在为这名患者做完麻醉后,手术最终成功开展。手术结束后,这名女性艾滋病患者紧紧地握住了孙建文的手,用当地语言无比感激地说道:“china,lafeike!”
初来乍到的孙建文,并不知道那名患者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后来他才明白,这是非洲人民对中国援助者最尊敬的称谓——“中国,我的朋友!”这种称谓可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中国为支持非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那段时间里,非洲人民亲切地把中国人称为“拉菲克”。
触景生情,砥砺奋进
非洲有着辽阔的大草原,有着热带独有的风景,但只有长时间住在那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状态。飞机上看起来荒芜一片的国家,少有的绿色显得很扎眼。在坦桑尼亚两年的时间,孙建文感到,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可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有时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密密麻麻的蚊子将行人头部团团包围住;蚊子之多,令人震惊,远远看去,就如在头上戴了一顶“蚊子编织的草帽”。如此多的蚊子让国人看来,或许有些夸张;而在当地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虐疾,即是由蚊子来传播。疟疾是目前威胁坦桑尼亚人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坦桑尼亚疟疾流行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许多贫困人口无钱购买防治疟疾药物,甚至无钱购买蚊帐等防止蚊子叮咬的物品;二是导致疟疾发病的疟原虫对目前市场出售的许多药品产生了抗药性,致使治疗效果不佳。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间歇性地发冷和发热,严重的可出现神智不清,抽筋等症状,并在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为此,当地政府每年要从紧缩的财政中拿出一部分钱用于防治疟疾。
与孙建文一同到坦桑尼亚的一名中国医生便遭遇了虐疾的袭击,连续半月时间高烧不退。当医护人员取来他的血样检查时发现,大量的虐原虫病菌寄生在他的血液内,病情危急。所幸的是,经过当地医院及各国医生的全力治疗,这名同胞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当地的人们的生活非常贫穷,医疗健康保障也同样落后。一次,一名女性乳腺癌患者来到孙建文所工作的医院治疗,在检查时发现,其体内有一颗巨大的恶性肿瘤,并且肿瘤已经破裂。可想而之,这名患者忍受过多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甚至还可心称为是幸运的,许多患者甚至没有条件接受治疗,生命就这样凋零了。一种“悲悯”的感伤涌上心头,这样的感触,让他更加深了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理解了生命的意义,便更加珍惜这次行医的机会。在坦桑尼亚姆西比利国家医院行医的日子里,孙建文每天穿梭于各项手术之中,期间也参与治疗了许多国内不难以遇见、病情难以想象的疾病。在与其他国家医生一起合作过程中,他还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医疗技术,有一位来自爱尔兰的麻醉师,是被邀请来做一个肝脏手术,他也有幸观领略欧洲人的麻醉技术。客观的说,欧洲的医疗水平确实高超。看到这一切,他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医者情怀,镌印异国
在中国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抵达坦桑尼亚不久,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便率团访问坦桑尼亚,看望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这一天是全体中国援坦桑尼亚医疗队员无比振奋的日子,在那次欢迎会上,孙建文作为代表做了“国家·集体·个人”的演讲。在那场演讲里,他把对国家的爱,对集体的爱,以及对自己的爱融合在了一起;同时他又提出怎样把这些爱更明显地体现出来,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必须维护生命价值的尊贵;作为一名医院的职工,应该珍惜这份充满爱的工作,热爱他的神圣,让爱洒满人间„„
在坦桑尼亚,有座中国援坦专家公墓。“清明思故人,他乡祭忠魂。”每年的清明节,中国驻坦桑尼亚使馆工作人员和中资机构、华人华侨、留学生代表以及坦桑尼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代表来到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凭吊为促进中非、中坦友谊和坦桑尼亚经济社会发展献身的烈士们。这一天,孙建文在这个公墓里看到,有69位援坦的中国专家和技术工程人员的忠魂埋葬在了这里。他再次感喟生命的意义与医者的追求。
在工作中,孙建文结识了很多其他国家的朋友,使他们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潍坊,加深了友谊。他们科有一位50多岁的女医生,会讲简单的汉语。这位女大夫告诉他,她去过中国三次,每次都能感受到中国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初到北京,街上人们都穿着蓝色的衣服,人们都用奇怪的眼光打量着她;等到80年代再去北京,就觉着和坦桑尼亚的经济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近几年又去广州做了一次学术交流,她说她的感受是“震惊”!当听到这一切时,孙建文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不负使命,凯旋归来
2011年12月1日,山东省卫生厅在济南召开了中国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总结表彰大会,此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医疗队两年的工作,表彰了做出突出贡献的援外医疗队员,时任山东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包文辉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由25名队员组成,分别来自青岛、枣庄、潍坊、威海、日照、临沂6个市所属医疗机构,以及省千佛山医院和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在坦桑尼亚执行国家援外医疗任务。医疗队全体队员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坦桑尼亚政府和人民服务,开创了援外医疗工作的新局面,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受到坦桑尼亚政府、人民和中国驻坦大使馆的高度赞扬。
在这次总结表彰大会上,昌邑市人民医院孙建文作为第21批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队员之一,被授予“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三等功奖励。
2012年6月26日下午,当记者见到孙建文时,他刚刚从医院手术室里走出来,为一名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成功实施了椎间隙麻醉手术。再次回到熟悉的岗位,孙建文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医疗工作之中。而这段弥足珍贵的援坦经历,无时无刻不在砥砺着他,让他担当使命,攀越职业生涯的一座座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