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引发的思考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引发的思考
教师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它的存在维系着下一代教育,关乎着民族的未来。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此后每一次观看,不但加深了印象,也一次次被深深地感动!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我们认识了陈万霞校长,陈万霞说:“我不知道作为一名教师,除了爱我的学生,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的”,这位土生土长的农村教师的心声,给了我心灵重重的一击。确实,一个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爱自己的学生,又怎能教育好他们。陈万霞用爱心为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她像“妈妈”一样,为孩子们撑起成长的天空,她爱生如子、以校为家,毅然从县城中学辞职,回到最需要她的乡村,六年如一日,让“留守花朵”在阳光下快乐绽放。这个既当老师又当妈妈的“最美校长”,令人肃然起敬。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还有许许多多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奉献青春。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这些优秀的乡村教师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他们扎根农村教育的沃土,一干就是十多年、二十多年,他们当之无愧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师!这些老师身上都有许多共性:他们将自己全部的爱给了教育事业,给了自己的学生!这些教师的动人事迹,向人们展现了什么是师德,师德就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希望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灵使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师德就是敬业爱岗、默默耕耘。以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师德就是甘为人梯、无私奉献。把自己的知识和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在这个人人为我,追名逐利的时代,乡村最美教师们用师德在手心里划出了光明与崇高的烛光,照亮了一群群孩子的未来。
上节目的几位老师是幸运的,至少他们的付出会赢来社会的尊重和关注,因为央视的宣传效应,社会各界和当地政府一定会千方百计的为该校的办学努力改变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可当前农村教育的总体现状令人堪忧,教师待遇还十分低,就我处的县来说,因为财政困难,许多优秀毕业生不愿意回来工作,而且因为目前教师总体超编,能提供就业的岗位少之又少,造成了音乐、美术、生物、地理等紧缺学科教师的缺乏。从教师工资来看,我县教师年平均工资从账面统计与公务员基本持平,但教师月多扣社保5%、基本医疗2%,公务员月多发电话费、公务员有15个月工资等等。教师的实际收入与公务员相比,有一定差距,与福州其他市、县区教师工资相比,差距更大。中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可谓是飞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实体。神舟九号上天,北京奥运举办,上海世博会举办,这些都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但在教师待遇上,特别是在农村教师待遇的投入上还十分滞后。教师是最神圣的事业之一,教师可以当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孩子的人生,但如果没有后续支持蜡烛会烧完的一天。
农村状况是国家发展程度的标志,而乡村教育又是农村发展的关键。对此,我在此呼吁,改善农村教育是绕不过去的课题,希望政府再难也不能放弃。
第二篇:寻找乡村最美教师
《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在我们的一堂马概课堂上观看了中央电视台2013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两节课的时间,我感觉太短了,看到这些乡村教师,我的心了除了感动还有心疼。回到宿舍,我又反复的看了两遍,想到自己以后的职业也是一位人民教师,心里感慨万千。
还记得以前教过我的老师们,忘不了他们在讲台前的辛苦,忘不了他们孜孜不倦的叮咛,他们的一言一行,现在回想起来,心里总是暖暖的。视屏里的仲咸平老师,每天来回二十公里山路,十五年来骑坏了八辆自行车,落下了一身病。她对孩子承诺,哪怕天上下刀子、下钉子,也会到学校为他们上课。而刘坤贤老师为了给孩子筹集书本费,利用假期外出打工,遭遇事故被高位截肢,三个月后又站在了讲台上。他卖掉自己家的猪为学生上学修桥,用转为公办教师的第一笔工资为学生买了电脑,他们以弱小身躯,写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字。
看视屏的时候,我们都在流泪,那些遇见这些老师的孩子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贵州安龙县万丰湖镇茅草坪小学的杨元松老师,经常带着他的孩子走出大山参观,给孩子讲乔布斯等伟人的故事,鼓励孩子追逐自己的梦想。孩子们结集出版的一本《中国留守儿童日记》,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同时又一次引发了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让这些乡村的孩子终于知道,人生的未来不只是打工一条路。
人生短短数十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选择了这条艰难的道路,更是责任艰巨的道路,他们更是我们的榜样。
云南曲靖市会泽县纸厂乡龙家村小学的七位“80后”教师,放弃了留在城市的机会,回到养育他们的乡村,他们把青春的阳光、自信和智慧,把山外的世界和精彩,带给村里的孩子们。看到这里,当我在思考自己会不会这样做,我却犹豫了,这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很强的责任感 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根,是中国教育的希望。中国教育的品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乡村教育品质如何。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永远不会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因此,乡村教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乡村教育的品质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教师的品质如何,因为决定教育品质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站在讲台前的那个人。
当然,爱是教育的底色。教育没有爱是不行的。教育没有爱,就好像池塘里没有水,这是前辈先贤早就告诉我们的道理。但是,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的成长,教师成长需要强大的专业支撑。没有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对于孩子的深刻了解,对于所教学科的深刻把握,就永远不可能让教室成为汇聚伟大事物的中心,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让孩子对知识产生无限的向往,也就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伟大功用。
所以,决定教师品质的,除了爱,还有智慧。如果说,爱,更多的是指教师的职业认同的话,那么,智慧,更多地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是重要的双翼,缺一不可。职业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力量。
把爱和智慧完美地结合,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教育最高境界,却必须成为我们拥有的理想朝向。只有这样,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前行,我们的教育才可能越来越接近理想。尤其对于乡村教师来说,所处的环境相对而言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教学条件也比较艰难,就更需要智慧。一旦拥有足够的教育智慧,不仅可以取长补短,更可以避短而扬长。
在这个方面,杨元松的案例可谓典型:那所深山里学生相当程度上都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匮乏,本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但是,当他把这些留守儿童原滋原味原生态的日记自费出版为《中国留守儿童日记》后,这件事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的本身,已经成为一部最好的教材,向学生们鲜活地阐释了梦想的力量多么伟大。当然,杨元松等老师的所为,虽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但还不够丰富、完整,还称不上课程。可是,这教育智慧的宝贵萌芽,已经让我们对乡村教育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杨元松和云南“会泽七子”的故事,让我们不仅从中看见了乡村教师的感人精神,也看见了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所以,在宣传这些最美乡村教师无私大爱精神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同时弘扬他们的教育智慧,更不要忘记为这些拥有大爱的老师们,提供更多的培训与成长机会。
爱应该与智慧同行,爱才有深邃隽永的价值。智慧应该与爱同行,智慧才有生命的温度。让爱与智慧同行,这不仅是教师成长的不法二门,也是我们在任何教育活动中必须做出的选择。“最美乡村教师”的至高荣誉,绝不是这些乡村教师的终点,而应该成为这些美好心灵新一轮成长的起点。
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守卫者,最美乡村教师是中国教育的瑰宝。愿全社会协力,帮助这些最美乡村教师得到新的成长,把生命打磨得更为璀璨。我相信,这些闪耀在乡间的教育萤火,将因此更美地将乡村孩子的心灵照亮,中国教育也会由此绽放光芒。
第三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最美乡村教师
简要事迹:蔡曾萍4年前毕业后分配到博白县宁潭镇杨青村小学,学校偏远、落后,但为了自己的“教师梦”,她最终还是以坚强的毅力战胜自己,选择留下来。4年来,除了上好课,她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和假期时间都投入到奉献爱心、募捐爱心款、爱心物品的活动中去,为山村小学筹集近30万元资金,给学校带来了巨大改变。她找来外界朋友,使志愿服务形成了机制,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如今,她再次被调到条件更艰苦的博白县博白镇二区马塘小学,继续为学生寻找社会救助,她用行动给青春交了一张满意的答卷。然而,如今已而立之年的她依旧未婚,和别的女孩一样,她爱美、爱做梦、渴望白马王子。她说自己是大山里的一棵小草,虽然微小,却带给孩子们改变的希望,把青春献给山区教育,她无怨无悔!海报设计理念:以蔡曾萍的城市照为背景,本是蓝色连衣裙,时尚的打扮,却打成了黑白色。右下角则是蔡曾萍现在的照片,一身朴素的衣裳,简单的打扮,对比显示了蔡曾萍惊人的变化,寓意城市的喧嚣与浮华已经离去,现在的她,只是一位好老师,学生的好朋友,是一位为乡村教育事业不断奋斗的先锋者。他不再只是城市里那个只会化妆打扮的80后了。他的变化是因为什么?(好吧,这就不用说了吧。)海报左下角又几行字,只是对蔡曾萍事迹的一个更简单的概括:她用了4年时间,募集了30多万元的捐款,同样的4年时间,她带过的学生感受着如家一般的温暖,作为一个80后,她不怎么回家,倒是经常带着学生去别的孤独学生家里玩游戏,再孤独的人也会被师生的关爱打动,她的学生,友爱团结!
海报二:阿力太
简要事迹:阿力太,蒙古族,今年40岁,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的数学教师,16年来,为确保她所教班级没有一名学生辍学,阿力太孤身骑行,走遍两万平方公里草原进行家访,成为连接学校、家庭教育情感的纽带。她每次家访,都要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原翻山越岭,冬天踩冰踏雪,忍受饥寒,夏天骑马趟过湍急河流,曾多次遇险。16年间,她家访学生4000余次,行程12000公里,去过3000多名学生家中。经过她的启迪,有1000多名学生鼓足追逐知识和智慧的勇气,走出草原,50多名学生走进高等学府。
海报设计:以夕阳下的草原为背景,取阿力太送学生回家为题。在无垠的草原上,夕阳下,走不尽的漫漫长路,留下了阿力太家访的缓缓的马蹄印。一人一骑,一走就是16年,走遍辽阔大草原。悬崖、大河、冰川,路途暗藏凶险,她是牧民孩子学校里的妈妈。天上与云同色的***是阿力太的手机号码。每次上课,阿力太便会让学生先背一遍这个号码,所望在孩子遇到了危险,可以立刻拨打他的电话号码。
第四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
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我最近观看了2013年 “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一次次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
最美乡村教师,给大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一个字“爱”。比如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乡村教师仲咸平老师,每天来回二十公里山路,十五年来骑坏了八辆自行车,落下了一身病。她对孩子承诺,哪怕天上下刀子、下钉子,也会到学校为他们上课。她在节目中也说到,“我从来都不挑学生,每个孩子我都不肯放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说我就有责任去把他们教好。”这些话深深触动着我,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他们用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教师的形象,也是对最美乡村教师最好的诠释。刘坤贤是一位28年如一日,义无返顾、扎根山村的土家族老师。为了帮助贫困学生筹集书本费,他假期外出打工却遭遇事故高位截肢;为了保证正常教学,养伤期间他让妻子自修大专课程,为学生代课;为了让孩子们的回家路更安全,他卖掉家养猪,为孩子们在回家的路上修了两座桥;为了解决学生们吃水难的问题,他拄拐上山找水源,自己出钱铺设水管,接水进校;为了改善教学条件,他用转为公办教师后的第一笔工资为学生买了电脑、电视机。为了让孩子们的教育不中断,即使突发脑溢血,他也拒绝领导照顾他去条件更好的中心校的安排,因为他不愿意看到山村小学没有老师。由于身体不好,领导还提出过并校,可是“固执”的刘坤贤考虑到有19个孩子会因此要步行四小时上学,就拒绝了,他说“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他用自己的执着写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字。这个故事,更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我震撼,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以他们为榜样,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工作,用大爱谱写自己的人生,才活的有价值,到老时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终生。他们的事迹将会鞭策我在以后教育教学中加倍努力工作,无怨无悔。
吕永志
第五篇: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
——观后感
王庄镇初级中学 九年级四班 姜文秀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神圣的职业——医生、教师、警察,而我心中最神圣的职业——教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就像一句话中描述的“如果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的花朵,那么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园丁。”
朱敏蔡老师,贵州黄平县人,1965年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外贸部工作近40年,退休前曾担任中国驻尼泊尔使馆大使。他的妻子孙丽娜,今年60岁,是最早的一批英语外教老师。夫妻俩退休后,自愿去贵州山区支教,至今已9年。他们教会偏远山区的孩子说普通话,讲外语。因为当地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和不卫生的饮水条件,孙丽娜右眼失明,左眼视力下降到0.03,而他们并不后悔,他们说只要还能动,就一直教下去。
“翅膀折了,心也要飞翔”——“双拐”老师曾伟奋自强自立的人生经历,以微笑面对对苦难的人生态度。曾老师在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学工作。一次意外摔伤,导致他半身瘫痪。曾伟奋几年后拄着双拐也要坚持去教书。在几十年里,他坚持站着上课,他没有旷过一次课,请过一次假,一直在尽心尽力的教学。
张伟,河南周口中学的一个校长,在他担任校长的几年里任何事都亲力亲为。几年后张伟因,脑干出血死亡,他死亡后,他的家人想用他的工资卡来还账,发现他的工资卡,一份为3分钱,另一份为3千元。3千元,张校长毕生的积蓄,而他死前用的桌子上,还有一个日记本,上面写着“践行焦裕禄精神,使同学们每人都能受到平等的教育。” 同学们,张伟、曾伟奋、朱敏才、孙丽娜等几位教师,为学生奉献自我,而我们自己的老师也是这样平凡而伟大,为了自己的学生,无私的工作着,而很少陪伴自己的孩子,为了自己的学生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他们无私奉献,有的奉献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所以我们为了报答我们的老师,一定要发奋读书,不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用自己的梦想,汇织繁荣富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