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道德模范
全省道德模范陈若星事迹
陈若星,女,汉族,1958年6月出生,陕西西安人。作家、翻译家,记者,陕西省文化艺术报总编辑。
29年前,家庭变故。17年前,父亲瘫痪。7年前,母亲老年痴呆。6年前,自己被确诊为乳腺癌。面对母亲患老年痴呆、父亲瘫痪在床、自己又身患癌症的困境,在母亲的病情稍有缓解之时,父亲也被送到重症监护室,又一张病危通知书递到了陈若星的面前。就这样,西安交大二附院同时住进了他们一家三口,两个病危,一个癌症。化疗完成后,陈若星顾不上自己止不住的呕吐及深入骨髓的剧痛,在楼上楼下步履蹒跚、晃晃悠悠地奔忙着,咨询医生,联系护工,为父母端馄饨、送稀饭、喂水果、换床垫„„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母病情缓解,脱离危险,先后出院,而她又留在医院里继续着自己的化疗。陈若星克服一切困难,用坚强毅力换来父母的转危为安,为自己、为家庭重燃生命新希望。陈若星,一个卓有成效的新闻人,一个新时期的知识女性,一个社会公益的积极参与者,“用行动诠释生命要义”、“坚忍不拔的生命之树”、“用孝心创造生命的奇迹”。多年来,她自己乐观向上,积极与病魔和死神顽强地抗争,年幼的孩子已从嗷嗷待哺乳子培养成为优秀的医学博士,90岁高龄、卧床17年的植物人父亲,老年痴呆日益严重的老母亲,也在自己无微不至精心呵护与照料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存状态。她承受了一个女人人生中所不能承受的一系列巨大打击,但她始终面带微笑,友善执着地对待工作、事业、家人、同事以及所有社会上的朋友。她是贤淑的典范、坚强的典范,她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东方淑女的美丽含义。作为陕西唯一一份文化艺术类的专业报纸总编辑,自己多年始终坚持笔耕不缀,著述已达300余万字,报纸也从濒临破产而起死回生,成为著名的文化品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取得双丰收。
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事迹
“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将军梦,守护情--龚全珍”
龚全珍,女,1923年12月出生,山东烟台人,西北大学教育系毕业。
她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1957年随甘祖昌回到江西省莲花县,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
离休后,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尊敬爱戴。龚全珍光荣当选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2013年9月26日龚全珍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同志的高度赞扬。2014年2月10日龚全珍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
为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发展环境,传承甘将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调动社区党员和群众创先争优,2011年,琴亭镇金城社区筹建“龚全珍工作室”,邀请她担任辅导员,她愉快地答应,并勉励社区工作人员:“社区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并开展好新时期传统精神的宣传活动„„”
社区人员深深感受到将军夫人的真挚情感。担任社区辅导员期间,她一丝不苟,语重心长,真情流露地谈自己的革命信念,讲述甘将军不谋私利,一生为党、为人民作奉献的感人事迹,并勉励社区同志要珍惜大好时光,搞好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服务。
在她的勉励下,社区创新管理机制,建立了“1365”社会管理新模式,提出了“温馨社区、和谐家园”的服务目标,定期为社区党员、居民和困难家庭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和扶贫济困慈善活动,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满腔热情扬精神
龚全珍时时刻刻关心社区党员干部、青少年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自担任社区辅导员后,每年为琴亭镇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龚全珍还经常深入到中小学校,为青少年作革命传统的教育报告,讲述老红军的优良传统,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关心青少年和思想、学习和生活,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树立新风促和谐
“龚全珍工作室”建立以来,龚全珍共组织开展讲党课、参观活动、思想辅导、走访慰问等30余次,参与学习教育活动人次650余人,让社区党员和居民接受了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为构建和谐温馨社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现大爱
离休后,龚全珍生活上很节俭,从不乱花一分钱,却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家境贫寒的社区党员刘青松体弱多病,龚全珍主动与其结对帮扶,并多次上门看望,捐款捐物,让他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社区里的一个困难家庭中就读中学的女孩面临辍学,并不宽裕的龚全珍毅然资助其2000元,使得这名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老人还告诫女儿甘公荣要向她父亲好好学习,为老百姓做好事。甘公荣向社区李利平同学伸出救援之手,随后,又寻找了一名父亲残疾、母亲弱智的家庭为扶助对象。
龚全珍认识的一位孤寡老人赵婆婆年事已高,生活困难,她定期为其送去大米、面条、食用油、猪肉。赵婆婆身体不好时,龚全珍还拿出自己的钱让赵婆婆去看医生。
龚全珍认为:甘祖昌将军留给她的最大财富是——心里总装着百姓。2011年11月,莲花县琴亭镇在社区建立龚全珍工作室,聘请离退休干部党员、甘祖昌将军遗孀龚全珍作为辅导员,搭建对党员干部和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并邀请龚全珍自愿参加活动。
截至目前,龚全珍工作室共开展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50余场,参与居民思想辅导40余次,参与活动的党员干部和群众近460余人次。提供更多了解龚全珍老人的渠道的同时,也会更完善社区服务。
心系教育
龚全珍关心下一代成长,热心为青少年开展理想信念和传统教育,应邀担任社区辅导员,并悉心照料留守青少年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当龚全珍发现部分留守青少年存在挑食等坏习惯后,她接连三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把甘将军在长征路上没有食物,每天只能用八粒蚕豆充饥,最后胜利完成任务的经历,编写成一个“八粒蚕豆过草地”的故事讲给孩们听,教育他们要珍惜粮食。
同时,龚全珍帮助成立了校外活动小组,讲述将军自愿解甲归田的故事。在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龚全珍发动老同学、老朋友,全家老少一起搜集近百幅漫画作品,制作了“鲜红的红领巾”等漫画,教育启迪青少年。龚全珍每年都定期抽出时间,进社区向青少年宣传优秀文化,讲述老红军、模范人物的事迹等,并向琴亭镇教育基金会捐款1000元,她还每月从工资中拿出500元购买科普书籍,供社区青少年阅读。
诠释信仰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这是她的丈夫甘祖冒将军说过的话他的妻子龚全珍老人用整个后半生做了忠诚的实践。
从战场到田野,再到课堂一生支援农村建设,是她不变的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默默坚守心中的信仰,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是她朴实的事迹。喊几句口号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要像龚全珍老人这样,数十年如一日,非一般力量能够达到。即使在离休之后,龚全珍老人亦坚持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龚全珍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从青春岁月到耄耋之年,她为广大群众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这每一件当地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就是她受到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原因。
第二篇:道德模范稿
向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向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致敬
1月8日,在临邑县“咱老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暨第八届文明市民、十佳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颁奖典礼上我公司郭玉莲同志荣获“临邑县咱老百姓身边的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受到政府表彰。我有幸旁听了颁奖典礼的全过程。典礼上来自不同行业、岗位上的道德模范,事迹感人,让我倍受鼓舞。一股股巨大的道德力量,充斥着我的全身。我对身边这些看似平凡的人,却充满正能量的人肃然起敬。我想我们应该做像他们一样有道德的人,用正能量对待社会、工作上的大小事。只要我们都争做道德模范,传递道德力量,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点冷漠,多一点温暖,我们的家庭就会少一点吵闹,多一点幸福。我们的工作就会少一点枯燥,多一点乐趣。
为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企业也开展了各种道德模范动员、榜样事迹报告等活动,让涌现在不同岗位上的榜样、模范切实发挥他们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来感染、带动广大员工遵章守纪、扶贫济困,做合格文明的道德员工。借助企业文化的宣传力量,我们企业在不同的岗位上也涌现出了很多争当道德模范的先进感人事迹。可能他们还没有登上颁奖典礼接受表彰,但他们的道德模范力量同样感染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员工,让道德的力量,让正能量在不停的传递。
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作为员工,我们在企业了担当着员工的角色,要遵守职业道德;在社会上,我们担当着公民的角色,要遵守社会公德;在家里,我们担当着“父亲”、“儿
子”……的角色,要遵守家庭美德。
社会公德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等,伴随着改革开放,物欲横流、拜金思想、享乐思想等腐败的思想意识也随之产生。社会上屡屡出现像车祸肇事,伤者求救,路人麻木、见死不救,歹徒行凶,无人救助等让人寒心、让人可悲、可气的事情。社会公德的缺失,给我们社会布上了无情的影子。正是道德模范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社会温暖的曙光。为了创建和谐美满的社会,为了给我们子孙后代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我们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做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因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传递道德力量,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充满阳光,让我们学习身边道德模范,做有道德的社会公民开始。
职业道德包括遵章守纪、敬业奉献、团结友爱等,作为员工,企业是我们的第二家庭,我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中度过,在企业工作已占据了我们生活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如何创建文明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我们的企业变得更加美好是我们每一位员工的职责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遵守职业道德,从自身做起,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的敬业奉献、团结友爱、遵章守纪。只有敬业奉献,我们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强大,我们的收入才能更稳定。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富裕。为了我们企业的发展更为了我们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包括孝老爱亲、邻里和睦、夫妻恩爱等,家庭是我们幸福的港湾,是我们遮风避雨符号,是我们享受天伦的摇篮。家庭的和
睦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弘扬家庭美德,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举措。中华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讲的就是家庭美德,做大“人”,必以孝为先。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维系我们一生的精神支柱,尊老爱幼、夫妻恩爱,让我们的家更温暖,请将家庭美德代代相传。
道德的力量,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源泉。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凡有大成者,无不厚德载物。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崇尚道德更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向身边的道德模范致敬!
第三篇:道德模范材料
剥去黑暗的挣扎还原世界七彩的芬芳
——信阳市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奖候选人材料
他,愿化作一缕温暖的春风,去拂开万紫千红的田野;
他,愿化作一片轻盈的白云,去衬托蓝天宽广的胸怀;
他,更愿做一名光明使者,还清晰明亮世界,献出一生的挚爱。他,叫罗正才,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潢川县眼科研究所所长,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理事。罗正才,男,39岁,中共党员,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眼科专业16年余,信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潢川县眼科研究所所长,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理事,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理事会会长。2010年在河南省创建白内障无障碍省活动中获得省级先进个人,是我县唯一受到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者,多次被评为潢川县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潢川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医院十佳医生,医院先进工作者等。16年来,他尽职尽责,默默奉献,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为眼疾患者解除痛苦、带来光明;他刻苦钻研,勇攀高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他胸怀事业,不懈追求,毫无保留地为年轻医师成长传授经验、创造条件。
一、医术求精,服务求善
罗主任对于临床眼科理论有较深的研究,并且不断学习和掌握眼科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进展,熟练掌握了眼科及相关的学科复杂、疑难、少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的掌握了各种复杂疑难眼科
手术技术,多次参加县内、院内复杂、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与抢救,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6年来,罗主任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必须要掌握过硬的医疗技术,因此,他从未放弃过任何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刻苦钻研眼科医学理论,眼科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技能提高自己,努力探索眼科疾病治疗的前沿领域,并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带领医院眼科开展同种白内障人工晶体置入三联手术,激光治疗近视等填补了我县眼科手术史上的空白。参加大小手术近10000余例,参加各种疑难病诊治、抢救各种危重病人近百余例,均取得满意效果,使相当一部分病人恢复了视力,恢复了原有的容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热情为病人服务。严格执行医德医风基本规范,在工作中,总是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就医的患者,与科室全体医护人员一道,积极开展优质服务,用实际行动履行“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服务宗旨,受到患者的表扬和社会的好评。
二、孜孜进取,开拓创新
临床工作中,罗主任不断总结经验,同时开拓创新,开展一系列科学理论研究,共有1项科研成果获得县、局级奖励,有1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于1998年在我县率先开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功使5000多例白内障患者复明;2005年参加“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取得结业证书,获得应对大规模突击性白内障手术行动手术资格。于2009年在信阳市县级医院率先引进
开展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已成功实施手术900余例。首先应用硬膜外麻醉管做支撑物治疗泪小管断裂,取得显著效果,避免了泪小管断裂吻合失败及其它并发症,为患者不但减轻了痛苦,而且还减少二次手术的医疗费用。
此外,作为信阳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罗主任时刻觉得责任重大,只有不断努力,不断钻研进取,才能提高地区眼科学界医疗水平,为更多的眼病患者解除病痛,拥有光明清晰的世界。罗主任利用业余时间撰写论文,一方面总结自己从医多年的临床经验与大家交流,从而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紧跟眼科新技术新进展的脚步。2011年在潢川二院成功举办信阳市第二届眼科年会。另一方面,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交流,新技术培训班,不断增加新知识,提高技能,与时俱进,每年参加全国及河南省眼科学会,三、病人为亲,医院为家
作为潢川县眼科研究所所长,工作十多年来,忠实履行着医务人员的神圣职责,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作为眼科医生,他数十年如一日,尊敬每个生命,每只眼球,从未与病人发生任何争执,从而使自己在医患关系空气紧张的氛围中,依然缔结了极好医患和谐关系,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依赖与赞誉。坚持良好的医德医风,认真负责,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经常为了救治病人而废寝忘食,耽误了下班和休息。并且做到不开“大处方”,不开“搭车药”,多次拒收病人的红包和拒绝病人的吃请。作为一名医生,他把患者看作自已的亲人一样对待,总是热情,耐心,不厌其
烦地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每诊治一位病人,总是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关心病人、帮助病人,使每一位病人用最低的医疗费用,接受最好的治疗方案。善良的品质,强烈的同情心,使他常常用自已的钱去帮助那些贫困的病人,甚至组织全科医护人员为贫困的患者捐款捐物,有些患者家里特别贫穷,吃饭都成问题,怀着强烈的同情心,有时会用自已的钱去帮助那些贫困的病人。在罗主任的身上,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0多年来,不知道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站在手术台上,为患者手术;他奔波于病人床边,细心观察,认真诊治,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照亮了病人心灵的窗口;更不知道有多少次,他放弃了自已的休息时间,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加点,忘我工作;他时刻把病人的需要做为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踏实的工作态度,严细的工作作风,使他赢得了病人和同事们的崇敬。
四、履行职责,心系病人。近年来,由于医药体制改革的诸多因素,药品虚高,住院难,住院贵一直困扰着百姓,这也是多年来,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面对药价高,住院贵这一实际问题,罗主任始终心系着病人,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能选择价格便宜的药品,决不使用价格贵的药品;能够不做的辅助检查,尽量不做,千方百计降低病人的看病,住院费用,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近年来眼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手术效果好,但手术费用很贵,有些病人尤其是农村病人负担不起,面对这种情况,罗主任开展了白内障治疗的科研攻关,他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这种手术方法切口小,损伤轻,不仅同样能摘除白内障,而且还能大大降低手术
费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较同样效果的白内障治疗方法,费用可以降低-3000元,深受病人的欢迎。
五、医德高尚,坚持义诊。曾多次参加县委、卫生局、医院举行的义诊活动及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举办的多项活动。带领医院医护人员定期到幼儿园、中小学、全县敬老院开展巡回义诊,宣讲视力预防保健 知识,从而减少眼病患者,真正做到预防疾病。
六、无私奉献,带头示范,身先士卒。多年来,他总是义无返顾地坚持献血。连续六年,不但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献血活动,而且还参加街道上的无偿献血车的献血活动,有时一年能献两次血。周围的人都劝他注意身体,不要逞强。他说:“这不是逞强,现在有很多医生都有这种错误认识,认为献血对身体有害。其实,正常的献血对身体是有益的,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机体代谢,我要身先士卒,纠正这种错误的想法。”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每次医院组织献血时,大家都踊跃参加献血。而且参加献血之后也从不休息,仍然坚持上班。
七、热衷公益事业,投身志愿者服务。作为潢川县志愿者联合会理事,策划部部长,他是一位医生,志愿者活动每到一处,他都带着他的医疗小队,给老人体检身体,给需要的人们做检查,给看不起病的老人免费手术。在志愿者开展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能面面俱到,能把握住大局。他心细如尘,每次做完活动回来,他都能清楚的记住,下次来,我们需要带什么东西,做什么服务。每次活动积极参与,他自己的车都快成了,志愿者团队的专用车,只要需要,他都能贡献出来,为团队默默的付出,从不抱怨。在联合会组织的六一活动中,他与妻子石
俊认领了徐珊珊,许柯宝两个孤儿,经常去爱心家园看望。他多次参加各类捐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他分别在多方面捐款达5000元。特别是2012年医院医德高尚、家境贫寒的肛肠科主治医生肖元生同志,因肝肾疾病在郑州手术住院,病情危重。他不仅自己积极捐款,还在医院发起大病无情,人间有爱—爱心捐款倡议书,后又在潢川在线上呼吁,引起卫生局重视,在全县卫生系统倡议,共计捐款达10万元,挽救了肖元生同志宝贵的生命,以实际行动帮助肖元生同志治好了病,走出困境,重返工作岗位。
罗正才同志所做的点点滴滴,看似普通平凡,却并非一般人能做到的。他贵在长期坚持,贵在始终如一,贵在无私奉献,贵在关心患者。他以其良好的敬业精神,高尚的医德,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境界,以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完备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基本专业技能。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感染并带领全院医护人员努力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青年医生树立了爱岗敬业,勤奋学习,优质服务的好榜样,为促进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第四篇:道德模范推荐材料
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道
德
模
范
推
荐
材
料
表
姓名:豆凯强班级:电子商务一班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他叫豆凯强,男,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今年 20 岁,现就读于焦作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一班,在班里担任生活委员一职,并且在院系学生会担任副主席一职,在职期间他不论是为班里还是学院都在不辞辛苦的忙碌着,大大小小的事他都积极参与,生怕同学在有些地方会出错,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活动。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 已久的传统美德,为营造和谐校园,去年他和其他班委带领同学们去了焦作儿童福利院看望那些孤儿,看了一会儿动画片后,开始跟他们聊天,问他们一些日常生活情况,比如上几年级了,在哪儿上学,平时都有什么娱乐活动等。通过对孩子们的了解发现这些孩子心态都很积极健康,没有想象中孤儿的那种自卑或者因缺少父爱母爱导致的种种拘束等等,有的孩子还非常活泼,孩子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令人感到很高兴。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懂得了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今年他和同学们又去了位于焦作市人民公园内的敬老院,看望那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进入敬老院,他没有前去打扰而是各自拿起扫帚、铁锹等工具开始了院内打扫。他们帮老人洗脚、叠被子、擦桌子、擦窗户„„让杂乱的屋子瞬间整洁起来、窗明几净;水很冷,但他没有退缩;当他和老人们一一道别时,老人们眼中的不舍和激动的泪光,嘴里还叨念着:你们要常来啊,此次活动不仅给敬老院因各种原因,失去家庭的老人送去了温暖,也锻炼了此次活动的每位志愿者,看着那落寞的眼神,那被岁月挫折的脊背,那被时光的车轮碾过留下岁月痕迹的脸庞,都激发了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志愿者的爱心。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希望老人们有个幸福的晚年。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看见了焦作市无偿献血的宣传车,从此对献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他去了位于东方红广场的焦作献血屋,了解了无偿献血的好处,并且立即捐献了400ml血液,本
来打算献800ml,但是医生说第一次还是献400对身体比较好,去年11月,也就是半年后,他又去献了400ml,回到学校又积极发动学校同学参与无偿献血,因为无偿献血是全社会的事情,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爱、奉献、勇敢的体现。因此应该大力提倡无偿献血。每年九月,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焦作大学迎接新同学的日子,作为校学生会和系学生会的成员,汽车站,火车站,校园里,宿舍里到处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在新生报到的高峰期,他三天两夜没有睡觉,在汽车站值完班又到学校值班,然后是火车站,他主动为新生及家长引路,搬运行李,讲解报到流程,热情帮助新同学办理交费、审核证件、采集信息,发放公寓用品,有时候忙的连吃饭也顾不上,虽然很忙,但是很值得,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身为一名学生干部,就更应该奉献,为同学们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认为,大学生干部应该树立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价值观,以此来磨炼自己,提升自己,为以后步入社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打下基础。
他在学校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优秀工作者,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安全管理员,热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积极协助辅导员管理班级。协助领导老师组织参与各种学校活动。
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 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道德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第五篇: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观后感
在我们身边有着平凡的人,平凡的面容,但这些平凡的人有着不平凡的坚持,吴斌——一个普通驾驶员的几个普通动作却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
杭州司机吴斌近日驾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一块铁块突然像炮弹一样飞来,击碎前挡风玻璃,砸向其腹部。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骨折,吴斌强忍剧痛,以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则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去世。虽然,各地公交司机突发急病晕倒或猝死前紧急刹车并救下乘客的案例,近年屡有报道,但这些案例多发生在城市道路,车速有限,类似高速路上高速行驶、司机突遭重创还能停车救客的事例,极为罕见,尤其是,1分16秒的事发全程——大巴疾驶,铁块飞来,司机遭重击疼痛难忍,瞬间慌乱后很快冷静下来、左手握紧方向盘,换挡减速、停车、拉手刹、打双跳灯,艰难站起通知乘客安全下车——被车载监控全部录下。一个肝脏突然被刺破的司机,要用怎样的意志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吴斌的事迹,感动了上至政界精英、商界巨子、文化名流,下至普通网民、贩夫走卒的广大公众,在网上网下掀起重重波澜。
吴斌的职业很平凡,但平凡中的伟大,才是真的伟大,保证乘客安全这一职业理念已渗入到他的骨血,吴斌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职责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成为英雄,但应要求每个人尊重自己的职业,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职业素养、不需轰轰烈烈,最起码要用良心做事。当前道德滑坡早已引发颇多忧虑,但现在看来,从吴菊萍到张丽莉、梁春霞再到吴斌,“平民英雄”频频出现,证明至少在平民阶层,道德并未彻底沦丧,良知与品质并未彻底埋没。尤其是,公众对最美司机吴斌及其精神的热情礼赞、对真善美的推崇及良善被激发,显示即便在很少人关注道德的今天,公众的道德观也并未真正消失,而是潜藏在人们心底,这是道德重建最坚实的基础。道德溃散乃当代中国社会最深层次的危机,这已是共识,那么,道德重建该从何处入手呢?各方早就开出不少药方,但多是自上而下推行
道德重建关乎个人,当始于每个人,也就是说也需自下而上推进——或许,人们反思最美司机吴斌事迹时,提出的从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责任担当出发,就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吴斌在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反应,已超越人的本能。一般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肯定会先低头看看自己的伤势情况,但吴斌却在肝脏破裂、肋骨骨折的剧痛下,先稳稳把车行驶了两三百米后,慢慢停在高速公路上,同时打开双跳灯,告诉乘客,不要慌,会有车来接的。这说明,他始终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心挂大家,是一位职业素养非常好的司机。?
?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个社会,缺少这样的人物精神,?愿我们能高举这面“道德”精神大旗,向他们看齐、致敬、学习,并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践行,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让道德的力量去温暖每个人,感动每一个人。那么,道德这面民族的精神大旗终将飘扬在我们心灵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