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婺源县林权抵押贷款情况的调查与反思
对婺源县林权抵押贷款情况的调查与反思
[摘要]林权抵押贷款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运而生的一项林业融资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以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林权证》所载明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新品种。在调研、总结婺源县林权抵押贷款开展情况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林权抵押贷款已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林权抵押贷款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林权抵押贷款;问题;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0)01-0138一04
[作者简介]杨为燕,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农林经济;(江西南昌330013)洪霞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吴铁雄,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林业政策。(北京100083)
婺源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隅,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450万亩,林地面积37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3.5%。森林面积334.48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1010.9l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1.5%。2005年以来,婺源县围绕“明晰产权,让利于民”这一重点,开始进行集体林制度改革,到2007年底,全县林改主体工作已经结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得“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效地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林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林农收入大幅度增长。
一、婺源县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情况
林权抵押贷款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应运而生的一项林业融资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是以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林权证》所载明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新品种。这项贷款业务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打破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抵押以房地产为主的单一格局,引入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新型抵押物,使“沉睡”的森林资源变成了可以抵押变现的资产。对林业部门而言,它是加快林权配套改革步伐、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金融部门而言,它为在农村开展金融创新、拓展低风险信贷品种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巨大市场需求。对广大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单位而言,它是拓展融资渠道、解决生产经营资金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大实事。
调查结果表明,婺源县自2008年6月6日首次开展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以来,截至2009年7月3日,先后已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及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了此项业务。在此期间,全县共办理林权证抵押贷款业务12宗,抵押面积达3.5万亩,累计发生额为2956.oJ7元,详情见表1。为了更加全面客观地揭示婺源县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本文从林权抵押贷款额度、贷款对象及贷款形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由表2可知,婺源县的林权抵押贷款额度都比较大,其中:最低额度为20.0万元,最高额度为600.0万元;贷款额度在100.O万元以下的业务有2宗,贷款45.0万元,分别占贷款业务总宗数和贷款总额的16.7%和1.5%;在101.0万元。300.0万元之间的有5宗,贷款775.O万元,分别占41.7%和26.2%;在301.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有4宗,贷款1536.0万元,分别占33.3%和52.O%;在500.O万元以上的有1宗,贷款600.O万元,分别占8.3%和20.3%。由表3可知,婺源县的林权抵押贷款主要面向林业企业或林业大户发放,在全县12宗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中,林业企业占5宗,贷款金额为1716.0万元,分别占贷款业务总宗数和贷款总额的41.7%和58.0%;造林大户占7宗,贷款1240.0万元,分别占58.3%和42.O%。
目前,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主要采取了五种模式:一是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模式;二是发放林农小额贷款模式;三是金融机构+林业担保公司+农户模式;四是农户联保贷款模式;五是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表1标明,到目前为止,婺源县的林权抵押贷款模式非常单一,只有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模式,即林权所有者持林权证直接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凭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书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并把有关资料送林权登记管理中心,经审核无误后核发林木他项权证,金融机构收到他项权证等有关资料后,依照合同发放贷款。
二、林权抵押贷款的成效有效破解了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瓶颈。林改后,广大林农耕山育林积极性高涨,农民对资金的需求迫切,急需得到银行的帮助。但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居住的房屋是自建房屋,大都没有房产证;此外,农民所拥有的农业生产资料价值都比较低,基本上不能作为合法有效的贷款抵押物。因此,长期以来,农民贷款难成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林权制度的落实和林权监管、交易、流转等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为金融部门在农村开展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别是全国统一式样和编号、具有法律效力的林权证的出现,为金融部门在农村放贷找到了有效的抵押物。林权抵押贷款的推出,引入林地所有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森林资源资产作为贷款抵押物,使林农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抵押资产,把原来的“死资产”变为“活资金”,破解了林农贷款无合法有效抵押物而导致的“抵押难”、“贷款难”问题,将林地与资金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贷资金,缓解了林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较好地满足了广大林农融资需求,为林农提供了资金保障。据统计,婺源县自2008年5月推出林权抵押贷款以来,截至2009年7月3日,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共办理了12宗林权抵押贷款业务,1累计贷款金额达2956.0万元。有效地促进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是林业产业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是林业建设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降低金融风险,承贷银行多要求申贷单位采取抵押方式贷款,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主要资产一般为林木资产,而多数银行不同意申贷单位以林木资产作为抵押物,以致不利于贷款落实,阻碍了林业企业的发展。虽然在林权改革之前,信用社对林业贷款的一些项目实际也已存在,但由于没有进行登记造册,没有一定的相应的抵押品,以至于真正的林业贷款并没有完全展开,只限于部分为数很少的信用贷款。技术抵押贷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完善,使企业可以用这部分林木资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比如,江西省百源木业有限公司就多次进行林木抵押贷款扩大再生产,加快了公司的资产流通,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有效支持农民增产增收。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林权抵押贷款的开展,有效地解决了林农贷款难的问题,将林业
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进而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信贷产品创新,拓宽了资金运用渠道。林权抵押贷款在为林业产业发展、林农增收提供强大经济支持的同时,也拓宽了农村信用社及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的资金运用渠道,有效缓解了农信社经营品种单一造成的风险过大、过于集中的难题,提高了信贷资产的质量和经营效益。
三、婺源县林权抵押贷款面临的主要问题贷款成本偏高,林农还贷压力较大。在贷款利率设定上,林权抵押贷款普遍实行利率上浮政策,其中,农业银行要求,林权抵押贷款利率原则上不高于人民银行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幅度的20%;农业发展银行要求,林权抵押贷款利率原则上不高于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幅度的30%;农村信用社要求,林权抵押贷款利率原则上不高于人民银行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上浮幅度的50%。从实际调查来看,现在抵押贷款的利率一般为8%~10%,利息负担很重。借款人除了付贷款利息外,还要承担抵押物的评估费、登记费、担保费、保险费等各项费用。因此,实际贷款利息和费用大都在10%以上,过高的贷款成本会加重林农负担,既不利于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也不利于林业的发展。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严重不匹配。目前,江西省规定林权抵押贷款期最长可达8年。但从实际调查来看,各银行为了降低信贷风险,现行林权抵押贷款期均为1年,到期须先还款才可转贷。而林业的生产周期长,除了竹林每年可成材外,其他林木生长周期都比较长,少则3―5年,长的要几十年。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的严重不匹配,既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也给林农偿还贷款带来了困难。贷款额折率低,抵押资产占用量大。据调查,截至2009年7月3日,婺源县共实施林权抵押贷款2956.O万元,抵押物涉及山林面积达35030.4亩,直接资产价值8532.2万元,贷款额仅占抵押资产价值的34.6%。过低的贷款额折率导致大量的抵押物资产被占用(抵押物在抵押期间不得采伐利用),这不但影响了林农使用贷款的积极性,还增加了到期还款的难度。贷款对象范围偏窄。调查结果显示,婺源县林权抵押贷款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林业企业或林业大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受“贷大不贷小”信贷管理理念的影响,人力资源及贷款成本的限制,不愿办理小额林权贷款业务;二是金融机构认为小额林权抵押贷款管理难度大,贷款风险高,不想办理此项业务;此外,由于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林权抵押贷款门槛高、成本大及办理手续繁琐等原因,也造成广大的林农不知道或不想申请小额林权抵押贷款。林权证抵押贷款的手续繁琐。林权抵押贷款开办已有一定的时间,但金融部门还没有出台相应的贷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只是沿用和参照其他类似贷款做法,由于制度的滞后,贷款操作更显得缺乏合规性。在林权登记上,由于一些地方林政服务中心和互联网还未连接,操作流程不明确,重复劳动多。加上信贷人员缺乏相应的林业专业知识。往往出现办贷时间过长,从而影响林权抵押贷款的业务拓展进程。林权流转的社会服务化体系欠缺。一是森林资源交易市场目前还没真正搭建和运作,使得金融部门担心林权抵押贷款一旦出现风险,林权流转和保障服务跟不上,按期归还就会出现脱节,信贷资金的安全和流动性就难以保证。二是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较少,缺乏竞争性,部分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收费过高,这不但增加了林农的负担,还影响了林农使用林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此外,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缺乏的地区,一般由会计事务所等综合性的评估机构代理此项业务,由于不是专业的评估机构,评估过程可能不够细致和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的效果。三是缺乏专门的担保机构。婺源县尚未成立专门服务于林农、林企的担保公司,难以为森林资源提供有效的担保,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权抵押贷款大范围的开展。抵押物管理难度大,不易处置和变现。作为抵押物的林木分布于林区,林区一般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少,金融机构对抵押物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加上部分人员法制观念淡漠,盗伐、滥伐林木的情况时有发生。
林权抵押贷款合同到期后,如果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本息,金融机构又不愿意展期,则需处置抵押物,使债权得以受偿。金融机构处置抵押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林权流转变现;二是将木材砍伐后出售变现。这两种处置方法实际操作起来都会面临较大的困难。首先,拍卖逾期无法还贷者的林木,需要走复杂的司法程序,并需当事人签字后才能拍卖;第二,就木材砍伐后出售变现而言,面临木材采伐指标问题。森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国家对其实行严格的保护政策,对木材实行限额采伐,未经林业部门批准,金融、司法部门对抵押物均无权进行变卖处置。缺乏贷款的风险保证与补偿机制。林权抵押贷款发放后,一旦林业生产遇到诸如雪灾、冻害、火灾、水灾、泥石流、风灾、病虫害、污染等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或人为偷盗,不仅林农要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到银行贷款的及时偿还。森林保险作为增强林业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机制,不仅有利于林业生产经营者在灾后迅速恢复生产,促进林业稳定发展,而且通过保险可减少林业投资的风险,有利于改善林业投融资环境,促进林业持续经营。目前婺源县尚未开办森林资产的保险业务,没有形成规范的保险种类,金融部门缺乏安全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
四、完善“林权证”抵押贷款的对策和建议 健全和完善林权流转的社会服务化体系。一是加大林权流转市场的建设力度。尽快在林业县市建立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并规范其交易和收费行为;同时健全林业产权交易市场信息采集和联网发布系统,逐步实现全省林业产权联网交易,解决金融机构发放林权贷款的后顾之忧。二是完善林权证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并履行“一个确认、两个承诺”制度,即确认林权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承诺在抵押贷款期间所抵押的林木未经抵押权人(即接受林权抵押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同意不予发放采伐许可证、不予办理林木所有权转让变更手续,以保障抵押权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的建设。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办法及评估费用的制定,评估师的培训,评估机构的组建及监管等一系列相关体系的建设。四是创新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地方政府在每年安排林木采伐计划时要预留出一部分计划,用于到期还贷困难的林农采伐变现和金融机构的处置变现,以减轻林权抵押贷款的处置难度,维护银行债权。建立和健全林权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一是建立多元担保体系,为提供林业资源抵押的借款人提供担保。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类担保机构介入林业融资担保业务,大力推行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由林业企业和林农自愿人
会或出资组建的互助性担保体系,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加大对林业的融资担保服务,逐步将林权抵押贷款担保业务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运作。二是按照“政府引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构建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的保险体系,充分发挥保险在风险防范和风险补偿中的重要作用。政策性森林保险以保障广大林农的基本生活和生产为出发点,一般选取具有普发性且操作简单易行的森林火灾险,承办单位可由各地政府指定或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此外,各地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减免税费等措施激励保险公司开发符合林业生产特点的险种,为林农生产提供保险保障,降低灾害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造成的信贷资金损失。同时,政府可通过对参保林农给予补贴保费的形式来鼓励他们主动参加符合自身需要的保险业务,以此推动商业保险市场的发育。三是建立林权抵押贷款风险准备金制度。为了促进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持续经营,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政府应从育林基金、维检费等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贷款风险准备金,用于补偿林权抵押贷款损失。四是设立森林资源收储中心,对林权抵押贷款中出现的“呆账”林木,由收储公司进行管理与处置,并偿还贷款本息。在抵押物处置前,如果违约贷款户恢复了偿还能力,向收储公司交足本息以及代管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后,可以收回自己的林木、林地。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改进金融服务。一是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环节,合理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效率,为林农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二是合理进行信贷品种定价,科学调整贷款利率水平,林权抵押贷款利率最好参照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利率执行,以降低林农融资成本;三是根据林权抵押贷款的不同用途确定符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的贷款期限,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续贷工作。由于林业产业收益的非一次性获得,贷款偿还方式也要灵活确定,可分期按比例偿还,以减轻林农还贷压力;四是创新林权抵押贷款的模式。除林权证直接抵押贷款外,还应大力开展林农小额贷款,并积极尝试林户联保贷款及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等新的贷款模式,以满足广大林农和林业企业的多样化贷款需求;五是引进具有林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从事林权抵押贷款发放工作,或加强信贷人员林业知识的培训,以适应新业务的需要;六是强化抵押物的管理和处置。银行贷款业务发生后,应逐户建立贷款档案,加强日常的监管工作,严防出现贷款未还清时林木就已被砍伐的局面;同时还要取得森林公安、林政管理、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强林木防盗、防火、防虫的管理,确保抵押物安全。
此外,还建议从财政支出中(或由林业部门从育林基金中)提取专项资金,对符合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贷款和林农林权抵押贷款进行贴息,为广大林农享受林权抵押贷款带来的融资便利创造条件。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信贷资金安全,从政策上引导和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
第二篇:关于山区林权抵押贷款的调查与思考(定稿)
关于山区林权抵押贷款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2012年兴山县在探索中开启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破解了山区林农、林社、林企融资难的“瓶颈”,解决了森林资源资本化的难题。本文以兴山县为例,在肯定山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所取得的成效的同时,指出了所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兴山县;林权抵押贷款
中图分类号:S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3-0062-04
林权抵押贷款是林权所有人将其拥有的森林、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或林地的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借款的行为。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相继启动了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保险等综合配套改革。本文以兴山县为例,就山区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为湖北省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1林权抵押贷款的成效
1.1有效激活农村潜在生产力
兴山县地处鄂西山区,全县8个乡镇、96个村,总人口1812万人。国土面积2333万hm2,林地面积1947万hm2,占83%;耕地面积133万hm2,仅占57%;森林覆盖率76%,林木绿化率90%。2008年,兴山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累计完成集体林权登记发证近5万本、1840万hm2,确权率和发证率100%,此次改革明确了林农所持有的《林权证》对应山林的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为充分挖掘森林资源潜力,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林业经济多元发展,2012年兴山县本富村镇银行在尝试中,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信贷业务。当年为1 200多户林农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1 250笔,1 520多万元,抵押面积达2 13333多hm2。林权抵押让山区林农找到了出路,看到了希望,可有效激活农村潜在生产力。
1.2催生和培育了新型市场主体
山区农业要增效、农民要增收,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走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之路。但现阶段,广大林农由于耕地偏少难以产生集约效应;加入专业合作社组织起来的农民,由于缺钱无法统一从事种子、肥料、技术、加工、销售等活动,专业合作组织名不副实;有了基地的龙头企业,有限的资金投入了生产环节,加工等生产环节的资金周转较难。为解决林农缺钱的问题,2012年以来兴山县本富裕村镇银行累计为5家龙头企业、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2 000多万元。湖北智慧果林业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投资核桃、葛根加工时资金出现缺口,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获取450万元周转资金,缓解了加工资金难题。目前,湖北智慧果公司已开发核桃、葛根系列产品25个,可实现销售收入4 000万元以上。响龙核桃专业合作社2013年春天扩大种植规模时也出现了资金紧张的局面,本富村镇银行通过林权抵押及时给该专业合作社贷款10万元,缓解了资金发展难题。还有众鑫香菇专业合作社,2013年上半年通过林权抵押贷款20万元,发展袋料香菇生产,当年还清银行贷款后,还赢利32万元。林权抵押贷款不仅破解了山区林农、林企、林社融资难的瓶颈,促进了森林资源资本化的进程,还推动了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市场主体的发展。
1.3调动林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2008年以来,兴山县政府大力发展以核桃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5年累计发展核桃基地133万hm2,为把核桃产业做大做强,县财政局、林业局、本富村镇银行相继出台了《兴山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兴山县森林资源流转管理办法》、《兴山县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为林农、企业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提供了相关依据。同时通过政策激励,林农专业合作,龙头企业带动,银行林权抵贷,部门配套服务等组织发展模式,有效调动了林农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先后吸引620多名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黄粮镇金家坝村村民黄华,长年外出打工,2011年回乡发展林下养鸡,2012年本富村镇贷款60万元帮助他扩大规模,当年养鸡4万只,赚了近30万元的丰厚利润。在他的影响下,带动了整个黄粮镇的核桃、葛根种植和林下养殖业发展,金家坝村成为了林下养殖专业村。林农聂心忠是首批林权抵押贷款的受益者,2012年7月,本富村镇银行为他承包荒山种植核桃和林下养鸡提供了3万元贷款,使他当年偿还贷款后还赢利5万元。2012年仅黄粮一个镇,累计就有710户林农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50多岁的村民郭子翠,把月亮包的15户村民的1007 hm2山林流转租赁30年,山上栽种核桃树,林下放养生态鸡,每年可获得收入20万元以上。可见,林权抵押贷款,可以有效调动林农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2林权抵押贷款存在的有关问题
2.1思想观念滞后
林权抵押贷款是一个新生事物,受传统思维影响和利益驱使,少数地方、部门和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认识不到位,思想转换迟缓,存在畏首畏尾。少数乡、镇重视不够,宣传发动流于形式,没做到家喻户晓,林农对林权抵押贷款的知晓率、认知率还不高。其他金融机构不愿意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对开展此项业务仍心存疑虑,态度不甚积极。部分林农不愿以林权证作为贷款抵押物,需要信贷资金时则通过信用、保证或抵押等其他方式获取融资需求。
2.2信贷管理难
贷前调查上,由于信贷员林权专业知识不熟,林权权属面积认定复杂,信贷员开展信贷调查时,对于相邻的林权界定,难以区分;村集体林权证属集体所有,办理抵押登记需三分之二以上村民签字方有效,也给林权信贷实施带来一定的难度。贷后跟踪上,抵押山林往往地处偏僻,贷后跟踪检查非常困难。在期限管理上,林业是产出效益期较长的产业,从投入到产出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而林权贷款期限普遍只有2~5年,因此贷款期限与林农的回报期不相匹配,林农往往会出现首次还款来源不足,影响贷款的按时还本付息。
2.3抵押登记难
林权抵押贷款是一项新的信贷模式,但目前的林权抵押登记流于形式。林权抵押登记并非只是简单的书面记载,而是必须形成一个集林权的认证、采伐、流转、交易、登记为一体的综合化电子联网数据管理系统,以方便对林权确认和对其受益期进行合理预期,而目前的林权抵押登记在技术和程序上尚未达到此种程度,各县市区也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林权证抵押登记管理办法,登记手续还不够规范,进而影响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在实际运作中的普及性。
2.4权资评估难
林权价值是确定贷款金额的重要依据。据调查,目前还有很多县市区尚未成立专业抵押林权价值评估机构,县一级林业部门抵押林权价值评估机构由于资质不够,林权评估结论不统一,随意性大等诸多原因,导致虚增评估价值的现象时有发生。信贷人员作为非专业人员由于对林木价值评估及林权权属面积的认定缺乏专业知识,很难对林权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估,难免会留下信贷风险隐患。再加上经济林、成材林受市场价格因素影响波动大,估价变化随之增大,而实施评审变更则增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
2.5风险控制难
首先,林权资产风险的不确定性使林权资产风险难以控制,如一旦发生火灾、自然灾害、病虫害、盗窃等都可能使林权变现困难。其次,法律规定上的不明确性使银行对林权抵押变现困难重重。如当借款人不能偿还到期贷款时,银行对抵押物处置需办理砍伐指标、拍卖、变卖、诉讼等一系列手续,必然遭遇处分权与当前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碰撞。由于风险的可控性较普通抵押更为复杂且利小,目前省内,甚至国内仍缺乏良好的信贷征信体系,加之相应的森林资源资产保险业务机制的缺失,势必造成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潜在的风险增大。
3对林权抵押贷款的建议和思考
林权抵押贷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在贷款方式、管理制度、风险防范、政府配套等方面,尚有许多需要不断完善、逐步规范、改革创新的地方,以期推动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3.1加快立法进程,配套政策措施
国家《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以及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林木和林地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虽然在林权确权、纠纷处理等方面提供了法律政策依据,但在林权抵押、森林资源保险、银行抵押贷款方面缺乏可操作的较具体的法律依据和可操作的政策指导性意见。这急需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适用的法律解释。同时,针对目前国家只对纳入计划的林农大户及林业职工个人营造林的林业贷款进行贴息,政策没有覆盖到广大林农户,这也需要政府部门选择重点县进行整县推进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的试点工作。
3.2拓展金融机构,引导多元信贷
目前各地只有一家或几家银行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尚未构成和发挥市场主体多元投放、良性竞争、推进发展之优势,而广大林农需求贷款日益迫切。由于资金短缺,林业活力得不到释放,生产力得不到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进一步拓展金融机构,形成多元信贷投入机制。在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工作中,应尽快构建商业性信贷+开发性信贷+商业性保险有机结合的信贷投放模式,形成以林权证抵押为核心的多元贷款方式。要利用农村信用社网点多,覆盖广,对林业生产熟悉的优势,引导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成为林权抵押工作的主力军。同时针对林木生长周期长的特点,多投放一些周期短、见效快的林下经济作物,实现以短养长,确保贷款到期后能够如期收回投资成本。
3.3实行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机制
(1)积极开展森林资源保险试点工作。建议各地政府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沟通,研究制定林业保险试点方案,运用政府保费补贴与商业性保险相结合方式,积极探索完善森林保险产品,发挥好保险对林业金融信贷的补偿保障作用。
(2)建立全程征信管理系统。可由省一级林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村镇银行出台统一的林权抵押贷款操作规程和办法,实行林权证登记、审查、评估、投保、信贷等审批简化办法和网络化审批操作。
(3)完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制。组建森林资产评估机构,强化对评估人员的统一培训,完善评估前调研、评估中合议、评估后跟踪机制,并建立健全严格的评估责任追究制度。同时加强与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上级权威机构定期对县市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4)完善林权登记制度。借助“湖北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把林权证管理、林木流转登记和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实行电脑联网,使被设定抵押的林权证处于锁定状态,充分发挥抵押登记制度的公示公信作用,以避免重复抵押登记现象,保障信贷资产安全。
(5)妥善做好林权抵押物处置工作。完善和规范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服务体系和交易平台,对已抵押、登记的森林资源资产,在采伐总限额中预留一定的采伐指标用于对抵押物的处置,如抵押人没有按时还款,金融机构可按协议向林业主管部门提出采伐申请,通过林权交易中心对抵押物进行处置或流转。
(6)建立大宗林木资源资产抵押贷款会商会审制度。对有基地有林权的村集体、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通过会商会审给予重点信贷支持,在其发展产业、兴办加工的过程中,定期加强跟踪指导,建立贷后服务机制,以实现信贷投放和产业增收双赢,推动农村经济向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唐 岚)
第三篇:林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大对林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规范林权抵押贷款操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农业银行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森林资源财产权在法律上的具体体现。林权证是确定林地所有权、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四权一体的唯一权利凭证。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林权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拥有的林权作为抵押向农业银行申请办理的借款业务,适用于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信贷品种。
第二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四条 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国家规定可以作为借款人的其他经济组织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含个体工商户)。
第五条 借款人除应具备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稳定的经营收入和按期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第一还款来源充足;
(二)法人客户信用等级为A+级(含)以上,其中“三农”法人客户为一般级(含)以上;自然人客户信用等级为A级(含)以上,1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其中“三农”自然人客户为一般级(含)以上;
(三)自然人年龄须在18周岁(含)以上,且申请借款时年龄与借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65周岁(含);
(四)持有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核发的林权证。
第三章 贷款用途、期限和利率
第六条 贷款用途。林权抵押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借款人林业及林业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融资需求,也可用于其他合法的个人消费性需求。
第七条 贷款期限。林权抵押贷款应根据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现金流状况、贷款用途和拟抵押林权评估情况,合理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和还款方式,贷款期限超过一年的,应采取分期还款方式,但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含)。同时抵押担保的期限应短于林权流转合同约定使用年限1年(含)以上;属于承包、租赁、出让的,抵押担保期限应短于剩余承包、租赁、出让年限1年(含)以上。
第八条 贷款利率。林权抵押贷款利率由各行按农业银行利率管理规定在授权范围内执行。
第四章
贷款担保
第九条 下列林权可作为抵押:
(一)商品林中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包括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
(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第十条 下列林权不得抵押:
(一)生态公益林;
(二)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三)未经依法办理森林资源登记而取得林权证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农村居民在其宅基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除外);
(四)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五)特种用途林中的母树林、实验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六)以家庭承包形式取得的集体林地使用权(已完成林改并取得林权证的除外);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第十一条 抵押率。林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率应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偿债能力、贷款期限,并根据不同的树种、树龄及所抵押林权变现难易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但最高不超过抵押林权评估价值的50%。
第十二条 抵押的树种、树龄和面积要求。可抵押树种以杉树、松树、桉树、毛竹为主,其中以杉树抵押的,树龄应在8年(含)以上;以松树抵押的,树龄应在15年(含)以上;以桉树、毛竹抵押的,树龄应在4年(含)以上。法人客户须提供相对集中的抵押面积300亩(含)以上;自然人客户须提供相对集中的抵押面积100亩(含)以上,其中为农户小额贷款抵押的,相对集中的抵押面积50亩(含)以上。
第十三条 对第十二条规定的树种外,各地需以当地易流转、价值高的名贵特色树种,如名优茶树、油茶树等为抵押物的,由二级分行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业务准入条件(包括树种、树龄、面积、抵押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物价值等要求)及风险管理措施,报省分行批准后实施。
第十四条
以林权作为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应同时抵押,且抵押期间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农业银行不单独接受林地使用权的抵押。
在抵押权延续期间,未经农业银行同意,抵押人不得流转所抵押的林权;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贷款本息,农业银行有权依法处置抵押物。
第十五条 以集体经营的林权抵押的,须出具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书面文件;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的林权抵押的,须出具董事会或股东会通过的书面文件,但企业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以共有的林权抵押的,抵押人应出具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文件;以国家无偿划拨的林权抵押的,必须先办理相关森林、林木出让手续。
第十六条 抵押的林权原则上必须办理林业综合险(当地未开办的除外),并指定农业银行为第一受益人,由农业银行保管保险单,保险期限(含续保期限)不短于贷款期限。由于我省政府部门已统一投保林业火灾险,火灾险不再要求重复投保,但贷款行应在与客户签订合同的“其他事项”栏目中约定:火灾险保险理赔款优先用于归还农业银行贷款。
第十七条 用于抵押的林权须经有权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评估机构须经省分行认可,实施动态名单制管理。
第十八条 借款人应到林权所在地县级(含)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办理林权的抵押登记手续,并取得林权抵押登记证。
第五章 贷款管理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第十九条 除以下特别要求外,林权抵押贷款管理的授权及业务办理流程,按农业银行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贷款申请。企(事)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申请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时,需提供以下基本资料原件或复印件:
(一)林权抵押贷款申请书;
(二)法定代表人、主要股东及授权委托人身份证明;
(三)企(事)业章程或合资、合作的合同和验资证明;
(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林权证等有效证件;
(五)有效贷款卡(按规定不需要持有贷款卡的企事业法人除外);
(六)符合公司章程或法律规定的申请贷款决议书;
(七)近三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及最近一期财务报表(新建及免评级企业除外);
(八)有效的税务登记证,必要时应要求客户提供近二年税务部门纳税证明资料复印件;
(九)在农业银行的开户证明;
(十)农业银行认可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林权评估报告;
(十一)属于承包、租赁、出让的林地应出具相应的承包、租赁、出让的有效协议或合同;
(十二)农业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或资料。
第二十一条 自然人申请林权抵押贷款时,需提供以下基本资料原件或复印件:
(一)林权抵押贷款申请书;
(二)借款人及其配偶合法的身份证件、户口簿;
(三)固定住所或稳定的经营场所证明;
(四)借款人从事林业生产经营的相关资料,如林权证;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五)借款用途证明、收入来源证明及还款计划等资料;
(六)农业银行认可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林权评估报告;
(七)在农业银行的开户证明;
(八)属于承包、租赁、出让的林地应出具相应的承包、租赁、出让的有效协议或合同;
(九)农业银行要求的其他文件或资料。
第二十二条 贷款调查。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执行双人实地调查的原则。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借款人提供的资料是否完整、真实、有效;
(二)借款人基本情况,包括个人品行、家庭概况、收入来源、还款来源及贷款用途等;
(三)借款人生产经营能力、生产规模及技术保障;
(四)核实抵押林权的真实性及变现能力;
(五)抵押物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林种、林龄、抵押物评估价值及购买价或转让价(须附有关协议)等;
(六)核实借款人是否取得砍、间伐指标;
(七)以承包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经营权的,应调查经营者的承包期限是否合理,是否付清承包期内应支付的承包费用,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方式是否合法等;
(八)其它需要调查的内容。
第二十三条 贷款审查。各级行信贷业务审查审批中心对客户部门或下级行移交的客户资料和信贷调查(评估)资料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基本资料审查:上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
(二)主体资格审查:借款人资格及相关证明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三)信贷政策审查:借款用途是否合法,贷款期限、方式、利率等是否符合农业银行信贷政策;
(四)借款人林业经营情况审查:经营林木是否适销对路,采伐指标是否合理,能否保证贷款的按期偿还等;
(五)抵押担保审查:抵押担保手续是否合法有效,用于抵押的林权市场价值是否合理,是否容易变现。
第二十四条 贷款审批。贷款审查后提交有权审批行的贷审会或合议会议审议,或直接提交有权审批人审批。
第二十五条 贷款发放。审批同意后,经放款审核岗审核,农业银行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填制借款凭证,并按规定将资金转入借款人在农业银行的结算账户。
签订合同时,应在合同文本的“其他事项”栏目约定,所抵押的林木列入砍、间伐计划的,借款人须向农业银行提供砍、间伐申请材料,归还相应贷款,或与农业银行约定砍、间伐收入优先偿还贷款并缴存一定金额的保证金,经农业银行同意后报林业部门办理砍、间伐手续。
第二十六条 贷后管理。林权抵押贷款应按照《中国农业银行贷后管理办法》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借款人是否按合同约定使用信贷资金以及风险状况的变化;
(二)借款人是否具有砍、间伐需求及是否取得砍、间伐指标;
(三)客户经理应及时跟踪和监督林木砍、间伐及销售情况,督促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约定或协议规定归还农业银行贷款本息;
(四)在借款人对部分或全部林木砍伐期间,客户经理应进行现场跟踪管理,了解实际采伐林木种类、数量和销售价格,监控其资金 7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走向。
第二十七条 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超过3%的经营行,暂停其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办权。如需重新取得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办权,其不良率必须控制在3%以内,并报经省分行批准。
第六章 抵押林权的监督和处置
第二十八条 建立健全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档案,定期与林权抵押登记部门进行核对,保证抵押权利的合法有效。
第二十九条 已抵押的林权价值不足以偿还借款时,经营行应按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增加抵押物,或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部分或全部贷款。
第三十条 借款人如变更抵押物,应向农业银行提出申请,在取得农业银行确认同意后,借款人与抵押权人应当于做出变更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持变更协议、《林权证》、原林权《登记证》和其他证明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并经登记机关审查核实后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后的抵押物价值不能低于原抵押物的价值,且必须先办妥合法有效的抵押登记手续后,再解除原有的林权抵押登记。
第三十一条 借款人在贷款到期后,确实无力偿还的,应对抵押的林权按照农业银行资产处置办法执行。农业银行在依法处置所抵押的林权时,应及时与林业主管部门协商,提出林木采伐申请或以协商、折价、拍卖、变卖、诉讼等方式处置抵押林权。
第三十二条 经营行要加强与当地政府、林业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当地政府、林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条件成熟的应与当地林 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www.xiexiebang.com 业部门签订监管合作协议,共建信贷风险防范联动机制。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福建分行辖内所有支行。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未尽事宜,按照农业银行相关信贷管理制度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试行期至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附件: 林权抵押贷款登记簿
第四篇:林权抵押贷款相关问题
根据陕西省林业和有关金融机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农行、农村信用社、开发银行、邮储银行均可办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其中农村信用社主要针对农户贷款,开展林权抵押贷款较早,贷款人在乡镇办理业务较方便,所以建议你首选到信用社申请贷款。
关于可抵押的林权的范围,目前各金融机构的规定一致,只有用材林等商品林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作为贷款抵押,而防护林等公益林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不得作为贷款抵押。如果你林权证上写的是公益林就不能抵押贷款。
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程序和应提供资料等要求,目前各金融机构规定不太一致,另外,个别县区还针对实际有一些小的变通,因此要看本县区和要贷款的金融机构的具体规定。农户个人林权抵押贷款一般程序为:①农户持《林权证》向林地所在县区林业主管部门提出贷款申请;②县区林业局对申请人拟抵押林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③由符合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森林资源资产调查和评估;④农户持《林权证》和评估报告在县区林业局办理林权抵押登记手续;⑤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出借款申请;⑥金融机构开展贷款调查、评议;⑦签订抵押贷款合同;⑧发放贷款。农户个人向金融机构申请林权抵押贷款所需材料为:①借款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②借款申请书;③《林权证》或森林资源产权证明;④林权证所有者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⑤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⑥金融机构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五篇:林权抵押贷款发展潜力大
林权抵押贷款发展潜力大
林权抵押贷款是以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新品种。这项贷款业务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打破了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抵押以房地产为主的单一格局,引入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这一新型抵押物,使“沉睡”的森林资源变成了可以抵押变现的资产。实践证明,开办林权抵押贷款,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林农和林业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推动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林农增收;另一方面,也可为金融机构开辟新的业务领域,提升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林权抵押贷款毕竟是一项全新的贷款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业务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规制缺陷拖累贷款发展
――贷款抵押范围偏窄。一些地区金融机构为避免出现贷款风险,在抵押物的选择上偏于保守。
――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严重不匹配。目前,林农贷款主要用于植树造林、发展林地经济。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树木成材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落叶松生长15年以上方可间伐、23年以上才能成材,红松的生长周期则更长。林地种植的人参、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大多也在8年左右,生长周期较短的五味子也需3年的时间。而目前一些地区金融机构的放贷期限以一年期为主,最长不得超过3年。贷款期限与林业生产周期的严重不匹配,既不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又给林农偿还贷款带来了困难。
――评估费用高。根据现行有关规定,林业评估费用按评估标的额3%~6%的标准收取,这对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户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如此之高的收费标准吓退了不少想贷款的企业和农民。
――贷款林农办理抵押登记不便。按照有关规定,抵押登记需到县级以上林业管理部门办理。但许多农民离县城较远,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农民离县城甚至在百公里以上,这给农民贷款抵押登记带来不便,一些农民也因此放弃了办理林权抵押贷款的想法。
――林业资源变现困难。目前我国林木采伐实行指标管理,采伐指标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乡镇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采伐指标控制严格,申请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较长,部分林农的林木到了砍伐期或间伐期,却因采伐指标的限制而无法采伐。林木资源不能及时采伐出售,不利于林农如期偿还贷款,也不利于银行在出现信贷风险后及时处置抵押林木。
――缺乏贷款的风险保证和补偿机制。林权抵押贷款发放后,一旦林业生产遇到自然灾害,不仅林农要遭受经济损失,而且也会影响银行贷款的偿还。此时,林业保险对减少林业信贷风险,帮助林农灾后迅速恢复生产,促进林业稳定发展就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一些地方尚未开办森林资产的保险业务,遇有自然灾害时必然威胁到林农和金融机构双方的利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权抵押贷款的扩大。
多方入手完善贷款制度
建议改进贷款管理办法。一是合理扩大贷款抵押范围。除特殊用途的公益林之外,荒山荒林、干坚果经济林、杂木林、树龄在10年以下的红松、落叶松等各种林木均应纳入贷款抵押范围。由于树种不同、信贷风险不同,贷款的抵押率应有所差别。比如,树龄在10
年以下的红松、落叶松属于幼龄树,不能砍伐出售,转让相对困难,信贷风险较大,其贷款抵押率应控制在20%以下。二是在贷款期限的设定上,尽量与林业生产周期相匹配,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续贷工作。由于林业产业收益的非一次性获得,贷款偿还方式也要灵活确定,可分期按比例偿还,以减轻林农还贷压力。三是要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合理进行贷款定价,科学调整贷款利率水平,做到既有利于银行拓展信贷业务又能降低林农负担。四是创新贷款模式,除林权抵押贷款外,还应积极尝试林户联保贷款、小额贴息贷款、林权反担保贷款、林木仓储质押贷款、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承贷等新的贷款模式,以满足林农和林业企业的多样化贷款需求。
建议抵押登记就近在乡镇林业站办理。乡镇林业站直接与林农打交道,对林地的取得、有无产权纠纷、林木价值等各种情况了解得最为详细,完全有能力办理抵押登记。建议县林业部门通过授权的形式把这项工作交由乡镇林业站办理,这样,既可方便企业和农民,又可提高抵押登记工作质量。
建议健全和完善林业服务体系。加强政、银、林沟通协作,共同推动林业部门加强森林资产评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严格规范评估行为,适当降低评估收费标准。尽快健全资产评估体系,每个县(市)至少应设立一家评估机构,以方便林农资产评估。改进林业采伐管理办法,优先保证贷款抵押林木的采伐需要,确保银行抵押权的顺利实现。大力推进以林权流转为主的林产品交易市场、收储市场等配套的市场体系建设,为实现林业资源的顺利流转、为金融支持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市场保证。
建议积极开展林业保险试点。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与保险公司的联系和沟通,研究制定林业保险试点方案,尽快开展林业保险试点工作。建议政府实行保费补贴政策,减轻参保林农的负担。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林业保险的意义和常识,提高林农投保的积极性,为开展林业保险营造良好氛围。
建议加强贷后监督检查。银行贷款业务发生后,应逐户建立贷款档案,加强贷款检查,特别应关注抵押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检查抵押物的价值是否损失,抵押权是否受到侵害。同时,建议林业管理部门配合银行搞好抵押林木的监督管理。
国有林权抵押制度的法律分析
[摘要]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试点逐步推广,国有林权能否抵押、抵押的法律依据以及实践中如何进行操作,在目前的研究中属于空白地带。从民事立法和担保立法角度看,国有林权抵押属于不动产抵押的特殊类型,其法律依据为林业主管部门对国有林权抵押有政策性规定和《担保法》相关司法解释,要依照严格的程序对林地、森林、林木和林下经济作物进行抵押操作。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明晰产权,规范流转为主要内容的林权制度改革在各地展开。2006年6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林业局向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发出了《关于黑龙江省伊春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批复》(林函资字
[2006]99号),标志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国有林权的性质如何界定、能否设定抵押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进行操作,没有统一的立法与适用规则,阻碍了林权流转和森林资源的利用。本文从林权的性质出发,探讨国有林权抵押的法律依据、抵押标的范围和抵押操作程序几个方面的问题,为林权抵押流转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保护。
一、国有林权抵押的法律依据
抵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一定的财产作为债权担保,于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的规定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变卖抵押物的价款优先得到偿还。国有林权的抵押就是债务人(林权人)以自己享有的林权为抵押标的,向金融机构借款,进行林业经营与生产的一种担保方式。国有林权是对国家所有的森林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一种民事权利,民事主体对自己享有所有权或处分权的标的物和权利有权设定担保。在普通百姓,有着最简单的思维,房证可以抵押贷款,林权证也就应当可以抵押。从法律上分析,林权同样可以作为抵押标的向金融机构借贷。
(一)国有林权抵押符合民事担保立法的发展
在传统的民事立法,认为只有可流通的不动产才能设定抵押。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适用不动产变动规则的动产,如飞行器、船舶、汽车等,也可以设定抵押;不动产物权,如土地使用权,包含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被过多限制或不能抵押,其经济效用就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会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担保法》第34条所规定的来看,抵押权标的既有不动产也有不动产物权,以及其他可依法用于抵押的财产。以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是我国抵押制度的一项特色。这也为以不动产他物权设定抵押开了先例。国有林权是基于林地之上的林业资源形成的一种他物权,与土地使用权有相似的不动产他物权特征。从理论上讲既然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那么,林权同样可以设定抵押制度。
(二)国有林权抵押符合现有立法规定
我国《担保法》第34条对可以抵押的标的作了列举式规定,但对第6项“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财产”未作明确的规定。在实践中,对“其他财产”的界定和理解不同。通常认为,凡是符合抵押权标的条件,法律又未规定为不得抵押的财产或财产权利,都可以进行抵押。抵押的财产权利必须具备如下两个方面的性质。第一,该权利必须是以财产为内容的具有评估性的权利,能够计算与衡量价值;第二,该权利具有可转让性或可流通性,如土地所有权这类法律上禁止参预民事流转的权利就不能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国有杯权从权利属性上看,其价值可以计算,体现为财产内容,它是源于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分离了所有权的使用、收益等权能而形成的一种他物权形式。是森林资源非所有人依法取得的,自主开发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的民事权利。国有林权就是森林资源所有人(国家)与利用人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目的在于既满足非所有人开发利用林业资源的需求,同时实现所有人、开发利用人的经济利益,国有林区进行林权改革就是要把国家所有的林业资源,交给不同的主体使用、收益和处分,国家享有所有权人的利益,林权制度更多地承担起森林资源市场化运营的作用。在森林资源国有的情况下,国家并不直接去经营管理森林,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促使具体民事主体去开发利用森林,实现森林资源的财产价值。国有林权制度的根本就是可流转的森林资源的使用权,这种权利抵押没有理论上的障碍,(三)林业主管部门对国有林权抵押有政策性规定
国家林业局2004年7月,出台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登记办法(试行)》,明确了以森林资源抵押作为债的担保。虽然这一规定还只是部门规章,但是,依此规定,国有林权抵押推进了林权改革的运行,为林业职工经营生产提供条件、创造机会,为国家与职工带来经济利益,当林业职工需要增加林业生产投入时,需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需要向银行借贷时,因为没有用以抵押的物,就像是捧着一个无法脱手的“金元宝”,看得见山林却不能享用森林资源的价值。将森林资源予以资产抵押,使森林资源的权利人(林权人)不转移对森林资源资产的占有而提供给银行作为借款的担保,实现“资源变资金”,不仅促进了资金与资源的流转,也给林业职工和林业生产带来实惠,对国家林业发展与林业职工是一个双赢双利的途径。
二、国有林权抵押的范围
(一)林地、森林和林木的抵押
国有林权的客体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林权是指权利人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而广义的林权还包括依托于森林、林木和林地的附属森林资源。目前在国有林区开始的林权改革主要在狭义的概念上使用林权,而且只有林地承包经营与林木转让两种较单一的合同类型,所以国有林权抵押的标的是林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与抵押权是两种不同的权利,但林地抵押权的发生要以林地使用权的存在和行使为条件,必须是基于林地使用权(主权利)才能成立,并以林地使用权作为实现抵押权的标的。随着我国物权法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健全,林地使用权抵押这种担保方式将在林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担保作用。
至于森林和林木,依据我国担保立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方面的立法和国家的林业政策规定,并参照房地产立法,我们认为,森林或林木资产不可与其占有范围内的林地使用权相分离而单独抵押,即在依法取得的国有林地上的森林和林木抵押的,该森林和林木占用范围内的国有林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二)林下经济形成的经济作物抵押
在林权改革推进过程中,鼓励林业职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经济经营形成的地上种植物是依附于林地的财产,和林地使用经营权有密切联系。但林下经济作物可以收获并单独
获利,它与林地不是主物与从物的关系,因此,在林地使用权上设定抵押权时,抵押权效力不及于林地上的种植物,除非当事人事先有约定。但是,单独以林地使用权或地上种植物作抵押,在实现抵押权时会遇到困难,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对此予以明确。
三、国有林权抵押的特殊要求
(一)国有林权抵押必须遵守严格的程序
首先,必须遵守批准程序。抵押合同的当事人是林权人和银行,林权人是依法取得国有林地使用权的林业职工。原则上林权人可自主决定是否在以出让方式取得的林地经营权上设定抵押权以及跟哪一家有资质的金融机构签订抵押合同,但经营国家无偿划拨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设定抵押,就应先办理批准和出让手续,否则抵押无效。
其次,必须遵守评估程序。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设定抵押,必须进行评估,在实现抵押权处置国有森林资源资产时,必须再次评估。抵押权人要求对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的,林权人经抵押权人同意可以聘请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和人员对拟作为抵押物的森林资源资产进行评估。
最后,还要遵守登记程序。以森林资源资产作抵押,林权人应当向抵押权人出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核发的林权证和载有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的林地类型、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等内容的相关资料供抵押权人审核。
(二)国有林权抵押在法律适用上具有双重性
国有林权抵押形成的森林资源抵押权,既有担保物权的属性,也具有林地所有权之外的他项权利双重性质,所以林地抵押权既要适用担保法的规定,也要适用土地管理法的规定。
(三)国有林权抵押的设定属于要式法律行为
设立林地抵押权必须订立书面的抵押合同,并进行林地抵押权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签定之日起生效,而抵押权自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我国对土地和林地抵押权登记实行强制登记制度,抵押权登记应当作为抵押权生效的要件,当事人订立书面抵押合同后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不能对抗第三人。
林地使用权和森林、林木等森林资源的抵押,盘活了森林资源,使林业经营从资源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大大增强了林业发展的活力,促使林业经济由过去的单一的国家经营发展为多种经济主体的混合经营,加快了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不仅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丰富和健全了我国的担保物权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