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逻辑.5篇

时间:2019-05-13 09:2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逻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逻辑.》。

第一篇: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逻辑.

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逻辑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在扩大开放中重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接收新华视点记者专访时强调了新时期引进外资战略问题,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从1979年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但是,外商投资方式的变化以及跨国并购的增多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隐忧,甚至威胁到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财富“所有”比财富“所在”更重要

由于跨国并购企业的利润巨大,但同时又有大量的利润汇出,在中国很多地方GDP与GNP差距甚大。GDP讲的是财富的“所在”,而GNP讲的是财富的“所有”。对于中国这样的东道国来说,财富的“所有”更重要。一个城市可以仅仅追求GDP,一个省区可以仅仅追求GDP,但是一个大国却不能仅仅追求GDP。如果外资控制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那么追求庞大的GDP又有何用?这样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自己的制造能力,完全依附于跨国公司的母国,当然也就无法应对未来国家之间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就彻底失去了国家竞争优势。国家与城市不同,大国与小国不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财富的“所在”面临着民族国家的“藩篱”,因而财富的“所有”对于东道国来说更重要。

李德水委员也批判了目前很多地区过分追求GDP的现象。他认为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看起来GDP增长很快、规模也很大,但却是“虚胖”。如果大量利润和社会财富的控制权掌握在跨国公司手里,尽管GDP总量很大,对于我国广大人民来说没有人和意义,也得不到实惠,并可能直接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拉美一些国家的惨痛教训很可能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跨国并购的关键在于垄断利润的获得

任何并购,如果没有获得垄断利润都没有意义。垄断性跨国并购的要害在于通过对产业链条的整合,实现控股,甚至绝对控股。这样一来,控股方就获得了整个产业链条的绝大部分收益。而另一方仅仅获得整个收益的一小部分,甚至处于依 附状态,受制于人。如果又无法掌握核心技术或者参与高层管理,获得小部分收益的一方仅仅是一个为跨国公司打工的打工仔而已。

对于整个产业链条来说,利润大小很关键,只有获得持续不断的利润才能证明控股公司的经营业绩。但是,对于东道国来说,利润在股份公司中各方的分配最重要。如果垄断利润都被跨国公司拿走,那就意味着东道国的引资计划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东道国鼓励外资的进入,一是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优势,二是利用他

们的管理和技术。通过学习他们的管理和技术,取得技术和管理上的突破,发展本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获得相对垄断的利润。所以,如果仅仅徘徊在“国际分工陷阱”当中,赚取一点可怜的加工费,本土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仍然依附于跨国公司,那么这就与吸引外资的初衷背道而驰,南辕北辙。没有市场就没有竞争力

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就不可能有垄断利润,本土企业就不可能与跨国公司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而核心技术和品牌正是跨国公司获得垄断利润的来源,是不可能扩散和转让的。所谓“以市场换技术”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市场只能换来一般性的技术,那些真正保证跨国公司获得垄断利润的技术是不会被转让的。正如李德水委员说的那样,如果听任跨国公司的恶意并购自由发展,中华民族工业的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将逐步消失,国内龙头企业的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和高附加值就可能完全被跨国公司所控制,甚至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我国企业特别是一大批骨干企业也将不复存在。

目前跨国公司的恶意收购也恶化了中国目前的引资环境。李德水委员介绍说,一些跨国公司目前在华并购战略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他们同时利用中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时机,对一般国企拼命压价,对好企业不惜高价收购。

早在2005年6月份,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制约,跨国公司对中国很多行业的控制已发展到了值得高度关注的程度。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米其林以及旗下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富士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5%。此外,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 公司均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在我国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已占据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场份额。他山之石 《孟子·告子下》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居安思危”,认真考量跨国并购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是乃是中国决策者们的当务之急。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跨国收购都有详尽和严格的规定。以德国为例,李德水委员提到,德国法律明确规定,禁止导致收购方产生或强化市场垄断地位的并购行为。实际上,德国的公司法规定跨国收购中,当一个人收购德国公司25%或50%以上股份或表决权时,必须通知联邦卡特尔局;当收购产生或加强市场控制地位时,这种收购将被禁止。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同样对跨国并购有着严格的限制。而且,中国企业进行跨国收购的时候还曾经履遭责难。

有前车之鉴,有切肤之痛,我国应尽快的建立完善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加快制定《反垄断法》并建立相应的跨国并购审批机构,“御敌于国门之外”。对于引进外资的态度应当是为我所用,互利双赢而不是“引狼入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

第二篇: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跨国并购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摘要:结合两会期间的热点话题以及“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方向,对经济安全的定义做了一定的总结归纳.并分析了外资在华的并购情况,尤其是跨国企业的大规模并购已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对中国经济安全产生潜在威胁。针对上述情况,指出要在保证经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外资,必须构筑经济安全防御体系,而这可以通过出台《反垄断法》及建立审查跨国并购的机构等方式提高政府制度供给能力、改变以GDP及外资并购为指标的地方政绩考核模式、加强自主创新以争夺国际技术话语权等方式实现

关键词:跨国并购;经济安全

背景:

20O6年3月,两会”期间,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提出要谨慎对待垄断性跨国并购”,他认为外国企业不受约束地并购中国企业可能威胁到中国的“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李德水对外资并购提出如此强烈的意见,立即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紧接着全国工商联也在 两会”期间提交一份提案,指出“对待外资并购要有底线”。而温家宝总理也在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了国家对银行业的绝对控股地位。这些都使得外资并购问题成为新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对中国的外资并购的反思.一. 跨国并购与国家经济安全

跨国并购是利用外资的一种形式,其特征主要是通过外商注入资金,获得被并购企业资产的部分和全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理论上说,作为全球跨国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都是出

于其全球性竞争战略的需要,基础在于其技术、产品、管理、品牌等所有权优势,这也就决定了其对投资的控制要求,并且越是所有权优势明显,其控制经营的趋向也越明显。近年跨国投资的发展状况,已验证了这一理论,即跨国收购、兼并成为国际投资的主导形式。跨国并购的外资进入后对国家经济安全,尤其是产业安全问题提出了挑战。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键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化、影响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二. 外资在华并购现状

从1979年至2005年底,我国累计吸收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在利用外资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 大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并受1995年以来国际新一轮跨国并购浪潮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自上世纪8O年代以来,企业并购重组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战略性转变。

2O世纪8O年代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降低和分散经营风险 90年代的并购重组主要是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和实现一体化经营,而进入21世纪后的并购重组则主要是以提高核心竞争优势为基础的战略并购。这种并购突出以市场为导向 以高新技术为重点 以增强竞争能力为目标 以强势企业联合为特征,加剧了资源向优势企业的集中进一步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也改变了国际投资方式。一些跨国公司认为 现在是收购中国企业的最好时机.收购价格比欧美低得太多;还可以利用中国企业原有的销售网络原材料和能源供给渠道以及品牌,再加上外商的资本和技术,就可以逐步实现垄断中国市场的目标。而且,一些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时提出: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必须超过15%。随着一系列并购法

规的陆续出台,外资开始在中国市场展开全面收购。其在华并购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从合资到独资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外商独资全面超过中外合资合作。比如,宝洁在中国的公司除上海沙宣是合资企业外,其余9家已全部独资;欧莱雅只用50天就整合了中国护肤品牌“小护士”;我国大型超市的80% 以上已被跨国公司纳入囊中 ;其二,近年来,跨国公司大举进军我国大型制造业,并购重点直奔我国工程机械业、电器业等领域的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其三,众多的投资基金而非产业资本纷纷涌入,乐凯胶卷、南孚电池、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大连电机厂等等国内品牌企业都被外资“收编”,而不少投资基金获利退出后便把控股公司倒手他人,其间不乏转卖给原公司的外国竞争对手的现象。如南孚电池被摩根控股后便被卖给了其竞争对手吉列公司,后者生产金霸王电池。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米其林以及旗下品牌在各自细分市场上处于主导地

位,富士公司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5%。此外,在手机、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上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在我国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跨国公司子公司的产品已占据我国1/3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 跨国并购给国家经济带来的安全隐患

跨国并购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它可能带来产业结构扭曲、民族工业遭损、国有资产流失、资本大量外流和宏观调控乏力等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在:

1.跨国公司谋求行业控制。不仅导致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也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危及我民族工业跨国公司并购企业时,总是力求绝对控股,取得对合营企业的支配权,以便实施其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并购的首选目标是我国有发展前景行业的龙头企业,以便迅速抢占市场和制高点。他们凭借技术、资金、规模等优势,利用我国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排挤我产业内现有企业,使得国内企业无法与之抗衡倒闭或者陷入困境。国内手机市场洋品牌一统天下,胶片市场上柯达、富士两巨头的低价倾销,以及饮料市场上两家“可乐”的称霸,无一不体现了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的压制与排斥,结果造成我国相应领域经济长期发展动力不昆跨国公司还以其技术、规模、资金等优势高筑进入壁垒,阻止我潜在进入者,以达到霸占市场、获取超额利润的目的。目前跨国公司已掌握了我国某些行业的经济支配权,形成对这些行业的垄断。如我国轻工、机电、化工等行业都不同程度存在被其控制的局面,尤其是电子产业更为突出。如果我们对跨国并购不加以控制,让跨国公司控股的企业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就可能挤垮我国一大批民族工业企业,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造成损害;跨国公司对我国重点行业企业尤其是对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主导产品的企业进行并购,使国家对产业和市场的调控受到影响和牵制,也使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难度增加。

2.跨国公司谋求技术控制。窒息了我国企

业的技术进步

首先,跨国公司虽然具有先进的技术,但是,产品生命周期表明,跨国公司只有在产品的成熟阶段才有动机把生产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

家,而此时的技术已不是最先进的。所以我国引进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有时甚至是已淘汰的技术,对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跨国公司总是严加封锁的其次,跨国公司不可能通过提高中方的自主技术能力来培植自己的竞争对手。他们为了保持技术优势,大多以给我提供技术为由,取消我企业技术开发机构,使我方处于技术依赖状态。

3.跨国并购中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干扰和破坏了我国政府财政金融政策。

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产权交易立法及监管尚不完善,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引资心切等因素,并购中经常出现资产评估不严格和股权转让价格偏低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另外,跨国公司还通过共谋、商业贿赂、欺诈舞弊、非法融资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达到并购目的。如跨国公司利用其设在全球的生产销售网络,采用“高价进低价出”等手段,从事转移利润、逃避纳税、抽逃资金、逃避我金融管制等活动,干扰和破坏了我国政府财政金融政策

4.跨国并购中的结构失衡,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状况,并对我国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跨国并购方面的结构失衡问题非常突出,主要是外资大都集中于加工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这些产业资金回收周期短、见效快,能够保证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但是从我国自身的产业结构发展看,产业结构低度化、趋同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即加工工业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导致结构性供给过剩,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发生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其本土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而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转移,加重了我国的环境污染,影响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5.跨国公司在我国获得的巨额利润,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目前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利润每年有1000多亿人民币,其中只有l0%左右兑换成外汇汇出,其余都留在我国内再投资。数年之后,其利润总

额将积累到20000亿人民币,相当于2000多亿美元,等于我国外汇储备。如果在突发事件下跨国公司集中要求兑换,就可能出现外汇危机,并进一步诱发金融危机。尽管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但我们仍应预作绸缪。

四. 降低隐患的措施

第一、构建国家产业安全体系。这个体系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一国经济实力从弱小变为强大,重要的是长期发展的保障 具体说,发展经济务求以内需为主;外资比重适度,外资不可控制~国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对本国战略性幼稚产业给予保护,防止中国的支柱产业被势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垄断和控制;对跨国公司兼并和收购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制定防范跨国公司在中国子公司的价格转移行为的措施,保证产业利益的不流失或少流失。

第二、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体系。市场经济自身能够提供反映经济不安全隐患的预警信号,而国家安全预警体系就是一个完善地收集和分析这些预警信号、及时反馈到经济决策中心的机制。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预警体系有助于政府及时掌握国家经济安全的态势,避免经济决策的失误,减少市场开放可能带来的利益损失。

第三、对我国引资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我国调整外资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设法利用国际通行的并购方式引进外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国内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如证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企业拍卖市场如何对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适度开放的问题、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问题,以及与国有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衔接等问题。

第四、对国有资产的兼并重组应给予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平等的待遇,鼓励其积极参与。第五,尽快制定外商来华并购企业的法律法规,与国际通用做法接轨。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旨在规范外资来华并购行为的法律或条例,特别对以垄断我国市场为目标的恶意并购行为,要有严厉的制裁手段。

第六,对外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政策。过去我们实行对外资优惠的政策是必要的,但在新形势下应与时俱进。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一视同仁地给予国内外企业国民待遇。公平竞争的环境比“超

国民待遇”更能吸引跨国公司。

第三篇:信息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作用的分析

信息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作用的分析

摘要:本文以系统工程定性定量的综合方法研究信息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首先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属性分析,量化相应的社会运动成份,得到其关键因素。其次定量分析信息安全领域内的各类威胁对国家经济安全关键因素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在整体上定性地得出信息安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作用。

关键词:系统工程;定性定量方法;信息安全;国家经济安全 引言

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国家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随着信息革命的快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各国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并列为国家安全的五大范畴。在这一背景下,对国家信息安全与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显得越发必要和紧迫。

根据钱学森的论述[1],国家经济系统和信息系统都是社会复杂巨系统中开放的复杂子系统,要以系统工程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应用该综合方法研究信息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并对其内在机制作出具体的解析。国家经济安全内容与关键影响因素

当代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在经济领域中的竞争,世界范围内国家的综合实力主要体现为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潜力。例如,在文献[2]中,Sameul Huntington认为当世界处于发生国家战争的或然率较低的状态时,经济力量将是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在当代,国家经济安全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

国家经济安全主要是指是直接相关国家战略利益的经济状态。1999 年美国白宫新闻总署发表的《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3]中,把保障美国的经济繁荣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我国学者雷家骕等[4]认为其主要内容为:“国家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同、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会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根据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和相关成果[5],可以把国家经济安全归纳为:从总体上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主权国家根本性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经济战略利益的零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根本经济利益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主权受损和经济危机发生这三个方面。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国家经济主权和经济制度整体上稳固、健康运行,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受外部和内部的威胁而保持稳定、有序和持续的发展,相应的经济风险处于可控状态。2.1 国家经济安全内容

国家经济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产业安全、金融安全、技术与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国家职能机构的信息安全以及国土生态环境安全。它们之间相互依赖、不可分割,构成了国家经济系统的整体安全。

1.产业安全。本土产业是国家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综合国力主要表现为本土产业的国际生存力与竞争力。而保持产业安全是其快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

2.金融安全。即金融贸易安全。在今天世界全球化过程中,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进 步,金融贸易数字电子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各国的金融市场之间产生了相互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本市场基本上联接成为一个信息网络。这时,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技术与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伴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是直接以科技革命产生的高、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同时,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家经济运行的各类经济实体中得到了广泛而迅速地应用。信息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各类信息计算处理系统(例如可信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等)和各类互联网络系统(包括电信网、因特网、局域网、广播电视网,和金融互联专网、铁路通信专网、电力通信专网等)。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其在国家经济实体中逐步得到普遍而深入的应用,这使得各类传统经济单位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加快了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推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现代信息社会新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所以,在当代信息社会中,国家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信息网络系统安全。

4.国家职能机构的信息安全。国家职能机构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军事组织等,维护国家职能机构的信息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充分前提条件。

5.国土生态环境安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各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构成了国家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2.2 当代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

国家经济系统是社会中开放的复杂子系统,要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定性国家经济安全的本质属性,综合归纳当代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经济能够稳定并可持续发展必备条件,根据它们的性质对其进行解析,得到三类必备属性:经济发展的动力、空间和载体,它们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的本质属性。其次定量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关键因素,根据作用属性分解当代社会中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影响的各种运动成份,去除不具有上述三类必备属性的影响因素,得到三类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

1.高新科技—经济发展的动力。高新科技是指人类社会各领域在当今科技革命过程中产生的能够创建经济增长点或产生新经济的、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具有发展与创新性质的知识原理、技术和工艺等。其主要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科技、电子科技、新能源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随着新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以高新精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生产力成为首要的社会前进动力,高科技产业在国家经济实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高科技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例如计算机软件或硬件产业、信息与通讯产业、微电子产业、金融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国家整体经济收益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力量。综上所述,高新科技是影响国家经济的关键因素,对国家经济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同时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了相当程度的威胁。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对各类资本和生产资源的争夺,在国家、经济实体和个人三个层面上发生了日益激烈的相互对抗和斗争,可以对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环境造成破坏,阻碍并抑制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典型的实例是世界各国对构成当今经济发展主导生产力的知识科技等智力资本、以及金融资本和生产资料等生产要素的争夺,激化了各国、各经济运行实体之间的矛盾,促进并加强了国家、经济主体之间以利益为目的的经济渗透与反渗透事件(以知识技术失窃或信息泄漏为代表事件),使各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面临利益损失或失去竞争优势的风险。

⑵.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营实体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之间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关系,加宽了各种经济行为之间的联系途径,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例如经济体之间直 接进行生产协作或共同经营等直接联系,不同产业之间通过期货、股票等金融贸易产生间接联系等。各国经济实体相互之间联系的加强和关系的紧密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各产业利益的共赢,但同时在另一方面加大了各国及其国内产业所承担的经济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经济风险在各国或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传递性。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商品生产的国际化,同时生产专业的分工逐步细化,这就使各专业经营经济实体之间合作程度加大,形成产业网络。其中的各产业的经济利益在整个商品生产流通的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当其中某些经济经营实体在其生产过程或经营管理中遭受经济损失时,产生的危害将危及产业网络中其它经济实体的利益。例如,大豆出产国的大豆产量由于气候原因而降低时,将导致国际上相关豆油加工企业的生产量降低,从而连带地承受经济风险。

②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不均匀,各国对经济运行的控制能力不平衡。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高新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国际化过程,控制着生产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权,具有在经济发展上的各种优势,处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是主要的经济受益者。相应地,经济发展中的不对等现象使处于劣势的国家控制经济风险的能力较弱,对所遭受的经济危害的承受能力较低。例如期货、股票或货币市场投机所引发的经济动荡,对经济欠发达国家产生的利益损害要大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这是因为经济欠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或金融的控制力较弱、本土资本运营环境较差(例如金融体系不完备、相关资源相对不充足),并且对国际经济规则的承受能力较低,所以经济动荡产生的危害后果在经济欠发达国家中表现得更为充分。

⑶.信息网络空间—经济发展的载体。21世纪全球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遍布社会各个层面、行业和机构,连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交流,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经济领域、行政管理领域、以及教育和军事等领域内的行为或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国家经济安全也进入了网际安全时代,信息网络空间的安全范围不再局限于信息网络系统本身,而是扩展包括与之相连的所有社会空间(即网络空间)。金融与商品贸易网络空间与经济支持与管理网络空间是其中关键的两个网络空间。

①金融与商品贸易的网络空间。世界信息与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资本在世界市场的范围内流动,推进了商品和金融贸易的一体化进程,形成了以信息网络体系结构为载体的新经济空间。目前各类商品贸易或金融贸易都建有专业局域网和多级数据库系统,用于传输交易信息和存储海量数据。由于在网络空间内进行经济活动,改变了生产要素的周转流通模式,使各种交易方便快捷,所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率,增加了利润率。但是同时,金融与商品贸易网络空间的形成对各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比以往更大的威胁。在该空间内,各国的金融与商品贸易市场分别是世界金融与商品市场的组成部分,各经济实体的商品生产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广泛、更直接,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更紧密,从而导致各类商品(包括金融商品)的市场价格更加紧密相关,一国商品市场或金融市场的萧条对其它国家经济产生的破坏力也越大。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素,金融网络空间中各国、各产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但同时金融网络空间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所以由此引发经济危机的或然率也越大,并且产生的破坏性也更强。例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是对上述论述很好的阐释,该危机首先由泰国引发。泰国政府为减少资产泡沫(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偏差),调整货币政策,实行浮动汇率制,导致了该国金融市场的危机。其影响迅速波及东南亚地区金融网络空间中的各个国家,造成东南亚金融风暴。该风暴通过金融网络空间进一步对香港、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经济造成影响,最终形成亚洲金融危机。

②经济支持和管理网络空间,主要包括行政司法领域、军事领域和生态环境。行政司 3 法领域的支持和管理空间主要是指国家对经济运营行为与经济秩序进行管理和规范。世界经济的市场全球化带动了金融一体化与货币趋同化,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但是同时这一进程也削弱了国家主权。例如Kapstein[6]和Moran[7]分别对此进行了论述。相应的,如果不对国家经济的运营进行相应地约束,国家经济无序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危害。典型的实例是目前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于国家没有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巨大差异进行有效的掌控,同时也没有对金融系统运作的规范性进行及时的监管,最终导致次贷危机的发生。军事领域空间是指国家军事实力和与之相关的军事能力是保障经济安全最终力量。生态环境空间是由信息网络联接起来的环境系统,包括所有可影响国民生活状况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经济的发展要依托于自然环境,同时人们的健康生活也离不开自然界的支持。如果经济生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国家的经济建设将不可能持续发展,国民的正常生活也得不到保障,所以生态环境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关键因素。

3.信息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中作用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载体。例如我国学者乌家培[8]认为“信息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软要素”。从技术革命以来,信息技术相伴经济全球化过程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当代已经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献[9]中对此情况进行了总结:“现在,经济潜力正越来越多地同控制和操纵信息的能力联系在一起。”为了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目前国际上成立多种信息安全应急组织。欧洲、美洲、亚洲等地区的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安全应急组织,其中亚太地区成立了“亚太事件响应协调组织(APSIRC)”。信息安全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1 信息安全内容及安全威胁种类

信息安全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社会上不同的领域对其内容有不同的阐述。例如对于商业领域,信息安全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小经济主体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避免商业信息或秘密数据的泄露,控制商业经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行为,保持业务流程的可操作性,使可能的经济利益损失降低到最小。根据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相关成果,本文从总体上对信息安全的内容给出如下定义:信息安全是指构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信息网络空间的安全。该空间内包括信息网络系统及其直接或间接联通的各个领域,不仅包括各类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也包括各种社会领域,例如产业、政府和军事等领域。在这里,信息网络空间的安全是指空间的整体安全和空间中各组成部分的安全,主要包括正常运行保障、主体利益维护和潜在风险排除三方面的内容。

在信息安全领域内,根据对打击对象进行破坏作用的运行机制,可以把安全威胁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六类:

1.恶意软件。主要包括病毒、木马以及蠕虫等。其中病毒是具有自身繁殖和传播感染功能的、对系统环境产生破坏作用的软件。例如2006年的“熊猫烧香” 病毒通过网络传播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2.漏洞利用。由于软件具有脆弱性,攻击者可以对其利用进行危害系统安全的操作。例如目前Microsoft 公司生产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存在的MS Windows SeImpersonatePrivilege权限提升漏洞可以被攻击者利用,对Microsoft Windows XP SP2、Microsoft Windows Vista、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等系列产品软件进行安全破坏。

3.信息泄露。攻击者通过窃听、业务流分析或预设后门等方法获取重要数据或秘密信息,导致相应的经济或政治等方面的危害。

4.暴力攻击。包括物理上的和非物理上的攻击。典型的物理攻击是系统内部员工非法破坏系统的物理设备,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具有代表性的非物理暴力攻击如僵尸网络兵团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以及重放攻击等。5.伪装欺骗。假冒为合法的或得到授权的行为主体,在信息网络系统内进行欺骗等非法活动。例如“网络钓鱼”欺骗常常把恶意网页伪装成知名银行或信用卡公司的官方网页来骗取用户的信任,非法侵害用户的经济利益。

6.自身失误。系统内部设备的配置失误或员工的配合失误等,也可以对系统造成危害。

3.2 各类安全威胁对国家经济安全关键因素的作用

本文以定性定量综合方法分析信息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之间的关系。安全威胁与信息安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本文通过定量各类安全威胁对各类国家经济安全关键因素的作用,解析信息安全在国家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作用。

1.恶意软件对三类经济安全关键因素都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违纪企业可以通过木马侵入目标系统窃取科技数据与资料,危害知识产权。并以非法获取的先进科技在经济领域进行不公平竞争,妨害了世界经济市场的规则,损害了他方的经济利益。

2.漏洞利用可以对信息网络系统产生较大威胁。攻击者利用系统中存在的软件代码缺陷非法侵入,并植入攻击软件,对系统进行恶意破坏。

3.信息泄露主要对高新科技和经济全球化产生影响。国家机密文件、商业秘密数据或关键技术的泄露能够危害世界市场的经济秩序、扰乱国家正常的经济行为。

4.暴力攻击直接地破坏信息网络空间的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威胁。

5.伪装欺骗主要作用于信息网络空间,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获取经济利益,妨害信息网络空间的安全。尤其对于金融系统,伪装欺骗妨害其正常的经济活动,给其带来较大危害。根据IBM公司于今年8月最新公布的X-Force安全趋势与风险报告(IBM X-Force 2010 Mid-Year Trend and Risk Report),金融系统是黑客进行“钓鱼欺骗”时主要的假冒对象,如图1所示:

图1.2010钓鱼欺骗的伪装对象

6.自身失误主要是对本系统网络形成危害。3.3 信息安全对国际经济安全的整体作用 以上节的定量分析为基础,定性分析信息安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整体作用,得到: 1.信息安全对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前提。当今时代是信息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推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网络空间的发展。并且信息技术日益与现代生产力结合,深入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所以在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之一。同时信息安全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军事安全的基础之一,如果没有信息安全,国家军事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主权将会削弱,国家经济安全将会失去支 撑。因此,在国家行政和军事领域信息安全也是保证国家经济繁荣稳定的基本前提。综合分析,信息安全是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信息安全的作用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例如美国1997年颁布的《信息对抗作战条令》中提出了信息对抗的概念,明确指出信息至关重要,确定信息对抗的应用范围是包括军事领域、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等在内的综合环境,信息网络系统空间是国家安全的第五维空间,信息安全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2.信息安全对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保障作用日益提高。随着经济市场全球化发展和信息网络空间的扩张,信息安全领域内各种安全威胁不断增加。例如根据IBM公司公布的2010年上半X-Force安全趋势与风险报告(IBM X-Force 2010 Mid-Year Trend and Risk Report),在2000年—2010年期间每年发现的软件漏洞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今年上半年全球披露的软件漏洞数量相比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6%(如图1所示),软件漏洞整体数量不断加大(如图2所示)。

图1.2000-2010每年上半年披露的软件漏洞数量

图2.1998-2010年间网络应用软件漏洞的整体数量不断上升

但同时,对发现的软件漏洞进行补救的工作却越来越困难(如表1所示),相应补救工作的速度跟不上新漏洞出现的速度(如表2所示)。

表1.2010年上半年未修补漏洞的百分比

表2.2009与2010年厂商对发现的漏洞未进行修补情况的对比

目前,信息安全威胁已经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其所采用的方法比以往更复杂,并且常常包括多种破坏攻击技术(例如同时应用病毒、后门和间谍软件等),可以产生更大的破坏作用。例如,2008年Gartner组织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2008年以前每年由于病毒等网络欺诈行为导致全球经济损失高达160多亿美元。2009年发生的HeartlandBreach信用卡失窃事件使1.3亿信用卡和相关交易数据被泄露。

同时,信息安全威胁向着所需代价更小、产生的危害更大的方向发展。例如2010年IBM X-Force报告表明:对于“漏洞利用”威胁,当前能够通过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益(如图3所示)。

图3.利用漏洞所需代价与可获得利益的对比

与安全威胁的增长相应,信息安全领域内安全保护的高精尖理论方法与技术不断研发,保障措施不断进步,有效地控制了安全威胁事件的发生,把危害程度减到最小,保障了国民经济稳定有序地发展。例如对于“身份认证”威胁,相应有可验证的加密签名[10]、密钥隔离签名[11]和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12]等技术方法保证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身份的不可抵赖性,有效的预防和杜绝欺诈行为的发生。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信息化程度将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会不断发展,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必然会得到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同时信息网络空间将不断扩大,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个体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这一发展环境中,信息安全对国家经济正常发展的保障作用将日益提高。综上所述,在当代信息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发展的基础之一,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结论

国家经济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分析信息安全在其中的作用,并得出结论:信息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并且这一状况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文章命题是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目的是对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给出内在机制,并对国家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信息安全领域给出具体解释。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 于景元, 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一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 13(1): 3-10.[2] Sameul Huntington.Why Internatinal Primacy Matters.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3.p72, p76.[3] 美国白宫新闻总署.新世纪的国家安全战略.1999(12).[4] 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与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 第7页。

[5] 叶卫平.国家经济安全定义与评价指标体系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4):93-98.[6] Barnaby Kapstein.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National Security:A Global Perspective.New York, 1992, p188.[7] Theodore H.Moran.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and National Security.New York, 1993,p41-70.[8] 乌家培.信息与经济.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 第27页.[9] 韩保江著.全球化时代.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第l8页.[10] Boneh D, Gentry C, Lynn B, et al.Aggregate and verifiably encrypted signatures from

bilinear

maps.In: advances in Cryptography-Eurocrypt 2003, LNCS 2656.Berlin,Springer-Verlag, 2003.416-432.[11] Dodis Y, Katz J, Xu S, et al.Strong Key-Insulated Signature Schemes.In: Public Key

Cryptography-PKC 2003, LNCS 2567.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3.130-144.[12] Boneh D, Franklin M.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from the Weil pairing.SIAM, J Comput,2003, 32(3): 586-615.

第四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安全生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紧急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安全生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紧急通知

发改电[2011]199号

北京、河北、吉林、江西、河南、西藏、陕西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区、市)经信委(经贸委、经委、工信委、工信厅),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有关成员单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7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要求采取坚决措施,以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为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积极支持、配合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和广大企业,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专责,各岗位责任到人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将各项防范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积极配合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各级经济运行调节部门要配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有关行业管理部门加强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彻底治理措施。特别是要对煤矿为重点的矿山,以铁路、公路、桥梁为重点的交通运输,以危险化学品为重点的石油化学工业领域等,进行全面、系统、彻底的隐患排查。支持、配合有关方面抓好基层企业和作业现场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限期整改存在的各类问题,停产整顿或依法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企业,停用存在安全隐患的各类设施,并继续加强依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三、切实做好煤电油气运的安全生产和供应。当前正值“迎峰度夏”的关键时期,连续高温酷暑,发用电屡创新高,工业生产增速仍在高位运行,电力需求还将继续攀升,加大了煤电油气运生产供给压力。各有关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要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处理好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当安全生产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在煤电油气运生产、供应、使用和需求侧管理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采取坚决措施,努力消除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煤电油气运安全稳定可靠供应。

四、扎实做好主汛期的安全生产工作。要针对主汛期强降水、洪水、台风、泥石流、雷电等自然灾害多发的特点,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把各项措施抓好、抓实,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尤其要落实大坝安全责任制,严加防范自然灾害损害发输变电设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要重点防范矿山、尾矿库、海上石油平台作业、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等重点领域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

五、继续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与气象、海洋、地震、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完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信息传递渠道,实现协调联动,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要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当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应急队伍和物资,经常开展演练,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做到应急响应快速、指挥保障有力、处置行动高效,严防人身伤害,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及次生、衍生灾害带来的损失和对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的影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下载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逻辑.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垄断性跨国并购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逻辑.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