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3 09:5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

第一篇: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

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西省内所有建制市和县城。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文明城市是指由市级以上党委政府或同级文明委命名,授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社会文明程度领先的城市。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分为“山西省文明城市”和“山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两个层次。山西省文明县城的创建参照文明城市创建的有关办法和标准执行。

第四条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社区为基础,努力把城市建成规划合理、功能

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政务高效、法制健全、风尚良好的现代文明城市。

第二章 评选标准

第五条

文明城市应符合下列标准:

1、政务环境廉洁高效。市(县)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建立规范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干部理论学习制度并落实有效,干部政治理论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各级党政机关决策民主科学、政务公开、政务行为规范、服务质量优良、人民群众满意。

2、法制环境公正公平。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实施法律援助,社会法制意识普遍增强。维护公民权益的各类机构、制度、机制健全,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基层社区的各种组织机构健全,积极发挥作用,基层民主建设扎实推进。

3、市场环境规范守信。积极推进社会诚信主题教育,加快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各级地方政府能够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损害民生、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社会公信力高。建立企业信用评估机制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机制,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商务诚信落实。窗口行业恪守职业道德,服务文明规范,群众满意率高。

4、人文环境健康向上。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教育,干部群众的理想信念坚定。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办公民道德讲堂,选树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宣传先进人物和事迹,弘扬文明风尚。城市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校园建设标准化,学校管理制度化。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增长,各种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建设达标,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普遍,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道德准则、礼仪规范,关心他人、热心公益、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基本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5、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优良。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和督察制度。网吧有效管控,网络环境净化切实加强,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净化荧屏、声频和不良广告,小报小刊、电子出版物和网络出版发行秩序严格规范。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成效明显。鼓励扶持优秀少儿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向未成年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健康规范。

6、生活环境舒适便利。坚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城市主干道、街巷道路畅通美观、城市公交方便快捷、城市卫生干净整洁,公共场所程序良好。城市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达标,城市经营性公共

场所卫生、市民饮用水卫生监管严格。社会救助体系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全面落实,住房保障制度建设扎实推进。

7、社会环境安全稳定。加强社会管理,各种公共安全管理措施到位,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基层综治工作扎实,能够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社会治安形势良好。努力解决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对食品药品行业的监管,各项措施到位,成效明显。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任务达标。有效控制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做好社会维稳工作,市民群众的安全感显著提高。

8、生态环境优美宜人。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工业污染物防治、城市环境噪声、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节能减排等达到省政府各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标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达到国家规定的同类城市标准。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规范,土地利用秩序良好,耕地面积得到有效保护。

9、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市(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制定有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其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创建目标明确,工作措施落实,投入保障有力。建立健全文明委、文

明办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指导协调功能,对全市创建工作指导有力。以文明城市(县城)创建为龙头,广泛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创建文明村镇、社区、单位、家庭等多种类型的群众性创建活动。创建活动基础扎实,典型突出,宣传广泛,氛围浓厚。创建工作的管理监督制度健全,创建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

第三章 申报、评选和命名表彰

第六条 为适应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和全面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新要求,全省辖区内所有建制城市和县城都要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第七条 山西省文明城市由山西省文明办组织申报测评,山西省文明委审定命名表彰。

第八条 山西省文明城市实行届期制,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届初申报,届末评选表彰。

第九条 山西省文明城市的申报评选按照自查申报、审核测评、公示审定、命名表彰的程序进行。

1、自查、申报。凡有明确的文明城市创建目标规划,深入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的城市(县城)均可申报。申报需经同级党委政府同意,以市(县)文明委名义书面逐级向省文明委申报,并按要求提供相应的申报资料。

届期内,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取消申报参评资格:

(一)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被评为较差等次或连续两年为一般等次的城市(县城);

(二)市(县)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发生重大违法乱纪案件的;

(三)本地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

(四)计划生育工作未达标,受到计生部门通报的。

2、审核、测评。省文明办在接收各市(县)的申报资料后,组织省文明委相关成员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在确认符合申报资格后,向申报城市文明委通报确认。在申报年度,省文明委要对申报城市(不含县城),进行公共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测评结果按30%的比例记入总成绩。在表彰年度,省文明委对申报城市进行全面测评。

3、公示、审定。省文明办在对申报城市进行测评、征求省文明委成员单位和省直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表彰建议名单报省文明委同意,并在省级主要新闻媒体进行公示,公示结果不影响命名表彰的,提交省文明委审定。

4、命名表彰。省文明委审定批准后,进行命名表彰。

第四章 奖惩

第十条 对山西省文明城市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

奖励为辅”的奖励原则。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奖牌和证书。

第十一条 对获得“山西省文明城市”、“山西省文明县城”荣誉称号的城市,由省文明委一次性分别给予10万元和8万元的资金奖励。

第十二条 对已获得山西省文明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凡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予以撤销。被撤销荣誉称号的,不得参加下届申报评选。

第十三条 对申报城市,在届期内,凡创建工作停滞不前、出现严重滑坡等问题的,视情况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取消参评资格等处理。

第五章 管理

第十四条 山西省文明城市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省文明委的领导下,由省文明办具体负责。

第十五条

山西省文明城市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指导各个创建城市建立健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档案,建立省级文明城市学习交流制度。

第十六条

省文明办除加强日常工作检查外,还将通过组织新闻媒体采访、组织市民监督队伍等办法加强对各市创建工作的检查监督。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从颁布之日起实施,2004年颁发的《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规定》(晋文明委„2004‟6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山西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山西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全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指导管理,规范文明单位评选表彰工作,促进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文明单位是由县以上党委、政府或同级文明委命名,授予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在社会上发挥示范引导作用的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含省直各工委)、县级四个级别。

第三条 文明单位创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规范日常行为,促进单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文明单位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章 标 准

第四条 省级文明单位应符合下列标准:

(一)组织领导坚强,创建工作扎实。党政领导班子重 1

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工作方案,目标明确,组织健全,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形式多样,坚持经常,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的和谐局面。

(二)管理科学规范,工作成效突出。单位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纪律严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省直各工位)文明委工作安排部署。生产经营单位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全省同行业先进水平,非生产经营单位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业务水平在全省同行业中领先。社会广泛认可,群众满意率高。

(三)文化建设有力,道德风尚良好。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办道德讲堂,能经常开展活动,积极传播文明风尚。大力推进学习型单位建设,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文化科技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单位内部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知耻明礼的良好风气。

(四)民主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领导干部作风民主,带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单位工会组织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干部职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五)基础设施 完善,内外环境优良。办公、生产场所规划合理,布局整齐,管护良好,工作环境舒适整洁。有相应规模的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对外服

务窗口环境整洁,功能齐全,秩序井然,服务条件良好。因地制宜地搞好单位内外的绿化美化。

(六)积极支持公益事业,社会形象良好。建有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并经常开展活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头参与城乡共建、帮扶共建等创建活动。

第三章 申报、评选和表彰

第五条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建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和工会组织的各类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机关,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事业单位,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者,均可按党组织隶属关系向所在地文明委(含省直各工委)申报。

第六条 文明单位坚持逐级创建的原则,申报省级文明单位原则上必须是市级文明单位标兵,成绩特别突出的市级文明单位经市级文明委推荐可直接申报,一般不得越级。

第七条

在届期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取消参评省级文明单位的资格:

(一)领导班子成员违法乱纪,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法律制裁的;

(二)发生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群体性事件和违法经营、违规操作、造成恶劣影响的;

(三)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受到计生部门通报的;

(四)有干部职工参与邪教或从事非法宗教活动的;

(五)凡参加省委、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的省级机关和参加当地市、县目标责任考核的市、县机关,经考核被评定为较差等次的。

第八条 省级文明单位的申报评选按照申报审核、公示推荐、测评审定、表彰命名的程序进行。

(一)申报审核。具备申报资格的单位均可按党组织隶属关系向所在地文明委申报。各市、省直各文明委按照省级文明单位的测评标准和申报资格对申报单位进行初审把关。

(二)公示推荐。各市、省直各工委文明委在向省文明委推荐评选名单前,要责成拟推荐单位在本单位对外明显位置张贴省文明办统一印制的申报公示卡,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向省文明委提交推荐报告。省直各工委推荐的单位,在向省文明委推荐前,须征求驻地(县、市、区)文明委意见。

(三)测评审定。在表彰,省文明办组织对推荐单位进行测评考核,征询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在省主要媒体进行公示。据此,提出本届省级文明单位表彰建议名单,报省文明委审定。

(四)命名表彰。省文明委审议批准后,进行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和证书。获得“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单位,可在命名后对单位职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奖金最高不超过单位职工两个半月的平均工资总额,“山西省文明单位”年

度奖金最高不超过单位职工两个月的平均工资总额。奖金根据本单位职工工资来源渠道,区别不同情况予以解决。市、县两级文明单位的奖金原则上要在省级文明单位奖金标准之下,逐级拉开一定差距。

第四章 创建管理

第九条 省级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届初申报,届中管理,届末评选表彰。

第十条 连续两届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单位,可申报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一般从省级文明单位标兵中推荐。

第十一条 对已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凡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予以撤销。撤销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由省文明委决定。被撤销称号的单位,不得参加下一届申报评选。

第十二条 对新申报的单位,在届期内,凡创建工作停滞不前、严重滑坡或出现重大问题的单位,视情况给予批评、警告、限制整改、取消参评资格等处理。

第十三条

省级文明单位如变更单位名称、变动隶属关系,应及时向命名机关报告备案。单位如遇重组、撤销、分设、合并,其荣誉称号自行终止。

第十四条

山西省文明单位的牌匾应悬挂于单位明显位置。各单位一般只悬挂最高一级机关命名授予的奖牌。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文明委负责组织实施。各市、省直各工委可依据本办法制定本级文明单位的管理办法及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2007年颁发的《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创建管理规定》(晋文明委„2007‟5号)同时废止。

第三篇:江苏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

江苏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文明城市创建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文明城市的创 建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江苏省文明城市是在实现小康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 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文明程度在同类城市中处于先进水平的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批准并命名表彰的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 创建文明城市是统揽我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龙头 工程和综合性载体。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是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是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设美好家园的有效途径。 第四条 江苏省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省委、省政府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总体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创建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村镇和城市各类单项创建工作为基础,努力把我省城市建设成为规划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法制健全、风尚良好的现代文明城市。第二章 标

第五条 经济持续发展。深化城市改革,不断完善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达到小康各项标准;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逐年增长,其增长幅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镇职工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增加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再就业工作富有成效。

第六条 市民素质良好。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普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市民思想观念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市民道德素质较高;普法工作积极推进,市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双拥”工作扎实开展,拥军优属政策落实,市民国防意识强;文明用语、规范文字工作推广有力;各种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

第七条 环境整洁优美。城市市容市貌整洁美观;爱国卫生运动广泛开展,达到省级以上卫生城市标准;城市绿地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 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省规定标准,管护良好;城市环保措施落实,环境质量指标、环境污染控制指标达到省定标准,无重大污染事故和重大环保违法案件发生。

第八条 社会秩序井然。城市管理法规完善,依法治市组织网络健 全;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健全,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及措施落实,社会秩序良好;城市公共场所和社会生活管理有序,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城市交通设施配套、秩序良好;消防措施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达标。

第九条 服务优质规范。各级党政机关服务优质高效;窗口行业和执法部门规范服务达标,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健全,社会化、产业化程度较高。

第十条 社会事业进步。“科教兴市”战略落实,政策完善,措施扎实;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工作效益显著,科普宣传形成制度;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品生产成绩显著,群众文化、全民健身活动普遍开展;对保护文物的法律法规执行有力,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医疗卫生体系和预防保健网络健全;计划生育工作达标;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省级标准,新闻出版质量不断提高。第十一条 基础设施完备。城市规划科学,城市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注重艺术设计,形成风格特色;水、电、气、交通、通讯等社会公用设施基本完备,利民便民;建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并能充分发挥作用,宣传、文化、教育、科普、卫生、体育等设施(场所)基本配套。

第十二条 创建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文明委及其办事机 构建立健全,做到编制、人员、经费、车辆、办公地点落实;创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施目标管理,组织程度较高,工作扎实有效;各项基础创建工作富有成效,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并进入良性运行,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不少于3 个。第三章

第十三条加强创建工作领导。创建文明城市要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总体工作布局和重要议事日程;各级文明委 及其办公室要认真做好创建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群 团组织要各 司其职,密切配合,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第十四条 建立健全创建机构。建有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创建文明城市领导小组(或创建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落 实各项创建工作;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的创建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建立上下贯通、协调 动作、整体联动的工作网络和目标责任制。

第十五条

制定落实创建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根据城市化 和城市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文明城市创建规划,明确重点,层层分解,分步 实施,整体推进。

第十六条

精心设计创建载体。广泛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 活动,切实加强市民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扎实开展文明小 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的创建工作和军(警)民共建等活动,建有一批在当地和 全省有影响的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积极推进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 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环保先进城市、科教兴市先进 城市等创建工作,夯实文明城市创建的基础。

第十七条

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 浓厚的创建氛围,新闻媒体开辟创建文明城市专题、专栏,主要街、区公益广告达到规定要 求;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创建意识,了解创建工作的规划、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积极参与创建活动。

第十八条 完善创建投入机制。文明城市创建的日常工作经费和专 项经费落实,并列入财政预算;确立“经营城市”观念,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逐步形 成多渠道的文明城市创建投入机制。

第十九条 积极探索创建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市情,因地 制宜,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具有的区位、人文、科技等资源优势,遵循渐进积累的创建规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高品位的现代文明城市。 第四章

第二十条 各市、县(市)申报文明城市的地域范围,主要为城市规 划区的建成区及郊区。江苏省文明城市评选工作每3年进行1次。 第二十一条 凡有明确的文明城市创建规划和目标,深入扎实开展 创建工作,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成效显著的省辖市、县(市)均可申报。在评选内有 下列情况之一的城市,不得参加本评选: 1.未达到小康标准的(含所辖区域); 2.领导班子中发生重大违法乱纪案件的; 3.计划生育工作未达标的(含所辖区域);

4.出现与文明城市称号极不相符的事件和行为,在省内外造成恶劣影响的。

第二十二条

文明城市的评选和命名工作根据“统一标准、自愿申 报、地方自测、部门复核、重点抽查、综合审定、群众参与、社会监督、保证质量、推动创 建”的方法和原则,由省统一组织进行。省 5 辖市以下(含省辖市)不再组织文明城市的评选命 名。省辖市和县(市)分别参评。文明城市的申报、评选、命名分4个步骤进行: 1.申报公示:省辖市申报江苏省文明城市,由各城市党委、政府对照文明城 市标准,以书面 形式向省文明委正式申报。县(市)申报,先由省辖市文明委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报省辖 市党委、政府同意后,以书面形式正式推荐、上报省文明委。在申报的同时,须在当地主要 新闻媒体进行公示。

2.部门复核:根据申报或推荐,在省文明委组织的有关领导、专家对推荐申 报城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省各职能部门对申报城市的自查进行分项复核。

3.考核验收:调研基本合格的城市,经省文明办报省文明委同意,组织有关 部门进行考核验收。

4、审批命名:考核验收合格的城市,经省文明委审核同意后,报省委、省政府批准命名。

第二十三条

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评选,分江苏省文明城市(以 下简称“文明城市”)和江苏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以下简称“先进城市”)两个层次进行,经考核验收达到文明城市标准的,可命名为文明城市,尚未达到文明城市标准,但 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的城市,可命名为先进城市。

第二十四条

尚未达到文明城市标准的城市,可以区为单位参加评 选。文明城区的评选,参照文明城市的评选办法。

第二十五条 评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日常考察 与集中验收相结合,上级部门考核与群众评议、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法 进行。在各类城市单项创建工作中获得全国荣誉称号的城市在考核中适当加分。具体评选考核细则由省文明委另行制定颁布。 第五章 奖 惩

第二十六条 文明城市由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并授予匾牌和证书。先进城 市由省文明委命名、表彰并授予匾牌和证书。

第二十七条 对评上文明城市、先进城市的,各市可对有功单位和 个人予以适当物质奖励。

第二十八条

已被命名的文明城市和先进城市出现严重问题的,命 名机关将视情予以批评,限期整改。被要求限期整改的城市,3个月内就整改情况写出书面 报告,报请省委、省政府进行复查认可。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不力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下一届参评资格。 第二十九条

对已获得文明城市或先进城市荣誉称号的城市,凡发 现在评选中弄虚作假,或在评选内有第四章第二十一条所列严重问题之一的,命名机关应撤销其荣誉称号,并给予通报批评。 第六章

第三十条

文明城市创建的日常管理工作,在省文明委的领导下,由省文明办 具体负责,并定期向省委、省政府和省文明委报告。 第三十一条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日常管理制度:

1.建立文明城市档案制度。主要内容为:城市概况;创建规划及创建工 作总结 ;重大创建活动记录;各类检查考核及奖惩情况;公示制实施情况报告;申报、审批表。

2.建立文明城市年报制度。评上文明城市的县(市)每年应如实将创建工作的 进展情况、各项 奖惩及有关情况报至所在市文明办,由各市文明办汇总报省文明办。评上文明城市的省辖市 的情况直接报省文明办。

3.建立文明城市学习交流制度。省文明办定期举行工作例会,传达上级指示、交流创建经验、总结指导工作、部署创建任务。加强文明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学习,促进交流,推 动全省整体创建水平的提高。

第三十二条

加强文明城市督查。省文明办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 协委员对文明城市进行视察,听取关于创建工作的汇报,并组织新闻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文明 城市进行明查暗访,检查结果要及时向有关城市通报,并报省委、省政府和省文明委。第七章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江苏省文明委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0年11月10日

第四篇: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试行)

山西省高校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的精神,推进全省高校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促进全省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颁发的《山西省文明单位创建管理暂行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普通高校。

第三条 高校文明单位创建分为“高校文明单位”和“高校文明单位标兵”两个档次。“高校文明单位标兵”为全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综合考核最高荣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标志。

第四条 高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方针,充分调动高校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五条 高校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纳入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高校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奖惩、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创建高校文明单位,要坚持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

第二章

第六条 高校文明单位标准:

l、办学方向坚定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政治理论学习有制度、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锐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政领导班子团结进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主要领导干部勤政廉洁、公道正派、密切联系群众,富有改革创新精神,政绩突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文明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明确的创建目标和工作措施。

3、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文明创建领导机构健全,有近期和远期规划,规章制度健全,管理严格、科学。单位内部层层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文明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广大师生员工有较强的创建意识。有保证文明创建活动正常开展的人员机构和专项经费。文明创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高度重视、共同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的良好机制。

4、各项工作实绩显著。学校能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日常教学有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成果突出。重大决策民主公开,师生员工满意率高。学校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5、校园文化积极健康。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基本纲领教育落到实处,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卓有成效。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工作作风和校风学风的建设。有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和完备的文化活动设施,校园文化科技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广大师生员工精神状态积极健康向上,有饱满的工作、学习热情。形成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6、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校园规划合理有序,校园环境优美和谐。室内外卫生整洁,不留死角。因地制宜落实“四化”(绿化、美化、硬化、净化)和“五无”(无纸屑、无果皮、无痰迹、无烟头、无乱贴乱画)等要求。爱国卫生活动广泛深入,有完善的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运行保障机制。

7、安全稳定状况良好。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民主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治安防范措施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遵纪守法、依法治校,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严格贯彻国家安 全法规,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计划生育政策得到落实,无违纪超生现象。无“法轮功”顽固分子,无不良群体性事件发生。

第七条 高校文明单位标兵标准:连续两届获得省高校文明单位且创建成绩特别突出,社会反响良好,对其他高校和周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示范和促进作用,经审核验收,可获得高校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并可推荐省级文明单位。

第三章

申报与考核

第八条 省高校文明单位实行届期制,每两年表彰命名一次,一般在隔年的十月份进行。

第九条 省高校文明单位的申报与考核程序为:高校自愿申报、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考核验收。第十条 申报材料包括:3000字以内的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总结和申报单位申请报告各一式五份。第十一条 检查考核验收由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核方式包括实地考察、听取汇报、查看资料、人员座谈等。

第十二条 申报单位在申报期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者,取消申报资格:

1、发生重大恶性案件、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

2、主要领导干部严重违法乱纪的;

3、计划生育政策未落实,党员干部违纪超生的;

4、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损害民族团结的;

5、对邪教组织打击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6、弄虚作假,恶意骗取荣誉的;

7、损害高校稳定和社会安定,对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秩序造成危害的。

第四章

命名与奖励

第十三条 省高校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由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分别授予“高校文明单位”和“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相应的牌匾和证书。

第十四条 曾获得“山西省文明学校”称号的单位,该称号予以保留,经学校自愿申请,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考核符合条件的,确认为“高校文明单位”。曾获得其他各市(地)级文明单位称号的,经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考核符合条件的,确认为省高校文明单位,届期可以连续计算。今后全省高校各项文明创建工作均纳入《省高校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不再进行其他形式的评比。

第十五条 获得“高校文明单位”、“高校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的高校,可在每年对本单位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奖励。其标准为:获“高校文明单位”的高校,奖励金额为本单位教职工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总额;获“高校文明单位标兵”的高校,奖励金额为本单位教职工一个半月的平均工资总额。同时,也可以对在创建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单独奖励。奖金由学校自筹,可从行政经费结余中支出。

第十六条 文明单位奖金的发放和使用,要体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原则,要同内部日常创建工作的考核结合起来,同各项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奖励要根据单位内部创建工作分开档次,杜绝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

第五章

第十七条 省高校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获得“高校文明单位”和“高校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的高校,在届期内有效,在下一届期申报时要向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重新申报,经重新考核验收后方可继续享有相关荣誉称号。

第十八条 省高校文明单位创建实行档案信息化管理。需归档管理的资料包括:学校概况、创建规划、计划、创建机构、会议记录、自查总结、申请报告、活动情况、命名决定和内部创建活动的有关制度、考核、评比情况及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获奖记录、荣誉证书、处罚记录等。

第十九条 在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指导下和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负责对全省高校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进行指导、检查、监督和管理,及时了解掌握高校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中的经验和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组织开展理论研讨活动,宣传典型、交流经验,推动全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广泛地开展。

第二十条 省高校文明单位改变名称、改制、改变隶属关系等应及时向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报告备案,否则不再保留荣誉称号。高校合并或分设,由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取消或保留称号。

第二十一条 高校文明单位和高校文明单位标兵在下一届期创建期间因工作退步或发生问题时,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将视不同情况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降低荣誉等级、撤销荣誉等四种处分。

第二十二条 省高校文明单位在届期内有下列问题之一的,撤消其荣誉称号:

1、领导班子成员不团结,工作不协调,没有凝聚力,群众意见较大;

2、重大决策或主要工作严重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生严重政治责任事件或重大经济案件;

3、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不力,领导班子成员中有一人以上发生违法违纪行为,或中层干部有三人以上发生违法违纪行为,被依法处理或受到撤职以上处分;

4、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一次以上和其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5、师生员工发生重大刑事犯罪案件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达标;

6、党员干部中有一人以上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7、发生重特大教学事故,引起严重后果的;

8、应对突发性事件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

9、发生黄、赌、毒及其他严重问题,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和社会影响。

10、环境面貌脏、乱、差现象特别严重。

第二十三条 被撤销省高校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高校,不得参加下届申报,原则上在两届之后可以重新申报。如果整改措施非常得力,创造成效特别显著的,可在下一届重新申报,但荣誉称号不能保持连续性。高校文明单位标兵被撒销后,重新申报时只能申报高校文明单位。是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被撤销后要由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向省文明委报告并建议撤销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第六章 附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组织实施,各高等院校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实施细则。厅直中学的文明创建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解释权归山西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西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

二〇〇四年四月九日

第五篇:山西省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

山西省文明村镇创建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指导,不断提高文明村镇创建水平,推动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方向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西省行政辖区内所有的行政村、乡(镇)。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文明村镇,是指由县以上党委、政府或同级文明委命名,授予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带动力、影响力和良好示范作用的先进村镇。

第五条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第六条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在县、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坚持重在建设,注重工作实效,力戒形式 1

主义,不增加农民负担。

第二章标 准

第七条 省级文明村镇标准:

(一)领导班子坚强有力。乡镇党政、村两委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健全,能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群众威信高,干群关系融洽。

(二)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创建文明村镇工作规划和计划切实可行。工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人员机构、资金投入、管理协调、监督激励“五到位”。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文明集市等创建活动。突出抓好诚信建设,坚决防止不守信用行为。有一定规模的村镇志愿服务队伍并开展活动。

(三)环境面貌整洁优美。制定并严格实施村镇建设总体规划,村镇建设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良好,美观舒适。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广泛深入,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无污染事故发生,无破坏生态事件。

(四)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经常开展科普活动,积极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卫生保障网络,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文化活动场所和阵地完善。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五)思想道德风尚良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向先进人物学习活动。订立村规民约。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有效,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非法宗教和邪教活动。

第三章申报、评选和表彰

第八条 省级文明村镇实行届期制,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届初申报,届末评选表彰。申报省级文明村镇,必须是市级文明村镇。

第九条 省级文明村镇的申报评选按照申报审核、公示推荐、测评审定、命名表彰的程序进行。

(一)申报审核。在省文明办确定的申报期内,符合申报标准的村镇应通过当地县(市、区)文明委逐级申报。

在届期内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村镇,取消参评资格:

1、村镇领导班子成员中发生重大违法乱纪案件的;

2、本地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案件、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3、计划生育工作未达标的。

(二)公示推荐。各市文明委向省文明委推荐前,要在拟推荐推荐村镇的显要位置,张贴省文明办统一印制的申报公示卡,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公示期满后,向省文明委提

交推荐报告。

(三)测评审定。省文明办组织对推荐申报村镇进行考核测评,并征询有关部门意见。通过主要媒体向社会公示后,形成建议名单,提交省文明委审定。

(四)命名表彰。省文明委审议批准后,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和证书。

第四章创建管理

第十条市、县(市、区)文明委要加强对村镇文明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的实际困难,及时总结先进经验,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

第十一条 对已获得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凡发现有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予以撤销。

第十二条 对新申报村镇,在届期内,凡创建工作不力或出现重大问题的,视情给予批评、警告、限期整改、取消参评资格等处理。

第十三条 文明村镇更名、搬迁、改变隶属关系,应及时向命名机关报告备案。对合并的村镇,应由原命名机关重新考核认定。

第五章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当地创建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2007年颁发的《山西省文明和谐村镇创建管理规定》(晋文明委[2007]6号)同时废止。

下载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西省文明城市创建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你想在一个环境优美,充满生机的校园学习吗?你想在一个绿树成荫,四季如春的地方生活吗?我想,每人的答案都会是一样的,想要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学习与......

    创建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 之小谈城市布局与设计当有实在 一座城有其独具的性格与韵味,徒步于晨间绿荫小道,等候在川流十字路口,匆忙了道旁石塑变化。我们一生的旅程约莫一半在城市。这座城......

    创建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 风和日丽的石嘴山,鸟语花香的石嘴山,环保你我 他,创建你我他,走过马路看路灯,遵守交规同进步,垃圾也有小调皮,看见也要勤捡起,工作认真又和谐,互相帮助齐努力,夸夸你我,夸......

    创建文明城市材料

    大武口环境卫生管理站创建文明城市材料 大武口区环境卫生管理站现有职工多人,担负辖区内一、二级道路条,三、四级道路条的清扫保洁任务,道路清扫总面积万平方米,负责辖区万户城......

    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城市创建 工作动态 第1期 农八师石河子市精神文明 建设指导委员会办 公 室 2010年6月21日 编者:为及时反映师市各职能部门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完成任务情况动态,通报情况......

    创建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也有我一份 石嘴山市第六小学六年级(3)班 张廷睿 指导老师:刘惠英 自从石嘴山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生活环......

    创建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爱大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职责,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都争当文明小卫士,为创建文明城市尽一名文明人......

    创建文明城市

    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小区 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小区 公德在我心文明伴我行 文明见于细节创建从我做起 保护绿色善待生命 绿色与你我携手美丽与大家同行 一草一木释放绿色温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