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监管应平衡好创新与风控

时间:2019-05-13 09:03: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互金监管应平衡好创新与风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互金监管应平衡好创新与风控》。

第一篇:互金监管应平衡好创新与风控

互金监管应平衡好创新与风控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近日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网民认为,此举意味着互联网金融将告别野蛮生长,步入有规可循的新阶段。在随后出台的各种细则中,要在创新与风控之间把握好平衡,给互联网金融预留发展空间,增强政策的包容性。

告别野蛮时代

在网民看来,《指导意见》的发布宣告中国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时代正式结束,规范发展开始成为主旋律,法治化和依法监管成为行业常态。

网民“余丰慧”认为,在监管上,《指导意见》将争议最大的网络个贷即P2P定位为民间借贷,并划出了底线,这是完全正确和准确的。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是必要的。对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基金销售和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以及互联网支付机构、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网络金融产品销售平台等明确划分了监管职责,明确了监管任务,这是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形势和趋势的必要措施。

网民“曾响铃”称,只有行业规范和准入机制被充分贯彻执行,投机主义得到有效遏制,互联网金融行业才可能获得快速健康持续发展,行业也会进入淘汰赛阶段,尤其是那些有着健康商业模式和坚实行业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预留发展空间

据报道,监管细则正逐步出台。网民认为,在各部门随后出台的细则中,需要给互联网金融预留发展空间,增强政策的包容性。

“落实好这一《指导意见》,关键是做好‘加减法’,通过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相互支撑,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网民“平言”说,一是在创新上做“加法”,即坚持简政放权,完善财税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制度环境,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增加“舒适度”,在业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上放开手脚;二是在风险上做“减法”,要高度重视外部监管和行业自律,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和违规行为,建好防控风险的“防火墙”,确保金融系统安全稳定。

第二篇: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一边是正在发生的未来――数字普惠金融日趋改变中国金融体系,一边是政策环境趋紧,但凡金融业务均要纳入监管,持牌经营。二者的均衡已经成为当下的重中之重,其潜台词是FinTech的未?矸⒄褂绕湫枰?强调创新与稳定的关系。

从边界的打破,到创新之“虞”、监管之“齿”到监管与创新的平衡之术――穿透式监管;金融科技的监管与创新已步入“提质减量,优化市场结构”的2.0时代。

2.0时代的金融监管风向将更加趋紧,2018年放在首位的仍是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非创新和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金融的发展定位是“稳”字,焦点在于服务实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17年被金融业称为“史上最严”监管年,监管令密集发布,大额罚单频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金融监管部门共出台重要监管文件超过20个,行政处罚超2700件,罚没金额超80亿元。

2017年12月1日,央行与原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清理整顿现金贷行业乱象,划定从业机构应遵循的红线。

监管从严整治现金贷风险,严控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保证金、配资、联合放贷、助贷等模式,变相参与到现金贷资金来源和业务合作,整治行业乱象等。

上述一切均旨在防范潜在金融风险。如此大背景下,创新之“虞”与监管之“齿”的利弊权衡并非易事。模糊边界

现在,不只是金融监管边界的穿破,技术进步、科技创新带来的结果可能是金融与非金融的边界亦开始变得模糊。

诚然,长期以来,为维护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合法权益,针对金融业内生脆弱性和负外部性强的特点,全球各国普遍按照金融与实业相对分离的基本原则,将金融业作为特许经营行业,实施严格的牌照管理。从事金融业务需要事先获得金融监管机构的批准并接受其持续监管,不允许无照、无证或超范围经营。

然而,以金融科技为支撑的新金融正在突破金融监管机构的边界。近年多项(类)金融创新领域在兴起之时并未受到严格监管,如P2P、股权众筹、ICO等。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曾指出,金融科技的核心价值在于创造无界金融。从价值创造的本源上看,我们的企业服务助力了金融机构业务实现了两个层面的蝶变,一是数字化,二是全场景化。

数字化指的是用户、用户行为、产品、业务流程和交易场景数字化,这里不仅包括结构化的数据,还包括大量非结构化数据。这不是简单的在IT系统中去记录,而是以数字作为业务发展的驱动力和原动力。

有了数字化的基础,全场景化变为可能。全场景化指的是让金融服务不仅能够在互联网上打破服务场景的局限,还能够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连接线上与线下,实现“O+O”式的服务。所谓“O+O”,不再是线上到线下,或者线下到线上单向的传导,而是以用户的活动、场景为中心,双向互为入口,互为服务。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产品和场景将实现完美的融合。让线下能够像线上一样便利并实现更多产品的选择,同时让线上能够拥有线下近场的体验和服务。

不过,金融或科技创新的另一面是不可回避的监管问题。2017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

央行在2017年10月16日凌晨发布消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年会上,前央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到金融稳定时表示,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未来将重点关注4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另两个领域为资产管理行业和金融控股公司。

周小川表示,目前许多科技公司开始提供金融产品,有些公司取得了牌照,但有些没有任何牌照的公司却仍然提供信贷和支付服务、出售保险产品,这可能会带来竞争问题和金融稳定风险。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文红认为,目前,与金融科技相关的金融牌照主要有5类:吸收存款类、发放贷款类、支付类、资本筹集类和投资咨询类。迄今为止,金融科技在金融产品设计和业务模式上的应用,尚未改变支付清算、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金融业务的基本属性,也未改变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17年9月22日,央行行长易纲公开表示:“凡是做金融业务的机构都要持牌经营,都要纳入监管。”2017年10月28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再次强调,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

果不其然,监管层在1个月之内,发布3份重磅文件:2017年11月21日的《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的通知》、2017年12月1日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和2017年12月8日的《网络小贷整治方案》,旨在根治互金病兆,清肃借金融科技之名违规经营的乱象。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则表示,综合近年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及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来看,未来中国金融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证券等正规金融机构,而如何提升这类金融机构的效率,则为金融科技机构提供了更多发展空间。创新之“虞”与监管之“齿”

不过,在科技公司创新中,亟须做好各方平衡术,合规创新,规避创新之“虞”与监管之“齿”的失衡。

用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的话说,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零售支付领域的创新层出不穷。非银行支付机构(以下称支付机构)出现后,将互联网、移动通信及各种新兴技术与支付业务更紧密关联在一起,提高了支付结算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改变了金融服务方式乃至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这也对支付市场的资源配置、服务主体和产品服务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加快支付服务市场化发展进程的同时,加剧了支付服务市场的竞争,进而对支付产业链的生产关系和监管理念产生影响。

但谢众指出,支付机构对于客户备付金的使用已出现某种异化,偏离了监管部门批准其开办业务的初衷,要引导其回归支付本源。央行出台的备付金集中存管制度,既是出于保护支付机构客户资金安全的需要,也是基于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将支付机构基于客户备付金开展的各类创新纳入更加审慎的监管范畴。

非银行支付不容忽视的服务风险,包括资金风险、合规风险、技术风险、经营风险、无证经营支付业务风险等。

依据2017年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做好金融工作应把握好“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4个重要原则。对于非银行支付监管工作,特别是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环境、金融科技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央行将从以下3个方面完善非银行支付业务监管,一是回归支付本源,服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强化监管,守住系统性风险底线;三是提质减量,优化市场结构。

截至2017年5月31日,全国已摸排确认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共243家。目前,处于核查取证阶段的无证机构有28家,已进入清理整顿阶段的有215家,其中137家已完成整改,27家正在整改中,51家已被出具行政认定意见并移交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8家已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

诚如Rebecca Lynn联合创始人兼合伙人所言:“为了处理欺诈和合规问题,大型机构每年支出金额达到数百万美元。随着欺诈问题越来越严峻,这些机构要降低风险就需要采取一套新的模式。”

那么,监管层该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副院长黄益平认为有六大要点:

第一,借鉴监管沙盒计划和创新加速器的做法,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创新,同时也可以尝试用数字技术监管数字金融的方法;第二,对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监管应该统一标准,否则容易出现监管洼地,引发监管套利;第三,要切实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第四,数字金融具有很强的混业经营特点,因此在分业监管的大框架下,监管部门之间应该大力加强政策协调;第五,实行穿透式监管,资金流向要透明,防止挪用;第六,监管能力需要大力加,一方面需要紧跟市场加强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监管部门的编制和经费。

对当前的中国金融业来说,新兴行业、传统部门都在快速发展,产品变得越发复杂。如果监管部门的力量跟不上,以后可能会爆发更多风险。所以,我们在允许创新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力度。

在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看来,推动金融创新,一定要平衡好风险与对社会的收益。他解释,这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安排是沙盒机制,就是在可控环境里尝试金融创新。

2016年6月,英国正式启动沙盒监管政策;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还发布了《监管沙盒实践经验报告》,其中总结到,过去1年共有50家企业参与沙盒监管项目,整体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表现在大大减少了创意从孵化到产出时间与成本、让产品能在面向市场前得到充分的测试和改良,同时允许监管机构与创新企业共同为新产品建立适当的消费者保护措施等方面。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报告认为,一般来说,国家权威机构的监管目的主要包括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维护金融市场信心,增强金融普惠,促进创新和竞争。而维护金融稳定性在现阶段很少被列为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金融科技业务创新拓宽了个人和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带来许多机会。新的应用程序增添了例如支付和结算的业务方式,增强了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在金融稳定方面,金融科技可能会引发一些实际问题,即监管机构在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发展的情况下,应纳入监管范围进而建立强劲可持续金融体系的问题。

李文红建议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强化金融监管、将所有金融业务纳入监管的要求,进一步梳理我国现存的金融科技及互联网金融业务,明确哪些业务需要持牌经营及其所适用的监管规则。对此,要求各金融监管部门按照穿透原则,无论某项业务采用何种名称和形式,都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研究其业务模式、产品结构和流程,分析其业务实质、法律关系和风险特征,明确其是否需要纳入监管以及所需申领的牌照类型和适用的监管规则,从而确保对同类金融业务实行统一的监管标准,维护公平竞争,防止监管套利,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总之,于监管而言,当下创新与监管的平衡利器是穿透式监管;于市场来说,业态环境释放的信号是监管趋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创新将会就此止步,而是要求市场主体更加依法合规经营,科技驱动的力量不可阻挡。如腾讯副总裁江阳所言,以前做普惠金融的痛点有两个,一是触达性不够,二是服务成本过高。而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恰恰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两个痛点。

因此,监管与创新的平衡重在规则与策略。但就当下市场环境而言,似乎防范系统金融风险的发生甚于技术创新的推进。

第三篇:前金所:P2P网贷的法律与风控

前金所:P2P网贷的法律与风控

P2P网贷过程中哪些方面需要加强法律风控?法律风控工作如何有效展开?这些问题都是P2P网贷平台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细细的分析一下P2P网贷的流程,不难发现这些流程中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风控的环节:

1、借贷各方达成借贷协议之前的沟通咨询环节:P2P网贷平台是否能够取得借贷各方的信任,是P2P网贷平台能否发展壮大的根本。如何取得他们信任,仅仅靠在平台上简单罗列一些法律法规来说明P2P网贷的合法性、对相关法律知识的进行普及以及说明与什么样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就想从法律合规性角度说服他们,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P2P网贷平台应该加强平台法务或合作律师与平台用户之间的咨询沟通工作,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取得让他们信任。

2、对借款方的尽职调查环节:P2P网贷平台在决定将借款方借款信息放在平台上之前,一般需要先对借款方进行尽职调查,以确保借款方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对借款资金的安全性进行相应评估。而如何尽量提高尽职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法律风控工作如何在尽职调查环节有度展开也是P2P网贷平台需要去思考完善的问题。因为借款方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对借款资金的安全性问题是投资人最关心的问题,如果不能通过尽职调查有效的披露,无论对投资人而言还是对P2P网贷平台本身而言都是祸患。

3、对贷后的监督风控环节:当借贷双方通过P2P网贷平台完成借款后,投资方对借款资金使用情况的知悉更多的是通过平台对借款方的信息披露,而如何将借款方对借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披露也是P2P网贷平台需要思考并完善的问题。对借款方借款后对借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擅自改变借款资金用途的情形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法律风控工作至关重要。因为借款方不经意间的一个决定很可能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而这根“发”往往需要专业的法律人对交易环节进行提前锁定,所以P2P网贷平台需要加强在这个环节的法律风控工作。

4、对借款过程中或借款后出现纠纷环节:无论是借贷双方还是P2P网贷平台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此,但有交往就会有纠纷,当遇到借贷纠纷时如何有效化解纠纷是P2P网贷平台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当出现借贷纠纷时,借贷双方往往会第一时间与P2P网贷平台取得联系,因为P2P网贷平台是他们之间的桥梁,而P2P网贷平台如何有效的帮助他们解决借贷纠纷?从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P2P网贷平台看,没有任何帮助提示。

因此,P2P网贷平台应加强对借贷双方有效解决借款过程中或借款后出现的借贷纠纷的疏导和管理工作。

细节决定成败,P2P网贷平台能否做好法律风控将是决定一个平台能否在今后的P2P网贷平台激烈角逐中称霸一方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切实的保障好广大投资者的本金及利息权益,才有可能在这场普惠金融盛宴中笑到最后。

第四篇:小微金融服务:在创新与风控之间寻找平衡点

小微金融服务:在创新与风控之间寻找平衡点

   时间:2014-03-31 16:15:56 星期一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胡一敏

新华网浙江频道3月31日电(朱俊丞)随着中央不断出台政策要求加大对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社会各界对小微金融的服务现状越发关注。但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且GDP增速放缓,小微企业的成长环境显得愈发严峻了,而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台州也将再次成为焦点。

提到台州,我们很容易想到构成“台州模式”中的三家本土城商行——浙江泰隆银行、台州银行以及浙江民泰银行,以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简便、高效的金融服务而被外界所熟知。其实,除了三家本土城商行,农行台州市分行也以其独特理念及精准市场定位在台州政府支持地方经济考核中连续五年夺冠,荣获台州市小微金融服务突出贡献奖。

据了解,2013年,农行台州市分行新增小微企业345户、授信62.69亿元。其中小微企业用信32.72亿元,贷款余额30.99亿元。全行各项贷款不良率为0.97%,比年初下降0.71个百分点,这在2013年银行系统不良率普遍上升的大环境下实属难得。打破传统思维模式提升服务效率

小微企业贷款之所以难,无非是信息不透明、缺少有效抵押物,往往在大银行贷款很容易碰一鼻子灰。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农行台州市分行摆脱了“成份论”和“规模论”的思想束缚。农行台州市分行行长金跃强指出,“台州的区域经济特点决定了我们一定要服务好小微企业,不做大客户现在没饭吃,不做小微企业将来没饭吃。”金跃强大力倡导“大银行要做小生意”的经营理念,明确提出了“客户不分大小,只分优劣”、“企业不惟成份,只看效益”、“不片面追求企业做大、而追求企业做精”。

汪先生是台州黄岩东城街道辖区内的一位小企业经营者,今年初,他经营的塑料厂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但购买原材料存在资金缺口,正当他发愁犯难时,农行的工作人员来到他企业里了解金融需求后,就及时为企业发放了100多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解决了资金缺口,这让汪先生很是高兴。

据了解,汪先生在黄岩还有一家厂在西城街道辖区内,同样做塑料生意,但在信贷方面两个厂存在着区别。“贷款要用到土地证。西城那边的厂是有土地证的,向银行贷款比较容易;但东城这边的厂房都是租的,没有土地证是很难贷到款项的。”汪先生说,每当遇到资金问题就很头疼,不过这种情况在他“遇到”农行后就消除了。

“近年来我们不断降低小微企业信贷准入门槛,放宽贷款担保要求,同时进一步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就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将信贷投放到小微企业。” 农行台州市分行信贷部副总经理郭秀勇介绍说。

“像农行过来调查评估,只要符合条件,后续的手续他们都帮忙弄好了,一条龙服务,不需要自己跑来跑去的——非常省心”,汪先生这样对笔者感叹。试水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工厂化运作

我们知道,小微企业在创立初期,并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再加上产品生产到销售资金回流需要一定时间,当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增加投入时,就容易面临融资难题。

针对这种情况,农行台州市分行专门制订了小微企业信贷工厂化运作方案,通过业务营销批量化、运作流程工厂化、产品设计标准化的处理小微金融业务,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开发小微企业系列信贷产品,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时期的小微企业,提供更贴近需求的“量体裁衣”似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据农行台州市分行行长金跃强介绍,该行在小微企业起步成长阶段,推出了创业贷款、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个人综合授信贷款、简式快速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在小微企业扩张阶段,推行小微企业授信贷款、技改贷款。而为了助推小微企业走向国际市场,该行更是全力打造出口保理融资、福费廷、内保外贷、应收账款池融资等组合产品。

由于小微企业融资普遍具有“短、频、急”的特征,“速度、额度、便利度”就成了小微企业最大的关注点。

对此,农行台州市分行通过推行贷款双向承诺制,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实行“一站式审批”、网上审批作业模式,存量周转贷款当天审批办结,有效提升了放贷速度。为提高额度,该行将单户授信3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客户的用信权限和定价权限,转授权给基层经营行,实现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低平台运行。对于全额抵押的小微企业,该行通过发放信用贷款扩大融资。为了扩大覆盖面,该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在分行本级设立小企业业务部,辖属11家支行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分中心,形成中小企业专营金融服务管理体系以提高服务便利度。同时,通过下沉对公业务,推进市场型网点、园区型网点、乡镇型网点等三类专业型网点建设,丰富二级支行功能,以提升小微企业专业服务水平和网点区域覆盖率。据悉,截止2014年2月末,农行台州市分行小微企业客户数量达1140家、贷款余额115.54亿元,用信比年初增加2.06亿元。以“三品、三表、三流”为风控筑基

因为信息不透明,小微企业的盈利能力很难准确把握。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放贷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如何判断能否放贷、贷款额度定在多少、用信品种如何分配”等难题,农行台州分行在业界所熟知的“三品、三表”(三品:人品、产品、抵押品;三表:电表、水表、海关报表。)模式上还增添了“三流”。

所谓“三流”,一是看人流,通过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车间生产人员的数量与精神面貌,来了解生意的兴旺程度;其次是看物流,通过原材料和成品仓库,了解原材料采购情况和存货进出情况,来判定购销是否畅通;三是看现金流,通过现金流量表、销售明细账、银行存款流水和存款对账单等,看销售货款回笼情况和资金使用去向,了解企业资金流入流出量。“运用‘三品、三表、三流’的调查模式,我们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竞争力及盈利能力进行较为有效的初步评判”,郭秀勇表示,这为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银行业不断加大对小微金融的投放力度,并为此进行了各种创新和降低门槛的同时,为何市场上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小微企业自身是否也存在一些根源问题?

“中国的小微企业一般依附于大企业生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且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制造多以复制为主,竞争能力不强;而且小微企业往往因为管理制度不健全缺少对企业主行为的约束,使得小微企业投资扩张制约较小,通常是企业主一个人说了算,缺乏扩张前期的市场调研”,郭秀勇以其近十六年的信贷业务经验向笔者阐释。

“企业主的投资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没有跟上企业的扩张速度,这很容易导致企业经营不善,面临各种资金风险”,郭秀勇一语中的。

也许,中国的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要突破要发展,只是一味的强调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在银行业持续扩大输血量的同时,另一面也需要企业主们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素质,能够跟得上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节奏,有足够能力应对来自各方面的经营压力和挑战。

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实体经济要真正发展壮大起来,企业主们要向国外企业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这一条路任重而道远。

下载互金监管应平衡好创新与风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互金监管应平衡好创新与风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