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创建法治社区的实施方案123(写写帮推荐)
关于创建法治社区的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开展,根据《县委县办公室、红格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现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社区建设,规范社区管理,保障社区稳定”为宗旨,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以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为核心,促进社区依法建制、居民自治、民主管理,为构建平安和谐红格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法治社区”创建活动,使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进一步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不断增强。社区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居民参与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在社区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为全镇和谐社区、平安社区、法治社区建设提供服务和保障,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为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主要内容
“法治社区”创建的主要内容是:重点学习宣传《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城乡规划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10部法律法规知识,并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和妇女权益保障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深入社区依法治理,将社区各项事务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社区法制宣传教育
1、设立一个法治宣传栏。将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定期载入专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漫画,结合具体事例“说”法。
2、社区要建立一个法律图书室。在社区开辟场所,并配置一些法律书籍,定期对居民开放,做到有“法律明白人”进行讲解,使社区居民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
3、制定一个学习宣传计划。镇街道办事处要结合实际,制定出“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具体宣传计划,并认真抓好落实。
(二)组织开展“法律进社区”系列活动
1、举办针对青少年的法律知识讲座。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开设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等,保证青少年在社区内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2、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义务法制宣传活动。利用社区法制宣传阵地,开展法制宣传,在为居民解疑释惑、排忧解难的过程中普及法律知识,帮助居民了解和掌握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做到法制宣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3、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播放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党员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和居民学校,开展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家庭防盗,交通安全等常识教育,针对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法规教育,针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法规教育,针对经营业主、流动人员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教育,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法、合同法教育等,提高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率。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我社区居委会主任牵头负责全 “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搞好工作协调与指导,确立培育推广典型,组织召开相关会议,起草考核标准,推荐表彰对象。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先进典型,积极开展“法治社区”示范点创建工作,促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三)认真组织检查考核。镇党委起草“法治社区”考核办法,报镇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修订。依据考核办法,组织对镇的考核,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的方式,打分评定,对“法治社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评比表彰。
第二篇:法治创建实施方案
梁集镇第二小学
法治建设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依法治校基本方略,认真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精神,扎实做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创设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我校小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法制学校创建标准和要求以及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建设,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道德纪律教育相结合,与科技文化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促进教育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努力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二、总体要求
法制学校创建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普法工作和依法治校工作为基础,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三位一体”的学法守法用法工作的长效机制,以法育人、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不断提高学校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法律素质,自觉抵制违法现象,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使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知识、有纪律、懂法律、守法律的新型人才。
三、工作目标
学校教职工、学生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教水平显著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和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深入开展,有效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同时,实现行政决策和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学校的办学行为、教师的从教行为更加规范有序,为建设和谐社会、平安校园,创造一个稳定有序、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
1、在青少年学生中逐步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预防与减少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带动全社会人人参与学法、知法、守法的活动,促进全民法律素质的整体提高。
2、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和自护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的基本常识,增强自护意识和能力。
3、逐步建立一支合格、稳定、专兼职相结合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开发,形成适应小学生特点的法制教育的校本教材。构建适应本校学生实际的法制教育网络。
四、方法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切实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
高,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和兴衰。要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法制教育月”和“警校共育”的实施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领导,加强协作。学校成立法制教育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并确定一名分管校长和法制副校长具体抓法制教育,明确职责,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主动与综治委、司法、公安、团委、关工委等部门联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职责分明、工作有序的责任体制和学校、家庭、社区联动的运行机制,健全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法制教育小组,一学期开展一次法制专题家长会,逐步实现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
3、开展活动,加强教育。要开设法制课。课堂是青少年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各校要逐步实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和教师“四落实”,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⑴ 每学期都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影片(至少一次),并聘请法制校长或法制辅导员来校开展法制教育讲座(每学期至少一次)。
⑵ 建立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充分利用星期一升国旗、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宣传方法,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宣传工作。⑶ 通过班、队会等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活动。每学期法制教育主题班会一次。结合安全教育,每学期每班安排2节法制课。
⑷学校组织法制文艺汇演、法律知识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学生知法、明法、用法,提高对法律的认识,做一个尊法、守法的新时期好少年。
4、开展“警校共建”,创办法制学校。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的积极作用,发挥其社会效应功能,努力创办好法制学校。学校要主动邀请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并要求法制副校长定期到校为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讲解,使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普遍得到增强。
5、治理周边环境,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要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治理好校园周边环境,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告别‘三室两厅’、网吧,争做‘四有’新人”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校外部环境。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使校园成为一个大教育场,营造一种“校园无小事,处处皆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园秩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创安全文明校园”既净化师生的生存环境,增强人们的安全感,又通过广大师生参与创建活动,规范自己言行,养成“文明、守纪、守法”的习惯。
6、开展社会实践,养成守法良好习惯。加强法制教育基地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开展“法律进社区”等活动。通过团队活动、校外活动、劳动实习等活动和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合理安排好学生假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法律知识,形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五、保障机制
建立创建法制学校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徐超
副组长:王行桂
成员:蔡鹏郑玉松仝春梅杨玉芹
六、明确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贯彻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对各项活动进行统一部署,明确责任,落实工作措施,搞好协调配合,确保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2、周密安排,讲求实效。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严格考核,完善资料,把法制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广泛影响,养成习惯。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结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学法律,知荣辱,明是非,爱国守法,明理诚信,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懂得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4、营造氛围,寓教于乐。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要把基本法律知识、基本行为规范和现代法治观念作为学生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加强信息报送和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2010年9月
第三篇: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127团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法治创建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落实县委法治精神,继续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实措施依法做好民政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在促进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作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严格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法治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
(二)深化普法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三年,要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在提高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确保我局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落到实处,使法制宣传教育逐步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围绕依法行政,提高民政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好依法行政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结合今年的“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各项行政职权的分类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首问负责制,健全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逐步形成操作性强、内容完善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增强全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四)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民政局依法治县工作例会制度;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照创建法治的工作要求,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经费,并逐步增加投入,确保法治创建活动、法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总结
127团法治社区创建活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法治创建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落实县委法治精神,继续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维稳定”的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务求实效、着力推进依法行政,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实力、魅力、活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维护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以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实措施依法做好民政工作,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弱势群体提供最有力的保障,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在促进和谐稳定、维护公平正义、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工作整体水平等方面取得新发展。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充分发挥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及时调整充实工作班子,严格制定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工作,做到法治建设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积极探索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推进法治建设计划的深入实施。
(二)深化普法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是“六五”普法的第三年,要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认真组织实施、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激励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检查和督促,在提高学习实效上下功夫,确保我局法制宣传教育计划落到实处,使法制宣传教育逐步走向深入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围绕依法行政,提高民政工作人员法治意识。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做好依法行政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结合今年的“党政正职三个不直接分管的规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和“加强领导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做好各项行政职权的分类整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实行首问负责制,健全公开办事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绩效考核制,逐步形成操作性强、内容完善的行政效能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化的内部审核,进一步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考核的实效性,增强全民政系统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
(四)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民政局依法治县工作例会制度;三是,强化经费保障。严格按照创建法治的工作要求,落实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经费,并逐步增加投入,确保法治创建活动、法治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法治社区创建计划
127团社区开展法治社区创建活动计划
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认真落实民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意见》,我村牢牢把握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全民学法用法三个重点,积极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为确保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充分认识活动意义
开展法治创建活动,是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有效措施和载体,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村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切实做好法治创建工作,对于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参与基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增强村民自治的能力和水平,规范村级事务管理与监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认识法治创建活动的重要性,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实事来抓。准备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委主任为副组长,村委班子成员为组员的建设“民主法治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民主法治村”建设活动的开展。制定法治创建活动实施意见和工作计划,细化目标责任,确保责任到人。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中选拔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人员,组建法治建设联络员队伍,并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法治建设方面的知识,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各自作用,使法治创建活动能深入到全村每个村民的心中,使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法治建设的大潮中来。
四、加强民主管理,规范规章制度
1、进一步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两项基本制度。村民自治章程是农村实行村民自治的规范性和权威性的规范,主要是对村民委员会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是村民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手段,相当于一个村子的“小宪法”;村规民约侧重于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是调整村民与村、村民与集体关系的重要手段,是全体村民对自身行为的一种约定,相当于一个“小民法”。法治创建活动就是要从建立健全两项制度入手,两项制度的每一条款都必须做到于法有据。制定村民自治章程主要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会民大会、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调委会、治保会、卫生委员会等组织的职能、任务、村民的权利义务等基本问题信出明确的规定,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便于操作。村规村约要根据国家宪法、法律和现行政策的有关规定,不能出现侵犯公民权利的条款。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贴近农民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做到简便易行、实在管用。制度的起草过程一定要严格程序。
2、要形成一个符合自治要求的矛盾调解机制。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不可避免村民与集体之间、村民相互之间会发生一些矛盾纠纷。这些问题往往构不成刑事处理和治安处罚,但明显违反了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规定,而法律又没有给村民委员会设定处罚权。在创建中要以人民调解组织为依托,建立矛盾调处机制,凡涉及村民与集体、村民与村民之间发生矛盾,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由村民委员会出面调解,形成调解协议,双方自觉执行。尽量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五、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以普法教育为基础,采取多种形式狠抓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村农民的法律素质。组织广大群众学习法律方面的有关报刊、杂志、书本。进一步在广大村民特别是基层干部中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广大农民群众学法、守法,积极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并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广大农村干部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行政,民主治村。搞好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相结合,把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必要的法律援助作为推进法治创建活动的重要措施,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