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3 09:1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第一篇: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

xxxx,女,今年34岁,xxxx市xxxx镇xxxx村人,现与合伙人合资创办了xxxx服饰公司。近年来,她凭着一种坚韧不拔、遇到挫折不回头的创业热情,靠着“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用滚雪球的方式逐年扩大经营规模,树立了我镇妇女自强、自立的创业典型。

迷茫中寻求生存的途径

xxxx自小家境贫寒,家中兄弟姐妹六人,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顿饱饭,为了家中其他姐妹能够上学,xxxx初中毕业以后就外出打工,为父母减轻了生活的压力。最初,xxxx尝试过许多工作,如饭店服务员、纺织工人、清洁工人等。最终xxxx在山西省阳泉市找到了一份服装加工的工作,跟着一位有经验的师傅学习,自此开始了她在服装加工业发展的道路。

打破传统观念,转变就业观念

23岁时,xxxx进入了人生的另一阶段——结婚,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妇女结婚了就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种植农田,打一份工,过一种传统的农村媳妇的生活。但是xxxx并没有走前人的老路,而是开始了创业,在山西日昌开了一个小裁缝店,每天起早贪黑,认真做事,给自己创造一个施展自我价值的舞台,也为自己今后创办公司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和资金。

踏上创业之路,彰显女性风采

xxxx5年初,xxxx已经三十岁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年迈的父母和正在上学的孩子,她放弃了在山西盈利丰厚的裁缝店,与朋友共同集资30万元创办了xxxx服饰。创业初期,公司各方面都不成熟,当时公司只有10几个工人、30几台机器,年销售量也只有60几万元,公司的订单也不稳定,常常会出现没有订单的情况。即使是这样,xxxx也从来没有拖欠过工人的工资,与提供原料的厂商也是按时结账,这为她掘得第一桶金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xxxx7年末,xxxx的客户接了一批童装来不及制作,想到xxxx服饰良好的信誉,就把这份订单分了两万件给xxxx。因为订单交货的时间非常紧,她与公司的员工一起熬夜加工到除夕夜,终于在约定的时间将这批货发了出去。这次的订单使xxxx一下子获得了30万的利润。xxxx利用这笔钱在xxxx村建起了600平米的厂房,新增机器100台。她的良好信誉得到客户的认可,生意日渐兴隆。开拓进取,力争更大的辉煌

公司的业务慢慢走上了正轨,xxxx也赚到了“第一桶金”,可是xxxx并不满足于现状,她还要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创新、不断开拓新的领域。xxxx年2月底,xxxx公司的良好信誉被日本企业看中,他们把xxxx服饰选作了六大加工商之一,每年给予固定的订单,xxxx服饰90%以上的订单都是来自于这家日本企业。产量和利润也在逐年的增长,今年来xxxx与合伙人先后买房买车,成了xxxx村创业致富能手之一。

饮水思源,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xxxx虽然致富了,但是她没有忘记家乡,在她的公司里,所有的女工都是来自xxxx村及周边几个村子中失业在家的妇女。她主动出资送每个女工去进行技术培训,让她们有一技之长,再根据各自所长安排到合适的岗位。除此之外,xxxx还热心公益,每年都出资帮助村委会造桥、造路,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村民们做好事、做实事。

奋发向上,积极丰富精神生活

xxxx不仅在工作上不断的创新,她还注重精神生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积极向党组织靠拢,xxxx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其中一名预备党员。xxxx年7月,xxxx经受住了党组织的考验,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一名意气风发的创业者,作为一名在xxxx村有一定影响力的女强人,xxxx一路走来,坚持诚信经营,坚持真心付出,得到了他人和社会的肯定。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一个富有激情、充满活力的女强人迈向事业的新的辉煌!)

第二篇:农村创业养殖致富事迹

农村创业养殖致富事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农村创业养殖致富事迹》的内容,具体内容:创业要找最适合的方法,不要找最好的方案。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创业要找最适合的方法,不要找最好的方案。看看那些农村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那么下面是我分享的,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90 后”留法海归用“阿甘精神”种菜 ?

跟着植物生长的节奏慢下来

今年冬天北京最冷的一天,王冕穿着大衣、揣着手快步走在农场的小路上,路旁是早已结了冰的湖面,他回头向勉强跟上的《青年参考》记者喊着,以后打算在里面养鱼,声音很快被瑟瑟寒风吞没。

滴水成冰的天气里,独自矗立在园子里的洗手间早已被冻上,但一钻进王冕的“目的地”——厨房,一股热浪扑面袭来。请来做饭的阿姨煮好了面条炸好了酱,三四个小伙子在热气腾腾的锅灶旁端着碗吃得飞快,根本不需要在逼仄的屋子里多添几把椅子。

有厚棉被遮挡和阳光直射的蔬菜大棚成了白天唯一温暖的地方,下午王冕就坐在里面和记者侃了两个多小时大山。自然乐章的员工坐在一旁喝

水、听音乐、看书,分外惬意。

种菜需要的时间实在不多,几个年轻人一起住在园区隔壁的小木屋里,一起洗菜做饭,再花三四个小时天南海北地聊天,在习惯了浮躁和快节奏的北京竟显得有些奢侈。用王冕的话说,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就像是“跟着植物的节奏慢下来”。

从小王冕就患有一种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精力不是特别充沛,下午只有一两个小时可以处理事务,他甚至可能不分时间、场合地睡着。以前朝九晚五地上班,每天得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还要看微信、打电话,让他有些力不从心,如今的慢节奏生活简直像为他量身打造的。

而在负责客户关系的魏旭珂眼中,这位说话慢条斯理、笑起来热情单纯的老板,能力强、思路清晰、看问题独到,“很有人格魅力”,还是个就算不讲理也让人无从辩驳的“脑洞大开型”人才。

魏旭珂辞去医疗器械行业不错的工作去种菜,家人自然不同意,觉得他“自讨苦吃,从安逸稳定跳进了水深火热”。但这个“90 后”男孩的理由是“想认真做点事”,这大概是诸多创业青年的共同想法。这家创业公司的员工不多,个个算得上是高学历精英,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拿一分钱工资。

“王总是个有想法的人,大方向把握得准,我们信任他的能力。”魏旭珂告诉《青年参考》,“下一个风口应该是农业,会有起色的。”

“别给我扣上海归帽子”

1981 年出生的王冕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2004 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这个没事喜欢思考的工科生“无聊”之余,打算去国外“拿个文凭,拓宽视野”。这一走就是 6 年。

在法国求学的 3 年半时间里,“没钱”二字几乎是王冕生活的主旋律。为了偿还政府和银行的学生贷款、支付生活费用,他每天除了学习就是打工,在餐馆刷碗、切菜、配冷鲜、做甜点,在农场摘桃摘杏、收割薰衣草,在火车站扫厕所,在地铁站发报纸,还开车去布鲁塞尔、科隆等大城市帮国内人代购 LV 包。只要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他“什么都干”。

幸运的是,法国是个价值标准多元的很包容的国家,穷学生坐公交车逃票,司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在有人检票时打开后门方便他们逃跑。这让王冕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要照搬同样的行为体系。

“苦不苦,只是自己的内心感受。”王冕向《青年参考》记者回忆道,“在那个阶段,我能够平静地生活,过自己认可的、有价值的生活。”

毕业后,这个出国时抱着“给父母和自己多一种选择”想法的男孩留在了法国拼搏。一开始,他只能租高层建筑里的便宜铺位,10平方米空间里的3 张上下铺住了 5 个人,室友多是世界各地怀揣“欧洲梦”的偷渡客,人人有自己的故事。

还清贷款后,拿到了两个经济类硕士学位的王冕,顺利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巴黎代表处的工作,但单调的日子让他厌倦。当初的目标已然实现,法国社会环境太沉闷,个人成长遇到天花板,都是他想要离开的理由。王冕本来有机会移民去加拿大结婚,但那个地方不适合父母,也没有太大发挥空间。

就这样,6 年来没回过一次国的王冕出人意料地回到了北京。半个月后,本来打算去东南亚旅行半年的他有了工作机会,于是顺理成章地加入了房地产公司“阳光 100”。

刚回国时,因为中文表达能力差、语速慢,王冕着实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融入过程。但一提“海归”,他就急着划清界限,“别给我扣帽子”。

王冕不觉得自己是典型的“海归”,也没有加入什么协会,因为“生活圈子和娱乐方式都不一样”。在他看来,“海归”并没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特质或共性,反而是家境差别明显,“富二代”、“官二代”、“草根”的家庭烙印一眼便知。

2012 年,在“阳光 100”工作两年后,对现有利益分配体系不满的王冕决定结束盲目的奔波,做一番“能体现自己价值”的事业。很快,能“满足自己和朋友对干净蔬菜需求”的农业进入了他的视野。

“阿甘种菜”,要的是执著单纯、目标明确

刚开始辞职创业时,对农业几乎一窍不通的王冕之所以选择“当农民”,有一大半原因是农业“门槛低”、竞争小,没多少资本的“草根”也可以进来。一头扎进农村后,他才意识到,看起来的低门槛其实是因为“门内门外一个样,四面透风,屋顶漏雨”,这一脚踏下去,“深及脖子,差点儿灭顶”。

在昌平种有机草莓的一年半里,王冕大致找到了方向和出路,但没有资金施展自己的想法,甚至没少被狡黠的当地农民忽悠。当时的女友跟着他住在 3 间屋子的农家小院里,生活条件苦得一塌糊涂,到冬天没有取暖设施,洗澡时冷得直打哆嗦。

创业的路从来都不好走。几十万元的积蓄砸进去后,王冕意识到自己“没能力管那么大”。2013 年,他搬到了离市区更近、租金更高的酒仙桥附近。为了节省成本,他辞掉了所有工人,动员父母跟他一起种草莓,一家三口就住在大棚旁的简陋工具房里。同龄朋友们按部就班地过上了有车有

房、结婚生子的安稳日子时,忙着“折腾”的王冕却跟女友和平分手。

好在“没什么事情会放在心里”的性格使然,王冕是那种天生不会发愁的人,遇到再大的坎儿也吃得饱睡得香。虽然曾遇到严重的资金流问题,但他总觉得自己“还没真正碰到挑战”。

回想起来,留学生涯对王冕最大的影响,在于跨越层级的交流。“外国人很简单,学生更是有很多平等交流的机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黑社会、地痞流氓、联合国高官、学生、白领。”他告诉《青年参考》记者,这样的经历让他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创业与之相似的,也是打破本来的圈子。从田间地头最普通的农民、技术最前沿的牛人专家,再到创业圈、金融圈甚至艺术圈的朋友,王冕很快拥有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圈子”。

反复咨询专家、阅读国外资料、进行对比实验后,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的王冕,将方向锁定在了他看来最有潜力的生物防治上面,并申请了多项专利,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到后来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李海军、在何各庄租下了 200 亩的农场并逐渐被媒体关注后,他心里越发踏实笃定。

在一篇自述的文章里,多少有点“文青范儿”的王冕用“阿甘种菜”来形容自己。“我做的事需要执著、单纯、目标明确,不一定很难,但需要付出很多。”他告诉《青年参考》,“我想得很清楚,比绝大多数人成熟。”

情怀和利益不冲突个月前,自然乐章开始赚钱了。满心感慨的王冕知道,自己的运气不错。农业盈利周期长,但空间无限大,足以改变世界。

魏旭珂向《青年参考》记者介绍道,公司园区 200 多亩,棚内七八十亩

是有效种植面积,63 种蔬菜的产量大约可以供应 300~400 个用户,目前的会员有 100 人左右。由于产量低、损耗大、科研和物流成本高,尽管每斤蔬菜售价高达 35 元,但自然乐章的实际利润其实不高。

“重视健康、有消费能力、有孕妇小孩的家庭是主要客户。”魏旭珂相信公司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环境污染严重,潜在危害多,很多人愿意为健康投入。”自然乐章过去没怎么宣传,全靠粉丝口口相传,近来也开始玩营销,运营公众号、去学校进行科普、邀请粉丝参加农药残留鉴定活动。

用魏旭珂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有情怀的人”。王冕则认为利益和情怀并不冲突,“大的情怀可以有利益空间,也只有有利可图的事才能让情怀实现”,足够的利润才能刺激生产者做得更好。

在王冕看来,农业很难实现 o2o 的商业模式。一些知名农产品交易平台虽然有了口碑,但若无法压低成本、提高效率,就很难发展。还有一些难以把控产品品质、利润空间太小。

此外,王冕认为在中国种粮成本太高,泰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农业生产成本远低于中国,牛肉、小麦、奶粉等国外大宗产品品质更好,价格还比国内便宜 30%。一旦没有进口配额进行粮食保护,本土农产品几乎没什么竞争力。相比之下,不方便储运的蔬菜、鲜花等的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这也是他努力的方向。

“过去的第一产业太低调了。互联网泡沫褪去,实体经济将迎来上升期,包括农业在内的拥有能保值、增值固定资产的企业,会受到资金的疯狂追捧。”他告诉《青年参考》,“但熬过农业寒冬、看到黎明曙光还很远。等待市场成熟,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不是三五年内可以

做到的。”

都市白领回家开农派三叔网店卖芒果年卖百吨

从小在芒果树下长大的农家子弟岑参,大学毕业后在港资企业工作了 3年,却突然辞职返乡,做起“芒果贩子”,这让家人着实震惊了一把。

岑参的家乡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坛河村,盛产桂七、紫花芒、玉文芒等顶级芒果,但受限于地理位置,田东芒果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很多人只知海南芒果,不知广西芒果。

“我们田东芒果一点不比别的差!”岑参还记得,他在中山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读时,经常带家乡的芒果给同宿舍的同学品尝,看到完全不同于海南鸡蛋芒的田东大香芒,同学们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平时都吃不到?

从小,岑参就爱去屋后的山头玩儿,他的父母在山上种植了 300 多棵芒果树。每年 4 月,果树上开着浓密的淡黄色小花,漫山遍野,非常壮观。2012 年的一天夜里,岑参突然梦到了家乡的那片芒果林,满树的小黄花变成了枝头累累的果实。他突然觉得,自己也该用成熟的知识和经验去回报家乡。

从高薪的港企辞职,岑参返乡卖芒果的消息一传出,这个世代务农的传统家庭一下炸开了锅,父母觉得“儿子疯了”。那感觉就像芒果还未成熟时,一口吃下去满嘴都是酸涩。

但岑参心里清楚,祖辈都是把种好的水果拿去市场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让他们接受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互联网、微店上卖水果必然有个过

程。

都市白领回家“务农”

“亲爱的朋友,最近还好吗?我是你的朋友三叔,我务农啦!逃离城市的繁嚣,每晚早睡,每天早起......”在岑参网店里买过芒果的人,除了会在包装盒里收到“芒果吃法”等温馨提示外,还会收到这么一封热情洋溢又朴实自然的信。

2012 年,岑参辞职后回到老家,那时候正是芒果丰收的季节,芒果成为了大街小巷的主角。“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网络技术将家乡的优质芒果推向全国?”学习电子商务出身的岑参从中看到了商机。2012 年 7 月,岑参在淘宝的网店注册成功。科班出身的岑参,管理网店顺风顺水。加上田东芒果独特的味道,网店在注册的两个月内便突破 80 多万元的营业额。

刚开始,他负责推广营销,女朋友帮着做客服,家里人帮忙采购水果。乡邻问起来,他的父母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家人的郁闷就被迅猛上升的销量给冲击得无影无踪了。

开业不到一周,每天的发货量达到四五十件,经营到 1 个月时,岑参一天要写的快递单有时有上百份,这让他不得不采购一台打印机。那段时间,经常打包发货完已是晚上 11 点。

他说,品质是他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关键。他记得,有一次他和女朋友去果园挑果时,刚挑到一半,果农突然生气不卖了。原来,他们选芒果时,有斑点的不要,畸形的不要,这让习惯了好果次果一起卖的果农不乐意了。

“传统做线下生意时,他们的观念都是差不多就行。但微店买水果的人之所以愿意付出更多的钱,就是为了购买有品质的水果,所以我们必须挑

出 20%最好的那些果。”岑参解释说,即使有时候被骂哭,他也从未改变采购的质量标准。

“创业有种淋漓尽致的快感,虽然一天下来很累,但你付出每一分努力都会加载在你身上,给你带来成长。”初尝到创业成功滋味的岑参,形容这种感觉就像芒果剥开皮后,散发出的阵阵清甜。

这种新的销售模式,很快在田东这个桂西的小县城传开了。当地快递行业的人最先意识到,原来“看不见的摊”卖水果可以卖得那么好。很快县城里很多人跟风开店,岑参预感到,价格战会越来越严重。岑参注册了公司和商标,抬高了门槛,让地摊芒果变得有“身份”。

田东芒果网络品牌营销中的 No.1

捞到自主创业的第一桶金之后,岑参乘势而上,具有战略眼光的他要走特色之路,卖不一样的芒果。

天猫(淘宝商城)上的网店有机会在淘宝商城页面获得推荐,从而增加店铺的浏览量,天猫商品力推的是诚信和商品品质,所以天猫上的店铺能比淘宝上的普通店铺实现更多的成交量,但入驻天猫的店铺需要公司进行注册。2013 年,岑参在南宁注册了公司:南宁市农派三叔农业有限公司。

注册了公司,使岑参的淘宝网店进入天猫有了“通行证”。2013 年 6 月,岑参在天猫的网店农派三叔旗舰店注册成功,注册的品牌叫“农派三叔”。品牌的力量和网店管理的严要求高标准运作,在 2013 年的芒果季里,农派三叔旗舰店注册的第一年就卖出田东芒果近100 吨。

从淘宝到天猫,使芒果从一般“地摊货”到“品牌货”的升级,“农派三叔”成为了田东芒果在网络上实现品牌营销的 No.1。农派三叔旗舰店也成为

了广西第一家专营本地新鲜水果的天猫旗舰店。岁的岑参越来越会“来事儿”:为了芒果保鲜,他在包装上研究了很久,最后在一个工厂定做专门的泡沫箱和纸箱,用三层包装让最远的客户也能吃到仿佛刚摘的果子。

他的广告语亲切极了:“三叔,自家人的味道。”不老的“三叔”还善于用年轻人的语言销售,比如,“嗨,走远点,咬一口太多汁,爆浆!”

就是再忙,他每天也会抽出时间看客户评价,有顾客只是语焉不详表达不满的,他还会打电话跟对方沟通。“有的顾客反映芒果太青了,我就告知他们怎么去催熟。通过印传单,增加页面描述,明确告知顾客食用方法。”通过点滴的改进,他不断改善对消费者的服务。

如今,家乡在他的带动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果农们再也不用为价格低卖不出去发愁了。2012年当地品质较好的芒果能卖每斤1.8元左右,2013年就涨到了每斤 3 元,到了 2014 年更是涨到每斤 4.5 元左右。当地稍有种植规模的果农年收入超过 10 万元的比比皆是。

这让岑参特有成就感。他说,创业能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那么大的改变,这比咬上一口馥郁浓香的芒果还要好。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相关内容

第三篇:农村致富能人优秀事迹

“农村致富能人优秀事迹”先进事迹材料

王发山今年36岁,是一位普通的农村青年,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固定资产达数十万元、年获利几万元的致富能人。这里无不饱含着创业的坚辛、勇于拼搏和年轻有为的创业精神。

****年底结婚了,当时家里很穷,全家十来口人,吃的是粗粮,住的是要倒塌的土房,靠仅有的十几亩土地生存,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穷则思变,一个新思路在年仅22岁的王发山的脑海中形成了,靠自己给别人打工时挣来的钱搞育肥猪,九五年首批肥猪出栏,获利一万元。5年多,他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割草、制料、喂食、洁舍、防疫……忙个不停,经受着脏、累、臭的折磨。有时累得腰酸腿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双手皮肤成了僵硬死皮。除了养猪外,他还要忙家务,供养上学的子女,加上种田务树,实在是忙得团团转,但他还是咬紧牙关硬挺过来。为了克服文化低、养猪难的困难,他赴外地等参观学习,并引进“大白”优良猪种;购买了《养猪技术指南》、《杂种猪快速育肥术》书籍与养猪技术光盘,订阅了《农业科技报》、《农村养殖报》和《村镇百业信息报》等,不断丰富养猪知识;总结积累了生姜桔皮保健催肥、姜茶红糖止泻除痢、柿皮枣皮消炎解痛等简而易行验方20多个。为了优化养猪环境和提高养猪质量,在建造标准规格、清洁明亮猪舍的同时,夏季用遮阳布蓬顶纳凉,冬天用塑料布封闭保温,使猪正常生育。

育肥猪获利快,他通过自己育肥,也带动了亲戚朋友。通过他的带动和帮助,都养育肥猪发了家,分别盖起了瓦房,全村出售育肥猪近千头。

王发山富了,他深知,“一人富了不算富”的道理,经常到周围养猪户家里技术指导,互相探讨养殖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时常还将从网上下载的知识、资料印发给养殖户,帮助他们提高技术,增加效益。“干事业要有恒心、决心,更要有信心。”这是王发山口头上经常说的一句话,二十多年的养猪收获使他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人生之路,他是一名成功者,靠自己的汗水、更靠自己的智慧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他带动了当地养猪业的发展,他的成功也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王云生的养猪之路证明:坚定的毅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干一行爱一行是成就事业的根本保证,我们相信:王发山的养猪事业明天会更好。

第四篇:2011全市农村青年致富能手事迹简介

2011全市农村青年致富能手事迹简介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办事处新镇村东临孙牛路,南靠市水泥厂,北边就是风景秀丽的康王河。紧靠河岸的裕盛洗煤厂就坐落于此,裕盛洗煤厂自建厂到现在不足四年的时间,已进行了两次扩建,由最初的日洗煤300多吨到现在的500多吨,年产值500多万元到现在的800多万元,这每一次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洗煤厂经理王红军的心血,提起王红军全村人都说:“红军这孩子别看年龄不大,在经营致富方面还真让人佩服”。

王红军,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办事处新镇村人,34岁,3口之家。毕业后,他凭借着市水泥厂在本村的优势,自己筹资6万元购买了50拖拉机搞水泥贩运生意,夫妻二人不分昼夜的跑运输,由于讲信用,服务好赢得了很多的客户,一时又供应不过来了,两人一合计又投资四十多万元购买东风挂车一辆。这样干了四年他感觉这样干下去顶多能解决自己一家人的致富问题,并不能帮助自己周围更多的人致富,他暗下决心自己富了不算富,一定要让更多的人共同富起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见在村北有一闲置的预制厂空地,他感觉到自己的抱负到了实现的时候了,他同妻子协商后2007年筹资200多万元建设裕盛洗煤厂,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年产值达到了500多万元,安排村剩余劳动力50多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感觉目前的生产能力已经太小了,经过多方面的考察研究,他又投资100多万元进行了二期扩建,年产值达到了现在的800多万元,安排剩余劳力近百人,为全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饮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之后思奋进。在党支部的关心下,王红军主动向组织靠拢,2009年向村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以后每年向组织交一份思想汇报和致富经验总结。王红军致富的事迹受到当地党组织的重视,党支部经过组织程序把王红军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考察和培养,引导他发挥信息、技术、资金优势,与其他商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创造条件,让他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提要求、压担子,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并且把他与两名党员结成对子,让其发挥自身优势,传授致富技术,提供信息服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以王红军为代表的一批致富能手的带动下,新镇村的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第五篇:农村优秀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进个人事迹

带头致富的乡村女强人

在**区**村后山的羊肠道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位眉清目秀、勤奋善良的青年妇女,每天背着一个小孩再一手拿着锄头、一手牵着另一个小孩,早出晚归,整整在这条小道上走过了五个春秋。她就是33岁的**村致富带头人、优秀共产党员张建菊。

张建菊从小就家境贫寒,全家人只靠善良勤劳的母亲,挑着凉粉小担走村串乡、赶庙会、跑集镇赚来的一点钱苦苦维持着全家人的生活。张建菊望着瘦弱的母亲,含泪离开了学校,在家帮母亲承担家务活。面对困窘的家境和家乡的穷山恶水,她彷徨过、怨过自己命苦。母亲看到她终日愁眉苦脸,便对她说:“孩子,人穷志不能穷啊!再说你正赶上党的好政策,人人都有用武之地的好时代,只要有决心、有信心,什么事都能干成!”母亲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勇气。16岁的那年春天,她跟着村里大人到金昌市一家大酒店打工,由于她好学上进,工作积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成了酒店的骨干,担任了会计兼大堂领班。四年后,她用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在金昌市自己开办了一家酒店,生意越做越红火,在当地享有盛名,成了打工妹中的佼佼者。

张建菊结婚后,随丈夫回到老家农村,她看到不少乡亲们成天游来逛去,怨天怨地,认命受穷,无所作为。她想改革开放近30年了,还有这么一些人,思想不解放,总是只靠旧观念种庄稼过日子,只要观念变,黄土地也能生出金来。我应该带头在农村干出个样子来给大家看,农村同样大有作为。后来,她在山上承包了10多亩地,建起了桃园,挖坑种树,打井盖房,架线修路,挖沟护园,搞基本建设。春季她带着两个小孩上山,一锄一锄把10多亩桃园翻了一遍,套种香菜、西瓜、大白菜、萝卜等农作物。数九寒冬,她顶着凛冽的北风刨开冻土,给桃树施上基肥。她还刻苦学习钻研园艺知识,熟练地掌握了剪枝、施肥、防病灭虫等技术。第一年,仅套种的香菜、大白菜两项收入3500元,辛勤的汗水换来丰收的喜悦。

第三年,她的桃园硕果累累,四面八方的客户前来购买,运往南方大城市,村里人称她是“桃老板”,有的还叫她“富婆子”。在她的带动下,不少农民跟她上山承包土地,建起了桃园,她教他们管理,搞推销等。成了当地有名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五年后,正当桃园进入收获黄金季节时,谁也没想到,她却毅然把桃园无偿转送给本村一位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的困难户。不少亲朋好友有点想不通,说什么:“摇钱树白白送给别人,你自己怎么办?”她充满信心地回答:“致富的路很多,什么地方都可以闯出一条致富路来。”

XX年春天,张建菊带着几名贫困户妇女去广东闯天下。

2011年,她的名字和先进事迹载入了**区群英谱里。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农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光荣称号。

下载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致富个人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创业致富项目个人创业致富项目

    农村创业致富项目,个人创业致富项目的点读笔市场空间农村创业|创业致富|创业致富项目|个人创业项目| 在家乡创业,可以免除远离亲人的痛苦,更没有城市高度的竞争力。在家乡创业......

    致富能手事迹

    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党员致富典型李银芬 在泉子街镇小西沟村,提起种植能手李银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年来,她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村党组织的关心帮助下,经......

    农村致富带头人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材料 xxx,52岁,岳坝村人。由于早年家境贫寒,年轻时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终因家庭负担重,继承父业开始种地,但因耕地只有3.2亩,位臵偏,产量低,全家7口人生活非常困难,是全村......

    农村致富标兵

    编号001 2010年11月23日 10:23 湖南日报 【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在服务富民强省、“四化两型”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组......

    农村致富带头人材料

    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XX,男,生于XX年XX月,现年XX岁,XXXX村民,一名看似普通的农村青年,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工作中,他务实创新,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在平凡......

    致富能手事迹(合集5篇)

    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党员致富典型李银芬 在泉子街镇小西沟村,提起种植能手李银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近年来,她凭着一股韧劲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村党组织的关心帮助下,经......

    养鸡致富典型事迹

    养鸡致富典型 ——柏林村养鸡户郭丑的事迹材料 郭丑的是柏林村居民,现年57岁,家中三口人,原先生活非常贫困,靠打工为生,年收入不足万元,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为了摆脱贫困,发家致富,郭......

    养鸡致富带头人事迹

    养鸡致富带头人事迹蒋梅同志今年30岁,毕业于佳木斯工学院,1996年7月,她意气风发,满怀憧憬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任桃山林业局机修厂技术股技术员,正当她沉浸在爱的温馨与对事业充满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