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号 关于印发《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文件
校团字„2010‟10号
关于印发《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系)团委、各学生组织:
为了在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按照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青发„2007‟27号)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了《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实施。
—1—
附件:《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
2010年4月9日
主题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培养工程
通知
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办公室
2010年4月9日印发
(共印20份)
—2—
附件: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实施方案
为在我校广大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我校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青团河南理工大学委员会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青发„2007‟27号)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目的是要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二、培养对象
培养对象主要针对大学生骨干,包括各院(系)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社团干部,以及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由各班团支部向所在院(系)团委积极推荐。院(系)团委
—3—
在考察、审核的基础上,择优向校团委推荐,并由校团委审定。
三、培养目标
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四、培养内容与方式
1.理论学习。每期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各异的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2.实践锻炼。每期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3.志愿服务。每期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参加不少于4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农、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4.内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部分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国际、国内交流活动或与兄弟院校青年学生的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5.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教师的—4—
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培养数量
计划每期培养大学生骨干30人。
六、工作格局
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中青联发„2006‟45号)有关要求,构建校、院(系)、班级三级培养的工作格局,由校团委负责,各院(系)团委、班级团支部分层实施。校团委每年六月份至次年六月份举办一期“大学生骨干培养班”,每期培训30名大学生骨干。各院(系)团委对本院(系)主要学生骨干进行轮训,各院(系)每年轮训人次不少于20人次。
七、管理与考核
1.建立档案。为列为骨干培养对象的大学生逐人建立档案,对参加培训、实践的全过程和考核成绩、取得成果进行记录,以便综合评价,提供有效服务。
2.综合考核。对培养对象的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实践考核、综合素质评议等三个部分,设定量化指标,最终给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
八、工作保障 1.组织分工
全校范围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工作在校党委
—5— 的领导下,由校团委负责整体工作落实情况,各院(系)团委分层实施。校团委负责培养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各院(系)团委负责落实本院(系)大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并负责对大学生骨干的考核和管理。
2.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校团委积极争取学校财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培养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学校各类理论社团,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年学生的强大网络阵地。三是师资保障:校团委将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学校“两课”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等。
3.机制建设
一是在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三是健全推介机制,通过国家级、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自强之星等评选活动,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中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
—6—
第二篇:16关于印发《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印发《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按照共青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共青团湖南省委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团中央制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团省委研究制定了《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附件:《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共青团湖南省委员会 2007年11月23日
附件:
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在我省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湖南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青团湖南省委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青发〔2007〕2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目的是要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巩固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二、对象与内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全省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
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我省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1.大学生骨干培养
工作目标: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对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部分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或与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格局: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构建省、县(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养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团省委、省学联举办“湖南自治省大中专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每年对全省高校4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和为期一年的跟踪培养,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导师辅导、评价考核等机制。各县(市)团委省直团工委参照这一模式,每年对本地本系统大中专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各大中专学校校级团学组织每年对本校主要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40人次的轮训,院系团学组织对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进行轮训。
2.共青团干部培养
工作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团干部,帮助团干部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培养大局意识,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研讨。以省团校为主要依托,举办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研讨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教育培训和研讨,着力增强团干部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
——参观考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开展专项的课题调研,提交调查报告。
——挂职锻炼。一是继续实行基层团干部到团省委机关挂职学习的制度,继续推荐我省团干部到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二是试行上级团的机关干部到基层的挂职锻炼制度;三是试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团干部的相互挂职培养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团干部到地方、企业等其它单位的挂职锻炼制度。
——出国培训。进一步加强我省共青团、青联组织与有关国家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组织优秀团干部参与青年国际交往活动;努力开辟青年国际交流项目,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
工作格局: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实施
共青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层次。团省委每年有计划地培训县(市)、乡镇两级团委书记、副书记40人左右,县(市)团委、省直团工委负责下一级团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基层团干部,要争取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五年内使全省农村基层团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基层团委书记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3.青年知识分子培养
工作目标:加强党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教育,引导青年
知识分子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主要内容与方式:
——社会服务。开展“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行动、博士团服务地方、“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青年知识分子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国情考察。启动“青年知识分子国情考察团”,每年定期组织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就涉及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或基础性课题,深入到
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农村基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考察调研,形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
——高端研讨。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研讨班、论坛、交流会等方式,组织青年知识分子集中学习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各自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打造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之间交流沟通、共享信息、研究协作的平台。
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湖南省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网络。团省委依托省青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与省社科院、教育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与部门合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40人次的社会服务、40人次的国情考察和40人次的高端研讨等活动。县(市)级团委和各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团委可参照团中央、团省委、团省委的做法,加大对本地本单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团结力度。
三、工作保障 1.组织分工
全省范围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工作在团省委党组的领导下,由学校部牵头、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共同实施。学校部负责培养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组织部负责团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联络部、宣传部、青工部负责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的实施;联络部负责三类群体的对
外交流及与港澳台交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负责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保障;省团校负责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各地各单位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单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逐步建立领导决策、议事协调、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通过重点项目和活动,推进各类青年骨干的培养。
2.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各级各单位团组织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培养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省团校及高校业余党团校、各类理论社团等,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强大网络阵地。三是师资保障:团省委将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高校“两课”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等,组织力量编写切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需要的资料和教材。
3.机制建设
一是在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
助。三是成立“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会”,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每年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四是各级团组织要探索完善定期向党政组织积极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积极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培养规划,推动党委政府把优秀的青年人才纳入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范围。四是健全推介机制,通过湖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湖南省大学生品学奖、湖南省三好学生、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评选活动,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中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
第三篇: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
案
(征求意见稿)
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全党的共同任务,也是我省各族各界青少年的崇高使命。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于引导云南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青发[2007]27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动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通过教育培训、理论研讨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培养对象和内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其中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我省高校中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包括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包括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1.大学生骨干培养
工作目标: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力争在全省村镇社区建立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基地100个,实现万名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的目标。
——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对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部分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一次省际高校交流活动、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或与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格局: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分类施教的原则,指导高校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定期开展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大学生骨干培训,努力构建全省、州(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训的工作格局。团省委、省学联每年对全省主要高校200名以上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年的重点跟踪培养,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即确定一个课题,选配一批导师,参加一次不少于一周的集中学习研讨,参加一次不少于两周的挂职锻炼,撰写一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各市(州)团委、学联和省直团工委参照这一模式,每年对本地本系统高校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不少于400人次,院系团学组织对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进行轮训。
2.共青团干部培养
工作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团干部,帮助团干部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培养大局意识,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研讨。依托省工青妇干校,借助省委党校的师资力量,举办多样的理论学习研讨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教育培训和研讨,着力增强团干部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
——参观考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我省贫困地区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开展专项的课题调研,提交调查报告。
——挂职锻炼。一是继续实行基层团干部到团省委机关挂职学习的制度,继续推荐我省团干部到团中央机关和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二是试行上级团的机关干部到基层的挂职锻炼制度;三是试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团干部的相互挂职培养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团干部到地方、企业等其它单位的挂职锻炼制度。
——出国培训。进一步加强我省共青团、青联组织与有关国家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组织优秀团干部参与青年国际交往活动;努力开辟青年国际交流项目,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
工作格局: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实施共青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层次。团省委每年有计划地培训市、县两级团委书记、副书记150人左右,市(州)团委、省直团工委负责下一级团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基层团干部,要争取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五年内使全省农村基层团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基层团委书记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3.青年知识分子培养
工作目标:加强党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教育,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亿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主要内容与方式:
——社会服务。开展“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行动、博士团服务地方、“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青年知识分子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国情考察。启动“青年知识分子国情考察团”,每年定期组织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就涉及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或基础性课题,深入到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农村基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考察调研,形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
——高端研讨。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研讨班、论坛、交流会等方式,组织青年知识分子集中学习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各自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打造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之间交流沟通、共享信息、研究协作的平台。
工作格局:建立键全云南省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网络。团省委依托省青联、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组织,与省社科院、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等单位与部门合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00人次的社会服务、100人次的国情考察和100人次的高端研讨活动。市级团委和各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团委可参照团中央、团省委的做法,加大对本地本单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团结力度。
四、指导原则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青年树立榜样、树立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其他青年。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组织引导优秀青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识。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计划地加强组织培养,同时充分调动各类优秀青年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的连续性,既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同时又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举荐等各个环节对他们进行培养。
五、工作保障 1.组织分工
全省范围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工作在团省委党组的领导下,由学少部牵头、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共同实施。学少部负责培养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组织部负责器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宣传部、统战部、城青部负责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的实施;统战部负责三类群体的对外交流及与港澳台交流;宣传部、学少部负责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保障;宣传部负责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各地各单位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单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逐步建立领导决策、议事协调、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通过重点项目和活动,推进各类青年骨干的培养。
2。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各级各单位团组织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培养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省工青妇干校及高校业余党团校、各类理论社团等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强大网络阵地。三是师资保障:团省委将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高校“两课”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等,组织力量编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系列丛书。
3.机制建设
一是在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三是成立“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会“,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每年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四是各级团组织要探索完善定期向党政组织积极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积极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培养规划,推动党委政府把优秀的青年人才纳入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范围。四是健全推介机制,通过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云南省优秀团干部等评选活动,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中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
六、工作要求
l、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团组织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参与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来,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
2、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各级团组织要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目标和任务,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选准着力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3、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宣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扩大社会影响力。要广泛整合资源,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升活动品位,扩展活动内涵,增强活动的辐射力。各州市、高校团委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案计划、做法等文字和图片要及时上报团省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通过网站、简报等方式反映各地进展情况。
第四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
方案
为党培养教育好团员青年一代,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是党赋予高校共青团的光荣使命,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最重要、最基本和首要的政治任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和团省委的相关要求,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培养目标
通过每学期一期的培训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在校学生,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三.培养对象
“xx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面向全院学生招收学员,主要面向学生骨干,采取个人自荐和院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经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审核确定为正式学员。
四.培养内容
(一)教学安排和要求
教学内容设置少而精,重点放在运用所掌握的科学理论、观点和方法,联系实际及分析、研究具体问题上,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落实教学计划,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定期举办干部沙龙,开展充分的讨论,广泛交流,深入思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精心组织实践环节,增强培训效果;严格要求,遵守纪律,转化角色,集中精力,完成培训计划规定的学习和实践任务,把培训过程作为提高个人综合素养的过程。
(二)培训内容
1、理论学习。每月组织学员集中进行理论学习。邀请老师领导等为学员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员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模块: ①做最好的自己——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②心灵鸡汤——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引 ③那些年〃那些人——回顾党史,展望未来 ④信仰的力量——共产主义信仰在今天
2.理论研讨。举办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活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教育培训和研讨,着力增强学员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
3、素质拓展训练。分散组织学员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拓展训练体验活动,帮助学员提升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4、社会实践。组织学员每人每期参加不少于20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在校内外分散实践、集中实践,参与校园活动,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学、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学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5、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学员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调研课题进行研究,并按时上交调研报告。
五.工作保障
1.组织机构 2.硬件保障
六.学员管理
采取分组管理模式,实行小组长负责制。青马工程办公室制定《xx学院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员管理制度》对学员进行全面管理和监督。
附件1:xx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对外交流等方式,着力培养造就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坚定青年学子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学员参训资格
“青马班”将主要面向理学院的优秀学生干部骨干。培养学员包括各级各类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术科技或文体艺术方面成绩突出学生、思想道德高尚或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学生。学员的产生班级推荐和个人自荐产生,班级推荐占80%,个人自荐占20%。经“青马班”入学面试确定正式学员。学员从大学或研究生二年级当中产生。
三、班级管理
1.青马班分两个班,分别由分团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负责指导班级建设。班级通过举行全员大会选举产生班委,由班主任审批确定。班委组成:班长、副班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各一名。
2.班长职责
(1)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讨论青马班各时期的学习、工作内容、提交提案交班级成员大会通过,开展有利于学习的活动;
(2)及时传达最新培训消息,组织小组活动,并积极引导学员参与,发挥团体的力量。
3.副班长职责
(1)负责课程、会议和活动的班级人员考勤工作;
(2)听取、收集同学对本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准确做出回应。4.组织委员职责
(1)负责学员的日常管理,维持课堂的纪律;(2)进行学员档案、班级档案的归档工作。5.宣传委员职责
(1)通过各类媒体、媒介渠道宣传并推广青马班;(2)负责班级的宣传,对外塑造青马班的良好形象。6.班级成员的权利与义务
(1)参加青马班的各项活动和有关会议;
(2)对青马班工作提出意见、建议,进行有效的监督;(3)在班内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积极学习、参加实践锻炼活动、按时完成与提交学习作业;(5)遵守本班章程、执行本班决议、完成本班交给的各项任务;(6)维护本班团结、珍惜本班荣誉、促进本班发展。
四、学员通知
1.青马班学员资料上交及开班相关事项的通知工作由分团委青马班项目组秘书处发出。
2.青马班开班后的所有课程及拓展课程通知工作由校学生会青马班项目组后勤工作组负责,由相关工作人员向各班班长发出通知。所有培训通知必须确保在开课前四天通知到所有学员。工作人员有权了解各班通知转告的情况。
五、考勤制度
1.青马班的课程、活动、会议等,均实行签到考勤制度,由副班长负责签到及考勤情况整理、备案。
2.因故无法出席者须提前向班长书面请假,获得批准后报报副班长处备案。
3.本班召开的工作会议,班委因故无法出席者须向班长请假。4.培训采取以班为单位的教学方式,各学员在完成签到后,须按照指定的区域就座。
六、课堂管理制度
1.学员参加课程时应注重仪容仪表,衣着整洁、得体、大方,佩戴胸卡。(注:部分培训有服装要求,学员须严格遵守。)
2.学员需在课程前10分钟到达培训场所,不得无故迟到、早退。3.在参加课程的过程中,学员在遵守纪律的前提下应积极配合培训师,使培训效果最大化。
4.培训师进入课堂上课时,全体学员应鼓掌表示欢迎,培训过程中,如需提问,请举手示意;回答培训师问题时请起立。
5.学员应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精神集中,认真做好相关培训笔记,培训时手机必须关闭或者调为静音状态,不得在培训中出现吃东西、睡觉、交头接耳等行为。
6.学员应自觉保持课室清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课程结束后将垃圾随手带走。
7.每次课程结束后,学员须填写相关的课程效果反馈表。
七、资料整理制度
1.每次班委会议由组织委员负责会议记录并归档;
2.每次课程、活动的记录、照片、视频资料和总结要及时进行整理与归档保存;
3.经费预算和报销要归档;
4.文档由组织委员保管,在班主任及班长的指导下归档。
八、退班制度 1.自主退班 班级成员有退班要求者,按以下程序进行: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经所在学院团委加盖意见,并于班委会议上讨论,将讨论最终意见报呈班主任,批准后报送各学院,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2.勒令退班
缺乏组织纪律性与积极性,不履行班级成员义务者,由班委派出代表与其谈话,要求其注意改正;经谈话无效者,于班委会议上讨论决定是否作出勒令退班决定,该决定报呈班主任,批准后报送各学院,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3.自动退班
(1)班级成员无故不参加青马班的课程、活动,累计三次者视为自动退班;三次迟到按一次无故缺席计;
(2)班委成员无故不参加工作会议,累计三次视为自动退班;(3)班级成员两次不上交全班统一布置的作业视为自动退班。自动退班于班委会议上讨论决定,通过后该决定报呈班主任,批准后报送各学院,自公布之日起正式生效。
九、考评机制
1.日常的出勤考核由各班班长负责,期中和期末向班主任汇总,出勤率占总成绩的10%。
2.成绩考核由六部分组成:A.读书笔记(15%);B.课堂展示(15%);C.社会实践(15%);D.志愿服务(15%);E.调研报告(15%);F.职业实习(15%)和G.结业小组展示(10%)七部分组成。
3.成绩考核的具体要求:A.读书笔记:学员在青马工程培养期间需精读5本经典著作,撰写读书笔记5篇,每篇字数不得低于1000字;B.课堂展示:在培养期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课堂展示不得低于6次;C.社会实践:每年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得低于4周;D.志愿服务: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数不得少于100小时,且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和留守儿童群体的志愿服务的次数不得少于4次;E.调研报告:每年撰写至少1篇社科类的调研报告;F.职业实习:每年职业实习的时间不得少于30天;G.结业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展示,向全体学员和教师代表展示该组学员在参加青马班学习一年来的心得体会和成果。
4.学员无故缺席三次课程开除资格,成绩低于60分不予结业。5.学员奖励制度:成绩高于85分为优秀,优秀学员的评选优先考虑成绩优秀的学员。
十、优秀学员评选 1.评选比例
占总学员人数的20% 2.评选条件
(1)学员须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遵纪守法,尊师重学,认真完成各项培训要求,培训过程专心投入,学有所获。
(2)学员必须按要求完成培训课程,并在培训期间表现优异,得到其他学员普遍认可者方有资格参加优秀学员评选。
3.评选流程
由各班进行班内评优,评优方式班委会议决定,全班人员通过后由班长上交优秀学员名单。
十一、学员课程反馈
1.每次课程结束后,学员须填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反馈表Ⅰ》。
2.所有课程结束后,学员须填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反馈表Ⅱ》。
十二、补充说明
1.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分团委所有。
2.学员如对本制度有疑问,详情可询问相关负责人。
3.如本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徇私舞弊行为,学员可上报相关负责人,相关部门将严肃查处内部违纪人员。
第五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实施方案
为党培养教育好团员青年一代,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是党赋予高校共青团的光荣使命,是高校共青团组织最重要、最基本和首要的政治任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计划,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的要求,是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湘南学院创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培养又红又专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的有力保障;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对于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1年是学生骨干培养年,为响应院团委关于构建和完善学生骨干校院两级、三个层次培养的工作格局的号召,进一步深入扎实地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扩大范围、层层深入,积极探索和实践青年学生骨干培养机制,在广大青年学生骨干中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未来领导者,湘南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决定开展院级学生骨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建立学院学生骨干种子库。现结合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湘南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的实施办法》和我院实际制定培养实施方案如下,以为工作指导及参考。
一.培养目标
政治坚定、德才兼备、素质全面、模范表率、堪当重任的未来领导者。
二.培养对象
本学院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干部,各行政班级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学生社团骨干,党支部成员,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
三.培养原则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干部,各行政班级班长团支书等班干部,学生社团骨干,党支部成员,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榜样、树立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其他团员青年。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通过组织理论讲座、课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化体育、课题研究等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院团委的指导作用,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分类施教。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既要针对各类学生骨干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推荐等环节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培养的持续性。
5.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要坚持把引导学生骨干“永远跟党走、争做新一代”作为首要任务,既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育学生骨干,又要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根据学生骨干的成长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扎实有效职业规划与培训工作。
四.培养方式
生工食品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工程以培养和提升学生骨干的“信念、品格、视野、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引导和尊重主体、阶段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实施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活动创办、对外交流、课题研究五个培养环节,对学生骨干进行理论培训、研究指导、个体成长规划和实践指导,注重实践辅助环节理论提升及实际考察相结合,力求学以致用。
五.工作内容
1.组建学院青马工程领导小组
由系部党委副书记领衔,联合各级教授、老师及各行政班班主任、导师,学生工作辅导员组建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完善计划,对学院青马工程各项工作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在学员选拔、导师选配、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社会实践安排、活动组织筹划、学员激励考核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2.选拔学院学生骨干培养对象
选拔学生骨干进行长期性、系统化的培养,主要包括学院团学联主席团成员,学院团学联各部长,校学生会及青素、社团联骨干,各校级学生社团负责人,各行政班级班干部,党支部成员以及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学生代表。培养同时注意尊重学生骨干主体性,激发创造性,推行“自我教育、互相教育、实践教育”,全面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
3.建立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种子库”
依托学校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的技术平台上开发建立的“青马工程”学生骨干种子库,把接受学院“青马工程”培养的优秀学生骨干建档立册,形成集记录和考核功能一体的优秀学生骨干电子信息档案,在推荐选拔政治辅导员、研究生支教团、出国交流以及推荐就业、奖学金等时予以优先考虑,并实施跟踪培养。种子库要按照“严格选拔、谨慎把关、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筛选,同时要注意重在培养,注意挖掘种子对象的发展潜力。种子库人选控制在20-30人左右。
4.组建学院导师队伍
从学院各级教授、老师,各行政班班主任、导师,学生工作辅导员中择优选拔出或熟悉马列主义相关理论,或业务突出,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导师团”,给学员们提供理论培训,在课题研究、科技创新、文体与社团活动、社会工作、实习实践、个体职业生涯规划和实践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5.紧扣五大环节设置培养课程 ①理论培训。
依托校级“青马工程”聘请的专业导师团开设的各门课程和专题培训,组织院级培养对象前往旁听学习;专题培训后安排小组讨论和听课笔记交流;安排爱国影视片观摩讨论活动;组织时事政治专题讨论;开展推荐阅读书目和学习材料的读后感讨论交流活动。
②实践锻炼。
与学院团学联实践部的青年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部门资源,组织学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以实习锻炼和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组织学员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科普宣传、参观考察等活动;组织学员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5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③活动创办。联合学院团学联,以每期全体学员为单位,自创或承办学院或全校范围大型活动至少一项,包括计划制定、资源整合、方案实施、活动总结等,提高团队策划、组织、实施等能力。
④对外交流。
创造条件,组织学员在培养期间参与院际或校际交流活动,对于出国交流等项目提供优先考虑,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⑤课题研究。
要求每个学员在培养期间,以课题小组的形式,结合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支持学员参与SRTP、挑战杯、蒲公英创业计划及各类学科竞赛。
6.培养和树立学生骨干典型
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乐观进取,自立自强,奋发成才,对于培养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进行推广表彰,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和个人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后续培养力度。在各类荣誉称号的评选中,注重对候选人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
7.建立和完善交流及评价考核体系
依托学院团委学生会工作论坛、QQ群等网络资源,建立学院“青马工程”学员网上交流平台,同时建立定期小组讨论交流制度,加强学员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学员成绩评价考核体系,学员最后绩效采用综合评分的方法认证,即以理论培训、实践锻炼、活动创办、对外交流和课题研究各项成绩的综合得分作为学生结业成绩,符合条件的颁发结业证书;建立学员互评制度和学院考察制度,对学员在工作中的“德”和“才”加以实际考察;建立优秀学员激励制度,对于表现优秀的学员加强后续跟踪培养。
8.加强后续培养力度
一期培训班结束后,对于结业学员的表现进行跟踪考查,对于优秀的结业学员进行后续跟踪培养。
六.选拔方案
1.选拔规模
根据选拔条件,每批选拔学员20-30人左右,以1年为培养期限。
2.选拔原则
严格选拔、谨慎把关、优中选优、宁缺勿滥
3.选拔条件
①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自觉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能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谦虚谨慎,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②具有团结协作精神,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学生中有一定威信,能体现先进青年的风采。
③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较宽的知识面,应具备参与学习的基础知识。④具有明确的参加学习的目的,在专业学习上勤奋、刻苦,学风严谨,学习成绩优良。
⑤应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要勤于思考,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并要具备实现目标的自信心。
⑥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4.选拔步骤
符合条件的学生自愿报名,生工食品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对报名人选进行初审,报名初审通过人员进行面试,面试通过者于学院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为每期正式学员。
七.参考学习资料 1.《共产党宣言》; 2.《资本论》; 3.《共产主义原理》; 4.《毛泽东文选》; 5.《邓小平文选》; 6.新《党章》
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
8.《校党委张曦书记和团省委鲁俊书记在湘南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推进会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成立仪式上的讲话》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