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题大全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影响熟料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A)。
A.一次游离氧化钙
B.二次游离氧化钙
C.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镁
D.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钠
2、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16%,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C)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D.硅酸盐水泥
3、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A)
A.降低液相粘度
B.减少液相量
C.降低烧成温度
D.缩短烧成带
4、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各个品种的初凝时间均不得早于(A)
A.45分钟
B.55分钟
C.60分钟
D.390分钟
5、和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如下那个性质较差(C)
A.耐水性
B.后期强度
C.抗冻性
D.泌水性
6、引起硅酸盐水泥熟料发生快凝主要原因是(B)
A.C3S水化快
B.C3A水化快
C.C4AF水化快
D.C2S水化快
7、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C)
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
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
D.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8、根据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C)
A.KH减小,SM减小,铝率增大。B.KH增大,SM减小,铝率增大。
C.KH减小,SM增大,铝率减小。D.KH增大,SM增大,铝率增大。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C)
A.50-80℃
B.80-100℃
C.100-150℃
D.150-200℃
10、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中SO3(D)
A <3.5%
B ≤3.5%
C <4.0%
D ≤4.0%
11、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D)
A
P·S
B
P·O
C
P·F
D
P·C
12、国家标准规定骨质瓷的热稳定性为(A)
A.140℃
B.160℃
C.180℃
D.200℃
13、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降低幅度在(C)℃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A.40-60 ℃
B.60-80℃
C.80-100℃
D.100-120℃
14、电炉炉温为1250-1400℃可采用的电热体是(C)。
A.镍铬丝
B.铁铬钨丝
C.硅碳棒
D.二硅化钼棒
15、一般将日用陶瓷的烧成过程分为几个阶段。(C)
A.2
B.3
C.4
D.5
16、干燥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坯体变形的阶段是(B)
A.升速干燥阶段
B.等速干燥阶段
C.降速干燥阶段
D.平衡阶段
17、改善泥浆流动性一般不用NaOH作稀释剂的原因是(B)
A.碱性太强
B.Ca(OH)2溶解度较大
C.Mg(OH)2溶解度较大
D.与泥浆中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18、超薄型瓷片的成型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
A.流延法成型
B.可塑成型
C.压制成型
D.注浆成型
19、压制成型四种加压方式,坯体密度更加均匀的是(C)
A.单面加压
B.双面同时加压
C.四面加压
D.双面先后加压 20、釉与玻璃的不同之处是(D)
A.各向同性
B.无固定熔点
C.具有光泽
D.含较多的Al2O3
二、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1、水泥的凝聚时间主要有下列哪些矿物控制(A
C)
A.C3A
B.C2S
C.C3S
D.C3A
E.C4AF
2、影响熟料烧结过程的因素有哪些(A B C E)
A.最低共熔温度
B.液相量
C.氧化钙和硅酸二钙溶于液相的速率
D.气氛
E.液相粘度
3、改善硬化水泥浆体耐久性的措施有(A C D E)
A.选择适当组成的水泥
B.提高细度
C.掺适量混合材料
D.提高施工质量
E.进行表面处理
4、当原料的变异系数Cv为(A
B)时,不需要进行预均化
A.2
B.4
C.6
D.6
E.10
5、影响水泥水化程度主要因素是(B C
D)
A.掺入适量混合材料
B.熟料矿物组成 C.细度
D.养护温度
E.液相量
6、影响泥浆流变性的因素是(B
C
E)
A.泥浆矿物组成 B.可溶性盐类
C.陈腐
D.泥浆触变性
E.有机物质
7、骨质瓷是指以磷酸钙Ca3(PO4)2为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烧成后坯体构成主要有(B
D
E)。A.莫来石
B.钙长石
C.方石英
D.β-Ca3(PO4)
2E.玻璃相
8、影响乳浊釉乳浊效果的因素是(A
C
E)
A.微晶与玻璃折射率的差值
B.坯体的透光度
C.微晶的大小
D.釉的厚度
E.微晶的分散均匀程度
9、晶界上的杂质往往是以(A
D
E)形式存在。
A.分散沉积物
B.渗透沉积物
C.偏析沉积物
D.扩散沉积物
E.颗粒状沉积物
10、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我们采用注浆成型方法(A
D
E)
A.形状复杂
B.简单回转体
C.形状规整
D.薄壁
E.大件
三、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5分)
1、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2、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为不合格品。×
3、通过固相反应能形成的矿物有C3S。×
4、石膏是缓凝剂,石膏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与掺入量成正比。×
5、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
6、影响熟料早期强度的矿物主要是C2S。×
7、矿渣中玻璃体的含量越多,矿渣的活性越好。√
8、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9、石灰饱和系数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饱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10、陶瓷坯料酸度系数增大,坯体脆性降低,强度降低,制品透光度提高。×
11、B2O3是玻璃形成体,以硼氧三角体和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在硼硅酸盐玻璃中与硅氧四面体共同组成结构网络。×
12、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坯体的内扩散速度和外扩散速度,同时,坯体的干燥速率也受传热效率,坯泥性能,坯体形状和厚度等影响。√
13、双面注浆的模型比较复杂,而且与单面注浆一样,注件的均匀性并不理想,通常远离模面处致密度大。×
14、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15、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相界×
四、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熟料冷却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急冷?
答 :熟料冷却的目是: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1分)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储存和粉磨;(1分)部分回收熟料出窑带走的热量,预热二、三次空气,从而降低熟料热耗,提高热利用率。(1分)急冷是为了防止或减少 C 3 S的分解;避免β-C 2 S转变成γ-C 2 S;改善了水泥安定性;(1分)使熟料C 3 A晶体减少,提高水泥抗硫酸盐性能;改善熟料易磨性;可克服水泥瞬凝或快凝。(1分)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为什么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却较高? 答: 由于矿渣水泥中水泥熟料矿物相对地减少了(与硅酸盐水泥相比),而矿渣的 潜在活性早期尚未得到充分激发与发挥,水化产物相对较少,因而矿渣水泥的早期硬化较漫,所表现出来的是水泥的 3d、7d强度偏低。(2分)
随着水化不断进行,矿渣的潜在活性得以激发与发挥,虽然 Ca(OH)2 在不断减少,但新的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以及钙矾石大量形成,水泥颗粒与水化产物间的连结较硅酸盐水泥更紧密,结合更趋牢固,三维空间的稳固性更好,硬化体孔隙率逐渐变低,平均孔径变小,强度不断增长,其28d以后的强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硅酸盐水泥。(3分)
3、什么是泥浆触变性?解释泥浆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2分)
黏土类矿物大多数是板状颗粒,在板面上往往带负电荷,而端面处带有一定的正电荷,端——板面相互吸引,形成棚架结构.很多水被包围在棚架中,不能自由流动,(2分)所以泥浆的流动性差.这种结构对着搅动而逐步打开,一旦静止时又渐渐恢复.(1分)
4、影响泥浆压滤效率的因素
(1)压力大小压力大小和加压方式。一般来说,送浆压力与压率速度成正比,但随着泥层的增厚,毛细管曲折,阻力加大,会降低压滤速度。(1分)
(2)加压方式。开始压滤时,用低的压力,以免泥层颗粒间的毛细管减少和滤布孔堵塞。(1分)
(3)泥浆温度。液体黏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一般控制在30-50 ℃,太高影响泥料的可塑性。(1分)
(4)泥浆比重。泥浆的密度小,往往要延长压滤时间。泥浆的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45-1.55%(1分)
(5)泥浆的性质。颗粒越细,粘性越强的泥料滤泥越困难。(1分)
5、在我国日用陶瓷生产中,为什么北方常采用烧氧化焰而南方烧还原焰? 我国北方制瓷原料大多采用二次高岭土与耐火粘土,含铁较少而含氧化钛、有机物较多,坯体粘性和吸附性较强,适宜用氧化气氛烧成。(3分)
南方制瓷原料大多采用原生高岭土和瓷石,含铁量较多而含氧化钛、有机物较少,粘性和吸附性较小,适宜用还原气氛烧成。(2分)
五、问答、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对强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水泥强度?
答:1)主要矿物对经强度发展的影响: C 3 S早期强度高,强度的绝对值和强度的增进率较大;(2分)C 2 S:早期强度低,但28d以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一年后其强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阿利特的强度;(2分)C 3 A早期强度较高,但绝对值不高。它的强度3d之内就大部分发挥出来,以后却几乎不再增长,甚至倒缩;(2分)C 4 AF早期强度类似于铝酸三钙,而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于硅酸二钙。(2分)2)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有:熟料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施工条件包括水灰比及密实程度、养护温度、外加剂等。(2分)
2、烧结过程中出现晶粒长大现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对烧结是否有利?为什么?
答:晶粒的异常长大是指在长大速度较慢的细晶基体内有少部分区域快速长大形成粗大晶粒的现象。(2分)在单相和复相材料中如果混料不均匀就很容易造成晶粒异常长大,通常情况下,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异常长大与以下主要因素有关:
① 材料中含有杂质或者第二相夹杂物(2分)
② 材料中存在高的各向异性的界面能,例如固/液界面能或者是薄膜的表面能等(2分)
③ 材料内存在高的化学不平衡性。(2分)烧结过程中的晶粒异常长大同样会降低烧结驱动力,对烧结样品的结构均匀性和性能均匀性都不利,通常提高原始材料的纯度及混料均匀性等方法均能避免晶粒异常长大现象的发生。(2分)
第二篇: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题资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影响熟料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
A.一次游离氧化钙
B.二次游离氧化钙
C.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镁
D.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钠
2、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16%,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D.硅酸盐水泥
3、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
A.降低液相粘度
B.减少液相量
C.降低烧成温度
D.缩短烧成带
4、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各个品种的初凝时间均不得早于()A.45分钟
B.55分钟
C.60分钟
D.390分钟
5、和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如下那个性质较差()A.耐水性
B.后期强度
C.抗冻性
D.泌水性
6、引起硅酸盐水泥熟料发生快凝主要原因是()A.C3S水化快
B.C3A水化快
C.C4AF水化快
D.C2S水化快
7、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
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
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
D.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8、根据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A.KH减小,SM减小,铝率增大。B.KH增大,SM减小,铝率增大。
C.KH减小,SM增大,铝率减小。D.KH增大,SM增大,铝率增大。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
A.50-80℃
B.80-100℃
C.100-150℃
D.150-200℃
10、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中SO3()
A <3.5%
B ≤3.5%
C <4.0%
D ≤4.0%
11、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
A
P·S
B
P·O
C
P·F
D
P·C
12、国家标准规定骨质瓷的热稳定性为()A.140℃
B.160℃
C.180℃
D.200℃
13、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降低幅度在()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A.40-60 ℃
B.60-80℃
C.80-100℃
D.100-120℃
14、炉温为1250-1400℃的电炉,电热体可采用()。A.镍铬丝
B.铁铬钨丝 C.硅碳棒
D.二硅化钼棒
15、一般将日用陶瓷的烧成过程分为几个阶段。()A.2
B.3
C.4
D.5
16、干燥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坯体变形的阶段是()A.升速干燥阶段
B.等速干燥阶段
C.降速干燥阶段
D.平衡阶段
17、改善泥浆流动性一般不用NaOH作稀释剂的原因是()A.碱性太强
B.Ca(OH)2溶解度较大
C.Mg(OH)2溶解度较大
D.与泥浆中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18、超薄型瓷片的成型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流延法成型
B.可塑成型
C.压制成型
D.注浆成型
19、压制成型四种加压方式,坯体密度最均匀的是()A.单面加压
B.双面同时加压
C.四面加压
D.双面先后加压 20、釉与玻璃的不同之处是()
A.各向同性
B.无固定熔点
C.具有光泽
D.含较多的Al2O3
二、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1、水泥的凝聚时间主要有下列哪些矿物控制()A.C3A
B.C2S
C.C3S
D.C3A
E.C4AF
2、影响熟料烧结过程的因素有哪些()A.最低共熔温度
B.液相量
C.氧化钙和硅酸二钙溶于液相的速率
D.气氛
E.液相粘度
3、改善硬化水泥浆体耐久性的措施有()A.选择适当组成的水泥
B.提高细度
C.掺适量混合材料
D.提高施工质量
E.进行表面处理
4、当原料的变异系数Cv为()时,不需要进行预均化。A.2
B.4
C.6
D.6
E.10
5、影响水泥水化程度主要因素是()A.掺入适量混合材料
B.熟料矿物组成 C.细度
D.养护温度
E.液相量
6、影响泥浆流变性的因素是()A.泥浆矿物组成B.可溶性盐类
C.陈腐
D.泥浆触变性
E.有机物质
7、骨质瓷是指以磷酸钙Ca3(PO4)2为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烧成后坯体构成主要有()。A.莫来石
B.钙长石
C.方石英
D.β-Ca3(PO4)2
E.玻璃相
8、影响乳浊釉乳浊效果的因素是()A.微晶与玻璃折射率的差值
B.坯体的透光度
C.微晶的大小
D.釉的厚度
E.微晶的分散均匀程度
9、晶界上的杂质往往是以()形式存在: A.分散沉积物
B.渗透沉积物
C.偏析沉积物
D.扩散沉积物
E.颗粒状沉积物
10、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我们采用注浆成型方法()A.形状复杂
B.简单回转体
C.形状规整
D.薄壁
E.大件
三、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5分)
1、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2、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为不合格品。
3、通过固相反应能形成的矿物有C3S。
4、石膏是缓凝剂,石膏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与掺入量成正比。
5、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
6、影响熟料早期强度的矿物主要是C2S。
7、矿渣中玻璃体的含量越多,矿渣的活性越好。
8、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9、石灰饱和系数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饱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10、陶瓷坯料酸度系数增大,坯体脆性降低,强度降低,制品透光度提高。
11、B2O3是玻璃形成体,以硼氧三角体和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在硼硅酸盐玻璃中与硅氧四面体共同组成结构网络。
12、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坯体的内扩散速度和外扩散速度,同时,坯体的干燥速率也受传热效率,坯泥性能,坯体形状和厚度等影响。
13、双面注浆的模型比较复杂,而且与单面注浆一样,注件的均匀性并不理想,通常远离模面处致密度大。
14、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15、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相界。
四、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熟料冷却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急冷?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为什么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却较高?
3、什么是泥浆触变性?解释泥浆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4、简述影响泥浆压滤效率的因素
5、在我国日用陶瓷生产中,为什么北方常采用烧氧化焰而南方烧还原焰?
五、问答、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对强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水泥强度?
2、烧结过程中出现晶粒长大现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对烧结是否有利?为什么?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选:(每题1分,共20分)
1、影响熟料安定性的主要因素是(A)。
A.一次游离氧化钙
B.二次游离氧化钙
C.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镁
D.固溶在熟料中的氧化钠
2、粉磨水泥时,掺的混合材料为:矿渣16%,石灰石5%,则这种水泥为(C A.矿渣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复合硅酸盐水泥
D.硅酸盐水泥
3、以下哪种措施有利于C3S的形成?(A)
A.降低液相粘度
B.减少液相量
C.降低烧成温度
D.缩短烧成带
4、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中各个品种的初凝时间均不得早于(A)A.45分钟
B.55分钟
C.60分钟
D.390分钟
5、和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如下那个性质较差(C)A.耐水性
B.后期强度
C.抗冻性
D.泌水性
6、引起硅酸盐水泥熟料发生快凝主要原因是(B)A.C3S水化快
B.C3A水化快
C.C4AF水化快
D.C2S水化快
7、水泥产生假凝的主要原因是(C)
A.铝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B.石膏的掺入量太少
C.磨水泥时石膏脱水
D.硅酸三钙的含量过高
8、根据GB/T175-2007,下列指标中属于选择性指标的是(C)A.KH减小,SM减小,铝率增大。B.KH增大,SM减小,铝率增大。
C.KH减小,SM增大,铝率减小。D.KH增大,SM增大,铝率增大。
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烧结范围一般在(C)
A.50-80℃
B.80-100℃
C.100-150℃
D.150-200℃
10、国家标准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中SO3(D)
A <3.5%
B ≤3.5%
C <4.0%
D ≤4.0%
11、复合硅酸盐水泥的代号是(D)
A
P·S
B
P·O)C
P·F
D
P·C
12、国家标准规定骨质瓷的热稳定性为(A)A.140℃
B.160℃
C.180℃
D.200℃
13、一般来说,凡烧成温度降低幅度在(C)℃以上者,且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的烧成方法可称为低温烧成。
A.40-60 ℃
B.60-80℃
C.80-100℃
D.100-120℃
14、电炉炉温为1250-1400℃可采用的电热体是(C)。A.镍铬丝
B.铁铬钨丝
C.硅碳棒
D.二硅化钼棒
15、一般将日用陶瓷的烧成过程分为几个阶段。(C)A.2
B.3
C.4
D.5
16、干燥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坯体变形的阶段是(B)A.升速干燥阶段
B.等速干燥阶段
C.降速干燥阶段
D.平衡阶段
17、改善泥浆流动性一般不用NaOH作稀释剂的原因是(B)A.碱性太强
B.Ca(OH)2溶解度较大
C.Mg(OH)2溶解度较大
D.与泥浆中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18、超薄型瓷片的成型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A.流延法成型
B.可塑成型
C.压制成型
D.注浆成型
19、压制成型四种加压方式,坯体密度更加均匀的是(C)A.单面加压
B.双面同时加压
C.四面加压
D.双面先后加压 20、釉与玻璃的不同之处是(D)
A.各向同性
B.无固定熔点
C.具有光泽
D.含较多的Al2O3
二、多选:(每题2分,共20分)
1、水泥的凝聚时间主要有下列哪些矿物控制(A
C)A.C3A
B.C2S
C.C3S
D.C3A
E.C4AF
2、影响熟料烧结过程的因素有哪些(A B C E)A.最低共熔温度
B.液相量
C.氧化钙和硅酸二钙溶于液相的速率
D.气氛
E.液相粘度
3、改善硬化水泥浆体耐久性的措施有(A C D E)A.选择适当组成的水泥
B.提高细度
C.掺适量混合材料
D.提高施工质量
E.进行表面处理
4、当原料的变异系数Cv为(A
B)时,不需要进行预均化 A.2
B.4
C.6
D.6
E.10
5、影响水泥水化程度主要因素是(B C
D)A.掺入适量混合材料
B.熟料矿物组成 C.细度
D.养护温度
E.液相量
6、影响泥浆流变性的因素是(B
C
E)A.泥浆矿物组成 B.可溶性盐类
C.陈腐
D.泥浆触变性
E.有机物质
7、骨质瓷是指以磷酸钙Ca3(PO4)2为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系统瓷,烧成后坯体构成主要有(B
D
E)。
A.莫来石
B.钙长石
C.方石英
D.β-Ca3(PO4)2
E.玻璃相
8、影响乳浊釉乳浊效果的因素是(A
C
E)A.微晶与玻璃折射率的差值
B.坯体的透光度
C.微晶的大小
D.釉的厚度
E.微晶的分散均匀程度
9、晶界上的杂质往往是以(A
D
E)形式存在。A.分散沉积物
B.渗透沉积物
C.偏析沉积物
D.扩散沉积物
E.颗粒状沉积物
10、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我们采用注浆成型方法(A
D
E)A.形状复杂
B.简单回转体
C.形状规整
D.薄壁
E.大件
三、判断:(对“”,错“”,每题1分,共15分)
1、硅酸盐矿物主要指C3A、C4AF。×
2、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为不合格品。×
3、通过固相反应能形成的矿物有C3S。×
4、石膏是缓凝剂,石膏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与掺入量成正比。×
5、熟料的热耗表示生产1kg熟料所消耗的热量。√
6、影响熟料早期强度的矿物主要是C2S。×
7、矿渣中玻璃体的含量越多,矿渣的活性越好。√
8、GB规定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中MgO的含量不得超过5.0%。×
9、石灰饱和系数表示熟料中二氧化硅被饱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10、陶瓷坯料酸度系数增大,坯体脆性降低,强度降低,制品透光度提高。×
11、B2O3是玻璃形成体,以硼氧三角体和硅氧四面体为结构单元,在硼硅酸盐玻璃中与硅氧四面体共同组成结构网络。×
12、干燥速度主要取决于坯体的内扩散速度和外扩散速度,同时,坯体的干燥速率也受传热效率,坯泥性能,坯体形状和厚度等影响。√
13、双面注浆的模型比较复杂,而且与单面注浆一样,注件的均匀性并不理想,通常远离模面处致密度大。×
14、粘土矿物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15、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相界×
四、简答(每题5分,共25分)
1、熟料冷却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急冷?
答 :熟料冷却的目是:改善熟料质量与易磨性;(1分)降低熟料温度,便于熟料的运输、储存和粉磨;(1分)部分回收熟料出窑带走的热量,预热二、三次空气,从而降低熟料热耗,提高热利用率。(1分)
急冷是为了防止或减少 C 3 S的分解;避免β-C 2 S转变成γ-C 2 S;改善了水泥安定性;(1分)使熟料C 3 A晶体减少,提高水泥抗硫酸盐性能;改善熟料易磨性;可克服水泥瞬凝或快凝。(1分)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为什么掺有混合材料的水泥的早期强度低而后期强度却较高? 答: 由于矿渣水泥中水泥熟料矿物相对地减少了(与硅酸盐水泥相比),而矿渣的 潜在活性早期尚未得到充分激发与发挥,水化产物相对较少,因而矿渣水泥的早期硬化较漫,所表现出来的是水泥的 3d、7d强度偏低。(2分)随着水化不断进行,矿渣的潜在活性得以激发与发挥,虽然 Ca(OH)2 在不断减少,但新的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以及钙矾石大量形成,水泥颗粒与水化产物间的连结较硅酸盐水泥更紧密,结合更趋牢固,三维空间的稳固性更好,硬化体孔隙率逐渐变低,平均孔径变小,强度不断增长,其28d以后的强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硅酸盐水泥。(3分)
3、什么是泥浆触变性?解释泥浆触变性产生的原因。
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2分)黏土类矿物大多数是板状颗粒,在板面上往往带负电荷,而端面处带有一定的正电荷,端——板面相互吸引,形成棚架结构.很多水被包围在棚架中,不能自由流动,(2分)所以泥浆的流动性差.这种结构对着搅动而逐步打开,一旦静止时又渐渐恢复.(1分)
4、影响泥浆压滤效率的因素
(1)压力大小压力大小和加压方式。一般来说,送浆压力与压率速度成正比,但随着泥层的增厚,毛细管曲折,阻力加大,会降低压滤速度。(1分)(2)加压方式。开始压滤时,用低的压力,以免泥层颗粒间的毛细管减少和滤布孔堵塞。(1分)(3)泥浆温度。液体黏度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一般控制在30-50 ℃,太高影响泥料的可塑性。(1分)(4)泥浆比重。泥浆的密度小,往往要延长压滤时间。泥浆的相对密度一般控制在1.45-1.55%(1分)(5)泥浆的性质。颗粒越细,粘性越强的泥料滤泥越困难。(1分)
5、在我国日用陶瓷生产中,为什么北方常采用烧氧化焰而南方烧还原焰? 我国北方制瓷原料大多采用二次高岭土与耐火粘土,含铁较少而含氧化钛、有机物较多,坯体粘性和吸附性较强,适宜用氧化气氛烧成。(3分)
南方制瓷原料大多采用原生高岭土和瓷石,含铁量较多而含氧化钛、有机物较少,粘性和吸附性较小,适宜用还原气氛烧成。(2分)
五、问答、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
1、硅酸盐水泥熟料中主要矿物对强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哪些因素影响水泥强度? 答:1)主要矿物对经强度发展的影响: C 3 S早期强度高,强度的绝对值和强度的增进率较大;(2分)C 2 S:早期强度低,但28d以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一年后其强度可以赶上甚至超过阿利特的强度;(2分)C 3 A早期强度较高,但绝对值不高。它的强度3d之内就大部分发挥出来,以后却几乎不再增长,甚至倒缩;(2分)C 4 AF早期强度类似于铝酸三钙,而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于硅酸二钙。(2分)
2)影响水泥强度的因素有:熟料的矿物组成;水泥细度;施工条件包括水灰比及密实程度、养护温度、外加剂等。(2分)
2、烧结过程中出现晶粒长大现象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对烧结是否有利?为什么? 答:晶粒的异常长大是指在长大速度较慢的细晶基体内有少部分区域快速长大形成粗大晶粒的现象。(2分)在单相和复相材料中如果混料不均匀就很容易造成晶粒异常长大,通常情况下,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异常长大与以下主要因素有关:
① 材料中含有杂质或者第二相夹杂物(2分)② 材料中存在高的各向异性的界面能,例如固/液界面能或者是薄膜的表面能等(2分)③ 材料内存在高的化学不平衡性。(2分)烧结过程中的晶粒异常长大同样会降低烧结驱动力,对烧结样品的结构均匀性和性能均匀性都不利,通常提高原始材料的纯度及混料均匀性等方法均能避免晶粒异常长大现象的发生。(2分)
第三篇: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论文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与挑战
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非常密切。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无法留下青春的回忆;没有特殊的荧光材料,就没有彩色电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奔腾IV”;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神舟号”宇宙飞船就无法上天。随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的新材料相继研制出来,如半导体材料:超硬材料、耐高温材料、发光材料等,我们称这些材料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都属于传统的非金属材料,像玻璃刀上的人造金刚石、作为手表轴承的人造红宝石、煤气炉中用于电子打火的压电陶瓷、传输信息的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在材料中,有一类叫结构材料主要制利用其强度、硬度韧性等机械性能制成的各种材料。金属作为结构材料,一直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金属易受腐蚀,在高温时不耐氧化,不适合在高温时使用。高温结构材料的出现,弥补了金属材料的弱点。这类材料具有能经受高温、不怕氧化、耐酸碱腐蚀、硬度大、耐磨损、密度小等优点,作为高温结构材料,非常适合。
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高温结构材料。它的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火材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利用氧化铝硬度大的优点,可以制造在实验室中使用的刚玉磨球机,用来研磨比它硬度小的材料。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先进工艺,还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变得透明,可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高温氧化物结构陶瓷
指熔点高于1728℃的氧化物(如氧化硅晶体)或某些复合氧化物(如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钙和氧化钍等)。它们的重要特点是高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好,尤其是抗氧化性能好。但弱点是脆性较大,耐机械冲击性差。利用氧化锆相变作用增韧氧化物陶瓷在20世纪70年代末获较大进展,氧化锆增韧氧化铝,断裂韧性参数由2.9MPa/m2提高到 15MPa/m2,抗折强度由 350MPa提高到1200MPa。加有氧化钇的半稳定氧化锆,断裂韧性参数也高达 9~16MPa/m2。增韧氧化物陶瓷可用于制造锤子、水果刀、剪刀、轴和发动机部件等,可以承受一定冲击而不碎裂。高温氧化物陶瓷可用作高温炉衬,熔炼稀有金属和纯金属的坩埚,以及磁流体发电装置的高温电极材料和热机材料。
氧化铝结构陶瓷的生产,采用γ-氧化铝(见氧化铝)为原料与少量添加剂(如MgΟ等),经粉碎和混合后按产品的形状,尺寸及用途,采用不同的方法成型。干压成型时需先将混合后的坯料造粒,然后用油压机压制成坯样。采用注浆成型时,则将混合后的粉料制成悬浮料浆,注入石膏模中成型。采用热压注时,用适量石蜡与混合料制成料浆,用热压注机成型。烧成的坯体需按使用的要求,进行机械加工或研磨。
高温非氧化物结构陶瓷
包括氮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等。其中有发展前途的是氮化硅、碳化硅和氮化硼等材料。与氧化物比较,难熔化合物的热导率较高,热膨胀系数较低,因此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氮化硅与碳化硅还具有较高强度,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耐磨性好,是很好的热机材料。采用氮化硅或碳化硅作为燃气轮机和陶瓷发动机的高温部件,与金属部件比较,可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省去水冷却系统,减轻自重,因而节能效果显著。由于氮化硼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而且对金属熔体有很好的耐蚀性,用它作为水平连续铸钢的分离环,可较氮化硅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氮化硅结构陶瓷的烧成,按氮化硅合成的方式可分为反应烧结法和烧结法。反应烧结法是将硅粉预先成型,然后在通氮的情况下烧结,使氮化硅(Si3N4)的形成和烧结同时完成。烧结法是将预先合成的氮化硅粉末在高温与压力同时作用下热压烧结,或是将氮化硅粉末压成坯体后,在高温下无压烧结。
近20年来,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对于发动机用高温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直十分重视,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国家发展计划,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这一新型材料寄予厚望。如美国NASA制定的先进高温热机材料计划(HITEMP)、DOE/NAsA的先进涡轮技术应用计划、美国国家宇航计划(NASP)、美国国防关键技术计划以及日本的月光计划等都把高温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研制目标是将发动机热端部件的使用温度提高到1650℃或更高,从而提高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达到节能、减重、提高推重比和延长寿命的目的,满足军事和民用热机的需要。由于陶瓷材料具有高耐磨性、耐高温和抗侵蚀能力,国外目前已将其应用于发动机高速轴承、活塞、密封环阀门导轨等要求转速高和配合精度高的部件。在航空发动机高温构件的应用上,到目前为止已报道有的法国将CVI法SiC/Cr用于狂风战斗机M88发动机的喷嘴瓣以及将SiC/SiCr用于幻影2000战斗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喷管内调节片。此外,有许多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动机高温构件正在研制之中。如美国格鲁曼公司正研究跨大气层高超音速飞机发动机的陶瓷材料进口、喷管和喷口等部件;美国碳化硅公司用Si34N/SiCw制造导弹发动机燃气喷管; 杜邦公司研制出能承受1200-1300℃、使用寿命2000h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动机部件等。目前导弹、无人驾驶 飞机以及其它短寿命的陶瓷涡轮发动机正处在最后研制阶段,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认为,12O4-1371℃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经研制成功。由于提高了燃烧温度,取消或减少了冷却系统,预计发动机热效率可从目前的26%提高到46%。英国罗—罗公司认为,未来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叶片和机匣、高压与低压涡轮盘及叶片、燃烧室、加大燃烧室、火焰稳定器及排气喷管等都将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预计在21世纪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可提高到1650℃或更高。
氮化硅陶瓷陶瓷也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密度小、本身具有润滑性,并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而且它还能抵抗冷热冲击,在空气中加热到1000以上,急剧冷却再急剧加热,也不会碎裂。正是氮化硅具有如此良好的特性,人们常常用它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环、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
外观与性状:润滑,易吸潮.氮化硼是白色、难溶、耐高温的物质。将B2O3与NH4Cl共熔,或将单质硼在NH3中燃烧均可制得BN。通常制得的氮化硼是石墨型结构,俗称为白色石墨。另一种是金刚石型,和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原理类似,石墨型氮化硼在高温(1800℃)、高压(800Mpa)下可转变为金刚型氮化硼。这种氮化硼中B-N键长(156pm)与金刚石在C-C键长(154pm)相似,密度也和金刚石相近,它的硬度和金刚石不相上下,而耐热性比金刚石好,是新型耐高温的超硬材料,用于制作钻头、磨具和切割工具。
高温结构陶瓷除了氮化硅外,还有碳化硅(SiC)、二氧化锆(ZrO2)、氧化铝等。
透明陶瓷一般陶瓷是不透明的,但光学陶瓷像玻璃一样透明,故称透明陶瓷。一般陶瓷不透明的原因是其内部存在有杂质和气孔,前者能吸收光,后者使光产生散射,所以就不透明了。因此如果选用高纯原料,并通过工艺手段排除气孔就可能获得透明陶瓷。早期就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得到透明的氧化铝陶瓷,后来陆续研究出如烧结白刚玉、氧化镁、氧化铍、氧化钇、氧化钇-二氧化锆等多种氧化物系列透明陶瓷。近期又研制出非氧化物透明陶瓷,如砷化镓(GaAs)、硫化锌(ZnS)、硒化锌(ZnSe)、氟化镁(MgF2)、氟化钙(CaF2)等。这些透明陶瓷不仅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而且耐高温,一般它们的熔点都在2 000 ℃以上。如氧化钍-氧化钇透明陶瓷的熔点高达3 100 ℃,比普通硼酸盐玻璃高1 500 ℃。透明陶瓷的重要用途是制造高压钠灯,它的发光效率比高压汞灯提高一倍,使用寿命达2万小时,是使用寿命最长的高效电光源。高压钠灯的工作温度高达1 200 ℃,压力大、腐蚀性强,选用氧化铝透明陶瓷为材料成功地制造出高压钠灯。透明陶瓷的透明度、强度、硬度都高于普通玻璃,它们耐磨损、耐划伤,用透明陶瓷可以制造防弹汽车的窗、坦克的观察窗、轰炸机的轰炸瞄准器和高级防护眼镜等。
光导纤维从高纯度的二氧化硅或称石英玻璃熔融体中,拉出直径约100 μm的细丝,称为石英玻璃纤维。玻璃可以透光,但在传输过程中光损耗很大,用石英玻璃纤维光损耗大为降低,故这种纤维称为光导纤维,是精细陶瓷中的一种。
利用光导纤维可进行光纤通信。激光的方向性强、频率高,是进行光纤通信的理想光源。光纤通信与电波通信相比,光纤通信能提供更多的通信通路,可满足大容量通信系统的需要。
光导纤维一般由两层组成,里面一层称为内芯,直径几十微米,但折射率较高;外面一层称包层,折射率较低。从光导纤维一端入射的光线,经内芯反复折射而传到末端,由于两层折射率的差别,使进入内芯的光始终保持在内芯中传输着。光的传输距离与光导纤维的光损耗大小有关,光损耗小,传输距离就长,否则就需要用中继器把衰减的信号放大。用最新的氟玻璃制成的光导纤维,可以把光信号传输到太平洋彼岸而不需任何中继站。
在实际使用时,常把千百根光导纤维组合在一起并加以增强处理,制成像电缆一样的光缆,这样既提高了光导纤维的强度,又大大增加了通信容量。
用光缆代替通信电缆,可以节省大量有色金属,每公里可节省铜1.1 t、铅2~3 t。光缆有质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绝缘性能好、寿命长、输送距离长、保密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光纤通信与数字技术及计算机结合起来,可以用于传送电话、图像、数据、控制电子设备和智能终端等,起到部分取代通信卫星的作用。
光损耗大的光导纤维可在短距离使用,特别适合制作各种人体内窥镜,如胃镜、膀胱镜、直肠镜、子宫镜等,对诊断、医治各种疾病极为有利。
生物陶瓷人体器官和组织由于种种原因需要修复或再造时,选用的材料要求生物相容性好,对肌体无免疫排异反应;血液相容性好,无溶血、凝血反应;不会引起代谢作用异常现象;对人体无毒,不会致癌。目前已发展起来的生物合金、生物高分子和生物陶瓷基本上能满足这些要求。利用这些材料制造了许多人工器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这类人工器官一旦植入体内,要经受体内复杂的生理环境的长期考验。例如,不锈钢在常温下是非常稳定的材料,但把它做成人工关节植入体内,三五年后便会出现腐蚀斑,并且还会有微量金属离子析出,这是生物合金的缺点。有机高分子材料做成的人工器官容易老化,相比之下,生物陶瓷是惰性材料,耐腐蚀,更适合植入体内。
纳米陶瓷
从陶瓷材料发展的历史来看,经历了三次飞跃。由陶器进入瓷器这是第一次飞跃;由传统陶瓷发展到精细陶瓷是第二次飞跃,在这个期间,不论是原材料,还是制备工艺、产品性能和应用等许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展和提高,然而对于陶瓷材料的致命弱点──脆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精细陶瓷粉体的颗粒较大,属微米级(10 m),有人用新的制备方法把陶瓷粉体的颗粒加工到纳米级
(10 m),用这种超细微粉体粒子来制造陶瓷材料,得到新一代纳米陶瓷,这是陶瓷材料的第三次飞跃。纳米陶瓷具有延性,有的甚至出现超塑性。如室温下合成的TiO2陶瓷,它可以弯曲,其塑性变形高达100%,韧性极好。因此人们寄希望于发展纳米技术去解决陶瓷材料的脆性问题。纳米陶瓷被称为21世纪陶瓷
红宝石和蓝宝石的主要成分都是Al2O3(刚玉)。红宝石呈现红色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含铬化合物;而蓝宝石呈蓝色则是由于其中混有少量含钛化合物。1900年,科学家曾用氧化铝熔融后加入少量氧化铬的方法,制出了质量为2g-4g的红宝石。现在,已经 能制造出大到10g的红宝石和蓝宝石。
综上所述是集中高温结构材料的简介,而这仅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小部分而已。所以我们可以清楚的明白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是一个覆盖面极广、科学含量极高的一个学科。
我知道如果想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有一番作为并非易事。因为科学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种新兴的材料不断被研发出来,所以必须时时刻刻关心当今世界材料科学的最新动态。现在,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认认真真的学好所学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材料科学并不是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所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实验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个前沿学科,那么单单的本科学历显然是不够的,是无法满足社会对此领域的需求的,因此,考研成为了我们继续深造的基本要求。研究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的研究,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的最新的理论知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高水平的实验,而且研究生再就业方面更具有竞争力,所以考研势在必行!
此外,我国的材料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我国是一个材料大国,但是我们不是一个材料强国,虽然我国每年的材料需求都是巨大的,各个领域都依靠材料,但是我国的一些先进材料基本都是进口的,所以我们要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还需要国人的不断努力,不断去奋斗。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我会去国外继续深造,学习更先进的理论知识,将来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会在河南工业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明天而奋斗!!
第四篇: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论文
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与挑战
(李婷 无机非金属08-1班 14号)
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非常密切。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无法留下青春的回忆;没有特殊的荧光材料,就没有彩色电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奔腾IV”;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神舟号”宇宙飞船就无法上天。随着科学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需要,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特殊功能的新材料相继研制出来,如半导体材料:超硬材料、耐高温材料、发光材料等,我们称这些材料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等都属于传统的非金属材料,像玻璃刀上的人造金刚石、作为手表轴承的人造红宝石、煤气炉中用于电子打火的压电陶瓷、传输信息的光导纤维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近20年来,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对于发动机用高温结构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直十分重视,相继制定了各自的国家发展计划,并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这一新型材料寄予厚望。美国国防关键技术计划以及日本的月光计划等都把高温结构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其研制目标是将发动机热端部件的使用温度提高到1650℃或更高,从而提高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达到节能、减重、提高推重比和延长寿命的目的,满足军事和民用热机的需要。此外,有许多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发动机高温构件正在研制之中。如美国格鲁曼公司正研究跨大气层高超音速飞机发动机的陶瓷材料进口、喷管和喷口等部件;美国碳化硅公司用Si34N/SiCw制造导弹发动机燃气喷管; 杜邦公司研制出能承受1200-1300℃、使用寿命2000h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发动机部件等。目前导弹、无人驾驶 飞机以及其它短寿命的陶瓷涡轮发动机正处在最后研制阶段,美国空军材料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认为,12O4-1371℃发动机陶瓷基复合材料已经研制成功。
由于提高了燃烧温度,取消或减少了冷却系统,预计发动机热效率可从目前的26%提高到46%。英国罗—罗公司认为,未来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叶片和机匣、高压与低压涡轮盘及叶片、燃烧室、加大燃烧室、火焰稳定器及排气喷管等都将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预计在21世纪初,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可提高到1650℃或更高。
我知道如果想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有一番作为并非易事。因为科学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各种新兴的材料不断被研发出来,所以必须时时刻刻关心当今世界材料科学的最新动态。现在,而我所能做的就是认认真真的学好所学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材料科学并不是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所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创新实验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既然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一个前沿学科,那么单单的本科学历显然是不够的,是无法满足社会对此领域的需求的,因此,考研成为了我们继续深造的基本要求。研究生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科学的研究,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的最新的理论知识,会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高水平的实验,而且研究生再就业方面更具有竞争力,所以考研势在必行!
此外,我国的材料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我国是一个材料大国,但是我们不是一个材料强国,虽然我国每年的材料需求都是巨大的,各个领域都依靠材料,但是我国的一些先进材料基本都是进口的,所以我们要赶上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国还需要国人的不断努力,不断去奋斗。如果可能的话我想我会去国外继续深造,学习更先进的理论知识,将来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无机非金属材料
绪论
1.在晶体结构上,某结合力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共价键混合离子。由于这些化学键的特点,例如高的键能和强大的键极性等,赋予了这一大类材料以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高硬度,耐腐蚀及抗氧化的基本属性和宽广的导电性,导热性,透光性以及良好的铁电性,铁磁性和压电性等特殊性能,高温超导性也是新近在这类材料上发现的。
2.在化学组成上,随着无机新材料的发展,无机非金属材料已不局限于硅酸盐还包括其他含氧酸盐,氧化物,氮化物,碳与碳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硅,锗,Ⅲ-V族及Ⅱ-VI族化合物等,其形态和形状也趋于多样化,复合材料,薄膜,纤维,单晶和非晶材料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 玻璃的结构 和性质 玻璃的结构
晶态:周期性,对称性,几何形态,质点排列,自限性,均一性,异向性,稳定性,远程有序。非晶态:进程有序,远程无序。玻璃的通性
1)各向同性
2)介稳性:
玻璃是由熔体急剧冷却而得,由于在冷却过程中粘度急剧增大,质点来不及形成晶体的有规则排列,系统的内能尚未处于最低值,从而处于介稳态,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它们仍具有 自发转化为内能较低的晶体的趋势。
3)无固定熔点
4)性质变化的连续性和可逆性 无规则网络学说
1)玻璃结构与晶体一样,具有三位方向发展的连续无序网架形式,硅氧四面体为最小结构单位,但不象晶体那样,对称均匀地联结成空间网络(有序),而是相互不规则地联结在一起(无序),配位数小的结构团构成无限伸展的无序空间网络。)玻璃中的质点虽然不具有规则的格子 排列,但在大致固定的平衡位置上震动的玻璃网络中的正常离子数与晶体中的配位数 也应该近似。)网络外体的离子填充在网络结构空隙中,对于整体来说 是统计分布的,为了使网络结构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些阳离子必须是半径大而电荷小的。
4)形成氧化物玻璃必须满足的四条规则: A 每个氧离子应该与不超过两个阳离子相联。
B 在中心阳离子周围的氧离子 配位数必须小于或等于4;
C 氧多面体相互共角而不共棱或共面。
D 每个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是共用的。
形成的氧多面体为三角体或四面体
RO2,R2O2,R2O5类型氧化物能满足这一条件,并以玻璃形式出现
简答题: 石英玻璃-碱硅玻璃-钠钙硅玻璃结构性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分析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在其中的作用:
1)熔融石英玻璃其硅氧比值1:2与SiO2分子式相同,可以把它近似的看成是由硅氧网络形成的独立‘大分子’
2)如果在熔融石英玻璃中形成加入碱金属氧化物(如Na2O).就使原来的大分子发生解聚 作用,由于氧的比值增大,玻璃中每个氧已不可能都为两个硅原子所共用,开始出现非桥氧,使硅氧网络产生断裂,非桥氧的存在,使【SiO4
】四面体失去原有 完整性和对称性,结果使玻璃结构减弱,疏松,并导致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坏,而且碱金属含量越高,性能变差越 严重,因此,二元碱硅玻璃一般无使用价值
3)当在碱性二元玻璃中加入CaO时,性能变差情况大为改观,使玻璃结构和性能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 为使结构加强,从而表现为一系列物化性质的加强,从而使钠钙硅玻璃性能优良,CaO的这种作用,是由钙离子和钠离子半径相似,但电荷比钠离子大一倍,因此场强比钠离子大得多,具有强化玻璃结构和限制钠离子活动的作用
补网作用:使中间体氧化物全部或部分由6 配位变成4 配位的作用,主要是铝离子取代硅离子。硼氧反常性: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加入B203玻璃中,将产生硼氧四面体[B04],而形成硼酸盐玻璃。在一定范围内,碱金属氧化物提供的氧使硼氧三角体[B03]转变为完全由桥氧组成的硅氧四面体,导致B203玻璃从原来的两度空间的层状结构部分转变为三度空间的架状结构,从而加强了网络,使玻璃的各种物理性质与相同条件下的硅酸盐玻璃相比,相应地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玻璃结构中的阳离子的分类
1)按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能(即化合物分解能与配位数之商)的大小和能否生成玻璃,将氧化物分成:网络生成体氧化物,网络外体氧化物和中间体氧化物。2)网络生成体氧化物应满足以下的条件:
A 每个氧化物应与不超过两个阳离子相连;
B 在中心阳离子周围的 氧离子配位数必须小于或等于4;
C氧多面体相互共角而不共棱或共面;
D 每个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共用。3)这类氧化物主要有SiO2,B2O3,BO5,GeO2,As2O5等。网络外体或网络修饰体:某些氧化物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不参加网络而使其阳离子分布在四面体之间的空隙中,以保持网络中局部地区的电中性,因为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额外的氧离子,从而改变网络,故称为网络外体或网络修饰体。如Li2O,Na2O,K2O,CaO,SrO,BaO等。
1)中间体氧化物:比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价高而配位数小的阳离子,可以部分地参加网络结构,如BeO,MgO,ZnO, Al2O3等。各种氧化物在玻璃中的作用:
1)碱金属氧化物
A 碱金属氧化物加入到熔融石英玻璃何总,促使硅氧四面体间连接断裂,出现非桥氧,使玻璃结构疏松,导致一系列性能变化,但由于碱金属离子的断网作用使它具有了高温助熔,加速玻璃融化的性能。
B 混合碱效应:在二元碱硅玻璃中,当碱金属氧化物的总量不变,用 一种碱金属 氧化物取代另一种时,玻璃的性质不是呈直线变化的,而出现明显的极值。2)二价金属氧化物:
CaO是网络外体氧化物,Ca2+离子的配位数一般为6,有极化桥氧和减弱硅氧键的作用,CaO的引入可以降低玻璃的高温粘度,玻璃中CaO含量过多,一般会使玻璃的料性变短,脆性增大。
MgO在硅酸盐矿物中存在着两种配位状态(4或6),但多数位于八面体中,属于网络外体,在钠钙硅玻璃中,若以MgO取代CaO,将使玻璃结构疏松,导致玻璃的 密度,硬度下降,但却可以降低玻璃的析晶能力和调节玻璃的料性,含镁玻璃在水和碱液的作用下,易在表面形成硅酸盐薄膜,在一定条件下剥落进入溶液,产生脱片现象。
PbO 铅离子位八个氧离子所包围,其中四个氧离子与铅离子距离较远(0.429nm),另外四个较近(0.23nm).形成不对称配位铅离子外层的 惰性电子对,受较近的四个氧的排斥,推向另外四个氧离子的一边,因此在晶态 PbO中组成一种四方锥体[PbO4]的结构单元,一般 认为,在高铅玻璃中均存在这种四方锥体,它形成一种螺旋形的网络,这种网络使PbO-SiO2系统
具有很大的 玻璃形成区,同时也决定了PbO在硅酸盐熔体中的高度助熔性。2)其他金属氧化物:
玻璃中Al3+离子与在硅酸盐矿物中一样,有两种配位状态,在钠硅酸盐玻璃中,当Na2O/Al2O3大于1 时,Al3+均位于四面体中,小于1时,则作用为网络外体位于八面体中,当Al3+位于铝氧四面体[AlO4]中时,则与硅氧四面体组成了统一的网络,在一般的钠钙硅玻璃中,引入少量的Al2O3,Al3+就可以夺取非桥氧形成铝氧四面体,进入硅氧网络中,把由于Na+的引入而产生的断裂网络通过[AlO4]重新连接起来,使玻璃结 构趋向紧密,并使玻璃的许多性能得以改善,但它对玻璃的电学性能有不良影响,在硅酸样玻璃中,当以Al2O3取代SiO2时,介电损耗和导电率升高,故在真空玻璃中,一般不含或少含Al2O3.B2O3是玻璃形成氧化物,有良好的助熔性,可降低玻璃的高温粘度和提高玻璃的低温粘度,但使用B2O3时要注意硼反常现象。玻璃的生成规律及其相变
简答题: 怎样避免在降温过程中玻璃析晶?
为了避免玻璃析晶,关键是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以多快速度冷却给定熔体,以避免出现可探测的晶体,卡曼认为:A 晶核生成速率。B 晶体生长速度起主要作用。随着典型玻璃熔体过冷度增加,粘度迅速增大,而成核速率和过冷度关系曲线,晶核生长速率与过冷关系曲线都是具有限量最大值,对典型玻璃熔体,其两个极大值所在的过冷度,分开越大时,越容易冷却成玻璃,因此成速率出现极大值时,熔体在此温度设有适宜的结晶条件,当 两个极大值重合在一个过冷度时,熔体即具有最大的成核速率,又具有最大的生长速率,熔体较易析出晶体而不形成玻璃。影响玻璃生成的因素:
1)热力学条件 2)动力学条件 3)结晶化学条件:
①键强---元素与氧结合的单键强度,负离子团[SiO4] 4-,[Si2O7] 6-
A 网络形成体单键强度大于334.9。
B中间体251.2~334.9。
C 网络外体(修饰体)小于251.2。
②键型---A 离子键化合物----离子,如NaCl.B 金属键物质—电子,正离子状态,无方向性。C 共价键化合物---分子结构---分子间范德华力。
D 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过度时或极性过渡键具有离子共价的双重性质,形成玻璃的概率越大.极性共价键成分促使生成具有固定结构的配位多面体,构成进程有序性而离子成分促使配位多面体不按一定方向连接,造成不对称变形,构成远程无序的网络结构,形成玻璃的倾向大。
③熔体结构----[SiO4] 4-,[Si2O7] 6,[Si6O8]12-,[SiO3]2n-n,[Si4O14]6n-n。O/Si从2到4,聚合程度降低,粘度变小,结晶易,形成玻璃难。O/Si决定着负离子团的大小和聚合度。负离子团结构越大,越易形成玻璃。熔体和玻璃体的成核过程
1)均匀成核
定义:指在宏观均匀的玻璃中,在没有外来物质参与下相界、结构缺陷等无关的成核过程,又称为本征成核或自发成核。
当玻璃熔体处于过冷态时,由于热运动引起组成和结构上的起伏,一部分变成晶相。晶相内质点的有规则排列导致体积自由能减小。然而在新相产生的同时,又将在新生相和液相之间形成新的界面,引起界面自由能的增加,对成核造成势垒。当新相颗粒太小时,界面对体积的比例增大,整个体系自由能增大。当新相达到一定大小(临界值)时,界面对体积的比例就减小,系统的自由能减小,这时新生相就可能稳定成长。这种可能稳定成长的新相区域成为晶核。那些较小的不能稳定成长的新相区域成为晶胚。
2)非均匀成核
定义:依靠相界、晶界或基质的结构缺陷等不均匀部位而成核的过程,又称为非本征成核。晶体生长
晶体的生长速度随着过冷度的增大而增大。
影响结晶的因素主要有:
1)温度
当熔体从Tm冷却时,ΔT增大,成核和晶体生长的驱动力增大;与此同时,粘度上升,成核和晶体生长的阻力也增大。
2)粘度 当温度降低时(远在Tm点以下),粘度对质点扩散的阻碍作用限制着结晶速度,尤其是限制晶核长大的速度。
3)杂质 杂质的引入会促进结晶,杂质起成核作用,同时增加界面处的流动度,使晶核更快的长大。杂志往往富集在分相玻璃的一相中,富集到一定浓度时将促使这些微相由非晶相转变为晶相。4)界面能 固体的界面能越小,核的生长所需的能量越低,结晶速度越大。11 玻璃的分相
定义:玻璃在高温下为均匀的熔体,在冷却过程中或在一定温度下热处理时,由于内部质点迁移,某些组分分别浓集(偏聚),从而形成化学组成不同的两个相,此过程称为分相。玻璃的理论强度和实际强度
1)实际玻璃的抗折强度比理论强度小2~3个数量级,是由于实际玻璃的脆性和玻璃中存在有微裂纹及不均匀区所致。
2)提高玻璃机械强度的方法: 退火,钢化,表面处理与涂层,微晶化与其他材料成复合材料等。
钢化:均热后自然冷却,形成温度梯度内应力由粘滞流动而松弛;冷却到最后,温度梯度消失,松弛的应力保留为永久应力。
表面处理:膨胀系数小的涂层。
微晶化:析出细小晶体,分散应力,阻止裂纹扩散。
第二、三章 玻璃原料及配合料制备
玻璃辅助原料: 澄清剂,着色剂,脱色剂,氧化剂和还原剂,乳浊剂和其他原料。
玻璃熔制的综合结果是使隔着原料的化合物形成透明的玻璃液。玻璃熔制的五个阶段:
硅酸盐形成的阶段:玻璃形成的阶段;玻璃液的澄清阶段; 玻璃液的均化阶段;玻璃液的冷却阶段。硅酸盐形成阶段的七点变化:
多晶转变; 盐类分解; 生成低共融混合物; 形成复盐; 生成硅酸盐; 排出结晶水和吸附水; 固相熔融向液相转变。玻璃的形成
玻璃形成过程的速度实际上取决于石英砂粒的溶解扩散速度。
石英砂的分解扩散过程分为两步,首先是砂粒表面发生溶解,而后溶解的SiO2向外扩散 玻璃液中气体的三种状态:(1)可见气泡,(2)物理溶解的气体,(3)化学结合的气体。5 玻璃液的均化
玻璃液的均化包括对其化学均化和热均化两个方面的要求
1)定义:在玻璃形成阶段结束后,在玻璃液中,仍带有与主体玻璃化学成分不同的不均体,消除这种不均体的过程成为玻璃液的均化。
玻璃液的均化过程:
2)不均体的溶解与扩散的均化过程;玻璃液的对流均化过程;因气泡上升而引起的搅拌均化作用。玻璃液的冷却
产生二次气泡的原因:(1)硫酸盐的热分解;(2)物理溶解的气体析出;(3)玻璃中某些组分易产生二次气泡。玻璃的熔制制度:
温度制度,压力制度和气氛制度 坩埚窑中玻璃熔制的温度制度五个阶段:
加热熔窑;熔化;澄清与均化;冷却;成型 玻璃的浮法成型
定义:指熔窑熔融的玻璃液流入锡槽后在熔融金属锡液的表面上成型平板玻璃的方法。
金属锡液的优缺点: 1)锡中所含各种杂质都是组成玻璃的元素;
2)锡的密度大大高于玻璃的密度,有利于对玻璃托浮;
3)锡熔点远低于玻璃出锡槽口的温度,有利于保持玻璃的抛光面; 4)锡的导热率为玻璃的60~70倍,有利于玻璃版面温度的均匀等; 5)锡液的表面张力高于玻璃的表面张力,有利于玻璃的拉薄;
6)锡液有极低的粘度,这表明有良好的热对流的运动性能,这对均匀浮法表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7)使用锡液作浮抛介质的主要缺点是Sn极易氧化为SnO和SnO2,它不利于玻璃的抛光,同时又是产生虹彩、沾锡、光畸变等玻璃缺陷的主要原因,为此采用保护气体。
第四章 玻璃的退火与淬火
玻璃的应力:
热应力、结构应力和机械应力
1)热应力:玻璃中由于 存在温差而产生的应力。
按其存在特点分为: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
暂时应力: 在温度低于应变点时,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内(即脆性状态)的玻璃在经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热应力,随着温度梯度的存在而存在,随温度梯度的消失而消失,这种应力成为暂时应力。
永久应力: 当玻璃内外温度 相等所残留的热应力
将一玻璃板加热到高于玻璃应变点以上的某一温度,待均热后板两面均匀自然冷却,经一定时间后玻璃中的温度场呈抛物线分布。玻璃外层为张应力而内层为压应力,由于应变点以上的玻璃具有粘弹性,即此时的玻璃为可塑状态,在受力后会产生位移和变形,使由温度梯度 所产生的内应力消失。这个过程成为应力松弛过程,这时的玻璃内外层虽存在着温度梯度但不存在应力。当玻璃冷却到应变点以下,玻璃已成为弹性体,以后的降温与应力变化与前述的产生暂时应力情况相同,待冷却到室温时,虽然消除了应变点以下产生的应力,但不能消除应变点以上所产生的应力,此时,应力方向恰好相反,即表面为压应力,内部为张应力,这种应力为永久应力。
结构应力:玻璃因化学组成不均导致结构上的不均而产生的应力。
机械应力: 由外力作用在玻璃上引起的应力,当外力除去时应力随之消失,此应力为机械应力。玻璃的退火
定义:为了消除玻璃中的永久应力,必须将玻璃加热到低于玻璃转变温度Tg附近的某一温度进行保温均热,以消除玻璃各部分的温度梯度,使应力松弛。
这个选定的温度成为退火温度。玻璃的淬火
定义:将玻璃制品家人到转变温度Tg以上50~60度,然后在冷却介质中(淬火介质)急速均匀冷却,在这一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面将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由此引起的应力由于玻璃的粘滞流动,所以造成了有温度梯度而无应力的状态。
玻璃淬火后所产生的应力大小与淬火温度,冷却速度,玻璃的化学组成以及厚度等有直接关系。
第五章 玻璃的缺陷
通常所谓玻璃缺陷是指 玻璃体内存在的、引起玻璃体均匀性破坏的各种夹杂物,如 气泡、结石、条纹、节瘤等。
结石:是出现在玻璃中的结晶夹杂物。结石是玻璃制品中最严重的缺陷,它不仅 破坏了玻璃制品的外观和光学均一性,而且降低了制品的使用价值。
玻璃夹杂物(条纹和节瘤):玻璃主体内存在的异类玻璃夹杂物
第六章 建筑玻璃及其深加工
深加工的产品主要有: 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镀膜玻璃等。
微晶玻璃:把加工晶核剂(或不加晶核剂)的特定组成的玻璃在有控条件下进行晶化处理,使原单一的玻 璃形成了有微晶和玻璃相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称之为微晶玻璃。
微晶玻璃与传统玻璃不同,它是利用晶核剂或紫外辐射等方法使玻璃内形成晶核,再经过 热处理使晶核长大,成为一种受控结晶过程,形成玻璃与某些晶体共存的材料,能制成零膨胀,高强度及特定的电性质和机械性质的微晶玻璃。
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两片以上的玻璃用合成树脂胶片(是聚乙烯丁醛薄膜)粘结在一起而制成的一种安全玻璃。
为什么又叫安全玻璃? 由于透明树脂胶片的粘结作用使得玻璃保持良好的透明性外,玻璃体的抗冲击能力也得到提高。
第七章 陶瓷原料
陶瓷原料的分类:粘土,石英和长石。
可塑性:指粘土与适量的水混炼以后形成的泥团,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但不开裂;并在外力除去后,仍能保持原有形状的性质。
触变性:指粘土泥浆或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粘度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渐恢复原状或泥料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在水分不变时泥料变稠和固化的性质。
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是瘠性料,可降低可塑性,减少收缩变形,加快干燥;
2)在高温时可部分 溶于长石玻璃中,增加液相粘度,减小高温时的坯体变形; 3)未熔石英与莫来石一起可构成坯体骨架,增加强度;
4)在釉料中增加石英含量可提高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提高釉的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长石类原料对陶瓷的作用: 1)高温下熔融在乳白色玻璃,溶解石英颗粒和部分高岭土,分解物促进成瓷反应的进行--助熔作用。2)高温形成的玻璃具较大粘度,起到高温热塑作用和高温胶结作用,防止高温变形。
3)高温形成的玻璃在冷却时,不析晶,以透明玻璃体状态存在,增加瓷的透明度,提高光泽度,改善瓷的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
4)极性物料可提高坯的疏水性和干燥速度。硅灰石 Ca[SiO3]或CaO.SiO2 无水
因本身不含有机物和结构水,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都很小,作为陶瓷原料有特殊的优良性能,故用途很广。其热膨胀系数小,适于快速烧成。烧成后,瓷坯中的针状硅灰石晶体交叉排列成网状,使制品的强度提高,并有抗热冲击性能高、介电损失小等优点。
第八章 配料计算及坯料制备
传统陶瓷的坯料组成:瓷器、炻器、精陶
区别: 瓷器有良好的色泽,一定的透明度和热稳定性,机械强度
炻器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于陶的区别是气孔率较低,是致密烧结;于瓷器的区别是坯体带色且无半透明性。如铺地砖,缸器,茶具。多孔性坯体结构,机械强度不高,且有吸湿膨胀性。如建筑釉面瓷砖和卫生器皿
其中瓷器分为三种:长石质瓷、骨灰质瓷、日用滑石质瓷。
第九章 成型
坯料在加入(或含有)液体(一般是水)后,可形成一种特殊状态,具有了锁需要的工艺性能。加入大量的 水(28%~~35%)可使 坯料颗粒形成稠厚的悬浮液、为注浆坯料;少量的水时,则形成能捏成团的粉料,在8%~15%时为水量干压坯料;3%~~7%之间为 干压坯料;水量适中时(18%~~25%)则形成可塑坯料。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1)液相含量与性质; 2)颗粒尺寸和形状; 3)矿物种类; 4)吸附阳离子 可塑成型工艺:
1)雕塑与拉坯; 2)旋压成型; 3)滚压成型; 4)挤压与车坯成型; 5)塑压成型; 6)注塑成型; 7)轧模成型 注浆成型工艺:
1)空心注浆; 2)实心注浆; 3)真空注浆; 4)离心注浆; 5)压力注浆 压制成型工艺:
1)干压或半干压成型 2)等静压成型
第十章 釉料制备及施釉 釉的分类:习惯以主要溶剂的名称命名如铅釉、石灰釉、长石釉等。
长石釉----釉式中的K2O+Na2O的摩尔数等于或少大于RO的摩尔数,长石釉的高温粘度大,烧成范围宽,硬度较大。各成分在釉料中的作用:
1)玻璃形成剂; 2)助溶剂; 3)乳浊剂; 4)着色剂; 5)其他辅助剂 釉料配方的总原则是--釉料必须适应于坯料。釉料配方的经验规律:
1)(SiO2+B2O3):(R2O+RO)=(1:1)~(3:1),这样不致使熔块温度太高而引起PbO,B22O3和碱性氧化物大量挥发; 2)在熔块中碱性金属氧化物与碱土金属氧化物之比应小于1;
3)含硼熔块中,SiO2/B2O3应在2以上; 4)熔块中Al2O3的摩尔数应小于0.2.4 坯釉中间层的形成与作用
由于坯釉化学组成上的差异,烧釉时釉的某些成分渗透到坯体的表层中,坯体的某些成分也会扩散到釉中,熔解到釉中。通过熔解与扩散的作用,使接触带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介于坯体与釉层之间,结果形成中间层。具体地说,该层吸收了坯体中的Al2O3,SiO2等成分,又吸收了釉料中的碱性氧化物及B2O3等。它对调整坯釉之间的差别、缓和釉层中应力、改善 坯釉的结合性能起一定的作用。釉的熔融温度范围
化学组成对熔制性能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釉式中的Al2O3, SiO2含量的增加,釉的成熟温度相应提高,而Al2O3的贡献大于SiO2..碱金属和金土金属氧化物作为熔剂 可降低釉的熔融温度。Li2O,Na2O,K2O,PbO和B2O3都是强助溶剂,又称软熔剂,在低温下起助熔作用。而CaO,MgO,ZnO 等,主要在较高温度下发挥熔剂作用而成硬熔剂。坯和釉的适应性
坯釉适应性是指熔融性能良好的釉熔体,冷却后与坯体紧密结合成完美的整体,不开裂,不剥落的能力。
影响坯、釉适应性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1)热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因釉和坯是紧密联系着的,对釉的要求是釉熔体在冷却后能与坯体很好的结合,既不开裂也不剥落,为此要求坯和釉的热膨胀性系数相适应。一般要求釉的热膨胀系数略小于坯。2)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中间层可促使坯釉间的热应力均匀。发育良好的中间层可填满坯体表面的隙缝,减弱坯釉间的应力,增大制品的机械强度。
3)釉的弹性、抗张强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具有较高弹性(即弹性模量较小)的釉能补偿坯、釉接触层中形变差所产生的应力和机械作用所产生的应 变,即使坯、釉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釉层也不一定开裂、剥落。釉的抗张强度高,抗釉裂的能力就强,坯釉适应性就好。化学组成与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抗张强度三者间的关系较复杂,难以同时满足这三方面的要求,应在考虑热膨胀系数的前提下使釉的抗张强度较高,弹性较好为佳。4)釉层厚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
薄釉层在煅烧时组分的改变比厚釉层大,釉的热膨胀系数降低得多,而且中间层相对 厚度增加,有利于提高釉中的压力,有利于提高釉适应性。对于厚釉层,坯、釉中间层厚度相对降低,因而不足以缓和两者之间因热膨胀 系数差异而出现的有害应力,不利于坯釉适应性。
釉层厚度对于釉面外观质量有直接影响,釉层厚会加重中间层的负担,易造成釉面开裂及其它缺陷,而釉层过薄则易发生于釉想象,一般釉层通常小于0.3mm或通过实验来确定。7 基本施釉的方法有浸釉、烧釉和喷釉。
发展中的施釉方法:流化床施釉、热喷施釉、干压施釉。
第十一章 干燥 坯体在干燥过程中变化的主要特征是随干燥时间的延长,坯体温度升高,含水率降低,体积收缩;气孔率提高,强度增加。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及其作用
1)坯料的性质 粘土的可塑性越强,加入量越多,颗粒越细,干燥速度就越难提高;瘠性物料越多,颗粒越粗,越有利于提高干燥速度。
2)坯体形状、大小和厚度 形状复杂,体大壁厚的坯体在干燥时易产生收缩应力,故其干燥速度应加以控制,不宜太快。
3)坯体温度 坯体温度高,水的粘度小,有利于水分表面移动。
4)干燥介质的性质 干燥介质温度越高,湿度越小,则吸收水分的能力越大。增大干燥介质速度,减小边界层的厚度,增大对流传质系数,则可加快干燥速度。
5)使热扩散与湿扩散的方向一致 坯体中水分的内扩散包括湿扩散和热扩散。湿扩散是坯体内部由于存在湿度梯度引起的水分移动,其方向由坯体内部指向坯体外部;热扩散是坯体内部由于存在温度梯度而使水分移动,其方向由坯体表面指向坯体中心。当温度梯度与湿度梯度方向一致时会显著加快内扩散速度。
第十二章 烧成 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1)低温阶段(室温~300度)
低温阶段也成坯体水分蒸发期。主要是排除在干燥过程中没有除掉的残余水分。随水分的 排除,组成坯体的固体颗粒逐渐靠拢,坯体发生少量收缩哦,气孔率增加。2)中温阶段(300~950度)
坯体内部发生较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瓷坯中所含有机物、碳酸盐、硫酸盐及铁的化学物等,大多要在此阶段发生氧化与分解,此外还伴随有晶型转变,结构水排除和一些物理变化。
坯体中存在的碳素及有机物在600度以上开始氧化分解,这类反应一直要进行到高温。碳素、硫化物及有机物必须在本阶段氧化,产生的气体必须完全排除掉,不然会引起坯体起泡。3)高温阶段(950度~~最高烧成温度)
高温阶段也称为玻化成瓷期,是烧成过程中温度最高的阶段。在本阶段坯体开始烧结,釉层开始融化。由于各地陶瓷制品晶胚、釉组成和性能的不同,对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的要求也不相同。
弱还原阶段:在此阶段,由于熔融长石和其他低共融物形成的液相大量增加液相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坯体颗粒重新排列紧密,使颗粒相互胶结并填充空隙,颗粒间距缩小,坯体逐渐致密。同时促进莫来石的生成和发育,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烧结。莫来石晶体长大并 形成‘骨架’,坯体强度增大。2 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制度。气氛的作用:
1)气氛对陶瓷坯体过烧膨胀的影响
瓷石-高岭土瓷坯在还原气氛中过烧,产生的膨胀比在氧化气氛小得多;高岭土-长石-石英-膨润土瓷坯却在还原气氛下的过烧膨胀较大。2)气氛对坯体的收缩和烧结的影响
二者在还原气氛中的烧结温度都比在氧化气氛中低,随含铁量的减少而减小。瓷石质坯体在还原气氛中的收缩大,长石和膨润土坯则相反。
3)气氛对坯的颜色和透光性以及釉层质量的影响 A 影响铁、钛的价数
氧化焰烧成产生胶态Fe2O3而显黄色,还原焰则形成FeO显淡青色。含钛坯料应避免还原焰,因为其会使坯体颜色加深,而失去增白作用。
B 使SiO2和CO还原 SiO2经还原分解作用,生成单质硅,产生黑斑;CO则会分解出C而产生烟熏,也可产生釉泡。瓷器的烧成缺陷: 记五个
开裂;变形;气泡; 毛孔和桔釉; 色黄、火刺、落渣、斑点、烟熏; 生烧和过烧; 釉裂(惊釉); 釉缕与缺釉。
第十四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石膏的脱水转变图 P170-图14-2 2 石膏浆体的硬化
石膏哦浆体硬化并形成具有强度的人造石,一般认为其结构变化经历两个阶段,即凝聚结构形成阶段和结晶结构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在凝聚结构形成阶段,石膏浆体中的微粒彼此之间存在一个薄膜,粒子之间通过水膜以范德华分子引力互相作用,仅具有低的强度,这种结构具有触变复原的特性。在结晶结构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水化物晶粒已大量形成,结晶不断长大,且晶粒之间相互接触和连生,使整个石膏浆体形成一个结晶结构网,具有较高的强度,并且不再具有触变复原的特点。
尤为指出的是,石膏浆体在其自身硬化过程中,存在着结构的形成和结构的破坏这一对矛盾,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本质的因素是与过饱和度有关。过饱和度较高时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量多,晶粒细小,因而产生的结晶接触点多,容易形成结构网,反之,过饱和度较低则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量少,晶粒粗大,因而结晶接触点也较少,形成同等结晶结构网所消耗的水化物较多。在初始结构形成以后,水化物继续生成,有利于结晶结构网的密实强化。但是,当达到某一限度值后,若过饱和度仍然过大,水化物势必会继续增加,就会对已形成的结晶结构网产生一种内应力(成为结晶应力),当结晶应力大于结构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导致结构破坏。此外,在结晶接触点的区段,晶格不可避免地发生歪曲和变形,因此,它与规则晶体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溶解度。所以,在潮湿条件下,产生接触点的溶解和较大晶体的再结晶,也会明显地影响石膏硬化浆体的结构强度。实际生产中,应注意控制石膏的质量和细度、养护温度、水灰比以及外加剂的 种类和掺量,从而保证石膏制品的质量。
3石灰浆体的硬化: 干燥硬化和碳化硬化。
第十五章 硅酸盐水泥 煅烧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1)干燥和脱水; 2)碳酸盐分解; 3)固相反应; 4)孰料烧结; 5)孰料冷却。水泥孰料中各种氧化物的作用;1)CaO.CaO是水泥孰料的主要成分。作用:与酸性氧化物作用,生成C2S,C3S,C3A,C4AF等孰料矿物,其中C3S是由CaO与C2S作用后形成的,因此CaO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C3S的含量。CaO含量过少,生成的C3S就少; 若CaO过量,会产生游离CaO,使水泥的安定性不良。一般含量在62~68%。
2)SiO2.SiO2也是水泥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决定水泥孰料中CaSiO3矿物的数量。当CaO含量一定时,SiO2的含量影响C3S和C2S的相对含量。SiO2含量较高时,C3S的生成量减少,其含量一般在20~24%。
3)Al2O3,Fe2O3.与CaO作用,生成C3A,C4AF.在CaO-Al2O3-Fe2O3组成中,首先是CaO+ Al2O3形成C3A,随后C3A+ Fe2O3生成C4AF.只有Fe2O3及时作用完了,才有C3A的存在,所以配比应考虑Al2O3/ Fe2O3比。4)MgO.MgO超过一定含量时,会以方镁石的形式存在,使水泥安定性不良。水泥孰料的组成:
1)硅酸三钙
A矿:硅酸三钙并不以纯的形式存在,而是含有少量氧化镁,氧化铝等形成的固溶体。
硅酸三钙加水调和后,凝结时间正常。它水化较快,粒径为40μm~45μm的硅酸三钙颗粒,加水后28D其水化程度可达到70%左右。所以硅酸三钙强度发展比较快,早期强度较高,且强度增进率较大,28D强度可以达到其一年强度的70%~80%。但硅酸三钙水化热较高,抗水性较差,且孰料中硅酸三钙含量过高时,会给煅烧带来困难,往往使孰料中游离氧化钙增高,从而降低水泥强度,甚至影响水泥安定性。2)硅酸二钙
B矿:以固熔有少量氧化物的β-C2S的形式存在的硅酸二钙。
贝利特水化较慢,至28D 龄期仅水化20%左右,凝结硬化缓慢,早期强度较低,但28D以后,强度仍能较快增长,在一年后,可以赶上阿里特。贝利特水化热较小,抗水性较好,因而对大体积工程或处于一定侵蚀环境下的工程用水泥,适量提高贝利特含量,降低阿里特含量是有利的。3)中间相
填充在阿里特,贝利特之间的铝酸盐,铁酸盐,组成不定的玻璃体和含碱化合物等成为中间相。
A.铝酸钙:铝酸三钙水化迅速,放热多,凝结很快,如不加石膏等缓凝剂,易使水泥急凝。铝酸三钙硬化也很快,它的强度3天内就大部分发挥出来;故其早期强度较高,但绝对值不高,以后几乎不再增大,甚至倒缩。铝酸三钙的干缩变形大,抗硫酸盐性能差。
B.铁铝酸四钙的水化速度在早期介于铝酸三钙与硅酸三钙之间,但随后的发展不如硅酸三钙。它的强度早期发展较快,后期还能不断增长,类似于硅酸二钙,才利特(C矿)的抗冲击性能和抗硫酸盐性能较好,但有一定的水硬性。
4)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 4 孰料的率值
率值作为生产控制的一种指标,可以比较方便地表示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明确地表示对水泥孰料的性能和煅烧的影响。
1)硅率:表示孰料中SiO2与Al2O3,Fe2O3之和的质量比值,以SM或n表示。
硅率表达了水泥孰料矿物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性矿物C3A+C4AF)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硅率越大,则硅酸盐矿物含量越高,熔剂性矿物含量越少,煅烧过程中出现的液相含量越小,所要求的烧成温度越高;但硅率过小,则煅烧过程中容易形成孰料大块甚至结圈。通常硅率控制在1.7~2.7之间。
2)铝率:又称铁率,表示孰料中Al2O3和Fe2O3含量的质量比,以IM或P表示。
若孰料中Al2O3和Fe2O3的总含量已确定,那么铝率表示C3A和C4AF的相对含量。3)石灰饱和系数
在水泥孰料中,氧化钙总是与酸性氧化物Al2O3,Fe2O3饱和生成C3A,C4AF,在生成上述矿物后,所余下的CaO与使SiO2饱和形成C3S所需的CaO的比值成为石灰饱和系数,以KH表示。它表示SiO2与CaO 饱和形成C3S的程度。C3S的水化
C3S的水化作用、产物以及所形成的结构对硬化水泥浆体的性能起主导作用。P198-图15-4说明C3S的水化过程五个阶段。表15-10.6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三个阶段):
1)钙矾石形成期 C3A率先水化,在石膏存在条件下,迅速形成钙矾石,是导致第一放热峰的主要因素。2)C3S水化期 C3S开始迅速水化,大量放热,形成第二放热峰。有时会有第三放热峰或在第二放热峰上,出现一个‘峰肩’,一般认为是由于钙矾石转化成单硫型水化硫铝(铁)酸钙而引起的,当然,C2S与铁相亦以不同程度参与了这两个阶段的反应,生成相应的 水化产物。
3)结构形成和发展期 放热速率很低,趋于稳定。随着各种水化产物的增多,填入原先由水所占据的空间,再逐渐连接,相互交织,发展成硬化的浆体结构。水化速度 :常以单位时间内的水化程度或水化深度来表示。8 水泥浆体的水化硬化:
水泥的水化反应在开始主要为化学反应所控制;当水泥颗粒四周形成较为完整的水化物膜层后,反应历程又受到离子通过水化产物层时扩散速率的影响。随着水化产物层的不断增厚,离子扩散速率即成水化历程动力学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在所生成的水化产物中,有许多是属于胶体尺寸的晶体。随着水化反应的不断进行,各种水化产物逐渐填满原来由水所占据的空间,固体粒子 逐渐接近。由于钙矾石针、棒状晶体的相互搭接穿插,特别是大量箔片 状、纤维状C-S-H的交叉攀附,从而使原先分散的水泥颗粒以及水化产物连结起来,够长一个三维空间牢固结合、密实的整体。孔分布及总孔隙率
在水化过程中,水化产物的体积要大于孰料矿物的体积。据计算,每1cm³的水泥水化后约需占据2.2cm³的空间。即约45%的水化产物处于水泥颗粒原来的周界之内,成为内部水化产物;另有55% 则为外部水化产物,占据着原来冲水的空间。这样,随着水化过程的进展,原来冲水的空间减少,而没有被水化产物填充的空间,则逐渐被分割成形状极不规则的毛细孔。另外,在C-S-H凝胶所占据的空间内还存在着孔,尺寸极为细小,用扫描电镜也难以分辨。
一般在水化24h以后,硬化浆体中绝大部分(70~80%)的孔已经在100nm以下。随着水化过长的进展,孔径小于10nm,即凝胶孔的数量由于水化产物的增多而增加,毛细孔则逐渐填充减小,总的孔隙率则相应降低。凝结速度
从矿物组成后,铝酸三钙水化最为迅速,硅酸三钙水化也快,数量也多,因而这两种矿物与凝结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强度及影响因素: 1)浆体组成和强度的关系; 2)密实度和强度的关系; 3)温度和压力对强度的影响 环境介质的侵蚀
对水泥侵蚀的环境介质主要有:淡水、酸和酸性水、硫酸盐溶液和碱溶液等。其侵蚀作用可以概括为:溶解浸析、离子交换以及膨胀性产物等三种形式。
第十六章 掺混合材料的水泥 水泥混合材料
常用的激发剂有两类:碱性激发剂(石灰或水化时能析出Ca(OH)2的 硅酸盐水泥孰料)和硫酸盐激发剂(二水石膏、半水石膏、无水石膏或以CaSO4为主要成分的化工废渣,如磷石膏、氟石膏等),起作用机理如下: 碱性激发剂的Ca(OH)2与活性混合材料中所含呈活性状态的SiO2和Al2O3发生化学反应,发生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在同时有硫酸盐激发剂存在的条件下,石膏与活性Al2O3化合,生成水化硫铝酸钙。矿渣水泥的水化硬化过程
矿渣水泥调水后,首先是 孰料矿物与水作用,生成水化硅酸盐,水化铝酸钙、氢氧化钙、水化硫(铁)铝酸钙等。还可能生成水化铝硅酸钙(C2ASH3)等水化产物。因此,矿渣水泥早期硬化速度就较慢。矿渣水泥的性质和用途:矿渣水泥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可赶上甚至超过硅酸盐水泥。
第十七章 其他品种水泥
高铝水泥的水化,主要是铝酸一钙的水化,其水化产物与温度关系极大。2 膨胀水泥:是指在水化过程中,由于生成膨胀性水泥产物,使水泥在硬化后体积不收缩或膨胀的水泥。由强度组分和膨胀组分组成。
铝酸盐自应力水泥
铝酸盐自应力水泥加水拌和后,高铝水泥中的CA和CA2等铝酸盐矿物与石膏进行水化。
在水化形成钙矾石的同时,会析出相当数量的氢氧化铝(AH3)凝胶,不但有效地增进了水泥石的密实性,而且在钙矾石晶体生长、膨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塑性衬垫作用,使水泥石在不断增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又由于钙矾石析晶时的过饱和度较小,生成的钙矾石就比较分散,而且分布均匀,结晶压力不会过分集中,对水泥石结构的破坏就相对较小。因此,可以任务钙矾石和氢氧化铝凝胶共同构成了强度因素和膨胀因素。
第十八章 耐火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耐火材料
定义: 是由多种不同化学成分及不同结构矿物组成的非均质体。
耐火材料的若干性质取决于其中的物相组成、分布和各相的特性。
1)化学组成: 是耐火材料的基本特征。为了抵抗高温作用,必须选择高熔点化合物。2)矿物组成
耐火材料一般是多相组成体,其矿物相可分为结晶相和玻璃相两类,又可分为主晶相和基质。主晶相是构成耐火材料的主题,一般来说,主晶相是熔点较高的晶体,其性质、数量及结合状态决定制品性质。基质又称为结合相,是填充在主晶相之间的结晶矿物和玻璃相。其含量不多,但对制品的某些性质影响极大,是制品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的薄弱环节。耐火材料中气孔可分为三类:(1)封闭气孔;(2)开口气孔;(3)贯通气孔 高温蠕变性: 在高温条件下,承受应力作用的耐火制品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等温变形 4 抗热震性
耐火材料对于急热急冷式的温度变动的抵抗能力较抗热震性,又称为抗温度急变性、耐火热崩裂性、耐热冲击性、热震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急冷急热性等。
第十九章 耐火材料生产工艺 陶瓷结合:主晶相间低熔点的硅酸盐非晶质和晶质联结在一起而形成的结合较陶瓷结合 2 化学结合
化学结合指耐火材料制品中由化学结合剂形成的结合,即加入少量结合物质,在低于烧结温度的条件下,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制品硬化而形成的结合。直接结合
由耐火主晶相直接接触所产生的一种结合方式称之为直接结合,它既不同于化学结合,也不属于陶瓷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