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时间:2019-05-13 09:2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第一篇:《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通过阅读作品,试比较《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

答:不同:叙事:

一、《左传》:1.《左传》发展了《春秋》的笔法,不在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表现起道德评价。

2.《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3.《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但倒叙和预叙手法的运用,也是其叙事的重要特色。如“宣公三年”。

4.《左传》叙事很注重完整的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其叙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及后果。城濮之战的介绍等。

5《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如在总结城濮之战的经验是“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6《左传》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是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

二、《国语》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

《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普遍完整。把重点放在大量的议论文字上。但《国语》也有情节生动曲折,极富戏剧性的叙事。如《晋语》前四卷对晋献公诸子争位的叙述,展示了春秋时期一场复杂政治斗争的生动画卷,描绘出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反应了《国语》叙事的成就。

三、《战国策》

1.往往引类譬喻,借动物、植物或人们生活中习见的其他事物为喻,循序渐进的达到辩说的目的。《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从切身的体验的生活趣事,来形象喻示所要阐述的道理。

2.运用大量的寓言故事、轶闻掌故来增强说辩的说服力。“画蛇添足”(《齐策二》)“狐假虎威”(《楚策一》)。写人:《左传》

1.《左传》由于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时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时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如郑庄公、晋文公等。

2.《左传》广泛的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的个性鲜明。如对晋文公的塑造。3.《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的主观静态描写。《国语》

《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在一定的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如《晋语三》写惠公、《晋语四》专写晋文公等。这种集中篇幅写一人的方式,又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但尚未把一个人的事迹有机结合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而仅仅是材料的汇集,是一组各自独立的小故事的组合,而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战国策》

1.《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等。

2.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神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如《燕策三》中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

3.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的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河。如《齐策四》中冯谖客孟尝君的描写。记言:

《左传》中的记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的专对之词和向国君谏说之辞等。

《左传》叙述语言简练含蕴,词约义丰。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食、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战国策》的行文夸张铺陈,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有关。《战国策》的叙述语言,也长于铺陈渲染。“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时的慷慨悲壮都是典型的例子。

相同点:1都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者在继承前者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第二篇:《写人叙事有技巧》作文指导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作文指导

《写人叙事有技巧》(教案)

江西省靖安县教育局教研室李庆陆

●教材分析

按照人教版编写意图,七年级上学期在写作训练方面主要是写记叙文。其实,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也主要是写记叙文。按理,学生的记叙文写作水平应该比较高的,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许多学生要么无话可说,只能写一些老掉牙的文章,要么写成“流水帐”式,胡子眉毛一批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少写记叙文的整体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七年级上册有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风筝》,是一篇思想性、教育性极强的课文。如果将其与他早年写的《我的兄弟》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找出许多有关写作记叙文的技巧,这比一般纯理论的作文指导更有意义。

●教学目的知识和能力目标

1.对比两篇文章,找出其写作上的不同处。

2.掌握如何把记叙文写得生动形象。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学习如何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2.如何找出记叙文的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鲁迅所表达出的自责、内疚和悔恨之情,同时理解对当时社会扼杀个性的一种批判。

2.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分析两文写作上的不同,掌握如何把记叙文写得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如何把记叙文写得生动形象。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将《风筝》与《我的兄弟》进行比较阅读,从而理解如何把记叙文写得生动形象。

2.延伸拓展法。修改自己以前写的记叙文,使它更加生动,更加形象。

●课前准备

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找出自己以前写的一篇记叙文准备进行修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从学写作文开始到现在为止,写得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哪你觉得怎么才能写好记叙文?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畅所欲言)

师:我们刚刚学的《风筝》一文,是鲁迅先生散文集《野草》的篇目之一,写于1925年。其实在6年前的1919年,鲁迅曾以“神飞”为笔名发表过《我的兄弟》。

这两篇文章,是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题材进行创作,形成两个不同文本。这两篇文章的情节大抵相同,但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大相径庭。钱理群先生说过:“从《我的兄弟》到《风筝》的过程,是一篇文章从酝酿、准备、起草到最后形成的过程。这对我们的写作是大有启发的。”

我们今天就来进行这个探究,从中学习写好记叙文的方法。(板书课题:写人叙事有技巧)

二、阅读《我的兄弟》,初步感知两文的差异

1.多媒体展示《我的兄弟》全文。(学生认真阅读)

2.《我的兄弟》与课文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

(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答到多少是多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从写作方法上深入比较两文,体会写好记叙文的方法

(导入:刚才同学们谈了两篇文章的不同,谈得很好。下面,我们来深入比较两文的不同写作方法。请探究下列问题)

1.比较两文的标题,看看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我的兄弟》无艺术可言。

《风筝》以“风筝”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作为情绪载体,意与象俱,思与境谐,文章更为生色。

给我们的启示:①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②拟题要求简洁、生动、新颖、深刻、醒目。(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2.比较两文的写法,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1)环境描写

《我的兄弟》中,只简略地记述了“我”与兄弟在儿时发生的一桩往事,叙事简单,语言浅近。

《风筝》中增加了大量的描写。请大家思考一下,增加了哪些描写呢?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找出文中的各类描写,并说出其作用)

环境描写:北京冬季的风筝图、故乡早春的风筝图。

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衬托人物与渲染气氛。(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2)人物描写

老师指导学生找出外貌描写与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细节描写让学生自己找。

外貌描写: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

神态描写: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

人物描写的作用:

①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②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③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④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⑤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3)对比

让学生找出文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地方,体会其作用。

北京冬季的风筝图: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灰暗、阴冷、肃杀

故乡早春的风筝图:杨柳发芽,山桃吐蕾,活泼的孩子——生机盎然,明快温和

对比的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4)修辞手法

让学生找出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体会其作用。

比喻: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对比: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反问: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

修辞作用: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3.比较两文的结构,了解使文章波澜起伏的方法

《我的兄弟》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风筝》眼前景物——想到故乡景物——想到与风筝有关的往事——最后首尾照应(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给我们的启示:“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曲折有趣、波澜起伏的文章,就像幽深壑谷、起伏峰峦,给人以新、奇、美的感觉,引人探胜访幽,充满无穷的诗意美。

使文章曲折的方法主要有:设置悬念、抑扬顿挫、尺水兴波、逆笔生辉、巧埋伏笔、制造误会等。(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4.比较两文的主题,了解如何使文章更深刻

《我的兄弟》的主题是:对儿时破坏兄弟风筝一事非常悔恨。

《风筝》的主题是批判封建家长式的教育方式。

给我们的启示:要善于挖掘素材背后的深层意义。(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先让学生进行小结,然后进行归纳。

记叙文应该怎么写?

1.拟一个好标题

2.运用恰当的写法

(1)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2)对比

(3)修辞

3.语言生动

4.结构曲折

5.主题深刻(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找出你以前写的一篇记叙文作文,按照我们刚才讲的注意事项,认真改写一次。(红色字为多媒体展示的内容)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设汁,我抓住《风筝》与《我的兄弟》另一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比较同一作者就同一素材写出不同的文本所运用的方法来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引导他们学会比较,学会发现,学会总结,学会运用。教师就像导演一样,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者,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较好的写作方法归纳与的训练。尽管内容比较多,但学生并没有任何枯燥之感,反而很爱欢迎。

作者姓名:李庆陆单位:江西省靖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通讯地址:江西省靖安县城潦河北路8号邮编:330600

联系电话:0795-4654946(O)手机:***

E-mail:QQ号:348623348

博客:http://galiqinglu.blog.163.com/

下载《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在叙事、写人、记言方面有何异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