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第二单元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二章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22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素材中图版2
2.2.2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纲要
(五)林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1、现状
我国林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居北半球地区森林资源的首位,拥有187个木本科(含17科藤本),1200多个木本属,分别占总科数的54.5%和总属数的38%以上;有9000多种木本植物,约占全国所有植物种数的30%,包括乔木3000多种,灌木6000多种,其中珙桐、鹅掌楸、香果树、连香树、水青冈等是我国古老类群的特有珍稀树种,银杏、银杉、水杉、金钱松、白豆杉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孑遗木本植物。
由于人类长期的干扰活动,诸如毁林、过度采伐和非木林产品的开发利用、外来入侵种、林业病虫害、大气污染、气候变化,以及各种灾害的破坏,林木植物资源和遗传多样性丧失非常严峻。目前,我国有17%树种面临濒危。
1991年,我国开始全国性林木遗传资源收集与保存,开展了系统的种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近10年时间内,建成了各具特色的10个林木种质资源(活体)保存库,地跨我国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南亚热带、北热带的林木种质资源库已初具规模,保存了主要树种的大群体、种源(林分)、家系、优树、无性系等,保存乔灌木树种、花卉等76个主要物种种质资源1.5万份。全国林木良种繁育基地保存育种材料种质3.5万余份,初步建立了林木种质资源库的技术体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木植物资源不清。许多林木植物资源的本底及遗传变异情况不清,严重制约了林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由于缺少有效的监测体系以跟踪监测和评价林木植物资源的动态变化状况与发展趋势,导致决策与管理的科学依据不足。
资源流失严重。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或科研单位大量收集我国林木植物资源,并通过生物技术,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专利垄断。在过去一、二百年间,我国大量树种资源流失国外。总体上看,物种及其基因资源丢失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黄河中上游地段的灌木基因资源和南方热带雨林的基因资源丢失最为严重。
管理制度薄弱。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林木植物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现行法规的相关内容也不具体。此外,林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的机构、人员、资金、基础设施、科技支撑能力等投入不足。林木植物资源的管理体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3、主要目标与任务
近期目标与任务(2006-2010年):基本完成全国林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特别是搞清我国特有的约1100种林木和西部地区约200种藤本植物以及灌木树种的分布和资源状况,并在资源编目基础上建立国家林木植物种质保存库;对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林木、珍稀物种和有
种改良。按照不同用途和类别,对林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估和化学成分测试,挖掘其资源价值,筛选出新的经济用途。对有重大用途价值的物种,采用扦插、组培、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建立规模化快速繁殖体系,加速产业化利用。
(六)观赏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1、现状
我国具有悠久的观赏植物栽培与应用的历史,是世界观赏植物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观赏植物资源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估计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种类达7000种。在我国原产的观赏植物中,有很多是我国特产的优良种类,如全世界200种蔷薇中,我国原产82种;全世界900余种杜鹃花中我国原产的有530种,占60%。现代杜鹃的几千个品种,其主要种源均来自我国;我国还是百合种质资源的分布中心,种质资源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我国的牡丹、丁香、翠菊、海棠、栒子、乌头等很多种野生花卉对世界花卉业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商品花卉和园林植物的品种资源。据估计,这类品种大约有2000个左右,主要是香石竹类、唐菖蒲类、郁金香类、菊花类、南洋杉类、樱花类、现代月季等。我国目前商品花卉生产中90%左右的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
我国目前对野生花卉资源仍以直接利用为主,由于过度采挖,野生植物资源总量下降,许多花卉植物种群减少,趋于濒危。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具有特殊经济价值的野生花卉成为国内外商业公司争相采挖的对象,如兰花、苏铁等,导致一些花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消失。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资源本底不清。已有记载的我国原产花卉及观赏植物达1600种,但普遍认为实际野生花卉及观赏植物远多于此数,但由于缺少定义和评价标准,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名录。
重要花卉资源破坏严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我国兰花在所有产区均受到毁灭性破坏,以四川、云南和贵州等省最为突出。
原产花卉利用率低。我国野生花卉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极低。我国可供利用的野生花卉资源有数千种之多,而目前真正得到开发利用的种类有限,不足总数的5%,一些珍贵的野生花卉品种还未开发利用。
国产花卉产业化水平低。我国野生花卉应用开发研究工作滞后,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新品种选育、规模化生产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较少,未能解决人工繁育和产业化技术。由于直接采挖利用野生植株,致使野生花卉资源大量消耗。特别是珍稀濒危的野生花卉往往分布区狭窄,种群自我更新繁育能力不强,长期采挖势必造成这些资源面临濒危状态。
3、主要目标与任务
保护野生花卉资源与花卉观赏旅游结合起来。
第二篇:2018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十六)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第3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2!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满分:50分 时间:2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物资源的特点不包括()A.无限性
C.区域性
B.动态性 D.整体性
解析:选A 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受自身和外界客观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因此生物资源是有限的。其余选项均属于生物资源的特点。
2.下列关于我国环境和资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施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B.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资源的消费和破坏相当严重 C.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比较高 D.我国资源利用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解析:选C 我国资源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很低。3.哪种能源可能是人类未来较好的能源()A.煤 C.核能
B.石油 D.太阳能
解析:选D 煤和石油是非再生能源,总有用尽的一天,而且还会污染环境,目前还要尽可能地限制这些化学燃料的使用以缓解温室效应;核能虽然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不引起温室效应,但它还存在着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核泄漏将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不可能是人类社会最可能的能量来源;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能造成污染,但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来满足现代工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需要还是一个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4.闹市区空气里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A.抗生素 C.黏液
B.抗菌素 D.杀菌剂
解析:选A 森林有杀灭细菌的作用,因为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闹市区的绿化区少,所以空气中细菌含量多。
5.下列哪类植物资源,在我国物种种类分布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A.苔藓植物 C.裸子植物
B.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解析:选C 据统计,我国的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共有三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物种最多的国家。
6.我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淡水两栖类动物是()A.扬子鳄 C.白鳍豚
B.大鲵 D.儒艮
解析:选B 本题四个供选答案中的动物都是我国特有的濒临灭绝的动物,但是扬子鳄是爬行动物,白鳍豚和儒艮是哺乳动物,只有大鲵是淡水两栖类动物。
7.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营造单纯人工林 C.大量砍伐,再大量种植 D.计划性合理砍伐和种植
解析:选D 封山育林、禁止砍伐的做法不现实,也不科学。营造的单纯人工林稳定性差,其稳定性容易被破坏。大量砍伐会对森林造成破坏作用,大量种植也很难恢复其原貌,而且需要的时间长。只有合理砍伐和种植才是科学的最佳方案。
8.下列哪项可以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A.经济持续发展 B.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制定生物资源保护法律 D.提高资源的保护意识
解析:选B 作为在地球上生存的人类,不但要认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还要使其落到实处,具体体现在利用生物资源时要合理,做到产大于出。
9.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解析:选AC 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遗传)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
10.“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外,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这项规定是出自()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B.《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解析:选B 这是一道识记型题目。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文件。
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10分)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
(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其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______________。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另外采用____________等先进手段进行拯救。
解析:(1)生物性状的具体体现者是蛋白质,所以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就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而蛋白质的合成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就是DNA上基因的多样性。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就是生物所生存的多种多样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2)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从这三个层次上加以保护。无论哪个层次的保护,最有效的手段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但对那些繁殖能力很差的动物,仅靠保护也很难使它们的数量增多,只能采取克隆、细胞培养等先进技术手段,使其数量逐渐增多。
答案:(1)蛋白质的多样性 DNA上基因的多样性 生物生存的多种多样环境对生物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2)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 克隆、细胞培养
12.(10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然生物资源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为什么不能无限度地利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资源,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生物具有生长、繁殖的功能,能够不断地进行更新(2)如果对生物资源无限度地利用,超过了生物的更新速度,就会导致生物资源的不断减少、衰退、灭绝,最终也会对人类自己造成影响(3)通过各种途径将对生物资源的利用限制在生物的更新速度之内。例如,通过法律的严格规定、社会舆论的监督,以及个人的自觉行动等,将生物资源的利用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同时,人类还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加快生物的更新速度或寻找替代资 源
13.(10分)阅读下列几个事例,回答问题。
事例一 我国某海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在1956年为25.7%,1964年降为18.7%,1981年仅为8.5%了,并且遮蔽地面的程度也大大降低,从而导致坡垒等珍稀树种濒临灭绝,裸实等珍贵药用植物已经绝迹。
事例二 我国西北某县野生甘草的面积在1967年为4万公顷,30年后已有一半被挖尽。我国的野马已经绝迹,野骆驼等野生动物也濒临灭绝。
事例三 我国青岛海域唐家湾内,由于周围几家鱼粉加工厂将本厂的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大海,举目一望,一片红色海洋,水中散发着腥臭味,呛得人不敢喘气。几天时间,50个网箱内养殖的3万尾鲈鱼、黑头鱼全部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100万元。
事例四 一种来自于日本的林业害虫,于20世纪80年代侵入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并且由于缺少天敌而迅速蔓延开来。据1990年统计,这种害虫使该地区13万多公顷的马尾松林受到危害。
(1)事例一说明造成这两种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事例二说明造成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明显减少或绝迹的原因是人们________和________的开发利用。
(3)事例三说明造成这些鱼类大量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
(4)事例四说明由于____________入侵或引种到____________的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原有物种受到威胁。
答案:(1)生存环境的改变或破坏(2)滥捕乱猎、滥采乱伐 掠夺式(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 缺少天敌
第三篇:高中生物第三单元生物科学与人类健康第二章人类生殖工程321人类的生殖控制素材中图版2.
3.2.1 人类的生殖控制
——辅助生殖技术
辅助生殖技术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简称,指采用医疗辅助手段使不育夫妇妊娠的技术,包括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试管婴儿就是使用该技术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方法生育的婴儿。世界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被誉为继心脏移植成功后20世纪医学界的又一奇迹,激发了全球许多国家研究这一高新技术的热潮。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每7对夫妇中约有1对夫妇存在生殖障碍。我国近期调查,国内不孕症者占已婚夫妇人数的10%,比1984年调查的4.8%增加一倍多,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更受传宗接代观念影响,多数家庭盼子心切,使不育夫妇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引发离异、婚外恋之类家庭乃至社会的问题。ART的直接效应是使不育夫妇实现妊娠生子的愿望,由不育引发的相关问题自然会随之得到解决。临床统计,不育患者中约20%的夫妇,不借助ART就根本无法生儿育女。
但是,也有人认为ART违背计划生育少生的要求,因而持否定态度。其实只要坚持只对准生的夫妇才给ART治疗,就不会引发超生的负面效应,相反,还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工作的顺利进行。因为ART能帮助做过绝育手术的夫妇恢复生育能力,具有生殖保险作用,这就使那些该做绝育手术,但又担心术后如遇子女夭折时无法再生孩子的夫妇,打消顾虑,自愿接受手术。ART的生殖保险作用自然也适用于参战士兵、从事高危职业、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有毒物质的男性及需要进行睾丸、附睾手术或放疗、化疗的患者,可事先将他们的精子冷冻存储,以备一旦身亡或生精功能受损,需生殖时使用。
计划生育不仅要求少生,还要求优生,保证国家人口素质的提高。目前已发现人类遗传病约4000种,人群中约1/3的人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遗传缺陷。我国先天残疾人口高达几千万,每年还要新生有遗传缺陷人口20多万,实行优生势在必行。而ART在临床中正好能遏止遗传病的传递,是实现优生的重要手段。有遗传缺陷的育龄夫妇,不论是否不育,都可采用ART的供精、供卵、供胚或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PGD)等方法,切断导致遗传病发生的有缺陷基因与异常染色体和后代传递,保证生育健康婴儿。
另外,ART还是人类生殖过程、遗传病机制、干细胞定向分化等研究课题的基础,ART的临床应用,会为这些课题的深入研究积累经验,创造发展条件,推动医学及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
辅助生殖技术的主要方法 人工授精(AI)是以非性交方式将精子置入女性生殖道内,使精子与卵子自然结合,实现受孕的方法。人类最早一例成功的AI治疗是John Hunter于1790年为严重尿道下裂患者
辅助生殖技术(精子库)图片 的妻子进行的配偶间人工受精。至今虽已200多年,但仍是常用的有效有助孕技术。由于精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