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李学根,现任宜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三峡大队特勤一站政治指导员,我汇报的题目是《使命伴青春成长》,讲述我自己的消防故事。
我是一个来自江西赣州偏远山村的农家孩子,也是一名由战士破格提干的消防干部。入伍17年来,我参加大大小小的灭火救援2000多次,曾数次在生死边缘徘徊,是消防给予了我如今的人生高度,是消防成就了我的人生梦想。
记得新兵刚下队时,我的体重不足100斤,身体瘦弱,百米负重跑,别的战士只需要13秒多,我要跑19秒多,尤其是3000米长跑,因腿部力量不足总是拖后腿。
为了克服体能不足,我坚持每天晚饭后进行半小时的蛙跳训练,有一次训练结束后,因为练得太狠,双腿完全麻木,下楼梯只能倒着走,晚上到厨房打开水时,因体力不支双膝跪在了地上,开水瓶打破了,右腿被划开了一个长约5厘米的口子,战友们把我送到医院后缝了7针……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入伍第一年,我就参加了支队执勤岗位练兵比武,并夺得折返跑第三名、负重登楼第四名的好成绩,年底被评为优秀士兵,入伍第二年就当上了副班长。
此后的3年里,我的1500米障碍和供水技巧项目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并被评为“十佳岗位练兵能手”。同时,我还积极参与操法战法革新,摸索出“井下救人”、“破拆救人”新方法,在灭火救援实战中发挥了有效作用。
17年来,我一直工作在基层、战斗在一线,在一次次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中,深切感受到救死扶伤的无限荣光,深刻感悟到救民危难的无尚情怀,也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献身使命的信念。
每次出发,我们都祈祷自己能够平安归来。但到了现场,时间就是生命,没有时间去犹豫,哪怕明知有危险,也必须向前冲。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凭着过硬的素质,我成为了总队抗震救灾突击队的一员,并被任命为第三突击队队长。5月15日凌晨,我带领队员深入青川县马公乡,营救和转移被困群众。一路上,滑坡飞石,险象环生,说不害怕那肯定是假的,但作为突击队队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我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上,必须坚持”。
在这次救援中,我们徒步行军27个小时,成功将871名群众安全转移。当我们将群众安全送到目的地,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位老奶奶拉着孙子突然拦住我们,“卟通”一声跪在地上,对我们千恩万谢。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消防职业的光荣,一路上的艰辛与疲惫也化为了乌有。
也正是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我因为表现突出荣记一等功,并被保送到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学习,圆了我多年的军官梦。
2012年2月,长阳县龙舟坪镇一栋3层楼房发生坍塌,一名妇女被埋压,生死未卜。有过汶川地震救援经历的我,主动请缨,带领2名战士钻进废墟中展开救援。
由于房屋倒塌后的间隙特别小,只能匍匐前进。穿着抢险救援服、戴着严密的防护面罩,感觉就像在蒸笼里一样,在废墟瓦砾中,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我利用破拆工具一点点地清除钢筋、混凝土和预制板。每深入50公分,就用木桩对预制板进行固定支撑,即使这样,施救过程中仍然不断有水泥块从头顶上掉落。当破拆工具施展不开时,我就用双手刨,手套磨破了,渗出了鲜血……
当我终于触摸到被困妇女的手时,她拼命地想抓住我,那是一种求生的本能啊?我叮嘱她:“你一定要坚持住,我们一定会救你出去!”4个小时后,救援通道被打通。当被困妇女被成功救出时,我已经筋疲力尽,瘫倒在地。当被困妇女送往医院后,我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很多人说消防员非常伟大,但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这些故事,不只是我个人的经历,而是每天发生在千千万万个消防员身上。
这些年来,我长期在长阳、宜都和三峡坝区工作。这些地方远离城市繁华喧嚣,在无数个孤单而寂寞的日子里,我深切感受到,选择了消防,就选择了奉献,就注定要在万家团圆的时候默默守望,在孤独难耐的时候选择坚强。
2011年4月,我带领4名战士、2台消防车,进驻距离长阳县城70公里的贺家坪执勤点。
执勤点借用高速公路服务区两间房作为办公和休息场所,每天除了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就是茫茫的大山,生活物资全靠大队每周配送,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匮乏。
作为队长,我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菜不够,就自己开荒种菜;没有电视、网络,就创新办法、自娱自乐;训练设施不全,就自己制作器材。在执勤点一年的时间里,我带队成功处置车辆交通事故100余起,救出被困群众37人。
每当夜幕降临,每当寂寞袭来,看着飞驰而过的车流,听着山间清脆的鸟鸣,我的内心中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成就感,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
坚守,是非常时刻的义无反顾,也是寻常日子里的甘于平凡。宜昌是全国有名的水电之都,也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举世瞩目。然而,对于常年驻守在坝区的消防官兵来说,却要忍受另一种孤独和寂寞,尤其是到了夜晚,整个坝区显得特别安静。
与别的大队不同,三峡大队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就是担负着五级船闸化危品船只护航任务。每次护航,我们都要携带20公斤重的个人防护和灭火装备,随时处置可能出现的险情。护航时,闸室内温度最高可达60℃,最低时只有零下15℃,而这样的护航任务,平均每周就有5次,每次少则5个小时,多则10余个小时。
2013年2月9日,除夕夜。天空飘着雪花,我和战友们从凌晨1点到中午12点,历时12个小时,护航15艘船只安全通过五级船闸,连年夜饭也是在大坝船闸上吃的。那一晚,望着遥远的夜空绽放的烟花,泪水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
6年来,我和战友们与大坝为伴,与使命同行,圆满完成护航任务500余次,护卫2400余艘船只、720余万吨化危品安全顺利地通过船闸,用忠诚和汗水,书写了船闸护航“零事故”、灭火救援“零失误”、消防安保“零差错”的出色业绩。
17年的坚守和坚持,地震救援、抗击疫情、抗击洪涝等等,让我在历练中不断成长,也让我在奋斗中收获荣光。
2018年10月9日,消防部队转制,我们集体脱下了军装,穿上了“火焰蓝”,成为中国消防员。虽然我们的身份变了,但职责永远不变。
因为生命大于天,责任重于山。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就算有牺牲,下一次遇到危险,我依旧会义无反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