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暨市校合作工作开展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坚持把“双创”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工作思路,将双创工作与市校合作相结合,两项工作同步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一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推进创客教育、创业沙龙、创业特训营、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搭建创业分享、项目交流、投融资对接平台,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召集xx家银行机构,推送xx项有效发明专利,开展项目对接促进先进专利技术落地转化。三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小微企业减免xx户、减免税额xx万元;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受惠xx人次、减免税额xx万元。
第二,发展壮大科技企业,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一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帮助对接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规划创新路线,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创新研发,培育开发创新产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活动,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xx家。二是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升级行动,建立健全动态进规企业培育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xx家。
第三,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一是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深度引导产学研各方创新合作,采取共同出资、技术入股等方式,共同建立合作载体,开展技术创新研发、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人才培养。二是加强孵化载体建设。以各类创业园区为支撑,打造多元特色化创业孵化培育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现已建成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xx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xx家、众创空间xx家。xx市xx区创业孵化园与xx市xx科技园合作共建“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双创示范基地协同发展。
第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致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一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定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支持政策,完善创新要素价值的受益分配机制。二是积极推动返乡创新创业。探索对乡镇回引人才的的奖励机制,实施企业人才安居项目,抓实回引人才培训,争取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央财政资金xx万元,开展劳务品牌培训xx人、返乡创业培训xx人,资金争取和培训任务均位居全省第一位。三是鼓励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注册大学生企业xx家,推荐参加全国双创活动周创业项目xx个,完成xx项省级、xx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创业担保贷款余额xx亿,共支持xx户。
第五,持续深化市校合作,聚力共促全市创新发展。一是持续深化市校合作。以政府引导为抓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为手段、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推动了企业转型发展、快速发展。二是常态化推进产学研合作。通过市校合作,发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xx余项,征集企业科技需求xx余项,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TPU交联剂的研发”等合作协议xx项,共同实施“锂离子电池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研究与运用”等合作项目xx项。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为企业家、创业者、师生们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交流合作平台,加速推动我市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双创”升级版。
“双创”与市校合作的有效结合,工作量更大、涉及面更广,任务更艰巨,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推动。
一是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设新型创新创业孵化器,优化管理运营机制,构建阶梯型孵化体系,争创一批国省双创孵化器。完善科研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探索“互联网+创业平台”新模式,支持双创带动就业示范项目。鼓励支持大学生青年、乡土人才、科技人员等重点群体创新创业。实施创新企业头雁培养计划,建立梯度培养清单,建设一支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大力培育创客文化,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推进xx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二是稳步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加强xx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专业学科和科研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全市主导产业发展有机衔接,组建一批产教联盟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推进校企在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深度融合,开展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协同攻关。鼓励企业与本地院校开展交流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推动形成企业得人才、学生得技能、院校得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着力推进科技型企业提质增量。
利用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探索构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梯次培育、梯次发展机制。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和省市重点科技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形成一批核心技术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企业群体。四是全面深化市校合作。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行“成果定制”“定向合作”等精准模式,建立科技成果供需发布机制。探索建立共享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打造xx市校合作升级版。争取高校、科研院所在xx设立研发机构,重点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常态化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各位领导、同志们,新一轮“双创”工作目标明确,任务艰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真抓实干,为“双创”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