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考博真题(100分)
一、简答题(40分)
1、简述肌电测试原理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简述肌电产生原理、测试原理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2004、2007、2007
肌电产生原理:骨骼肌在兴奋时,骨骼肌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即为肌电。
测试原理:采集肌电信号的电极有两种,一种是针电极,一种是表面电极。针电极是将电极插入受试者的肌肉中,所引导记录的肌电图是运动单位电位,其波形可分为单项波、双向波、三相波和多项波。针电极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不适宜用于体育科研中。表面电极是将电极贴于皮肤表面,引导记录的是许多运动单位电位叠加而成的干扰相肌电图,不会造成损伤。
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①
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如果在神经通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上给予电流刺激,记录两刺激点从刺激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时间差t与两刺激点之间的距离S,便可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神经的传导速度V。
②
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肌肉疲劳时其肌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
③
利用肌电评价肌力。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进行收缩时,其积分肌电(IEMG)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的张力越大IEMG越大。
④
利用肌电进行动作分析。在运动过程中可用多导肌电记录仪将肌电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运动中每块肌肉的放电顺序和肌电幅度,结合高速摄像等技术,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诊断。
⑤
利用肌电图分析肌纤维类型。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在疲劳时的肌电图特征也不同。
2、简述雄性激素的功能及在体育中的应用
简述雄激素的功能及在体育中的应用.2004
雄激素是类固醇激素,体内主要有睾酮、双氢睾酮与雄烯二酮等。其中睾酮的量与生物效能明显大于其他雄激素,故其常作为雄激素的代表。睾酮男性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女性由卵巢少量分泌。
雄激素的生理功能:
①促进生长、性器官和副性征的发育及男性性行为的作用。包括:
⑴使骨骼变粗,肌肉发达,身高迅速增长;
⑵体毛呈男性化分布;
⑶喉头增大,声带变厚;
⑷促进精子的产生与成熟;
⑸促进外生殖器的发育。
②同化作用
促进蛋白质合成,使肌肉发达,体重增加。
③促进红细胞生成促进CPO分泌增加,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
④增强免疫功能与抗感染能力
⑤促进DNA的合成和细胞分化
雄激素在体育中的应用:
①作为违禁药物提高运动能力
⑴对身体成分的作用。使运动员体重明显增加,体脂百分比明显下降,瘦体重增加。
⑵对肌肉体积和力量的影响。使肌肉体积增加,肌肉力量增大。
②作为生理指标评价机体机能状态
研究表明,血睾酮与运动能力成正相关。通常情况下,当其水平持续不高,而竞技状态较好时,若加大运动量,易导致过度训练。
3、简述身体成分的主要测试方法与原理
简述身体成分的测试方法、原理与应用。2004、2007
根据生理功能不同,常把体重分为体脂和瘦体重。身体成分常以体脂百分比来表示。身体成分的测试方法、原理与应用如下:
①
水下称重法
该方法是密度法的一种。通过分别测量人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体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身体密度。将身体密度代入公式推算体脂百分比。
该方法被认为是测量身体成分的黄金标准,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需要特殊设备,对老年人和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不适宜。且儿童和成人应采用不同的公式。
②
皮褶厚度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量皮褶厚度来估算皮下脂肪厚度,再计算身体密度、体脂百分比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测定身体背部和上臂部两点的皮褶厚度。
该方法简便易行,适于群体测量,但不太准确。
③
体重指数(BMI)法
该方法是根据体重与身高平方之比值来判断是否肥胖的方法。
BMI=体重(kg)/身高2(m2)
然后将BMI代入不同公式估计不同性别的体脂百分比。BMI本身也可评定人体是否偏瘦、超重或肥胖。
该方法比较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的成人,其结果与水下称重法所得的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④
生物电阻抗法
生物电阻抗法是借助人体身体成分分析仪,以人体电阻为基本数据,测量体脂百分比、瘦体重、水分等身体成分指标的方法。
此外,测定身体成分的方法还有围度测量法和超声法等。
4、简述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
简述运动能力的遗传规律。2004
运动能力以多基因遗传方式为主,其性状遗传具有三大特点:连续性、相关性和阶段性。
①
运动能力性状遗传的连续性
运动能力中,绝大多数性状属多基因遗传,亲代中运动能力的遗传性状50%以上能在子代表现出来。
②
运动能力性状遗传的相关性
现代遗传学认为,一个基因具有多种效应,多个基因也可完成同一效应,从而使基因和性状纵横相关。在运动实践中,运动能力同时受到人体形态、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仅靠单一因素对运动潜力进行预测是片面的。
③
运动能力性状遗传的阶段性
运动能力性状遗传的阶段性具有以下特点:
Ⅰ.遗传方式中有显性遗传和隐形遗传,某些遗传性状可能隔代表现。
Ⅱ.显性遗传中有延迟性显性遗传,有些性状要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才会表现。
Ⅲ.由于个体发育的差异,同类性状在不同个体中的表现,不仅在时间和强度上有差异,而且存在个体阶段性变化的特点。
人体的各项身体素质各有其生长发育敏感期,即在某一年龄阶段某项身体素质提高的最快,因此要根据运动员运动能力的遗传特征进行科学选材。
二论述题(60分)
1、试述过度训练的生理学机制与防治手段
2、试述运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2004、2006
运动性免疫机能是指在不同运动负荷作用下,人体免疫机能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状态。主要表现为免疫机能的抑制、亢奋和相对稳定。
研究表明,不同运动负荷对免疫机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适中运动负荷可有效提高免疫机能,降低患病风险,这对指导全民健身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而大强度运动训练则对免疫机能有抑制作用。近年来,以下两种运动性免疫模式已得到许多学者们的认同。
①“开窗”理论模式
大强度急性运动过程中,受应激激素升高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免疫细胞快速动员入血使血中浓度急剧升高。而在大强度运动后,免疫细胞浓度下降,功能低下,出现免疫低下期(“开窗”期),这种免疫低下期可持续3-72小时不等。
②“J”型曲线模式
研究发现,人体的免疫机能与运动安排有密切关系。
⑴不运动者呈一种自然免疫状态。
⑵适中的运动强度、运动量、持续时间与频率的组合方式能有效提高免疫机能。
⑶大强度、大运动量、较长时间且频率较高的运动训练会强烈抑制免疫机能。
三者与上呼吸道感染率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类似“J”字形的曲线。
3、试述运动训练提高肌肉力量的生理学机制
运动训练可通过影响肌纤维收缩力、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与肌纤维类型等生理学因素提高肌肉力量。
①运动训练对肌纤维收缩力的影响
运动训练
同时参与肌肉收缩的的肌纤维数量增加(可达到80-90%以上)。
提高运动中枢同步兴奋能力,改善运动中枢间机能协调能力。
肌肉力量增加
研究发现,肌肉力量与肌纤维横断面积成正比。运动训练可通过加强骨骼肌收缩蛋白的代谢活动,使肌球蛋白等收缩蛋白的合成增加,使肌纤维横断面积增加,从而提高肌肉力量。
②运动训练对神经系统机能状态的影响
①
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运动训练
快肌纤维面积百分比等增加,有关无氧代谢酶活性增加。
肌肉力量增加
论述提高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原理、原则、要素与方法。2007
生理学原理见11
提高肌肉力量的生理学原则:
①
大负荷原则
要求:阻力应接近(至少超过肌肉最大负荷能力2/3以上)或达到甚至略超过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②
渐增负荷原则
:
力量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应随之增加,才能保证最大肌力的持续增长。
③
专门性原则
指所从事的肌肉力量练习应与相应的运动项目相适应。
④
负荷顺序原则
原则上先练大肌肉、后练小肌肉、相邻两次练习避免使用同一肌群。
⑤
有效运动负荷原则
:
是指要有足够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以使肌纤维发生明显的结构和生理生化改变。
⑥
合理训练间隔原则
寻求两次训练课之间的适宜间隔时间,使力量训练在前一次训练出现的超量恢复期内进行,从而使运动训练效果得以积累。
提高肌肉力量的要素:
①
运动强度:分为绝对强度(物理负荷强度)与相对强度(生理负荷强度)。
②
练习次数和频度
③
运动量
提高肌肉力量的生理学方法:
①
等张练习
②
等长练习
③
离心练习
④
等动练习
⑤
超等长练习:是指肌肉在收缩前先做离心收缩将肌肉拉长,然后再做向心收缩。
⑥
全幅度练习
⑦
电刺激
⑧
震动
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物学因素
①
肌纤维的横截面积。
②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单位
③
肌肉收缩时动员的肌纤维数量
④
肌纤维收缩时的初长度
⑤
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
⑥
年龄与性别
⑦
体重
⑧
肌糖原、肌红蛋白含量和毛细血管分布密度
4、试述高原训练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机制
高原训练的概念、理论依据、生理适应、要素、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机制以及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与评价方案。2004、2005、2006、2007
概念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理论依据
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可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
①
高原训练与红细胞的生成高原训练可使运动员血RBC和Hb浓度增加。这种变化来自于两个因素,初期是由于血浆量的减少,随着时间的延长,则是由于造血器官机能加强,RBC和Hb生成增多。研究表明,高原缺氧可引起EPO分泌增加,红细胞生成增多。也有研究表明,高原EPO与RBC、Hb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②
高原训练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可提高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有利于氧的释放。
③
高原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毛细血管数增加,氧化酶活性升高,肌红蛋白浓度增加;肌肉缓冲能力改善。
此外,高原训练还可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机能。
高原训练的要素
①
高原训练的“最适高度”
国际上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适高度应为2000-2500米。
②
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
高原训练最适宜的持续时间应为4-6周。
③
高原训练后到平原比赛的最佳时间
目前普遍认为,长跑与马拉松项目为赛前4-5天,中长距离项目10-14天,短距离项目20-26天,以便下平原后强化速度训练。
高原训练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机制
高原训练
有氧运动能力提高
心脏功能加强
血液中RBC、Hb浓度升高
RBC内2,3-DPG浓度升高
骨骼肌毛细血管数增多
氧释放和弥散能力增加
氧运输能力增加
线粒体酶活性增加
氧利用和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
VO2max增加
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和评价方案
监控对象
高原训练期间的中长跑运动员。
监控方法
①监控安排
根据教练员高原训练预案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原训练初期,即高原训练期间适应阶段;第二阶段:高原训练中期,进行较为系统的高原训练;第三阶段:高原训练末期,调整训练量,为下高原后的训练比赛做准备。
②监控指标
每日测定晨脉,取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与睾酮()水平。
结果评价
①晨脉
晨脉是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一项指标。常表现为初期略有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在训练期间晨脉如有突然上升,增加10~12次/min,并持续2
d以上,表明运动员机能状态下降,应适当调整训练量。
②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反映血液载氧能力的重要指标。高原训练期间Hb男子为16g/dl,女子为15
g/d。若Hb在高原训练期间持续低于12
g/dl,表示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不佳,应及时进行运动调整和营养补充。
③肌酸激酶
CK是反映肌肉负荷及损伤状况的指标。高原训练期间血CK水平明显高于平常正常值。若CK值连续2日晨超过300
IU/L以上,并伴有其它生化指标异常,提示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应及时调整训练负荷安排。
④睾酮
较高的睾酮水平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高原训练期间,睾酮水平多有降低,但至少应保持在正常范围的下限以上,否则,运动员机体会产生疲劳。高原训练末期的睾酮值高于初期值,表明高原训练期训练负荷安排适宜,运动机能水平上升;高原训练末期低于初期,说明负荷强度对运动员来说过大,机体不能适应,产生了疲劳。
此外,对运动员机能的评定要考虑个体差异和各指标的独立性与关联性等。
2005年博士学历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试题
一、简答题(1必答10分,234任选2题30分)
1、简述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简述心电产生原理、测试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2005
心电的产生原理: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电变化的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应到体表,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都发生规律的电变化。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
心电的测试方法:
在测试心电时,导联不同,记录到的心电图波形也不同。常规采用的导联有肢体导联、加压肢体导联与心前区导联(胸导联)。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
P波、P-Q(P-R)间期、QRS波群、ST段、Q-T间期
2、简述最大摄氧量测试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简述最大摄氧量测试原理、影响因素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原理:
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它是评定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认为,人体在递增负荷运动时,机体摄氧量逐渐增加,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机体摄氧量会出现平台现象,认为此时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该摄氧量平台即为最大摄氧量平台。因此,最大摄氧量的测定要求受试者在一定的运动器械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运动实验,当受试者出现以下四项标准的三项时即认为此时受试者摄氧量为最大摄氧量。①心率达180次/分(儿少达200次/分);②呼吸商(RQ)达到或接近l.15
;③摄氧量随运动强度增加而出现平台或下降
;④受试者已发挥最大力量并无力保持规定的负荷即达精疲力竭。该方法适用于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其他人群可用间接推算法。
影响因素
①
氧运输系统对VO2
max的影响
肺的通气与换气机能是影响人体摄氧能力的因素之一。血红蛋白含量及其载氧能力与VO2
max密切相关,而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取决于心输出量,它受每搏输出量的影响。因此,心脏的泵血机能及其每搏输出量的大小是影响VO2
max的重要因素。
②
肌组织利用氧能力对VO2
max的影响
当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肌组织从血液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VO2
max的重要因素。
③
其他因素对VO2
max的影响
Ⅰ
遗传因素:VO2
max与遗传的关系十分密切。
Ⅱ
年龄、性别因素:VO2
max在少儿期间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于青春发育期出现性别差异。
Ⅲ
训练因素:长期系统的耐力训练可提高VO2
max水平,训练初期VO2
max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心输出量的增大;训练后期VO2
max的增加则主要依赖于肌组织利用氧能力的增大。
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作为评定心肺功能和有氧工作能力的客观指标
研究表明,耐力性项目的运动成绩与VO2
max之间有高度相关的关系。
2.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
VO2
max有较高的遗传度,故可作为选材的生理指标之一。
3.作为制定运动强度的依据
3、简述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生理因素
简述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形成过程及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生理因素。2005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从生理学本质来看,运动技能就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与动作自动化。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生理因素有:
①
大脑皮质的机能状态
大脑皮质适宜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②
感觉机能
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多种感觉机能(本体感觉、视觉、听觉、位觉等)参与并与运动系统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
③
反馈
反馈是指效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信息又传回到控制部分,并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生理学根据反馈效果将反馈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运动技能学根据不同信息将其分为固有反馈与非固有反馈。反馈可通过提供信息、强化动机与激发动机的作用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④
防御性反射
采用有效措施消除因害怕、紧张等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可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此外,训练水平、动机与运动技能间的关系都可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
简述非条件反射对运动技能的影响。2007
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①
从生理学本质来看,运动技能就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非条件反射也是形成运动技能的基础。
②
因害怕、紧张等引起的防御性反射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因此,采用有效措施,消除消极的防御反射可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4、简述运动性肌肉酸痛的特点和产生原因
简述运动性肌肉酸痛的特点和产生原因。2005
运动性肌肉酸痛是由剧烈的、不习惯的运动所引起的。由于这种酸痛通常在运动结束后24小时才出现(即延迟性);24~48小时达高峰、持续5~7天或更长时间后逐渐缓解、消失,故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肌肉酸痛程度与肌肉活动的剧烈程度、持续时间以及骨骼肌收缩形式相关,如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肌肉酸痛同时伴有肌力减退、肌肉僵硬、活动功能下降等;肌电图、血清酶及超微结构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DOMS的产生机制可归结为机械损伤学说和代谢紊乱学说,被认为是机械性损伤因素和代谢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诱发、加重骨骼肌微细结构的损伤。在运动性骨骼肌微细损伤早期,机械性损伤因素占主导地位,随之代谢因素产生重要作用。机械性损伤因素主要是运动训练负荷刺激和肌纤维本身力学性质相互作用导致的肌纤维损伤。代谢性学说则说明了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发生的中心环节,出现ATP、肌糖原的耗竭与再生障碍,自由基生成增加,酸碱失衡,钙离子代谢紊乱,线粒体功能障碍等,由此引发了机体内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
二论述题(4选3,60分)
1、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
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2005、2005、2007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其产生机制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①“衰竭学说”
观点: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的耗竭。
依据:长时间运动产生疲劳的同时常伴有能源物质水平(糖、ATP、CP)的降低,而补充能源物质后工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②“堵塞学说”
观点:疲劳产生的原因是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堆积。
依据:在已疲劳的肌肉中,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多,从而引起肌肉功能下降。
③“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观点:pH值下降、水盐代谢紊乱和血浆渗透压改变。
依据:研究发现,当人体失水占体重5%时,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约20%-30%。而补充氯化钠水溶液等可使疲劳有所缓解。
④“保护性抑制学说”
观点: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依据:长时间工作引起严重疲劳时,大脑皮质中中枢抑制递质r-氨基丁酸水平明显增加,皮质细胞由兴奋转为抑制。
⑤“突变理论”
观点:运动过程中三维空间(能量消耗、肌力下降和兴奋性改变)关系改变所致
。认为在肌肉疲劳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途径的逐渐衰减突变过程。
⑥“自由基损伤学说”
自由基:指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基团。研究表明,剧烈运动可使自由基生成增多。由于自由基化学性活泼,可与机体内糖类、蛋白质、核酸及脂类等物质发生反应,因而破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疲劳。
此外,内分泌功能异常与免疫功能下降也与运动性疲劳有关。
2、试述高原训练提高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机制
高原训练的概念、理论依据、生理适应、要素、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机制以及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与评价方案。2004、2005、2006、2007
概念
高原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将运动员组织到具有适宜海拔高度的地区,进行定期的专项运动训练的方法。
理论依据
人体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训练,可利用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使运动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运动能力的抗缺氧生理反应。
高原训练的生理适应
④
高原训练与红细胞的生成高原训练可使运动员血RBC和Hb浓度增加。这种变化来自于两个因素,初期是由于血浆量的减少,随着时间的延长,则是由于造血器官机能加强,RBC和Hb生成增多。研究表明,高原缺氧可引起EPO分泌增加,红细胞生成增多。也有研究表明,高原EPO与RBC、Hb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⑤
高原训练对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可提高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浓度,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有利于氧的释放。
⑥
高原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原训练可使骨骼肌毛细血管数增加,氧化酶活性升高,肌红蛋白浓度增加;肌肉缓冲能力改善。
此外,高原训练还可影响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机能。
高原训练的要素
④
高原训练的“最适高度”
国际上认同世居平原的运动员高原训练的最适高度应为2000-2500米。
⑤
高原训练的持续时间
高原训练最适宜的持续时间应为4-6周。
⑥
高原训练后到平原比赛的最佳时间
目前普遍认为,长跑与马拉松项目为赛前4-5天,中长距离项目10-14天,短距离项目20-26天,以便下平原后强化速度训练。
高原训练提高有氧运动能力的生理学机制
高原训练
有氧运动能力提高
心脏功能加强
血液中RBC、Hb浓度升高
RBC内2,3-DPG浓度升高
骨骼肌毛细血管数增多
氧释放和弥散能力增加
氧运输能力增加
线粒体酶活性增加
氧利用和氧化磷酸化能力增加
VO2max增加
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和评价方案
监控对象
高原训练期间的中长跑运动员。
监控方法
①监控安排
根据教练员高原训练预案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原训练初期,即高原训练期间适应阶段;第二阶段:高原训练中期,进行较为系统的高原训练;第三阶段:高原训练末期,调整训练量,为下高原后的训练比赛做准备。
②监控指标
每日测定晨脉,取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与睾酮()水平。
结果评价
①晨脉
晨脉是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一项指标。常表现为初期略有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在训练期间晨脉如有突然上升,增加10~12次/min,并持续2
d以上,表明运动员机能状态下降,应适当调整训练量。
②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反映血液载氧能力的重要指标。高原训练期间Hb男子为16g/dl,女子为15
g/d。若Hb在高原训练期间持续低于12
g/dl,表示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不佳,应及时进行运动调整和营养补充。
③肌酸激酶
CK是反映肌肉负荷及损伤状况的指标。高原训练期间血CK水平明显高于平常正常值。若CK值连续2日晨超过300
IU/L以上,并伴有其它生化指标异常,提示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应及时调整训练负荷安排。
④睾酮
较高的睾酮水平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高原训练期间,睾酮水平多有降低,但至少应保持在正常范围的下限以上,否则,运动员机体会产生疲劳。高原训练末期的睾酮值高于初期值,表明高原训练期训练负荷安排适宜,运动机能水平上升;高原训练末期低于初期,说明负荷强度对运动员来说过大,机体不能适应,产生了疲劳。
此外,对运动员机能的评定要考虑个体差异和各指标的独立性与关联性等。
3、试述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
试述衰老的概念及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点。2005
衰老的概念
衰老是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
主要生理特点与健身作用
①
神经系统
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表现为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降低,反应迟钝等。
②
运动系统
骨骼肌方面,表现为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关节方面,表现为稳定性和活动性变差;骨骼方面表现为骨质疏松,易骨折。
③
心血管系统
最大心率下降,每搏输出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大血管和心脏弹性降低;动静脉氧差减少。
④
呼吸系统
最大通气量、肺活量与时间肺活量等机能指标下降。
⑤
血液系统
老年人血液出现粘、浓、聚、凝的状态,临床上称为高粘滞血症。
⑥
免疫机能
免疫细胞数量减少,活性下降。
⑦
抗氧化系统
⑧
身高与体成分
身高逐渐降低,体脂增加,瘦体重下降,体重增加。
⑨
血脂代谢
出现高脂血症。
4、试述当前研究人体运动生理机能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试述当前研究人体运动生理机能的主要方法与手段。(2005)
当前研究人体运动生理机能的主要方法为实验研究法,它是从整体水平、器官与系统水平或细胞与分子水平出发,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机体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过程和因果关系。
实验研究法分为动物实验法和人体实验法。
1、动物实验法。根据生物进化的观点,人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在结构与功能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可用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间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变化及机制。动物实验又分为慢性动物实验与急性动物实验。慢性动物试验是指在完整、清醒、健康的动物体上进行的各种运动生理试验研究。急性动物试验分为在体实验与离体实验两种。在体实验是指在麻醉或破坏神经中枢高级部位的条件下,解剖动物并对某个器官进行各种运动生理试验研究。离体实验是指从活的或刚处死的动物体内摘取器官、组织或细胞,置于人工控制的试验环境下,研究其生理活动。
2、人体实验法。分为运动现场测试法与实验室测试法。运动现场测试法是指在运动现场监测与分析运动员运动前、中、后的生理功能变化。实验室测试法是指在让受试者在实验室内按照以一定实验目的而设计的运动方案进行运动时,利用各种仪器设备监测与分析其生理机能变化的试验方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手段也日益先进。①无线电技术可用以在运动期间实时遥测心率和体温等指标。②放射性免疫方法和同位素等标记方法可对体内许多微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③超声心动和磁共振等成像技术使生理现象的变化更直观。④计算机技术可使心电、肌电、脑电信号的处理更方便。
2006年北京体育大学考博真题(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运动生理学)
一
简答题
1.简述无氧阈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
简述乳酸阈测试原理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原理: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而个体在渐增负荷中的乳酸拐点称为“个体乳酸阈”,其波动范围为1.4-7.5mmol/L
。它是反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受试者在渐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连续采集每一级运动负荷时的血样(一般用耳垂或指尖末梢血)测得其血乳酸值。以运动负荷时做功量(W)或运动强度为横坐标,血乳酸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将乳酸急剧增加的拐点对应的血乳酸浓度确定为乳酸阈。
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系统训练对LT提高较大,而乳酸阈值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的重要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理论与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
简述个体乳酸阈提出的生理学依据。
传统的研究理论将渐增负荷运动中出现的乳酸拐点定义为“无氧阈”。其理论基础是:肌肉因缺氧导致乳酸的产生,乳酸拐点的出现表明机体由有氧代谢供能转为无氧代谢供能。但大量研究表明,在亚极限运动时,缺氧并不是肌肉产生乳酸的直接原因,故运动生理学者将其更正为“乳酸阈”。实验表明,乳酸阈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其波动范围为1.4-7.5mmol/L,因此将个体在渐增负荷中的乳酸拐点称为“个体乳酸阈”,最大摄氧量与乳酸阈的关系
乳酸阈和最大摄氧量都可以用以评定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最大摄氧量指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乳酸阈是指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两者反映的是不同的生理机制,前者主要反映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通过系统训练能够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可能性较小,它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制约。而乳酸阈受遗传因素的制约较少,其可训练性较大。显然,以最大摄氧量来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增进是有限的,乳酸阈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的更有意义的指标。
2.简述骨骼肌快、慢肌纤维的形态、机能特征;
试述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划分、形态、机能与代谢特征;试述不同项目运动员骨骼肌纤维组成特点;运动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2005、2006
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快肌
白肌
Ⅱ
Ⅱb
快缩白
FG
Ⅱa
快缩红
FOG
慢肌
红肌
Ⅰ
慢缩红
SO
不同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肌肉中位置
直径
肌浆网
α-运动神经元
毛细血管网
线粒体
肌红蛋白
慢肌Ⅰ型
深部
细
不发达
小
较丰富
多
多
快肌Ⅱ型
浅部
粗
发达
大
不太丰富
少
少
不同骨骼肌纤维类型的机能(生理学)特征:
①肌纤维类型与收缩速度:
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
②肌纤维类型与肌肉力量
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③肌纤维类型与疲劳
和慢肌纤维相比,快肌纤维在收缩时能产生较大的力量,但容易疲劳。
不同骨骼肌纤维类型的代谢特征:
肌纤维的代谢能力主要决定于能源物质的含量与代谢酶的活性
②
能源物质的含量:快肌纤维纤维中高能磷酸物的含量高于慢肌纤维。
③
代谢酶的活性:
Ⅰ
ATP酶:快肌纤维中ATP酶的活性高于慢肌纤维。
Ⅱ
琥珀酸脱氢酶(SDH):SDH存在于肌纤维线粒体中,慢肌纤维的线粒体数量较多,SDH活性高,保证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高于快肌纤维。
Ⅲ
乳酸脱氢酶(LDH):LDH是糖无氧代谢的标志酶。快肌纤维LDH活性高,糖无氧代谢供能能力强。
不同项目运动员骨骼肌纤维组成特点:
①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高于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②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和一般人;
③既需要耐力又需速度项目的运动员(如中跑、自行车等):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百分比相当。
运动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关于运动训练能否导致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目前还有很大争议。研究表明,运动训练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肌纤维类型发生较大影响。
①肌纤维类型选择性肥大。耐力训练可使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使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②酶活性改变。耐力训练可使SDH等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加,速度训练可使LDH等无氧代谢酶活性增加。
3.简述氧债与过量氧耗的区别;
简述氧债与过量氧耗的区别?2006
氧债学说将运动后恢复期内的过量氧耗称为氧债。认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由于机体摄入的氧不能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机体要进行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从而形成氧债,在恢复期机体仍要保持较高的耗氧水平,以氧化乳酸偿还氧债。
研究表明:运动后恢复期乳酸的去向,应以身体在恢复期内的代谢状态为转移,与过量氧耗并不密切。如麦克阿特症患者肌肉中缺乏磷酸化酶,丧失生成乳酸的能力,但这类患者在运动后的恢复期同样出现氧债。氧债学说认为,运动后恢复期的额外氧耗(A)与运动过程中的氧亏(B)是相等的,但实际上,通常是A>B。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应废除“氧债”的概念,建立“运动后过量氧耗”的新概念。
运动后恢复期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消耗的氧量称运动后过量氧耗。影响运动后过量氧耗的主要原因有体温升高、儿茶酚胺的影响、磷酸肌酸的再合成、Ca++的作用、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等。
4.简述运动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2004、2006
运动性免疫机能是指在不同运动负荷作用下,人体免疫机能所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状态。主要表现为免疫机能的抑制、亢奋和相对稳定。
研究表明,不同运动负荷对免疫机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适中运动负荷可有效提高免疫机能,降低患病风险,这对指导全民健身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而大强度运动训练则对免疫机能有抑制作用。近年来,以下两种运动性免疫模式已得到许多学者们的认同。
①“开窗”理论模式
大强度急性运动过程中,受应激激素升高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免疫细胞快速动员入血使血中浓度急剧升高。而在大强度运动后,免疫细胞浓度下降,功能低下,出现免疫低下期(“开窗”期),这种免疫低下期可持续3-72小时不等。
②“J”型曲线模式
研究发现,人体的免疫机能与运动安排有密切关系。
⑴不运动者呈一种自然免疫状态。
⑵适中的运动强度、运动量、持续时间与频率的组合方式能有效提高免疫机能。
⑶大强度、大运动量、较长时间且频率较高的运动训练会强烈抑制免疫机能。
三者与上呼吸道感染率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类似“J”字形的曲线。
二
论述题
5.论述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试述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和机能影响的研究进展。2006
运动对骨骼肌形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运动可引起骨骼肌出现功能性肌肉肥大,主要表现为肌纤维的增粗。肌纤维的增粗可表现为肌浆型功能性肥大、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①
肌浆型功能性肥大。
是指肌纤维非收缩蛋白成分的增加所致的肌肉体积增加。
表现:肌纤维的非收缩蛋白成分含量如线粒体、肌糖原、磷酸肌酸和肌红蛋白等数量增加。
部位:主要是慢红肌(Ⅰ型肌)和快红肌(Ⅱa型肌)肌纤维。
耐力性运动→慢肌产生肌浆型功能性肥大
②
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是指肌纤维收缩蛋白成分的增加所致的肌肉体积增加。
表现:肌纤维中的收缩蛋白含量增多,肌原纤维的体积明显增加。肌肉绝对肌力和相对肌力的显著提高。
部位:主要在快白肌(Ⅱb型肌)纤维中
力量性和速度性运动→快肌肌原纤维型功能性肥大
6.试述运动性心脏肥大的形成机制;
三
方法应用题
应用现在生物科学技术,设计一个研究运动生理学热点问题的研究方法。
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设计一个研究运动生理学热点问题的研究方法。2006
应用心率遥测、酶动力学法、电泳方法,研究“大蒜素干预对运动员运动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的影响”,研究对象与方法如下:
研究对象与分组
国家一级男子田径运动员16名,年龄18-22岁,健康状况良好。实验前2周,未服用有增强运动能力或抗疲劳功效的药物。随机将运动员分为对照组(A组,n=8)和大蒜素组(B组,n=8)两组。
药物及服用
A组:运动前2周和运动后2天每天口服安慰剂,剂量为80mg/d。安慰剂由糊精填充入空胶囊制成,无增强运动能力或抗疲劳作用。
B组:运动前2周和运动后2天每天口服大蒜素肠溶胶丸,剂量为80mg/d。
建立运动员DOMS模型
采用离心跑台运动,设置跑台坡度为—100,运动全程用遥测心率仪监控心率。在运动员运动中,逐渐递增跑台速度,至16
Km/h或受试运动员心率达到170
b/min后,跑台速度不再增加。当受试运动员心率持续达到180
b/min以上,大汗,呼吸困难,跑动动作较开始运动时明显不协调,反复鼓励仍不能坚持运动时即停止运动。
测试样本的采集、处理、检测指标及方法
在服药前、运动前与运动后即刻、24h、48h分别取受试运动员肘正中静脉血,离心处理分离血清。用酶动力学法测定肌酸激酶(CK)浓度,用电泳方法测定骨骼肌型肌酸激酶(CK-MM)浓度。运动后各时相评定肌肉疼痛程度。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使用
SPSS统计分析软件完成。
2007年北京体育大学考博真题
一
简答题
1.简述肌电产生原理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肌电产生原理:骨骼肌在兴奋时,骨骼肌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肌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和扩布而发生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即为肌电。
测试原理:采集肌电信号的电极有两种,一种是针电极,一种是表面电极。针电极是将电极插入受试者的肌肉中,所引导记录的肌电图是运动单位电位,其波形可分为单项波、双向波、三相波和多项波。针电极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不适宜用于体育科研中。表面电极是将电极贴于皮肤表面,引导记录的是许多运动单位电位叠加而成的干扰相肌电图,不会造成损伤。
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a利用肌电测定神经的传导速度
。如果在神经通路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上给予电流刺激,记录两刺激点从刺激开始到肌肉开始收缩的时间差t与两刺激点之间的距离S,便可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神经的传导速度V。
b利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肌肉疲劳时其肌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用肌电评定骨骼肌的机能状态。
c利用肌电评价肌力。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进行收缩时,其积分肌电(IEMG)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肌肉产生的张力越大IEMG越大。
d利用肌电进行动作分析。在运动过程中可用多导肌电记录仪将肌电记录下来。然后,根据运动中每块肌肉的放电顺序和肌电幅度,结合高速摄像等技术,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诊断。
e利用肌电图分析肌纤维类型。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在疲劳时的肌电图特征也不同。
2.简述无氧阈测试原理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简述乳酸阈测试原理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原理:
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运动负荷的递增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出现急剧增加的那一点(乳酸拐点)称为“乳酸阈”
。而个体在渐增负荷中的乳酸拐点称为“个体乳酸阈”,其波动范围为1.4-7.5mmol/L
。它是反映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受试者在渐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连续采集每一级运动负荷时的血样(一般用耳垂或指尖末梢血)测得其血乳酸值。以运动负荷时做功量(W)或运动强度为横坐标,血乳酸浓度为纵坐标作图,将乳酸急剧增加的拐点对应的血乳酸浓度确定为乳酸阈。
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评定有氧工作能力
系统训练对LT提高较大,而乳酸阈值的提高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增进的重要指标。
2.制定有氧耐力训练的适宜强度
理论与实践证明,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最佳强度。
3.简述非条件反射对运动技能的影响;
简述非条件反射对运动技能的影响。2007
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a从生理学本质来看,运动技能就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此,非条件反射也是形成运动技能的基础。
b因害怕、紧张等引起的防御性反射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因此,采用有效措施,消除消极的防御反射可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4.简述身体成分测试方法与应用;
简述身体成分的测试方法、原理与应用。2004、2007
根据生理功能不同,常把体重分为体脂和瘦体重。身体成分常以体脂百分比来表示。身体成分的测试方法、原理与应用如下:
⑤
水下称重法
该方法是密度法的一种。通过分别测量人体在空气中和水中的体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算出身体密度。将身体密度代入公式推算体脂百分比。
该方法被认为是测量身体成分的黄金标准,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但需要特殊设备,对老年人和患有某种疾病的人不适宜。且儿童和成人应采用不同的公式。
⑥
皮褶厚度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量皮褶厚度来估算皮下脂肪厚度,再计算身体密度、体脂百分比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测定身体背部和上臂部两点的皮褶厚度。
该方法简便易行,适于群体测量,但不太准确。
⑦
体重指数(BMI)法
该方法是根据体重与身高平方之比值来判断是否肥胖的方法。
BMI=体重(kg)/身高2(m2)
然后将BMI代入不同公式估计不同性别的体脂百分比。BMI本身也可评定人体是否偏瘦、超重或肥胖。
该方法比较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的成人,其结果与水下称重法所得的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⑧
生物电阻抗法
生物电阻抗法是借助人体身体成分分析仪,以人体电阻为基本数据,测量体脂百分比、瘦体重、水分等身体成分指标的方法。
此外,测定身体成分的方法还有围度测量法和超声法等。
二
论述题
5.论述研究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实践意义;
试述研究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实践意义。
2007
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机能能力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它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恢复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各种生理机能和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与超过运动前水平的变化过程。
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疲劳是检查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志。在训练过程中,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良性过程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运动员更易发挥较高水平。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使疲劳积累,就会导致过度疲劳,使疲劳演变为一种病理现象。
因此,对运动性疲劳和恢复的研究在运动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概括如下:
①
对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生理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探讨人体运动过程中机能状态评价方法;
②
对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评价方法的研究有利于监控人体运动中的机能状态;
③
对运动性疲劳消除手段的研究有利于人体机能状态的恢复与提高;
④
对运动性疲劳和恢复的研究可为教练员制定科学的训练与比赛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6.论述人体生理机能与运动技能的关系;
简述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形成过程及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生理因素。2005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
从生理学本质来看,运动技能就是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建立运动条件反射的过程。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泛化过程、分化过程、巩固过程与动作自动化。
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主要生理因素有:
⑤
大脑皮质的机能状态
大脑皮质适宜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⑥
感觉机能
运动技能的形成需要多种感觉机能(本体感觉、视觉、听觉、位觉等)参与并与运动系统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
⑦
反馈
反馈是指效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信息又传回到控制部分,并影响控制部分的活动。生理学根据反馈效果将反馈分为正反馈与负反馈,运动技能学根据不同信息将其分为固有反馈与非固有反馈。反馈可通过提供信息、强化动机与激发动机的作用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⑧
防御性反射
采用有效措施消除因害怕、紧张等引起的防御性反射可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此外,训练水平、动机与运动技能间的关系都可影响运动技能的形成。
三
方法应用题
7.依据高原训练基本知识设计一套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和评价方案。
中长跑运动员高原训练监控和评价方案
监控对象
高原训练期间的中长跑运动员。
监控方法
①监控安排
根据教练员高原训练预案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原训练初期,即高原训练期间适应阶段;第二阶段:高原训练中期,进行较为系统的高原训练;第三阶段:高原训练末期,调整训练量,为下高原后的训练比赛做准备。
②监控指标
每日测定晨脉,取肘正中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肌酸激酶(CK)与睾酮()水平。
结果评价
①晨脉
晨脉是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状况的一项指标。常表现为初期略有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在训练期间晨脉如有突然上升,增加10~12次/min,并持续2
d以上,表明运动员机能状态下降,应适当调整训练量。
②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反映血液载氧能力的重要指标。高原训练期间Hb男子为16g/dl,女子为15
g/d。若Hb在高原训练期间持续低于12
g/dl,表示运动员的机能状况不佳,应及时进行运动调整和营养补充。
③肌酸激酶
CK是反映肌肉负荷及损伤状况的指标。高原训练期间血CK水平明显高于平常正常值。若CK值连续2日晨超过300
IU/L以上,并伴有其它生化指标异常,提示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应及时调整训练负荷安排。
④睾酮
较高的睾酮水平有利于运动能力的提高。高原训练期间,睾酮水平多有降低,但至少应保持在正常范围的下限以上,否则,运动员机体会产生疲劳。高原训练末期的睾酮值高于初期值,表明高原训练期训练负荷安排适宜,运动机能水平上升;高原训练末期低于初期,说明负荷强度对运动员来说过大,机体不能适应,产生了疲劳。
此外,对运动员机能的评定要考虑个体差异和各指标的独立性与关联性等。
2008年北京体育大学考博真题
一
简答题
1.简述心电图产生原理及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5、简述心电产生原理、测试方法及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2005
心电的产生原理: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脏各部分电变化的方向、途径、次序和时间都有一定的规律。这种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应到体表,使身体各部位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都发生规律的电变化。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躯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称为心电图。
心电的测试方法:
在测试心电时,导联不同,记录到的心电图波形也不同。常规采用的导联有肢体导联、加压肢体导联与心前区导联(胸导联)。
正常典型心电图的波形:
P波、P-Q(P-R)间期、QRS波群、ST段、Q-T间期
2.简述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运动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影响:
关于运动训练能否导致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目前还有很大争议。研究表明,运动训练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肌纤维类型发生较大影响。
①肌纤维类型选择性肥大。耐力训练可使慢肌纤维选择性肥大,速度、爆发力训练可使快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②酶活性改变。耐力训练可使SDH等有氧代谢酶的活性增加,速度训练可使LDH等无氧代谢酶活性增加。
3.简述评价无氧代谢能力的方法;
4.举例分析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二
论述题
5.论述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及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6.论述低氧训练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三
方法应用题
7.依据骨骼肌或心脏功能的某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设计一套有一定创新内容的研究方案
2009年生理博士试题
一
简答题
1.简述肌肉兴奋-收缩偶联过程及容易疲劳的部分。
2.简述气体代谢测定仪的原理及主要测试指标
3.简述低氧训练利与弊。
4.如何应用运动生理学方法评价人体运动能力。
二
论述题
5.论述神经疲劳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6.论述运动过程中心血管的神经体液调节
三
方法应用题
7.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设计一套有关研究骨骼肌形态和技能的细胞或分子水平研究的方案。
2010年北京体育大学考博真题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运动生理学)
一
简答题
1.简述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及其机制;
2.试举例说明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
3.简述运动生理负荷反应的基本规律;
4.简述最大摄氧量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
二
论述题
5.举实例论证现代科学技术对运动生理学发展的影响;
6.试述最大摄氧量与有氧耐力的关系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三
方法应用题
7.应用能量代谢基本原理,设计一个评定儿童少年每天活动量的研究方案。
2011生理
简答
1.运动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是如何运输的(12011)
2.运动性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12011)
3.运动导致脱水对人体机能的影响(12011)
4.高原训练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可能机制(12011)
论述
1.试述前庭的生理功能及其与平衡能力的关系(22011)
2.动脉血压形成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22011)
3.应用运动生理学先进技术为全民健身服务(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