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帮扶贫困户记实
政协委员帮扶贫困户记实
去来**村
“穷亲”不再穷
“只有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他就会把你当‘家人’,就能够赢得相互理解、共同成长。”这是市政协委员**在帮扶路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安姐,过几天来我家吃泡汤肉啊!”想起去年春节前夕,在帮扶户**家院坝临别时的场景,**常常感怀不已。帮扶户自然和善的笑容和热情真诚的邀请,代表了她已经被他们认可和接纳!
**年12月底,**到何坝镇**村鱼塘组走访结亲对象户——**。那次**并不在家,只见到了他妻子徐顺明和两个女儿。那段时间,村里正在宣传动员贫困户办理“特惠贷”,由于怕担风险,村里干部好说歹说他家就是不愿办理。在了解这一情况后,**与**妻子讲起了“特惠贷”的优惠政策,**妻子却半开玩笑半当真的说:“怕被坑!到时去找谁?你们一天扶贫,都是走过场?”这种明显不信任、不指望的态度,给了**当头一棒,心里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从此,这样的一家人,就和她连在了一起,开始了她的漫漫扶贫路。
办理“特惠贷”
享受分红
当了解到**一家主要是因为前几年家属、孩子生病,又因为缺技术和资金导致家庭贫困时,**与**妻子拉起家常,闲聊中,给**妻子谈了办理“特惠贷”入股分红的好处,以及她的一些初步想法和打算,并承诺**家不管有什么事,她一定尽其所能帮忙解决,或许是觉得**有诚意,又或许是因为她们年龄相当的缘故吧!彼此之间的“陌生感”逐渐消除,**妻子便亲热的称**为“安姐”。
接下来的日子里,**时不时的打电话问**家的近况、女儿学习情况等,隔三差五地到**家走一走、看一看,与**拉家常、给**一家讲解相关优惠政策、商讨一年的发展计划,每次去时她都顺便带点米、食用油、水果等物品,有时为其女儿送去书包、文具以及衣服;农忙时节并为**家送去农用化肥,希望他搞好生产,早日改善生活条件。或许是**把他们当亲人般的走动,她逐渐得到了**一家人的认可,有什么事都愿意跟她说。
以心换心,**与帮扶户**一家建立起了深厚的真情,**相信**是真心实意的想帮他家摆脱困境。当**再次提起办理“特惠贷”时,**毫不犹豫的说:“安姐,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以前我真的怕钱没得,倒背一屁股账。既然你都说这个“特惠贷”是专门为农村贫困农户提供的信贷产品,3年期以内低利率、低成本、无需担保抵押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而且不用承担任何经营风险,每年有4XX元的入股分红。我相信你是为我好,我马上写申请去办。”**很顺利地办理了“特惠贷”,拿到了4XX元的入股分红,感激之情难于言表!
帮修新房
圆梦新居
**一家四口人居住在只有不到80平方米的老木屋里,由于木屋年代长久,整个房屋有些倾斜,遇到下雨天,家里就开始下小雨,这让**非常苦恼,修建新房是他最大的梦想。在得知**的这一想法后,**通过多方咨询,了解到**家可享受危房改造优惠政策,并委托村里帮助**家写了危房改造申请书,同时帮**联系了何坝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前去测量了地基,办理了审批手续。
“地基已经审批,一般贫困户可享受XX.X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你家大女儿任远琴上学可以享受生活费及寄宿制补助……”**在电话中告诉**,让他安心修房子,有困难一起想办法。**在电话哪头一个劲的说着感谢,同时告诉**,他已经开始挖房屋基础了,这几年打工结余的钱和危房改造补助的钱凑起来还差点,**找亲戚朋友们借了一些,估计在10月份新房就能修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0月底,**家房屋如期完工,由于县里对贫困户硬化院坝有一定补贴,**又动员**把院坝全部硬化。可修房已用完全部积蓄,还欠了外债,**很为难的说:“安姐,说实话,我目前实在是没钱硬化院坝了。”**了解他家的处境,便与村里商量,为**协调了硬化院坝所需的水泥和石子,让其院坝得了硬化,改变了新房的环境。
后来,**利用到**村去采访的机会,顺路去了一趟**家,实地查看了水源地,详细问了需要多大型号的水管?**知道,一个农村家庭,新修了房子、又硬化了院坝,实在是拿不出钱买水管了。回到县城,处理完当天的工作,**就径直去了五金店,购买了850米长的水管以及3个水笼头和2个接管。第二天一大早,**便请单位同事帮忙,一起把水管送到**家。
当时**上坡干农活去了,只有其妻徐顺明在家,徐顺明说:“安姐,我们都不好意思了,哪时都在麻烦你,我们准备等明年有钱了才去买水管来拉水。”
**开玩笑说:“新房修好了、院坝也硬化了,拉自来水的费用不用愁了,现在就等住新房了。”同时,**又提醒徐顺明要做好房屋前后的卫生治理,随时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
徐顺明却一个劲儿的说着感谢话,其实,**内心有种酸酸的滋味。
礼物珍贵
情缘难舍
20**年1月6日中午,下班刚回到家的**手机响了起来,拿起电话一看,原来是帮扶户**打来的。“姐,你忙不?在上班吗?我有事找你。”当时,**以为**真有什么要紧事找她,就问**在哪儿?当她找到**,问他有什么要紧事时。**笑着说:“就是这个事,没得那样拿的,这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意!”说着便指着手中的鸡蛋和一只鸡,**傻眼了。拗不过**,只好收下了这“贵重”的新年礼物。
可没过几天,**又打来电话:“姐,你忙不,我有急事找你。”正在审新闻稿子的**问他有什么急事,**却说见面了再细说。**放下手中的稿子急冲冲下楼,只见矮瘦的**提着一个饲料袋子从单位对面斑马线上走过来,见到**便把袋子往她手里塞,说:“就是这个事。”
还没等**反应过来,**已转身离去。**打开袋子一看,一块新鲜的猪肉,原来是**家杀年猪了特意给她带来的,此时**心头暖暖的,便记起前些日子,她给**两个女儿送棉衣时,**便盛情邀请她过几天到家吃泡汤肉,当时**借故工作忙、没有时间委婉的拒绝了,没想到**却把肉送到单位来了。望着**匆忙离去的背影,**眼泪很不听话的流了出来,不知道是激动还是愧疚。
这样的事不胜枚举,想起**9岁的女儿顶着烈日为她送花生的情景……**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满情自信
“穷亲”不穷
所谓扶贫必先扶智,要是人的生活勇气没有了,努力的方向错失了,就好像人没有脊柱一样,就是软肉一堆。
**十分认同**的观点,也照着这样去做了。
春节前,**为**家置办了一些年货送去,并询问了**一家年后的打算。**说:打算让妻子出去打工补贴家用,他自己留在家照顾两个女儿,搞好家里的生产,抽空时把新房装修好。3月初,**妻子徐顺明与同村的人一起前往浙江打工,并顺利的进了厂,打来电话告诉**在浙江很好,进了一家服装厂,工资每月2000多元,也不是很累。
“安姐,吃饭没有?好久没联系了,问哈你最近忙不?有空来家里耍……”5月初的一天中午,**打来电话,高兴地告诉**他们家一切都很好,娃儿听话成绩优异,他在家一边忙生产,一边忙新房的装修,年底将搬进新房。
虽然**的电话吵醒了正在午休的**,可**的心里却非常的激动,这是一个多么重感情的人啊!**告诉**现在不在电视台上班了,调到县编委办工作了,因为工作的调整,**家现在帮扶责任人不是她了!**却说:“哦,安姐,我就是想问哈你最近忙不?不管你还帮不帮我家,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你。”
一句“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你!”让**非常感动。**知道,**一家已把她当成了真正的“亲人”,**知道,他们一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这让**感到非常欣慰。
“穷亲”不再穷。一年来,**一家让**感受到了什么叫朴实、善良和感恩。一年来,**最大的喜悦却是在走访中,投入真情,以心换心,与“穷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浓浓的情感互动中给帮扶户**催生精神力量,带去精神慰籍,**一家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远离了悲观与失望,树立了自信与期望,同时,**自己也得到收获:那就是**一家对她的信任和厚爱,经常令她热泪盈眶,暖流涌心,让她感受到满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