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志愿者事迹材料1
已经成为幼儿园中坚力量的“80后”教师,他们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处事风格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效地解读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一直是我的工作重点。我的经验是:
一、小故事,说明大道理 “80后”
性格特点分析:大都“80后”伴随着家长的过分溺爱、过重期望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个性十分鲜明,一般是听不得纯道理说教的。如果单纯给他们讲道理,他们往往会持“看你表演得好热闹”的态度。所以,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往往是有效的“管理工具”。
首先,我把一个个针对性强的小故事渗透到管理的每时每刻。如果“80后”教师的职业承诺低,我就给他们讲《把厕所打扫得比饭店还干净》,这是关于麦当劳首席执行官贝尔的故事;如果“80后”教师工作目的性不强,我就给他们讲《猎狗与土拨鼠》的故事;如果“80后”教师做事不够坚持,我就给他们讲《掘井人》的故事;如果“80后”教师因为自己技能不够,而羞于参加相应的技能比赛活动,我就给他们讲《无听力儿童梁小昆歌唱》的故事:如果“80后”教师不注重细节,我会给他们讲《香格里拉服务员退后一步与客人说话》的故事;如果“80后”教师工作不够认真,我会给他们讲《海尔被砸掉的76台冰箱》的故事……
其次,我园每周三都举行半个小时的“故事会”,至今已经历了爱国主义、立志教育、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公德师德六个系列主题。不仅我讲。我还鼓励“80后”的教师也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铸就了我园“80后”教师的职业精神。爱园敬业,团结开拓,至诚至信的“80后”团队,为我园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软激励,解决大问题 “80后”
工作能力分析:“80后”教师接受教育的条件相对较好,所以,他们普遍接受新理念快,悟性强,信息化程度高,好表现。但是对工作常常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不追求什么目标。为此,我采取了沟通和提供丰富的平台这两个软激励措施。
首先,通过一对一的沟通以及书面的沟通,有效地支持、帮助每一位“80后”教师。
具体的.步骤是:一聆听——理清目标,清晰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二发问——反映真相。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三区分——心态迁移,让他们的心态向积极方向转变。四回应——行动计划,让他们知道怎样做。清晰的沟通,有效地激励了“80后”教师,大大降低我的管理成本。
其次,创造丰富的平台激励教师。我的做法是为“80后”教师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工作越是有变化,越能激发他们的斗志,激起他们的信心和责任感。在我园,工作两年以上,经考核合格,即可申请做“执周园长”;教师有一技之长,即可申请开自己的“工作室”:幼儿园的工作项目,大到举办家长会、筹备才能教室、开办亲子,小到一个讲座、一个兴趣组的设立、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教师均可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但又会在合适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时候得到我及时的支持。实践证明,这些软激励机制,再配合我园的结构工资,带薪休产假、丧假,以及更大限度地关心职工的家事等管理措施,满足了“80后”教师的物质、心理需求,从而达到了管理的目的。
三、重结果。塑造执行力 “80后”教师处事风格分析:
“80后”教师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教育体制变迁、住房改革,以及就业分配制度的变革成长。这些变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批教师的逃避心理,他们中的大多数看重过程,但不追求结果。比如“工作我做了,保教效果好不好,不是我的事了”。这样的处事风格,会影响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为此,培养“80后”教师的结果思维,一直是我执着做的一件事情。
在分配工作时,我会要求教师做细做精做好,逐一锁定责任;检查工作时,提供思路、方法,提醒教师关注细节、效率,推测结果的可能性:反思工作时,注意引导教师用业绩证明能力,不要一味强调客观理由。这样做。较好地提高了“80后”教师的执行能力。
教师志愿者事迹材料2
沈老师一贯热忱人民的教育事业,以于漪、魏书生等优秀教师为楷模,爱岗敬业,认真钻研业务,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关爱学生,为人师表,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把知识传授和道德精神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依法执教,辅优补差,偏爱差生,注意工作方法的改进,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吃苦在前,不计名利,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一丝不苟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兢兢业业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个人的一切。
作为语文老师,沈老师谨记“文以载道”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语文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把德育自然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让学生的心灵之花在语文教学中自然盛开,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沈老师采取了各种教学教育形式:如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环节,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自我教育;利用教材中的优秀诗文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生命营养;利用随笔驾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在师生互动中寓教育于无痕。在学科教学上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为班主任她工作兢兢业业,培养了一个又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以自己实际的行动教育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她必先做到。扶贫、助残、救灾捐款每回都走在最前面;主动为班级买拖布、毛巾;班里的脏活、累活带头干,从不袖手旁观。以公平的制度管理学生,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合理的学习生活氛围。用持之以恒的劲头管理班级。
从开学之日起到学期末,每天都坚持晨检,及时总结学生表现,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成长足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素质。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加强学生道德内化,她利用班队会,午休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学古诗、背成语、诵名言名句,使学生从中领略祖国山川的秀美,感悟人生的真谛,陶冶学生的情操。每名学生都能吟诵古诗几十首,背名言名句几十条,成语上百句,形成了本班的特色。
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细碎又繁琐,然而沈老师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虽然这些事看似普通,但却是那样的实实在她十年如一日地用自己的爱心,去热爱工作、热爱学生,在教书育人、班级管理、教学改革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教育先进个人。所带的班级也先后被评为县区市级先进集体。
在教育中,沈老师深深懂得爱是孩子最宝贵的营养。学生是非常敏感的,可塑性也是非常大的,她们需要的并不多,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一种赞扬的目光……它都可以使学生认识自己、肯定自己、充满自信,从而感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她每天都以微笑面对孩子,她的微笑就像灿烂的阳光一样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功夫不负有心人。”每个学生在沈老师的爱的抚慰下,个个都从原来的任性、调皮到懂事、健康。她们也给老师回报了十分出色的礼物:凡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扎实的教育技能,同样也赢得学生的无限崇拜与热爱。
沈老师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岁月里,她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并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亮点,以“成功教育”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春夏秋冬,她一直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在享受着学习时代的乐趣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曾有人这样问她:“对于教师而言,什么是幸福?”她微笑着回答:“学生的喜欢,家长的信任是一个教师的最大幸福。”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很多已上大学或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每当节假日来临时,都会寄来贺卡来问候。沈老师常说:“只有真正付出了爱,才会得到最真挚的回报。”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所在吧!确实,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无法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她的工作,而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应该是最好的肯定吧!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沈老师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她说:“我的手掌虽小,但我要尽力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我的身躯并不伟岸,但我会努力用爱心撑起这一片蓝天。”
2010优秀社区志愿者指导老师申报事迹材料
2010优秀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指导老师申报材料
包天强,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6月出生,2006年3月起从事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指导老师工作,现任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在过去的几年里,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积极向上,指导学生学好文化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建了优良学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曾带领多批大学生志愿者团队,100多人次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一、高举旗帜,勤奋学习,做好志愿者指导工作
他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始终把党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作为指导老师他牢记职责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青年,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者指导的有效方式。以院团委学生会、班干和学生党员为骨干,组织全体团员青年学习宣传大学生进社区思想的工作格局,有效地推动了大学生志愿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他充分发挥我院团委独特的优势,利用各级团支部,网络、橱窗、板报、宣传栏等阵地,以讲座、研讨、论坛、竞赛、征文、主题团日活动等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围绕2008年北京奥运、建国60周年、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和纪念日,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等一系列志愿者服务活动、举行集中升旗仪式等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和培育志愿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志愿者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
2010优秀社区志愿者指导老师申报事迹材料
二、加强学生实践锻炼,提升大学生四种能力。
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凝炼大学精神、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重要措施。几年来他组织了100多名大学生,多个团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服务活动,三下乡调查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雷锋月活动和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在参与基层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国情区情,经受磨练,增长才干。先后有2个实践团队获得校优秀团队,30名同学获得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三、践行志愿精神,促进社会和谐
他带领学生每月定期到三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到当地敬老院开展帮扶活动,义务献血活动,清洁社区文化活动。
2010年4月9日带领志愿者参加了淮阴师范学院举办的与社区党建共建开幕仪式。
4月20日上午,带领志愿者来到三门社区,与三门社区开展对接活动,并初步拟订了活动计划。
10月30日下午,带领志愿服务队队长参加了在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召开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中期推进会。
7月9日至7月14日,该同志带领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重点团队,实践活动中组织志愿者向居民宣传世博、广州亚运会、低碳生活等知识以及与社区留守儿童开展“小小世界杯”、手把手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画海宝等趣味活动,本次暑期“三
2010优秀社区志愿者指导老师申报事迹材料
下乡”实践活动得到淮安日报、中国新闻网等报刊媒体的大力报道宣传。
2011年3月5日在 “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学雷锋日之际,该同志带领志愿者们携手社区工作人员开展系列活动:带领志愿者进行了志愿者“宣传两会精神”活动。同时同时指导志愿者小分队在社区散发宣传单,让更多的人了解两会。之后领着同学们进入社区居民家中,指导志愿者为居民免费维修、维护电脑。受到社区领导的好评。
该同志在任指导老师期间对高校院系与社区开展党建共建、选派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工作认真负责,精心谋划,工作计划性强,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效比较显著;组织协调好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开展活动,做好活动情况记录、跟踪调研和绩效评估工作;经常与社区保持联系,共同商定工作方案、及时协商解决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总之,该同志基本符合“全市优秀社区志愿者指导老师”标准,请各部门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