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隔离中如何调适心理波动
根据新冠疫情防控要求,居家在封闭空间,会感到人身自由限制造成烦躁情绪,产生过度担忧情绪;有的害怕自己真的被感染,产生恐惧情绪;有的不能接受自己有可能成为感染者,产生焦虑和愤怒情绪......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来促进心身健康?
识别、面对和接纳负性情绪
在疫情影响下,我们会出现焦虑、恐惧、愤怒等负性情绪,这是很自然的反应,不必过分强求自己保持镇定,压抑情绪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我们可以找一个适当的发泄口,比如:打电话给朋友倾诉,或者写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与相同处境的人建立交流群,互通积极消息,相互鼓励,增强信心,一起迎接挑战,降低孤独和恐惧的心理。
理性获取权威疫情资讯
我们都会通过收集信息来减少不确定性以提高控制感,但疫情早期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过度关注只会适得其反,让人更加焦虑。要学会信息管理,信任和关注官方平台发布的信息,对疫情关注适可而止,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更不要随意传播无法确定真实性的信息。
保持作息规律、饮食均衡
给自己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尽可能把生活品质维持在一个水平:有工作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运动时段、进餐时段等,每日照做。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保持营养均衡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适当的运动有助减少精神上的紧张,增加应对危机的信心。
适应自己新的身份
就像新生入学一样,刚开始你需要花点时间熟悉下,新的身份有哪些规范、权利和义务。当你完全驾轻就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也会渐渐淡去。对于没有被隔离的邻居或同事们,也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适应,短暂的异样眼光或人际距离感的变化是避免不了的,但你不必把别人的无知转变成伤害自尊的工具。
学习自我调适技术,做好心理防疫
疫情中的恐惧、担忧、焦虑情绪以及生理反应都是正常的。这些反应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存预警和保护机制,可以促使我们更谨慎地做好防护、预防感染。有些人过度恐慌,过度关注各种信息,草木皆兵,表现出紧张、坐立不安,甚至心慌、胸闷、呼吸困难、无法入眠。因此,在隔离时期,学习一些自我调适心理的方法,以消除恐慌和焦虑情绪,做好心理防疫。比较好的自我调适技术包括:腹式呼吸、音乐放松法、太极拳、八段锦、瑜伽等。这些活动需要的空间不大,方便在家里进行。一般在安静的环境中按要求完成特定的动作,通过反复的练习,使人学会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增强适应能力,调整因过度紧张而造成的生理心理功能失调。
积极寻求资源
在疫情的压力下,我们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政府和社会机构也提供重要保障,这些都是帮助我们维护心理健康、保持平衡的重要资源。当我们有负面情绪或有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要积极向他们需求帮助。建议每天保持一次与家人或朋友电话或发微信,从他们那里获得支持,汲取温暖和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我们的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
绪持续存在而难以调整,甚至不断加重、泛化而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就需要重视这些负面情绪可能在向疾病方向发展,此时我们要直面、接纳而不是否认、忽视这些负面情绪,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目前全国各地已建立起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心理援助系统,可关注国家或当地的心理干预网络平台和热线电话,也可直接寻求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