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新时代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实施细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为推进各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所(站)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落细落实,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活动内容
以志愿服务活动为主要抓手,具体围绕以下六个方面进行:
(一)学习实践科学理论
(二)宣传宣讲党的政策
(三)培育践行主流价值
(四)丰富活跃文体生活
(五)持续深化移风易俗
(六)开展实施关爱帮扶
二、活动形式
主要围绕“理论宣讲、培育新人、志愿帮扶、文化乐民、行为引领”等五种形式进行。
(一)“讲”即理论宣讲。通过讲理论政策、讲传统文化、讲文明风尚、讲法律法规、讲常识技能、讲革命斗争和改革发展故事等,不断提高群众思想境界、道德水平、文明素养。
(二)“育”即培育新人。广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深入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深入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时代新人。通过“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举荐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培育更多有道德、有理想的群众,让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
(三)“帮”即志愿帮扶。结合“邻里守望”“关爱帮扶”“洁净家园”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采取上门拜访、心理疏导、公益帮扶、话家常、送温暖等方式,面对面、心连心,协调家庭邻里关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老人,帮助弱势群众。
(四)“乐”即文化乐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更多鲜活案例,创作更多文化文艺作品,并主动开展形式多样、接地气的送文化活动,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求,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有计划地举行春节、元宵节等喜闻乐见的“我们的节日”庆典活动,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五)“引”即行为引领。围绕市民文明素质短板,着重针对遛狗不拴绳、高空抛物、随地吐痰、乱停乱放、横穿马路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宣传引导、示范引领。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深化“十抵制十提倡”活动,加强对无事办酒、大操大办、不孝父母、厚葬薄养等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引导,组织开展乡风评议,消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三、实施流程
(一)摸清需求,建立清单。一是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充分发动志愿者通过深入居民(重点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户、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家中进行走访以及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所需所盼。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居民代表、志愿者等共同商议讨论,排除不合理的需求,明确可服务的需求,锁定最急迫的需求,从而建立起全面、系统、合理的需求清单。二是建立社会资源清单。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中的阵地资源,各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人才资源,各分中心、所(站)的项目资源等进行梳理,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阵地保障、队伍支持和平台支撑。三是建立服务项目清单。在摸清需求、掌握资源的基础上,将“群众要什么”与“我们有什么”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清单。
(二)发布项目,招募志愿者。当月活动项目清单要在各文明实践分中心、所(站)宣传栏及活动开展地周边人口密集的楼院、小区宣传栏等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发布。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公众号、“村村通”广播、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进行广泛周知。同时,线上线下发布招募公
告,通过现场招募与网络招募相结合的方式,招募活动所需志愿者。如为重大志愿服务活动,须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三)开展活动,记录时长。各文明实践分中心、所(站)为活动开展的组织者、责任人。要以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需求,回应群众普遍期待为原则,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活动,力戒形式主义。每场活动结束后,由活动组织者对各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和服务效果进行确认记录。建立完备详实的志愿服务台账,为嘉许激励提供依据。
(四)时长兑换,嘉许激励。以日常服务记录和组织评价、服务对象评价为依据,对志愿者工作绩效进行客观评价,建立以物质、精神和优待为内容的志愿服务嘉许制度,详见《XX区志愿者星级认定及嘉许激励实施细则(试行)》。
四、其他说明
(一)每月根据区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的任务清单,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策划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二)做好志愿者的培训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分中心每双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各所(站)每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志愿服务活动。
(三)区文明实践中心每年将举办1-2场大型的文明实践示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