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

2020-09-03 12:40: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练习一

一、阅读宋代王质的<<山行即事>>,然后回答问题.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释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智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1)

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个字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

(2)诗的首联统领全诗,颔联和颈联是分别扣住其中的哪个字进行描述的?诗的颈联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3)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二、阅读下面宋诗,按要求回答

村行

王禹稱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籟,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

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2)

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3)

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叹传诵的原因

三、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1)

试分析一下“空山不见人”的意境

(2)

分析诗人把握了怎样的意境

四、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

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2)分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咸阳城西楼晚眺

(唐)许诨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⑴诗的起句中用一“____”字,奠定全诗基调。诗人用低沉的笔触,描绘咸阳城傍晚时的景致,抒发苍凉伤感的情怀。

⑵颔联写云生日落,一阵凉风吹来,雨势迫在眉睫,现多用“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名句比喻什么?

⑶颈联两句写了作为何朝何代国都的咸阳的何种景象?

⑷尾联“行人”即过客,也包括作者在内,结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六、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下题。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此时。

(1)、有人说这首诗题为“夏意”,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第一句中的“夏”,点明时令,第二句中的____和第三中的____不仅扣住诗题,更写出了诗人生活环境的____的气氛。优美的意境,读之仿佛微风拂面。

(2)、你认为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呢?

七、下面两首诗词采用了极为相似的表现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

题都城南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简答: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题画

(宋)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②画牡丹

注:①据明代郁逢庆《书画题跋》记载,钱唐人宋杜云:李唐,擅长淡墨山水,初到杭州,无人赏识,靠卖纸画糊口,生活十分艰苦。②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颜料,妇女常用作化妆品。

这首诗名为“题画”,而实际上涉及到画本身的只有第一句;其余三句,都只是借题发挥,实有弦外之音,请结合原诗,谈谈你的理解,100字左右。

九、诗贵含蓄,读诗赏诗则贵在善于联想,进而揣磨诗人心志。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仔细描写“闺妇”的心理活动,要求传达出思妇“怨”“愁”的具体内容

闺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注]“伏波”,指后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南征交趾,有功,封侯。唐诗中多用“伏波营”指代征人所在军营。

十、阅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回答问题。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炼字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同样是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这首诗的《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练习二

一.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题。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声,加我林壑清。

驱烟讯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暮出水静,为君起松声。

1.首句的“肃肃”,次句的“加”字有怎样的作用?第五句的“去来”“无迹”有怎样的意蕴?末句有怎样的情味?

2.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此诗的诗眼是什么?何以见得?

3.此诗所咏之“风”是什么样的风?诗人咏风的意图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4-6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水夜月问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这首诗中,诗人用------、---------、---------、---------这些具有比喻意味的意象来作自我比况,寄托了诗人---------之感和----------的壮志。

5.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8t题。

明小角

李益

边霜阼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数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6.试用最简洁的语言对这首边塞诗的思想内容进行赏析。(四十字以内)

7.试用百余字赏析这首诗在构思和写法上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10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这首诗中的“地白”的意思是————,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最相近。

9.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两句诗表现手法的妙处。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西归绝句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10.首句和次句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第三句“两纸京书临水读”有怎样的情韵?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或是“江畔读”,表达效果是有什么不同?

12..结句”

小桃花树满商山”在表情达意上有怎样的效果?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3-15题.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夕,边锋不过秦.萧条桑枯外,烟火渐相请亲.13.诗歌的首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是怎样描绘的?

14.是以”寒水”起笔,以”烟火”收束,表现了作者有什么样的心境?

15.作者描绘的山区景物采取了什么方法?有什么好处?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6-18题.玉

谢眺

夕殿下珠帘,流萤非复息.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玉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16.谢诗首二句”

夕殿下珠帘,流萤非复息.”,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的景色,”

流萤非复息.”运用的是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李诗首二句”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是写_______________的情景,其妙处是____________>

17.这两首诗都有”下帘”的动作描写,其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18.试从写景,抒情,叙事,写法等方面,对这两首诗进行比较赏析.八.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9-20题。

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可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

李商隐

暂凭尊酒道无寥,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挣拟惜长条。

19.试说明这两首增别诗在选材和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20.试比较说明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的各有什么特色。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综合练习

九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1-23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上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蟑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正夫泪.21.词中有哪一句完成了上景下情的过渡,这指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22.上阕写景,一个”异”字领起.那么,这里的”风景”异在何处?突出了西北边镇有什么特点?

23.下阕引用”燕然未勒”典故抒情,主要抒发是什么情怀?、、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24-26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24.”

历遍穷通”是什么意思?”

一为钓叟一耕佣”表明什么?

25.”

汤武偶相逢”说的是谁与谁相逢?

“兴王只在笑谈中”一句是什么意思?

26.这首词是咏史之作,但又不是单纯的咏史,为什么?请联系蕴含在词中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做简要说明.参考答案:

1.首句的”肃肃”状风势之速,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之感.次句的”加”字,使本来并无目的的风势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5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给人以亲切感。第五句的“去来”“无迹”,赞美了风不择地域而吹的仁爱,阔大的胸怀和平等普济的美德。末句写风在夜幕降临,万籁俱静的时候,卜辞劳苦的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2.此诗的诗眼是“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我林壑清“,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有情”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3.此诗所咏之“风”,当是炎热未消的初秋是给人以快意和凉爽的清风,而非乍暖还寒时的春风。诗人所咏“风”,意在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说明风不舍昼夜的努力作到有益于人,有为之士也当如此。同时,诗人咏“风”,也是借风抒坏,寄托自己的“青云之志”。

4.依次填入:片云、孤月、落日、老马、飘零落寞、济世救国

5.最后引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意思是说,古来就留养,尊重老马(存是留养。尊重之意)。用老马可用老马的智慧,不必取老马的体力,言外之意是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能,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流露出怨而不怒之意,表现诗人的报国之志。

6.全诗通过对边关的角声和塞鸿等景物的描写,借景抒情,表达了征人边愁乡思之情。

7.这首诗旨在写征人的边愁乡思,但诗中却有一片角声在回荡,一群塞鸿在盘旋,既没有明白表达征人的处境和心情。他不直接写人,而人在诗中;不直接写景,而情在篇外。

8.依次填入;

月光照的地上发白,好象铺上了一层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9.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这里不直说自己的思念,偏说人们尽望;不说自己的伤坏,偏说“不知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酝籍,确实高妙。

10.首句“五年”忆昔日之愁,并发出了“江上损红颜”的慨叹。次句“春风”露出今日之喜,于叙事中显出诗人此时欣喜的心情。

11.第三句“临水”一转,顿起诗情,全诗皆活。诗中不著一字,而诗人捧读音书时盼归思友的急切,兴奋,激动,喜悦的情状,跃然纸上。如果把“临水读”改成“舱内读”,那诗中的气氛。情韵,意境就完全不同,会使情味索然。

12.结句偏不进一步从正面写诗人的喜悦之情,却一下子跳到小桃树上,一景语收住全篇,噶然而止。不言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艳丽春色,而人的愉快之情已自流露,显地意蕴隽永,余味不尽。

13.首联描绘了一幅远处山村寂静荒凉的图景。首句从听觉上用数里怀就清晰的听到细微的水声,以响忖静;次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这一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的相互村托,生动的渲染了山村的萧索而冷落的氛围。

14诗以“寒水”起笔,以“烟火”收束,表现了作者从寒到暖,从恐惧到欣慰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作者内心亲近温暖的感觉。

15.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景物不断变化,诗人的情绪也跟着波浪式起伏与开展。这样,诗的格局便显得有波澜,有开阖,寓变化多样于章法井然之中。

16.依次填入:夏夜宁静清艳,以动忖静,女主人公秋夜无言独立,以至冰凉的露水打湿了罗袜未写“怨”而冤情自现。

17.其含义不尽相同。“夕殿下珠帘”似有意为之,因为是“夕”时而下,殿外已是“流萤飞复息”,而“却下水晶帘”似无意为之,因为早已“夜久”,而实际上更是主人公想用“下帘”来割断思念,不想也罢的心情写照,展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可谓字少情多。

18.这两首诗的前句都是写景,但前者是以景起兴,后者是景中见人,景中生情。两诗都是思妇诗,但谢诗大胆直露,热情奔放,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的妇女形象;李白诗歌独特的美学特征是大胆想象,热情奔放的积极浪漫主义,而这两首诗则委婉含蓄,朦胧深沉,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含羞沉稳的妇女形象,体现了伟大作家风格的多样化。着两首诗同题同体,主题是宫怨,但谢诗中主人公的宫怨是“忙怨”是对对方的牵挂;关爱;李白诗歌总女主人公则是闲怨,更多是对对方的失望。两诗都未著一个“怨”字,而字里行间却无不流露出怨意,以词见诗家“不著一字,尽显风流”之真意;这两首诗歌都融人,物,景,情于一体,但谢诗的人,物,景,情平列与画面之上,缺乏一种深层的构想,不易引发读者透过画面作更深的追索玩味;李白的诗歌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的刻画,却处处指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19.都以离亭为题,都借助”折柳送别”,都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的深知离别之苦,对人世间的离别满怀同情,可谓有异曲同工,相应成趣之妙.20.两首诗在写法上各尽机杼;李白诗歌把联想和奇想结合为一,移情入物,托物言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的有知有情,使他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之成为诗人的感情化身,别具深意.李商隐诗歌则把离愁别恨融入独到的议论中.作者先用暗喻(以柳叶比美女之眉,柳身比美女之腰)的方式教人莫折,然后明明白白说非折不可.既然如此,为了让离别之人在临别之际从折柳相增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春风又怎么会因为爱惜常常的柳条,而不让那些满怀着”人世死前惟有别”的痛苦的人们去尽情攀折呢?较李白而言,李商隐诗歌是反其意而用之,独辟蹊跷.21.浊酒一杯家万里,因为这一句是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写人物内心的刻画.22.首句点明”塞下”这一地域性特征,由”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具有特征性的事物组成了一幅”塞外关山图”,突出了边塞关山时刻备战以妨不测的特点.23.抒发的报国之志,是说现在敌军未退,边境未守,尽管厌战思归,但又怎能有回乡的打算呢?既写出了作者为国建功的远大抱负,也是对戍边战士的激励鼓舞.24.”历遍穷通”的意思是,伊,吕二人的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都是先穷而后通,度过了穷窘之后再遇到施展抱负的机会的.”一为钓叟一耕佣”表明伊,吕两人出身卑微.25.”汤武偶相逢”说的是尚汤与武王,吕尚相逢,”兴王只在谈笑中”’说的是,伊,吕二人才能出众,在谈笑间轻3而易举完成了兴王道,建国家的大事业.26.这首咏史词作,寄托了作者自己的感慨和希望.作者对伊尹和吕尚”历遍穷通”的遭际和流传千古的功业,感慨颇深,通过回忆商汤,周武王重用伊,吕的史事,希望赵宋君王能知人善任,重用自己,支持变法;所以,这两首不同于一般古代诗人那种笼统空泛的咏史作品,而是一个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的思想感情的流露.《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综合练习

1、“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出自:

A:《与吴质书》

B:《登楼赋》

C:《神女赋》

D:《洛神赋》

正确答案:D2、“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出自:

A:《恨赋》

B:《别赋》

C:《芜城赋》

D:《春赋》

正确答案:B3、“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出自:

A:《与陈伯之书》

B:《登大雷岸与妹书》

C:《答谢中书书》

D:《与宋元思书》

正确答案:A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出自:

A:《与陈伯之书》

B:《登大雷岸与妹书》

C:《答谢中书书》

D:《与宋元思书》

正确答案:C5、“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出自:

A:《兰亭集序》

B:《北山移文》

C:《瓜步山楬文》

D:《五柳先生传》

正确答案:A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出自:

A:《五柳先生传》

B:《桃花源记》

C:《归去来兮辞》

D:《北山移文》

正确答案:C7、“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A:《哀江南赋序》

B:《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C:《滕王阁序》

D:《上河东公启》

正确答案:C8、“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出自:

A:《与高司谏书》

B:《五代史伶官传序》

C:《朋党论》

D:《非非堂记》

正确答案:C9、“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出自:

A:《日喻》

B:《超然台记》

C:《在儋耳书》

D:《答谢民师书》

正确答案:D10、“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出自:

A:《西湖七月半》

B:《湖心亭看雪》

C:《西湖香市》

D:《不二斋》

正确答案:B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综合练习

1、出自《左传》的文章有()。

A:《晋楚城濮之战》

B:《邵公谏弭谤》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

正确答案:AC

2.善于运用寓言生动形象地说明道理的诸子散文有()。

A:《墨子》

B:《荀子》

C:《韩非子》

D:《庄子》

正确答案:CD3、特别善于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道理的诸子散文有()。

A:《荀子》

B:《墨子》

C:《孟子》

D:《论语》

正确答案:AC4、骈文的主要特征是()。

A:

对偶

B:词藻

C:用典

D:声律

正确答案:ABCD5、“建安七子”中,散文成就较大的是()。

A:王粲

B:徐干

C:

陈琳

D:孔融

正确答案:AD6、下列文章属于骈文的有()。

A:《北山移文》

B:《恨赋》

C:《与宋元思书》

D:《与陈伯之书》

正确答案:ACD7、韩愈的古文主张有()。

A:文以明道

B:不平则鸣

C:穷而后工

D:气盛言宜

正确答案:ABD8、属于韩愈的文章有()

A:《原道》

B:《论佛骨表》

C:《张中丞传后叙》

D:《祭十二郎文》

正确答案:ABCD9、属于柳宗元的寓言有:()

A:《蝜蝂传》

B:《罴说》

C:《三戒》

D:《种树郭橐驼传》

正确答案:ABC10、苏轼的论文主张的有()。

A:以适用为本

B: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C:

辞达

D:随物赋形

正确答案:BCD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练习

1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的散文作家有()

A:刘向

B:刘歆

C:贾谊

D:晁错

正确答案:CD2、汉代的辞赋家有()

A:严忌

B:扬雄

C:张衡

D:赵壹

正确答案:ABCD3、正始时期的散文家有()

A:孔融

B:王粲

C:阮籍

D:嵇康

正确答案:CD4、孟子的论文主张有()

A:养浩然之气

B:知人论世

C:以意逆志

D:言不尽意

正确答案:ABC5、宋代散文的总体特征有()

A:词藻华美

B:注重声律

C:言事论政

D:平易自然

正确答案:CD6、王安石论文强调()

A:文理自然

B:以适用为本

C:随物赋形

D:务为有补于世

正确答案:BD7、曾巩散文的特点有()

A:善于叙事

B:长于说理

C:短于抒情

D:柔婉纡徐

正确答案:ABCD8、晚明小品文作家有()

A:袁宏道

B:钟惺

C:张岱

D:姚鼐

正确答案:ABC9、明代的散文流派有()

A:阳湖派

B:公安派

C:竟陵派

D:台阁体

正确答案:BCD10、属于桐城派的散文家有()

A:方苞

B:姚鼐

C:恽敬

D:张惠言

正确答案:AB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练习七

一、解释题:

1、春秋笔法

相传孔子修订《春秋》时,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寓褒贬之意。譬如记叙战争,它往往根据战争的性质、情形、结果和作者的看法,分别选用“伐”、“侵”、“袭”、“取”、“克”、“灭”、“歼”等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即所谓“以一字为褒贬”。这种以一字为褒贬,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含蓄谨严而带有倾向性的文字,人们就称为“春秋笔法”。

2、互见法

《史记》中为了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司马迁往往将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主要特征写在本传里,而将次要经历和事件则分散写在其他人的传记中,或借他人之口道出,这样来反映人物的全貌。这就是所谓“互见法”。

3、苏海韩潮

苏轼、韩愈两家古文皆具雄浑豪迈风格,故以海潮为喻。谓文章波澜壮阔,纵横自如。

4、六一风神

六一风神是指欧阳修散文中那种别具一格的回旋跌宕的韵味,形成的感慨唱叹、委婉曲折、从容自得的特色。

5、古文

唐宋古文运动中广泛流行的“古文”一词,是指同魏晋以来讲究对偶、辞藻、声律、用典的骈文相对,近乎先秦两汉广泛运用的不讲对偶声律,奇句单行、质朴自然的散体文章。“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

6、古文运动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7、骈文

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的表达,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8、文以明道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韩愈的“明道”具有政治上复兴儒学、重振王纲、反对分裂的重要内容,在当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文学改革的角度来说,“文以明道”就是要批判骈文的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写作有为、有用之文,而不作徒有华丽形式而没有实际价值的浮文、空文。有文而无道,文章失去存在的意义;有道而无文,道则无法运行而远播。也就是说,思想内容和形式必须结合,而思想内容则是文章之本。

9、不平则鸣

“不平则鸣”这一理论观点见之于韩愈著名的《送孟东野序》。此文开篇就提出了“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进而慨叹“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韩愈继承而且发展了司马迁“发愤著书”(《报任安书》)的观点,认为诗文是“不平则鸣”的产物,把“明道”与批判社会不公,抒发郁愤结合起来,指出了古文与现实的关系,揭示了散文发愤抒情的独特作用。

10、气盛言宜

“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韩愈特别重视作家精神力量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强调作家的道德行为和文艺修养“气盛言宜”是韩愈提出的创作主张。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所谓“气盛言宜”,是指作家的道德修养境界高,则在发言、著述时,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宜。韩愈的“气盛言宜”即是一种精神气质、又是一种人格境界,与孟子的“浩然之气”含义接近。气盛言宜的思想对古文运动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三十六体

李商隐、段成式、温庭筠的诗歌由于风格相近,且都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三十六体”的说法,最早见于《新唐书•文艺下•李商隐传》:“商隐初为文瑰迈奇古,及在在令狐楚府,楚本工章奏,因授其学。商隐俪偶长短,繁缛过之。时温庭筠、段成式俱用是相夸,号‘三十六体’。”

12、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是北宋作家苏轼在文学风格上的文学主张。所谓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指作家要无拘无束,自由抒写,又要波澜横生,千姿百态。文理要出于自然,姿态要千变万化。

13、简而有法

是北宋作家欧阳修在文学艺术技巧上的文学主张。“简而有法”的意思是写文章善于取舍剪裁,善于把握轻重褒贬,善于含蓄简练的表达思想。

14、义法

方苞在散文创作中探索为文之道,逐渐摸索出一套独特的创作理论,其核心就是“义法”。“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以义为经,以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用当今语言诠释,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从而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

15、新文体

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19世纪90年代,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在报刊文章写作上取得了突破,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或称“报章体”。其基本特征为:平易畅达、语言丰富(俚语、韵语、外国语法杂用)、笔调自由(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句法参差多变,常用排句及偶句。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他在《时务报》和《新民从报》上发表的时事政治评论,充分地体现了“新文体”的特色。因此,人们也称这种“新文体”为“时务体”、“新民体”。这种文体服务于改良运动,一时风靡全国,效仿者众,开五四白话文运动先河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练习

二、简答题:

1、散文的文体特征。

答:①形神两旺的本质特征

②见情见性的气韵特质

③启心益智的理趣美质

④多姿多彩的语体美质

2、《春秋》记事的特点。

答:①《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

②《春秋》叙事“简而有法”,用语严谨精确,一字不苟。

3、《战国策》的语言特色。

答:①富于文采。

②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

③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

4、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答: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

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5、《墨子》散文的突出特点。

答:①《墨子》散文最大的特点是讲究逻辑。

②另一特点是崇尚质朴,不重文采。

6、《荀子》的比喻有何特点?

答:《荀子》中的比喻却极富特色,常用一连串的比喻,层见叠出。类似的取譬设喻,几占全文之半。

7、贾谊、晁错散文的异同。

答:贾谊和晁错都主张重农抑商、削弱诸侯势力、抗击匈奴侵扰,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但贾谊颇有迂阔之论,不如晁错之文具体切实,极少空疏之谈。贾谊之文富于文采,有战国纵横之风;晁错之文气势恢宏,明快畅达,论析透辟,冷峻严谨,颇有先秦法家之风。

8、为什么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

答:所谓“史家之绝唱”,首先,这是集先秦、汉初之大成的文史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内容之丰富,都是前所未有的。它记事博大精深,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其次,《史记》结构之严密,体制之完整,也可以说是空前的。司马迁开创的纪传体的通史体例,给后世史家树立了法则。再次,是《史记》表现出的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这一点不仅是空前的,而且,至少在阶级社会里,也是绝后的。

9、中唐古文运动的成就。

答:在政治思想方面,排斥了佛老,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在散文方面,对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进行了革新,确立了一种切合实际,便于表情达意的新散文,缩小了骈文的应用范围,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性散文,并由此促进了其它文学形式如传奇、变文的发展;在影响方面,对宋代的诗文革新运动、明代的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潮、清代桐城派的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中唐、北宋古文运动的异同。

答:北宋古文运动是唐代古文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它和唐代古文运动在提倡古文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也有不同之处;第一是北宋古文运动是和诗歌革新运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唐代古文运动就不是这样;第二是唐代古文运动在改革文风方面,主要是反对浮艳纤弱的文风,北宋古文运动除了要求革除浮艳纤弱的文风外,还要反对艰涩怪僻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缺陷。

11、“唐宋八大家”称谓的由来。

答:“唐宋八大家”,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唐宋时期出现的八个有杰出成就的散文作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明初朱后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12、韩愈散文的语言特点。

答:韩愈的各体散文,各具特色,而气势磅礴,雄奇奔放,波澜曲折,富于变化是其总的特色。这一特点是说韩文如河海般广阔深厚,气势充沛;而又波澜横生,不拘常格,往往出人逆料。这是他“气盛言宜”论文主张的实践。韩文的风格特征,富于变化是说韩文构思章法,奇诡多变,文无定式,篇无定局,句无定法,完全依据叙事、说理、抒情的需要而“戛戛独创”。韩文的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

13、柳宗元散文的成就。

答:柳宗元的散文大致可分为论说、传记、寓言、游记、骚赋五类。

柳宗元的论说文,多用于阐述他的哲学观点和政见。中心明确,论证严密,条理清晰,辩论雄俊,富于说服力,是作者政论散文的典范之作。柳宗元的传记文,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其传主多为社会下层人物或清正廉洁的官吏。柳宗元首先从暴露现实、批判现实的角度选取人物,从而选择其重要的事件,加以适当的剪裁,有时还在其人其事的基础上,进行夸张和虚构,因而有的传记文既类似寓言又类似小说。柳宗元的寓言,继承了先秦诸子寓言短小精悍,寓哲理于形象的传统,并有所发展。这些寓言,造意新奇,讽喻生动,幽默犀利。由于柳宗元的大量创作,寓言才得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是寓言文学的完成者,他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柳宗元散文中最见精彩的部分是山水游记,共有二十多篇,大多写于被贬永州之后,以“永州八记”最负盛名,成为游记文学的千古绝唱。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突破了前人对景物作客观摹写的传统旧习,倾注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抒其愤,写其爱,把山水游记创作推向了高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不只是模山范水,而是借物写心,写山水而寓以牢骚。这样的写法,和南北朝的山水文字明显不同。柳宗元的骚体辞赋,一类是赋体之文,一类是文体之赋,实则都是讽刺时世或抒发哀怨悲愤的杂文杂感。由于他的志向人品和思想遭际都与屈原有相通之处,所以深得楚骚精髓,写来没有丝毫模拟和造作。

14、苏轼提倡的“辞达”。

答:要使物既“形于心”又“形于手”,作者必须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所以苏轼特别重视‘辞达”,要求辞要达意、言能尽意。“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苏轼认为作家要对事物了然于心,了然于口与手,意之所至,笔亦随之,把客观事物和人们的微妙心灵准确地、恰如其分地用言辞表达出来。苏轼的“辞达”论,既是对写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对文学技巧最高的评价。

15、归有光散文的特色。

答:归有光的散文,从内容上看,大多记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并无惊人的事件、曲折的过程,但由于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毫末处寄寓情意,给人的印象就异常深刻。从艺术上看,他善于即事抒情,用朴素简练的文笔剪辑刻划一些日常生活的断片,以寄托情感和理想,纡徐平淡,娓娓而谈,如叙家常,亲切动人,正所谓“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练习

三、论述题:

1、先秦散文的总体特征。

答:首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浓厚的政治色彩。先秦散文,特别是战国的论辩文章,它们的作者都不是以文章自名的文士,他们著书立说的目的全是为了现实斗争的需要,为了寻求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途径。其次,发愤著书。《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再次,文史哲三位一体,文学尚未独立。以现代的眼光看来,在先秦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的地位。最后,“深于比兴”,“深于取象”。陈骙《文则》卷上丙:“《易》之有象,以尽其意。”指出了《周易》具有“取象明理”的艺术手法。

2、《左传》的艺术特点。

答:《左传》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长于叙事。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其次是特别善于描写战争。左传》所记战争大大小小有三四百起之多,而能各具特色,互不雷同,即使战况相近者,也能同中见异。再次是善于描写人物。《左传》在叙事中,还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刻画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最后是长于描写外交辞令。春秋以来,由于诸侯之间斗争尖锐,各国间经常聘问盟会,行人频繁往来。外交场合,那些犀利微妙的对答,委婉有力的陈说,经作者记叙熔铸,或气势激切而不失分寸,或纡徐从容而暗挟风霜,或机敏风趣而意味深长,风格各异,文采斐然,历来为人们所欣赏。

3、《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答:从史学的角度来看,《战国策》记事真伪杂糅,加之叙事不记年月,常截取某些片断加以渲染,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大大降低了它的史学价值。然而,它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却很突出。第一,《战国策》塑造了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战国策》描写的人物非常广泛,上至国君太后,下至平民百性,此外还有公子王孙、武将谋臣、说客策士、嬖臣宠姬等,无所不有,且各具特色。第二,语言铺张扬厉,辩丽恣肆。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说:“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其辞敷张扬厉,变其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令之极也”。第三,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鲜明警醒而富有启发性。《战国策》中的比喻,多以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物为喻体,巧妙活泼而蕴意深刻。《战国策》中的寓言,有人统计约共七十则。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诸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

4、《庄子》的艺术特色。

答:《庄子》散文不朽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其中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庄子》中层现叠出,令人于惊奇骇怪中获得非凡的审美享受,其真实思想往往不露痕迹地寄寓于千奇百怪的形象之中。诸如:奇大无比的鲲鹏、吸风饮露的神人、似有若无的罔两与景、形体残缺的支离疏、七窍皆无的浑沌、侃侃而谈的髑髅、望洋兴叹的河伯、其圆五尺的神龟……如此光怪陆离的形象纷至沓来,美不胜收。例如脍炙人口的“触蛮之争”:在一对微不足道的小小蜗角上,居然幻化出宏阔悲壮的战争场面。这显然是讽刺当时诸侯力战争雄、兵革不休的现实。通过这样的形象描绘,把读者引进了一个超时间、空间,不辨上下古今的艺术境界。这正是《庄子》特异的魅力之所在,也是他高于晚周诸子的一大艺术成就。《庄子》散文的辉煌艺术成就,鲁迅说是“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其实,即使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也可说是罕有其匹。它那意出尘外的构思,超群绝俗的想象,美妙奇幻的意境,汪洋恣肆的文风,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后所难及。它开辟了散文艺术的新境界,促进了文学自身的新飞跃。

5、为什么说《史记》是“无韵之《离骚》”?

答:所谓“无韵之《离骚》”,是从文学方面对《史记》巨大成就的高度赞扬。首先,在遭遇不平而发愤著书,通过著作鸣不平于天下后世这一点上,司马迁和放逐之后“乃赋《离骚》”的屈原是十分相似的。他受宫刑之后,在忍辱发愤的十年中完成了《史记》,书中时时流露出他的隐痛和郁郁不平之气。其次,《史记》能够通过对人物生活经历的具体描绘,栩栩如生地再现出人物的鲜明形象和性格特征。这种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人物描写,是《史记》的人物传记富于文学特征的又一个原因。再次,《史记》在描写历史人物时,寄寓著作者的褒贬和鲜明的爱憎感情。这种在形象中寄托强烈爱憎的人物描写,具有象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一般的感染力量,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二者的主要区别只在《离骚》是韵文,而《史记》是散文。正因为如此,鲁迅先生才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

6、韩愈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答:韩愈为古文运动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主张,解决了前代古文家没有解决或没有解决好的问题,特别是他关于文以明道,文道合一的学说,给统治文坛数百年的骈体文以致命的打击,为人们清算骈体文的形式主义文风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为唐宋和后世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以后的散文能在明确的理论指导下自觉地发展,可以说,韩愈在中国古代散文理论的发展上作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韩愈领导了中唐的古文运动,为中唐古文运动组织了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代古文作家,使中唐的古文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韩愈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古文,创立了既不同于三代两汉的散文、又不同于六朝以来的骈体文的新体古文,这种散句单行、以文言书面语言为主的新体古文,为当世和后世的散文树立了楷模,并成为中国传统典籍中经典的、正统的文体。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文学理论和典范作品,以至他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集前人之大成,而又给予后世巨大的影响。

7、柳宗元寓言的成就。

答:柳宗元的寓言,继承了先秦诸子寓言短小精悍,寓哲理于形象的传统,并有所发展。他的寓言善用各种动物拟人,抓住其某一特性予以夸张,以寄寓哲理,讽刺政敌,抨击社会丑恶现象。寓言,造意新奇,讽喻生动,幽默犀利。由于柳宗元的大量创作,寓言才得以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前人的成就,大量地创作寓言,把寓言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完美的、更富文学意味和斗争性的文体,使它彻底摆脱了对其他文体的依附地位,以新颖独特的形式出现于我国古代文学的百花园中。柳宗元是寓言文学的完成者,他对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欧阳修散文的风格特色。

答:欧阳修散文总的风格特色是既平易自然又委婉曲折,即使在强烈抒情时亦如此。平易自然是宋代散文的共性,委婉曲折则是欧阳修散文的个性。所以欧阳修散文别具一种回旋跌宕的韵味,形成了感慨唱叹、委婉曲折,从容自得的所谓“六一风神”。

9、苏轼散文的风格。

答: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真所谓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散文中的随笔、书札、杂说,有时大笔挥洒,妙趣横生;有时淡淡几笔,描绘出了一种新的境界。在文章风格上,苏轼崇尚自然,反对雕琢。

10、晚明小品文的特点。

答:晚明小品文具有鲜明的特色。谈艺论文,妙趣横生;点染山水,情韵盎然。色罗万象,尺幅千里;言近旨远,别有寄托。以性灵为主要选择,不肯言他人之所言,而言其所不敢言,运用自然清新甚至口头语言,抒写自我感受之作。上至宇宙之大,下至蚊蚋之微,无所不写;游山玩水,吟风异月;说理言情,往来小简,信手拈来,有则多写便长,无则少写便短,随心所欲,自由活泼,隽永有味,富于个性色彩。

下载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综合复习1.《诗经》中的风雅颂指的是什么? 答: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

    古代诗歌散文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骈文的是( )。 B.《祭十二郎文......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发展性评价探讨 一、指导原则: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 1.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

    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默写

    1 人生亦有命,()。 2 心非木石岂无感,()。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出师未捷身先死,()。 5 (),惟有幽人自来去。 6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7 (),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 8 岁暮阴阳催短景......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案 目 录1 《湘夫人》(第二课时)5 《游沙湖》7 《将进酒》9 《项羽之死》11《将进酒》13《将进酒》14《书愤》和《蜀相》16《春江花月夜》(第一课时) 19......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默写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一、填空 1.在天愿作比翼鸟,。 天长地久有时尽,。 2.搴汀洲兮杜若,。3.长风破浪会有时,。 4.小楼一夜听春雨,。 5. 出师未捷身先死,。 6. 7.......

    古代诗歌散文(精选5篇)

    总课时数: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越中览古》 教学目标: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理解作者是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 把握意象。 教......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教学计划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新课程由五个模块的必修课和五个系列的选修课构成。学生在前五个学段学完必修课之后,要在“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