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咏鹅》
说课稿《咏鹅》1
教材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编者力求突出“学科综合”这一理念,设计了诗、歌、画这一主题单元,使音乐与文学、美术完美的结合。本课在学生已熟悉这首古诗的基础上,将《咏鹅》谱成一首歌曲,并设计了为诗涂画这一环节,巧妙地将学科综合这一新理念融于其中。这样的课有助于学生提高中文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
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音来表现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插放《咏鹅》伴奏,学生随乐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好,我们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又开始了。
(设计意图: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和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最佳时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导入歌词。
(1)出示《咏鹅》背景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你会想起哪一首古诗呢?谁来告诉老师?
生:《咏鹅》
师:你能大声地读出来吗?
生:读古诗。
师:读得真好!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下的,诗中描绘了鹅在水中游水嬉戏,悠闲自在的样子。
(2)播放动画音乐朗读古诗。
生:随音乐一起朗读诗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在恰当的时候介绍了作者骆宾王,又播放了动画,既引入了“相关文化”,又为下一环节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歌曲
师:音乐与古诗是原本是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诗谱写的歌曲《咏鹅》。
(1)放录音
生:感受歌曲的情绪(优美的)
(2)出示歌谱
师:简单讲解歌曲中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
(3)范唱
师:有表情地演唱
生:跟音乐模仿口型,跟唱歌曲。
生:跟乐再次演唱。
(4)播放动画伴奏音乐。
生:有表情地演唱。
(设计意图:1.通过插放动画,更加形象地营造歌曲的意境,使学生“视觉”、“听觉”结合,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中。2.通过反复听赏,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三.分组活动,进行表演
1.分组准备
师:刚才,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喜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呢?
生:分组准备
(表演,朗读诗歌、自制打击乐器伴奏,画画)
师:分组指导
(1)表演:自由创作表现动作。
(2)朗读诗歌:富有情感的朗诵。
(3)自制打击乐
(纸、书——表现风声、鸟鸣;矿泉水瓶装少许水——表现水声;选择两种物品(文具盒、书)相碰撞——表现鹅的叫声。)
(4)画画:为书上的画面添涂颜色。
2.汇报表演
(设计意图:分组准备活动,让学生从读、唱、演、奏、画中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是“音乐与相关文化”很好辅助于歌唱教学,学生既学会了唱歌、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说课稿《咏鹅》2
一、说在前面
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有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时就有“人人会吟诗”的风尚。古诗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诵易记,它那富有音乐性的节奏,至今,仍焕发出不息的艺术生命力。
新课程标准如是说:
1、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程总目标。
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一、二年级阶段目标中的阅读目标。
《咏鹅》这是一首儿童十分熟悉的古诗,不少孩子在幼儿时就会诵读。放在课文的第一篇,让其读读、背背、看看图、做做动作,自解其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教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
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会写“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自学古诗,自吟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五、说教学程序
认识一位新朋友,激起学生兴趣。
从图到字再到整首古诗,抓住时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读出诗的味道,又让学生趣味盎然。
继续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儿歌”的阶段中,学生有认真听记的习惯。在整体感知语言以后,要求学生能够读读划划,认识词语,再对照课后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教师依然要重视孩子已经形成的学习词语的方式,不要用强硬的形式让孩子去认记词语。词的大量认读是现语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在此处设计灵活多变的形式,使词语的认读不显枯燥,又有实效。
课后的三个生字是要求学会的,能力训练的重点依然在“自己学会”。让其会自己看“向、白、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会体会笔顺,自己会临写和校正。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显得开放自主。
课间操内容与诗有关,形式学生喜欢。有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对话式:采用师生扮演不同角色背诵这首古诗,可以减轻学生思想压力,并能引导他们去积极思维。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背诵的检查跟理解诗意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
图画式:诗歌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白鹅玩水的情景。鹅的叫声,鹅掌划动的水声,在空中传送;白的鹅毛,红的鹅掌,清澈的绿水,相映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白鹅戏水图。
一幅切合诗意的图画,能使古诗教学直观化。涂色练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动手、涂涂色,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减少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
展示熟悉的古诗插图,请学生点击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进一步激起孩子学古诗的热情。
说课稿《咏鹅》3
一、说教材
1、我说的本节课是人教版音乐下册,一年级歌曲《咏鹅》,这首歌道自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是通过欣赏、演唱、揭述形态各异,性格迥异的动物题材的音乐,《咏鹅》这首歌曲是黄国峰根据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名诗篇创作的歌曲,全曲为四二拍,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为规律的四句式结构。它描写了儿童眼中鹅的可爱形象,诗歌充满童趣,教材选择天真、活泼童趣,歌曲生动的体现出“鹅的生动形象”——悠闲自在。这首歌曲从学生兴趣学习的基础出发,利用孩子们喜爱动物的天性,培养和挖掘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通过听、唱动物音乐丰富学生们情感世界。
2、说教学目标
①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咏鹅”体会“鹅”的悠闲自在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古诗新唱的韵味。
②认知目标——学过学唱歌曲,运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视唱旋律节奏练习,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积累经验。
③能力目标——通过为歌曲学唱、创编律动动作,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及主动参与表演。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认读乐谱。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唱游法:通过游戏更加能活跃课堂的气象,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
2、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从而用歌唱、动作等把它表现出来。
3、演示法:展示图片、课件、示范性范唱,使学生获得直观、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
4、律动教学法:通过听觉、视觉和身体知觉去感受音乐。
5、柯达伊手势教学法:通过手势形象作用来提示学生发音,还可以通过手势变换及高低不同,帮助学生直观区别不同音高,形成正确的音准概念。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及教材的内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听唱、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1、了解音乐念白部分的节奏及明确休止符在歌曲中的作用,能在掌握后,通过律动表现出来。
2、能够通过演唱及律动,让学生感受动“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创设情境,聆听歌曲。
3、新歌及节奏,旋律教学。
4、律动创编教学。
1、游导入激发兴趣
我利用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天性,在这一环节采用了《闯关游戏》与《抢救大白鹅》两个环节。从游戏中深入旋律节奏的教学。
(1)师:同学们你们看出示图片,有一群大白鹅被困住了。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救出来呀?但要救它们可不容易要闯过两关才行呀!
第一关要全班的同学通过音乐桥,才能到达对岸。(出示音乐桥的乐谱)
11|10|1235|5-|116|153|6123|1——|
(全班用手势范唱)
(2)第二关,拍击出大白鹅身上的节奏密码,大笼的门才能被打开。(出示大白鹅节奏卡片)
XX|XO|②XXXX|X—|③XXX|
tatatatitititita(a)tatiti
XXX|④XXXX|X—|⑤XXX|XO|等
tititatitititita(a)tatitita
通过这一环节,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导入新课。
2、创设情境,聆听歌曲。
师:我们终于救出了大白鹅,快看,白鹅们都在为我们这些音乐小勇士高歌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依据歌曲中出现的事物,古诗的韵味,大白鹅在湖面畅游的形象,运用多媒体创设动画及歌曲相配合的情境),让学生认真聆听,欣赏歌曲《咏鹅》,感受“鹅”的美丽姿态,聆听优美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
3、新歌教学及节奏、旋律复习、巩固。
(1)出示完整歌谱及节奏型。让学生们初步的学习及掌握,让学生更易学习,进行分段教导。注意有休止符地方的休止。(提问为什么唱到O这个符号就停一拍),通过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和完善问题。(出示第一段旋律图片)
11|10|1235|5-|116|153|6123|1—1—|
(出示第二段旋律图片)
略
(师以琴先范唱一遍——再进行带唱——再进行生跟琴范唱)。
通过此环节,学生基本掌握歌曲旋律。再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巩固教学)
用柯达伊手势范唱完整旋律,以琴辅助,比比那组音准最棒)(师示范一小段)
(2)以上面旋律教学步骤,学习歌词部分,进行分段学习。
师弹琴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伴奏有表情的演唱(学生初步完整演唱歌曲)师引导学生在演唱时,演唱出大白鹅悠闲自在的形象)
(3)进一步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休止符,在念白那配上动作及响板,让歌曲音响更加丰富。
①师:同学们在歌曲中,你们听那是谁的叫声。(鹅)谁来模仿一下。
XXX|XO||
嘎嘎嘎嘎
②学生模仿鹅叫的声响或用手拍击,也可以用响板等。
③最后面有一个O休止符,让学生了解它让鹅休止一拍的时值的叫声。
④生分为两组,一组用手模仿鹅嘴巴上下合闭的动作。边念嘎嘎……另一组用响板在同样的地方XXX|XO|配合。一起合作创造丰富歌曲的音响效果,培养了学生间的协作能力。(这一环节师弹琴,生边唱边合作,完整的一首歌曲)。
4、律动创编教学。
①让学生模仿一下,自己观察过鹅的各种各样的动作神态,用肢体初步体验。
②模仿得太好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舞蹈演员们是如何通过舞蹈动作模仿美丽的天鹅。
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视频,如芭蕾舞“四小天鹅”或“天鹅湖的片段”等。
3、师:他们的舞姿太美了,我们也为我们这首歌曲创编上好看的动作吧。
①根据歌词内容引导学生一段段创编动作。
②教师可以指导完成律动创编,并且师表演一遍自己创编的律动。
③师生随着音乐,进行律动,学生可以模仿老师的动作,也可以加上自己创编的动作。完整的演艺律动,从听觉、视觉和肢体知觉感受这首歌曲。(师示范一遍律动)
4、生可以分组或个人律动表现,进行互相评价。
说课稿《咏鹅》4
一、设计理念
《咏鹅》是一首儿童十分熟悉的古诗,不少孩子在幼儿时就会诵读。诗文韵律优美,节奏感强,富有想象力,非常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在执教《咏鹅》教学活动时,我主要利用孩子的直觉记忆力和潜意识,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快乐吸收,感受诗的意境。在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快快乐乐地学古诗。
二、说教材
《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所写的一首诗,从儿童的眼光看鹅的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充分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本首诗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这三个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叫的神态。第三、四句写鹅在水中嬉戏的情景: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全诗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体味到童年生活的乐趣。
本课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认识一个部首。会写本课的5个字,做到正确、工整、结构匀称。
2、能力目标: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感受古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白鹅头饰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咏鹅”为主线,以活动为源头,创设了多种体验、感受、表现的形式和通道,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在注重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艺术教学,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潜能,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课改思路。使整节课充满了童趣,激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说学法
教学中,学生看、听、咏、唱、演等多种感官参与,通过直观欣赏、配乐朗诵、感知意境、自由歌颂、趣味识字、创新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读读、想想、议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智慧。
五、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引趣导读。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本课以猜谜语作为开头,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当孩子们猜出来以后,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由此引出唐朝的时候大诗人骆宾王,并向学生讲述他写古诗《咏鹅》的原因,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进而板书课题
二、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学习生字。
1、首先教师播放动画,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看完动画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同学们,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引导孩子们更细致的去观察。让学生说一说鹅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小脚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么游的?并鼓励学生进行表演。
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孩子们观看动画,回答问题,朗读古诗,使孩子们感知了古诗大意,了解了鹅的样子、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同时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读:(1)带拼音读一读;(2)组词读一读;(3)当小老师读一读……
记:(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如:动作法、联想法、猜谜法、部件法等;
4、结合图理解“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向天歌”
三、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教学中我请学生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在听完录音的基础上,再通过分句跟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集体诵读、比赛读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会有节奏的朗读古诗,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四、课间休息:涂色练习。
诗歌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白鹅玩水的情景。白的鹅毛,红的鹅掌,清澈的绿水,相映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白鹅戏水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动手、涂涂色,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减少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
五、趣味游戏巩固识字:
学生年龄虽小但好胜心强,我先以“和鹅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识字的兴趣,然后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比赛来加强学生对古诗字词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六、活动延伸:歌表演《咏鹅》。
音乐能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在本环节我融进了艺术教学,在《咏鹅》这首古诗新唱中,引领孩子进入美丽可爱的大白鹅角色,感受白鹅戏水的欢乐,惟妙惟肖地塑造了诗的意境。
六、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主张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节课我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和谐轻松、双向交流、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我作为一名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活动,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这样使学生能在一种宽松、自由的空间里,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体验中获得知识和能力,。从一开始的猜谜语导入,到课中采取的多种多样的识字形式,以至到最后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都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学生。同桌间的合作,小组中的比赛,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鹅宝宝交朋友”的游戏把巩固汉字的环节推向了高潮。最后的开放性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在自我表现的同时,复习了生字,理解了古诗,还锻炼和发展了想象、表达、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七、板书设计:
咏鹅
简笔画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设计意图:图文并茂,多种形式呈现了古诗内容,随文板书,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说课稿《咏鹅》5
一、说内容
湘教版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十课《咏鹅》。
二、说教材
教材分析
《咏鹅》是黄国群为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谱写的歌曲。全曲为四二拍子,它描写了儿童眼中的鹅的可爱形象,诗歌充满了童趣。教材选择天真、活泼有童趣,如诗入画易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体现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结合。
教学目标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古诗的语言美,学唱歌曲的旋律美去认识其中表达的意境美。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
a.通过歌曲《咏鹅》的学唱,加深孩子对经典古诗词的理解,体验音乐与古诗融合的魅力,感受曲中描绘鹅形象——悠闲自在。
b.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c.调动学生的情感,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造表现古诗词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歌曲《咏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三、说教学方法
大多数儿童爱玩、爱动、爱新奇,表现欲极强,对于教师来说一堂课就要花心思努力创设一些美的情境,一个好的教学导入,设置一个能使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在玩玩乐乐中学习,激发创新思维,自信了地表演,与他人合作并从中感受到乐趣,通过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表现鹅悠闲自在的形象。
四、说教学过程
一、从游戏入门,组织教学
游戏《猜猜我是谁》。
师连接语:你们怎么知道说话的人是谁?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每个人的声音都有特点。
二、结合视听,进行教学
1、从视听觉入手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播放课件,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进入情感的内层,初步感受视听结合的完美。
a、展示一个小河边的场景,教师微笑面对学生:你们看这里有个场景,大家能不能用无声的动作表演一下。
b、教师:同学们模仿的真不错,现在老师要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我们用耳朵来感受大自然奇妙的声音。
c、播放雷声、雨声、鸟叫声、鸭子声,教师与学生一起为场景配音。
二、导入新课
1、导入《咏鹅》
师:同学们,生活就是音乐的源泉,刚才大家认真观察发现大自然中的声源和音源是可以运用到音乐中来的,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才会更加丰富与形象。现在你们再看一幅画,看到这幅画,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活动:揭示新课课题《咏鹅》。
学生朗读:播放音乐,摇头晃脑背古诗。
师总结:音乐与古诗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妙的意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根据这首唐诗谱写的歌曲《咏鹅》。
三、学习歌曲
(1)放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听歌曲优美的情绪。
(2)(出示歌谱)教师简单地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反复记号及节奏,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3)教师有表情地范唱歌曲。
(4)学生跟歌曲嘟嘟地唱。
(5)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跟音乐轻声的演唱歌曲,像水波荡漾。
(6)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开展以咏鹅为主题的音乐会
1.学生分组讨论、用不同的形式来丰富歌曲。(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可采用:舞蹈、朗诵、画画、日常生活用品伴奏等形式)
2.播放以《咏鹅》为背景音乐,学生分组展示表演。
3.教师赏识评价。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感受了大自然的气息,还感受了古诗词的意境。相信在它的感染下,我们更加会热爱祖国,会为中国悠久文化而自豪,快乐的四十分钟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次唱起这首优美的歌曲,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教室!
这一节课,由于能注重启发式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结合学生的好动好奇等特殊身心特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去体验发现创造古诗词的意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唱、演、读、画、奏各个环节中,大胆的展现自我,教学的每个环节紧密相扣,一系列的目标相互渗透在一起,师生、生生互动,游戏与知识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说课稿《咏鹅》6
一、说教材
1、我说的这节课是花城版教材第一册第十三课歌曲《咏鹅》,本单元的歌曲是以吟唱古诗词,感受诗词韵律美的音乐,《咏鹅》这首歌曲是根据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名诗篇创作的歌曲,全曲为四二拍,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为规律的四句式结构。它描写了儿童眼中鹅的可爱形象,诗歌充满童趣,教材选择天真、活泼童趣,歌曲生动的体现出“鹅的'生动形象”——悠闲自在。这首歌曲从学生兴趣学习的基础出发,利用孩子们喜爱动物的天性,培养和挖掘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通过听、唱动物音乐丰富学生们情感世界。
2、说教学目标
①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咏鹅”体会“鹅”的悠闲自在的形象,让学生体会古诗新唱的韵味。
②认知目标——学过学唱歌曲,运用柯达伊手势教学法视唱旋律节奏练习,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积累经验。
③能力目标——通过为歌曲学唱、创编律动动作,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的演唱及主动参与表演。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认读乐谱。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唱游法:通过游戏更加能活跃课堂的气象,激发学生的学唱热情。
2、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内心共鸣,从而用歌唱、动作等把它表现出来。
3、演示法:展示图片、课件、示范性范唱,使学生获得直观、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
4、律动教学法:通过听觉、视觉和身体知觉去感受音乐。
5、柯达伊手势教学法:通过手势形象作用来提示学生发音,还可以通过手势变换及高低不同,帮助学生直观区别不同音高,形成正确的音准概念。
三、说学法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的特点及教材的内容,在学习中,我注意去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律动、听唱、表演等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及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过演唱及律动,让学生感受动“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听辨大、小提琴的音色。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
1、组织教学,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2、创设情境,节奏读词。
3、新歌教唱,旋律教学。
4、律动创编教学。
5、听辨大提琴、小提琴音色。
6、拓展延伸。
说课稿《咏鹅》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辅读学校教材实用语文第七册第5课《咏鹅》。悠悠岁月,上下五千年。中国浩如烟海的古诗词,有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时就有“人人会吟诗”的风尚。古诗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诵易记,它那富有音乐性的节奏,至今,仍焕发出不息的艺术生命力。
《咏鹅》是一首儿童十分熟悉的古诗,不少学生在幼儿时就会诵读。放在课文的第一篇,让其读读、背背、看看图、做做动作,自解其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教材安排。
我设计的本课教学目标: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会写“曲、波”。(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自学古诗,自吟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教学重点是: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会写“曲、波”。
教学难点是: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我准备用四教时完成。第一教时通过看图初步理解古诗的内容。第三、四教时进一步诵读古诗,背诵古诗并做课后练习。今天我重点讲一讲第二教时。分四个环节教学:
第一环节:认识一位新朋友,激起学生兴趣。从图到字再到整首古诗,抓住时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读出诗的味道,又让学生趣味盎然。
第二环节:学习古诗,理解诗意。首先展示熟悉的古诗插图,一幅切合诗意的图画,能使诗教学直观化。学生点击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进一步激起孩子学古诗的热情。还采用师生扮演不同角色朗读这首古诗,可以减轻学生思想压力,并能引导他们去积极思维。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寓教于嬉。把理解诗意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
第三环节:学写生字。课后的二个生字是要求学会的,能力训练的重点依然在“自己学会”让其会自己看“曲、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会体会笔顺,自己会临写和校正。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显得开放自主。
最后涂色练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动手、涂涂色,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减少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
板书设计:第5课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以上是我初步的设想,如果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
说课稿《咏鹅》8
观看《咏鹅》优秀课例,获益匪浅,感受到了新课程新理念的冲击。授课老师的这节音乐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音乐审美作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巧妙创设情境。
授课老师运用了手影谜语导入的方法,不但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年龄特点引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学科的综合。
在整节课,授课老师十分注重歌曲与古诗韵律美的相结合,既符合了新课程的课程整合的理念,又为学生学习歌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比如:①教师富有感情的范唱,就给学生做了很好的情感上的示范。②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白鹅在水中悠闲自得的动作。③得出结论:歌曲的情绪是优美,速度是舒缓的。所以学生在歌曲的情感处理上很容易就能掌握。
三、丰富的拓展活动。
在音乐表现和创造中渗透思想教育,授课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音乐活动的创设,在听、唱、演、朗诵、绘画、手工等各种形式相结合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得到了更多的音乐体验和感受,并在孩子们心灵中播下歌曲的思想,感受中国的诗歌文化与音乐相结合的美。
说课稿《咏鹅》9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在此之前,我发现很多大班小朋友都会背《咏鹅》这首古诗,但幼儿对这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及所传达的情感却一无所知。
而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孩子往往能够体会音乐所传达的如欢快、悲伤等情感。所有我选择了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大班音乐活动《咏鹅》。将语音教育与音乐教育及美术、表演融合在一起,既让幼儿随音乐吟诵了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来吟诵,又让幼儿大胆的进行分组表演,富有创造性的表现了自我的感受。
二、作品分析:
《咏鹅》是唐代诗人骆宾王七岁时所作,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童趣。这首音乐作品采用五声调式,傣族风格的曲调,辅以锣鼓配器,表现孩子眼中鹅的可爱姿态。音域控制在六度以内,节拍是四四拍。四拍子曲子比两拍子曲子速度稍慢些,符合五言诗的吟诵和歌唱特点。歌曲没有大的跳进,曲调简单、清新、优美,琅琅上口。适合大班孩子进行吟诵、演唱和表演。
音乐作品分为三个部分。音乐开始部分是古诗《鹅》的吟诵,中间是歌唱部分,最后是尾声音乐。各部分旋律过渡自然,由开始的吟诵自然而然的过渡到歌唱部分,而最后的尾声,没有唱词,很适合吟诵古诗以达到完整的效果。
三、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中提到的:“要引导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艺术活动的理解和感受。”这一要求,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结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三个方面的目标:
1、从音乐节拍入手,感受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愿意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幼儿情感社会性能力的目标)
2、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中,有节奏的吟诵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来表现。(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目标)
3、探索并尝试根据古诗情景进行绘画,表演,节奏配乐等活动。(拓展幼儿多元智能方面的目标)
四、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中,有节奏的吟诵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来表现。
难点: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中,有节奏的吟诵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来表现。
在这节音乐中,我借鉴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的“卡农”的表现形式,对幼儿进行古诗词“卡农”的吟诵。将幼儿分为两个声部来进行古诗的吟诵,还要合着音乐的节拍来吟诵。对于我自己来说,这是一次尝试,对于孩子也是一个新鲜的活动。第一次接触“卡农”。所以,我把“学习在音乐的伴奏中,有节奏的吟诵古诗词。尝试用卡农的方式来表现。”这一目标作为这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感受和感知”重点加以突破。
五、说活动过程:
这节音乐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是导入,聆听。听,是对音乐信息的储存,幼儿期是听觉训练的敏感期。在音乐活动的开始,请孩子听《咏鹅》的伴奏,我在背景上画上大白鹅。请幼儿自由讲述大白鹅的样子,并用动作来模仿大白鹅的样子、大白鹅游泳的样子。
第二个环节是感受感知歌曲。继续播放音乐,让幼儿完整的初步感受音乐之后,进行古诗接龙的游戏,带领孩子感知音乐的节拍,也就是稳定拍。
在这一环节来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三种游戏方法。
1、两句两句的接。带幼儿拍手,以两种节奏来接龙。
一种是古诗吟诵的节奏。
(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一种是歌曲演唱的节奏。
(2)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变换音色用高低音来吟诵,继续感知节拍。
3、卡农的方法进行接龙。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先说,说完诗的第一句后第二组在开始说。
在这三个游戏的环节中,都要求幼儿要拍手,拍稳定的节拍来进行。
最后是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表现和表达。给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准备了三组活动:
一组表演:小朋友可以用上小道具(红色的小鸭掌),根据每一句诗的内容来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演。
二组绘画:根据音乐和诗词来绘画。
三组配乐:可以合着音乐来配乐。
鼓励幼儿自由到自己喜欢的区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节活动的理解和感受。活动结束后,可继续开展拓展和延伸的活动。在班级区角活动中,继续投放上述的材料,让孩子继续感受和表现自己。
咏鹅说课稿
一、说教材
《咏鹅》不是我们们苏少版上的教学内容。而是我挑选的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中的第一课。本课是一首以动物为主题的风趣而又欢快的儿歌。
爱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利用这一特点,在音乐课中通过听、唱、演等方式用音乐表现不同的动物,可以让学生深刻得体会不同动物的特征,培养和挖掘他们心灵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依照新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3、能根据要求进行歌表演,懂得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和自然的歌声表现歌曲,进一步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准确地运用到歌曲的演唱之中。
四、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根据通过律动模仿各种小动物,猜谜语,欣赏白鹅戏水的片段等等小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
根据教学需要开展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将学生分别变成萝卜队和兔子队贯穿整个音乐活动,通过事先讲好的规则来激励学生们积极参加活动的热情。通过设置“鹅大哥”这个角色来完成节奏的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节奏,突破难点。
3、听唱法: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唱歌曲时教师弹,学生依琴填唱歌词,培养学生的音准和听辨能力,以听进行初步感性认识,以唱进行实践和体验。
4、律动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创意来进行律动活动。律动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和身体知觉去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1、领会情境: “诗、画、曲”结合的情境教学法。
在上课之前,我采用游戏导入,将学生分成两支队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为自己小组争光的一种集体荣誉感。一开始的活动中,我采用音乐律动导入,引导学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姿态,进入课堂上课的情境。我出示“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靴子,唱着歌儿伸脖子”这则谜语让学生来猜,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当学生猜出谜底为“鹅”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鹅”的美丽姿态,请学生来模仿鹅的形态,也为后来学生的表现鹅的姿态的活动进行铺垫。通过这一环节来激发学生给画配诗的欲望,把诗画引入音乐课教学中,由感性到理性,促使学生动脑动口,主动参与,用语言表达,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感受画面。
让学生通过看画面,有感情朗诵,这样一来就带动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抑扬顿挫,使诗的语言鲜活起来,从中不仅体会到了歌曲所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还体会到了古诗词的音乐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3、节奏练习。
通过设置“鹅大哥”这样一个形象,引出音乐要素的学习。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来学习两条节奏型,来进行节奏的练习,同时也为丰富后来歌曲的演唱效果做铺垫。
4、转入旋律。
从语言美转入旋律美,首先通过童声范唱让学生欣赏歌曲《咏鹅》这样学生就与欢快、活泼的旋律产生共鸣,接着多方式的学唱《咏鹅》这首歌曲,用多种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掌握歌词和歌曲节奏难点,最后就很顺利的完成歌曲教学,让学生再次感受诗的美境。
4、启发想象。
这是创造性思维教育的阶段,方法是为歌曲创编动作。首先用语言启发学生动脑筋用动作表现鹅的美丽姿态,接着在第二环节通过媒体画面让学生欣赏鹅在水里自由自在的姿态的基础上,并加上老师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拓开视野使得自主创编有据可依不再困难。最后,在(课件)音乐的伴奏下师生同演,将“白鹅”戏水的美丽画面和活泼、风趣的歌曲留在同学的脑海中。
六、说课堂中评价学生。
在本课教学中,我一开始设计了一个有趣味性的评比活动,把四个小组的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并起个有趣的名字,称为萝卜队和兔子队,并用小太阳、红苹果等小贴画贴在每组中积极回答问题、自信表演、评价同学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的脑门儿上表示他们组获得的星星,最后按每组同学得奖的多上评出获奖组。这样营造了同伴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的氛围,教师随机点评进行鼓励,使学生在没有压力下完成学习的全过程,从评价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计,是自己的一点想法,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领导和同仁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篇二:咏鹅说课稿
《咏鹅》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咏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的课文重在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的情感态度的。《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所写的一首诗,从儿童的眼光看鹅的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体味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咏鹅》这是一首儿童十分熟悉的古诗,不少孩子在幼儿时就会诵读。放在课文的第一篇,让其读读、背背、看看图、做做动作,自解其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自主积累古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是学生产生对
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鹅的美好形象,培养读诗的兴趣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说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之美。
五、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根据学生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天性,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咏鹅”为主线,以活动为源头,创设了多种体验、感受、表现的形式和通道,吸引着学生积极参与。在注重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还融入 了艺术教学,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潜能,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课改思路。使整节课充满了童趣,激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六、说学法 读书要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因此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听、咏、唱、演等多种感官的参与,通过直观欣赏、配乐朗诵、感知意境、自由歌颂、趣味识字、创新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读读、想想、议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知识,还学到方法,而这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
七、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激趣读诗,导入新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语文活动,本课我以猜谜语作为开头来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因为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谜语:两腿短短脖子长,身穿一件白衣裳。叫喊起来嗓门大,水中游泳本领强。)当孩子们猜出来以后,给予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并且由此引出唐朝大诗人骆宾王,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进而板书课题
第二环节:由画入境,感知全诗大意,学习生字。低年级小朋友的形象思维占主导我将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课文的记忆和理解。我会首先播放动画,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看完动画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把你刚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哪一首古诗?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因此我回请学生说出来与大家共享自己的观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波利亚也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一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设置疑问让学生尝试自己解读文本,然后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既能体现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问题的方向掌握
探究的方法,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将不断提高,为其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我又 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其更细致的观察和朗读诗歌说一说鹅是什么样子的?它们的脖子是怎样的?它们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小脚是什么颜色的?它们是怎么游的?并将结合画面分析“白毛、绿水、红掌、清波、向天歌”等词的含义深入的了解鹅的外形和颜色。最后在学生理解后我鼓励学生派代表上台说出自己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小组汇报表演。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孩子们观看动画,回答问题,朗读古诗,使孩子们感知了古诗大意,了解了鹅的样子、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突破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第三环节:读一读,演一演,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教学中我请学生认真听录音朗读体会,在听完录音的基础上,再通过分句跟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小组分读、集体诵读、比赛读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会有节奏的朗读古诗,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在学生能够基本把握古诗的感情基调之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对古诗进行表演。并请学生到讲台来讲古诗有感情的读出来并且要求启发学生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表演给大家看。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18.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最后我将画上两只可爱的鹅的简笔画,并在其身上写上美丽、漂亮、高傲等词语,力求让学生深入感受对于鹅的形象美的喜爱。篇三:咏鹅说课稿
《咏鹅》说课稿
教材简析: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并诵读课文,自主积累古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
1、引趣导读。
①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你们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就会跟大家见面。(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本课以猜谜语作为开头,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③师: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鹅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咏鹅》。(板书课题,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
2、感知诗意。
①播放课件。
②师:同学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就是这幅图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③师:古诗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 ④师:谁能完整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画面连成几句话?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①师:读好一首古诗,必须读出节拍,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请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行诗、一句诗或整首诗读给同桌听。②师: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把整首古诗读一遍呢?
③师:老师读得好不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请大家自己练习读。④全班同学有节奏地朗读。
⑤比赛读。
⑥师:谁有信心读好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靠老师的讲解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三、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
①欣赏动听的歌曲和美丽的画面。
②师:欣赏完以后,你们觉得大白鹅可爱吗?你们喜欢吗?骆宾王喜欢大白鹅,就写下了这首诗。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白鹅的喜爱呢?比如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背诵有关鹅的儿歌、跳天鹅舞、讲鹅的故事等等。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练习,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记一记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历和激动之中。)篇四:《咏鹅》说课稿
《咏鹅》说课稿
大
器
联
校
三门人才
《咏鹅》说课稿
一、说在前面
《咏鹅》这是一首儿童十分熟悉的古诗,不少孩子在幼儿时就会诵读。放在课文的第一篇,让其读读、背背、看看图、做做动作,自解其意,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说教材
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
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者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引导体味诗的情趣,指导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语感目标)
2、会认鹅、向天、白毛、绿水、红掌、清波,会写向、白、毛。(技能目标)
3、逐步培养自学古诗,自吟古诗的兴趣。(情感目标)
三、说教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讨论、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四、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会学是教学这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主要向学生渗透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五、说教学程序
认识一位新朋友,激起学生兴趣。从图到字再到整首古诗,抓住时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读出诗的味道,又让学生趣味盎然。
继续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儿歌的阶段中,学生有认真听记的习惯。在整体感知语言以后,要求学生能够读读划划,认识词语,再对照课后的要求检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教师依然要重视孩子已经形成的学习词语的方式,不要用强硬的形式让孩子去认记词语。词的大量认读是现语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在此处设计灵活多变的形式,使词语的认读不显枯燥,又有实效。课后的三个生字是要求学会的,能力训练的重点依然在自己学会。让其会自己看向、白、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会体会笔顺,自己会临写和校正。让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显得开放自主。
课间操内容与诗有关,形式学生喜欢。有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对话式:采用师生扮演不同角色背诵这首古诗,可以减轻学生思想压力,并能引导他们去积极思维。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背诵的检查跟理解诗意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
图画式:诗歌有声有色地描写了白鹅玩水的情景。鹅的叫声,鹅掌划动的水声,在空中传送;白的鹅毛,红的鹅掌,清澈的绿水,相映成一幅色彩鲜艳的白鹅戏水图。一幅切合诗意的图画,能使古诗教学直观化。涂色练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动动手、涂涂色,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减少了许多繁琐的讲解。同时,化诗为画,画中领悟,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更有利于入情入境,突破难点。展示熟悉的古诗插图,请学生点击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进一步激起孩子学古诗的热情。篇五:《咏鹅》教案、说课稿
《咏鹅》这首古诗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首古诗,以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将鹅游水嬉戏时的神态,描绘得极为生动活泼。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写鹅叫时的样子,后两行写鹅游水嬉戏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鹅喜爱的情感。
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个维度”。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开火车、快速找字、找朋友等游戏,既能巩固听读识字的方法,又能复习本课要求学会的生字,力求在玩中学,玩中巩固,寓教于乐。在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中,首先,我注重了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教学要求:(1)认知要求:学习看拼音识字,并运用听读认识的方法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技能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养成认真倾听、主动识字的习惯。(3)情感要求:激发学生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制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又因为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诗文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理解诗句展开想象作为教学难点,而突破难点的关键是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诗的意境。
为了让学生在充满灵性感悟的教学过程中学的轻松、愉快,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猜谜激趣
课堂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良好的气氛更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是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导入时我采用猜谜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白鹅戏水,让孩子们从视觉上感受白鹅的美丽。
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
(二)初读感知
我先让学生试读课题,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读音的,旨在小结识字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在自渎、互读的过程中圈出自己新认的字,反复练读。在练读中要求孩子们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通过教师范读,学生展示读,男女生赛读等方式来检测识字效果并初步感知诗的意境美。
(三)认读生字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识字量大又枯燥无味,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贴近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认识祖国文字的兴趣和热情。我用“开火车”的游戏来检测识字效果,创设《闯关救白鹅》的爱心行动来巩固识字,并渗透德育教育。在整个识字教学中,我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成为一种乐趣。
(四)品读感悟
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孩子们的视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说说图中的美景美在哪儿?(在清澈的湖水中,几只美丽的白鹅昂着脖子对天高兴地唱着歌。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在清凌凌的水中拨动。)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他们理解了诗意。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领会诗的韵律美,我以“项”字为突破口,让学生理解字意,找出“几只美丽的白鹅昂着脖子对天高兴地唱着歌”所在的诗句,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领会五言诗的韵律,知道要在第二个字后停顿。并学着小诗人的样子,再来赞美白鹅,要求他们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自己的感受。采用师生
接读、配乐诵读、个人赛读、表演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的情感因素,读出情趣,读出韵味。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孩子们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白鹅的儿歌,帮他们养成查找资料的好习惯。
教材简析:
《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诵读课文,自主积累古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图片。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
1、引趣导读。
①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你们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就会跟大家见面。(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
(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本课以猜谜语作为开头,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③师: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鹅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咏鹅》。(板书课题,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
2、感知诗意。
①播放课件。
②师:同学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就是这幅图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③师:古诗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
④师:谁能完整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画面连成几句话?(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①师:读好一首古诗,必须读出节拍,读出重音,读出感情。请大家先读一读,然后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行诗、一句诗或整首诗读给同桌听。
②师: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把整首古诗读一遍呢?
③师:老师读得好不好?相信你们也能读得这么好。请大家自己练习读。④全班同学有节奏地朗读。
⑤比赛读。
⑥师:谁有信心读好这首古诗?
(设计意图: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刚学古诗的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些,*老师的讲解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
三、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领悟古诗情趣。
①欣赏动听的歌曲和美丽的画面。
②师:欣赏完以后,你们觉得大白鹅可爱吗?你们喜欢吗?骆宾王喜欢大白鹅,就写下了这首诗。那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大白鹅的喜爱呢?比如画一只美丽的大白鹅、背诵有关鹅的儿歌、跳天鹅舞、讲鹅的故事等等。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练习,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设计意图:在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记一记的整个学习活动中,时时体现出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伴随着学生的活动,教师适时调控,使学生的身心始终处在高度的兴奋和激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