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信息技术“在Excell中制作图表”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之学习总结
中小学信息技术“在Excell中制作图表”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
学习总结
我听了温晓捷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在Excell中制作图表”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知道了这节课是从课堂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教授新课;如何分段掌控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的对应关系;“总结归纳”教学环节的意义;常用的“总结归纳”形式;“课后作业”的三个功能。六个角度对课堂教学五个环节中的讲授新课、归纳总结和布置课后作业进行了探讨。并且对这节课做了相关的笔记。
然后看了宋东艳老师设计的《 Excel中制作图表》一课,详细的介绍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总结归纳的形式和意义。本课的教学始终围绕着“图表的作用和图表类型的选择”教学重点展开。通过一环套一环的教学活动及恰当的任务设计,将图表的作用阐述的明白清晰,让学生很清楚地掌握了柱型图、饼图、折线图常用的范围。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充分说明教师对学生情况十分了解,能依据学生特点,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因此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自己地温晓捷老师的专题讲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同时我与一起的学员进入了交流,且回答了“思考与活动”板块的相关问题。总之通过听讲、析案、交流、回答问题,感觉对本讲座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且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让自己的远程培训走入了一新的阶段。
第二篇:算法分析”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
一般认为课堂教学包括五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布置课后作业。不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这五个环节的名称如何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五个环节。
本次我们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讲授新课和总结归纳部分进行讨论。我们将关注以下六个问题。.教授新课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撰写“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高潮和亮点。.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总结归纳”提升对知识、技能的结构化认识。.“课后作业”要达到知识迁移效果,激发自学。
一、教授新课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教师在从事本门课程之前的专业也许并不是师范专业,也可能是从别的学科转行教这门课的。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关注了所授知识技能的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为什么要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如何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会觉得很迷茫。我曾看到过一位新任课教师的教案,在讲授新课这部分所写的全是所要教的知识、技能的罗列。这样的教材或者教参的摘抄,对我们上好一堂课帮助不大,也不是我们所要求的。因为我们备课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按照课标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会,而且与此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如果照本宣科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这个职业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
从建构主义常举的一个德国的童话故事来看,我们大概能形象地理解为什么只是通过语言描述或者说只通过教师讲授,学生不可能完全学会教师希望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教学目标。
这则关于“鱼牛”的童话。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鱼脑中的牛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鱼牛”)在客观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是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建构”。
咱们本次讲座不讨论“建构主义”的得与失,只是希望通过这则童话引起大家的思考。关于教学的本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文喆先生在他的《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中提出了一种观点——“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教学行为是指为了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而进行的支持性、服务性、指导性的活动总和。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某种动机指引下为获得某种学习结果而进行的活动总和。学生的活动——学、教师的活动——教,组成了教学赖以进行的活动体系。
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交往实践行为,是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展示、演示,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释疑解难、激励评价等等。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所要思考和表述的,是通过教师的某项或某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哪种或哪些学习活动,达成我们的哪项或哪几项教学目标。在将教学设计撰写出来的时候,也是要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表述清楚。这样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有利于我们对自己最初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完成后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思考,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调整改进。也可以帮助听课者或者读者理解我们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
下面我们以大家在讲授新课时常用的“探究式”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探究学习设计的过程一般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创设出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从而使学生形成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机。
(2)提出猜想,建立假设。
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利用直觉思维等各种合情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猜想,并对产生的假设进行比较。
(3)探究发现,验证猜想。
针对各种假设,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动手实验,对假设进行反复验证与论证,使之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
(4)交流研讨,总结提高。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探究的成果,反思探究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与探究模式,并加以类化。同时,设计必要的练习,在练习中使探究的结论得以强化。
如在《算法分析》一课中,针对破解密码实例,创设忘记 QQ密码的情境,提出如何找密码的问题。学生依据以往的经验,提出解决办法。然后通过实践运行程序,验证了思路的正确,解决了问题。最后,针对保护密码等问题进行交流反思,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堂课的讲授新课的环节中,教师对如何通过教师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每个小环节的设计意图也很清晰。
总之,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才是符合课标精神和教育科学的设计方式。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第二个问题:
二、撰写“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的因素确实很多。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操作与可检测性,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要准确的传递知识、规范的培育技能。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进行学法指导、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等等。各个环节步骤要清晰明了、连接要紧密流畅,合理安排时间、有恰当的课堂节奏、有高潮和亮点等等。现在我们对撰写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体现课标的精神
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变迁,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教育不变的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我们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课标的理念。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能终身学习的人。落实到本学科就是通过我们在课堂内外的一切努力,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达成上述教育目的。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所有的环节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都要紧密围绕这个教育目标来设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
如果我们的课堂呈现给学生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罗列,那显然是不符合课标精神的。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曾和我谈过。她说:每节课下来,老师都应该想想这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想让他们获得的收获是什么?十年后他们又能记住什么?为了达成课标的要求,我们做为教师也要进行终身学习。我们对本学科的科学、哲学内涵以及本学科所涉及的人文、社会学知识理解的越深入,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就越可能体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关注全体学生
关注全体学生也是新课标的精神体现。我们教育界也一直有着因材施教这样的说法。所以不论是传统精神还是现代的教育理念,都要求我们让每位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到走出课堂时是有进步的。因为本学科的学生特点,我们更要在关注全体学生的问题上多加思考。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学过语文数学等科目,但不是每位学生在小学都学过信息技术课,更不是每位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或者所上小学的条件好,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也掌握得很好。有的学生根本没接触过电脑,要从开关机教起。这是我们学科所面对的现状。为了让每位学生度过的课堂时间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一定要从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资源的处理等等方面多用心思。在教学方式选择上,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方式。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想简单说两句。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建立在老师精心的任务设计和学法指导的基础上的。目前课堂上呈现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从组内人员的结构、学习过程的指导上来看,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真正的小组学习,人员结构不是简单的“强弱”搭配,强带弱;学习过程也不只是表面上的讨论交流。组员结构应该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组员分工是不同的,最终的任务结果是将每个人完成的不同方面的任务有机地组合起来。我们在学习所谓的新的方式方法时,尤其是从国外引入的方法时,往往没有真正地研究过其内在的科学依据和产生的原因、效果、不足之处。只是为了求新而浮在表面,学了皮毛。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深入讨论。.注意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不管表述方式如何,在教学中的环节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等都是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的。这也是经过老师们多年的实践检验过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如果缺少了其中的某个环节,可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常常在听完课后和大家交流时听到这样的话:以为他们刚学过就直接进入本课内容了,要是开始复习提问一下就好了,这样进入新课就不会这么磕磕绊绊。这就是认为教学环节中有些环节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而影响了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和目标的落实。
在新课讲授的这个大的环节中,我们还要将其细化为一个个小的环节,精心设计教师和学生活动。我们预设的越是完整周到,课堂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小,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注意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检测
老师们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有时会精心设计一些范例啊,学生活动啊„„有时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出以学生学为主,更是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在一次参加青年教师关于动画制作的集体备课时,一位老师在形状渐变动画这节课设计了让学生们以四人为一小组的填写学案中设计表格的活动。有的老师就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让学生体验设计时要考虑的各个方面。那位老师又问:这和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关系大吗?后来大家讨论后觉得,这个表格放在设计整个动画作品时填写更为合适。
在讲授新课环节的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反馈和检测。一是为了给学生鼓励,形成良性地学习过程。二也是为了检测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便即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一定是紧密围绕着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来设计各种师生活动的,这将在讨论第四个大问题时具体讨论。.教学各环节设计要清晰流畅、有节奏感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别,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整体过程要有节奏感,逐步突显高潮和亮点。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师的《多媒体制作》的起始课。这位老师用精选的几位获奖学生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后,先引导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思路分析并教了最初几步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利用在巡视时发现的学生生成的,也是老师期望的典型问题一步步将学生引入了多媒体制作的美好的学习境界。整个课堂虽然不是很热闹,但能观察到学生们在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度过了愉快的有成就感的四十五分钟。每次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就像一波一波的浪花,将学生带到了成功学习的境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在这节课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设疑、激思,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知识平衡,引起认知冲突,再进行解疑、释疑,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提高了学习能力。.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时间
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时,要对所用时间进行充分的预设。在讲授新课这个环节中,一定要对细化的各个小的环节也进行时间的分配预设。成功的合理的预设,是建立在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充分把握基础上的。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看到还没总结归纳下课铃就响了,或者各个环节都已完成时,离下课时间还有几分钟。这都是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合理的应用。建议大家在备课时就将时间安排写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这样在课后反思时可以认真思考到底是哪个环节因为什么课堂现象与预期产生了差异,以便对日后的教学及时调整和改进。.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教学、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有效有层次。以大家经常采用的任务驱动法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明确化、具体化。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任务活动时,要着重考虑任务的有效性、难度和呈现方式。
任务的有效性:就是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应该基本达到了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任务才是有效的。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与有趣。我们经 常看到老师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将所谓有趣但毫无挑战性的学生任务交给学生。这个任务对落实教学目标没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不会真正感兴趣。
任务的难度:任务的设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任务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一部分在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上都有体现。
因为本学科以学习技能为主的特点,学习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有切实的收获,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将学习内容分为基本任务和提高、拓展任务,基础部分内容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保障;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也可作为课后作业),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
要为学习任务安排合理充分的时间。信息技术课要通过教师悉心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目的。平时授课时,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思考实践过程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有充足的完成学习任务时间。任务的设计不必拘泥于某种模式,总是一个模式,不管学生的个人情况如何不同都必须完成同样的作业,这样不但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还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欲望与动力。例如要求学生制作电子贺卡。如果大家做得完全一样,会抑制学生实践创新动力的和获得新知识技能的欲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用被动和应付的心理状态来对待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任务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做到百花齐放。因此,在课堂上争取为学生安排充足的时间,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课堂练习,勇于尝试,同时注意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及 时得到老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会更浓,学习的劲头会更足,学习效率更高。.合理使用教学资源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老师提供的学法指导是否到位,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供资源的方法不能只求新,资源的数量不能只求多,内容不能只求有趣。数量、质量、提供的方法都要紧紧围绕着落实教学目标来设计。现在大家经常使用的学案、教学网站等等方式方法无所谓哪种更好。一切 都由老师们针对自己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目标的落实来认真选择。
如在文件资源的管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资源使用上,有的老师会给学生看一个有几千个各种文件的文件夹,要求从中找出想找的某一个文件。这个资源的使用就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分类管理、及时整理文件的重要性。如果在学生做电子板报等任务时一下子提供给学生成百上千的图片素材,学生会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对素材的浏览与选择上,如果提供的太少,做出的作品又可能会千篇一律。所以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处理也直接影响到我们课堂的效率。
以上提到的几个问题并不能概括教学过程设计撰写的全部,还有很多因素需要大家考虑,如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等。我们就不在这里一一探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这些问题不能只侧重某方面进行孤立的思考。这些影响教学的因素要放在一起综合思考,力求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课堂。
三、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高潮和亮点。
我们上面提到了,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不能平铺直叙。常言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一样。教学过程也要有高潮和亮点。“亮点”是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精彩片段。这个精彩片段,体现了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科学的教育理论,与“课程改革纲要”、本学科“课程标准”基本精神一致,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策略、方式方法先进合理,新颖独特,富有创意,不仅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师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益,而且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使之成为一节课的高潮。
一堂好课的精彩之处可能是教师刻意设置的一个活动体验,也可能是课堂意外生成的一段精彩问答„„正是这些高潮和亮点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些教学高潮和亮点让我们的课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令人意犹味尽、回味无穷。
该如何创设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教学高潮呢? “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也可能是课堂随机生成的。.预设的“亮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亮点都是预设带来的。它来自教师备课时的教学创意。
教师要对“亮点”作出精心的选择和组织。内容的选择应围绕教学重点。因为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要求的最本质的部分,是集中反映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实际操作上讲,一节课的重点,是该课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例如:《算法分析》这节课的高潮部分,教师预设在运行分析学生的测试数据到运行破解过程程序这一阶段。.课堂“生成”的“亮点”
在一次程序设计的课中,一个学生的程序做得很好,老师本想在全班进行展示,可是广播屏幕时发现有个控件出了问题,无法正常运行。因为是讲授新课最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处理的有些急躁,只提出了修改方法。如果能从调试运行程序的重要性方面加以引导,这里就可能会成为一个课堂上的亮点。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教学环境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教师主观可以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那么在课堂中会失去很多亮点。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 而不能“紧张地回想事先准备的讲解过程”。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根据课堂教学实际不断调整,在调整中生成教学亮点。教师要富有机智。教学机智在当今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课前的预设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有变动。正是这些变动可能生成了教学亮点。当变动来到有准备的教师面前,就会成为机会。面对教学中“节外生枝”甚至是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这时我们不应拘泥于预设的环节,凭借灵活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信息迅速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产生出奇而又合理的教学艺术,创设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一个高 水平的老师具有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生素质,课堂气氛和临时发生的事件,时间和场地的限制等因素,随机应变,选择最好的模式,最好的手段的能力。
要想做到这几点,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因为只有在民主、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教师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的关键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几种形式,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从而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作充分的准备。.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传播技术和获取知识的渠道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往往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开始在课堂内外广涉新奇的知识和事物。他们对教师敢于大胆发问,有时会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或令人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丰富、补充、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广博起来,提升自己文化知识的层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不同反应、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时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只急于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体现,课堂的亮点生成也就无从谈起了。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课前科学的预设教学亮点,以及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调整创生亮点,我们的课堂上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师生活动时,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和精彩,一切都要紧密围绕着落实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我们的目的就是营造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到教学有效性,如何评判教学达到了有效性,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致性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位老师的课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
所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致性,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围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进行,它们“作用力”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一切的教学行为都是从教学目标开始的,围绕教学目标我们选择教学内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过程进行教学,再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检测教学效果,根据检测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教学措施。最关键的是围绕教学目标,你选择了什么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设计了怎样的教学活动?落实的怎样?
在老师们写的教学目标中,时不时会看到这样一项:“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是讲授和单独练习提问的方式,那么合作意识的目标就没有体现和达成。
也有些老师对于一节课的总目标有大方向,但是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阶段性目标不是很明确,导致总体目标无法完成那么怎样处理预设课堂教学目标与生成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生成的、动态的。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生成、动态是否意味着不再强调教学目标甚至根本就不讲教学目标、不要教学目标?很多执教新课程的教师不能辨证地处理这一问题。实际上,我们既要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动态性,同时也不能不要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淡薄,不强调甚至不要教学目标,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只是一味追求一些“表面的热闹”——看起来像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学的效率的高低是可想而知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切都是围绕着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进行的。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佳的方案,使教学系统具有最优的整体功能。教学设计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目标,是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原则规定。要制定真实、务实的教学目标,并扎实地去落实,切实上好每一节课,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以落实知识技能目标为例: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从情境创设、新知探究、知识应用等方面着手。
情境创设:情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为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新知探究: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实现知识内化;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形成学科技能。
知识应用: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任务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首先是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三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四是学科综合。
以《算法分析》一课为例:
环节
活动内容
对应目标
运行登录程序,填写学案,分析成功登录的思维过程
你能说出登录QQ需要几个步骤吗?
要想正常登录QQ,需要什么条件呢?
请你思考QQ登录的过程并完成学案一
【ppt:学案一】
由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当 时,如果输入的 和 正确,那么 上的文字显示“登录成功”,否则显示“出错,重新输入”。
这就是我们登录QQ的具体步骤,也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计算机对我们输入的数字和设定的数字做了比较,相同,就可以登录,不同则无法登录。当然这个算法比较简单。现在你理解什么是算法了吗?
【ppt: 算法的概念 】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除了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外,我们还可以用更直观的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 ppt:判断是否登录的流程图】
了解算法的概念。
了解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描述 “判断登录”的算法。
运行破解过程程序,流程图拼图
运行破解过程程序
现在你能说说算法吗?
从右边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吗?
计算机从1000一直尝试到了6207,这个6207就是密码。
计算机在破解的过程中,有遗漏的数据吗?
因此,我们把这种在可能范围内逐一尝试的方法叫做穷举法。
【ppt:穷举】
【学习资源:穷举算法流程图 flash 】
请大家用今天学习的流程图来描述破解密码的算法。
演示课件用法
巡视指导
你是怎么拼好的?你能看懂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算法的流程。
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描述“计算机破解密码”的算法。
学会依据提示,拼出计算机破解密码的算法的流程图。
从计算机破解衍生出的思考题
今天,你了解了破解密码的穷举法。4位的纯数字密码,人工要测试一万次,而计算机很快就能破解出来。在网络上,随意就可以搜索到很多QQ密码破解程序,于是有人就用它来盗取他人密码。那你能从人与计算机能力的对比、密码的安全性、不道德用户的不良行为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请你完成学案三
【ppt】
引导学生说出以下观点
人有时能力有限,可以通过编写程序使人的能力得到提升
密码应该数字、字母混合使用,少用规律组合,增加长度,提高破解的难度
有些人虽然掌握了计算机技术,但是他们没有正确使用,应该让技术发挥有益的方面
感受密码安全的重要性,逐渐养成保护密码的良好习惯。
初步形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关于讲授新课的师生活动、教学过程、亮点设置、落实目标咱们就讨论到这里,现在我们对总结归纳这一环节做如下讨论:
五、“总结归纳”提升对知识、技能的结构化认识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信息素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归纳总结环节,并不等于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是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能清楚地掌握所学内容。总结学法,拓展思维。
在我们的课堂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忽视总结归纳这一环节的问题。有时匆勿忙忙一带而过,有时由于下课时间到了也就“省略”掉了。在具体实施这一环节时,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常显得虚化平淡,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课堂留下遗憾。
总结归纳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如指导学生自己小结,能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会科学的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小结时,设计的问题要具体可操作有针对性。还可以师生一起用思维导图将教师等成熟的学习者心中的知识技能的结构化体系直观地呈现出来。
教师的总结归纳 要紧扣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完善、提升。最好从本学科的科学思想的层面来进行分析,不仅仅是梳理知识,强调技能,强调结论,更应强调思想方法产生的过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认识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得到思想方法的提升。这部分是必须由教师设计并完成的。
真正意义上的归纳总结,是对一节课的高度梳理和概括,是前后知识连贯、发现后继问题的阶段,它能把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科学建构,内化到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中。在进行“总结归纳”时,可以设计针对知识、技能目标系统的问题进行阐述,对本课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提升。针对不同内容,如能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就更能让学生更科学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能提升本学科信息素养目标的达成度。
总结归纳,对于独立的一堂课而言,可能是一个终点,但对于一段信息技术的学习而言,它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总结归纳时提出新的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把总结归纳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恰当的总结归纳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究这一艺术,使“总结归纳”这个教学环节更加精彩,更具有实效性。
六、“课后作业”要达到知识迁移、激发自学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对信息技术学科课后作业的要求是:布置动脑、动手、不动笔的实践探索性的作业。实践探索内容在课下时间内确实能够完成,不能随意布置,不加检测。
作业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具有拓展性、迁移性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既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是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三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铺垫,也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复习提问的内容。
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 达到知识迁移、激发自学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培养 达到知识迁移、激发自学的效果 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这对处于 21 世纪的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课堂,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心理学对“迁移”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分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两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技能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知识迁移 反映学习的客观规律。旨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多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培养,强调创新。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精心设计,确保作业是不仅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作业不仅和所学内容悉悉相关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全面培养和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各种迁移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的内容、形式、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利用新旧知识之间、学科知识之间、课内课外知识之间、理论与实际之间的一定的联系,达到提高学习效益、操作技能的目的。
在当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知识的总量急剧增长,而且更新知识过程空前加快,这对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现成的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独立学习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借此告诉学生信息技术与现实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能自觉探究,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为了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和动力,有的老师在课后会留给学生些有趣的动手练习。学生们得到任务后,会想许多方法,自动结成小组找书籍、查资料,还不 时向老师请教一些课外知识,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了任务,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热情高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合理的课后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业要有层次性,要体现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的,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才能提高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布置作业不能只追求形式,要学生能真正完成。教师要及时认真的批发并及时反馈、恰当评价、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的学习,出发点在于“ 知”,而终极点在于“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不但能“ 知”,而且能“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的效益。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是单纯的技术培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分析比较能力、知识迁移、自主学习和创新等能力培养的综合。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教学保持一贯性,积水成渊,积沙成滩,学生也一定会终身受益。
第三篇:学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总结
学习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我国教育的教学手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向多元化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教学手段就是信息技术发展下的多媒体教学,而局域网环境下的教学则是从上世纪末开始在我国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中开展起来的。这种通过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教学手段的发展是对常规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笔者认为今后的国内教育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的教学手段都将趋于网络化,即在现有的局域网教学环境基础上加以广域网化、互联网化,这样才能跟上国际教育手段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接受最新的教学资源,使他们能跟随时代的潮流变化,迎接自身和国家的未来。
现在农村所普及的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基层的农村课堂教学中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逐步地被现代化教育教学所采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便的教学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它不但能改善我们的教学环境,促进课堂的整体优化,而且对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巨大的贡献。作为科学教师应进一步从自己的学科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去,利用网络信息丰富、读取方便、交互强、画面性强等特性,激活教材,丰富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和全面发展。
时代发展迅速我国早已进入信息化的时代,对于当代教师而言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和新的能力,光靠粉笔和黑板已经满足不了现有的教育需求。而小学科学由于学科自身的特点本身就对实验以及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学会多媒体教学,并能在教学中熟练使用多媒体课件,不仅是在公开课中使用、更要在日常工作教学中普遍使用,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此,教师应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学习课件制作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自己处理信息和运用教育资源的能力。
课的环节中主要有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整理大量的相关资料,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便捷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大大地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在上课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大大减少了板书的书写并且课件所包含的信息量是传统板书所不能比拟的。庞大而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轻松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完成。另外习题的讲授、作业的布置与检查、课外辅导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大大节约了时间和纸张的利用,实现高效课堂和个别辅导的教学。而在此过程中,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板书、拓展知识、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科学教学需要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原本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逐步显现出了它在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也是显著的,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质的改变。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运用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拥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特别是科学教学中教师描述的对学生产生吸引力的事物更加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兴趣需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在的许多教学方式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的思想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教室内,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得到满足。现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有效地再现实物的可观属性,实物现实的真实性,使学生感知事物的艺术效果,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画面,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进行情感体验,从而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有利于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理清学习思路,更加深刻和信服所学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学生理解知识的单一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得教学从单一的黑板静态模式到动态演示模式,从教师讲、学生听到“师生互动式”教学,从大班制教学转向个性化教学,从“注重结果”转向“重结果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将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信息技术整合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的总结与反思
对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的总结与反思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已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录音,视频录像等电教设施开展教学。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环节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堂所学知识。比如初三历史第十三课第一次工业革命,讲完第一次工业革命,必然要与初中二年级的中国近代史相联系,在本节课总结复习时,就可以以表格对比的形式给出。课件中设计好表格,从背景,过程,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表格当中内容的对比,学生对本节课和之前课的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应用信息技术使课堂的容量增大。以往的数学课堂,做练习需要老师抄几道题,黑板面有限,时间有限,一节课下来,练不了几道题。而历史课堂,练好相关题型至关重要。应用课件,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从网络上寻找典型题,在总结复习环节,学生可有足够的时进行练习,巩固当堂所学。实践告诉我们,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与传统教学的优势,数学课程的资源有机整合起来,寻找出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学生和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才能和谐互动。一味依赖课件,学生只看不写,同样学不到知识。信息环境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了很多
便利,但绝对不能代替真实情境的学习。多媒体运用不是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促进自主创新的学习,提高学习质量才是目的。千万不能让学生只看热闹,不动笔,否则,一节课下来,就什么也没学到。
总之,在历史教学环节,信息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教师切不可过分依赖课件,只有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第五篇:日语学习之总结「に」在时间表达中的应用
日语学习之总结「に」在时间表达中的应用
刚刚开始拿起新版标准日本语教材的者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疑惑,那就是关于时间的表达:「今年」后面需要加「に」吗?「~とき」后面是否要加「に」呢?现在未名天日语网校就为日语学习者们总结一下助词「に」的用法。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日语中的名词呢?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日语的名词常与助词、助动词一起,在句子中构成主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等。没有活用,也没有性、数的变化。
例:この品質でこの値段は、ちょっと高いのではないか。以这种质量卖这种价格,是不是贵了点。
用法总结:
①「いつ」、「今」、「普通」、「毎日」、「毎朝」、「今日」、「昨日」、「明日」、「おととい」、「先日」、「先月」、「来年」、「来月」、「今週」、「今年」等时间名词后面,一般不加「に」。
例:鈴木さんは今朝出かけました。毎朝、5時起きてジョギングするようにしています。铃木先生早上出门了,他每天早上5点起
床去慢跑。
②年,月,日及钟点前面带有数字的词、星期几或者年号等表示具体时间的名词,一般需要加格助词「に」。
例:香港は1997年7月1日に中国に返還されました。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国。
特别注意:由于文体原因,也有在该类词后面省略格助词「に」的。例:授業は7時30分に始まります。上课从7点30分开始。
③「~とき」、「~うち」、「~まえ」等时间名词后既可加「に」,亦可不加。一般情况下,加「に」时表示对时间有所限定或强调;不加「に」时则表示对时间的指示不甚强调或表示在 其全部期间。
例:若いうち(に)たくさん勉強しておかないと、後悔します。年轻时候不多学点知识,会后悔的。
课后练习:
()学校の体育館でピンポンをやりました。
1、昨日に
2、昨日
答案:2です。
讲解:此题考查时间名词的副词性用法。「昨日」表示的是一个大致的时间概念。这类时间名词可以不加格助词「に」直接做状语。所以答案选2。
日语原文:
更多日语学习资料,尽在未名天日语网校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