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修改稿)
第一篇 小学语文课程论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概述
一、小学语文课程概述
(一)课程
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时期。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注释《诗经·小雅》时说:“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此处“课程”的意思即以一定程序来授事。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也多次使用“课程”一词,如“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又说“小立课程,大做工夫”。这里的“课程”已有课业、进程的意思。
在国外,“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马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后转义为“学习过程”。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教育论》中“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他把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统称为“课程”。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当前,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为: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
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我们在学习中侧重第一部分的内容。
(三)语文的含义
“语文”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何谓语文?对这一概念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字”,有的理解为“语言文章”,还有的理解为“语言文学”甚至“语言文化”,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表面上看,这种种解释在“语言”这一点上是有着共识的,其分歧主要在对“文”的理解上,似乎只是一字之差,但实际上与语文的本质相去甚远。
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得追溯“语文”始用之时。这一名称最早见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的中小学课本。对此,曾经主持过这项工作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过几次权威性的阐释。
他在1962年的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简明扼要地揭示了“语文”的本质涵义。
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广义)。语文课应当是广义的语言课。
二、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1、工具性
(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如前所述,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而言之的广义的语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语言。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当然,也有形象思维,但不占主要地位。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训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也就是进行思维训练,其结果必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学语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4)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各门课程的学习,都要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听说读写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概括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及其它课本中的知识。(例:对“增加了、增加到”的理解)因此,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说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话,那么,语文课程便是基础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
2、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不过它和锄头、刨子等其他工具又有不同,它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既然是表情达意,那么,语文一经人们掌握和运用,也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同一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语文的人文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健全人格。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需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第二章 我国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历史
综观我国语文课程设置,可谓源远流长。我们大致可以将之分为三个时期:
一、清末民初语文课程设置
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但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开始教学“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其中的“书”大体相当于现代的语文课程。两汉以后,教学就是诵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当然,其中有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等教育因素。可见,在漫长的古代,语文与经学、史学、伦理学融为一体,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语文课程。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出“废科举、兴学校”的口号,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01年清政府明令各地兴办学堂,次年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蒙学、小学、中学均设“读经”科,此外,蒙学再设“字课”和“习字”课,初等小学再设并行的“习字”“作文”课,高等小学再设“习字”、“作文”、“读古文词”课;中学再设“词章”课。这里的“读经”“习字”“作文”“读古诗词”“词章”,大体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程,以分科形式存在的语文课程初见端倪。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章程公布后未能在全国实际推行。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该章程在课程设置上规定: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均设“读经讲经”外,初等小学另设“中国文字”(教学内容包括识字、读文、作文),高等小学和中学另设“中国文学”(教学内容包括读文、作文、习字、习官话)。该章程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说话等科目合为一科,语文课程独立设科。
1907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不再设置“读经”课程,而设置“国文”课程,这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制订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规定,废止读经,将清末以来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改称为“国文”科,并将该科分为读法、作法、书法、语法(练习语言)四项。
这一时期,语文与经学、史学、伦理学分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尽管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未深入到学科领域内部,但使语文在中小学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位置,为以后的语文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五四”运动后语文课程设置
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与新文学,反对文言文与旧文学,并倡导把国语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共同语言,这对当时的语文教育和语文课程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全国文化教育界的一致呼吁下,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将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至1922年止,此前编写的文言文教科书一律废止,改为语体文。中学各科教科书,也逐渐用语体文改编,实现“言文一致”,“国语”科诞生。这是“国文”设科以来又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胡适评价说,这一道命令,“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1922年,北洋政府颁发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新学制。配合新学制,于1923年颁布了我国小学及初级中学的《国语课程纲要》,第一次较为完整地以教育法则形式确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教材体系、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阶段教学要求,使国语课程趋于成熟,对以后的语文课程设置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此后,国民党政府虽又几度颁布和修订课程标准,但在内容和框架上没有质的变化。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共产党领导的中央苏区、边区和解放区的国语教育卓有成效。当时的课程设置及目的,均紧密结合当时的国内战争与抗日战争的需要。各解放区的小学国语课程,都以学习文化为中心,强调国语教学为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服务,将“政治”、“常识”与国语融合,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战争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老区的中等学校实际上就是各种干部学校和职业学校,不另设普通中学。课程设置比较精简集中,干部学校设有政治、军事、文化、劳动等课,文化课中语文课是必修课。职业中学为青年的义务教育,设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生产技术和文字科四门课,文字课主要就是语文课。
这一时期,国语学科应运而生,语文教学走上了以口语型书面言语为重点的道路,课程标准也日趋完善,标志着我国具有汉语特色的语文课程理论体系的建立。
三、新中国成立后语文课程设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旧有学校的教育制度、课程设置和教材教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在编辑全国通用的语文教材时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这套课本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显然,“语文”这一课程名称避免了过去“国语”只指口头语言,“国文”只指书面语言,甚至只指文言文的误解,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规范,体现出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语文”这一课程名称自此命名并一直使用至今。
50年代初,受前苏联的影响,国内普遍认为语言和文学混在一起教,两败俱伤,提出文学、汉语分科教学,为此,制定了中学文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还制定了《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从1955年到1958年,中学实行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小学虽没有分编文学和汉语课本,但在语文课本中充实了语言方面的内容,并且除课本之外还编写了系统的、着重进行语言训练的《语文练习》。这是建国后语文课程的第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改革,对语文课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由于过于强调汉语与文学的系统,偏重纯文学教学,忽视了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学、汉语分科教学实行不到两年,两科又重新合并为“语文”。
196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和综合型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重视“双基”(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读写能力的培养,较好地纠正了以往偏重语文知识传授的倾向。1966年至1976年我国经历了十年**,在极左思潮的干扰下,语文课程几乎被彻底否定。粉碎“四人帮”后,教育界力求拨乱反正。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既是对教育事业的拨乱反正,也是对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语文课程回到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随着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和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1986年国家教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语文课程朝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方向前进。语文课程逐步走向现代化。
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所发展,特别是把语文课外活动提到了应有的高度,指出:“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具体规定了其内涵,这表明语文课程不仅包括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包括语文课外活动,标志着语文课程日益走向成熟和完善。
1999年我国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继续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这一形势,加快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2000年,教育部对1992年大纲试用稿作了修订,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01年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国基础教育的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设置的改革,旨在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可以说,新中国的语文课程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但从整体来看,语文课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那就是:科学认定课程名称、完整把握课程性质、全面拓展课程领域、准确确定课程目标。语文课程体系及其理论构建更加趋于完善与科学。
第三章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一、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也称为“教学大纲”“课程纲要”,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也称教学计划)制定的,体现了国家对语文教材和教学的基本要求。建国至今,已颁布了七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50、1956、1963、1978、1987、1992,2001年7月,国家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九年一贯制)。
语文课程标准的功能:
1、编写教材的依据
2、教师教学的准则
3、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与过去的大纲比,核心理念发生了变化。语文素养:第一次出现。
素养是介于素质和修养二者之间的一个概念。修养指的是理论、思想、艺术、知识、能力等方面的一定水平。素质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不能决定人的心理的内容和发展水平。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可以说,素养是指一个人通过教育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某一方面的一定的水平。语文素养则是指学生通过语文教育与训练在先天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一定的水平。
素养与能力:能力指人能胜任任务的主观条件。心理学上指使人能完成某一活动、任务的心理特征。素养:平日的修养。内涵很广,低一点,包括人的知识、能力,高一点,包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待人处事的态度等等。能力重视的是功用性,素养包括功利性和非功利性,重视的是整体性,是人长期素质的养成,重在养成。
具体说来,语文素养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课标中指出:(1)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2)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3)丰富的语言积累;(4)语感;(5)思维和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6)品行修养和审美情趣;(7)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实际是三个维度的统一。特别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主要是改变过去以学科为本位进行教学的观点。教学应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而人的发展又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导向的。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故这一维度要加强。
我们的课程观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重语文知识——→重语文能力——→重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全面”包含三方面的理解:(1)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2)面向全体学生;(3)教学全过程。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学科不同。自然科学:要求科学化、客观性、确定性。人文学科更多的是:情感性、主观性、不确定性。自然科学的学科可以由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组成。这些原理、公式、定理、法则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些学科可以先讲清原理公式,再围绕公式做一些练习加以巩固。并且这些练习的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语文则不同,我们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许多语文材料本身就是多义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很强的启发性。当然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在很多情况下,有个人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位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材料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搞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这不仅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因此,语文课程应:(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通过优秀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有时是隐性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短时期不容易看出来。而且,常常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因而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不能急功近利。如果像理科学习那样,围绕知识点、能力点做大量的练习,难以让学生领悟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2)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人们精神领域起作用,而且对人们精神领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俗话说,“开卷有益”,但实际是开卷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即使都是有益的作品,他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珍贵的。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这是语文特点决定的。不要变成“一千位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我们在课堂中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体验的过程。《愚公移山》:坚定不移;破坏环境,还不如搬到山外去,既轻松又保护了环境。《小猫钓鱼》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2、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1)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感等。
(2)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靠传授阅读的知识来培养阅读能力,不如让学生多读书;学生记住了一整套完整的写作知识,而没有写作的实践,也难以形成写作的能力;学生背诵了许多语法规则,而没有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语感,还是说不好话。这些都是很明白的道理。这样的知识没有实践的环节是难以转化为能力的。实践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只能在说话中学会说话,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而不能片面强调“知识为先导”。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还处于感性的时期,应该让学生多接触感性材料,参加感性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把握语文规律,学那么多理性知识没有什么必要,也没有多少益处。
3、语文学习应重视感性把握、整体把握。
(1)语文是母语,不是外语。孩子有母语学习的环境,孩子入学前已有很长时间的母语习得体验。他们学习母语主要是靠感性把握,而不是依靠语法知识。语法有时解释不了我们复杂的语言现象。靠语法知识不能很好地学习语言。且是先有语言,再有语法规律。语法规律是根据语言总结出来的。
(2)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外语:单词与单词之间有空格,这就是逻辑关系的体现。汉语则没有。汉语也没有多少性、数、格的区别。汉语句子组合的重要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如果一个句子的语序发生变化,句子的意思也发生变化,如“我开门出去”“我出去开门”意思不同,“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同。句法对词语意义的控制力不大,有时,词的组合就像玩积木和玩魔方,灵活性很强,变数很多,弹性很大。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语言,欧美的语言是“法治”的语言。在具体场合人们依据语境和语言结构内部的相互衬托来获取词的确定意义。这种语言更宜于在模糊中求准确。因而心领神会成了确定语法关系、理解句子的重要方法。教学中应重视整体感悟。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可以说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这“未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上的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也可能是别人“已知”、“已会”、“已有”,只是我“未知”“不会”和“没有”。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作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功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教师按照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也是需要加以改变的。(三位老师:中国教师,先画好苹果让全班学生模仿,讲线条、用光。日本教师,拿苹果实物,让学生画。美国教师,搬进一箱苹果,每人一个,让学生摸、闻、吃,然后画。短时期来看,中国孩子画得像,美国孩子画得不像。但中国只能产生画匠,而不是画家,艺术大师。)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之所以特别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其理由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后面还会进一步学习)
案例:人教社小学第十册《长征》教学实录节选(略),进行分析讨论。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然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从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只是应注意,即使是采用接受性学习方式,也要尽力把这样的学习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当前的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从课程功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从课程结构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在课程类型方面,应包括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综合性课程。3.从课程目标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该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4.从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师,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5.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三、小学语文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它受国家为基础教育规定的教育目的的制约,是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课程标准中属于主体部分。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体系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1、九年一贯,通盘安排
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布的课标或大纲中第一次整体考虑并通盘安排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在每个学段都保持合适的梯度,避免小学、初中脱节的状况。
2、突出主体,注重实践
语文新课程的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有三个鲜明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时代特色:一是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总目标关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二是凸显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总目标中有培养信息素养、口语交际能力的表述,又有“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以及“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精彩表述。三是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大大淡化了对系统的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即使设计必要的语文知识,也都是和有关能力的要求结合在一起表述的。
3、阶段分明,大体有序
语文新课程阶段目标根据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安排,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有些目标梯度不太明显,则大体有序。
(二)五个领域协调一致
每个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提出要求。各个领域的目标左顾右盼,协调一致,以利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协调发展。比如,汉语拼音与识字,识字与阅读、写作,写字与写作,阅读与口语交际,等等,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考虑各种能力水平的协调。
(三)三个维度有机融合与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语文课程标准》的最大发展,就是“系统地提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这三个方面的目标综合性地体现在各个阶段目标之中”。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知识和能力纬度属于显性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属于隐性目标。过去我们的目标设计,只是从可见的显性目标入手,而忽略了事实上对人的发展具有更大作用的隐性目标。可以说,过去的单纯的工具训练对于人的培养来说,其弊端无异于釜底抽薪。
1、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往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由于受单一“工具性”的片面影响,人们往往看不到作为语文知识、技能的“工具”实际上蕴涵着浓烈的“人文性”,而忽视了作为“工具”的知识、技能所黏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造成了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人为分裂。实际上“工具”学习与使用的同时也实际地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语文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如不注意这一点,可能就会造成比较恶劣的后果。比如,让学生每个字抄写一百遍,尤其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这显然在培养着与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相抵触的思想感情;又如,必须“同心协力”不能“齐心协力”,这种“标准答案”与其说在培养语言能力,毋宁说是扼杀个性;阅读教学中按一定模式“归纳中心”的技能,写作教学中按一定模式“构思作文”的策略,都不可避免地同时在练习、训练着对待语言文字、对待认识社会的一种态度、一种认识方式。就像有人说的,一味宣扬“崇高+光明”的主题,“导致学生作文与做人的两极对立”,“我们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被纳入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个性就是如此被泯灭的”。
语文知识、技能中同时包含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后者往往更为关键。这是以往语文教学的失误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着意要改观的。现在按“三个维度”来设计语文课程目标,就是将过去在知识、技能中潜藏的往往被掩盖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出来,从而引导教师正确面对。结合课标举例。
2、关注“过程和方法”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语文能力往往体现为正确地运用听、说、读、写的方法。“过程和方法”本来就是语文课程目标的一个侧面,有时可能还是比偏重于结果的“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的侧面。但在过去,由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单维设计,过程和方法很大程度上也被掩盖了。语文教学更关注那些结果性的东西,甚至使学生沦为“标准答案”的“刻录机”,而语文教师则很少反思教学中塞给结论、告知答案的做法有多少合理性。“三个维度”的设计强有力地引导语文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这尤其体现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
3、落实“知识和能力”
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过程和方法”并不等于轻视乃至放弃“知识和能力”。关于知识与能力,现在有一种说法:以前语文学习重视“双基”,即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现在似乎不需要“双基”了。这是一种误解,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语文课程也不例外。本次课程改革从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知识和能力仍是不可或缺的一维,说明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但是,过去那种只追求知识和能力,并把它们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这样的教训必须记取。
关于语文知识,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基础知识?二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以知识为中心,必然导致对知识的烦琐分析和训练,并追求知识的“深刻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实践证明它容易使语文教学发生异化。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只需要传授,学生则从根本上丧失了成为学习主体的可能。因为这种教学中重视知识的本体价值而忽视知识的工具价值;只承认知识重要而轻视或完全忽视经验和体验的重要;只重视掌握知识的结果而轻视掌握知识的过程。语文课程不是不要知识的教学,但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重点应该是应用语言教学,重在言语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从言语技能培养的角度,或者说从语用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对于实践性和人文性都很强的语文课程来说,应用、实践、体验无疑是更重要的。(如“饱经风霜”的教学)
关于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建国以来历次大纲的基础上,重申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点。同时,对“语文能力”内涵作了一些新的界定:在“前言”中提到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理念”中增加了“识字写字能力”,把听话、说话能力改为“口语交际能力”。这是因为识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对于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加强国际交往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听方和说方双向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能力”的提法更全面、准确,更符合时代要求。
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训练。《标准》中言简意赅地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从形式上看,新课程似乎也淡化了训练,但从它强调“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来看,新课程遏制的只是充斥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机械训练和重复训练。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然后围绕这些“点”设计大量的系统,再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还美其名曰“熟能生巧”,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是造成语文课程繁、难、偏、旧的罪魁祸首。如“五颜六色”的意思,3-4年的学生不仅理解,而且无论在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中也很少用错,但有的教材编者设计的课文练习却不仅要学生回答“五颜六色”形容什么,而且还要回答“五”“六”各形容什么。这不是什么天方夜谭,而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量存在的真实状况。而且,所有这些都打着加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的旗号进行。对于这种训练,学生苦不堪言,因为它不是有意义的言语实践。新课程遏制这种“题海战”的训练,倡导“基本训练”和“科学训练”,预示着我们的语文教学今后将一改旧的套路,形成一种崭新的格局。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人的语言的发展是人的一切发展的基础,因此毫无疑问,新课程必将把发展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置于中心的地位。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三个维度”是内在的融合在一起的。所以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把握,必须坚持“三维一体”的观点。
总之,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第四章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与课程教材
一、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概说
(一)课程资源的分类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课程资源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课程资源可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2.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3.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形式,课程资源可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另外,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课程资源可分为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性质,课程资源可分为自然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等,也可分为学科资源和活动资源。
(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达成的因素与条件的总和。按照课程资源的分类,小学语文课程资源也可分为以上类别。若进行综合性研究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小学语文教材资源:包括语文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补充读物、字词卡片等传统的语文课程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语文教材的概念在不断扩大,还包括了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等。其中,语文教科书是核心。
2.人力资源:语文教师、学生、家长、语文学科专家、作家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等,对语文课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这之中,尤其应注意的是,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很重要的课程资源。
3.大众传播媒体资源:包括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特别是网络,它不仅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其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4.语文实践活动资源:包括课内外、校内外等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写字比赛、查字典比赛、词语接力比赛、故事会、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课本剧表演、社会调查写作等。活动中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5.语文设施资源:学校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黑板报、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这些语文设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样具有潜在功能。6.其他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加强对语文课程资源的认识,有几点务必引起特别注意:
(1)语文教材不是惟一的语文课程资源。
(2)语文教师是极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
(3)学生也是语文课程资源。
(4)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语文课程资源。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
1.广泛多样性
2.间接性
3.差异性
4.多质性
二、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来说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往往只是遵循“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教授“教科书”。现在看来,这种观念不能适应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对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和学生对语文学习广泛而丰富的需求。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对语文课程来说,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和改革。
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课程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必须以语文课程资源为依托,没有语文课程资源也就无法谈及语文课程。但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语文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程资源都能成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同时,语文课程改革的设想也有赖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对语文教师来说,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本身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力军。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语文教师能开阔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创造力,这可以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3.对学生来说,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大量、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同时,由于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参与者,就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共建者,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个性化原则
4.经济性原则
三、小学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是最核心的语文课程资源。所谓教材,通俗地说,就是供教学使用的各种有关的材料。早期的语文教材主要是语文教科书,即语文课本。后来适应教学的需要,有了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等,供教师使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的概念在不断扩大。目前的语文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或称教学参考书)、补充读物、教学挂图、幻灯片、字词卡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等。其中语文教科书(课本)是主体、核心。教材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科书编写得如何。本节所讲的教材主要是针对语文教科书而言的。
教师、教材、学生共同构成教学的三大要素。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凭借。教师依据教材组织教学,学生依据教材进行学习。因此,虽说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往往起着主导作用。教材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之所在。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的审查制度
世界各国语文教材的认定和采用制度有5种类型:国定制、审定制、认定制、选定制和自由制。
我国建国之初,小学语文教材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门机构或人员,根据大纲编写,在全国范围内使用,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纲一本”。它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教育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且教育形势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一纲一本”已不能适应各地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客观需要,必须编写适应不同区域需要的风格各异的教材,实行教材多样化。为此,1986年9月我国正式成立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将教材的编和审分开,鼓励各地在“一纲多本”的精神指引下编写教材。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语文教材的“编写建议”
(三)现行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及其特点
2001年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共三套。这三套教材分别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一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一套、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一套。这三套教材都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理念和教材编写建议编制的。此后,湘教版、语文A版S版、鄂教版、冀教版、西南师大版、长春版、教科版、中华书局版也先后通过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这些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排方式不同,特色各异,突破了只有专家才能编教材的传统观念,使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各地编写出的各套教材各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综合起来看,较以往的教材无论内容或形式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表现出鲜明的特色:
1、目标集中,突出整合
在教材编排上,避免了烦琐,加强了整合。如人教版教材每一组都有“导语”,通过简洁的几句话揭示本组的专题。“导语”之后的课文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活动以及展示台等内容,都是围绕本组的专题合理安排的。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的编写,教材就是以专题为主线,把各项内容组合成诸多单元。每个单元也都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个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以及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
又如不少习题也很好地体现了整合。这样的练习,既有亲身的体验,又有研究与探索,让学生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教材内容上,多套教材都能像这样做到集中目标,精选最基础的知识作为教材主体内容,突出重点,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2、选文典范,贴近生活
不同时代的小学语文第一课:
“毛主席万岁!”(1951年新中国第一版小学教材)
“你办事,我放心!”(上世纪70年代后期小语教材。画面是毛主席和华主席坐在一起。)
“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全国人民沉静在悲痛之中。为了纪念毛主席,小学课文中出现了《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文章。)
“我爱北京天安门”(上世纪70年代)
新教材注重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先进文化;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苏版《三袋麦子》蕴涵着现代人的竞争意识、投资意识、风险意识、消费意识。湘版《从森林里带走什么》渗透了环保意识。湘版《妈妈的帐单》、《棉鞋里的阳光》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教育儿童要做孝顺的孩子。苏版《我叫“神舟号”》介绍了我国探索太空奥妙的新成果。总之,新版本教材都非常注重所选课文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和人文内涵,通过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角度反映儿童生活,并注重语言活泼,生动有趣,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文质兼美,语言典范,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留足空间,延伸开放
案例: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和新课标实验教材课文《蟋蟀的住宅》课后习题比较。
新版本的教材在编写时都注意到以下几点。
(1)简化教学头绪,减去烦琐分析和机械练习,有效地节约了课本教学的时间,使师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2)在合理安排语文课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教材尽可能体现层次性、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要。一种教材可有不同的版本,不同层次;一种版本既有必教必学内容,又有选教选学内容,这样就给地方、学校和教师、学生留有多样选择、另辟蹊径、展示个性的空间。(3)提供机会,让师生共同参与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来,使师生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即生活”的真谛。
4、改变功能,亲和力强
新教材在编写中都试图改变教材的服务功能,由服务于教师教的“教本”转向既方便教师教又易于学生学的“学本”。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课后的练习,还是安排的学习活动,都尽量避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自读自悟的形式或是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如人教版中“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说”、“我会写”、“我会猜”、“我会讲”等多种方式,并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不但有很强的亲和力,也拓展了知识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另外,教材在编写中注意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精美的插图,这不但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理解,使图与文融为一体,真正作到图文并茂。注意设计有趣的活动,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活动中学会学习。
5、博采众长,特色鲜明
每套教材都博采众长,体现自己的鲜明的特色。我们以苏教版、湘教版、北师大版等几个版本为例。
(1)苏教版 第一,教材具有民族化、现代化、简约化特色。蕴涵浓郁的民族文化信息,教材内容体现现代人的理念、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反映当代重大事件与主题,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教材删繁就简,教学目标集中明确,采用统一的编写体例,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识字”、“课文”、“单元练习”组成,结构体例简约,课文类型、课后作业、单元练习无所不简,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
第二,这套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尤其是单元练习,不仅仅是重点课文内容的深化,而且是语文能力的拓展,体现综合性。其中如“熟记成语”颇有新意,组合巧妙,内容集中,注意压韵,便于儿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美感,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课文字体大而醒目,注意儿童用眼卫生,插图色彩鲜明、柔和,版面设计新颖,课本整体风格和谐。
(2)湘教版
第一,话题单元,板块结构。教材通过话题组合单元,采用板块结构,分为“口语交际”、“汉语拼音”、“阅读”、“识字写字”、“语文活动”等板块。各个板块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始终贯穿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这条主线。
第二,发挥优势,口语先行。口语交际单列,编在每单元课文之前,以发挥母语学习的优势,强化口语交际的功能,突出口语先行的特点。
第三,选文全新,人文熏陶。教材选文通过众多专家、作家精心筛选、修改,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力求增加教材的文化内涵,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
第四,综合实践,整合拓展。每单元最后的“语文活动”,注重综合性学习,在综合中向生活延伸,向其他学科延伸,拓展学习新视野,开掘学习新资源。力求在知识的联系中深化,在能力的综合中迁移,在综和运用中创新。
第五,学生为本,自主探究。教材设计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师生与教材的互动。口语交际是从学生生活中提取的话题;识字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其次,教材还配有精美的图画,课后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儿童形象、对话框等,以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努力将教材变教师教本为学生学本。
(3)北师大版
第一,教材编排体例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多样化为核心,采用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单元”编排方式。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2-3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这种编排方式突破了文选式体例对语文教学的束缚,使语文教学能够向学生生活延伸,向课外、社会延伸,增强了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二,把汉语拼音教学放在第一学期第五至第八单元,先让学生学习部分代表汉字文化的象形字和常用字,再学拼音,在学习拼音时学习汉字,以解决学生刚入学学拼音困难的问题。
第三,识字教学有序。教材编排体现遵循汉字本身的序和儿童学习汉字的序,由易到难,认读书写分流。认读得多,书写得少。重视识字方法,如识字过程渗透一定的汉字构字方法,教材中蕴涵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识字方法,注意让学生在发现、感悟与生活中识字。重视写字教学及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6、配套齐全,方便教学
多套教材也注意了教材相关配套材料的研制,如教师教学用书、教学挂图、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以及同步阅读、同步练习等,使教材与教辅材料配套齐全,方便教学。
第五章 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
一、语文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教学观念指导下为调控教学各要素关系而作出的系统的综合的动态的构想。它超越了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步骤,又不像教学原则那样抽象。它是组织教学、选择教法、调控各教学要素关系的依据。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讨论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策略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之前预期达到的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特殊的作用:当教师向学生展示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引导学生认识这种目标的实现能够满足其心理需要时,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期望心理,激发他们对达成目标的强烈动机,推动他们去学习。教学目标不仅具有心理功能,而且制约着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向,制约着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对教学程序的确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反馈练习的编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策略确定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1、确定目标之前,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有据可依,从而在教学中取得成效。在认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者还必须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此外,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还要考虑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实际上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
2、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指的是语文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能力。语文基础知识指的是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的掌握,理解、运用标点及其他语文常识性知识。语文基本技能主要指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他相关能力指与本节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关的能力培养,如判断、分析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实践运用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等。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目标体现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及各种学习习惯培养等方面。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目标中应充分体现这些内容。
如《桂林山水》一课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可确定为: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过程与方法目标可确定为:通过朗读、绘画、欣赏画面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意目标可确定为: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锈河山的思想教育,培养爱美的情趣。
3、目标的陈述要具有操作性和开放性
教学目标的传统陈述常常以教师为本位,以抽象、笼统的话语表述,如“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之类(这种表述用于课程目标是可以的,用于微观教学目标就不对了)。这种表述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不明确,缺乏操作性,难以测评,很难肯定教学目标是否确实达到。
如何陈述教学目标才恰当?“行为目标”派认为,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都要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四个要素。如《看云识天气》(一课时)教学目标可陈述为:(1)说出本文准确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以及动态描写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语言特色;(2)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感情有所增长;(3)能准确地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以及动态描写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这个课堂教学目标有具体明确的教学结果,使用了“说出”、“增强”、“运用”等行为动词,可以观察、能够测量行为水平,体现了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当然,行为目标的陈述策略也有明显的缺陷。因为语文学科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特点,学生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如果目标都以行为方式来界定,课程就会趋于强调那些可以明确界定的要素,而那些难以测量,难以被转化为外显行为的内容就会从课程中消失。我们可以用“展开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来纠正行为目标的弱点,因为如果说行为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展开性目标注重的则是过程;表现性目标不像行为目标那样是封闭性的,而是开放性的(为学生提供活动,以便学生有机会探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讨论练习:试确定《黄山奇石》一课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过程的策略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过程,是学生在学校生活期间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以及形成思想品德的一个过程,也是师与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问题,所谓“最优化”,简单地说,就是在规定的标准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1、深刻理解、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
首先要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第二,认识语文课本的特性。第三,通晓语文教材的体系。钻研教材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思路,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课本和全套教材之间都有联系。语文教师首先要通读全套教材,从整体上把握编者编写教材的意图、编排体系,包括弄清语文课本的结构、类型和体例,了解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和作业系统的组合方式及纵横联系。其次要精读全册教材,把握单元组合的规律。再次要吃透每篇课文,依据它在单元整体中所处的位置,提出每篇课文的教学要点。使前后课文的教学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第四,掌握钻研课文的要领,上课前,大至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小至一个字词,一个标点,都要仔细揣摩,做到纤屑不遗。不仅要通晓语文知识,还要吃透课文中在能力培养、智力训练、情思熏陶等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达到预期效果。
2、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活动的过程,只有师生双方和谐默契,才能使语文教学诸系统畅通,诸系统之间协调。因此,教师的教学艺术、民主作风等是实现师生和谐默契的重要条件。善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可靠保证。课堂教学的气氛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态有相当大的影响,诸如安静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专心听课,细心思维和完成作业;争辩热烈的气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跃;沉闷僵持的气氛会使学生思维停滞;混乱松懈的气氛则会使学生情绪烦躁或心神不宁。
3、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对教学的具体进程所作的某种设计。
近几十年来,由我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传统的教学模式,由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五部分组成。(2)以讨论为主导策略的教学模式。育才中学的“茶馆式”教学模式是其典型代表,它包括“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几个环节。其中“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核心,“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以反馈为主导策略的教学模式。“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模式是其代表,它包括问题情景,指导尝试,变式训练,系统归纳和反馈调节等五个环节。(4)以尝试探究为主导策略的教学模式,这类模式为数众多,如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六步教学法”等。以尝试教学法为例,它的基本程序由以下几步构成: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为特定的教学目的而设计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的教学情景,脱离了教师的教学风格,抽象地评价一种教学模式的好或不好,既无价值,也不科学。因此,选择教学模式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要求,考虑教学内容的规定,考虑学习者的特点,还要考虑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技能,在此基础上,再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模式。
(三)建立有效教学方式的策略
过去我国的语文教学大多采取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从而导致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丧失。这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违背的,也是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相适应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起有效的与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的新的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学关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者,视他们为真正的主体,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频繁的反馈和相互的启发,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获得语文学科人文价值的挖掘与积淀。学生具备了真正的平等主体地位和民主交流机会,才能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重组、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我国的语文课程,过去十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师只注重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而忽略了知识的横向联系,满足于“灌输——接受”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不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科学、艺术等领域,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有机部分。
3、学会独立思考,创造性地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不鼓励独立思考,教师的教学过多地囿于书本,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这种做法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教师不敢也不能超越书本,更不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久而久之,师生都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亦步亦趋。这种单调、乏味、刻板的教学令师生兴味索然,缺乏创造的欲望。
在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各种知识、结论不再是教师说明、解释的结果,而是学生自己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索性实践活动最后获得的结论和答案;也不再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寻找、证实和确认。与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相适应,要求教师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学会创造,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别人的结果,有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备课有新意,课堂教学方法手段富有创造性,把教学过程变成激活、帮助及维持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变成教师施展自己创造力与才华的过程。
(四)选择教学方法的策略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相对的优点和缺点,即适应性和局限性。正如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看,都是辩证的,就是说,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都能有效地完成某些任务,而不能有效地完成其他任务,都有助于达到某些目的,而不利于达到其他目的。”
1、根据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内涵丰富、价值导向鲜明是语文课程区别于物理、化学、科技等课程的主要特点。因此,与它们比起来,语文教学更多地倾向于选择谈话、讨论、读书指导等方法,而较少使用演示法、实验法等。工具性特点又使语文课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区别于同样富于人文内涵的历史、政治等课程。与它们比起来,语文教学需较多地使用练习法、实践法等,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项语文能力。
2、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语文课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具有多向性。教学方法也应体现这一特点,与之相适应。因为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我们不能抛开目标而盲目地确定教学方法,而是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对教学方法进行选取、组合。如果本课的目标是加强字、词、句的理解记忆,那么自然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如果本课重在掌握篇章的布局结构技巧,则需分析讲解结合;如果教学目标是对主题思想的正确理解,则需反复商量,推出结论,这自然离不开问答和讨论,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是密不可分的,仅仅注意目标的某一方面,往往会顾此失彼,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3、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语文课标指出,不同内容的教学有各自的规律,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即使是同一教材内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而同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用于不同教材内容的教学,正所谓“教无定法”。从教学的流程上看,教材内容是第一位的,教学方法是第二位的,内容决定方法;如果没有了教材内容,也就无所谓教学方法可言了。从大的方面来说,识字写字教学、汉语拼音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法;从小的角度讲,就是相同体裁、编排在同一单元里的课文,在教法上也是不相同的。仅以记叙文为例,有的以写人为主,有的以叙事为主;有的是顺叙,有的是倒叙,有的是插叙,有的是补叙;有的描写突出,有的议论深刻,有的抒情见长;有的牵扯到的知识面广,有的思想性强,有的写法富有特色„„侧重点不同,特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师所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就必须不同。因此,在选择教法之前,教师首先应认真地钻研教材,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师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教师的知识结构、个性爱好、能力素质,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我们必须在执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选择。倘若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对自己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就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也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像语文课标中所要求的那样“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现有的教学方法,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生情况包括其知识基础、思维水平、个性爱好、生活学习习惯、家庭情况、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和情感趋向等),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包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还有学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情况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和必须了解的。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是这些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的。因为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反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要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以便为我们选择适宜灵活的教学方法做好准备。
5、根据教学情境,变换教学方法
案例:《狐狸和乌鸦》的教学。当我们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师生特点等确定了教学方法之后,是否就可以在教学中亦步亦趋地按照预定的方法进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学情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也应随机应变。例如,教师通过表情朗读和精彩描述唤起了学生的想像与情感共鸣,此时若能进一步设疑激思,学生的形象思维便不知不觉向抽象思维转移,引发对深层内容的思考。当他们思而不明、言而不清时,画龙点睛的讲解就能拨云去雾,使学生在顿悟中共享思维的欢乐。于是形成疏密相间、浓淡相宜、张弛相依的教学节奏。
二、语文教学活动
(一)备课
1、备课的意义
(1)备课是教学本身的要求
(2)备课是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
(3)备课是教材及学生变动的需要
2、备课的一般步骤
(1)学习课标,领会纲领
课程标准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计划,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教学工作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提出了各年段的教学要求。教科书就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树立课标观念,以课标为准绳。这样,才能在备课时正确把握尺度,突出重点训练内容。如写字教学的要求,就逐步提高,循序渐进。看课标的有关内容。
(2)熟悉教材,综观全局
在全面学习课标的基础上,还须认真通读教材。最好是全套教材,至少是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内容、体裁和各单元之间的联系,体会编辑的意图,明确全册的教学要求,以及各组课文或每篇课文在全册中的地位与作用。因为教材的编写有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通读全册教材,教学就会产生盲目性;通读后,才能作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这就是我们说的了解学生,即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
了解的内容:
①从总的方面来说,应当了解掌握学生这样一些情况:
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
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情况;
学生课外阅读和其他语文活动的情况;
学生智力发展情况。
②就一篇课文来说,需要了解掌握的学生情况有:
课文的思想内容有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和学生学过的课文有联系,哪些和他们的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有联系,哪些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难以理解的。如《给颜黎民的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三味书屋》。
课文中的哪些表达形式是学生熟悉的,哪些是他们生疏的,哪些语言文字是学生容易读懂的,哪些比较艰深,是他们难以理解的。
了解的方式: 从总体上看,有集中了解和分散了解两种方式。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分析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和试卷,坚持预习,观察学生课堂中种种活动和表现(如答问、朗读、练习等),家庭访问,与学生日常接触,语文课外活动和课外辅导等。
了解学生是一项重要的、细致并带有经常性的工作,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坚持不懈。只有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才能因人施教。(4)解读文本,编写教案
①解读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文本,它被认为是与学生、教师相并列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之一。具体到教学中,“文本”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材料的总和。其呈现形式,可以是由语言文字构成,如一篇课文,一部名著,甚至是一段文字或一句话;也可以是语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关图像等,如课文中的有关插图也是文本。
文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上课的凭借。因此,备课必须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和主要的精力放在阅读文本、研究文本、分析文本和确定文本的重点和难点上,把文本“嚼烂”,“吃”到肚子里,做到“腹中有本”。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工作:
(1)从语言文字入手,弄清字、词、句的意思,了解主要内容;
(2)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
(3)弄清文章中写到的有关知识;
(4)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
(5)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教育意义;
(6)归纳遣词造句的特点,布局谋篇的方法;
(7)分析课后作业,确定训练重点和方式。
解读文本,不光要逐字、逐句、逐段把课文读懂,还要处处考虑学生能不能懂,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懂学会;不仅要把课文读好、读熟,最好还能全文背诵,达到不看课文就了然于胸的程度,这样课堂教学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练习:试解读人教版第四册《黄山奇石》一课。先同桌讨论,再指名说。
②确定教学目标
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的语文教学策略部分已进行过学习,这里不再赘言。
③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应着重指导的内容,以及对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作用的部分。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教学重点应是教学要求之一,而教学难点则不一定。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时是一致的,如《小白兔和小灰兔》:“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有时二者是不一致的,如《蜜蜂引路》,重点是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难点是花丛、园子的位置。(可用画图法)
④选择教学方法
这一点我们在前面的语文教学策略部分已进行过学习,这里不再赘言。
⑤编写教案
教案是备课活动的收尾和总结,也是对以上几个环节的进一步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写教案,就是将备课过程中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加以整理,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说,教案是教师备课劳动的心血结晶。教案编写的基本内容:通常说来,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具准备);教学时间(课时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有的还会加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有详案和简案两种。
教案编写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所确定的教学目的要科学,既要符合大纲、教材、学生实际,又要注意知识点、能力点和人文素养教育相互渗透,还要注意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二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科学,尤其是基本理念、原理、法则等方面的理解要准确无误。三是编制教学程序、构思课型结构时,要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之结构巧妙,逻辑严密,张驰有度。
创造性原则。教材是教师编写教案的依据,但教材本身并不等于教案,它只是教师进行教学艺术再造的材料。教材只规定了教学内容,即只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未解决“为什么教”、“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都要教师在教案编写的过程中,通过对教材认真分析理解,精心加工处理,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理解和接受,使教学富有创新意识,在这个创新意识促进下,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思考,去探究和解决学习内容,形成能力。
主体性原则。教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它包括教师施教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两方面的内容。因此,要编写出“教法与学法相结合型”的教案,即反映出“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又要体现出“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等方面,要以学生的身份去思考和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
预见性原则。在编写教案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预见到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尽可能地预见到课堂教学可能出现的偶发事件,并准备多种措施,尤其对某些局部环节或具体问题要进行多方考虑,一旦出现与教案某些设计相悖的现象,教师可以从容不迫,因势利导,使教学过程朝着规定目标转化和运行。
实用性原则。编写教案一定要讲求实效性,不能图形式、搭花架。要讲究实用价值,就必须做到设计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方向、教学手段、板书设计、练习设计等方面优化。
作业:从汉语拼音教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中任选一内容,编写教案。
(二)说课 1.说课的定义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教师或评委,系统地述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是述说者和听者双向互动活动。述说者把备课中的平面静态的隐性思维进行显现,听者对其进行评议,共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2.说课的作用
说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进行教学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说课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共同研究的场所,它能把教师个体的教学思维置于集体的评议之中,说课者和评议者是面对面的学习和交流。说课者从中吸收评议的意见,评议者也可从说课中受到启发。不难看出,这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进行教学艺术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2)说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在说课活动中,说课者既要述说“教什么”的具体内容、“怎么教”的具体策略,同时还要述说“为什么这样教”的理论依据。有些备课和教学设计可能做得还不十分满意,通过说课活动,就可以在共同的探讨研究中修正不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充实教学理论,使教学设计更合理,更具有实效性。(3)说课有利于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优秀教师具有辐射效应,他们对教学理论的运用,对教材的理解,教法的选择,学法的设计,教学结构和教学时间的安排有独到之处,其教学设计具有示范性,通过说课,可以充分地展示他们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对于教学经验缺乏的教师,尤其是正在培训的未来教师有潜移默化的熏陶,能使他们“知其然,也知所以然”。
3、说课的内容与要求
例:《〈惊弓之鸟〉说课稿》。
说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1)说教材。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述说自己对教材的分析,指出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其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知识前后的逻辑关系。同时,述说自己如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的现状,包括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为选择教法和设计学法作依据。
(3)说教法。主要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要解释教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落实教学目标,怎样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关系;教者如何在重难点上点拨;在能力特点上强化训练等。
(4)说学法。主要说明学生“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讲清教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还要讲清楚教者怎样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运用哪些学习规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5)说教学过程。这是说课的重点。主要说明教学结构的总体设计、结构安排、环节转换等。同时还要说明每一步教学环节设计的目的。
说课内容还包括板书设计,教学媒体运用设计等。特别要强调的,说课时,要将理论依据与说课的步骤相机提出,使教例和教理紧密结合,要避免穿鞋戴帽式的集中说理,或毫无理论依据的平铺直叙,造成理例脱节。说课后要认真组织好的评议。
4、说课的分类
说课的类型从说课的内容分,可分为整体性说课和专题性说课。整体性说课,是对某一个教学内容,按照说课的内容要求的每个项目,做系统的全面的讲述说课。专题性说课,是对某一教学内容中的某一角度、某一方面的内容,根据说课要求进行的局部讲述说课。如:《〈草船借箭〉教学中如何确定和突破难点》、《〈画风〉教学中如何设计创造型练习》等。专题性说课现通常被运用于检查考核之中。
从说课的目的分,可分为教研型、汇报型、示范观摩型、考核竞赛型等。教研型说课是指备课组、教研组内部的小范围的说课,其形式比较自由,内容比较宽泛,气氛比较宽松,有利于同行间的交流、切磋。汇报型说课是向前来听课的领导或同行进行说课的实际操作,显示说课活动开展的状况和水平,求得批评指导。示范观摩型说课则是说课说得比较好的教师作出样子,供大家研究学习。考核竞赛型说课是检验教师水平,选拔优秀教师的说课。这种类型的说课面对的是正襟危坐的评委,说课的内容和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并制订一些规则和评分标准,以保证公平公正。
5、说课的基本要求
(1)语言:表述准确、流畅、生动、形象;语言幽默,富有节奏感。当然说课语气和语言节奏的变化,还应当依据说课的内容,而不能随心所欲。
(2)内容:正确、完整、系统;有序、连贯;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3)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4)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5)其他要求:要有创造性;控制好说课的节奏;讲究说课的风度。
(三)上课
1、上课的几个基本环节
上课是教师依据教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师生间双向互动活动。在这种双向的互动活动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上课,从课型上看,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新授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练习课是教师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练习课又分为单一练习课和综合练习课。单一练习课是针对某一学习内容而进行的练习;综合练习课是针对相关的问题而进行的练习。复习课,是针对某一段的教学内容而系统地引导学生进行梳理,进一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系统性是复习课的显著特点。课型不同,教学环节也不尽相同。下面以新授课为例阐述上课的几个基本环节。
语文新授课一般经过以下环节:导课——教学新内容——结课。
1.导课。即导入教学内容。导课是安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常用的导课类型有:联系旧知导课、设置悬念导入、审清题意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实物演示导入、直接导入、故事导入、利用名言警句进行导入,等等。无论选取哪种形式进行导入,都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要有助于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导入的语言要精练,设问或讲解能引人入胜,激起情趣,发人深思。导入的时间要适度,时间一般2—3分钟,否则喧宾夺主,影响新课的教学。
导入是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的再创作活动,是教学的首先环节。好的导入设计和运用是教学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特别是新授课)导入语必须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的注意力和情感迅速指向所学内容。
导入的类型和方法的选择因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定,不可随意草率。导入除认真设计导入语外,在教学中,还要有教师的态势语的积极配合,使教师的语言与情感融为一体。2.新授环节。新授环节是上课中的主体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把提问、讲解与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探究有机结合,实现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协调发展。这一教学环节一般要经过检查预习和围绕教学重难点分步实施教学的过程。这里着重就分步实施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讲解和指导的方法进行阐述。
(1)提问。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向学生设置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及其言语反映,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行为方式。有人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是一连串的好的问题的设计。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提问是有重要意义的。
(2)讲解。讲解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运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思维,表达思想的教学行为。教师通过准确、形象、具体、生动的课堂讲解,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而广泛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可以把学生难以解决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可以把学生感到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把学生看不到的情景,变得栩栩如生。教师的讲解,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陶冶感情,提高审美情趣等,都有着深远影响。
在新授环节中,教师除必要的提问、讲解外,还要有必要的板书,更为重要的是把读书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读书中思考,讨论和探究问题,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结课。即课的收尾,也称断课,或教学小结。它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后,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转化升华的教学行为。结课虽然在一堂教学中只占三、五分钟,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结课如同聚光灯一样,将学生的知识聚集起来,进行归纳、小结,帮助他们完成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了然于心,永志不忘。结课的方法有很多,如总结式、表演式、欣赏式、抒情式、悬念式、延伸式、畅想式、激发式,等等。结课方法要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选择,以求得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2、上课应处理好的几个基本关系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组成的,是一个复杂的教学系统,其构成要素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些要素中,教师、学生是最重要的要素,直接影响教学形式和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要把这些要素在一定的时空中合理支配和组合,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关系。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师生关系直接影响教师的教的方式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满堂灌,自己独霸讲台,学生听记笔记,教师始终处于“讲”的地位,而学生始终处于“听”的被动地位。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教师灌输的知识,没有通过学生“自嚼”的过程,由于受教师讲的约束,学生往往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几乎成了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更难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独立人格。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是要建立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其核心就是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把人作为活动的主体,充分体现人的自身价值和本质力量,尽力为人的主动和协发展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消除“师道尊严”的影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关心、激励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心自由地体现和舒展,使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自然会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增加师生间信息交流,产生和谐共振的教学效应,这对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和人文精神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2)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的内部活动,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学生主体性的特征是自主、能动和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是学生为教师的“教”服务,即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始终立足于学生,而不是立足于教师自己,是强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阅读、多表达、多交流,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学的重要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表达、主动获取,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摒弃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性和主体性并不矛盾。学生的主体性依赖于教师主导性的支配和调控,教师主导性发挥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学生主体性效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生自主钻研,去思考发现,去获取运用知识,去形成学习习惯,去主动发展自己;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鼓励,给予指导,给予解疑答难,给予评价肯定,给予概括总结,从而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正如叶圣陶所说:“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由此可见,教师的这种主导,是对学生学习的诱导,是辅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得之”,是帮助学生主动发展。
(3)处理好讲与读、读与思的关系,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讲,是语文教师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教师的讲,有助于学生的解惑,加速语文学习的进程。我们不能把课堂上教师的讲一概斥之为“注入式”。在学习中,由于学生社会活动、认识水平、知识结构和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局限,学生不能自己独立理解,这时教师要讲。课堂上学生常有“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的情况,此时教师该讲,而且要畅讲。教师的讲,关键在于讲什么,怎么讲。讲,应该是精讲,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精讲应做到学生懂了的,或在教师指导下能自己读懂的,不讲,学生不能接受的,不讲,与学生读练无关的,不讲。讲,应该深入浅出,要言不繁;讲,不只是讲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讲学习语文的方法,即讲思维方法,讲自学方法和纠错方法。
但是,教师的讲不能代替学生的读。要把学生读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读,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读的活动是阅读者(学生)把读物(教材)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把读物的思想内化为自己思想的学习实践活动,阅读者必须通过各种器官感知文字符号接受信息,经过思维进行加工贮存,达到理解,才产生灵感,悟出道理,滋润情感,完善人格。
在读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以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受能力。是语文学习优劣最重要的标志。教师要通过多种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精妙,感知字词篇章的含义。读书,还要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把读与思有机结合。语言和思维密不可分。阅读语言文字是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可知的形象,从而让学生产生“灵性、悟性、创造性”,就必须要求学生有积极的思维参与才能实现。而学生积极的思维,是靠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诱导的。一节好的语文课,是教师一联串的好的问题的设计。好的问题的设计不是零碎的,一问一答式的,或是简单重复的提问。问题的精心设计应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思维产生激越奔流、一泄千里的态势,并能举一反三,产生“思维灵感”效应。
在认识和处理好讲与读、读与思的关系中,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条件.(四)听课和评课
听课和评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1、听课
(1)听课的类型
听课是有目的性的,其目的性是多方面的,如检查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研究教学方法等。从听课的目的性划分,听课可分为检查性听课,辅导性听课,观摩性听课,研究性听课。
检查性听课。是以检查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思想、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听课。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和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查听课,有助于教师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辅导性听课。是以帮助年轻教师和教学有困难的教师掌握教学方法为目的的听课。这种听课的方式,一般要求听课者参加教学的全过程,从帮助备课到听课到评课,进行全面的分析指导。
研究性听课。是以研究教学方法,揭示教学规律为目的的听课。带着问题听课是研究性听课的特点。如某项实验研究课题教学研究,不同教师同篇课文教学研究,不同教师教学风格教学研究等,通过研究性听课,进一步感悟教学方法,揭示教学规律,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观摩性听课,是以总结和学习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为目的的听课。被听课的教师在教学上有其示范性,其自身素质及其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能给人启发和美的享受。
(2)听课的内容和要求
听课的内容涉及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等多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关系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调控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表现等。听课中要看教师对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全面、具体、有重点;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是否正确,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解决;对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合理;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切实可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协调发展。对教学关系的处理,是否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环节是否张驰有度,疏密相同,环环紧扣,首尾贯通。对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可从以下方面衡量:教学态度是否亲切、自然、大方;教学语言是否清晰、明白、流畅、生动;是否使用普通话;教师书写是否工整、清晰、有条理、有无驾驭课堂的能力等。
学生的学习行为也是“听”的重要内容,看学生是否发挥了主体效应,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显现鲜活的学习气氛。
听课有如下要求:
①做好听课准备。首先要确定听课目的,制定听课计划,安排听课时间;二是要了解讲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三是要备好专门的听课笔记本。
②记好听课笔记。听课是评课的基础,听课应作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包括听课人的姓名,授课班级及人数,听课时间,教学课题,课型,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听课后记等。听课必须思想专注,观察全面,既要注意教师的活动,又要注意学生的活动和反应。要按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提纲挈领地记下主要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方法,较详细地记录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作归纳小结的语言。此外,对各教学环节所用的时间、课堂内被提问的人数、学生读练的人数和次数,以及课堂中师生间、生生间情绪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等等,也要记录下来。记录后听课
2、评课
教师要及时整理听课内容并写出听课意见。评课是在听课的基础上进行的。评课可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种形式。自评是由讲课者自我分析,主要对教学目的确定、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自我感知的经验教训等方面作出评价。他评是听课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全面、重点突出。教学目的包括学生的认识目标和学生的情感目标。是否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结构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教学方法选择运用是否恰当,教与学的关系处理是否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表现。
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学生是否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是否围绕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否把握学习重点、达到了学习目标等。
评价教学效果,既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别是学生在教师主导下是否积极主动的学习。
评课要及时认真地进行。评课时可先邀请讲课教师自评;评课要根据教学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对于教师的优点,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教学中的不足,要给予必要的剖析,并与讲课教师坦诚的交换意见,以资借鉴。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 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
(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
(二)识字写字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二、识字写字教学的理念
1.遵循儿童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识写要求分开,低年级多认少写;
3.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4.开拓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走开放识字之路。
三、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
自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横向来说,每个学段都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三个维度,提出“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比较全面。纵向来说,四个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彼此联系,循序渐进,体现了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具体说,我们可从下面五方面来看。
1、情感态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都提出了情感态度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形体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等,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习惯,培植热爱汉字的感情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
2、质量目标
“认识”和“学会”要求不同,“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书写。”这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精神。既可让学生尽早地进行阅读,又可减轻学生的负担。
3、数量目标
认识:1600-1800 2500 3000(左右)
学会:800-1000 2000 2500(左右)
可以看出,低年级识字量较大,这样可以让学生尽早地进行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同时更有利于小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4、识字能力目标
识字能力是指学生独立学会汉字的能力,它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小学生具备了识字能力,就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会2500个常用字的任务,从而为独立阅读和顺利地进行书面表达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在教给学生识字的同时,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四、汉语拼音教学
(一)汉语拼音教学的意义
1、帮助识字
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表音文字,看着字形就能读出音,如英文。表意文字,字形能反映出字意,但看见形,不能读出音。汉字是表意文字。掌握了汉语拼音,就能借助拼音读出生字的音,纠正读错的字音,还能在阅读注音读物时借助拼音认字。
2、帮助学习普通话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语音有很大的不同。只有说普通话,才能克服方言的障碍,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
学校正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教学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语文课是教学普通话的主要阵地。因为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在语音,所以学习普通话,重点在语音。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这个工具,就能利用它来纠正方言土语,纠正读不准的音调,做到语音正确,较快较好地学会普通话。
过去有一段时间,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汉语拼音具有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这三项功能。初入小学的孩子既要学习好汉字,又要学习好拼音字母,难度偏大,负担过重。特别是用汉语拼音帮助阅读,学生必须能够直呼音节,而直呼音节对广大学生特别是方言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不仅费时而且难以做到。现降低了要求。(不提。当然,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仍可要求学生直呼。)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 学生自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见第一学段中的有关要求)。
(三)汉语拼音教学的内容
1、第一册(一般安排在前半期):集中学习汉语拼音,即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认清形;会认读四声;学会拼音方法,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声母(21个)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韵母(24个)ɑ o e i u ü ɑI ei ui ɑo ou iu ie üe er ɑn en in un ün ɑnɡ enɡ inɡ onɡ
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n yin yuan yinɡ
这个内容用四至五周的时间完成。注意:是拼读音节,而不是直呼音节,是书写音节而不是默写音节。这样,有利于大面积达到汉语拼音基本的教学要求,有助于改变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的状况。
2、第三册: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四)汉语拼音教材的特点
1、减少内容,简化规则,使学生易于接受。
(1)把Y、W(名称叫“呀、蛙”,它们并不是真正的辅音。《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i、u、ü 三行的韵母自成音节时,分别使用Y、W,它们只是起隔音作用的字母)当作声母来教,直接和韵母相拼,这样,可以省学加、换Y、W的拼写规则。
(2)iou uei uen直接教省写式,不教省略规则,自成音节时用y、w同韵母直接相拼。
(3)少教了三个单韵母(-i(前)、-i(后)、ê)、五个复韵母(ia iao ua uai uo)、七个鼻韵母(ian ianɡ ionɡ uan uanɡ uenɡ üan)。
2、循序渐进,化难为易,减少教学程序。
3、运用形象直观的插图,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4、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促进语言的发展。
北师大版:边认字边学拼音,由字引出声韵母。江苏版:学一部分声韵母认读一课生字。每课都编排了一首儿歌,教学时可由带领学生拼读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拼读,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促进语言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汉语拼音教学的一般步骤
一般说,一节汉语拼音课的教学过程为:以ɑi为例来讲。
1、复习检查:
复习内容:前一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与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可利用卡片或小黑板。
2、教学新课: 1)发音:
(1)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2)教读新音。教师范读;教师说明发音方法;学生仿读。
(3)练读新音。形式要多样,训练的面要广,训练的量要足。特别是应让学生个别读,以发现问题。
2)声调:这是针对韵母来说的,声母不带调。
在第一课就要讲清四声的要领,教给学生口诀。后面的韵母可启发学生自己读四声。可在语言环境中学习四声,如:挨着、挨饿、高矮、热爱。
3)拼音:教给学生两拼法和三拼法。先拼不带调的,再拼带调的;先拼书上写出的音节,再拼书上没写出的音节。(注意不要拿出错误的音节来。)4)书写:讲清四线格的名称、字母的笔画、笔顺、所占的位置、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从第一课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复习巩固:
(1)抓重点、难点;
(2)形式要多样:找朋友、开火车、读口诀、滚雪球等;
(3)指导读书。
4、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点明教学重、难点,归纳新音和拼音的特点,表扬、总结学习情况,布置少量作业,以巩固新授内容。
(六)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
1、示范、观察、模仿法:教师作发音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口形、舌位,体会发音方法。与此同时,可以配合发音部位图进行说明。如zh的教学。这是拼音教学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应强调让学生观察。如b u
2、引导法:利用儿童已掌握的声母、韵母的发音,帮助学习难发的声母、韵母。如: o-elu wen-nuɑn xin-niɑn
3、比较法:把两个或几个声母、韵母放在一起,比较音、形的异同。
4、演示法:教师运用手势、教具作必要的演示,表示发音部位的动作或发音特点。如声调、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5、夸张法:为了突出发音的特点,有时有意将口、唇、舌的动作适当夸张,有时有意将声音拖长、加重,这样,学生的印象较深,对发音特点也容易领会。如:b-p ɑi
6、分解法:利用插图引出句子,从句子中分解出词语,从词语中分解出音节,最后从音节中分解出声、韵进行教学。如:b
7、局限法:练习发音时,设法使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受到限制,以便正确发音。如:n
8、口诀法:伞把t,拐棍f,靠背椅子真像h。
z、c、s后有椅子,翘起舌头zh、ch、sh。(椅子一靠,舌头就翘。)
讨论:看补充资料上的拼音教学内容,教师采用了那些拼音教学方法?他是怎样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
(七)汉语拼音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给方法。
重点:教学字母和拼音方法。难点:教学声母和鼻韵母的发音及三拼连读。方法:指发音方法,拼音方法。同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施教。
2、加强常用音节的训练,培养熟练拼读音节的能力。
普通话语音中有400多个音节。常用的可以先教,不大常用的后教,最不常用的,可以不教。常用音节的训练,是从声母教学开始的,一般的作法是学了单韵母以后,边学声母,边教拼音方法。学完声母,应掌握拼音方法。这个阶段是最基础的阶段,要下工夫,花力气,教学生掌握拼音方法。教复、鼻韵母时,是拼音方法的再现,可继续教给方法,培养能力。到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一般能熟练拼读音节。
3、教学方式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充分考虑低年级与幼儿园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衔接,考虑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使教学有趣味,教学方式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努力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景和语境。如听音取卡片、小小邮递员、摘果子、购物、开火车等。
案例:b p的教学
4、与识字、学说普通话相结合。
5、注意汉语拼音的复习巩固。每节课后要复习巩固新学的知识,每部分内容教完之后,要进行归类复习,如形近字母的比较,音近字母的分辨。教完汉语拼音教材,要进行全面的复习巩固,使学生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写一个汉语拼音声母或韵母的教学设计。
试教内容:任选一个声母或韵母,教学时间为8-10分钟左右。(如ɡ üe)
五、识字写字教学
小学生集中学习了汉语拼音就掌握了识字的工具,就可以利用汉语拼音来帮助识字了。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
1、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要读书、作文必先识字。字识得太少,阅读、作文必将遇到很大困难。所以说要教学生掌握书面语言,能读会写,必先认识足够数量的汉字。我国传统识字教学就是这样做的。学生先用一两年的时间读完“
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三、百、千”是识字材料,读完后就能识近两千字。然后再去读“四书”、“五经”,再去做文章。可是自1912年我国实行新学制以来,片面强调识字要合乎儿童兴趣,要贴近儿童生活,造成识字量锐减,每课只学三五个字,结果两年下来,学生的识字量不到一千字。这就造成识读的矛盾,识字拖了阅读的后腿。要缓解这个矛盾,就得将低年级识字量提高。然而,识字量多,学生的负担又会太重,吃不消。
如何解决呢?“识写分流”,即将生字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识会写,一类是只识不写。识字负担重,不是重在识上,而重在写上。小学低年级学生手部小肌肉不发达,对笔画的长短、轻重的控制不大精确,手眼还不够协调,写字既缓慢又吃力,相对来说,只识不写就要轻松一些。
2、揭示汉字构字规律
(1)看图会意明字理
(2)学习形声字
(3)抓住部首带一串
3、吸收传统蒙学经验
(1)韵语识字的经验
在识字教学阶段,如果让儿童去学一个个不能表音的单字,那会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学习兴趣,勉强学了,也不容易记住。但如果编成韵文,整齐押韵,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的兴趣,又容易记忆。
(2)读书识字的经验
传统蒙学最主要的识字方法是读书识字(即所谓随文识字)。即便是开始的集中识字,也是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条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仍有现实意义。
(3)重视写字的经验
前人十分重视写字。这几十年,小学生字写得不大好,主要原因是丢掉了传统的好经验,既不描红也不仿影,过早地离开了依傍自由发展,写出的字,笔画像火柴杆。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管写得对不对,不管写得好不好,致使学生字写得不好。现在的小语教材都非常重视写字的训练和指导。
4、注重在生活、实践中识字
(二)识字教学的方法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要素构成的,因此,识字教学包括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三个方面,下面分别介绍常用的教学方法。
1、字音教学——基础 “准”
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是基础,要力求“准”。一般来说,教学方法有: 1)借助拼音学字音
2)形声字——声旁助记 3)多音字——据词定音 4)音近字——比较辨析
讨论:如何指导学生读准下列字的读音?
还 妈——蚂 壮
2、字义教学——核心 “活”
字义教学方法不恰当,会使学生越听越模糊,越听越糊涂。学生对字义理解不清,就不能正确地运用。如:今天天真蓝。我家门前的小河很难过。做作业时,我总是从容易的做起。
字(词)义教学的方法很多,其基本要求是根据字词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直观法。直观法就是运用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灯片、幻灯、录像或动作、表情、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如“袖”、“仰”。
2)联系法。联系法就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如“更”。3)选择法。选择法就是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从而理解字词义。如“疾”。
4)比较法。比较法就是让学生利用熟悉的同义词、反义词帮助理解生词的意思。
5)运用法。运用法就是让学生用组词造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理解字词义。适用于既无法用动作演示,又无法用语言或其他的方法把字义解释清楚的字词,特别是一些虚词。如:也、把。6)构字法。构字法就是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通过分析字形来理解字义。如“伞”、“笔”等字。
总之,字义教学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具体的语言环境,坚持直观性原则,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字的含义和用法。
讨论:请说说以下字词各用什么方法释义。
叼 首 托 曲 抱 饱
3、字形教学——难点 “清”
汉字数量多且形体各不相同。可以说,字形是识字教学的难点。
1)笔画分析法。笔画分析法就是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
3)造字分析法。造字分析法就是利用汉字的造字特点来识记字形。如象形字“日、月、水、火”等,会意字“看、尘、尖、众”等字,指事字“本、末、刃”,形声字“晴、睛、请、清”。
4)形近字比较法。即引导学生通过对形近字字形差异的比较来识记字形。如“商—摘” 5)口诀字谜法。口诀字谜法就是利用编口诀、猜字谜帮助识记字形。6)直观形象法。
讨论:怎样让学生记忆下面的字形?
休、捧、棒、聪、灭、埋、旱、臭、甜、碧、琴、赢、鸟、掰。
以上我们从汉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一些教学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的。在实际教学中,这三者当然是密不可分的。具体到某个字的教学时,又应根据情况确定音、形、义哪方面是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布置课前试讲:从小语教材中选出一至两个生字,教学音、形、义。
(三)识字教学改革实验简介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改革实验大约有二三十种之多。其中侧重从字音入手的有注音识字和汉字标音识字等,侧重从字形入手的有集中识字和部件识字等,侧重从字义入手的有分散识字等,侧重从形义结合入手的有字理识字等,从音义结合入手的有听读识字等,从形音义联系入手的有字族文识字和韵语识字等,此外,还有计算机辅助识字、“四结合识字”等。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效果较好的、影响较大的识字教学实验。
1、集中识字
1958年由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始创,1960年北京景山学校加入,“文化大革命”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投入研究,逐步形成了“两山·一所”的集中识字教学流派。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做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此外,基本字带字还采用部首带字的形式。
集中识字教学的优点是:(1)依据汉字规律,把音、形、义有内在联系的字分别归类集中编在一起,学生依据规律识字,举一反三,有利于识字能力的提高。(2)识字课上,任务明确集中,教学目标单一,识字量大,速度快。前两年基本完成识字任务,(教学实践表明,采用集中识字方法教学,大多都能在两年内识字2000个以上)。从三年级开始,即可相对集中精力于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
依照汉字规律编排识字教材给集中识字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其缺点主要有:(1)要儿童集中记忆在意义上互不关联的一批生字,难免单调乏味;音、形、义有内在联系的一组字中,难免有字形过繁、意义抽象、使用率不高的字出现,又会造成新的教学难点,教学中处理不当,会加重学生负担。(2)由于识字量大、速度快、编写课文时很难全面照顾所有生字,总有一些生字不能及时运用和巩固,容易回生。(3)由于小学生年龄特征所限,观察不够精细,所学生字过早归类辨识,反而容易造成混淆。
2、分散识字
1958年由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实验成功的一种注重音、义联系,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为主要特征的识字教学方法。它与集中识字以字形为核心不同,强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后来被称为“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分散识字先教学汉语拼音,采取看图识字等方式教学一些独体字,打好识字基础。而后采取“多读课文多识字”的方法,随课文识字,两年学习课文近180篇,识字2000多个。
在识字教学时,具体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依据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边读文边识字;(2)把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提出来先学,其他的随课文讲读时再学;(3)先学字词后读文;(4)在理解课文以后再学生字词。
这种识字方法从改革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入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识字的同时通过阅读发展儿童的语言。此外,注重激发识字兴趣,强调打好识字基础,教给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也是分散识字的主张和实施要点。
随课文分散识字,既可保证识字质量,又可同时结合进行语文训练。但是,相随而来又有一些不足:(1)因为生字是随课文出现,就不能像集中识字那样充分利用汉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2)因为识字任务分散、速度慢,受识字量的限制,课文不易编写。这个识字量小、进度慢的缺点,是应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3、注音识字 这是1982年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一些专家的指导下,黑龙江首创的识字教学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一改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力求加快识字的做法,旨在从发展语言入手,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使初入学儿童不至于因为完成繁重的识字任务而中断了语言的发展。相反,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及时的训练,与此同时学习汉字。具体地说,以学好汉语拼音并发挥其帮助阅读的功能为前提,以寓识汉字于学汉语之中为原则,在儿童未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借助汉语拼音,使听说读写同时起步,相互促进,达到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和同步识字的目的。儿童入学,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借助拼音阅读纯拼音课文继而阅读注音课文。儿童在读注音课文的过程中一目双行,既看上一行汉语拼音,又看下一行汉字,很自然地对汉字边读边识,渐碰渐熟。这所谓是“无师自通”的不定量识字。同时,设写字课,有计划地识字写字,这所谓的“有师指导”的定量识字。实验表明,使用该法,儿童读书多,识字多;到三年级末,人均识字3000个,会写其中的2400个;儿童说普通话的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这个实验,单就识字来说,效果是很好的,但在推广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1)在“双读”中识字,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熟练的读拼音的能力,必须有认识汉字的自觉要求,必须有相当强的注意分配能力。这些要求是比较高的,因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拉大识字效果的差距。(2)这种教材在双行阅读阶段尽管每课也提出一定的识字任务,但它的主要特点还是依靠学生个体的随机识字。如果对识字任务规定过死,要求过高,就会冲淡提前加强读写的实验特色。所以,各个学生在一课中认识多少汉字、认识哪些汉字,教师不易掌握,甚至连学生自己也不很清楚,因而难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复习巩固。(3)由于对识字并不要求“四会”同步,却又提要求学生大量写作,所以学生作文中容易出现错字、别字。这是所有“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都存在的普遍现象。
4、字族文识字
由四川省井研县鄢文俊等于1960年开始探索、1980年成形并开始实验的一项识字方法。它在传统识字经验和集中识字等经验的启发下,认为在汉字中有一定数量具有派生能力的“母体字”,“母体字”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常用字,称为“子体字”。经过筛选,精选出2500个常用字。把用母体字带出的一批批音、形相近的合体字,组成一个个“字类家族”,称做“字族”。在2500个常用汉字中,确定母体字220个,字族389个。而后,以一个字族中的字为主,编写出课文,称做“字族文”。利用编写的一篇篇字族文来识字,是字族文识字的主要方式。字族文题材有韵文、散文,并有三字文、长短句、对子歌等形式为辅助,组成形式多样、朗朗上口的识字载体,充分体现了汉字文化的民族特点。字族文的创编为儿童识字提供了喜闻乐学的好内容和好形式,开辟了识字教学的新路子。
字族文识字吸收了集中识字重视汉字构字规律的经验,分散识字重视在语言环境识字的经验,以及注音识字重视在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中识字的经验,将三者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体现了“字形类联”“字形类聚”和“字义类推”的特点,小学生在两年中识字可达2200个以上。
5、字理识字
这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湖南省岳阳市教科所贾国均提出的识字教学法。字理是指汉字的构字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即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达到识字的目的。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有:图示法、点拨法、、联想法、演示法、歌诀法、猜谜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抓住了识字教学的主要矛盾——汉字形与义的矛盾,把握了汉字的本质特点——表意性,它适用于任何一种语文教材,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儿童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有效防止错别字的产生和减少错别字,而且有利于儿童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6、听读识字
听读识字自1984年开始实验,主持人为天津教育科学院谷锦屏老师。它是指学生不识字时,听别人(或录音)读书,听会记熟之后,再自己反复读书,用记忆中的字音、字义和字形对照,一回生,二回熟,渐渐地,边读书边认识了书中的汉字。
这种识字方法通过整体输入、无意接触、自发模仿、重复有趣的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识字法为学生学习汉字提供了“字义场”,即把汉字的读音放在一定的“字义场”内,为理解字义打下基础。当集中归类整理阶段过后,除重点解决字形外,理解字义就利用听读。
7、四结合识字
这种识字方法是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认知学习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实验研究,把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查用字典、汉字编码和汉字打字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到“识字、查字、编码、打字”的四结合。这种方法使学生不仅能通过识字教学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能反过来通过“四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汉字间架结构、笔画、笔顺、读音和字义的理解。
1994年以来,四结合识字已经发展为利用计算机技术改革小学读写教学的“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实验研究”的课题。主持人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
(四)写字教学
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学习书写的过程,是巩固识字、体会汉字文化、接受民族文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负责的精神。因此,应在各个学段重视写字教学。
1、写字教学的内容
(1)铅笔字的教学
铅笔字是学生正式接受写字教育的开始,教学要进行细致、科学地指导。
①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坐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
②教给运笔的方法。
③教学生使用田字格。
④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
(2)钢笔字的教学
①教给学生执笔和运笔方法。
②指导钢笔字的结构。
③指导写钢笔行楷字。
(3)毛笔字的教学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3-4年级“能用毛笔字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在7-9年级“用毛笔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①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
②指导写好笔画、安排结构。
③指导学生摹书临帖。
2、写字教学的方法
观看《写字教学》教学录像,讨论教师是怎样指导学生练习写字的。
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观察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熏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用语言来讲解写字知识、书写要领的方法。讲授时应突出重点,解除疑难。语言要准确精练,通俗明白,有吸引力,富有启发性。观察法。观察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用直接知觉去观察汉字的造型特点的方法。指导观察时要注意一要有目的,有具体的观察要求。二要有顺序。三要动脑。有了准确的观察,写出来的字就容易符合要求。
示范法。教写字只靠讲不行,必须书写示范。教师示范时应注意动作缓慢,可边示范边讲解,帮助学生看准字的形态,看清书写的过程,进而理解运笔造型的道理。引导他们眼看、耳听、心想,加深体验。
比较法。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字的特点。写字教学中有正确与错误、美观与丑陋、主要与次要的对比;比较的形式也有新旧知识之间的比较、示范比较、正误比较、练习情况自我比较等。比较时,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比较,也可独立运用比较的方法认清字形,分析字的特点,有效地进行书写练习。
实践法。学生写字,不是要口头懂得多少写字知识和书写规则,而是要在实践中即练习书写中体验和掌握书写技法,形成书写能力。练习书写要与观察、思考、记忆结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书写实际,合理安排时量和难度,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练好字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心需要。
熏陶法。熏陶法是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审美趣味,引起审美心理的逐步变化。运用熏陶法,应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受到环境的感染。如布置浓厚学书氛围的书法教室;引进文学艺术书法作品,增添书法欣赏的文化品位和趣味性;经常观察碑帖、字帖,让学生体悟中国书法艺术美。
多媒体辅助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形象,富有动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掌握写字方法与技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如运用多媒体演示汉字的笔画或书写过程,能促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汉字的笔画书写要点和笔顺书写规则;运用多媒体展示名家书法作品或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评,展示自己的习作并学会评价,从而不断地提高审美能力。
以上是基本的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不能孤立地使用。应考虑学生的实际,因人而异,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讨论:观看一节识字写字教学录像,试评析这一节课有哪些优点。
布置试讲:从小学语文教材中任选一课汉语拼音教学内容或识字写字教学内容,写出教学设计,并分组进行试教。
第二节 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的概念
1、阅读: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广义上说,读书、阅报、读通知、看图纸,甚至看图像,都是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狭义上说,专指阅读书刊报章的文字。在语文教学中,则特指阅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外读物。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
2、阅读教学:是指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语文教学活动。1)阅读教学的要点:
(1)对象是学生;
(2)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3)要安排大量的阅读实践;
(4)终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阅读教学与对话理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阅读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读者的阅读,正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
阅读包括两方面的信息加工:外界输入的视觉信息(字词、文章)、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学生原有的经验基础)。
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体现得尤其突出。现代对话理论已被许多国家的教育家认同,并吸收到政府制定的母语教育有关文件中。
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顾及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
案例:《关于“绿”的教学反思》
(1)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3)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1、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2、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三、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看新课标中的有关内容。目标在以下三方面加以突出:
(一)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突出了多读,重视语感和语言积累;
(四)突出了阅读能力的培养
四、阅读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阅读教学的内容包括词、句、段、篇、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复述、背诵等方面的内容。
(一)词语教学
1、意义
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理解语言,学习语言,都是以词为单位的。理解词语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所以,要重视词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起始阶段,更要抓好词汇教学。
2、教学内容
词语教学的内容概括地说,就是要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积累运用。重点是理解词义。
3、教学原则
(1)突出重点
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三类词:生字生词;生字生词;熟字熟词(词义、词性发生变化的词;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的词)。
(2)力求准确
例:《守株待兔》一课中的“窜”的教学。小结:词语教学要讲究科学性,力求准确。
(3)注意通达
学生观看录像:看两位实习老师分别是怎样指导学生理解《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石笋”一词的。讨论:那位同学上得好?为什么?
小结:讲解词语的目的是让学生由不理解到理解。因此,解释要通俗易懂,注意通达。
4、词语教学的方法
理解词语是词语教学的重点,积累和运用词语是词语教学的关键。
词语教学,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方法,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有一些作法,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选择时机,精心设计
词汇教学要贯彻阅读教学的全过程,理解词义要与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词义教学。一般说来,有三种处理的方式;讲读课文前、讲读课文中、讲读课文后。
(1)有的词语,学生不能从上下文中领会它们的意思,而且不首先弄懂,可能成为讲读课文的“拦路虎”,应在讲读课文前“扫除”,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山崖、峡谷、珊瑚、龙虾“等,这些词语离开课文可以讲清,故可以放在讲读课文之前学习。
(2)大部分词语,应放在分析讲读课文的同时进行理解,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他们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思想。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海防前哨、五光十色、瑰丽、威武、绽开、蠕动、栖息”等词。
(3)还有的词语,在课文中是带总结性的,或者是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在讲读课文之后还应提出,这样才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富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小学教材中还有很多寓言、成语故事,如: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等,也属于这种情况。
2)因词定法,区别对待
因为词语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词义,所以我们侧重来看看怎样指导学生理解词义。几种方法,即:直观演示、结合课文、联系已知、比较辨析、分析词素法。
总之,词义教学的方法很多,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法常结合起来运用,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3)由例及类,教给方法
例《狼牙山五壮士》中的教学片段。
4)多法并用,指导积累
(1)凭借语境积累词语;(2)用归类法积累词语;(3)组词的方法积累词语;(4)用竞赛的方法积累词语等。
5)联系实际,加强运用
讨论实践:怎样指导小学生理解下列词语:
《富饶的西沙群岛》:山崖、峡谷、珊瑚、龙虾、瑰丽、威武、绽开、蠕动、栖息、富饶、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
布置试教:《我要的是葫芦》(第三册)中的“葫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囫囵吞枣”。
(二)句子教学
句子是由词和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要读懂文章,必须先读通一个个句子。
1、需重点指导学习的句子:
(1)含义深刻的句子。“至于看桃花的名所,是龙华,也是屠场,我有好几个青年朋友就死在那里,所以我是不去的。”(《给颜黎民的信》)
(2)对于表现主题思想有较大作用的句子。“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了40年,共同创造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在40年里,在向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伟大的友谊》。
(3)内容和结构都比较复杂的长句。“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大海的歌》)
(4)生动形象的句子。如《鸟的天堂》中“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5)在文章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不分你我,亲密合作。”(《伟大的友谊》)
(6)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难以理解的句子。如《草原》中写草原的自然景色的句子:“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
2、指导学生理解句意的方法
(1)从抓关键词语入手;
(2)联系上下文理解;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4)联系时代背景理解;
(5)抓主干理解句子;
(6)直观演示理解句子。
3、句子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年段不同,要求各异。
(2)形式多样,讲求实效。(3)注重语境,少讲术语。
讨论:试分析下列句子各采用什么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美丽的小兴安岭》)
2、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手术台就是阵地》)
3、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4、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十里长街送总理》)
5、这时候(秋天),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美丽的小兴安岭》)
6、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小马过河》第三册)
布置试教:从以上内容中任选一句,设计教学过程,试讲。
(三)篇章教学
篇的教学在学生能够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进行。《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标准的思想感情”(第二学段);“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撒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第三学段)。这里包含的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理清文章思路;二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是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四是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篇的教学要求逐步提高的不同层次。在不同学段,应有所侧重地加以训练。其中前两项的教学主要在低中年级进行,后两项主要是在中高年级进行,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所以篇的训练的内容在不同的学段虽然各有所侧重,但绝不能截然分开,孤立地进行,而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
1、理清文章思路
文章思路,是指作者在理解和表达客观事物时思想的脉络。“文章皆有路,遵路识斯真。”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既能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透,又能让学生学习表达的方法。
指导学生分段是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有效的方法。分段是把文章分成结构段(或称逻辑段、大段)。结构段在意思上比较完整,在文章中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划分段落有助于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了解作者的思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分段的主要方法是归并临近的自然段为结构段,即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结构段。此外,还有先找出中心段,再分段。这种分段方法适用于中心段比较明显的课文。还可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划分段落。记事的记叙文,一般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几个阶段来分段。一个阶段,一般是围绕一个意思说的,可划分为一段。
分段,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逻辑思维训练。训练学生分段,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的习惯,而不要用开拓、中间、结尾这样的形式去套。这种通常所说的三段分法,不能说不对,但如果成为固定的模式,分段便失去了思维训练的意义。
分段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独立分段的能力,为了按划分的段落深入理解课文,而不是为了记住某篇文章该分几段的结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联系分段的机会,使他们在时间中锻炼提高分段的能力。在学生给课文分段之后,教师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不仅要注意学生是怎样分段的,更要着重了解学生为什么这样分。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路,而不要用一种固定的答案去限制学生的思维。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读懂课文的重要标志。通过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1)归并段落大意的方法。即先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再在深入理解每段内容的基础上把各段的段意连起来成为连贯的一段话,这一段话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提问题的方法。即按课文的思路顺次提出几个问题并根据课文的内容对问题做出回答,再把回答的要点归纳到一起。如阅读记叙文可以依次提出: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主要人物是谁?事情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结果?回答了这些问题,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明文或写景状物的文章,可以按文章叙述的几个方面提出问题,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应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不同方法,并通过反复运用,逐步熟练,形成能力。
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过于简单,如概括《狐狸和乌鸦》是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这不能说已经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过于烦琐,几乎是复述课文内容,这说明学生还不能分清主次,抓不住主要内容。出现这样的情况,要注意分析原因:是因为不知道怎样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还是对课文没有较准确的理解。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以具体指导。
3、了解课文中心
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仅仅能做到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把握课文的中心,也就是能够懂得作者的写作目的,了解作者通过课文的内容要表现什么,说明什么,歌颂什么,批评什么,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是篇的教学的一个重点。
课文的中心是由课文的内容透露出来的,课文的内容是服从于中心的。课文的中心,有的明确说出来,有的暗含在课文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加以指导,使学生掌握一些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1)抓课题。有的课文的标题点明了中心,如《伟大的友谊》,可以借助标题看出课文是赞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的。
(2)抓重点(词、句或段)。有的课文中有点明中心的句子,就可以抓住重点语句来概括中心思想,如《苦柚》中,旅居海外的伯父水的话:“在这个世界上,金钱可以买到山珍海味,可以买到金银珠宝,就是买不到高尚的灵魂啊!”这正是这篇课文要说明的问题。
(3)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分析来概括。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几件内容不同的事: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看到的情景,说明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读《水浒传》,说明鲁迅读书认真,而且注意教育孩子认真读书;谈“碰壁”,说明鲁迅痛恨旧社会,勇敢坚决地与反动派做斗争;救助车夫这件事和女佣阿三说的话,说明鲁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关心。我们把这些思想内容联系起来,往深处想一想,就会发现:作者写这些事,是从几个不同的方面说明鲁迅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敬爱伯父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这就是课文的中心思想。
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中心,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述几种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方法,都要以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为基础,因为中心思想并不是在课文的某些语句中突然冒出来的,而是渗透在整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之中的。所以,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的练习不能做为一个孤立的教学学环节,不能让学生在对课文思想内容还不够理解的时候就去乱找、乱猜中心思想,而要引导学生在从内容到思想的理解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阅读、思考,使课文的中心思想在头脑里逐渐明晰起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例:《挑山工》
2)不要用固定的模式去套,如“通过记叙„„,表达了„„思想感情,歌颂了„„思想品质。”而应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采用概括谈话的方式进行,或启发学生说读后有何感想,或评述文章中的人物,或分析主要事件„„总之,要因文而异。
3)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不能满足于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而要着眼于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决不能把中心思想的现成答案告诉学生,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体会。如《跳水》一课,教师指导学完课文后提出一个问题:“大作家托尔斯泰为小朋友写了这片故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发言踊跃。有的说:“他想告诉我们,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要像那位船长那样想办法解决问题。”有度说:“托尔斯泰是想告诉我们,做事情要考虑后果,最后追到最高的横木顶端,就走到了危险的地步。”有的说:“托尔斯泰是想告诉我们,开玩笑不能过分,开玩笑要有一定的分寸,过分了就可能出问题。那些水手开玩笑就过分了,这个孩子追猴子已经很危险了,可是他们还在哈哈大笑,弄得这个孩子哭笑不得,不停地往上追,最后出了危险。所以,开玩笑要有一定的分寸。”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谈出了自己的体会。这些回答不一定全面、准确,但都有可取之处。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果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就应当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宜用一个固定的答案来限制学生。只要坚持按照正确的路子加强训练,学生经历了一次次认真阅读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必定能逐步提高。
4、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感染和陶冶,不仅要理解、读懂,而且动心动情,这是篇的教学中较高的要求。
指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1)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最重要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像作者那样去想,仿佛自己身临其境。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群中,在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就很自然地深化了崇敬和怀念总理的思想感情。
(2)联系实际,产生共鸣。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使他们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烈火烧身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学生谈到自己被开水烫了、被火烫了时难以忍受的疼痛感受,对邱少云的伟大就有了更深的体会。
(3)感情朗读,加深体会。也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既可以把体会到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所以在阅读中要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朗读训练
1、意义
理解意义;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叶老说:“读文章,写文章,最好不要光用眼睛看,光凭用手写,还要用嘴念。读人家的东西,念出来,比光看容易吸收。有感情的文章,念几遍更容易领会。”
但是,我们如果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就会发现不少教师以讲代读,以问代读,一节课下来,难得听见学生读书的声音,听见的多是教师讲课的声音,学生答问的声音;有的虽然有读,却只是一种陪衬,一种摆设,一种形式。这怎么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呢?
2、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
3、方法
(1)明确目标
教学中,每次读的训练,都应有明确的朗读目标:或要求读准字音,读懂词句;或要求弄清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或体会语气、语调、思想感情等等。总之,要有明确的目标,不能为读而读。
看《燕子》第一节的教学片段,思考:李老师安排了几次读的训练?每次训练的目标是什么?
(2)教给技巧
朗读的技巧的掌握,有助于小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关键是怎样教给学生这些技巧呢?学生参看《燕子》第一节的教学,思考教师是如何教给学生朗读技巧的。看了这个例子,你受到什么启发?怎样教给学生朗读技巧?
小结:对小学生,教师不能架空讲授朗读知识和技巧,也不必讲述语法停顿、结构停顿、感情停顿之类的名词术语,而应在实际朗读过程中让学生模仿体会。
(3)加强理解
前面我们讲到:朗读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反过来,学生要朗读好课文,又需理解内容。理解和朗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指导朗读到就不能只从技巧上着眼,而应注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把指导朗读和指导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看《燕子》教学,思考:教师是怎样将指导朗读与指导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的?
(4)讲究形式
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讲究形式。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多种形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又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常用的形式有哪些?(个别读、自由读、齐读、范读、加动作有表情地读、轮读、配乐读)重点体会“引读”。
应注意的是,教学中不能单纯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的需要恰当地选用,特别是还应了解各种形式的优、缺点以及运用中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
讨论练习:请分析下列句段的特点,并说说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1、小马向四周望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嗒嗒嗒跑过去,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小马过河》)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3、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第十二册《马踏飞燕》)
布置试教:从上述三句话中任选一句,写出教学过程,并试教。
(四)默读训练
1、意义
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较之朗读,有它的优点:(1)有利于理解课文;(2)有利于提高速度;(3)适应范围大。
2、要求
一是要集中注意力,依靠视觉把文字直映到大脑阅读中心,不要用指读、唇读、数读,更不能出声;二是达到一定的速度,到第三学段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300字;三是注意默读的效果,能边读边想。
3、教学指导
(1)注意阶段过渡
一般来说,从二年级起,开始指导学生默读。学生刚刚学习默读时,绝大多数会不可避免地有嘴动和发出轻微声音的现象,速度当然很慢。这个阶段儿童仍不能直接从文字符号转变为意义,朗读的模式仍然起着不小的作用。直至三年级,有的学生虽不出声了,嘴唇也不动了,但喉头肌肉仍在作发声的活动。这是通常情况下很自然的一个阶段。随着年级的不断提高,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逐步扩大知觉单位,加快阅读速度,努力实现由有声朗读到无声默读的转变。
(2)明确默读要求
要让学生在无声的阅读中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如:准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或者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或者理清思路、准备复述等等。虽然,每一次默读的任务不应太繁杂,但必须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否则,学生容易出现目光不集中、神思不集中等毛病,无法达到默读的目的。
(3)严格控制时间
默读,应要求又静又快又好。静,即不出声,即“默”;快,即在最短的时间内,感知最多的文字;好,即能收到“理解”的最佳效果。其中,“快”的训练很重要。教师可采取“规定默读时间,完成默读任务”的办法,“逼”着学生在单位默读时间内提高默读效率。当然,这里规定的时间,并不是越短越好,而是比朗读的时间要少。
(4)培养良好习惯
要让学生在默读时收到学习效果,必须指导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默读习惯。如:提倡学生多动笔,即要求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圈圈点点,画画写写,帮助记忆,帮助思考,帮助理解。这是提高默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那种浮光掠影的默读,不作任何文字圈点的默读,任何精彩的文字和内容都有可能一掠而过,这是谈不上默读的质量的。
(五)复述训练
1、含义:复述,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内容叙述出来。
2、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要求: 强调两点:1)复述是“述”;2)复述重“复”。
4、形式:
1)详细复述:主要适用于低中年级。
2)简要复述:适用于中高年级。
3)创造性复述:
(1)改变顺序复述,将运用了倒叙、插叙的课文改为顺叙。如《凡卡》。
(2)改变人称复述:第二人称的改为第三人称,如《再见了,亲人》;第三人称的改为第一人称,如《鲸》、《新型玻璃》等。
(3)改变体裁复述:如将叙事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改为故事。
(4)扩充内容复述:《精彩的马戏》中只详细地写了猴子爬竿、黑熊踩木球、山羊走钢丝三个节目,可让学生仿照这几个节目的写法,将小狗做算术、猴子骑车、马钻火圈等节目也补充出来。
5、复述的指导:
(1)明确划分界限
教学过程中,常容易出现这样几种情况:详细复述,学生把它变成了背诵;简略复述,学生把它变成了概括段意和中心;创造性复述,学生把它变成了没有根据的任意发挥。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反复给学生讲清楚各种复述方式的要求。如第三种情况,教师应告诉学生,复述与课文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离开了课文,是不符合要求的。
(2)认真作出示范
在复述训练刚开始的时候,或是每一种复述方式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师应给学生认真作出示范。
(3)加强辅助手段
如指导学生编列提纲,按提纲复述,也可以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复述。
五、不同体裁课文的教学
课文是选入语文课本的书面言语作品的统称。世界各国的语文教学大都采用文章选读的形式,因为阅读能力只有在直接感知、理解书面言语作品中才能形成。因此,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研究语文教学不能不研究课文的教学。任何一套教材所选课文达数百篇之多,而且体裁多样,题材广泛,如何进行研究?鲁迅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可见分类是个好办法。小语教材中,主要选入了哪些文体?(有一般文章,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选入多种体裁的课文有什么好处呢?(既可以使学生逐渐接触各种文体,又可以使学生学习丰富的语言,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文章的体裁、类别设计教学过程,是阅读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因为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文章,在结构形式、构成要素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教学不同体裁、不同类别的课文用同一种方法,这是违反阅读客观规律的盲目的教学行为。
(一)记叙文的教学
1.概念:记叙文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记叙文,是一种泛指通过人、事、物的具体记叙来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既包括非文学作品的记叙文,又包括采取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则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写真人、记真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一般包括新闻、通讯、特写、速写、参观记、游记、传记等。我们这里所说的“记叙文”,指广义的记叙文。它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2.特点:(1)包括“六要素”(有时也称为“四要素”)
(2)基本表现方法是叙述和描写。(3)记和叙的不可分割性。
3.类型:可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类。4.教学指导:
记叙文的教学在第一至第三学段,要淡化文体,重视整体阅读。教学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
(1)把握记叙的不同着眼点。
虽然都是记叙文,但由于写作目的不同,作者记叙的着眼点也就不同。有的记叙文是着眼于记人的,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是着眼于叙事的,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有的是着眼于写景的,如《大海的歌》;有的是着眼于状物的,如《我爱故乡的杨梅》。抓住了记叙的着眼点,就可以抓住教与学的主攻方向。
(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篇章结构。
叶老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阅读教学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文章思路,可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去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使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做到“有条理”。
文章不同,理清思路的方法也不同。有的课文可以借助审题、释题,揭示作者的思路。如教《日出》,可以让学生通过审题,了解课文是围绕“日出”写的。然后让学生思考:根据题意,课文就是要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再联系对课文的讲读,就把作者的思路揭示出来了。有的课文可以在讲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掌握事情的发展线索。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课文中有“天还有没亮”“到了中午”“黄昏时候”等表示时间的词语,凭借这些词语,联系事情的发生、经过和结果,就能理清作者的思路。
(3)掌握文章精髓,揭示深刻主题。
主题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材料和表现形式所表达出的基本思想。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可见主题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和统帅作用。通过对主题的把握,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抽象把握本质的能力,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等方面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人的记叙文,就要分析人物的外貌、言语、行动、心理;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任务与环境的关系等,旨在揭示人的精神品质、道德风貌。如《倔强的小红军》。记事的记叙文,就要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分析典型事件或场面等,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旨在通过主题事件,显示一定的思想意义。
在教学中,尤其应抓住:
对表现中心有突出作用的词句和段落,如表现人物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深刻生动的词句,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例《倔强的小红军》;
作者的精辟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等,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并认识它们对表达思想内容所起的作用,例第九册《白杨》,文中爸爸赞美白杨树的一段话,语意双关,是表现中心的重点段落,就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了解白杨树的特点;还要进一步认识爸爸“表白自己的心”的深刻含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指出的是,只靠“理解”语言文字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和感受。感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读。要抓住重点语句和段落,引导学生多读,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4)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体会遣词造句,品味语言特点。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因此,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文章往往通过动词、形容词等各种词语的巧妙运用,各种句式及大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新鲜、活泼、富有形象性。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内容的分析,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及时地抓好写作。如《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详略得当,就可让学生模仿学习。
教学观摩:《丰碑》教学录像
(二)说明文的教学
1.概念:说明文是用来说明事物性质、形状、起因、功用等的文章。在小语课本中,说明文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主要是介绍自然、地理、历史、生物等知识,所以又称为常识性课文。它们有双重任务:一是传授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科学知识,使学生增长见识,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二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说明文的能力,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事物的方法。
2.特点:
(1)说明的科学性;
(2)说明的层次性;
(3)说明的通俗性。
3.教学指导:
1)抓准说明中心。
抓准课文的说明中心是教好说明文的关键。因为每篇说明文都要提出问题、说明问题。因此在分析课文,寻找说明中心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说明文提出说明中心的规律。
(1)题目揭示说明中心: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开头提出说明中心的:如《蝙蝠和雷达》(七册)第二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3)结尾总结说明中心:如《蛇与庄稼》(十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复杂的,咱们必须不怕麻烦,研究它们,掌握它们的规律,这样,才能把事儿做得更合咱们的意愿。”
(4)中心体现在重点段落之中:如《琥珀》(十二册),作者通过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稀有琥珀,来说明这块琥珀的形成和发现。作者对琥珀的形成和发现过程的分述是文章的重点段,体现出文章的说明中心。
2)学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简洁、通俗的特点。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注意抓住这些语言特点,使学生认识到用词确切才能准确地反映事物。如《鲸》中的句子:“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主要”一词能否去掉?通俗、形象:叶圣陶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说明文为达到生动说明的效果,常常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如《大自然的语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这些话,拟人与比喻结合,把没有生命的东西或动植物都赋予了人的性格和行为,不仅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说明事物有多种方法。教学说明文,除了引导学生弄清课文介绍说明的那种事物的特征、本质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如《鲸》这篇课文,为了说明鲸的种类、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作者不仅用具体数字来说明,还运用了比喻、比较等方法。在课后思考题中,让学生找出哪些地方用列举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就是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引导学生学习说明的方法。
3)弄清说明的层次,了解文章的结构。
说明文的内容层次清晰,结构上大体也有一定的方式。一般说来,说明事物构成的,按构成的顺序写;说明事物功用的,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写;说明事物发展过程的,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写;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物,把内容分成几个方面或按方位顺序写。说明文开头往往先提出说明的对象并加以诠释,然后再进行具体说明,结尾有时要做一下综合说明。如《鲸》,就是先提问题,再围绕提出的问题加以说明。课文一开头就提出“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接着课文就具体说明鲸到底有多大。课文第四小段也是先提出问题:“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然后加以具体说明。其他段落也都是先点出要说明的问题。因此,在说明文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看看课文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从而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认识说明文的一般特点。
为了学习说明文的结构和语言,在小学高年级,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如归纳段落层次,编写课文结构提纲,选择准确的词语填空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仿作,写一篇短文或片段,说明自己熟悉的事物,以训练学生说明事物的表达能力。
4)加强直观教学。
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标本、模型、幻灯、电视录象甚至电影,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化难为简,使抽象变为形象,把应了解的知识大体弄懂。如教《鲸》,可组织学生看看科教片;教《爬山虎的脚》,可带学生参观实物。
布置课前试讲:《鲸》,任选一段进行试讲。
(三)童话的教学
1.概念:童话是在现实的基础上,通过幻想,采取拟人的方法写出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小学教科书中有选编了很多童话。
2.特点:
(1)奇特的幻想。
(2)虚构的情节。
(3)优美的语言。
3.教学指导:
(1)引发想象。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童话具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教学童话时,可以抓住幻想的部分,如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四次擦燃火柴的情节(面前出现了温暖的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反复阅读,在了解内容、学习语言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抓住适合展开想象的句、段,引导学生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如《美丽的公鸡》,应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在头脑中想象公鸡昂着头、挺着胸脯,得意洋洋的样子,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还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的合理想象,既能丰富对童话内容的理解,又能加深对童话思想意义的认识。
总之,不要过早地做理性的分析,应注意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中的人格化了的艺术形象。有人说:“幻想是未来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的摇篮。”
(2)把握情节。童话故事是通过幻想虚构的,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住情节。《美丽的公鸡》公鸡自以为美丽—公鸡找啄木鸟、蜜蜂、青蛙比美,它们都不与公鸡比—公鸡很难过,去问老马,老马告诉它一个道理—公鸡天天打鸣,为人们做事。
(3)学习语言。童话的语言浅显、生动、形象,对于发展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的语言有积极的作用。如《小马过河》一课,小马和妈妈、牛伯伯、小松鼠的对话,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口语特点。教师要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朗读是学习、吸收语言的有效办法。朗读童话,要用接近口语的语气,速度应放慢一点,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应有的情感。有些童话,如《小马过河》,还可以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朗读中,受到教育,学习语言,提高朗读能力。有些童话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有意识的将一些情节和语言稍加改变重复出现,如《美丽的公鸡》,教师可用来训练复述,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寓言的教学
1.概念:即“寓意于言”。“寓”就是包含、寄托的意思。把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这就是寓言。寓言和童话一样,也是受孩子们欢迎的文学样式之一。
2.特点:
(1)寓意明确突出;
(2)比喻生动形象;
(3)故事简洁短小.
3.教学指导:
根据寓言的特点,小学寓言教学必须抓好一个“寓”字,处理好“意”和“言”的关系。从阅读教学角度说,小学寓言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在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能力,同时懂得寓言的寓意,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那么,怎样进行寓言教学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紧扣题意,设置悬念。
教学寓言时,可首先通过题意的分析,让学生产生悬念,诱发学生的思维。如第五册《守株待兔》,株:树桩子;待:等待。守在树桩旁等待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又如第四册《狼和小羊》,教学时也应先抓住题目中关键词“和“,让学生想象狼和小羊之间会发生什么事?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2)引导读议,感受形象。
寓言的寓意是包含在生动的艺术形象里的。只有当学生具体而完整地感受到了形象,才能真正领会它的寓意。因此,寓言教学和其它文体的教学一样,必须重视引导学生感受形象,通过感受形象来领会寓意。具体地说,可以从下面的几方面着手:
A.抓关键词句: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如《狼和小羊》一课教学中,教师只须抓住“故意找碴儿“这一关键词语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狼要故意找碴儿?狼一共找了几次碴儿?哪几次?这样,使学生对狼强词夺理的丑恶嘴脸和狡猾凶残的形象就有了深刻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抓寓言中的重点句子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如一位教师在教《狐假虎威》一课时,紧紧抓住往往容易被人忽略的句子“狐狸和老虎,一前一后,朝森林深处走去。”与学生进行分析研究,大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B.抓感情朗读。
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指导朗读。感情朗读,可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如《狼和小羊》,就要指导学生读出狼恶狠狠的语气,小羊那温和、委屈的语气。在学完全文以后,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这样,在读中既可以提高朗读能力,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形象。
总之,教学寓言时,教师不能只讲是什么故事,什么教训,而应该从“语文”这个角度抓住重点词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去感受寓言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为深刻地领会寓意做好铺垫。
(3)深入浅出,理解寓意。
寓言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他所说明的、所揭示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因此,揭示寓意是寓言教学的关键。
让学生理解寓意是个难点。因为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学生不易理解故事中寄托的深刻道理。为此,教师往往要为学生跃上一级台阶做好铺垫。如《狐假虎威》。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以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培养观察事物,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增强是非观念。
(五)诗歌的教学
我国是古老的诗国,有诗教的传统。从孩童时起,就以朗读、背诵等形式督促学生学诗,使之从小熟悉诗的旋律与意境,习惯于用诗人的眼光与情趣观察世界,描写世界,以培养孩子灵敏的语感与丰富的想象。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是成功的,我们应该继承这一优良的语文传统。
1.概念:诗歌是诗和歌的总称。在小语教科书中包括古诗、现代诗、儿歌。
2.特点:
(1)高度的概括;(2)澎湃的激情;
(3)丰富的想象;(4)和谐的音韵。
3.教学指导:
观看教学录像《古诗二首》,讨论如何进行诗歌教学。
(1)激发情感;(2)展开想象;
(3)学习语言;(4)加强诵读。
布置课前试讲:《绝句》、《瀑布》,任选其中一首,写出教学设计,进行试教。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
一、口语交际与口语交际教学
所谓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一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思想交流的言语活动。
所谓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景、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水平及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意思是说语文是人际交往、信息传递的媒体,而口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具体说来,口语交际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1、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2.能够强化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有利于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1、口语交际的特点
与书面交际比较起来,口语交际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维与表达的同步性;
第二,交流过程的双向性;
第三,交际手段的综合性;
第四,交际目的的现实性。
2、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要素:
(1)辩识语音的能力;
(2)理解语意的能力;
(3)评判话语的能力;
(4)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5)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3、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总目标、各学段目标)
小结: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是交际能力、听说态度和言语习惯的培养。因为是交际活动,双方在应对中的情感态度就十分重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如自信心、勇气、诚恳、尊重对方、有主见、谈吐文雅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课标中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具有前瞻性,充分体现了课程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意思。如“学会文明地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努力用语言去打动他人”,“尊重对方、理解对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等目标,都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新课标要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实际上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的将来发展着眼。
“目标”整合了三个维度的要求,三个方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段目标的要求也呈螺旋式上升,如关于说普通话的要求,在第一学段中提“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交谈的习惯”,到第二学段中则提“能用普通话交谈”;再如听说方面,第一学段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要求“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第三学段要求“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这些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结合,并为实际的教学提供操作的标的。
四、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
1、在口语交际课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2、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各科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口语交际教学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训练。情景创设是否成功,交际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是口语交际训练成败的关键。
五、口语交际教学的方法
(一)口语交际课中的口语交际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1、要点:
1)确定好教学内容
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可大体上分为五类:“介绍”类、“独白”类、“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
教学内容的确定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要注意:(1)从生活中取材;(2)考虑儿童实际。
2)设计好教学的思路
如看图说话一般要按“观察—理解—表达”的思路进行训练。教学时,先从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入手,指导他们按一定顺序,全面、细致地观察,再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把观察、理解的内容说出来。例《小青蛙找新家》。
(二)结合语文教学各环节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训练不应仅限于口语交际课,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听讲、朗读、复述、答问、讨论、口述作文、作文讲评等,都是口语交际的实际训练。
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忽视口语交际训练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如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教师往往只是把它作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手段,没有同时把它作为进行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的措施,因此,只注意学生回答的内容是否正确,不注意学生回答的语句是否通顺连贯,对明显的语病也不提醒,不指导;也不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和分析别人的发言,仿佛回答问题就是讲给教师听的。这样就坐失了许多听说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的良机。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把学习课文与口语交际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每一节阅读课就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课。
阅读教学中听说的方法很多,主要形式有哪些?
这些听说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恰当使用。不管用那种方法,教师都是有目的的,绝不能流于形式,从我们学生的试讲和实习发现,我们有的同学在阅读教学中不会挖掘课文里的听说因素,使学生没有口语交际的机会,有的虽然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训练,却只是流于形式,随便说说,根本没考虑有什么目的,还有的,就是走向极端,把阅读课上成说话课。怎样才能使阅读教学中的听说训练既安排得恰当,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即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3)实例分析:
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全神贯注》片段。请同学们分析于老师的教学,分组讨论:
(1)你认为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在哪些地方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试分析其作用。
(2)这些训练与课文教学的联系怎样?(紧扣课文来设计训练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没离开阅读教学的总要求,达到了深化阅读的作用。)
(3)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训练的结合怎样?(能有机结合,穿插自然,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不各搞一套。)
4)小结:从上我们得出启示:结合语文教学各环节进行的口语交际训练应注意:
(1)口语交际训练要有明确的目的。
(2)口语交际训练要紧扣教学内容。(如:训练要服从于阅读教学,深化阅读,不能脱离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应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口语交际训练要与其他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自然穿插。(要融会贯通,不各搞一套。)
5)练习:看《精彩的马戏》,假如你教这篇课文怎样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采用什么形式,做到以说促读,又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三)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五、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1、学生试教《爱吃的水果》
学生分小组评议,引出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3、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1)突出双向互动性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可以说,口语交际教学与以往的“听话 说话”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口语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
一 通过古今中外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概念以及其结构的理解
当今,国内对课程普遍认同的定义是: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语文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见诸于官方文件,是在清朝末年。而作为正式的课程名称是在1949年,叶圣陶先生对语文课程名称做了诠释。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必须包括听、说、读、写、算。这对于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特征,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未来社会中谋取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教材和网络学到的内容,我认为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小学语文课程的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学校的课程表内开设的语文学科的各项课程,它包含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与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二是学校计划并实施的课外活动,如结合语文课的学习,可以“组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朗读、书法等课外兴趣小组”等;三是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如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规校风以及融洽的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影响。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
1、工具性
(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如前所述,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而言之的广义的语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语言。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当然,也有形象思维,但不占主要地位。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训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也就是进行思维训练,其结果必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学语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4)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各门课程的学习,都要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听说读写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概括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及其它课本中的知识。(例:对“增加了、增加到”的理解)因此,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说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话,那么,语文课程便是基础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
2、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不过它和锄头、刨子等其他工具又有不同,它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既然是表情达意,那么,语文一经人们掌握和运用,也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同一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语文的人文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健全人格。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需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目标是如何从“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课程标准总目标是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和“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表现在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2 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表现在
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并第四条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第五条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都阐明了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更好的进行学习。3 知识,能力的目标表现在
总目标的第六条到第十条充分阐明了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并且学会用这些能力去获得知识。如学会普通话,能书写汉字。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学会使用语文工具书。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三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统一
二 比较建国后颁布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你认为这些文件中哪些教学理念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并就其中一点或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978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一条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个人认为这条很值得继承和推广。语文课程的学习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语文知识的积累不再一天半月,二十在长年累月中,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比如最基础的怎样查字典,怎样选择课外书并做好笔记等。这样无论在阅读、作文教学中,都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老师给予学生的知识是一碗水的话,那么学生在课下的自学就是遨游在整个海洋中,可见培养自我学习能力的必要。所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
第四节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
一.认真阅读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语文),举例说明它的编排有什么特点,你最欣赏哪个特点,为什么?
人教版教材编写宗旨是力图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它的编排具有以下特点:一 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的导语,通过简单的几句话,点出本组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一组选编的课文及部分练习,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实践生活以及展示平台等内容,都是围绕专题安排的。如第四册的第三组教材,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爱祖国,爱家乡,接着是四篇课文。
二 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创新和突破,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又易于学生的学,教科书由教本变成为学生的学本。如练习中的我会认,我会写,我会连,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学习伙伴互相交流。其次,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语文园地里设置的我的发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汉字构字的特点。
三 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课后编写我会认,我会写,读一读。读读背背等题目,体现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此外,教材还安排了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延伸,拓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第四册语文园地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邮票和邮票的故。
四 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识字方面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扩大知识量,不受教材规定的识字量的局限。阅读方面,教科书后附选选读课文。
五 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我最欣赏的是第五个特点。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动脑思考,学会充分利用高科技现代化设备获取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主动进行探究学习。
二.在人教版的教材中,选择一课结合课标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谈谈你对这课教材的理解?
第五节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一.你认为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一)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二)创导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
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四)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五)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教材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画与写”的课程,让学生在画画的同时,为图配话,并将这些作品编成班级刊物;有的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诗”的课程,让学生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节 小学语文学习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能力、培育情感态度与学习习惯”这三者中择一,谈谈你的理解?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因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4、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5、识字教学:基本内容:汉语拼音教学、小学识字和写字教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采用的一般步骤是:提出生字------教学生字------练习巩固------指导书写。(1)提出生字。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对出示生字的方式和时机,作细致周密的安排。如:看图引出生字,讲故事提出生字,随文提出生字等。(2)教学生字。这是中心环节,要求教师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指导,但要注意突出重点,切忌平均用力。低年级应突出字形的教学。(3)练习巩固。方式有多种多样。如,读字卡、找朋友、组词语、造句子以及书写练习等等。教师要结合实际,创造性的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反复进行练习,以达到全面的目标。(4)指导书写。要按“指导----示范----练习-----点评”的顺序进行。指导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示范时要边讲边范。练习时可先进行书写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了汉字的笔画笔顺德基础上,在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点评时以表扬为主,写得不规范要重复练习来纠正偏向。当然,在指导字形间架结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6、阅读教学;基本内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阅读教学的内容,阅读教学的基本过程与阅读课堂教学设计原则,记叙文、说明文、诗歌体、应用体课文的教学设计。一般步骤(1)课前导入,可引导学生交流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可由教师作些说明,可观察实物、图片或放映幻灯、录像、电影等。(2)整体感知,学生通读课文,总体感知整篇课文,初知大意,了解文章结构。包括预习性阅读,解题,认识生字、扫除阅读障碍,初知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等。(3)深入研读,有的采用逐段分析的方式,也有的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这一阶段,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读读、讲讲、议议、练练。在加深对各段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理解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尤其是朗读和默读的训练。(4)拓展及总结,通常在深入分析之后,会进行一定的拓展,并进行相应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但也可直接进行总结,再一次梳理文章结构的特点,进一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或升华文本的主题思想。
7、教案的一般步骤: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揭示主旨,总结提升布置作业。)板书设计。
8、课堂结构: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2、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3、指导阅读,突出重点
4、升华主题,布置作业。
9、说课内容:
1、说教材(所处位置版本册单元内容)
2、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小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三个目标(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目标与方法)
3、说教学重难点
4、说教法学法
5、说教学准备
6、说教学时间7说教学过程8说板书设计
第四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西城小学
李行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由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本、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在继承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当代国际教育界课程科学和教学科学研究成果,揭示语文教育的规律。本书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进行了具体阐述和示例。根据本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教材提供了较多的教学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能给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在读书过程中我对第十章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主体性发展所讲内容印象深刻。下面就这一话题结合书中所讲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对于现在和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尝试,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感悟到: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创设愉悦融合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创设自由开放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
2.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变革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3.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会有利于建立民主化思想,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4.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有利于变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探究式、活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多方面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探索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体现主体性中最根本的地方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也正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因为疑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就是说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创造。更有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生疑”可见,疑是思之源,而思则是智之本。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和研究:1.启发鼓励,让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提问。那么作为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必须注意:态度亲切、温和,语言真诚、宽容。无论学生所问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异想天开,都不能嘲笑,一定要杜绝从语言和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的。2.积极引导,教学生善于探究,提出问题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往往还会遇到表述方面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我认为:
其一,教师可以做好言传身教,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先去“问问题”。其二,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设“爬高”的梯子。比如,当学生学习《果敢的判断》一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矛盾的地方“果敢”与“考虑再三”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再三”?都考虑了一些什么?怎么从考虑再三中看出小泽征尔的“果敢”? 3.适时点拨,激励学生乐于探究,解答问题 可想而知,主动权在学生手上,学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独立钻研的兴趣必将增加不少,再加上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热情鼓励的话语,真诚赞扬的眼神,幽默巧妙的点拨……学生必将不断主动探究,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突破文章的难点。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拥有基本的读书能力,是让学生具有主体性的基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这样尝试:
1.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享受快乐。2.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张扬个性。3.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体验成功
布鲁诺说过:“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同时,这些做法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主动性,使学生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进而获得全面、主动、多样的发展。
(三)创设愉悦融合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保证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根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在课的开头、课的重点段、课中突破难点时、课的结尾……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想像空间,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自去体验,去发现那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并且能主动地参与进去,积极地发挥想像,不断探究,从而使主体性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四)创设自由开放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范围的限制,实现了远距离、交互的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关注于学生能够获取多少知识,而是普遍强调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1.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广开信息源,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2.注重体现个性特点,激励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新大纲特别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要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要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还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积极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努力提高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第五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1.课程论是依据对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征,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语文科自1904年单独设科。
3.我国古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著作有《学记》,(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读书作文谱》。西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4.孔子的教育内容根据《论语》概括出来:文、行、忠、信;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是孔子教学的主要教材。5.课程论成熟的标志就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论》。6.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他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合,包括为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7.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2)人本主义课程论(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8.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10.教学论包括:(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理论传统,代表作有苏联教学论专家达尼罗夫编著的《教学论》(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代表了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代表作《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3)认知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布鲁纳的“发现法”是认知教学的代表。(4)非指导性教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情感教学的代表。1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1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连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方面(1)物质性的(2)活动性的(3)关系性的 13.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二是活动性的,三是关系性的。14.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而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5.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应用三种类型。(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行政组织领导,二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的行政管理,三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
1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
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
三、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
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
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
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8.教学法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教学论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19.从“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质的回归。“语
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两个不同的逻辑顺序显示:“语文教育学”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从强调终极目标到强调实践过程,是自身本质的回归。
2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既要研究教又要研究学,既要研究具体操作问题又要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课程,既要研究现实又要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第二章
1.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2.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3.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写字。《千字文》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4.“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
5.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6.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有三大经验:一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二是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三是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7.识字教学的经验: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字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结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朗诵。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三字经》是把伦理教育与识字教学结合的最成功的例子,最能显示语文的独立社会价值的是《百家姓》。4)联系日常生活。5)激发儿童的兴趣。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践,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问题。2)教学内容问题。3)教学方法问题。
9.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又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划分为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和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最突出的有语文单独社科、“国文”名称出现和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这三件大事。
10.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11.蔡元培199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临时称为“国文”。12.语文教学中的变化,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1920年该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的确立。13.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别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根本标志,代表了语文教育发展的真确方向。
14.“国语”的基本性质就是标准的口头语言和用标准的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
15.现代文教学逐步取代文言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形式上的变化;以“传道”为主变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本质上的变化。1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第三章(全日制义务教育)
1.课程性质与地位: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他在几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的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初中》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5.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6.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1)人是3500个左右常用的汉字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二)阅读:背诵优秀的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写话: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5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使用冒号、引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2)背诵优秀诗文60篇3)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8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章(普通高中)
1.课程性质: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课程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3.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4.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5.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第五章
1.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订语文教学规划。《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集中体现了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2.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3.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3)适应社会需要。
5.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可理解的。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条件。5)要有具体表现程度。6)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6.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治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7.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8.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而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
9.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习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0.单元教学的基本特点:传统语文的基本特点是文章选编,现代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是单元组合。随着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单元教学逐步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结构形式。单元教学就是把体裁、题材或表达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若干篇课文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阶段。
11.板书图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简明、醒目的板书、图表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的训练,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板书主要内容有文章结构提纲,人物形象提纲,情节发展提纲,写作方法提
纲,景物描写提纲,知识讲解提纲,训练要求。板书图示的主要形式有书写、表姐、图示等。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书写必须符合硬笔书法的基本规则。首先要做到字体规范化,工整、流利、醒目、美观等。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画能力,并逐步形成系统的教育工艺。3)版面设计的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难点、疑点等,来设计版面的形式、结构、顺序等。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构完整。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板书图示的美感要素:1)简洁美。能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复杂课文的内容作高度概括,做到语约义丰,以简驭繁。2)含蓄美。简练和概括,使一切板书形式中都具有很多“空白”,能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含蓄美。3)缜密美。能够展示课文内容特别是繁杂课文内容的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显示出一种谨严、缜密的总体美。4)映衬美。板书常用位置排列,色彩区别等方法,将具有对比或类比性质的方法显示出来,相映成趣。
14.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第七章
1.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至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一)阅读感受力 二)阅读理解力 三)阅读欣赏力 四)阅读评价力 五)阅读迁移力 六)阅读创造力。
3.写作教学的任务:
一、育人训练
二、积累训练 一)观察与感受生活 二)广泛涉猎读物
三、思维训练 一)善于想象与联想 二)深入地思考问题 三)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四、语言训练 一)准确生动 二)简明得体
五、简明训练 一)审题的能力训练 1.准确理解文题含义 2.弄清写作的要求 二)立意能力的训练 1.正确2.深刻3.新颖 三)选材能力的训练 1.真实2.典型3.新颖 四)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 五)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 六)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
六、文体训练
七、写作速度训练。
4.写作训练方式:一)单项作文训练 二)命题作文训练 三)供材料作文训练 四)想象作文训练 五)话题作文训练 六)研究性作文训练 七)自主作文训练。
第九章
1.口头语言主要特点是有声化和情景化,书面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符号化和规范化,书面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是更为高级的发展形式。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基础和背景,能够不断丰富和促进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口头语言的继续和提高,能够规范和指导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2.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1.口语交际的态度 1)耐心专注地倾听 2)自信负责地表达 2.语音识别力 3.话语记忆力 4.话语理解力 5.话语评判力 6.口语表达力。
3.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方法:一)听讲 二)诵读 三)复述 四)答问 五)讲述故事和见闻 六)专题演讲 七)即席发言 八)讨论或辩论 九)创设生活场景。
4.综合学习的主要特点:一)整体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最基本的层次。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自主性。语文教学的其他四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开放性。学习目标不以获得知识为唯一目标,而以语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整体发展为目标。
5.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特点:一)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
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大亮点就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由过去“一把尺子”的评价变为“多把尺子的评价”。四)强调过程和方法。五)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6.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一)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二)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三)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教学资源。1)从当地文化中选取资源。2)从时事材料中选取资源。3)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源。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是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唯一途径。
7.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7.语文教师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隐喻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二、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三、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四、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1)与学生的合作 2)与其他教师合作 3)与家长合作 4)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5)学会合作的三大技巧(倾听、交谈、沟通)
五、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1)语文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的精神 2)新课程为语文教师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得条件 3)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4)语文教师的创新体现于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8.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1)单相交流方式 2)双向交流方式 3)多向交流方式 4)综合交流方式。
9.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升:
一、语文教师应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1)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 2)确定教学结构的能力,教学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指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的相互联系。纵向结构指教学环节的教学结构,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布置、小结等各个环节,也就是主体的呈现,主题的展开、主题的完成。3)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
二、语文教师应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1)教学语言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得体。2)课堂组织能力—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小组学习的正确形式。
三、语文教师应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力。1)设计练习的能力 2)处理作业的能力 3)综合评价的能力。
四、语文教师应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五、语文教师应提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1)是它的物质形式,它的基础设施等 2)是它蕴含着的人类高级智慧。
10.导入方法:1)释题入手,步步深入(释名物、释题意、释结构)2)联系旧课,以故引新 3)制造悬念,引起注意 4)故事引入,激发情趣 5)描绘形象,引入联想 6)演示练习,激荡思维 7)精于设问,循之善诱 8)比较异同,变换角色。
提问层次:知识水平提问,应用水平提问,分析水平提问,评价水平提问。课程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