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阅读书目

时间:2019-05-12 23:5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阅读书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阅读书目》。

第一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阅读书目

课程文件

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文献

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初探(附蒙学书目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张志公著《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徐梓著《蒙学读物的历史透视》,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曾祥芹等编著《古代阅读论》,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潘新和著《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潘新和著《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韩雪屏著《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隆华、曾仲珊著《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郑国民著《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顾黄初、李杏保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版;

张鸿苓等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顾黄初主编《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理论著作

黎泽渝等编《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朱自清论语文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孟宪范编《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张必隐著《阅读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王纪人主编《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马笑霞著《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韩雪屏著《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汪潮著《语文学理——语文学习的心理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刘淼著《作文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朱晓斌著《写作教学心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郑国民著《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潘新和著《语文:表现与存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荣生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课程教材

叶苍岑主编《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张鸿苓主编《语文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1993年版; 余应源主编《语文教育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饶杰腾著《语文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版; 潘新和主编《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书目

1.阮 真:《中学国文教学法》,正中书局,1936年版

2.黎锦熙:《新国文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51年版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5.张鸿苓、吴亨淑、张锐、孙炳铨:《语文教学方法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1982年版

6.尤.克.巴班斯基(苏):《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7.沈衡仲:《语文教学散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8.叶仓岑:《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9.苏霍姆林斯基(苏):《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0.《朱自清论语文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1.万恒德:《中学语文教学概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黄振中、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13.谭惟翰:《语文教学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4.曾祥芹:《语文教学能力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张隆华、杨成章、满云龙:《语文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16.朱绍禹(东北师大):《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7.陈毛美:《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陈学法:《语文教育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于满川、杨履武、顾黄初:《语文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0.杨德如、沈长春:《实用语文教育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1.约翰.杜威(美):《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2.黄麟生、倪文锦:《先进教育思想 高超教育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3.杨德如、杨光、石经纶:《语文美育学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4.杨德如:《语文教育学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王光龙:《语文学习方法论》,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年版 26.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7.王家政、潘纪平:《中学语文教学法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8.杨成章:《语文教育心理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9.《张志公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0.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2.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3.佟士凡:《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4.张鸿苓:《语文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5.谢象贤:《语文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6.程达:《语文学科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庄静肃:《语文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韦志诚:《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9.曹明海:《语文学习心理论》,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0.曹明海:《语文审美教育论》,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1.《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王本华:《张志公论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版

43.毓明笠:《中学语文学习心里及学习方法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王显槐:《现代语文教学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46.池方浩:《中学语文教学艺术》,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7.钱威:《语文教学艺术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陈黎明:《高师语文教学论》,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9.唐作藩:《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0.区培民:《语文教师技术行为概论》,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1.王松泉:《阅读教育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53.黄岳州:《语言文学与教学新论》,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于亚中:《中学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于年河:《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 57.黎泽渝:《黎锦熙语文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8.复旦大学语言室编:《陈望道语文论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9.陈光磊:《陈望道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0.唐作藩:《王力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2.张志公:《张志公汉语语法教学论著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3.靳健:《现代语文教育学》,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4.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5.王尚文、吴克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科社2001年 67.王丽《中学语文教育忧思录》华东师大1998 68.刘永康《语文教育学》高教社2005年 69.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高教版社 70.倪文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教社1996年 71.《初中、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同上03、04 7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中央电大出版社05 73.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

74.《教育心理学》(皮连生、莫雷、吴庆龄等)75.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苏教社07 76.《教育学》(《教育学原理》)(王道俊、南师大等)77.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00年 《语文教学论》参考书目

1.郑之钢:《乡村师范教育实习指导》,黎明书局,1935年再版 2.李伯棠:《师范生实习指导》,正中书局,1935年版 3.波良斯基(苏):《教育实习》,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 4.孟庆承:《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5.陈震陈:《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7.游正轮:《班主任工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王禹:《中学生写作心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9.索里.特尔福德(美):《教育心理学》,高觉敷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0.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1.陈必祥:《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展现杂志社,1984年版 12.张隆华:《教育实习》,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3.燕国材:《心理与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4.张殿国:《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黄永信:《中等师范教育实习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6.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版

17.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六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8.关峺霞:《教学论教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9.董杰锋、朱若真:《教师语言艺术》,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1.伽达默尔(美):《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2.陈侠:《课程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4.王松泉:《中学语文基本篇目导读图示全集》,大连出版社,1989年版 25.谭传才、崔远培:《教育实习问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6.顾天祯、高德建:《教育科学研究入门》,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7.叶澜:《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版 28.郝德元、周谦:《教育科学研究法》,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9.廖哲勋:《课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0.张维平:《比较教育基础》,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1.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2.张中原:《语文教育实习》,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3.孙培清:《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温寒江:《现代教学论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5.吴定初:《教育科学研究概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36.倪文锦:《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7.刘向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8.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9.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0.张中原:《语文教育实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1.张隆华:《中国古代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2.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3.裴丽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4.方展画:《教育科学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5.张连起:《清末新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6.熊承涤:《中国古代学校教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7.施良方:《课程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8.饶杰滕、王问渔主编:《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9.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1.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2.冯克诚、田晓娜:《教师教学基本功全书》,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版 53.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4.周学海:《学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5.皇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6.韦志诚:《作文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7.宁鸿彬:《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8.赖志奎:《现代教学论》,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9.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0.王鹏伟:《高中语文教材重点、难点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鹏伟:《中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教学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2.段继扬:《创造性教学通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3.霍华德.加德纳(美):《多元智能》,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64.张文泰:《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版 65.黄文硕:《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6.刘国正:《实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7.张隆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8.李杏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9.李田若:《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0.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1.张鸿苓:《中国当代听说理论与听说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2.刘国正:《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3.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4.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5.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6.曹明海:《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7.曹明海:《营构与创造:语文教学策略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曹明海:《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9.曹明海:《追问与发展:语文学习心理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曹明海:《整体与圆识:语文教学系统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1.曹明海:《存在与发展:语文教学生态论》,青岛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2.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3.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4.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5.吴发衍:《当代语文教法学法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6.许其举:《中语指要》,中国矿业出版社,2000年版 87.李廷扬:《语文新论:美辞论》,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8.全国中学语文会编:《新世纪中学语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9.孔庆东:《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0.白金声:《语文德育渗透术》,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年版 91.张定元:《中学著名特级教师思想精粹》,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92.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3.顾之川:《语文论稿》,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4.张隆华:《语文素质教育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5.王力:《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中学卷),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6.李行建:《语文学习新论》,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7.毛雨先:《语文学习面面观》,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版 98.张建华:《中学语文教学法辅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9.王松泉:《语文教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0.韩雪屏:《语文教学技术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01.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102.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103.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教育研究探索》,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104.左兵著:《语文考试艺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5.吴桐祯:《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6.周德藩:《中学语文教学优秀个案》,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7.彭观仞:《中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8.李庆平:《中学语文板书设计精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9.赵贤州:《对外汉语教学通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0.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2.王相文:《语文教材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3.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4.王相文:《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5.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6.王柏勋:《中学语文教材分类研究》,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117.费锦昌:《中国语文现代化百年记事》,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118.顾黄初:《20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9.郑国民:《从文言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师大出版,2000 120.张志公:《张志公语文集外集》,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121.本书编委:《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2.傅永安:《中学语文比较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3.庄文中:《中学教学语法和语法教学》,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124.陈帼雄:《中学语文实用语法》,开明出版社,2000年版

125.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6.许嘉璐:《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7.钱梦龙:《导读的艺术(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28.李家树:《香港语文教学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9.田小琳:《香港中文教学和普通话教学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0.王继坤:《现代阅读学教程》,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1.王松泉:《阅读教材》,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2.小威廉姆.E.多尔(美):《后现代课程观》,王汉字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5.李秉德:《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6.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教材比较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7.应峻峰:《研究型课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8.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9.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2001年版

140.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大学,2001年

141.顾明远、梦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42.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3.何文胜、巢宗祺、何国祥:《中国语文及人文素质教育》,香港教育学院,2001版

144.王更生:《国文教学面面观》,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

145.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6.河明:《中学作文教育实践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年版 147.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8.杨再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2年版

149.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

150.朱慕菊:《走进新课堂——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

151.朱芒芒:《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初中版)》,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

152.朱绍禹:《语文学科研究动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2年版

常见杂志:

《当代教育》北京.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中心 《教育科学》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北京.中央教科所 《教育评论》福州.福建省教育厅 《人民教育》北京.教育部 《中小学教育》北京.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教育学刊》北京.教育部 《课程.教材.教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 《语文建设》北京.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 《中国语文》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学语文教与学》北京.(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语文学习》上海 《语文教学与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语文教学通讯》山西(初中、高中)《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语文月刊》广州 《语文教学之友》河北.石家庄 《学语文》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现代语文》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新课程研究》武汉.长江教育研究院 《语文世界》北京.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语文名师

魏书生、钱梦龙、于漪、蔡澄清、吕叔湘、宁鸿彬、高万祥、李吉林、李镇西、余映潮、赵谦祥、韩军、程红兵、窦桂梅、干国祥、郭初阳、蔡朝阳、范美忠

语文相关网站

语文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现代语文教育网http://www.xiexiebang.com/subject/chinese

第三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书目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推荐阅读书目

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新书目

1、语文课程再探-高中语文新课程问题研究 陈志平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中学语文教学艺术100招 王世群

重庆出版社

2006

3、中学语文教学百年史话

李树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4、语文教学技能培育教程

黄麟生,林润之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6

5、语文教学案例选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硕士教学参考书)

史大明

学苑出版社

2007

6、新课程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选编(选修部分)王景华,厉复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7、新课程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选编(选修部分)王景华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8、语文教学案例分析/高中新课程教学启示录

济南市教学研究室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5

9、高中语文整体阅读设计

王毅民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5

10、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

曹明海,史洁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11、好课这样教--小学名师经典案例(语文)/名师经典案例

周韩林

徐承芸

江西出版集团,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8

语文教育研究书目

《语文教育研究概论》 周庆元 《语文教育学引论》

阎立钦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倪文锦 《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欧阳汝颖 《语感论》王尚文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王尚文 《言语教学论》

李海林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王荣生 《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

丽 《语文教育学》曹明海

《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申继亮 《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等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等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李杏保、顾黄初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

语文教学类常见期刊目录

1、语文建设

月刊:全国 中文核心期刊 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 主编:郑 浩

地址:北京朝内南小街51 号 邮编:100010电话:65598577 65592961 电子邮箱: ywjs@chinajournal.net.cn

2、语文教学通讯

月刊: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山西省一级期刊

主办: 《语文教学通讯》编委会

主编:桑建中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局12022信箱《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邮编:030012 电话:0351-4291528 电子邮箱: txa@ywtd.com.cn

3、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月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语文期刊 主办:陕西师范大学

主编: 张吉武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校内 邮编:7100 62 电话:029-5308237 电子邮箱: chi@cfe21.com 网址: www.xiexiebang.comu.edu.cn

7、中学语文天地

半月刊:全国青少年百家优秀期刊;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综合会刊 主办: 河南大学 主编: 王建平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邮编:475001 电话: 0378-2820775 电子邮箱: zxlwyd@public.kfptt.ha.cn

8、中国 语文

月刊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主编: 侯精一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语文杂志社 邮编:100732 电话:65137744-5373

65125849 电子邮箱: zgywbjb@linguistics.cass.net.cn 网址: http://language.cass.net.cn

9、语文教学之友 月刊:河北省社科十佳期刊 主办:廊坊 师范学院 主编:苗时雨

地址: 廊坊 师范学院 邮编:065000 电话:0316-2119930

10、中学语文

半月刊:湖北省优秀期刊, 主办:湖北大学 主编: 董明旺

地址:湖北省武昌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邮编:430062

电话:0715-8321237

11、语文学习

月刊

主办: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主编: 王为松

地址:上海永福路123号 邮编: 200031 电话: 021-64373598 电子邮箱: sephywxx@seph.com.cn

12、中学语文天地

半月刊:全国青少年百家优秀期刊;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综合会刊 主办: 河南大学

主编: 王建平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明伦街85号 邮编:475001 电话: 0378-2820775 电子邮箱: zxlwyd@public.kfptt.ha.cn

13、中国 语文 月刊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主编: 侯精一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中国语文杂志社 邮编:100732 电话:65137744-5373

65125849 电子邮箱: zgywbjb@linguistics.cass.net.cn 网址: http://language.cass.net.cn

14、教育研究

15、课程·教材· 教法

第四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西城小学

李行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由王文彦、蔡明主编,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本、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教材是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l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研究成果之一。本书在继承中国百年语文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努力体现当代国际教育界课程科学和教学科学研究成果,揭示语文教育的规律。本书根据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和需要,侧重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对语文教学的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学习,进行了具体阐述和示例。根据本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本教材提供了较多的教学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上努力凸现课程与教学理论在语文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能给语文教师提供直接的、具体的帮助。在读书过程中我对第十章语文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主体性发展所讲内容印象深刻。下面就这一话题结合书中所讲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实施素质教育,立足于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对于现在和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尝试,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们感悟到: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 创设愉悦融合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创设自由开放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选择。

2.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变革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3.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会有利于建立民主化思想,即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4.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有利于变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充分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探究式、活动式、体验式等多种学习方式,多方面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

二、立足主体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的探索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关键

学生是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体现主体性中最根本的地方之一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也正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孕育探索未知世界的摇篮。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这是因为疑问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就是说不会提问意味着不会创造。更有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生疑”可见,疑是思之源,而思则是智之本。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探索和研究:1.启发鼓励,让学生勇于探究,敢于提问。那么作为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必须注意:态度亲切、温和,语言真诚、宽容。无论学生所问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异想天开,都不能嘲笑,一定要杜绝从语言和行动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信心,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主体性的目的。2.积极引导,教学生善于探究,提出问题当学生产生疑问时,往往还会遇到表述方面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我认为:

其一,教师可以做好言传身教,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先去“问问题”。其二,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设“爬高”的梯子。比如,当学生学习《果敢的判断》一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矛盾的地方“果敢”与“考虑再三”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提出: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再三”?都考虑了一些什么?怎么从考虑再三中看出小泽征尔的“果敢”? 3.适时点拨,激励学生乐于探究,解答问题 可想而知,主动权在学生手上,学生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独立钻研的兴趣必将增加不少,再加上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热情鼓励的话语,真诚赞扬的眼神,幽默巧妙的点拨……学生必将不断主动探究,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突破文章的难点。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基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拥有基本的读书能力,是让学生具有主体性的基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这样尝试:

1.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享受快乐。2.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张扬个性。3.让每一个学生在读书中体验成功

布鲁诺说过:“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事实证明,的确是这样。同时,这些做法也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主动性,使学生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幸福和快乐,进而获得全面、主动、多样的发展。

(三)创设愉悦融合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保证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

根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在课的开头、课的重点段、课中突破难点时、课的结尾……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想像空间,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自去体验,去发现那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并且能主动地参与进去,积极地发挥想像,不断探究,从而使主体性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四)创设自由开放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是让他们具有主体性的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促使我们的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范围的限制,实现了远距离、交互的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关注于学生能够获取多少知识,而是普遍强调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信息获取、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1.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广开信息源,激励学生主动探究

2.注重体现个性特点,激励学生提高信息获取、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新大纲特别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要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要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还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积极鼓励学生争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努力提高信息的获取、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第五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1.课程论是依据对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征,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语文科自1904年单独设科。

3.我国古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著作有《学记》,(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读书作文谱》。西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4.孔子的教育内容根据《论语》概括出来:文、行、忠、信;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是孔子教学的主要教材。5.课程论成熟的标志就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论》。6.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他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合,包括为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7.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2)人本主义课程论(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8.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10.教学论包括:(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理论传统,代表作有苏联教学论专家达尼罗夫编著的《教学论》(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代表了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代表作《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3)认知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布鲁纳的“发现法”是认知教学的代表。(4)非指导性教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情感教学的代表。1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1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连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方面(1)物质性的(2)活动性的(3)关系性的 13.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二是活动性的,三是关系性的。14.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而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5.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应用三种类型。(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行政组织领导,二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的行政管理,三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

1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

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

三、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

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

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

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8.教学法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教学论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19.从“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质的回归。“语

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两个不同的逻辑顺序显示:“语文教育学”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从强调终极目标到强调实践过程,是自身本质的回归。

2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既要研究教又要研究学,既要研究具体操作问题又要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课程,既要研究现实又要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第二章

1.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2.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3.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写字。《千字文》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4.“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

5.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6.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有三大经验:一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二是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三是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7.识字教学的经验: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字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结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朗诵。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三字经》是把伦理教育与识字教学结合的最成功的例子,最能显示语文的独立社会价值的是《百家姓》。4)联系日常生活。5)激发儿童的兴趣。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践,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问题。2)教学内容问题。3)教学方法问题。

9.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又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划分为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和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最突出的有语文单独社科、“国文”名称出现和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这三件大事。

10.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11.蔡元培199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临时称为“国文”。12.语文教学中的变化,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1920年该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的确立。13.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别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根本标志,代表了语文教育发展的真确方向。

14.“国语”的基本性质就是标准的口头语言和用标准的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

15.现代文教学逐步取代文言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形式上的变化;以“传道”为主变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本质上的变化。1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第三章(全日制义务教育)

1.课程性质与地位: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他在几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的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初中》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5.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6.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1)人是3500个左右常用的汉字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二)阅读:背诵优秀的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写话: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5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使用冒号、引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2)背诵优秀诗文60篇3)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8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章(普通高中)

1.课程性质: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课程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3.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4.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5.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第五章

1.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订语文教学规划。《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集中体现了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2.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3.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3)适应社会需要。

5.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可理解的。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条件。5)要有具体表现程度。6)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6.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治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7.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8.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而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

9.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习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0.单元教学的基本特点:传统语文的基本特点是文章选编,现代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是单元组合。随着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单元教学逐步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结构形式。单元教学就是把体裁、题材或表达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若干篇课文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阶段。

11.板书图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简明、醒目的板书、图表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的训练,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板书主要内容有文章结构提纲,人物形象提纲,情节发展提纲,写作方法提

纲,景物描写提纲,知识讲解提纲,训练要求。板书图示的主要形式有书写、表姐、图示等。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书写必须符合硬笔书法的基本规则。首先要做到字体规范化,工整、流利、醒目、美观等。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画能力,并逐步形成系统的教育工艺。3)版面设计的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难点、疑点等,来设计版面的形式、结构、顺序等。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构完整。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板书图示的美感要素:1)简洁美。能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复杂课文的内容作高度概括,做到语约义丰,以简驭繁。2)含蓄美。简练和概括,使一切板书形式中都具有很多“空白”,能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含蓄美。3)缜密美。能够展示课文内容特别是繁杂课文内容的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显示出一种谨严、缜密的总体美。4)映衬美。板书常用位置排列,色彩区别等方法,将具有对比或类比性质的方法显示出来,相映成趣。

14.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第七章

1.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至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一)阅读感受力 二)阅读理解力 三)阅读欣赏力 四)阅读评价力 五)阅读迁移力 六)阅读创造力。

3.写作教学的任务:

一、育人训练

二、积累训练 一)观察与感受生活 二)广泛涉猎读物

三、思维训练 一)善于想象与联想 二)深入地思考问题 三)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四、语言训练 一)准确生动 二)简明得体

五、简明训练 一)审题的能力训练 1.准确理解文题含义 2.弄清写作的要求 二)立意能力的训练 1.正确2.深刻3.新颖 三)选材能力的训练 1.真实2.典型3.新颖 四)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 五)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 六)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

六、文体训练

七、写作速度训练。

4.写作训练方式:一)单项作文训练 二)命题作文训练 三)供材料作文训练 四)想象作文训练 五)话题作文训练 六)研究性作文训练 七)自主作文训练。

第九章

1.口头语言主要特点是有声化和情景化,书面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符号化和规范化,书面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是更为高级的发展形式。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基础和背景,能够不断丰富和促进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口头语言的继续和提高,能够规范和指导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2.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1.口语交际的态度 1)耐心专注地倾听 2)自信负责地表达 2.语音识别力 3.话语记忆力 4.话语理解力 5.话语评判力 6.口语表达力。

3.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方法:一)听讲 二)诵读 三)复述 四)答问 五)讲述故事和见闻 六)专题演讲 七)即席发言 八)讨论或辩论 九)创设生活场景。

4.综合学习的主要特点:一)整体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最基本的层次。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自主性。语文教学的其他四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开放性。学习目标不以获得知识为唯一目标,而以语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整体发展为目标。

5.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特点:一)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

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大亮点就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由过去“一把尺子”的评价变为“多把尺子的评价”。四)强调过程和方法。五)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6.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一)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二)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三)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教学资源。1)从当地文化中选取资源。2)从时事材料中选取资源。3)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源。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是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唯一途径。

7.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7.语文教师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隐喻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二、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三、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四、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1)与学生的合作 2)与其他教师合作 3)与家长合作 4)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5)学会合作的三大技巧(倾听、交谈、沟通)

五、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1)语文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的精神 2)新课程为语文教师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得条件 3)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4)语文教师的创新体现于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8.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1)单相交流方式 2)双向交流方式 3)多向交流方式 4)综合交流方式。

9.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升:

一、语文教师应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1)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 2)确定教学结构的能力,教学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指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的相互联系。纵向结构指教学环节的教学结构,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布置、小结等各个环节,也就是主体的呈现,主题的展开、主题的完成。3)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

二、语文教师应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1)教学语言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得体。2)课堂组织能力—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小组学习的正确形式。

三、语文教师应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力。1)设计练习的能力 2)处理作业的能力 3)综合评价的能力。

四、语文教师应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五、语文教师应提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1)是它的物质形式,它的基础设施等 2)是它蕴含着的人类高级智慧。

10.导入方法:1)释题入手,步步深入(释名物、释题意、释结构)2)联系旧课,以故引新 3)制造悬念,引起注意 4)故事引入,激发情趣 5)描绘形象,引入联想 6)演示练习,激荡思维 7)精于设问,循之善诱 8)比较异同,变换角色。

提问层次:知识水平提问,应用水平提问,分析水平提问,评价水平提问。课程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下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阅读书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阅读书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的功能丰富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知识的功能,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功能,启迪思想、开启智慧及人文教育的功能等。语文课程的多项功能其实可概括为两大类,即语言教......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区培民: 课程:广义的课程它包含了教育目标、内容、教材、教学活动、评价方式五大层面,涵括者显在课程和潜在课程,是赋予学习者的一个学习经验的总体。 语文课程目标:从语文科得角......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名词: 1、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当代教育学认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2014年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1、试卷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试题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 2、简答......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1、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极端混合型的,是集政治,历史,宗教,人伦等于一体的综合教育. 2、1949年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复习总结 填空题10/1’ 判断题5/1’名词解释8分2/4’ 问答题20分 4/5’ 应用题57分2/6’1/45’1、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