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青冈四中黄德智志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已不是一个很新鲜的话题,但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何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俗地讲,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学习过程中,从不参与到愿意参与,从少参与到合作互动;情感态度上,从不喜欢这门课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但现实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不断优化。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感到唯有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积极通过情境创设、策略改进、思维训练、手段创新、情感激励等方式与途径,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出色的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培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一旦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在数学课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产生如痴如醉的热情,会把学习数学看成是一种成功的满足。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下面介绍我的几点做法:
1.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地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2.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已经形成的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并使之趋于稳定。作为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喜爱各种各样的情境,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新课改后的课堂,我们一直都很注重情境教学,一堂课就好像在给学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的教学学生不感兴趣也不行了。
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奥秘就是热爱学生。现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叛逆时期,学生如果对教师有不喜欢或敌对情绪,他就不会听你所说,甚至还会与你作对。因此,平时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教师不要让学生感觉你高高在上,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真诚地对待学生,使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让学生明白你的真诚,当学生把你当作朋友以后,那么你的教育观念、你的教育方式,就会很容易得到他的认可。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一种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反应迅速、思维活跃,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爱生尊师、心理相容、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三、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优化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设计,间接的认知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教与学、讲与练、教学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深入钻研教材。教师应根据教材、不同的教学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前后,让学生更容易吸收。
其次,精心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知识容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好时间,同时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最后,精心制定教案。制定学案是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一种体现,也是学生在课堂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反馈的途径和巩固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本节课要完成的知识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制定成学案,学案分课前预习部分和课堂演练部分。让学生课前预习,初步了解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再通过课堂演练,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制定的学案要一定有目的性、灵活性、针对性和拓展性,让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
总之,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在创新教育蓬勃开展的今天,社会对新教材充满了期望,学生和家长对教师充满了期待。我们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数学兴趣,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的有效,学生的学习才有效。
第二篇: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提高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体会
大邑县新场镇学校
韩强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成为数学教师的普遍共识和追求。而要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就必然需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主要从教学环境,师生关系,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等几方面谈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体会
一直以来,对于什么是有效课堂,中外教育家比较共性的认知是:1.提供有数学价值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2.课堂组织应该内在连贯一致,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3.建立几积极的学习环境;4.促进概念理解并发展数学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于文森教授更谈到,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我自己认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以较少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的体会是要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创造合理有趣的教学环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做到目的明确,着眼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并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数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抓住其核心和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知识的“原型”问题,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此外,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应该坚持有趣有效。要把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比如,在讲了乘方以后,我就让学生猜想把一张报纸对折100次,它的高度有多高?学生的情绪一下就高涨起来,纷纷实践与分析。其三,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以后,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菱形,正方形,矩形以及任意四边形四边中点的连线所构成的四边形分别会是怎样的四边形?并且说明理由。这就及时扩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称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对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愫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每一个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应该说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只是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学习、进步、成长中的首席代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及时转变教师的角色,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展示的舞台。例如,今年2012届2班毕业的学生陈赓,由于多次转学以及基础等因素,数学成绩比较差,学习积极性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放弃他,而是经常鼓励他,哪怕只有一点小小的进步。同时,我还经常抽他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目,让他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慢慢地,他对于数学学习也产生了兴趣,经过一年的师生共同努力,今年中考他的数学成绩提高了30多分,跨入了及格的行列。领通知书的那天,他激动地对我说,韩老师,真的感谢你对我的帮助和鼓励。看着这个纯真的孩子,我感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宝贵啊!
三、精当的教学准备。
1、精研教材,摸透学情。
首先,要深入进行 教材分析。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新课标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理解教材,要研究教材中每个活动内容及活动的内涵,研究教材中每个探究性活动之间的结构及前后联系,才能勾勒出一条清晰的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基于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活动线索。
其次,要 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学生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原有的基础,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倾向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数学、学生与课堂的关系,充分了解学生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好的教学设计,对研讨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点等都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好的构思和创意都有很强的针对性,都需要对学生有真切的了解,如果不仔细研究学生,甚至脱离学生实际,教师课讲得再好,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的。
2、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实践证明只有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发展认知需要的教学目标才能对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精心策划教学设计。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并且自主建构
四、合理适当的教学方法。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要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即不要一成不变地把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
(1)数学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角色去体验数学学习,从学习者的立场来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进而引发学生 “学会向数学知识提问”、“学会向数学问题解决提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
(2)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转变观念。认真落实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4)根据 “学生之间的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让大多数学生都有提高。并注重练习、作业以及考试的及时评讲和纠错。
五、及时认真的教学反思。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叶澜教授更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何等重要!当然,只有及时有效的课堂教学反思才能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益处。首先,要反思数学教学内容,其次要反思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最后,还要反思教学过程。总之,对于数学教学的目的,目标,教学方法等等都要认真总结,扬长避短。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课前要精心准备,课中要运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后要及时有效作出反思,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己去发现并掌握知识。也才能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顾泠沅等,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2)叶澜,教育概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精选)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中小学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最现实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要途径。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来是教学工作者的基本追求,也是我们开展对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所在。所以我就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创设真实、有效地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充分说明了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景应该来源于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尽可能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情境应该是问题的基础,如果我们的情境来源一种假设,没有为学生准备好第一手资料,这样的情景无疑会显得比较空泛,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多加留心,注意积累,这样才不会“境”到用时方恨少。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发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而学生的这一认识过程是教师无法取代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案例
一次模拟测试中,有一道证明圆周角定理的题目: 在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关系时,有一位同学首先考虑了一种特殊情况(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如图1所示:
AOC是ABO的外角,AOCABOOAB
又OAOBOABOBA即AOCABO
ABC1AOC 2请你帮这位同学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情况吗?如果请你在图2、3中画出图形,猜想结论又将如何,并请你说明理由。
这道题源于教材,出题者命题的目的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中,强调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考查。考前预计中等以上的学生应该能顺利的作出来,但从考后反馈的情况看出乎意料,得分率很低,两种情况都能证明出来的只有20%左右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⑴不少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照本宣科,学生对为什么要这样证,如何转化还是一知半解,没有充分领悟其中的证明思想与转化策略。对于书上的重要定理,不但要会证明,而且要求学生能说清它的思路,让学生体会到思想方法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⑵教师往往只是按照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来进行设计,缺乏换位思考,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与思维方式,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导致教师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错位或脱节。
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向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概念教学要展示概念教学形成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学习,从“模仿型”学习向“创造型”学习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数学知识的基础才能牢固,数学素质的发展才能全面,主体精神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在课堂上。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师的教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学,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时,首先是分组应该合理;第二是合作讨论应该有足够的时间保证,不能为了形式而讨论;第三是合作应该以个人思考为前提;第四是应该更多地提倡课后的合作交流。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每个人、每个小组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想在课上保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对课堂中的合作交流采 取更加审慎的态度,保证个人思考的空间,切实发挥合作交流有利的一面,同时更多鼓励课后的合作交流。
四、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把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课堂教学必需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案例
我在讲授三视图中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一课,离下课还有5分钟,学生们都在独立做作业,这时有一位智力一般,平时最不爱问问题的女学生举手请教我:“老师,您讲授的这一节内容我不太明白,尤其是正方体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的一些规律我还是搞不清楚?”当时,我没有责怪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讲解,并用制作成的正方体的模型再让她动手操作,最后她懂了,也乐了,我适时表扬了她,鼓励她以后有问题及时问。这也把她培养成了个勤学好问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
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优化教学艺术,多注重情感投入,加强师生情感沟通。
五、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研究表明每个人同时具有多种智能,并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给我们的启发是课堂上应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每个人的智能特长。
案例
不久前,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课后有一个研究性课题,我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目的:请设计多种方案,测量旗杆的高度。
活动工具:(1)皮尺一根;(2)教学用三角板一副;(3)长为2.5的标杆一根;(4)高度为1.5米的测角仪(能测量仰角、俯角的仪器)一架;(5)小镜子。下面四个示意图是通过分组活动,全班同学交流研讨后所得出的测量旗杆高度的四种方案: 方案1 利用阳光下的影子(图3)方案2 利用标杆(图4)方案3 利用镜子的反射(图5)方案4 利用测角仪(图6)
课后我对自己的这堂课反思中得到了一点启示:设计出多元化的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每个学生的智力都能得到开发,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乐趣,这是我们新课改中所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要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以上只是仅从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我们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行为,合理运用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才能真正提高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充分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
第四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让课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实践,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数学基础,准确把握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每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育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
(1)如教学《打折销售》,就可以用创设问题情境法,首先用多媒体展示收集的商场打折销售情景,让学生谈参加市场调查所了解的打折销售活动,接着提问:打折销售后,商家会亏本吗?每件商品所赚的钱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得到:利润=售价-成本价。
(2)列函数式:引导同学从平时坐出租车中了解,引导学生得到:车费=起价+超过的价钱。
2、利用实物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深奥的东西浅显化,从而克服学生的思维障碍,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蚂蚁怎样走最近》时,我就拿出一个事先做好的可以活动的圆柱体教具,引导学生大胆猜测,然后再变动教具,让他们对比自己的猜测与实际的区别,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直观设计,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运用电教手段教学
(1)一堂课只有40分钟,有些课涉及到概念、定理、注意事项多,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相当复杂和抽象。若凭老师边讲边写,一堂课很难按时完成任务,学生学起来非常吃力,结果事倍功半。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可以更好地把许多抽象的概念和繁琐的叙述讲清楚,屏幕上的图像和颜色文字一幕了然。如讲“垂直于弦的直径”时,由于这节课的难度较大,我就在屏幕上打出了一组强化理解“垂径定理”的判断正误题、选择题、填空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对于要由一个运动的图形得出规律和结论并证明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利用相关的数学教学软件制作的课件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函数的教学;例如要理解“圆柱看成是一个矩形旋转得到的”和“圆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也可以利用“z+z”制作一个运动着的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可以形象地直观地将圆柱、圆锥的形成过程展示出来。
(3)网络教学:
如搜索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等。
4、学生动手实践教学:
如讲菱形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制菱形纸片,让同学通过实物找到菱形的边、角、对角线都具有哪些性质?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可以自己得出结论,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要经营好一个课堂,做一道既营养价值高又口味好使学生们都爱吃的“菜”,我们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就得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有兴趣起来,这样你的课堂教学一定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三、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学习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乐学。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4倍。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创设合适的数学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心理特征,创设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情境。例如,我在讲授《勾股定理》第一课时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赵爽弦图”,然后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同学们,你们见过这个图案吗?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为什么会选用这样的图案作为会徽呢?你们听说过勾股定理吗?”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于是我接着向学生介绍勾股定理在我国的悠久历史等知识,整堂课学生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行学习,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四、提高备课的有效性
有些教师认为备课就是抄抄教案,以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认为所抄的这些“教案”都是由一些教育名师、甚至是教育名家编写的,有什么不行?其实我认为这些“教案”的编写大都是以本为本,是以教科书为本而编写的,不能以人为本,因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基础知识水平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备课就不仅要以本为本,备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而且还要以人为本,重点是要备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难度、深度、广度,而一部分学生却跟不上来,势必他们就会把精力转移到与上课无关的事中去(开小差),就好比是营养成分最高、最好的食品,可学生却不原意吃,怎么还谈得上消化呢?可见备学生是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五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程文祥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形成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过程中,在形成某种个性特征、提高每个学生的教育和发展水平方面可能取得的最大成果;师生用最少的必要时间取得一定的成果;师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取得一定的成果;学生从不懂到懂,从懂的少到懂的多,从不喜欢到喜欢这门课程,这都表示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有效的。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教师不是评判者,也不只是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师更多的是学生的服务者,他的职责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教师应努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使他们能自觉热爱学习,在学习中去体验快乐。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愉悦自己的过程,而是为学生服务的过程,在课堂中和谐的氛围,民主的气氛是不可缺少的,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只有使他们在学习中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喜悦中激发热爱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实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二、确立目标,主动参与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创设自主学习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学会组织、协作、思考和交流。例如,在进行“税收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
“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数学教学进程,有计划的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工具检索各种信息,并对资料的质量,可信度作出判断,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对数学的发展历史也有了全面认识。这种主动参与的学习形式突破了课堂的限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学生会感到奇妙不已,具有吸引力,从而主动愉快地进入学习活动中。教学中可以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参与的积极性。如:学习“等可能事件”时,让学生“掷骰子”、“抛硬币”,在一次、二次、„„多次的游戏中寻求规律,探求新知。教学中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四、鼓励学生质疑,激活思维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学生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当学生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和问题时,教师要“恰到好处”地及时引导。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只有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才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启、阅、练、知、结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中独立阅读能力是关键,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首先要过阅读关。读、练、知交替进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运算的自检能力。在课堂上读、练、知交替进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观察、注意、记忆、思维都处于积极活动状态。在练习指导中,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分析问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在“知”这个环节上看重培养学生的自检能力。
六、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有效性。
目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展现出它独有的魅力,特别是那些比较抽象的、难理解的数学内容以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既具体形象,又直观易懂,还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不但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非最终目的。教师要使多媒体课件真正为“学生更好地学数学,教师更好地教数学”服务,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七、教师树立有效教学的观念,培养教学反思的意识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反思对于学生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也具有重要作用。敢于经常反思过程的教师,正是象临产的母亲经过终身难忘的阵痛后才感受了新生的活力。他们有一种兴奋的感受,认为自己的实践是有目的的。通过关注学生对教学的反应,根据教学情境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改进方法;通过倾听学生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避免重犯类似的教学错误。促进了学生进行最有效的学习。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批判反思能力的高低应成为判定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最重要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