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可选)

时间:2019-05-12 23:5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论文)》。

第一篇: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论文)

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

地(州、市):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 学校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中学

所在年级: 高二年级 起止时间: 2013年 10月至 2014年 5月

项目组长: 李琪璐(第一执笔人)项目申报人:李琪璐 韩晨阳 曹江山 陈锦兴 李世锐 张鸣起 魏成儒 陈权

指导教师: 蔡祎雯()

联系电话: *** 电子信箱(QQ): 1343851040

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

摘要:在我们的学习几何的过程中,空间直角坐标系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我们对它的历史却知之甚少。本文将首先介绍解析几何的历史,而后介绍解析几何几种例题解法,最后,归纳出解析几何在应用中的几种方法。关键词:解析几何

我们所说的解析几何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平面解析几何,其二是立体解析几何。这两样工具,使得几何学和代数学建立了联系,让复杂的几何推理证明变成了相对较为简单的代数运算。1.解析几何的历史 1.1解析几何的诞生

十六世纪以后,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力学、航海等方面都对几何学提出了新的需要。比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行星是绕着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行的,太阳处在这个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投掷物体是沿着抛物线运动的。这些发现都涉及到圆锥曲线,要研究这些比较复杂的曲线,原先的一套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应了,这就导致了解析几何的出现。1.2解析几何的创造者――笛卡尔

1637年,法国的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尔发表了他的著作《方法论》,这本书的后面有三篇附录,一篇叫《折光学》,一篇叫《流星学》,一篇叫《几何学》。笛卡尔的《几何学》共分三卷,第一卷讨论尺规作图;第二卷是曲线的性质;第三卷是立体和“超立体”的作图,但他实际是代数问题,探讨方程的根的性质。后世的数学家和数学史学家都把笛卡尔的《几何学》作为解析几何的起点。从笛卡尔的《几何学》中可以看出,笛卡尔的中心思想是建立起一种“普遍”的数学,把算术、代数、几何统一起来。他设想,把任何数学问题化为一个代数问题,在把任何代数问题归结到去解一个方程式。

为了实现上述的设想,笛卡尔从天文和地理的经纬制度出发,指出平面上的点和实数对(x,y)的对应关系。x,y的不同数值可以确定平面上许多不同的点,这样就可以用代数的方法研究曲线的性质。这就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具体地说,平面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有两个要点:第一,在平面建立坐标系,一点的坐标与一组有序的实数对相对应;第二,在平面上建立了坐标系后,平面上的一条曲线就可由带两个变数的一个代数方程来表示了。从这里可以看到,运用坐标法不仅可以把几何问题通过代数的方法解决,而且还把变量、函数以及数和形等重要概念密切联系了起来。2.解析几何的基本内容

在解析几何中,首先是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又译为“平面直角坐标系”或“立体直角坐标系”)。如上图,取定两条相互垂直的、具有一定方向和度量单位的直线,叫做平面上的一个直角坐标系xOy。利用坐标系可以把平面内的点和一对实数(x,y)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除了直角坐标系外,还有斜坐标系、极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等等。在空间坐标系中还有球坐标和柱面坐标。坐标系将几何对象和数、几何关系和函数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样就可以对空间形式的研究归结成比较成熟也容易驾驭的数量关系的研究了。用这种方法研究几何学,通常就叫做解析法。解析几何部分蕴含的主要数学思想总结 3.1 数形结合思想

思想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以数助形”即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图形的直观帮助解题;另一方面是“以形解数”即在解决问题时通过数的计算解决几何问题,体现了数与形巧妙结合。研究数学的给出条件与所要解答问题的关系,分析其中的代数意义和几何的直观,使数与形有机的结合,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本质。数形结合思想汲取了代数和几何方法的优点,在学习中经常会应用,在解析几何部分试题中得到了体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首先在解析几何部分要掌握一些曲线的代数特征,在分析具体数学问题时,要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两个方面,然后设出合理的参数,建立相应的关系,做好数量与图形之间的转换,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所设的参数。解析几何解题过程中恰当使用通常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3.2 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解决某一较难且复杂的问题时,选择一个合理的切入点,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不重不漏的进行分解,使复杂的大问题变成简易单一的小问题,然后再将小问题进行综合,进而将原来的问题解决。在解析几何部分题目中导致分类讨论主要原因有:

(1)不确定的相互位置关系引起的讨论,例如:直线与 x 轴垂直和不垂直两种情况。

(2)分类讨论也可能是因为参数的变化,例如:含参数的方程,当参数取不同的值,会对应不同的方程。3.3 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在一些数学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构造一个与其相关的函数,然后根据该函数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该问题。解析几何部分知识经常用到函数与方程思想,比如初中所学二次函数的方程可以用来研究抛物线的图像与性质。在解析几何部分中,一些最值问题就是利用函数的性质求解。3.4 化归转化思想

化归转化思想是指,将未知的条件向已有知识转化的过程。比如数量与图形关系的转化、方程与函数的转化、变量与常量之间的转化等等都是我们在解析几何部分经常用到的。化归转化思想的关键在于要透过表象看到本质,通过适当的转化将问题解决。4解析几何的实际运用 4.1应用方法概述

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最根本的做法就是设法把空间的几何结构有系统的代数化、数量化。即在空间中建立了坐标系,使空间内的点与有序三数组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因而空间内的一个曲面可以由带三个

变量的一个方程表示,也即实现了曲面的“代数化”。这样,几何问题就可以转化为用代数形式表示,在求解析几何问题时,就可运用代数方法进行研究。其过程可表示为:

4.2.1应用典例

4.2.1.1证三角条件等式

已知:2cosα+3sinα=2(1)2cosβ+3sinβ=2(2)其中α-β≠2kπ(k∈Z), 得 证明:5cosα+5cosβ=-5cosα5sinβ。

由(1)与(2)可知,点(cosα,sinα)与点(cosβ,sinβ)是直线2x+3y=2上的两点;由圆的参数方程可知,点(cosα,sinα)与点(cosβ,sinβ)又是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两点。即点(cosα,sinα)与点(cosβ,sinβ)是直线2x+3y=2与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的两个交点。

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osα, cosβ是方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两个根∴由韦达定理得

cosα+ cos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sαcosβ=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5cosα+5eosβ=-5cosα5sinβ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将点(cosα,sinα)与点(cosβ,sinβ想象为真线2x+3y=2与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的两 个交点,、是证14.2.1.2不等式与图形的转化:

解不等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1 令 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y=x-1 的关键所在。

而将 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两边平方后得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这是以(1,0)为圆心,以 1 为半径的上半圆;y=x-1 是斜率为 1, 在 y 轴上截距为-1 的直线。满足不等式的图形是圆在直线上方的部分。

因此, 求出直线和圆的交点横坐标

∴不等式的解集为 x∈[0,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说明: 将不等式转化为可画出图形的两个函数, 这样就把不等式

问题转化成“图象高低”问题, 然后取交点, 指出满足条件的横坐标范 围, 即是不等式的解。

4.2.1.3函数与图形的转化:

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2001)(x+2002)的图象与x轴、y轴有三个交点,有一个圆恰

经过这三点,则此圆与坐标轴的另一个交点是()

A.(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0,1)C.(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图象与二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0,2001)(0,-2002),与y轴的交点为(0,-2001x2002),本题若采用代数方法,应先由三点确定回方程,再求该圆与坐标轴的另一个交点,这种解法思路清晰,但运算繁复,且不易得到正确的结果.若利用相交弦定理,只须设另一个交点为(0,m),则由2001X2002=(2001x2002)·m,可得m=1,即得正确答案B。4.2.1.4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已知椭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a>b>0)的离心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Q(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在椭圆C上,A,B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1)求椭圆C的方程!(2)若P是椭圆上异于A,B的动点,连接AP,BP并延长,分别与直线l:x=4相交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问:

在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D使得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直径的圆恒过定点D?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易求得椭圆方程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要判断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为直径的圆是否恒过定点D,若先写出该圆的方程,再将点D的坐标代入验证,运算量太大。可等价转化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该数量积的运算仍以坐标法更简洁,考虑到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均随着点D的移动而改变,故以点D的坐标为自变量表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设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直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直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设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t=1或t=-7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即存在定点D(1,0)或D(-7,0)满足题意。

4.2.2方法归纳 4.2.2.1坐标法

当空间中建立直角坐标系之后,点就有了坐标,而作为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是曲面,就可以用坐标法,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对代数的方程进行计算和推理,得到相应的几何结论,从而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而解析几何运用坐标法可以解决的基本问题为:一类是满足给定条件点的轨迹,通过坐标法来建立它的方程;另一类是通过方程的讨论,研究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性质。运用坐标法解决问题的步骤是:首先在空间上建立坐标系,把已知点的轨迹的几何条件“翻译”成代数方程;然后再运用代数工具对方程进行研究;最后把代数方程的性质用几何语言叙述,从而得到原先几何问题的答案。4.2.2.2向量法:

根据问题特点引进向量,再利用向量有关性质及其运算规律实现几何证明的一种思想方法。例如:平面方程、直线方程是前面向量共面共线条件的应用;两条直线关系就是利用了空间中三个向量混合积为零或者不为零来进行判断的;而在用向量证明初等几何问题,是应用空间解析几何知识来解决初中数学问题的典型内容。5.结语

解析几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学科之一,也是科学技术中最基本的数学工具之一,解析几何是几何、代数和一般变量相结合的产物,微积分建立过程中第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就是解析几何的创立,是数学专业后续课程的必要基础,该门课程能够培养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能力,提高我们认识和处理数学数形关系能力。通过对解析几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很好掌握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并用这种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习能力和应用素质的统一。

附件1:查阅参考文献(因文件限制仅展示截图)

附件2:小组分工

附件3:心得体会

心 得 体 会

回顾这段快乐而又难忘的时光,有时茫然,有时失落,但更多的感受来源于小组中思想火花碰撞时的那一刻所带来的喜悦。

此次的学习,每个人都获益匪浅,不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得到了提升,更使我们对“数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一、兴趣带来动力

在研究过程中,能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它或许像一个神秘的礼盒,打开它,指不定会有什么令人振奋的发现,这使小组中的每个人对数学产生了好奇与浓厚的兴趣。

二、团队合作,探索前进

在课题开始初期,每个人都有些茫然,不知道要做什么。但随着小组内的不断交流、探讨,首先确定了课题《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发展》。有了明确的主题,研究方向确定了,之后开始了不断的交流、不断的否定,最终达成一致,这一整个磨合探索的过程,就像是在完成一幅具有高品味的画,必须要先构出大概框图,再经过不断的修改与重复,把握每一个细节,最终当这幅画完成时,你就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三、最终目的

在对“解析几何”的研究过程之中,无形中就学到了课本之外的东西,一份份的收获也是从研究中所得到的,与此同时,对数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掌握,如:解析几何的发展历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应用等。

虽在本次课题中学到了许多,但这只是数学的冰山一角,并且在对“解析几何”的研究中,有了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这使得我们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这应该是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也是这次学习的最终目的。

感言:在探索中求知,在求知中探索。

我相信,不停的求知,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不停的探索,才能有更好的创新!附件4:我们的故事与收获

在此次学习性研究当中,我们小组成员为此相互讨论与探究。众所周知,在解析几何问题中,最重要的是严谨的过程和对数字,参数,图像的处理。当我们面对这些未知的事物,未知的知识,我们小组对其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与探究也充满了收获,如下:(1)在几何证明中存在着个人对于一点问题或某概念认识不足的问题,针对此类事件,我们便对其实行任务型划分。每人,对于某个具体事件,专项的表达,对于某一案列的具体分析和重点都有明确分工。

(2)不管是面对学术性的专攻还是对于典型题目的总结,设计,编排,对于参与者的我们都是一种挑战,一种面对新事物,一种学术性较强的领域上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眺望。

(3)面对未知却又即将熟悉一切的我们,从原本的解析几何的模糊认识,到现在的清晰。小组中的成员也从陌生的同学成了亦师亦友的同伴。因为我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世界的定义,对所看见的一切都太过幼稚,所以我们学会了团结与探索。(4)从讨论中得我们了解到什么是几何,什么是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笛卡尔所发明的直角坐标系使整个数学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开起了变量函数时代。使我们现在的数学发生了革命般的变化。

(5)该变的不只是数学,而是整个世界。假设,仅仅是个假设,没有了数学的我们还剩下什么。凭心而论,我们只不过是一个生物,在改变自己的同时,偶尔去发现一下世界。

(6)不管是解析几何还是整个数学史,没有正真的学术性的研究,没有明白有时一个灵感的火花可以点燃世界的那种疯狂。也许只是一点灵感,只要一点,一个火花,可是你要让它燃起,需要付出的太多太多,比如,一切。(7)可能你想不到什么是数学家,他们就是一群天才,用自己的生命在点燃世界,他们是伟大的。可能之前的我们没有资格去体会到这些,但是,你用你的努力,去换取你想得到的成果,才能从中体悟到什么。而那些所谓的数学家,一天用15个小时的时间去计算,我们的财富不过是建立在他们成果上的一点应用罢了。(8)围绕着解析几何这个专有名词而讨论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很多。

第二篇: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具有知识性、综合性、过去性、思维性等特点。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以往的历史学习,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深层次的质疑,学生很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根据历史学科的功能与特点,开展历史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应有自身的特色。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1、开放性内容:历史知识范围广泛,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可以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跨学科综合内容开展研究。

2、问题性。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与阐释。史实需要不断丰富、鉴别,历史认识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这就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3、社会性和实践性。历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更要关注现实,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服务。现实社会是过去的延续,存在着许多物化的历史遗迹、文物。透过这些遗迹和文物,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研究性课程“历史与旅游”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提出的。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4、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5、养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⑴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首先是要选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范围。在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辨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并指导学习拟订论文写作提纲,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和意义、对课题的分析论证及得出的结论,并附有资料的出处或参考书目。

⑵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有些涉及近代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进行研究。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学生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订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际调查、整理调查材料和数据,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⑶编制研究书目索引,撰写读书报告。根据所有研究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研究资料,包括著作、文章、网址等,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编制成书目、论文索引、网址汇总,以供研究该课题的学生使用。学生选择阅读有关研究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制作资料卡片。将阅读所得资料汇总,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应该包括对所读书籍的重要内容及其观点的介绍与分析,读后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并将阅读书籍的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做出评价。

⑷撰写历史人物评传。历史是由历史人物构成的。对历史的形式,可以通过阅读传记作品和搜集材料,然后以人物传略的形式,概要介绍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并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⑸围绕研究课题组织讨论,开展辩论。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同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理解。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不同意见相互争鸣、沟通、交流。讨论可以模拟成人的讨论形式,如圆桌会议式的讨论、论坛的讨论、专家咨询式的讨论、论文答辩式的讨论等。

⑹创作历史剧本,编演小历史剧。在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历史为出发点,创作历史剧本,使发生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重现。根据编写的历史剧本,排演历史剧并公演,可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体验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得到启示。

四、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流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指导者)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教师(指导者)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学生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问题情境状态,在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研究目标,并拟定初步的研究计划或方案。

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加工整理研究资料,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形成研究成果。

⑴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开端,直接关系到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确定课题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历史学科中大家普遍关心、正在思考、有所争议、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因为选择简单易行的研究课题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于初次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生,太难了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怯,挫伤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就要考虑课题的陈述。陈述课题时既可以采用叙述式,也可以采用问题式。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者要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使大家可以从课题的题目很清楚地了解到你研究的焦点和研究的方向。

⑵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课题后,紧接着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可以防止研究学习陷于无序状态,可以保障研究性学习按计划顺利进行。研究计划必须包括课题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人员安排、预期成果形式等内容。研究计划越祥细越好。在具体实施研究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定计划作必要的调整。

⑶收集整理资料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是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历史追寻的是真实,研究资料的客观真实性是前提。收集资料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首先要分析研究课题,弄清课题所包括或涉及的学科范围;其次确定课题涉及的时间界限,是从古到今,还是某一历史时期。

②利用各种书目和有关工具书,获得研究课题的一般资料,了解该课题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影响作用于它的诸因素。

③利用检索工具进一步弄清楚该课题已经做过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有哪些

进展,提出了什么问题,论证的角度是什么,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等等。

④根据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历史研究文献资料固然重要,但局限于文献资料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素材。

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整理,整理历史研究资料就是对资料进行分类、校勘、注释和翻译的过程。经过整理的资料就可以在研究中使用了。

⑷提出观点或假设

在历史研究中提出观点或假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大家所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发现历史文献的新功能;用新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观点和假设后,就要选择论据、论证观点或证明假设,选择的论据在质量上必须可靠、典型、具体和严密;在数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正面与反面、主证与参证的论据。

⑸形成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可以有多种形式,最通常的形式是论文。论文的正文一般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正文前有题目,正文后有注释或参考文献,有的在题目后面正文前面还有内容提要。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级,学生要写好研究活动笔记,对研究情况和体验及时记载,这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交流、研讨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还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与同学们分享成果。

3、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每一阶段的成果和最终成果。成果的表达方式可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编制展板、撰写小报等方式加以表达,并将研究成果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及至更大范围发表。

此外,在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想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也就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教师是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扮演着类似“导演”的角色,是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慎重 学习时的伙伴。教师指导学生探索、研究的各种方法,熟悉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陷入泥潭,是学生顺利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

课题研究成员:高一16班 侯玲婕 周妍冰

摘要:研究的课题:地方美食与历史文化的关系。研究目的:深入了解中国的传统美食,进而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最终结论:地方美食与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前言:我们从美食角度切入研究,可以提高研究兴趣,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由此也诞生了许多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优美诗句和散文。正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沉淀出了中华灿烂辉煌的饮食文化。以下是我们依据计划完成的相关研究。正文:

一、研究方法:主要使用文献法

二、研究过程 1.查找相关的资料 2.整理相关的资料

1)云南过桥米线与其历史背景

①相关资料:过桥米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关于过桥米线也有一个传说,清朝时滇南蒙自市城外有一湖心小岛,一个秀才到岛上苦心读书,秀才的娘子常常做了他爱吃的米线送去给他。但等出门到了岛上时,米线已不热了。后来一次偶然送鸡汤的时候,秀才娘子发现鸡汤上覆盖着厚厚的那层鸡油有如锅盖一样,可以让汤保持温度,如果把作料和米线等吃时再放,还能更加爽口。于是她先把肥鸡、筒子骨等煮好清汤,上覆厚厚鸡油;米线在家烫好,而不少配料切得薄薄的到岛上后用滚油烫熟,之后加入米线,鲜香滑爽。此法一经传开,人们纷纷仿效,因为到岛上要过一座桥,也为纪念这位贤妻,后世就把它叫做“过桥米线”。

②结论概述:通过这个传说,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科举制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性。当时的人们为了功名而埋头苦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不加思考,不思创新。这才导致了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

当然,从另一个侧面也体现出了,当时女子终身以追求贤惠的虚名为目的,服从着三从四德的礼教束缚,失去了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追求。

2)北京的冰糖葫芦的历史背景

①相关资料:冰糖葫芦,在宋朝年间便开始了古式的做法,历史中早有记载,清朝年间各地盛行。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我国传统小吃。冰糖葫芦具有开胃、养颜、增智、消除疲劳、清热等作用。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

相传,冰糖葫芦与南宋光宗皇帝有关。宋光宗,名赵敦。公元1187年10月受宋孝宗内禅而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绍熙”。

在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了,面黄肌瘦,不想吃饭。皇宫里的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可是依然没有效果。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妃子一天比一天憔悴、瘦弱,皇帝也很郁闷,整天愁眉苦脸的。于是只好张榜到民间招纳良医。不久,果然有个江湖郎中揭榜了。这郎中给黄贵妃诊脉后说:“贵妃的病不碍事,只要把冰糖和山楂果煎熬了,每顿饭前吃七八颗,用不了几天就好了。”开始,大家都不相信这位江湖郎中,可是贵妃吃了之后,疾病竟然好了。

后来这种吃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冰糖葫芦。

②结论概述:冰糖葫芦的传说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在落后的科学条件下对医学的刻苦研究,正是由于南宋时期的人们探索精神,才为中国特色的美食和中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西藏的酥油茶的历史背景

①相关资料:传说,藏区有两个部落,曾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上结下的冤仇,辖部落的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火海殉情。双方死后,美梅措到内地变成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到羌塘变成盐湖里的盐。每当藏族人打酥油茶时,茶和盐再次相遇,这无疑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但传说终归是传说,在藏区喝酥油茶时,我便开始深思,为何一向产茶稀少的藏区,会出现酥油茶这种藏族老少离不开的饮品呢? 查阅了有关西藏历史的资料我终于发现其中的缘由。

远古时期,形成了西藏古人氏族。从古人氏族逐渐演变成西藏的四大氏族:赛、穆、顿、东,在此基础的增加“惹”和“柱”两氏族,通称为“六大氏族” 而西藏要出现酥油茶就必须与中原产生一些联系,我就把目光放到了隋唐两宋。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4、5世纪时,吐蕃军队就曾通过与内地的战争夺得了大量茶叶,但直到公元5世纪以前,吐蕃社会还没有形成饮茶的习俗,茶叶也只是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品而为社会上层所珍藏。

公元7世纪初,强大的唐朝在中原地区建立,结束了中国内地长达300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崛起于今西藏山南地区雅隆的悉勃野部渐次征服各地部族,建立了有史以来

首次统一青藏高原各部族的政权——吐蕃王朝。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又在吐蕃生活了30年,继续致 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随来的文士们也开始工作,他们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走向正规化。接着他还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贵族子弟,千里跋涉,远赴长安,进入唐朝国家,研读诗书,把汉族的文化引回吐蕃。

农技人员并不宣扬什么,他们只是先把从中原带 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等到了收获的季节,那顶壮的庄稼,惊人的高产,让吐蕃人瞪大了眼睛;因为吐蕃人那时虽然也 种植一些青稞、荞麦之类的作物。

文成公主入藏,是西藏与中原往来的丰碑

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

伴随着吐蕃王朝与唐朝两次联姻,双方往来频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广泛而深入,民间往来全面发展,藏族与中国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

唐开元以后,随着唐蕃之间交往的增多,饮茶习俗渐渐传入吐蕃。

到了晚唐时期,唐蕃开始在河西和青海日月山一带进行茶马互市,茶叶开始大量运往藏区。以后茶马互市盛行。1372年,明政府专门设立“茶马司”,专门管理内地与边地的茶马互市活动。清初。“茶马互市”制度正式建立。从此,茶叶开始源源不断输入藏区并进入寻常百姓家。由于藏族生活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

②结论概述:高寒的高原气候,严酷的生存环境,造就了藏民族勇敢刚毅的民族个性,也形成了藏民族独具高原特色的饮食文化,藏乡的酥油茶便是其中一枚珍宝。因为酥油茶一来可以治高原反应,二来可以预防因天气干燥而嘴唇爆裂,三来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酥油茶成为了藏乡群众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饮料,也是藏族人民待客、礼仪、祭祀等活动不可或缺的用品,极具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粽子 ①粽子概况

①相关资料: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2010年12月,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据考证,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筒棕”,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还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延续了这种千年风俗。②民间传说 从南北朝以后,民间开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说法。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另有民间传说:包粽子其实是暗示屈原是被绑着扔到水里害死的,并不是自杀的。

不论这个传说是否属实,由此看出,我国的传统饮食与我国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

③粽子的变化

春秋时期: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

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南北朝:出现杂粽。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还有“蜜饯粽”,见苏东坡“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名。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菰叶的季节局限。

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种,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涵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5)月饼

月饼是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3.研究提出的问题

1)从研究过桥米线、冰糖葫芦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地方美食与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石紧密相连的。

2)从重点研究酥油茶这种享誉中国的特色美食,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对于一个地方的美食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3)研究粽子、月饼这两种沿袭到今天依然时兴的美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传统美食也会随之改变 4.汇总所有的资料,得到结论

最终结论:地方美食与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而不可分割的联系

第四篇:研究性学习论文

关于流行歌曲与诗词文化的研究

班级: 高一(2)班 组员:孙雅洁 郑越 王海若 陈至纯 组长:郑越 指导老师:时彬彬

研究背景 :流行歌曲发展到今天,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流行歌曲和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在人们眼中,中国古典诗词属于高雅文化,而流行歌曲则似乎属于通俗文化,其间泾渭甚是分明。

但事实上,纵观中国文学史,《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这些现在的古典诗词都曾经是广为流行的歌曲,属于俗文化的一部分,至少是雅俗共赏。是无法将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两者对立起来的。而中国流行歌曲诞生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等大都市,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从当初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到如今的“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迅猛之势,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要,无疑可谓多元化发展,古典风就是其中的一种发展趋势。可以这样说,它已经为一种词曲交辉、诗乐合璧的音乐体裁和大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成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所以,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不可磨灭的关系。

可是直至今日,流行歌曲却在走向诗词文化的同时又涌现了一大波神曲,诸如筷子兄弟的小苹果,、我的滑板鞋(表演者约翰瑟庞麦郎)走向了大众的生活。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价值观。

先进的文化手段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为商品交换原则在文化领域的无限扩张创造了条件。文化艺术不再是独立的艺术创造,它不得不受市场供求的制约。”流行歌曲得以流行就是市场的产物,为满足市场而生的流行歌曲,自然市场是首先要关注的,使它们大多过度地炒作和商业化。许多歌曲只考虑到了如何吸引人们的注意,如何获得金钱上的收益,却忽略了音乐的本身。有流行歌曲无病呻吟,有流行歌曲单纯地模仿外国音乐,其实就连古典风的流行歌曲其中诗词的质量也参差不齐。研究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倾向及当今流行歌曲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出现、现状产生的原因,根据诗词文化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研究方法:

1、发放问卷调查,随机采访在校中学生。

(对本校内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资料。

(通过网上查阅,书籍查阅,剪报等方式获取有关流行歌曲等信息)

3、咨询老师、专家等专业人士。主要过程及步骤:

第一天:搜查经典流行歌曲及其特殊意义的歌曲;

第二天:观察歌词,初步写出歌曲与诗词文化的规律和差异;

第一周末:询问老师指导诗词文化歌曲风格迥异之处,并请教老师改进方案,和指导之前总结出来的初步结论;

第二周一:上网搜查诗词与流行歌曲的发展史,和到图书馆翻阅资料 周二:到街上工作,问卷调查

第二周末:整理资料,给指导老师修改 最后一周:写上论文

3、计划访问的专家(或其他人):音乐老师,语文老师

4、活动所需的条件:可上网浏览歌曲,以及有充足时间进行分析和调查,请计划访问的专家给予指导 调查的情况及讨论

1、通过哪些方式了解音乐

电视节目

电影

网络

自己寻找

其他

2、听歌时对歌词的内容

非常关注,认真了解

只要旋律好就行

3、您对诗词文化的了解程度

不怎么了解

有些了解

非常了解

4、你认为中国风歌曲在当前流行乐坛上发展前景大么: 有很大空间 34% 接近瓶颈32% 未来难以立足6% 不好说25% 不了解3%

5、是否喜欢中国古典乐曲:

非常喜欢30%

还可以34%

不喜欢36%

6、对于本研究性课题你想从展示中看到什么:

对歌词详尽的分析41%

一些喜欢歌曲的mv43%

其他16%

7、是否愿意配合本小组的工作展示自己对流行歌曲的独特见地: 说想法24% 一展歌喉12%

共同探讨38% 提意见20% 其他6%

8、作为中国人你在听中国风歌曲时是否有种民族自豪感: 有35% 没有22% 没想过46%

9、您对中国流行歌曲的态度

特别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喜欢

10、对于方文山、黄晓亮等著名中国风词人您的了解 知道,久闻大名

听说过,不了解

不知道

11、对于诗词风歌曲流行对于推广我国传统文化

有很大促进作用

作用不大

完全没有

12、您认为举办“歌词大会考”有用吗

有用,可以使更多人关注我国传统文化

没用,炒作而已

无所谓

调查结果:

结论:流行音乐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来说自然不会陌生。事实上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补课缺少的一部分,每个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非常喜欢的流行音乐。对音乐的欣赏不同,所以不同年代的人对流行歌曲的看法自然从在很大的差异,喜欢的歌曲分割也不一样。目前大多数人对于现在刮起的这股“中国风”持赞成欢迎的态度,认为这是一次民族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合的积极探索。但由于发展的时间短,范围小,诗词文化在流行乐坛上遭遇了一定的瓶颈。脱离了自己生命源泉的东西永远都不会存在太久 这就是流行音乐和诗词文化的关系 诗词文化是有持久性的,它比流行音乐更具思想性 深刻性 真实性。在诗词文化的唤醒下,我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但由于中国风”音乐让大众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其娱乐属性注定了其非专业性,因此其中的一些疏忽造成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失偏颇。特别是年轻群体本身对“中国风”音乐推崇备至,很可能因此以讹传讹扩大了错误文化的传播范围,进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播。课题内容

一、流行歌曲与诗词文化关系(1)历史起源

我国古籍中早有论述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关系。例如,在《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诗经》中的风、雅、颂都是乐歌;《乐府诗集》中的乐府,多为歌词,“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这些就恰恰说明诗歌与音乐联系紧密。其实我国早期的古典诗词就是为音乐谱写的歌词,它们的诞生与音乐密不可分,可以说是音乐的附带产品。

(2)歌词与诗词关系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3)简洁的共性特点

流行歌曲常借用古典诗词的标题或名句作为歌词,就在于古典诗词的标题简短但具有深度,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歌曲所要传达的意境和情感,这也正好符合流行歌曲对歌词简练的要求。

(4)功能的相似性

人们对生活的需要正要求歌曲要能够很好的展现千姿百态的现实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

而作为当时朝代的流行歌曲,古典诗词的功能与意义也完全满足这一需求。孔子提出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中“诗可以兴”说的就是诗词具有启发、鼓舞、感染的作用

(5)借鉴意义

古典诗词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既然“能够称得上具有审美价值的,就必定是合乎人道的,是与人的审美需求相吻合的„„这是由美的价值属性所决定的。”故歌词作者们也喜欢借用古典诗词的这些审美价值。特别在遣词造句,主题营造以及铺陈,情感把握等方面古典诗词为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和借鉴。著名音乐制作人黄晓亮曾经给“中国风”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的结合,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中国风分纯粹中国风和近中国风两种。

二、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流行音乐如今已经到了改变的瓶颈,在这个阶段相比许多西化的流行音乐,更具有原创精神的古典风的流行音乐,占据更大的优势,因为它是真正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上的,贴合中国人自古审美标准的。下一步,古典风的流行歌曲无疑应该以精华原创为主,使修改过的古典诗词在符合大众的同时,保留其中古典诗词应有的特点与文化内涵。相信这股充满东方风格的古典风潮,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歌坛中的一棵常青树,会作为中国文化在现代发扬的一种代表,席卷世界。这便是它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对当前社会的意义

“只有在相应的社会思想基础之上,音乐才能对政治、教育、宗教等社会活动起到不同程度的辅助作用。”古典风流行歌曲正是如此。

(1)流行歌曲

古典风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表现主题和内容的引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流行歌曲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流行歌曲的表现功能,提升了流行歌曲的层次。在主题表达上也无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捷径,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思,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从而增添许多回味无穷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举一个例子,流行音乐大多取材于年轻人的生活,以年轻人的视角去叙述一个故事、一种观点,贴近于我们的经历,因此也更能打动我们。周杰伦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周杰伦,1979年1月1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祖籍福建泉州,华语流行歌手、著名音乐人,2000年后亚洲流行乐坛最具革命性创作歌手,唱片亚洲总销量超过3100万张,有“亚洲流行天王”之称,其音乐突破了亚洲原有单一的音乐主题形式,开创了多元化音乐创作和现代流行乐“中国风”的先河,为亚洲流行乐坛翻开了新的一页。2000年出道至今人气长盛不衰,稳坐如今亚洲流行乐坛第一把交椅。

他的音乐大多都是描写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内容真挚、动人。就像《七里香》、《后退》、《半岛铁盒》、《彩虹》等等,至今仍然广为传唱,是很多人播放列表中反反复复循环的经典歌曲。而他所开创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也开创了流行音乐的先河,创造性的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融入了流行音乐之中。在加之方文山通俗中又带有诗词韵律的唯美歌词,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带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艺术价值。比如《青花瓷》、《东风破》、《兰亭序》、《烟花易冷》等等。

(2)古典诗词

相比于在语文课本中,在流行歌曲这一个平台上,古典诗词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更新了人们对于古典文化落伍的感受,扩大了古典文化的影响力,是新时代推动古典诗词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3)语文教育

在流行歌曲中的古典诗词更具亲和力,无形中将古典诗词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距离感拉近,是我们初步感受与接收古典文化美的一种新的契机,也是语文学习中可以调动学生兴趣的一种良好而有效的手段。

(4)个人修养

在流行音乐中虽然不乏精品,但是作为一种商业产物,其中却也充斥着相当多的粗制滥造的作品。而为了迎合大众对快餐文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借助于网络的普及。放音乐、听音乐的过程中,我们在体会其或是清新自然、含蓄内敛的古典风格或是其波澜壮阔的历史沧桑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时,潜移默化地被影响。正是它们陶冶了中国人的性情,提高了审美意识,培养了中国精英的胸襟和豪情。

(5)中国文化

古典风流行歌曲也是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这股充满东方风格的古典风潮最适合代表中国最本土的、最让人着迷的风格。古典风流行歌曲在国内的发展,甚至是走向世界很有可能带来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的传播,使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我觉得流行音乐并不仅仅是一种快餐文化、一种浮夸的商品,进过时间的洗礼与考验,它们中的一部分终将沉淀下来成为流芳百世的经典。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流行歌手能够稍稍放下对功利的追求,静下心来用自己最真挚的情感去谱写一些真正能够大型人心的歌曲。特别是对于现在过于娱乐化、快餐化的华语乐坛,我希望它能进入良性发展,产生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但也存在着因底蕴不足导致文化谬误的现象

一些对“中国风”现象持异议的观点主要认为“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作带有明显的商业动机,传统元素在其中的运用只是一个讨好大众的手段,“中国风”之中的民族元素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相比较而言不够正宗,远没有传统的东西具有吸引力,有些创作中出现的谬误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引导作用。

周杰伦的《青花瓷》近些年来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但著名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却指出歌词中有两处错误,其中一处错误堪称“谬误”。这首《青花瓷》,马未都认为其中谬误最重的一句是“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他解释说:青花瓷自诞生之时便迅速成为中国瓷器的霸主,七百年来无人撼动。可瓶底从未书写过汉隶,仅在明崇祯一朝某些青花器身偶写过隶书,显然写词者并不太懂瓷器。另一处错误则是那句“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马未都解释说,这句歌词的错误之处在于“宋体落款仅见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而青花瓷器中未见过。”当然,方文山虽然贯通古今诗词,但依旧不是青花瓷收藏鉴定方面的专家,出现这种错误应当可以理解,毕竟歌词属于艺术创作,从某种层面来说,艺术创作不可能与生活、历史完全一致。这种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谬误,不仅对文化传播也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流行音乐在传播技术、传播途径飞速发展的今天也成为弘扬传统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媒介,“中国风”音乐让大众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其娱乐属性注定了其非专业性,因此其中的一些疏忽造成了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失偏颇。特别是年轻群体本身对“中国风”音乐推崇备至,很可能因此以讹传讹扩大了错误文化的传播范围,进而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常传播,这已经演变为一种严重的社会文化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流行音乐只能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渠道之一,而不能因此就将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全部依附流行歌曲。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如何看待中国风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我们看到了“中国风”对文化传播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文化谬误也令我们担忧其对整个文化传播带来的不良后果,“中国风”歌曲的双向效应,需要我们提高警惕。这些要求着我们更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音乐这个精神文明的载体,利用现代传媒的力量,将我国的历史文化继承和传播的更为广泛和具体。

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融会,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结果。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通俗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好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众人面前,也正说明了,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可逾越之鸿沟,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了。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古典诗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词创作中起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现代文化对古典文化的借鉴与沿袭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论文

1.论文题目

2.学院及作者名称

3.摘要

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

4.正文

正文是实践论文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论文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8.附录

内容导读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论文的附录中

关于成都不同社会人群饮食习惯的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地点:成都时间:2010年07月

【内容摘要】如今饮食问题受到广大人们的热烈关注。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如何健康饮食都是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基于我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成都不同社会人群饮食习惯在成都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人们做了调查,通过对一些人群的调查和网上收集的资料,我们掌握了一些人们饮食的习惯和问题,撰写出调查报告。

【关键词】饮食习惯 快餐文化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0年7月,我们在四川成都针对不同社会人群的饮食习惯展开了本次调查。成都是四川的省会,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偏快,消费相对偏高,因此大人们,尤其是高层人物们大多都会选择快餐来作早餐或午餐,而晚餐基本在饭店里面吃。而学生们因零花钱充裕,也常常会选择买零食充饥,既方便又省事。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各个社会群体的饮食习惯为视角来考察现代都市的人们的饮食问题,即透过人们的饮食习惯,折射出都市生活的利弊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忽视。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人们选择饮食的原因,为人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合理饮食的方法,以期为我们都市未来的发展和人性化的建设尽绵薄之力。

二、快餐文化

快餐文化之所以能在城市立脚生根,其实有很多原因。

1、大都市生活节奏很快,不容人们悠闲地吃个早饭或午餐,常常都是匆忙而草率地解决

吃饭问题。甚至很多人都以工作为主,吃饭未辅。这样快餐就为这类人们提供了优质的快捷服务。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得到饭菜,这样便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所以快餐被很大一部分人喜爱着。

2、有些快餐其实很可口,例如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快餐店常常都是人满为患。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们都喜欢。尤其是小孩子,他们不懂考虑自己所需要的营养,常常在这种快餐店内吃饭,觉得可口好吃。

3、有些社会人群其实并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懒惰,不想自己动手去做饭,所以随便在快餐店里面就可以解决一顿饭,很划得来。

三、学生钟情零食

现在的学生有很多经济比较宽裕,吃饭已经不成问题。也学正因为没有体验过没有饭吃的日子,所以对吃饭并不是很重视。现在又很多学生都在学校吃饭,但常常把父母给自己的饭钱那去买零食,不吃正餐。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调查中占到了52%。

不是他们不知道零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对身体不好,只是这种“吃饭”方式让他们觉得简单快捷又方便。有13%的青少年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潮流。

长期这样会导致营养不良,身体得不到需要的营养供应,会累积病根,也许会引发胃病等,对身体健康构成相当大的威胁。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这样使用零食是有碍生长发育的。

四、减肥潮流,少吃就能瘦。

现在减肥是相当热门的话题,男女老少都有人谈论减肥之事。有人总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想变得更瘦更苗条,有78%的人都以节食为首选目标。认为吃的越少就越好。这样不科学的减肥风暴常常使人昏了头脑,甚至吃的东西还不够自己消耗几个小时的热量。

正因想减肥,很多人改变了以往自己的饮食习惯,变得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

五、人在酒场,不醉不休。

很多人在吃晚饭的时候都会选择喝酒。在接待客人或者家人吃饭的时候也喜欢以酒相待。大家都知道喝酒对身体不好,可是喝酒风潮一点也没有减弱,反而还有愈来愈强的趋势。在酒店88%的吃晚饭的客人都会选择喝酒。这促使酒的销量年年不减,在这方面造假的人也就愈来愈多。人们的饮食安全又有了隐患。

六、人们在饮食习惯方面的存在问题

1、电视佐餐,食不知味。

不少学生和个别老师甚至家长吃饭时端着饭碗也要跑到电视机面前坐着,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电视屏幕,筷子往嘴里塞着食物,嘴巴做着机械式的咀嚼。有这种不良饮食习惯的中小学生如果不及时改正,长此以往,就会引起肠胃消化道疾病。另外,吃饭看电视还让部分学生与父母的语言沟通减少,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性格孤僻,成为一个既不健康也不快乐的人。

2、为除口臭润喉片当糖,口腔“遭殃”。

如果咽喉无明显炎症时滥用润喉片,可抵制口腔及咽喉内正常菌群的生长,导致疾病发生。

3、偏食肉或偏蔬菜,都很容易生病。

谁都知道偏食的坏处,可有的学生还是偏食偏得厉害。

典型的荤食主义者,体检的各项指标也都与同龄人有差距,健康状况也不好,便秘、气色不好,很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然而,只吃蔬菜而不吃肉的孩子的各项发育指标经检测同样不理想,营养不良、易感冒、身体抵抗力差。

4、零食当正餐,上课昏昏然。

如今市场上的零食可谓是名目繁多,包装考究,惹得学生心头痒痒。加之当前校园中“减肥”思想作怪,使得许多中小学校园中出现“零食当正餐”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殊不知,吃零食过量会影响食欲,妨碍人体正餐的摄入量,从而影响身体正常功能的发育。

且很多零食都有色素、添加剂或者防腐剂,有很多零食安全检验不过关,对身体健康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有些零食“物廉价美”,却存在很多健康隐患。

5、常光顾街边小食摊,不知不觉潜伏疾病。

街边小食摊,缺乏卫生条件,食品易受灰尘、废气等带菌空气污染,加上有的油炸食品原料来源不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学生长期食用不洁净的油炸食品,后果将不堪设想

6、烧烤好吃,代价太大。

学生吃熏烧食物太多是有害健康的。如果经常在饭前摄入大量热量高、但没有营养价值的零食,天长日久会引起胃肠功能失调;而且体内长期摄入熏烧太过的蛋白类食物易诱发癌症。

7、早上随便,甚至不吃饭。

这是极其不好的行为。其实早上一餐十分重要,因为已经十几个小时没有进食了,早上起来急需要补充一些身体必需的营养与热量,早上不仅要吃饭,而且还要吃好。早饭不规律或经常不吃早餐会引起胃病或长胖;

8、用公用餐具就餐。

有些同学为了省事,中午或晚上不在食堂就餐,而是在小饭店里随便吃一点,其实,姑且不谈小饭店的卫生条件如何,就是使用公用餐具就存在很大问题,公用餐具不可能认真清洗,更不可能消毒,可以肯定地说,公用餐具上携带了大量病毒与细菌,特别是乙肝病毒、大肠杆菌、感冒病毒等,虽然暂时并未发现有什么异常,但久而久之就会在身体内留下病害,随时都会发病。且这种就餐达不到标准,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

9、喝少喝少,对健康不好。

有少数同学喜欢在周末约同学喝几杯,虽然不是酗酒,殊不知对身体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特别是严重影响记忆力,无论什么酒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能沾的。

七、都市生活要注意,忽视健康可不行。

都市发展地越来越快,人们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饮食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这里提出一些健康饮食的方法。

1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既要保证营养所需,还要考虑到发热量,尽量少使用快餐,少用零食代替正餐;

2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使用经过严格消毒公用餐具或是自带便携式餐具,不随便在饮食摊点上就餐;

3不喝酒,不暴食暴饮,尽量少吃冷食;

4不吃零食,特别是小吃,不吃变质过期食品;

5早上要吃好,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引起大脑缺血,上午上课患困;

6不要养成下了晚自习后还吃饭的不良毛病,否则难以消化,引起胃病。

此外,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并非一日所成,对于如今的上班族及学生而言,在忙碌的工作与繁重的学业之余更应注意营养健康的饮食,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努力效果会更好。

经过这次的调查报告,我们发现都市生活虽在进步,但正因为都市生活节奏的加速,很多新的问题也正在滋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就是其中之一。健康永远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让我们共同关注饮食习惯,让都市的进步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

谢辞就不用写了,字数差不多了。再说我们也没请教过什么老师之类的,要谢也只能谢百度了。这个论文差不多就这样了,要不让她们再看一下改一下就行了。

下载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析几何的历史与应用(研究性学习论文)(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性学习论文

    研究性学习论文挖掘人文内涵培养健全人格重庆市梁平中学熊健人格是“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它大致包括以下几个......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

    篇一: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 1、题目 2、班级、姓名(如果是课题组,那么按照贡献大小排列,先大后小,一般不要超过5个) 3、内容摘要 4、关键词 5、开题报告中的前面......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参考

    1、就某个感兴趣的历史问题、人物、事件、风俗、建筑等进行研究如:武则天的皇帝之路探究 对李鸿章(或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 浅谈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辛亥革命前后......

    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汪娟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进行了多次以历史活动课为出发点的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历史活动课的具体操作过程: 1.组织形式:个人学......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2002年1月——2002年9月,我们历史组在高二年级文科班中深入进行了一次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是历史科研究性学习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一、 课题......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探究美国对华政策频频变化的实质 ————研究性学习活动报告 课题名称:探究美国对华政策频频变化实质问题 课题组成员:张潇匀 郑欣 学校班级:阳泉三中 高一(150)班 指导老......

    历史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性学习报告巡礼近代青岛青岛七中 2011级10班 胡名馨研究性学习报告 研究课题:巡礼近代青岛 探究人:胡名馨 研究方法及步骤: 1. 查找资料,上网调查,取得信息。 2. 对信息进行......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对日索赔问题研究(2)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 (3)(某地)历史遗存研究(4)西藏问题研究 (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6)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7)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