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点滴体会
对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点滴体会
作者简介:姓名:黄应杰 出生年:1982年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福建惠安 职称:中学二级学位:大学本科 最终学历:大学本科 所在单位名称:福建惠安广海中学 所在城市:泉州惠安 通讯地址:惠安广海中学 邮政编码:362100 电话:***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小组建设;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课堂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得到开展。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和江苏的洋思中学,几年的教改,让我们都看到了合作学习的成功之处。自从去年我所在的广海中学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能力,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高效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的低效和无效,使学生和教师都得以解放。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合作小组的构建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划分小组要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1]”原则,以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性别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以异质为主,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互补,并相互促进。在组内异质的前提下,组与组之间力量大致均匀,目的是体现公平竞争、均等抗衡。开始学生不熟悉可由教师指编,熟悉后可有学生自由组合,教师整体控制。
如我班48名学生,每组8人,全班组成6个学习小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6名最优秀的同学任组长赋予组长全面的权利,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6人);其次给每个小组起一个合适、响亮、有意义的组名。如我班六个组学生自己起的组名分别:棒棒堂、太阳花、追梦者、学慧组、八仙过海、雏鹰展翅;最后给每位同学编相应的代号和就坐。如1组1号编为A1,2组2号编为B2„,小组桌子靠在一起组员对号入座,我的经验是组长坐中间,实行好中差交替组合更有利于小组的管理。
二、小组长的选拔是高效课堂的关键途径
1、选拔小组长的条件:各科学习成绩优秀;创新和服务意识较强;有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小组成员中有一定的领导才干。教师应注重小组长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励和分辨能力的培养。
2、明确小组长的职责:一是团结关心组员,管理小组同学的课堂纪律。二是定出小组一帮一的对象,组织小组同学进行对学和群学。三是协助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任务,组织小组同学有序的进行展示。四是根据小组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并记录统计。五是协助老师督促同学预习,检查同学作业,分发试卷等。副组长应协助组长开展小组活动。
小组长应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能带领本组成员合作学习,能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实现高效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团队。简单地说小组长既是教师助理又是学习的领袖[2]。
三、小组成员素质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成功保证
1、加强树立团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理解学习小组组建的意义,明确学习小组组建的方式,了解学习小组学习过程的操作,掌握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只有清晰学习小组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才能使学习小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我们学校是通过为期3周的暑假夏令营开展一系列集体活动让新生初步体验和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并且在平时课堂中利用一切机会如数学课堂中我就常常让同学进行结对子互助展示、小组PK等来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2、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学会倾听看似简单对部分学生却很难做到,所以我用整整一节课时间专门培训我班的学生比较大声喧哗、中声朗读、小声讨论、无声倾听这四种方式的学习效果,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
3、质疑对抗胆量的培养。敢于提出质疑有利于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我常常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学科特点对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可拓展变式的题目采用学生横向探索,老师纵向挖掘的方式,对重点、难点和疑点多花时间,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及让学生体会解疑的成功感。
4、课堂纪律性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我认为关键是一开始各个学科都要按照一定参照标准模式课堂规范来要求学生,当到达一定程度后再根据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大胆放开,这样才会避免刚开始学生出现对课改新模式的混乱。另外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让组长来管组员,还可以采取不同组互相监督的形式。
四、小组评价和奖励策略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1、评价原则:首先是评价的整体性,以小组总体策划估计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每个人的提高分和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做有利于激励学生用最大的努力去进步。其次是评价的及时性,及时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各组成立学科课代表,负责相应学科导学稿、校本作业、周作业的检查及评价,及时把得分上报给组长,最后由当天的值日班长记录在册,为“周之星”、“月之星”的评价提供具体的数据。然后是评价的分层性,我根据成绩,把本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评价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原则上各层次的学生展示与之对应的题目,同时也鼓励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努力,但评价的标准有所不同。在具体操作时,本着“声音洪亮,回答直接,展示大方,勇于质疑”的精神,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的准确度,综合赋分,写在评价栏上。在作业设置中,三、二、一星题分别由A、B、C层的学生完成,检查时相对本人较容易的题目必须做齐,也就是说,A层的学生要做完所有的题目。
在具体评价中,当堂反馈当堂完成,当堂展示,当堂评价,分等级量化评价,并与小组整体评价挂钩。例如为了把本周所学知识,在周末加以巩固,我校制定了适合我校课改特色的每周一练,内容为本周所学的新知识,同时本着“循环提高”的原则,大多为刚学过的校本作业题,要求在周一早读课前交齐,届时学生会将在各班随机抽查一组,按等级给予评价,若发现抄袭、乱做作业的情况,可酌情扣分,予以批评,并在当天的校园广播中公示结果,直接与小组的周评价挂钩,作为考核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2、奖励策略:奖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我常采用的有: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时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让学生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小组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通过一年的课改我班级的学习小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李继胜.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J].基础教育研究 ,2011,(04)[2] 李炳亭.高效课堂的“艺术”和“技术”[J].中小学管理,2010,(01).
第二篇:期末总结及对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点滴体会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对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点滴体会
会宁县东关小学梁军党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课堂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已经得到开展。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和江苏的洋思中学,几年的教改,让我们都看到了合作学习的成功之处。自从去年我校开展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后,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展示的能力,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理解与支持。高效课堂解决了传统课堂的低效和无效,使学生和教师都得以解放。在高效课堂上,学生人人参与学习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得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合作小组的构建是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
划分小组要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以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性别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以异质为主,可以使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具有一定的互补,并相互促进。在组内异质的前提下,组与组之间力量大致均匀,目的是体现公平竞争、均等抗衡。开始学生不熟悉可由教师指编,熟悉后可有学生自由组合,教师整体控制。
如我班48名学生,每组6人,全班组成8个学习小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8名最优秀的同学任组长赋予组长全面的权利,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其次给每个小组起一个合适、响亮、有意义的组名。如我班六个组学生自己起的组名分别:奋斗组、阳光小组、起航组、永翔组、努力向前组„„最后给每位同学编相应的代号和就坐。如1组1号编为A1,2组2号编为B2„,小组桌子靠在一起组员对号入座,我的经验是组长坐中间,实行好中差交替组合更有利于小组的管理。
二、小组长的选拔是高效课堂的关键途径
1、选拔小组长的条件:各科学习成绩优秀;创新和服务意识较强;有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在小组成员中有一定的领导才干。教师应注重小组长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励和分辨能力的培养。
2、明确小组长的职责:一是团结关心组员,管理小组同学的课堂纪律。二是定出小组一帮一的对象,组织小组同学进行对学和群学。三是协助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任务,组织小组同学有序的进行展示。四是根据小组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并记录统计。五是协助老师督促同学预习,检查同学作业,分发试卷等。副组长应协助组长开展小组活动。
小组长应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能带领本组成员合作学习,能打造一个积极向上、实现高效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团队。简单地说小组长既是教师助理又是学习的领袖。
三、小组成员素质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成功保证
1、加强树立团队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理解学习小组组建的意义,明确学习小组组建的方式,了解学习小组学习过程的操作,掌握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只有清晰学习小组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才能使学习小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
2、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学会倾听看似简单对部分学生却很难做到,所以我用整整一节课时间专门培训我班的学生比较大声喧哗、中声朗读、小声讨论、无声倾听这四种方式的学习效果,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倾听的重要性。
3、质疑对抗胆量的培养。敢于提出质疑有利于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思维能力。我常常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学科特点对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可拓展变式的题目采用学生横向探索,老师纵向挖掘的方式,对重点、难点和疑点多花时间,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及让学生体会解疑的成功感。
4、课堂纪律性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我认为关键是一开始各个学科都要按照一定参照标准模式课堂规范来要求学生,当到达一定程度后再根据学科特点有的放矢、大胆放开,这样才会避免刚开始学生出现对课改新模式的混乱。另外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了让组长来管组员,还可以采取不同组互相监督的形式。
四、小组评价和奖励策略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1、评价原则:首先是评价的整体性,以小组总体策划估计决定奖励或认可的依据。每次测验结束后,要计算每个人的提高分和小组得分,以便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奖励。这样做有利于激励学生用最大的努力去进步。其次是评价的及时性,及时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与促进作用。各组成立学科课代表,负责相应学科导学稿、校本作业、周作业的检查及评价,及时把得分上报给组长,最后由当天的值日班长记录在册,为“周之星”、“月之星”的评价提供具体的数据。然后是评价的分层性,我根据成绩,把本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评价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利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原则上各层次的学生展示与之对应的题目,同时也鼓励学生向更高的层次努力,但评价的标准有所不同。在具体操作时,本着“声音洪亮,回答直接,展示大方,勇于质疑”的精神,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的准确度,综合赋分,写在评价栏上。
在具体评价中,当堂反馈当堂完成,当堂展示,当堂评价,分等级量化评价,并与小组整体评价挂钩。例如为了把本周所学知识,在周末加以巩固,我校制定了适合我校课改特色的每周一练,内容为本周所学的新知识,同时本着“循环提高”的原则,大多为刚学过的校本作业题,要求在周一早读课前交齐,届时学生会将在各班随机抽查一组,按等级给予评价,若发现抄袭、乱做作业的情况,可酌情扣分,予以批评,并在当天的校园广播中公示结果,直接与小组的周评价挂钩,作为考核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2、奖励策略:奖励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我常采用的有: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时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让学生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乐意为小组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通过一年的课改我班级的学习小组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三篇: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一些体会
学习《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导学案》的一些体会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分组应该遵循许多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组结对、异质帮扶,还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学生性格特点、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等。
教师要正确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一要做合作学习的调控者和促进者。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仔细观察各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适度的调控措施。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否则将得不到好效果。二要做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学习型组织,把自己当作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地合作与互动,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高效课堂中,学生是“太阳”,教师要绕着“太阳”转,课堂上主要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内的评价和小组间的评价。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化,学生的评价从某种程度上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看重能得到同龄人的评价。这种多元评价正在成为学生自主成长的催化剂。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就能公正、全面地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评价结果要及时记录,按时汇总,张榜公布。可设计各种表格便于记录,公布之后予以奖励。
以上是我这两天培训学习的一些体会,在以后真正把课程改革的精神融入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不断地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篇: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详细方案方案
一、什么是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二、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1、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
2、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
(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插秧式”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
(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
(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
(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三、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
有的老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非常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
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我们学校没有专门的清洁工,卫生都是由学生亲自去打扫,宿舍、餐厅、卫生区、教室,如果男女同学比例不均衡,有时打扫卫生就成问题。
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
三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老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
无论是在分班还是在分组时,老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尤其是开放性的课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同学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同学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的配合,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必须把外向的同学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织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同学带动内向的同学,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作为老师更应该不断对同学进行指导,让他们在课堂中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把自己亮丽的一面显示出来,只有展示才会有提升,因为这样你才会得到不断的完善。
(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
小组互助式教学,有助于同学间的互帮互助,那么作为班主任在排位时更应该注意,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科成绩,把各小组的同学根据学科优势和劣势进行合理的微调,这样更便于帮扶与交流。
(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兵练兵、兵教兵、兵强兵是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效果,作为班主任应该为同学们创设这样的机会,因此在座位的安排上应该有所规划,从而让学生会在同一小组内,优生可以相互探讨,后进生也可以非常容易的请教优生。一般来说,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正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5)、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决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2、具体分组方法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每班以6个小组为宜,每组6—10人(一二年级可以考虑每组4四人);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
四、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2、人人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导学案的批改工作。
五、小组长的选拔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1、学习成绩要优秀
小组长是一个管理者,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的作用都很关键。小组长在各方面必须能够起到带头引领作用,小组长的选拔必须要考虑他的学习成绩,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即使再负责任,也不会被同学信服。小组长不一定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但必须是小组内学习方面的的佼佼者,只有这样才能服众,他的话组内同学才会听,自己在小组管理方面 才会有号召力,才能把整个小组管理好。
2、性格应外向;
小组长不但学习成绩要好,而且性格应外向一些。作为老师应挑选外向的同学做小组长,如果小组长内向的话,那么他在很多方面都起不到带头引领作用。如在课堂展示中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展示,那么其他的组员也不会太积极主动,想让组内同学主动展示,积极参与,小组长必须率先垂范、作好表率。
3、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要强;
一个优秀的小组必然有一个责任心很强、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小组长。如果小组成员学习不投入、不认真,课堂展示中不参与,小组长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整改,否则,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会好。所以老师在选小组长时,必须挑选责任心强的同学,至于组织管理能力,老师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对小组长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自身标准要高;
小组长要管理好自己的小组,必须要以身作则,在平时的学习中投入度高,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做事严谨认真,要做到自身标准要高。小组长标准高了,才能发现小组内同学的不到位,才能及时整改。一头狮子带领的绵羊会很勇敢,一只绵羊带领的狮子绝对强不了。
5、选拔方式要多样。可自荐、可老师指定、也可组员评选;
(1)教师指定:评选小组长的方式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老师经常指定小组长,自己感觉谁可以就让谁当,但是当管理中出现问题后老师批评时,他会感到委屈,甚至产生不愿再做小组长的念头。毕竟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同学的不理解,老师的批评指责会让他感到处处不如意,所以我们在选拔小组长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
(2)毛遂自荐:除了老师指定,还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老师在评选小组长前,先给同学们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引导学生认识当小组长的好处,如当小组长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现在社会上缺乏的不是纯知识性的人才,而是具有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当小组长恰恰能够培养自己这些能力。然后再让学生毛遂自荐,自己乐于做的事情做起来才会心甘情愿,即使被同学误解、老师批评,也会感觉没什么大不了。虽然只是一个评选方式改变,但是意义却不一样,人的心理感受也不一样,工作效果也不一样。
(3)组员民主推选。群众路线同样适用于班级管理,放手发动学生民主推举胜任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更便于管理。自己推选的带头人更具有感召力,同学们更乐于服从管理,因此这种选拔组长的方式是最民主的。在初一新生刚入学时,可以先通过一系列活动
六、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的引领,我们还愁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吗?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1)、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2)、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师徒关系。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
(3)、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4)、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在小组排位时,小组长和自己组内的后进生同时也是帮扶小对子,这样便于进行兵帮兵,兵强兵。自己学习好不是真正的好,只有让组内的每位同学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和提高,让班级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进步,这才是真正的好。树立小组长的集体责任心,为小组、为班级添光彩这是我们教育的最高境界。老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如果说班长是联系老师与同学的纽带,那么小组长就是联系组员与老师的纽带和桥梁。如果你能充分利用好小组长,那么我相信你的班级一定会成为全校最优秀的班级。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
作为小组长,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课堂中组内同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参与性如何„„课堂中学习效果要发动小组长去检查,这样同一时间内,有小组长的帮助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检测,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
老师不可能时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如果善于发动小组长的话,让他们对随时随地的对本小的组同学上节、上周、上月的学习效果及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抽查,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复杂难办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
6、与组员及时进行思想沟通
小组长每天都与组内同学交流,共同评议在课堂中谁最积极主动,谁的学习效果好,谁能主动的进行点评、质疑,谁不太投入,谁的积极性差,并且共同约定下一节课的改进计划,不达标的,不发言的同学有时也会做出保证,作为小组长应该及时的和组员进行沟通,特别是组内特殊的同学,从而让小组内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七、小组长的培训:
1、培训方式:班主任定期培训 科任老师定期培训 科任老师课前简短培训
2、培训内容: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3、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每班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 在开学之初、在新组建班级之初,班主任每天都要对小组长的管理工作进行关注,抽时间与小组长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管理小组中的困惑,给他们指导管理小组的方式、方法,帮助他们增强小组的荣辱感,交给他们如何对组内特殊同学进行帮扶,为他们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扫清道路。给小组长创设交流经验的平台,及时将自己遇到的困惑说出来,发挥集体的优势共同想办法去解决,增加小组长的管理经验。比如说,在交流时,有的同学就曾提出作为小组长应多对小组成员进行鼓励、赏识,少进行批评指责,并且当组内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组长应该有耐心的进行讲解,决不能因问题简单而露出不屑的神情,否则会影响组员学习的热情。通过召开小组长座谈会,小组长的能力提升很快,过一段时间,老师可以组织得不用这么频繁了,而让小组长根据情况不定时来自发主动地的进行交流。
4、每周评选优秀小组长
每周班主任应结合任课老师的意见,结合同学们的评价,结合平时的各项工作选出优秀的小组长进行表彰,可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让小组长因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收获、得到认可,从而都能对自己分担的管理工作保持高度的热情。作为班主任,要想培养好小组长,不但要有方式方法上的指导,也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进行激励,让同学们都能很快的得到提升。
七、小组长对组员管理
1、选出榜样,及时在小组评价栏内进行表扬。
2、发现不足,及时将建议写在小组的评价栏内。
3、进行评价,可以围绕组员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可以结合学生课堂点评的价值性,可以是业余时间的投入度,也可以是课堂学习效果的抽查排名。
4、协助任课老师做好学习效果的抽查。
5、学生管理组员时一定要注意管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小组团结、友谊和学习为重要原则,千万避免产生不愉快,构成矛盾。
八、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九、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
小组有形文化:值日本、组牌、组训、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正副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正副组长共同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副组长(常规、卫生、纪律等)、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十、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最好是当堂的评比当堂公布,当天的评比一定要当天公布。不能让这些评比结果过夜,更不能让组员等待一周排名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加了哪些分,扣了哪些分。
2、客观性 一般情况加扣分的标准统一为2分/次。对个别重大贡献可以事先通过组规约定额外加分,如发表了文章、获得了大奖、参加了大型活动等。
3、公正性 安排值日组长进行值日,组长和所有的组员要加强督查,确保加扣分都按要求进行,确保没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如遇加扣分纠纷,一般由组长判决。
4、激励性 评比对事不对人,客观公正,这是起到激励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也要求评比有兑现,这对班级管理提出了要求,只有班主任重视、只有这个评比有约束力,才能引起组员的重视,才能有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求组长善于利用评比激励个别落后的组员,如对平时不参与的组员有时候双倍加分,予以激励。
5、团体性:对小组的评价一律采用捆绑式评价,培训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信息沟通的频率和数量、信息沟通是否准确,理解他人是否有困难、是否相信他人对自己观点的评价、是否强烈希望自己与他人存在一致性的情感。
3、学习动机:相信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学习更多的来来自内部动力。
4、学习中的投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的讲解是否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可设立最佳小组合作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要求每个副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填写好表格。根据次数的多少排出名次。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在第二天晨会上会受到全班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写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通过这种办法,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副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
(四)德成中英文学校课堂评价细则
评价是最给力的武器,因此对小组的评价至关重要,评价主要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任课老师对小组的评价,一个是小组长对组内成员的评价。评价的形式是发展性评价,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主要是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课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各个学习流程中的表现,课后主要是评价学生整理导学案的情况。为了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公平公正做好课堂评价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老师及组长评分细则(1)、预习检查
认真完成导学案的加1-2分。未按要求完成的扣1-2分。(2)、对学群学 积极参与者每次加1-2分(3)、课堂展示
主动起来展示每次加1-2分。(4)、其他课堂优秀或违纪表现 每次酌情加或扣1-2分。
2、做好各项总结(1)、小组长总结:
组长每节课小结每位组员的当节分数,每天小结每位组员的当天得分,每周小结组员的本周得分。
(2)、班主任总结:
每周要评选出上周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进行公布,且在班会课上进行表扬。
每月评选出上月最佳展示组员,最优小组及其成员,并贴照片进行公布。同时要算出每位组员的课堂综合表现得分,并报将电子文档交与教务处,参与学生本月明星评比。
(3)、科任老师总结
每节课每个环节结束,老师都要进行一个小结,本节课结束,要为本节课作一个总结。
第五篇:关于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关于高效课堂小组建设
改变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而合作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的研究。可以说,高校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 6 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要教师相信学生,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必定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编一个相应的代号。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例如可以将小组成员按成绩划分为 AA、BB、CC 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 A1、A2、B1、B2、C1、C2。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
二、如何培训小组长和小组
1.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
(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
(3)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
(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5)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成长日记、学习档案等。
2.培训小组长
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第三,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有例题,有规律,方法总结有针对性,习题有答案;量上由小见大;对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这实际上锻炼了组长的自学能力。第四,帮助常务学习小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常务小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第五,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也属于其满足更高层次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3.小组成员培训
①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困生学习,让学困生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②给学困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与及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③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营造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小组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接受性学习,它的过程相当复杂.难度也较大。因此,教师需要运用促进性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课前就以下几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1.明确每次活动的目的、方法和步骤,让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在小组活动中该做什么、怎样做,免得活动时不知所措。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做、敢说。
3、在活动中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让他们顺利完成活动
4、提供研究资源。如有关信息、资料、物品、等。
5、当然,在学生没有请求帮助时。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打扰”,以免影响他们的自我指导和独立创造。
四、对小组学习情况及时评价
小组学习中,有表现特别好的现象,老师要马上提出来进行表
扬,让全班同学向他们学习,使好的行为迅速在班里传播开采。例如,有些小组的活动很有秩序,大家很有礼貌地进行各项活动,老师及时在班里表扬这些小组,其他小组也会有样学样,也把小组学习进行得活泼而有序。
小组学习结束后,要对小组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好的同学要给予大力的表扬,以强化好的行为。
对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及时指出,避免以后重犯。例如,在班里进行小组间的口算比赛,有个别同学为了拿到好的名次,便违反比赛规则或与同学发生争吵,这种现象是十分不利于大家的合作学习的。所以,老师要严厉制止。
在新课程的理念中,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教师组织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小组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它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形式更完整、更合理、更有效。真正为学生所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