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澴潭大碑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澴潭镇第二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落实《随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意见》,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修养,推动戏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经研究决定,在澴潭镇大碑小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充分挖掘澴潭戏曲资源,因校制宜,从培养中小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入手,普及戏曲基本知识,了解和亲近经典,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提高师生艺术审美修养,进一步培养澴潭大碑师生戏曲等方面的爱好特长,传承戏曲艺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打造校园文化戏曲特色品牌。
二、活动形式
1、名师引领。澴潭大碑小学安排专业人员定期为师生开设知识讲座,让学生初步掌握要领,产生学习兴趣。
2、课程开设。澴潭大碑小学按校本课程设置要求,开发戏曲曲艺课程,做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任课教师、教案四落实,定期检查,确保教育效果。
3、学科渗透。澴潭大碑小学将戏曲曲艺内容列入教学常规要求,广泛动员音乐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积极渗透戏曲曲艺教育内容。将戏曲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在审美愉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4、建立兴趣小组。在普及戏曲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建立特长学生的训练计划,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学生戏曲表演水平。
三、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县委宣传部戏曲进校园“八个一”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实际,重点实施“八个一”工程:
1、学习一个戏曲特色专版专栏。组织学习随州广播电视台、随州日报开辟“戏曲进校园”栏目,传播戏曲知识和资讯,定期推介校园戏曲小明星和戏曲进校园活动,营造传承中华戏曲的良好氛围。
2、开设一门戏曲知识课程。依托小学的音乐、美术课教学,将戏曲知识教育纳入课堂教学计划,确定指定的戏曲内容,安排专人进行教学。
3、组织观看一场戏曲演出。组织学生免费观看戏曲专业剧团、民间文艺团队等进校园演出优秀戏曲剧,逐步实现每学期免费观看一场戏曲。
4、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广泛邀请戏曲名家、戏曲工作者、戏曲爱好者深入学校开展戏曲通识教育、戏曲讲座和戏曲培训等。确保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戏曲知识讲座。
5、参加一期戏曲夏令营。选拔戏曲好苗子,参加由教育局牵头的戏曲体验夏令营活动,组织学习戏曲行当、服饰、道具、脸谱、身段、腔调、念白等基本戏曲知识,排演1-2段经典戏曲唱段或折子戏等,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爱好。
6、建设一个戏曲社团组织。以京剧和花鼓戏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戏曲爱好、专长实际,组建京剧、花鼓戏的戏曲社团,为校园戏曲群体和个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推动校园戏曲兴趣养成,并鼓励开展校际交流合作。
7、组织开展一次戏曲展示活动。选拔我校“戏曲小名家”,参加全市青少年戏曲比赛和知识竞赛,力争获得好成绩。
8、创建戏曲工作特色学校。加强戏曲课程建设、戏曲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成果展示、辐射带动等内容建设,努力创建戏曲工作特色学校。
“戏曲进校园”年度活动从2016年秋开学始,分四个阶段进行:
1、制定方案阶段(2016年9月):成立相应的活动领导小组,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指导教师与不同年级学习的种类与曲目,制定年度活动方案。
2、师资培训阶段(2016年10-12月):根据学校的规划实施方案,选聘一批戏曲名家与爱好者为顾问,采取分批、分级的培训方式,举行戏曲知识培训班,提高音乐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戏曲素养,掌握戏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奠定师资基础。
3、组织实施阶段(2017年2-5月):学校组织开展戏曲专业指导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4、总结交流阶段(2017月6-7月):在学校组织的相互交流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全县中小学“戏曲进校园”系列展演活动,并力争获奖。]
四、责任分工
为认真落实随县澴潭镇小学“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特成立随县澴潭镇第二小学“戏曲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邹元刚(支部书记、校长)副组长:李 俊(副校长)龚运钢(工会主席)成 员:高本艾(政教主任)
刘新国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由张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五、工作要求
1、强化责任落实。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戏曲进校园”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指导、精心部署,强化责任意识,按照职责分工,紧密协作、强化配合、保障资金、推动实施。落实《随县澴潭镇小学“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制定具体操作办法,探索新方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戏曲进校园”工作经验。
2、加强宣传报道。在“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向市、县宣传专栏投稿宣传我校“戏曲进校园”工作和经验做法。
3、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在“戏曲进校园”活动过程中,我们还要学生将学到的戏曲,向家长介绍,与家长一起唱戏曲,用小手牵大手的方法在全社会营造传承优秀传统戏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良好氛围。
随县澴潭镇大碑小学
2016年9月
第二篇:小学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
孙桥镇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通过“戏曲进校园”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戏曲,感受戏曲和民族曲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大力弘扬京剧这门国粹艺术,感受古老艺术的魅力。
2、学会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培养大胆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培养观察、模仿、合作、调查等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演才能,挖掘学生自身潜能。
二、领导小组。组 长:鄢志华 副组长:张春华 张涛
成 员:孙银标 祝林涛 江婷婷 万丹平以及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要点:
1、本上学期,以教会孩子们京剧、豫剧等著名的唱段为主。通过唱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下学期进行戏曲的表演和曲艺的学习。重点以戏曲知识、表演为主。
2、集体活动与小组辅导相结合。
3、通过节目汇演形式检验学习、活动成果。
四、活动准备:
1、聘请校外辅导员,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逐步克服师资困难,摆脱外因的影响)。
2、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地方戏曲的基本知识(以学生自己搜集和小组合作交流为主)。
3、分组选择相关曲艺类型(在观看表演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自己特点及喜好自由选择)。
4、借助网络和光盘进行学习。
五、活动设想:
1、了解本地地方戏曲,特别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戏曲基础知识。通过观看艺人表演或影像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2、走出去,请进来,采访地方曲艺艺人,接受思想和艺术教育;邀请文化馆工作人员、民间艺人指导学生掌握说唱的基本方法。
3、把地方戏曲唱腔板式和京剧唱腔引入音乐课堂,提高学生视唱、记谱、节奏、演唱的能力。
4、选择确定学习内容,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及喜好在下列内容中进行选择,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安排具体活动时间、场所及辅导老师。京剧——我们的国粹。唱腔优美,特别是一些现代京剧,像《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沙家浜》《平原作战》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一些传统节目一板一眼,一招一式。唱腔婉转,优美动听。但学生接触较少。要通过教学使学生熟知。
5、办橱窗展览,以宣传地方曲艺剧目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传统美德。
6、在学习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进行创作和提高,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排练节目,以舞台会演检验成果。
2017年9月
第三篇:“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平山镇孟贤璧小学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发[2015]27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打造我校艺术教育特色,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我县文化强县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2、学习与欣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戏剧曲艺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在审美愉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戏剧曲艺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实施“校团(剧团、协会)挂钩”、“校际联合”等模式,通过学生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的开展。
三、目标任务
通过戏曲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了解戏曲艺术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通过逐步推进的方式,使全校师生人人能够会唱规定的黄梅戏、文南词曲目,人人知道一些基本知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比较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
1、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把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2、戏曲文化学习普及化。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3、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
4、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办学品牌的特色。
四、活动对象和要求
全体教师及3―6年级学生。
1、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对象都要学习《中国戏曲经典》中的相关戏曲文化基本知识,了解我国戏曲种类。争取人人都能传唱1―3首经典戏曲。
2、学校制定有效的实施管理办法,保证活动的推进。学校教师和行政领导要带头融入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
3、广大教师都要参与到戏曲文化的推动工作中来,学校组织力量对各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学习戏曲基本知识,学唱中华经典戏曲,有效保证活动的全面推广。
4、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戏曲文化传承和学习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戏曲文化课程体系,建立激励评价标准,让戏曲文化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特色。
5、要结合小学生特点,通过环境的渲染、课堂的教学以及开展形式不一的活动,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戏曲文化教育,使学生学习中华戏曲文化的知识、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戏曲文化的兴趣。
五、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儿童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学校成立“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并由王春香副校长专门负责。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为此项活动创设必备的条件。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戏剧曲艺艺术,让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实施成果,鼓励学生学习戏剧曲艺艺术和有关知识,提高演艺水平。
(三)结合实际,特色立校。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考察、结合、利用好本地的戏剧曲艺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个人爱好与擅长,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学习。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学练,积极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综艺和戏剧频道。寻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构建大一统的戏剧曲艺特色及培训、普及模式。
(四)加强指导,促进特色创建。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同时,学校聘请宿松县黄梅戏、文南词艺术团骨干教师为校外辅导员,并计划组织一次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把“戏曲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文明校园创建范畴,为促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地方戏剧曲艺艺术的振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实施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成立学校“戏曲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发动、氛围营建和培训等工作。
2、师资培训阶段:根据实施方案,采取分批、分级的培训方式,选取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参加戏剧曲艺知识培训班,提高音乐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戏剧曲艺素养,掌握戏剧曲艺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奠定师资基础。
3、组织实施阶段:学校组织开展戏剧曲艺专业指导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4、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根据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学校“戏曲进校园”阶段工作进行小结并展示成果。
第四篇:2016年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2016年戏曲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我市中小学美育特别是戏剧教育工作,提升学校美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戏曲传承发展,现制定我市“戏剧进校园”工作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实施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示范先行、全面推广的工作方法,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遵循“先试点,再推广,三普及”的目标,2016年9月启动全市“戏剧进校园”工作,2016年秋季学期-2017年春季学期戏剧课程纳入示范校试点实施阶段,力争2018年底全市全面覆盖。通过持续开展“戏剧进校园”工作,形成戏剧艺术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施内容
(一)组织优秀剧目演出。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及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优秀、经典的戏剧艺术作品,由省、市、县(市、区)三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赴各级各类学校演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积极邀请组织国家级中央民族乐团和中央戏剧学院、省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市县艺术院团等有计划的赴县市区中小学校演出秦腔、话剧、交响乐、歌剧、芭蕾舞、民族民间音乐歌舞、地方戏曲等经典作品。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邀请戏剧艺术专家开展艺术教育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走进剧院、走进美术馆等参加欣赏音乐会、艺术精品展、重点剧目演出等活动。组织优秀高校学生艺术社团和地方艺术院团开展赴辖区学校演出交响乐、民族音乐、舞蹈、戏剧和戏曲等活动。
(二)列入课程计划。遵循国家课程要求,积极探索戏剧教学进课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普通高中要分别按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开足开齐有关戏曲文化的课程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各中小学校要按照咸阳市教育局《关于普通高中新增地方课程课时学分安排的通知》要求,在地方课程中开设好“陕西地方戏曲”和“电影艺术与欣赏”等课程。
(三)开展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培训,依托高校、专业艺术院团的戏曲、话剧、歌舞剧等专业专家,采取市、县、校三级培训,对辖区有特长的教师、音乐舞蹈教师进行戏剧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教学技能。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戏曲、话剧、歌舞剧等专家、优秀骨干教师,开展全市音乐舞蹈之类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戏剧专业知识和组织戏剧类课堂教学的能力。要选派市级优秀骨干教师,为县、校艺术类教师开展县级培训,力争让每个艺术教师都能接受到戏剧专业知识的培训。
(四)组建戏剧社团。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所在地区戏剧种类现状和学生戏剧爱好、专长实际,建立不同剧种的学生戏剧兴趣小组或戏剧社团组织,为校园戏剧群体和个人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以及第二课堂组织学生进行戏曲唱段的学唱。鼓励中小学校聘请戏曲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确保每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戏剧知识讲座,传授戏剧艺术精粹,进行戏剧文化知识普及,推动校园戏剧兴趣养成,并鼓励开展校际交流合作。
(五)培育戏剧特色学校。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课程建设、戏剧演出、普及教育、社团建设、特色活动、成果展示、幅射带动等内容建设,努力创建戏剧工作特色学校和工作基地。结合我市目前已开展的“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学校创建、“义务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新体系?大构建”活动创建学校文化示范校”等创建情况,鼓励、扶持有条件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戏剧特色教育,培育戏剧特色学校。全市每两年开展一次戏剧进校园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确定一批戏剧工作特色学校,纳入文明校园考评指标体系。
(六)举办戏剧成果展示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经常性开展校园、校际戏剧表演活动。在各县校集中展演的基础上,全市隔年举办一次中小学校戏剧展演活动,不断推出戏剧新人新作,繁荣校园戏剧艺术,要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艺术特长生”选拔范围,全面展示全市学校戏剧教育教学成果。
四、实施步骤
(一)试点先行、稳步推进。2016年9月开始,在试点学校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试点学校要制定实施方案。将戏剧课程纳入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实施时间: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课程安排:每学期16次课,每周一次、每次一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5课时,教授基本功训练;第6-16课时,教授半个剧目的排演。课程形式:互联网+特色教育戏剧,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参内容为基础部分+剧目。至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
(二)分级管理、分类实施。对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各级各类学校,分别进行属地管理,市、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组织好戏剧进校园活动。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可采取课堂教学、戏剧演出、专家讲座等方式,全面普及戏剧进校园活动。
(三)系统连贯、规范有序。在普通高中特别是招收艺术特长生的学校艺术类教学中,适当增加歌剧、舞剧、音乐剧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建立知识系统、能力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鼓励有经验、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编写适宜的校本教材,规范有序地推进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开展。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戏剧进校园”活动的重大意义,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制定配套实施方案,细化责任,强化举措,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2、加强督导。各级各类学校要细化“戏剧进校园”活动日程安排,把“戏剧进校园”列为学校综合考评的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建立活动评估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将活动落到实处。
3、协同配合。要积极配合好当地宣传部门,加强与文化、财政、演出院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工作,对演出剧目严格把关,妥善细致做好演出组织工作。
4、保障到位。要做好各类组织保障工作,加强安全教育。特别是在组织、观看演出、讲座等过程中,要提前做好各类安全预案,遵循学生观看演出不出校的原则,安全、圆满完成活动。
第五篇:关于“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重拾戏曲艺术精神,传承戏曲文化精粹,培育少儿戏曲素养,推动戏曲遗产保护,经研究,决定在全县部分小学 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遵循一年普及,二年提高,三年见效的目标,普及戏曲基本知识,促使师生学唱、爱唱、会唱、唱响戏曲,激发学生尊重历史、敬畏文化的核心价值情感,培育戏曲特色培训的教育品牌。
二、组织单位 长坪乡中心完小
三、工作要求
1.观看剧场演出、收看戏曲电视栏目(特别是校园戏曲电视栏目),确保学校每年组织学生观看一场戏曲(录像);积极利用大课间、主题班会及课余时间播放优秀戏曲音像。2.举办戏曲知识讲座,确保每年至少举办一次。3.建设戏曲社团组织。
4.创建戏曲工作特色班级或基地。
三、实施步骤
1、选定学唱内容。
选定适合学生学唱的经典曲目,推荐给学校进行欣赏学唱。
2、培训指导教师。依托网络视频中戏曲专业技术人员、民间戏曲艺人和学校音乐教师为师资基础,让教师掌握戏曲传授的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
3、列入课外兴趣活动课程计划。
启动戏曲进校园活动,把戏曲课目纳入小学课外兴趣活动课程,把唱腔板式引入音乐课及课外活动中,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段课时计划逐步培养戏曲苗子。
4、展示教学成果。
设立学生戏曲兴趣小组(社团)或开辟教学第二课堂,通过戏曲橱窗展、摄影专题展、知识竞赛、脸谱绘画比赛、名家进校园、送戏进校、学生折子戏专场表演、戏曲鼓乐表演、校园戏曲晚会等活动形式,分阶段组织、实施、呈现‚戏曲进校园的成果。
长坪乡中心完小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