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导学案全解读
导学案全解读
2016-05-30
本文是根据育中方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执行主编陈立女士,在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院差异教学研究所微信群聊精华信息整理而成。
★
1.导学案的本质
我们从导学案的设置和使用上就能看出学校的课改,是停留在知识本位还是停留在人本位上面。
导学案首先必须定义在它是一种工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工具,而我们现在对导学案工具化的认知是缺乏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课改学校将导学案做为课改的主要方向,甚至他的课改是围绕着导学案来做的,这样就把学校带入了死胡同。
从导学案的工具上来说,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之一。所谓抓手之一的概念是什么呢?就说我们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主体之后,我们通过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和工具来呈现学生的主体的学习方式呢?
导学案的工具性的定位是在于它是课改的抓手,所谓抓手是当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我们从传统的老师灌输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主题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东西来将老师希望学生听到的目标或者看到的东西以一种视觉化的东西把它呈现出来,而这种东西我们把它叫做导学案。
举例来说导学案就像一个地图一样,老师只需要告诉孩子们:我们要到北京去,然后我给孩子一个地图的工具,那么孩子自己拿着地图就能够找到,到我们需要集合的地方去集合,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学生手上没有任何的资料,没有任何的线路,而老师讲:好,我们要到北京去。孩子就跟着老师一直走,那么他的主体性是发挥不出来的,所以导学案的工具性就体现在它是一个路线图。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形式上的呈现,或者给学生一种工具的帮助,那么这种主体地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它始终不能够很好地呈现出来。
2.导学案的设计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讲一讲导学案设计的过程当中,什么样的导学案是我们希望的导学案?或者是我们认为它在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导学案。
我之前提到的一代二代学校的导学案,他们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包括现在我们很多学校所模仿的导学案都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个层面问题就是导学案的习题化非常严重。我们很多学校把导学案理解为学习案,习题案,作业案,这种做法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我们认为学生做了习题就认为他是学会了,所以才会产生习题化的导学案。
我们讲导学案有三化:习题化,教案化和教材化。习题化的导学案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一个是教师大量的模仿,前面的一代二代课改学校的一些导学案,他只换汤不换药。另外一个原因是,就是我刚才讲到的我们认为学生把题做会了,那么就证明他学会,而忽略了导学案路线图的性质。那么教案化的导学案,是老师在操作的过程当中,简单的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习目标,教学流程转化成学习流程,就认为我的导学案就完成了,这是在改革当中的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他们认为这个课堂改革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改革,而不是本质上的一种变化。
另外一种就是教材化的导学案,教材化的导学案的特点是把教材上有的东西全部都挪到这个导学案上,学生使用导学案就不用用教材了,或者说老师的导学案上全部都是习题,那么导学案取代了教材,这样也是不对的。是的,也就是说,导学案的三个特点是习题化、教案化和教材化。
所以我们将导学案作为课改的一个风向标,通过我们对导学案的观察,就能看出学校的课改发展的方向,或者老师的观念有没有真正的转变?
那么一个好的导学案,我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
好的导学案不仅仅是对课程和教材的二次开发,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一份好的导学案是对学生习惯、学习流程和学习思维的重构。学生通过导学案的使用要形成他的学习方法,然后提炼他的学习能力。但是就我们目前的习题化的导学案,习题化、教案化和教材化的导学案,是不可能帮助学生去达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做导学案的初衷,也是我们认为导学案现在应该坚持的方向。那么现在的导学案如何去进行改进呢?如果要把现在习题化、教案化和教材化的导学案进行改进的话,我们有一个方法,就是把习题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成果化。
我再重复一遍,如果要把我们习题化的导学案进行调整的话,大家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做,就是习题问题化,问题任务化,任务成果化,成果展示化,这是我们在做学校的过程当中的一个流程。
其实如果仅仅是导学案调整的话,我们讲的是习题问题化,问题任务化,那么后来我加上这两句:任务成果化,成果展示化,是将导学案和课堂流程结合起来。
在我所指导的学校的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导学案是一定要和课堂流程相结合的,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校的课堂尽快地进入到学生主体,这样的一种学生主体学习方式的课堂当中去。
那么就导学案的设置,具体来说,除了刚才我们所说的这句话之外,还需要做到的,首先是导学案的目标,必须做到清晰可测,这就要求教师和教研组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二次开发,不仅仅是把教参和课纲上面的要求写出来,而是要做到清晰可测。
举例来说,在学习目标上面我们常出现的是“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但是我们所要求的清晰可测的目标导学案上,这种说法是不可以的,我们要求他有一个可错的行为。比如说能够明确说出这段话的意思,那么我们以这个来知道孩子是理解了,所以在目标的清晰可测方面是需要大家去下功夫的。
有了清晰可测的目标就相当于学生拿到导学案之后知道我要到哪里去,举例来说,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我告诉他我要上北京去,那么他可能自己去通过自己的资源的构建,他能坐飞机到北京,另外一部分孩子可能坐火车到北京,再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没有办法,只能跟着老师到北京。可是如果我们不给学生清晰可测的目标的话,那么所有的学生是盲目的,最终还是要跟着老师走。那学生的主体学习就没有实现,因此导学案的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目标做的清晰可测,这样才会实现差异化教学的可能。
这个提法非常好,那么这个班本化的要求我们对学习目标进行二次开发。学习目标设定完成之后,我们进入到导学案的主体设计。导学案的主体设计,一般来说学校的导学案主题设计是分为几个部分,比如说第一个部分是知识链接。第二个部分叫自主学习,第三个部分叫合作探究,第四个部分叫检测反馈或者什么当堂检测之类的,我不知道我们学校是不是这样操作的?
但是我们会看到大部分的导学案是将习题装入了这几个板块当中,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知识链接,是大段的文字,然后这个自主学习是几道题,合作探究依然是几道题,综合检测还是几道题,实际上只是把不同的题装进去,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完全没有这样一个思路。
所以我们这些板块的设定实际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板块的价值和板块的效用没有体现出来,因为我们板块内容的设定,局限住了板块效用的体现。
那么就导学案的主体来说,我们一般采用的是把导学案和课堂流程结合起来,比如说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这样的(我介绍的是我们的经验),我们采取的方式:采取的五步三查的课堂流程,然后五步三查是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那么独学是学生一个人自己针对学习目标进行整体学习,对学是两个孩子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进行互相对交流独学的认知,补充自己的认知。
群学的时候是小组长带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决策性的任务。学生展示的过程是展示小组群学任务就是小组做决策的任务。
反馈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馈,当堂检测是反馈的一部分,但是反馈不是我的题完成的怎么样我的学习就好,而是学生对我的学习过程,我采用了什么学习策略,提炼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些反馈,就是这个检测是我们反馈当中的一部分。
子所以没有把整个学习流程分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不自主合作探究这三个部分,是因为自主合作探究不是一个学习顺序,它是一个学习的特质。往往我们计导学案的时候,会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学习顺序呈现在上。
实际上这三者不是按顺序排的,它是指我们所希望学生得到的一种学习特质,也就是说,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他也是有探究特质的,他也是可以跟别人合作的,然后在合作的时候,他是有自主精神和探究精神的,所以不能把它单纯地作为一个顺序来讲。
大家说的非常好,所以说我们一直强调导学案的任务化,而不是习题化。那么导学案如何体现出我们差异教学的差异性来呢?导学案可以设置不同的任务,我们不要把学生分成ABC三等,有很多学校在做的时候把学生分成三等之后在上面写着:A类学生完成这些题,B类学生完成那些题,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伤害。
多从导学案上体现我们的差异性,我们设置不同层级的任务,然后给不同层级的任务赋予分数并以此来通过评价,比如说,你愿意完成A类的任务价值50分,你就去完成A类,你愿意完成B类的任务,价值60分,你就去完成B类的任务,你愿意完成C类的任务价值70分,你就去完成C类,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所以说导学案的设置是一个相对系统的工程,它和以前教师的教案,完全是有本质的不同,我们需要通过系统的课堂的改造。包括我们的评价方式的改造,去实现我们导学案助推学生的发展。
家长们一般不会亲自去研究导学案或者去设置导学案,那么校长需要把握导学案的方向,而且能够具备一定的学术指导力,指导教研组和指导教师就导学案进行设计。
差异教学的核心,实际上是实现公平教育的公平,也就是说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不是所有的人达到一个统一的高度,其实导学案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工具。
那这样的话,教师们就更应该参与到咱们的讨论当中来,可以把平时的一些困惑提出了,我可以帮助大家解答。
第二个层面问题就是老师的专业化。
导学案的第二个层面,是除了导学案是给学生使用之外,其实它考验着老师的专业化,所以说实际上导学案是教师专业化提升非常好的工具。
导学案本身是适应所有学科的,因为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是我们课堂转型之后的一个抓手,但是导学案之所以变得不适合有的学科,原因就在于导学案的设置上,它的设置出现了问题,内容设置出现了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有实效的问题,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可以单独找时间再讨论,因为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问题,也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今天晚上的讨论主要在导学案上。
我可以简单说一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它取决于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小组本身作为组织的有效性,我们很多学校的小组是建立起来了,但是小组没有作为一个组织存在,对它的有效性就打了折扣;第二个是小组的目标是否清晰,再一个是对小组的评价是否到位。另外一个就是小组的任务,是否每一个成员都明确,那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话,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是体现不出来的。
目前的微课上来看,实际上微课是知识点的一种呈现的另外一种形式,它与导学案并不冲突,它能够作为导学案的资源之一存在。
所以微课和导学案进行结合的时候,导学案是关注学生的整体流程,和学习的整个的一个方向以及思维的构建,那么微课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资源之一。学生可以使用微课进行学习,他也可以使用别的资源进行学习。所以说我们提供给学生的资源越多,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我们需要通过导学案去帮助他构建一种学习的思维。
导学案构建学生的学习思维的方向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首先自己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我的信息搜集和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就自己的观点和同伴进行交流,然后经过完善观点之后,再通过做一个需要做决策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提升自己的观点和完善自己的观点。所以微课和导学案是不冲突的,但是微课的性质是学习资源之一。
导学案的使用是全学段的,我们不仅在小学使用导学案,初中使用导学案,高中使用导学案。在我们教师培训当中,我们同样使用导学案。
如果说导学案的工具性非常重要,导学案是我们工作的一种思维,它和我们之前使用的这种工作的方式是具有很大差别的。
我为工具化的一种思维就是我们如何借用这种工具,让我们的学习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以最清晰简洁的方式了解到我们想要他们做什么? 所以导学案的目标必须要清晰可测,然后第二个方式是在我们的学习者还没有形成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通过流程去帮助他形成一种学习的思维,这就是导学案的主体设计当中,我们所需要呈现的各种任务。
独立学习的时候,他的任务独自思考的任务是,就学习目标进行一个整体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导学案首先强调的是在这个课堂上,我们要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坐在那听老师的观点。
其次是将自己的观点和同伴进行分享,去完善自己的观点。
第三个就是在大家的观点都形成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在小组里面(因为小组一般是六个人为小组,两个人为一个对子)那么这里头就会产生一种差异。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共同去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这个任务是需要学生的决策能力的,所以他们需要做决策不仅是做题,他需要就他的学习策略进行选择,然后做出他们小组的一个学习决策出来。
之后学生在学习决策做出来之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我们的学习决策,我们用到了哪些策略,老师就可以观察学生的思维的差异性。这个时候的学生就知识点和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进行交流。最后再落实到学生的反馈,这个反馈是学生的一个自我反馈,也就是说一开头是学生独立的,最后也是学生独立的,他的一个自我反馈、自我提升。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这个大家可以去翻下我前面讲到的内容,我前面已经讲到了。那么另外一个就是除了导学案设置上面来说,还可以尊重学生差异化,可以让学生如果做到后期的话,是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导学案。
我就刚才大家提到的微课和导学案的关系,以及让我举一个例子来讲,应该刚才我讲的所有的这些东西的话,举例来说,比如说今天晚上我们这样的一个讨论。今晚的讨论,我们把它做成一个微课的一个资源,或者做成的资源,那么在明天我就可以设计出一份导学案,这份导学案是给群里面所有人的,也就是说对导学案的学习。
对导学案的学习,我会这样来设计:第一个要求是,能够说出昨晚微信群里讨论关于导学案三化的特点;第二个目标,能够说出三化导学案带来的危害和造成的原因;第三,能够编制出一份去掉三化,满足陈校长所说的导学案要求的一份导学案。
第四,学习目标
学习流程的话,第一,在独学过程当中,我要求群里面所有的人能够完整的来复习一遍我们今天所有微信群的内容;第二,提炼出观点,这个观点就是,通过学习讨论,你们通过学习了解到导学案的三化的特点是什么?然后我们如何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一份好的导学案应该是什么样子。
在对学的过程当中,就是以群里面两个人为对子,差不多学校,差不多性质的,这个两个人对子来进行就刚才我进行我讲的这几个问题进行交流。
那我们可以以地域为单位,然后拿来做一个学习型的一个任务。比如说,我们来编制一份语文学科或者数学学科的一个导学案。然后大家把这个你们组以小组为单位编制的导学案把它展示出来。在展示过程当中,我要求所有的人来说,我的目标是如何体现清晰可测的?我的学习流程是如何体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这样的一种学习特质的。
最后我的反馈部分会这样设计:请大家在学习完成之后,就整个课堂的流程来提炼出对于导学案你究竟学到了什么,然后请你来给我写出你将如何去修正你的导学案。另外一点是,你将如何运用你所学到的东西,去指导你的教师团队进行导学案的修正。
这就是我将的,将整个的学习流程和导学案配备,同时通过导学案去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思维,这样的导学案的使用实际上是在培养我们一个思维方式。
大家对导学案一定不要把它妖魔化,导学案是非常非常简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工具之一。那么我已经将这个工具进行了一个突破性的一个研究,已经有一个非常成型的模板,大家可以拿着这个模版去用就可以了。
模板化的导学案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教师去适应导学案,同时能够按照模板所提供的教学思维去进行思考,他是在课改的阶段非常有用的一种有效性的工具,模版化不是呆板,也不是说不让大家做创新,教师真正的能力的比拼,就是在模板当中,内容的选择上其实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真正的专业水准来和学科素养来。
我们现在导学案为什么很多老师反对,是因为按照现在这种导学案的设计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科素养是完全体现不出来的,因为几乎所有都是习题的选择。那么这样的课堂,老师的素养也是体现不出来的,但是如果按照这样的一种模板出来的话,就相当于我们做菜一样,比如说我们要做炒土豆丝儿,那么在炒土豆丝儿的时候,它一定是有一个流程的。可是不同的厨师炒出土豆丝儿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因为他对材料的份量,材料的质地的选择是不一样的,那么是不是大厨他就体现出来了。
大家说得非常好,实际教师真正的专业素养并不体现在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上面,因为就现在信息技术而言,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获得知识本身,知识的学习是一种记忆力的学习,然而知识的运用才是今天我们所强调的学习,它是通过运用知识产生新的能力和新的知识,产生新的行为。
以教师的专业素养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认知上,第二是体现在对学习这个事情本身的认知上;第三体现在对学科的认知上,第四体现在对课程的认知上。这四点是教师专业素养非常重要的方面,可是之前我们的传统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当中只关注了教师的学科,而忽略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对学习这个事情本身的理解。会发现我们在教师的发展过程当中,越钻越死,就是因为缺乏了对学生和学习这两件事情的教学是空中楼阁。
补充一点的是任务的循序渐进,切不可以是老师出于自身思维,认为必须要完成这个任务才能完成下一个任务,这样的话反倒会束缚学生的手脚和思维,就是老是不放手,那么实际上这个任务的设定了,可以老师就学生需要的学习目标来设计任务,然后至于学生采取什么方式去完成这个任务,由学生自己来的。这样的话,才能体现出学生在完成相同任务当中的差异性,能力的差异,思维的差异,他能够从和同学的交流当中去看见别人的差异。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刚才发的这张图片,看这个老师后面的白板上写的两列,一列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一列是教师的教学行为。
蓬莱的王老师说得非常好,其实导学案到最后是要简化的,也就是说,您现在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的一个假设前提,是我们一直都使用同样的导学案,这个假设的前提是不成立的。我们鼓励的是使用导学案的方式,导学案到最后可以简化成什么样子呢?我只需要一个学习目标就可以了,我们必须你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几个开放式问题就可以了,我对导学案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是:首先必须使用A4纸,不要超过A4纸的要求,一张A4纸就足够了。我们的大家通过看这幅图片可以看到,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如果你用传统教学的这种流程来看的话,实际上学生的学习行为一直是听,而教师的教学行为那是什么,就只复习,新知展示,巩固练习,重点提升。教师做了很多事情,可是学生没有,以我们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行为上,我们必须去探讨学生在课堂上究竟要做什么?对于导学案的使用就是把学生需要做的事情写在了纸上。
让我们在群里做一个调查,请大家用导学案的“导”字组一个词,你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现在开始。
大家组的词都非常好,但是大家组的词有一个共性,有没有人发现:大家组的词几乎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发出的一个行为,比如说教导,导向,向导,导游,导语,导入,误导。
如果让我来组导学案的这个“导”字的话,有一个词是很重要的,叫做“推导”。
这就能够看出导学案的思维和观念了,我们老师认为导学案是我教给学生的,所以它还是一种教的行为,是站在我的立场出发的,而如果你用推导来思考的话,那么就学生通过你这个导学案,他要推导学习过程,形成学习能力,提炼出他的学习思维,是学生使用的工具,大家再仔细想一下。
大家学得很好呀,非常好!
所以教师的功用,不是一味的灌输,而是通过任务的引导。去使学生自己推导出他的一些思想和思考出来,大家说是不是这样?
在我的实践学校里,小学的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设计导学案了,反倒是老师不知道该如何给学生设计导学案了。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设计自己学习的导学案,教师通过观察分析学生设计的导学案,来找到如何帮助学生跟=更好地学习。
如果说,差异教学是非常好的,但是差异教学重点不在于教学本身,而是基于对于人的差异的认同。
传统的教学思路为什么叫做灌输?是因为我们把学生当成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容器,我们一直这个从上往下的姿态,把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告诉给学生。
而课堂教学改革所进行的学生主体的这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什么叫做主体?主体就是有存在感的,我们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是要尊重他已经有的知识储备,已经有的人生经验和学习的阅历。
只有认同人的差异,我们才可能去创造出基于差异的教学技术。
所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不是一句空话,他不是说我让学生多举手多发言就成为了一种学生主体,学生主体是要尊重他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存在的已有的一切经验。而我们的教学就是通过一种有效的方式去链接和激活他的这些知识储备和经验,让他产生出更好的东西出来。
幼儿园传统的教学方式,就相当于我们往桶里面去灌水。这个桶是空的,而我现在所提倡的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就好像我们拿了一个石头往湖里面去扔,湖里面本身是有水的,我的动作只是用石头去激起千层浪而已。
切不可以把学生主体只定义在形式的主体和行为的主体上,而忽略了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的思维的主体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为什么国家一直在强调探究学习。其实这么多年强调探究学习,我们为什么没有能够突破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让学生在我们的要求之下去进行探究,我们完全忽略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知识储备是一个方面,那么他的学习阅历所带给他的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的这种积累,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他的人生的经验,一个十岁的孩子,他的家庭的背景,生活的环境,造成他的表达方式、沟通能力、合作情感的,各种方面的影响都是有的,所以说我们不能去忽略这些东西,完全的进行知识性的教学。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大家可能会更清晰一点。比如说,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王二小》,实际上这篇文章内容是指王二小和日本兵的一个斗争,但是他要教的语法内容是“把字句”和“被字句”。
我看到我们有的老师上了一节课,然后用尽了各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分析什么是“把字句”什么是“被字句”,然后到最后这节课快完的时候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说:是王二小把敌人赶进了山,还是王二小被敌人赶进了山呢?
结果学生的回答依然是,有说王二小把敌人赶进了山,有说是王二小被敌人赶进了山。老师当场就非常的崩溃,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那么在这个课当中,其实“把字句”和“被字句”对孩子来说是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一种变化。看起来只是语文的基础的语法思维,但是她给予孩子学习能力的要求,是从形象思维换为抽象思维。
更好和更简单的一种方式是什么呢?这堂课失败的点暴露出一个问题,就是老师忽略了学生的人生的经验,忽略了学生是一个生生的生命个体,他只是就知识教知识,那么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是什么呢?
我只需要找上几个卡片,上面的写上几个字“把,被,我,爸爸,打”。每个卡片写上一组词。然后,我们教师只需要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起来,布置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请你们把这些卡片组成一句话,并且把它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说明原因。
这个时候如果二年级的小朋友说:我把爸爸打了,那么肯定全班同学会笑话他的:你怎么可能去打你的爸爸。因为二年级的孩子他是有生活经验的了,他有被父亲打的这种经验了,对不对?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我们老师的教学实际上是会以一种非常简洁、非常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去构建他的这种学习,而不是像我们传统的教学一样,老师花了一整节课的时间去讲“把字句”和“被字句”,最后孩子还是搞不明白。
第二篇: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解读(推荐)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横水镇初中借鉴、综合全国知名学校:江苏东庐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等学校的先进课改经验,加以总结、提炼而成,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关于学案导学
学案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就是教和学的最佳结合点。编写学案,师生共用,进行教案改革,目的是为教师提供广阔的研究创造平台和成长的坚实台阶,从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学案引导、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探究、交流展示,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谐统一起来,发挥教与学的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首先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及设置的问题,探究学习内容,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学生根据学案上提供的检测题,巩固所学知识,当堂过关。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生生共同研究学习。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质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案的主要内容。
一份完整的学案应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课题和课型。学案的类型可有预习课、展示课和复习课之分,在设计和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
2、主备人与审阅者,备课时间。
3、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4、重点难点。它能提醒同学们要着重掌握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激励学生想方设法重点突破。
5、预习导学(学习指导)。给学生提供学法指导、有关资料等,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学习探究。
6、课堂探究。精心设计课堂研讨的问题与学习任务,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完成学习目标的实现。
7、课堂小结。主要由学生来总结所学的主要内容,以便及时总结得与失,弥补知识缺漏。
8、巩固练习。这也是学案的基本内容,可包含识记类、理解类、应用类、创新型、讨论型等多种多样的题目,能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也能作为课堂内容及例题讲解后的巩固训练,以检验所学知识,培养多种能力。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选择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题目,难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可以布置适量有梯度的作业(如选作题、附加题),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
(9)学后记(教后记)。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教师)书面记下自己的学习(教学)感受、心得、收获、体会或提出疑难问题等。
当然,每份学案不一定全部包含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实际适当增减,不同课型的学案亦应有所不同。同时,在一些重要学习板块的设计上要多下气力,力求科学、有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活动,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设计问题,因材施教。
(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编写“学案”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空白”;
创新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
民主性:师生可共同参与;
实践性:让学生在做中学。
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是:
1、学案要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明白掌握哪些知识,理解哪些问题,形成哪些能力;
2、学案要梳理知识结构体系,让学生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供相关知识介绍和实践应用情况的介绍,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促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本身的价值;或者通过创设一种特定的学习和问题情景,使学生懂得或意识到所学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作用与价值;
3、学案必须要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4、学案必须要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达标测试题,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5、学案必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切忌把学案编写成从教师传授知识出发的教案。
学案内容要呈现思维梯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填空、习题的堆积。好的学案决不能一蹴而就、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要潜心研究课标、课本,研究学生、学法,分类专项
第三篇:unit6An_old_man_tried_to_move_the_mountains全单元导学案
Unit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用一般过去时表达故事,并用”unless, as soon as, so……that……”引导的状语从句来连接故事。
能力目标:1.能提出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看法。2.能概述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和相关词汇谈论中国古代的故事。
难点:故事名或书名的是写规范。
预习任务
任务一翻译以下单词或短语
女娲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羿射日____________________大闹天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愚公移山___________________一…就…________________除非__________ 放弃________________同意某人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代替,反而_________________ 有点儿;稍微_______________ 尽力去做某事_____________提醒;使…想起____________从前_结婚_______
爱上,喜欢上_______变成______
【课中探究】
关于故事,传说的若干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这些要素都可以通过who, what, when, where, why, how等疑问词来引出。例如:
1.When and 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时间和地点)
2.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人物)
3.How does the story begin?(起因)
4.What happened? Why did that happen?(经过)
5.What is the end of the story?(结果)
故事开头的集中描述:once upon a time, long long ago, one day… 故事结尾:概括主要内容,阐述道理,感受,评价……
注意故事名,书名的书写规范
①书名,故事名,寓言名等,单词首字母要大写;
②名称中有借此,虚词,冠词无需大写;
③印刷体中名称要斜体。
【当堂达标】
一、根据句意从以下单词中选择适当的来完成句子。
silly shootbitremindbeginweakweststickbirthhide
1.He cut a_______ to help the old woman walk.2.Some birds _________among the trees at night.3.He is a famous ________singer.4.My brother is good at Chinese, but I am _______ in it.5.She gave _______ to a baby yesterday.6.Don’t move, or I’ll __________.7.Are you ready to______? We all sit down to listen to the song.8.This _______me of Christmas parties.9.He was not _______, just lazy.10.She is a _________taller than me.二、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每空一词。
1.You should come here on foot.(改为否定句)
You ___________________here on foot.2.Mr.Yang told us,”I will have a long holiday.”(改为间接引语)
Mr.Yang told us____________ ___ a long holiday.3.An old man moved the mountains many years ago.(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an old man _________ the mountains many years ago?
4.I was watching TV when Mother came in.(用while改写)
_______I _____________TV, Mother came in.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B
【课前预习】
1.预习导航:①知识目标:
A.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和技巧,并通过图片提示讲故事。
B.核心句型预览:
1.One year, the weather was so dry that no food would grow.2.Don’t eat it until you get to the forest.3.When the moon is shining bright, we’ll be able to see the stones.4.It’s leading us to that wonderful house made of food, cake and sugar.②能力目标:能了解和学习英文戏剧知识,并从中学到一些中西方文化知识的差异。
③情感目标: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④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故事的题材,以及故事中各种时态的运用。
What kind of text is it? Is it a letter, a play, a short play or something else? 难点:对阅读语篇中知识点的积累和掌握。
2.预习任务:
.听起来愚蠢_________________在森林里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个家庭___________________制定一个计划_________________ 去睡觉_____________________沿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迷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醒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房子里面___了解_____
因为 穿上出去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包片________________
不要紧_____________________找出__________________
【课中探究】
1.词义辨析: because of 和because 的辨析
because of 和 because 均为“因为”的意思,两者区别在于前者是介词短语,后面可接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而后者是连词,后面接句子。例
2.语法聚焦:Nobody wanted to sound stupid.Sound此处为系动词,意为:听起来。其后常跟形容词作表语。常见短
语sound like,听起来像……后跟名词,短语或句子。
常见“感觉”类连系动词:
Look(看起来)feel(摸上去),smell(闻起来),sound(听起来)等。后跟形容词或+名词。“是”be;“感”feel;“保持”keep;“起来四”是指look(看起来),sound(听起来),taste(尝起来)smell(闻起来);“好像”是指“seem”;“变了仨”是指get , turn和become.【当堂达标】(10分)
一、根据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词。(5分)
1.I think emperor was only wearing his u_____________.2.I think emperor didn’t want to be sound s___________.3.S___________,I heard a strange noise from the forest.4.The old man never k ________anything for himself.5.He was so bad that he wanted to c________ the boy.二.按要求进行句型转换,每空一词。(5分)
1.Will you take a bus to work?(改为同义句)
Will you go to work________ _________?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 _________ she going to visit her friend?
3.I couldn’t go to bed before ten o’clock.(改为同义句)
I ______ go to sleep ________ ten o’clock.4.”How old are you?”Jack asked her.(改为间接引语)
Jack asked her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5.The children were singing when he got there.(改为一般疑问句)
________ the children ________ when he got there?
1.There are about five ________ monkeys in the mountain.A.hundredB.hundredsC.hundred ofD.hundreds of
2.We found ________ very interesting to learn about Chinese culture.A.it isB.thatC.itD.that is
3.I want to know _______the day after tomorrow.A.what she will doB.what will she do
C.what she didD.what did she do
4.We haven’t _________ all the difficulties yet.A.done withoutB.out downC.Gone throughD.got
5.Not all the students are in the classroom and _______ a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A.littleB.fewC.a littleD.a few
6.The work is.You can finish it by yourself.A.easy enoughB.enough easy.C.difficult enough.D.enough difficult
第四篇:导学案
14《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我会填
撕(sī)裁()敦()仍()齿()
二、我知道
1、这篇课文写了关于 的故事。我知道了阿切尔在酒店被一个人用 的举动吸引了,并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邮票打孔机,给人们带来了,从此 产生了。读了课文,我还明白了。
三、我会说
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我喜欢,因为。
2、我还知道发明家 的故事。
3、我知道除了邮票有齿孔,也有齿孔。我还发现了。
4、收集名人名言。
《邮票齿孔的故事》学案
井上小学 二年级语文 关红梅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我会连。
chǐ
méi
dūn
yán
biàn
敦
研
便
齿
枚
2、我会读,我会写。
xiǎo dāo
yīng guó
()
()
yóu piào
ér qiě
()
()
réng rán
zhuī qiú
()
()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小组互查)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邮票打孔机是()国发明家()发明的。
(2)用邮票打孔机打过孔的整张邮票,很()一枚枚地撕开,使用的时候非常()。直到现在,世界各地()在使用()打孔机。
2、精读感悟:
(1)“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中“立即”一词可以换成什么词?___。
(2)从第()自然段可以看出以前的邮票使用时很不方便?
三、巩固练习:
1、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发明家阿切尔,一个是用别针刺孔撕开邮票的先生,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创新:
你想对阿切尔说点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风》学案设计
一、我会读
宋 涛 赵 丹 显 艺 陈 忽 斜
二、想一想,找一找:
“陈、赵、宋、涛、丹、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三、我会记
寿 舟 亿 阵 竿 涛 丹 艺 陈 杆
四、我知道
1、文中主要讲、和 在一起,他们先画了、、和,最后他们画了 的事。
四、我会说。
1、小艺会画风了,谁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画的是(),因为有风在吹,所以()。
2、你想怎样画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风》学案设计
石窑学校 二年级 左瑞萍
一. 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读了课文我知道了()()()这些姓。
2.我会写
Yu si
jie bai
hu ran
zha yan
()
()
()
()
3.多音字注音组词
——()
——()
转
杆
——()
——()4.形近字组词
乌()丹()
涛()陈()
显()
鸟()舟()寿()冻()
湿()
二、设问导读:
初读感知:
1.我认真读了课文后,知道了风不能直接画出来,因为它看(),摸()。
2.赵小艺画了(),说明有()。
陈丹画了(),说明有()。
宋涛画了(),说明有()。
精读感悟:
1.要想画风,必须借助其它事物,这说明事物之间是相互()。
2.细读课文我知道了,宋涛善于提出(),陈丹敢于改正自己的(),善于向别人(小艺敢于迎接(),善于思考(),解决(),这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填
()
()
()
一位
()
一台()
一张()
()
()
()
2.仿写词语:
洁白的纸
弯弯的()
斜斜的()
洁白的()
弯弯的()
弯弯的()
3.仿写句子:,赵)
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
(),()显得()。
四、拓展练习:
我也会画风啦!我要画下来,还要写下来。
《充气雨衣》学案设计
石窑小学 二年级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1. 连一连
称赞
真棒
联欢
游泳
车胎
Lián huān
chēng zàn
zhēn bàng
chē tāi
y?u y?ng 2.补充音节
Ch
y
li
xu
ji
zh
n
充
泳
联
旋
剪
粘
囊
左瑞萍
3.我会写规范的字
膝
暑
膜
差
嘿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初读感知:
1.小林遇到了()难题,()解决的。
2.充气雨衣是()发明的。
精读感悟:
1.当小林遇到难题时她看到了(),想到(),是()做的。
2.课文中小林遇到难题时肯动(),善于(),想办法解决(),真了不起!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巩固练习:
1.我会写下面带标志字的拼音。
(1)暑假()里,我看了《真假()美猴王》这本书。(2)你别门缝()里看人,我会缝()衣服啦!2.照样子写句子
例: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1.
下雨了,雨点在水面溅起的小花,就像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二.
拓展延伸:
可爱的小花猫
我家有一只小花猫。花猫的一双小耳朵直竖着,一双眼睛圆溜溜的。它的嘴边有八根胡子,又细又长又硬,我知道那是用来量老鼠洞口大小的。小花猫全身长满了黄一道,黑一道的花纹。只有四个爪子是白色的,上面长着五个像鱼钩一样的小爪,走起路来没有一点声音。它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总是来回摆动。白天□小花猫总是爱睡觉□嘴里还不停地打呼噜(lu)□一到晚上,它就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好像在侦(zhēn)察老鼠的活动□ 我非常喜欢这只可爱的小花猫。
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小花猫的尾巴是(),眼睛是(),胡子()。
4、用横线划出小花猫白天爱做的事,用波浪线划出它晚上做的事。
5、小花猫用胡须()。
《雷雨》学案
长镇小学 二年级语文 王静
一、基础达标
1、比一比
压()虹()逃()乱()阵()庄()红()桃()礼()陈()
2、写一写
chuí
chén chén
chán
luàn()下
黑()
()叫
吹()cǎi hóng
zhī
zhū
yuè
yuè()
()
()来()大
3、认真读一读,想一想
乌云密布
纹丝不动
东摇西晃
惊慌失措 倾盆大雨
雨过天晴
狂风暴雨
雷鸣电闪
二、设问导读
1、读课文,想一想,如何把课文分成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三部分,用“//”标出来。
2、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分段读议)(1)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2)雷雨中,是什么样的景象。
(3)雷雨后,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美景。
3、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 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 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 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 _在网上。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填
2、我会写 闪电越来越亮。
黑沉沉
雷声越来______。
白_______
黄______
雨___________。
红_______
绿______ _____越____越____。
笑_______
亮______
3、我会连
一阵
闪电
清新的窗户 一场
大风
打开
彩虹 一道
雷雨
美丽的空气
四、拓展练习
小练笔: 小朋友请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注意格式。
21课《画家和牧童》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二类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二、预习学案
1、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并勾画出好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认识生字,并读准下列词语
夸赞
称赞
赞扬
和蔼
惭愧
观赏
沉思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3、我知道
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和
之间,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分别是
和
。他们分别具有
和秀品质。
4、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写下来,读给同学听。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三、导学案
1、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下列句子该读出什么语气?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1)“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
2)“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3)“画错啦,画错啦!”
4)“小兄弟,我很愿意听到你的批评,请你说说什么地方画错啦?” 的优
5)“多谢你的指教”
2、熟读课文,小组内探究如下问题:
1)什么叫“绝妙之作”?
2)仅仅是课文中的两个人称赞他的画吗?想想还会有谁。
3)那小牧童为什么能在那么多人面前指出他的错误?
4)如果你就是大画家戴嵩,你会怎么样?
3、小组合作学习本课田字格里的字,注意写字和扩词。
写字提示:兄、呆上面的“口”要上宽下窄,“兄”的最后一笔要圆润舒展;“钱”左短右长,要注意金子旁和斜钩的写法。
四、课堂检测
1、辨字组词
沟()
绳()
渐()
瑰()
批()
购()
蝇()
惭()
愧()
拱()
2、想象当时的情景,人们听了牧童的话会说些什么?你又想说什么?面对戴嵩的表现你又想怎么对他说呢?
3、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五、课后作业
请大家回家后阅读语文主题丛书《幸福的种子》中的《可爱的图书管理员》一文,并思考文中的小男孩又有着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呢?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进行交流自己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戴嵩-------------牧童
年龄:大人
小孩
生活:画画
放牛
地位:画家
牧童
品质;谦虚
勇敢、实事求是
第五篇: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曹斌锋
教师寄语: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会“山”与“海”蕴含的意味并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一文章简介:
这篇课文是当代诗人王家新借童年的想望和困惑,用“山”与“海”这两个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告诉人们自己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并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饶,坚持奋斗,要不停的翻过无数座山,要一次次战胜失败和苦难,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这首新诗很有吸引力,在小学他们接触更多的是格律诗,这首新诗语言美,富有节奏韵律,会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的感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文体知识
1诗歌与小说、戏剧、散文合称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以最集中、精练、概括性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诗歌往往饱含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含蓄,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具有节奏美、意境美、主题美,形式上一般是分行排列(其他文学样式多为句子)。现代诗歌在语言形式上比较自由,但往往会借用古代诗歌的一些创作方法,如注重意象的表现,运用赋比兴等方法。
2象征: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三、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填字
痴()想 隐mì()诱()惑()
喧téng()一瞬()间 níng()成 2走进作家作品
3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写在下面并背诵下来。
四 合作探究
1.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提示: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 提示:这句中“诱惑”这个词如何理解?
3.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4.象征是用具体事物表现某种抽象概括的思想感情。本诗中的“山”“无数座山”“海”分别象征什么?
5.诗中的爬山指什么?
6.《在山的那边》一诗蕴含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7.“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8.诗的结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9.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拓展延伸
1写出自己的理想(200字以上)
瞬间,餐车里突然响起惊悸的叫声:“哎呀!我的眼睛……”扒手禁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个脏孩子正双手捧着鲜血直淋的脸,在无助中发出一声声的哀叫。原来,列车紧急刹车时,正趴在桌子底下捡酒瓶的男孩猝不及防,一头撞在酒瓶上,破碎的酒瓶不仅刺破了他的脸,也刺伤了他的眼睛。他什么也看不见了,只感觉十指间有热血正汩汩地往外淌……恐惧与绝望包围了他。可身边没有能够帮他的人,除了扒手而外。
出人意外的是,扒手略一犹豫后,即从窗口退了下来,一把抱起那个满身是血的脏孩子,往乘警方向奔去——列车医务室就在那头。
男孩得救了。扒手被警察铐走了。
在乘务室里,满腹疑云的警察问扒手:“你老实告诉我,本来你可以跳车逃走的,可你为什么要救他?”
“因为、因为……”
“别怕,你大胆说。”
“因为我、我小时候也是一个在火车上拾酒瓶的脏孩子,没人理,也没人管……”
扒手的回答让警察一愣。接着,警察的话也让扒手惊出一身冷汗:“幸好!你知道吗?你那一瞬间的选择不仅救了那个孩子,同时也救了你自己。因为你要跳车的地方是万丈深渊!”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到底谁救了谁?()
A、将捡酒瓶的孩子送去诊治,扒手救了男孩。
B、抓住扒手,让他不再偷窃,警察救了扒手。
C、因为救了捡酒瓶的男孩,所以没跳下万丈深渊,孩子救了扒手。
D、因为扒手同情孩子,宁愿被抓也要救人,爱心救了孩子,也救了扒手自己。
列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此刻正是午夜,车厢里的很多旅客都已昏昏入睡。就在这时,一个穿着体面的年轻人偷偷将手伸进了一个旅客的口袋。很快他就得手了。当他正要离开时,正在另一节车厢巡逻的乘警发现了他,飞快向他扑来。扒手只得往餐车方向逃去。
餐车里非常宁静,只有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孩正钻在餐桌底下拾酒瓶。
扒手心里非常清楚:餐车过去就是卧铺,如果逃进卧铺车厢,自己就成了瓮中之鳖。也就是说,他必须在这段时间内逃脱警察的追捕,否则只有束手就擒。他想过要跳车,可列车在飞奔,跳车只会落个粉身碎骨的下场。仓皇中,他回头望了一眼,发现那个乘警不再追他,却稳操胜券地堵在车厢那头,正通过对讲机与其他乘警联系。看来,他是无路可逃了。
巧在这时,列车突然紧急刹车。真是天赐良机!扒手早已瞄准了一个敞开的窗口,他一头窜过去,飞身一跃,身子已经骑在窗口上。窗外黑洞洞的,他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就在他即将往下跳的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