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化课中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时间:2019-05-13 00:1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物化课中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物化课中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第一篇:论物化课中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与课堂讲授的有机结合——大学基础课教学方法新探

谢逢春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物化教研组 510640)

摘要

本文在笔者多年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小组讨论和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它是一种适应高校教学改革、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旨在为高校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实践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广博的知识面,此三者缺一不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沿用苏联的教学模式,在大学基础课教学上投入大量课时。这样,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耗费在程序化的听课过程中,这既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又不利于其它课程的开设。因此,随着大学课程改革的进行,大学基础课的教学的总课时大都被压缩,但同时对学生基础课的学习提出更高要求,扎实的基础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如何在缩短课时的情况下,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以前更加牢固,这是摆在基础课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

物理化学课程对于化工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板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许多后续专业课的必要准备。但出于课程改革的需要,化工类专业物化课理论授课总课时已从原有的90课时缩短为82课时。但同时,对物化课提出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后续专业课教师也认为,学生对物理化学知识掌握的深度有待提高,否则,将不利于专业课的拓宽和更新。课时要缩短,质量要提高,这个问题在物化课程表现更为突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进行教学。

物化课程的理论教学一般分两个学期进行,难度最大的是第一学期。这一学期为54个学时,内容为热力学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极为抽象,思辨性较强,历届学生普遍认为难于理解和掌握,工科学生尤其如此。而这些内容又是物理化学的精华所在,是必须要深刻理解和掌握的。物化课又一般为大班上课,一个班通常为八、九十人,甚至一百多人。整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这样对于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和定律的理解方式和程度必然不同,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不同。而在人数多,课时少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很难较全面地涉及这些问题。鉴于此情况,笔者将一个班分成一些讨论小组,每组十名学生。各小组轮番开展讨论,每个小组每学期讨论两次,每次为三学时,分别安排在期中及临近期末。每个小组的每次讨论都在教师的参与和启发下进行。实践证明,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取得以下效果。

一、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每个小组只有十名学生,因此,在笔者的引导与启发下,每个学生在讨论中得以充分的发言。他们既可以对已理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也可以对尚未理解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时,会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补充和评价,而提出疑问时,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针对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这种多次的交流与反馈过程中,逐步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牢固、清晰的图象以及对其深刻的理解。越难于理解的概念和定律,越能成为讨论课中的热点。学生普遍反映,一些平时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能在讨论课中得以充分地消化和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创新能力发展

传统地教学方法培养出来地学生,最突出地弱点是思维呆板,缺乏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而在讨论课中,学生地思维通过相互地交流而活跃起来,对于难于理解的概念如焓、熵等都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分析和评价。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相互探讨和交流的学习风气。学生们认识到,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要通过书本和教师,更重要地是要通过自己头脑的积极思考和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讨论课上,笔者还结合讨论的问题介绍了热力学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这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们认为物化课不再象其它基础课那样枯燥乏味了。

三、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每个讨论小组每学期轮番进行两次讨论,对每个学生来说只需占用六个学时,笔者适当减少课时的课堂讲授,这样,学生的总学时没有增加,只是增加了教师的一些工作时间。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普遍提高。在期未统考中,采用小组讨论教学的班级的学生的平均成绩较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班级有明显提高,不及格率也大大降低。

四、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了解,提高教学水平

由于讨论课的进行,师生之间得以充分的交流,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反馈。教师了解到课程的哪些部分最容易产生问题,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便可得以充分注意,这样,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及课程改革的需要,大学基础课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适合于物理化学教学,也适合于其它抽象性强,难度大的基础课教学,它将为教学方法的改革拓开一条新路。笔者近年来所做的工作,只是一些初步尝试,要完善并推广这一教学方法,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讨。

第二篇: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环保

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环保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是人类的希望,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地保护环境,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主题二的第一课《长江的诉说》中有以下内容:“可我也有伤心和悲哀的时候。同人类一样,我希望每一天都是那么洁净地出现在人们面前。可不幸的是,在我流经的许多地方,山上大片的树木被砍伐,植被的破坏带来了水土流失等多种灾害。眼看着山上的泥土夹带着碎石、树木的残肢不断滚入我的身体,还有一些肆无忌惮地往我山上倒脏水和垃圾,我感到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污浊不堪。染上病痛的我再也无法与人类友好相处,于是我暴躁,我咆哮。”教材中编排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但农村学生地理知识相对较少,对黄河几乎没有什么了解,因此,如果按照教材来教学,收效会甚微。

在组织教学时,我利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常见的例子——白色污染、水土流失等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现在,塑料制品丰富多彩,特别是在包装上的运用更是极为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方便袋、一次性饭盒、小食品包装袋等。但是,由于人们滥用和不能有效回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我让学生统计自己最近两天丢弃的塑料包装袋,结果全班加起来,有85个,人平均接近两个。我又以人平均一个来计算,让学生计算全校一千七百个学生一天扔掉的塑料袋,该有两三箩筐,倒在地上,有三四五平方米。这一算,学生大吃一惊。接着,我继续让学生计算全镇的学生,一天丢弃多少塑料袋,又会污染多少的土地?其结果更是让学生瞠目结舌。我趁热打铁,给学生讲塑料在地下,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分解,让学生明白造成破坏容易,治理起来却非常缓慢、困难的道理。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学,学生明白了:环境破坏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很多人都在不自觉地破坏自然环境,现在,国家很重视环境保护和治理。

我还及时帮助学生把课堂内学到的环保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例如: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倒垃圾、污水;不攀摘花木、不玩火、不捕捉动物玩耍等。同时引导并鼓励学生,见到有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捕杀有益动物行为时,要理直气壮地进行制止,勇敢地参与保护行列。这样,使环保意识深深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培养学生成为成为环保小卫士。

现在使用的新教材里面,有许多关于环境的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让他们明白: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值得我们教师一试

第三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教学方法初探(范文模版)

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心田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历史题材”教学方法初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品德与社会》课中出现了“历史题材”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初步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对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品德教师对历史知识的储备量少,上课底气不足,课上不敢对教材进行大胆地整合与利用;加上品德教师大多是兼职的,平时繁杂的教学工作导致教师也不能用心走进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结果导致教师往往机械地理解教材,照本宣科,“历史题材”的课就容易变成为教师“答疑解惑”式的单纯历史知识教学,而无法让学生产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历史遥远又陌生,历史的过去性特点决定了学生无法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直接的观察、体验。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历史题材”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教学,让“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走进学生的心田呢?

一、研究教材找生活,拉近历史学习的距离

“历史题材”的《品德与社会》内容由于离学生生活的年代远,缺乏“生活味”,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材,抓住切入生活的点,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1.联系身边生活,寻找历史。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和方法来看待问题,在生活中寻找历史的痕迹,从对身边事、身边物的历史追溯、关心、了解中,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自身生存的环境和社会息息相关,现实的生活处处有历史的影子,现实就是历史的延续,从而萌发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可让学生请家乡的一些老人,当时历史的见证者讲一讲日军的残暴罪行;看一看作家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通过这一系列身边的历史资源,使学生建构起活着的社会记忆,从而更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真实存在,给予学生历史的真实感,提升学生的历史感悟。

2.对接现实生活,挖掘历史。

历史往往能够折射出现实问题。教师要努力挖掘历史内容的现代意义,教育学生既能以史为镜,又能以史为鉴;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对接的机缘,从而为学生搭设进入历史而又能回归现实的跳板。

如教学《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热点新闻”追踪讨论会。如中国劳工向日索赔的案例、齐齐哈尔遗毒事件、日本右翼势力多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等等,在对这些新闻的讨论中,引导学生认识日本侵华战争的危害。通过对接现实,让学生感到历史虽然已经过去,可仍然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

3.立足生活经验,感受历史。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历史教学的基础。要让学生感受历史,就要立足学生的现有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回忆,进行道德情感的迁移,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设计。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课外书上或者电视上看到的长城,并让亲自去过长城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照片,介绍亲眼看到的长城,接着教师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录像。在同学们的亲身介绍下,影像资料的感染下,学生的认识得到了丰满,切实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壮观。还有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告诉学生长城每块城砖的重量是15千克,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搬砖头或者重物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在古代,在没有任何的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之上,劳动人民竟然能修筑万里长城,真是个奇迹。这样,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二、趣味盎然开活动,调动历史学习的兴趣

历史本身离学生的生活年代久远,学生的兴趣就不高,如果教师的教学形式再过于单一的话,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难提高。所以教师要注重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兴趣。活动的组织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如让学生编演历史剧本、历史知识抢答竞赛、历史谜语竞猜、开展辩论会等。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长城,感受民族的自豪感,教师设计了说长城——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图片、照片或资料,向大家介绍自己所了解的长城;赞长城——读一读文人墨客对长城的赞美;利用“登长城”比赛的形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长城图,并在“长城”上由低到高设计若干个站点,每个小组准备一面小红旗并将其插在“长城”的最低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比赛,哪个小组交流了有关长城的资料、唱出一首赞美长城的歌、颂出一首诗或一首童谣、说出一个关于长城的故事,这个小组的小红旗就向前进一步,看哪个组最先登上长城顶端。比赛活动的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感。

三、走进内容学能力,教会历史学习的方法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了不少与“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那么这些内容的核心和最终目标是什么呢?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吗?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目标而已,品德课中历史内容的学习,其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走近历史,认知历史,感悟历史,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实际课堂上,教师不应过多的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重点应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内容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学生搜集了有关长城、四大发明和古代中国各方面成就相关的大量资料,我们便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小组内交流资料时,告诉学生由于每个人所搜集的资料是有限的,可以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之间实现资料的共享;为了有效地利用资料和使用资料,可以把相同主题的资料编辑成册;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成就后,教师询问学生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途径搜集资料,解决困惑的能力……教师时刻培养的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传授历史知识。

四、拨动心弦引情感,升华历史学习的认识

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历史题材”的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世界,要把学生带进久远的历史世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创设情感氛围,让学生入境动情,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努力引发学生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从而引领学生走进历史、认识历史。

1.创设教学情境,催化情感生成。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提问,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一段感人的历史录像等,这些都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这种境界,置身于教育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达到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的效果。

例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让学生看了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列强们的无耻行为,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激起了学生对侵略者无比愤慨的情感,学生感受到了“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2.拓展教学内容,激发情感波澜。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出现的历史内容,大多是以图片的形式、简短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而且历史知识之间没有一定的序列性,教材中一般是提取几个典型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可以从课堂以外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以打通课内与课外的界限,有效地拓展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并不局限于课本上呈现的我国古代的伟大成就,而是让学生回顾了中国近现代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杂交水稻、两弹升空、神州号升空、奥运会开幕式、国庆大阅兵、世博会的召开等等,这样有效沟通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的强大、国力的增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的情感。

3.抓住教学典型,推动情感升华。

《品德与社会》课上的历史题材内容是繁多的,知识是浩瀚的,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教师不可能一一地向学生讲解,所以我们在教学时注重抓住一些典型的历史知识,以点带面,推动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如《站在长城上》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当一位同学讲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时,教师抓住这一典型故事,问学生:难道死在长城脚下的只有范喜良一人吗?这累累的白骨说明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的情感之门,实现了学生情感的升华,促使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革课堂,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立足学生立场,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历史,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历史,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心田,让祖国灿烂文化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

参考文献:

《德育新论》 鲁洁等主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小学德育》王清平主编

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山东教育》 陈为友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下载论物化课中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物化课中小组讨论与大班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