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不可或缺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不可或缺
摘 要:好的语文课堂应当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和技巧,也应该是情感的滋润、心灵的纯化和品性的锻造;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既充溢着“语文味”,也流淌着“情感味”。语文教师应当在一些有价值的“生成点”和“延伸点”上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真正的“情郁于中,发乎于外”,比如渗透感恩心、爱心、宽与恕、责任与利他意识,强调尊严、道德、信念、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滋养,让语文课堂的每一个细微处都充盈着情感的“山山水水”和生命的激情澎湃。
关键词:情感;滋养;熏陶
好的语文课堂应当既充溢着“语文味”,也流淌着“情感味”。语文教师应当在一些有价值的“生成点”和“延伸点”上渗透情感教育,比如渗透感恩心、爱心、宽与恕、责任与利他意识,强调尊严、道德、信念、情感等精神层面的滋养。情感味和语文味应当水乳交融,让孩子们在习得技能的同时,收获沉甸甸的情感滋养。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正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典型文本。一教师在新课引入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迂回盘旋”,暂时欣赏“别处的风景”,通过阅读《儿子眼中的父亲》引入新课,可谓匠心独运。
师:有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名字叫《儿子眼中的父亲》,我们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儿子对父亲的看法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7岁:“爸,你怎么什么都懂呀?”
14岁:“有些观点是不对的……”
20岁:“爸爸的观点太陈旧了,已经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
25岁:“爸爸真的老了,有些迂腐,有些迟钝。”
35岁:“爸爸如果三十几岁的时候和我一样办事沉稳,或许早就成功了。”
45岁:“不得不说,老头子的经验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或许,我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
55岁:“太遗憾,爸爸已经离开人世了,他活着的时候所说的都是至理名言呀。”
60岁:“爸爸,你生前的看法真的是太了不起了,不愧是?o数人生经验浓缩后的精华呀!”
……
师:“同学们,父子之间应该彼此了解,但,不同的年龄段,居然对爸爸的看法竟然如此不一样。可见,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不能仅仅拘囿于某一时、某一地,从不同侧面、不同时间段,才能看得更全面,懂得更深刻。就像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中,作者也不是一下子就理解了父亲,而是在点点滴滴的回忆中,父亲的形象才渐渐丰满起来的,今天,我们就走近朱自清,走进《背影》。”
这篇《儿子眼中的父亲》与《背影》在语言和思想感情的更深处“藕断丝连”,遥相呼应。的确,不同年龄段的子女对父母亲的印象和感觉是不一样的。初中阶段的孩子们正是上文中“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的“十四五岁”。以这样的一个年龄段来谈亲情,谈对父母亲的感受,更能触发孩子们的“感同身受”:是呀,“我们”曾经崇拜,但也曾经嘲笑父辈,但父辈对我们的爱永远不变。这和《背影》中20岁的朱自清当然是不一样的,更与45岁、55岁、60岁的感觉不一样。然而,恰恰是这种“不一样”,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情感;恰恰是这种“巨大的落差”,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为什么不同年龄段,对亲人的印象和感觉不一样呢?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感觉和印象与我们一样吗?“背影”蕴含着怎样的立意和象征意味呢……诸如此类的追问和思考,引领孩子们向课文的更深处挺进,发现更美的风景。当然,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挺进中,情感的“山山水水”在孩子们的心中流淌、蔓延,一颗感恩父母亲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假以时日,这颗种子或能开花结果,成为喂养孩子们的“精神钙质”。
实践证明,像上例这样从情感的角度引入新课,情感认知像“盐”一样融进课堂的“汤”中[1],在不知不觉和自然而然中,让学生的心有所触动,情有所打动,意有所感悟,如此,学生必将步入情感课堂、人文课堂和拓展课堂的理想境界。
同样的,在结尾可以设计以下拓展环节:
1.父母对儿女的爱都是无私的,但爱的形式千千万万,表达方式各不一样。或许有的能大声说出来,但有的只是默默的、具体的、无声无息的行动,请谈谈你的父母对你的爱是如何表现的。
2.同学们,父母亲对你的爱无怨无悔,那么,你是如何回报他们的?今天回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你的爱,比如剥个苹果,倒杯热茶、按摩按摩……好吗?
3.给你印象深刻的也许是父母亲的背影,也许是脸上的皱纹,也许是粗糙的手掌,也许是憔悴的驼背……请你拿出笔说真话,诉真情,写真文,记录下那些令我们怦然心动的细节。
曾有专家指出:“教育教学活动若忽视生命学问,就会造成生命领域的荒凉与暗淡。”[2]上述案例中,实际上就是扎扎实实地重视“生命学问”:由畅谈父母之爱到用实际行动表达爱意,再到写出父母之爱,这不仅仅是为语言和写作“筑基”,也是为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和情感世界“除壅”;不仅仅是实践语文的美,也在拓展情感的美;不仅仅浸泡在语言的森林根系中,同时也行走在“情感生态”原野中,以期唤醒孩子们咔嚓作响的生命拔节。但愿新世纪的中学语文课堂,能够重新活出诸如“感恩、义务、责任、孝敬、爱心”等精神因子。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共鸣者和熏陶者。
参考文献:
[1]程晓云.清华附小的“活德育”[J].教师月刊,2013(2):12.[2]林高明.核心素养:关注个体生命成长历程[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2):47.注:本文为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立项号:GS[2017]GHB3041)《情感教学策略在教学中的作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系列论文之一。
编辑 赵飞飞
第二篇:生存教育,不可或缺
生存教育,不可或缺
——读《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有感
大学里,曾读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书,印象深刻。此书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而其核心是学会生存。生存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里取得成功的前提,唯有学会立足于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提升自己。
而学会生存也是当前各国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已经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科技发展的挑战、社会公害的威胁,它们总是把传授知识放在首位,却忽视了最重要的生存理念。所以,要求教育以学会生存教育为重点,把教育当作一个长期的发展的工作来看待是当务之急。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中国每年约有一点六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四十名孩子。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目前在国内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处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灾中逃生?如何从容面对危险?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口号:“学会生存!”
家庭是生存教育的第一站。抗击挫折是生存教育的首要一环。在现实社会中,有的父母对孩子进行“缺憾教育”,告诉孩子“世上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让孩子在生活中接受挫折,磨练坚强的意志,于是造就出坚忍不拔,奋斗不止,有着积极乐观心态的社会成员。而有的父母则心甘情愿地为孩子受累、吃苦,恨不得替他生病、读书,把前进路上的一切障碍都为他一一扫除。在如此优越安逸的生活环境下,孩子便将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最终将在社会大潮中悲哀地凋零,因此,那些过度的爱护、保护,造就的不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是怯弱、退缩、胸无大志的小写之人。
另外,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也应是生存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试想,未来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类个体作为社会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巨大,而要在竞争中取胜,除了具有丰富的大脑、多元的知识、坚强的意志力以外,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
学校教育同样不能忽略了生存教育。除了最基本的生理方面的教育外,更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发展人际关系的意识的使命。而作为一线教育者,更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关注学生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注他们在每个年龄段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并妥善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在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在更激烈的竞争中成功生存打下扎实的精神基础,我想,这也应该是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重要意义,是每个教育所应当深刻思考和认真践行的。
城南中学倪贞
第三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浅谈农村初级中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六顺中学
段云生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教师的角色
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指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由此提出了“情感智力说”。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恰好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只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操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融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欣赏皇帝裸体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自然不可缺,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第四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感教育,把课堂设计成充满磁性的‚情感场‛,让每位学生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养成高尚的情操。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主动营造一种学习氛围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父爱的录像带。或放一曲《父亲》歌曲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两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 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
二、设臵悬念提高口语
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情节,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去猜测情节会如何发展。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如教学《芦花荡》、《社戏》这一类课文时,教师可采用这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师生的感情。
三、寻找问题吸引学生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如教学《过零丁洋》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文中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说零丁’一语双关如何理解?通过问题来了解作者在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从而来更加深刻的了解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通过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先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给学生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这样,使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
五、一切景语皆情语
语文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如教学《雪》就可采用这种方法。作者鲁迅在自己创作本文时不仅是在写景而在写景中蕴含着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真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也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注意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情的感召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轻松起来,从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第五篇: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学生带着情感欣赏课文,产生与作者共鸣的体验,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求,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作品欣赏、情境体验、故事联想、思维拓展等教学活动,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象的心理反映,具体表现为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它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活动,情感教育则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人的情感特别是高级社会情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如苏联心理学家鲁克所说;“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个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全部生活中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状态中去。”⑴ 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⑵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⑶这些话道出了情感教育的真谛,也就是消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消极的作用,积极的情感对人的行为动机产生积极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⑷初中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的养成阶段,因此,此时的语文教学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结合个人语文教学实际,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教育。
一、利用优秀的教材文本,来陶冶学生情操。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人人都有情感,情感要转弱为强、转薄为厚,就有待于陶冶”。⑸教材,特别是好的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认知信息,还从方方面面反映了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隐含着丰富的情感信息,这些情感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为审美的情感,包括愉快、悲哀、热情、憎恨、喜悦、神往等情感。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所编选的当代作家刘绍棠的《蒲柳人家》,通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
趣,字里行间,我们不仅可以听到运河边那淙淙的流水声,呼吸到瓜棚豆地的泥土气息,而且可以饱览河两岸恬美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可以体察到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质朴农民的欢乐和忧伤。而同样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来自《诗经》中的《蒹葭》一诗,仅选取一个特定的场景:在深秋的清晨,一位恋者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河畔,徘徊往复,魂不守神地寻求他(她)思念的恋人,学者陶涛把它归纳为四美——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音乐美,⑹因此,可以想象它带给人的美感可以说非常丰富的。
第二类可以称为道德的情感,包含爱国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正义感、责任感、同情感等。其中爱国主义更是著名诗人艾青作品中的一个永远唱不尽的主题,选入九年级下册的诗歌《我爱这土地》尤为突出。在诗中,诗人呼喊道:“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里诗人所表达出来的就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然后,作者笔锋一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一种悲愤痛苦的情感久久的萦绕在“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时,其情之切怎能不引起我们中学生的强烈共鸣呢?
第三类叫做理智情感,它包括求知欲、好奇感、兴趣感等。我们以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几篇课文为例,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用四个图形来引发议论,层层推理,引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创新性思维,得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创造性的人”的结论;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文中,也认为应该让学生多实践,多动手,从而培养一种创新的精神。这样的文章,在我们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乐、共伤悲,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
要让学生领会教材中的情感,就必须要让他们学会欣赏教材。文学大师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可以增加情感的高度、深度”。⑺通过对优秀教材文本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在冷静的比较中发现自我,重塑自我。当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对于初中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患意识,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爱国热情,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无不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的情感得到陶冶。
面对教材和学生,教师的任务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⑻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在生动具体的形象感召中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同时,利用好优秀的教材文本,更能够解决困扰在学生心中的情感纠葛,特别是初中生正处在情窦初开的阶段,十三、四岁的他们,对异性充满好奇,对爱情充满向往,有的学生开始萌发爱的冲动,去渴望和尝试爱的滋味。在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都采取堵、禁止接触的方法,但效果往往欠佳。因此,面对“早恋”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完全有责任去引导和教育学生,让他们“感悟爱的美好,明白爱的责任,呵护爱的高尚,珍藏爱的幸福,给爱涂上最美的底色。”⑼于是,我们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去阅读、品味教材内外的描写爱情的经典作品。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课文---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课外名著中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刘兰芝与焦仲卿、林黛玉与贾宝玉等。通过这些作品和人物形象,明白“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堆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细节。”⑽这样,学生们就会对爱情产生热爱、尊重和敬畏之情,从而接受美的熏陶,丰富自己的情感,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二、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⑾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成语“爱屋及乌”便生动而典型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⑿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第一,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⒀教师的爱就像滴滴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转校来的学生,他因为在原来的学校经常与语文老师发生矛盾,导致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一上语文课,他就会感觉头疼,不想进教室。来到我班后,我仔细地找他了解情况,分析到他与原来的语文老师发生冲突的原因竟是该老师看不惯他走路的姿势,于是处处为难他,而这个学生也不愿服输,结果造成裂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他讲
解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有的礼仪行为,最后,这名学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上课不喊头疼了,也爱听讲、爱提问了。
第二,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生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⒁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⒂如在组织学习七年级上册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去研究:作者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是什么意思?面对艰难险阻,“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在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这样,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获得了思想启迪,享受了审美乐趣。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和错误时,要多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第三,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健康的心理情绪去影响和调动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映,如果教师的情感投入太少,不能打动学生的心,就很难引起他们思想上的共鸣。曾有这样一位老师,由于对教师收入低微的不满,时常上课就牢骚满腹,怨声不断,动不动就谈他的金钱观,导致学生、家长意见很大,其后果可想而知。
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教师的情感投入也讲究一个适度和方法,有的教师精力非常充沛,对学生也是爱之有加,可长期一味的给学生翻来覆去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什么“只有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才能有好的成绩”、“只有读书才有一个好的生活”等等,有时候起的作用会恰好相反,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如贵州的一位王老师,在2006年第12 期的《班主任之友》杂志上谈到他班上一位原本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杨红,由于班上学习竞争激烈,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为了不让杨红过早地失败,王老师经常找他谈话,帮他找原因、鼓勇气,激励他努力学习。可杨红同学却背上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思想负担过重,最终在九年级上半期,就选择了辍学,只身外出打工去了。由此,王老师领悟道:“为师者务求在教育过程中,既要努力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又不至于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既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向学生播洒真挚的爱,又不至于给学生带来繁重的思想负担;既要不忘随时给学生一份鼓励,又要掌握好分寸,不至于因鼓励失时、失量、失度,反而给学生造成伤害”。⒃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来呼唤学生情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⒄初中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已有一定情感体念的十三、四岁学生,在具体
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应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有助于把学生从枯燥无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有助于学生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有教师在教《生命的意义》一课时,先介绍俄国思想家、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的一段话:“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世界上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只是因为有死亡。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此时,学生沉寂。接着,教师讲诉了一段故事:1999年10月3日,本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放飞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就在这时,缆车忽然间离开了缆绳,急速地坠落。十几条鲜活的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那一瞬间,父母用双手奋力托起了年仅2岁的孩子。父母双双遇难了,而他们却用双手托起了孩子的重生。这个孩子叫潘子浩。此时,多媒体播放韩红的歌曲《天亮了》,屏幕显示歌词和FIASH动画。听歌曲时,许多学生都在啜泣。然后,在音乐声中,教师开始提问:“这是个近乎残酷的换位体验,假如你是潘子浩,在父母为你托起了这第二次生命后,你对生命是否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开头,说说人生目标与生活方式。”这位教师充分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充分展示文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无形之中也在情感上创造一种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其中,从而揭示情景中的寓意。
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需要运用导入艺术来抓学生的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老师满怀激情的导语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奋点。桂林市清风实验学校的熊冬梅老师在教《乡愁》这一课时,曾这样设计导入语:(同时播放《江河水》音乐)同学们,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野》中写到“狐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死时必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尚且如此,人又怎能不承受思乡之愁?多少海外赤子抱着叶落归根的情感回到祖国回到家乡!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元论你走得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线紧紧地握在母亲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千百年来的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总是泪水涟涟?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让我们走进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这样学生带着被激起的情绪和兴趣走进课文。
同时,学者曾祥芹在《阅读学新论》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其说是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了读者的头脑,倒不如说是读者的思想感情进入了作者的在作品;与其说是作品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倒不如说是读物激活了读者的思想感情。”⒅因此,在教学中,广大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情趣,实现学生的阅读情感与作品的充分融合,让学生走进作品,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而这离不开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想象与联想是情感的伴侣,只有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才能达到腾飞的境界,推动情感发展。在情感陶冶过程中,学生作为有意识的人,愿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在积极主动地随客体制约的同时,并
突破这些制约,并根据自身的信息储备,对作品中的空白处,通过联系和想象,进行填补和接连,充分地领悟和理解作品的丰富内容,深刻地体验其内在情感。例如我们在讲述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在反复引导学生阅读,弄清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家庭情况后,可以启发学生联想: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印象和我们对父亲的印象有无相似之处,区别在哪?这样,通过联想、比较,就可以增强学生对父辈的敬爱和尊重之情。进而我们还可以启发学生再联想到现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这种联想将唤起学生特定的情感,产生一种特定的感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藏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当然,感受到的东西并不等于全部理解。在学生内心情感日趋加剧之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时机,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进一步深化。表演、游戏、模仿等正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对情感的体验,充实“自我”的绝好时机。如在上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可让写小剧本:假如菲利普一家人旅游回来后,在家门口发现一个貌似于勒的人,此时,又会发生什么?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写自导自演,能够让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那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该课的情感目标就在学生的表演过程中得以实现,内心的爱憎情感表达也就油然而生了。
情感的表达,不但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更可以用写作的方法倾诉在作文中。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开启学生情感的喷发点,极力吸引学生去体会心灵的自由、思想的快乐和创造的渴望。如山东的张新村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美的瞬间》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首优美的乐曲,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来鼓励学生自由描绘春之景,抒发春之情。在张老师的启发下,一篇篇充满情趣、感悟美好的文章跃然纸上。如写受伤但仍坚强的麻雀的:“它不断地扑腾着翅膀,努力向上跳着,一次又一次,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落下----几次过后,早已是面容憔悴,可那双黑亮的小眼珠,却又不时放射出束束令人振奋的光芒,那分明是一种希望,一种渴望生存的希望,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⒆你看,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在这里都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大星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们无比信任地把这颗大星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要是我们做教师的人,在心里面像儿童对待我们一样,把无限的信任同样给予他们就好了!那将是一种富有人情的相互尊重的美妙与和谐。”⒇在社会各界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必要强调“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视培养健康完善的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实地把它落实于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愉悦性情,滋润心灵,健全人格。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不断走向进步。
参考文献:
⑴ 张宏玉.教情感育与认知教育的统一.教书育人(普教版),2000,(16)⑵ 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 ⑶ 吴建民.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系统.通化师院学报,2004.25.(9)⑷.⑻.⒂ 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 ⑸ 伊春.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再探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1.(2)
⑹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⑺ 陆山华.中学语文教学美育初探.语文学刊,2003,(3)⑼ 文博.给爱涂上最美的底色.班主任之友,2006,10 ⑽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⑾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⑿.⒁.⒇ 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⒀ 别林斯基著,辛末艾译.别林斯基选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2 ⒃ 王德富.鼓励过度也是错.班主任之友,2006,12 ⒄ 第斯多惠著,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