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下册美术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湖南版四年级下册教材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立足培养学生审美文化素养和创造性智力品质,力求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运用造型艺术语言,科学的设计教材知识结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美术课程实验教材。本教材以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重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了解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美术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培养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通过回忆、观察、表现与儿童生活相接近的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3、认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培养学生对古今中外各民族文化的尊重,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充分想象和表现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因素,大胆表现有情感的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1、训练组织绘画的能力,抓住特点表现事物。
2、巧用材料进行设计。
3、观察分析作品,体会不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审美能力。
五、完成目标采取的措施
1、认真贯彻美术大纲精神,在教学中溶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于一体。
2、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3、充分利用美术课的示范作用,进行直观教学。
4、在教学中进行教研试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遇见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容易对范作形成依赖性,照抄照搬,千篇一律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引导学生从自己贴近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汲取营养,画出特色,养成资助学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不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七、教学进度
教学内容
第一课 春天到 2课时 第二课 变形的魅力 2课时 第三课 春天来了 2课时 第四课 我爱校园 2课时 第五课 蔬果的联想 2课时 第六课 花团锦簇 2课时 第七课 剪纸故事 2课时 第八课 景物一家 2课时 第九课 妙笔生花 2课时 第十课 中国龙 2课时 第十一课 有趣的线条 2课时 第十二课 色彩取样 2课时 第十三课 藏书票 2课时 第十四课 风筝 2课时 第十五课 银饰之美 2课时
第二篇:四年级美术下册计划
2011-2012年四(1)第二学期美术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杨昌莲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同时本学期要多向学生讲授更丰富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进行更多的感受和观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20课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知识、线条、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方面: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 教学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1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二)教学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五、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第三篇:四年级美术下册
1、植物写生
教学目标
知识:通过植物线描写生,练习写生的技法。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植物的形象特征,用线描的形式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情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内容分析
1.重点: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直接以线作画的能力。2.难点:植物的结构与特征。教学方法
一、导入
公园、植物园里、花坛里、我们的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旺盛、千姿百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色彩。
二、新课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 它们叫什么名字? 它们有什么特征,有什么样的姿态? 你喜欢哪种植物? 你知道一些植物的寓意吗?
2、欣赏美术作品: 中国画《君子兰》介绍作者 小朋友的线描画 植物写生画
3、选择几种植物请学生进行分析特征、姿态,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先观察它们的全貌,说出它们的特征。纠正那种上来只看植物细节的错误方法。
(1)、说一说,所观察的植物的生长特点。(2)、不同角度的花和叶各有什么不同?(3)、植物的前后关系如何表现?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作业提示: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
六、小结、展示 展示优秀作业,并简评。
2、放学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这幅创作画,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并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能力目标: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内容分析
重点:人体的各种动态特点。难点:画面的构思和组织。教学方法
一、导入 启发同学谈:放学了,打铃了,小伙伴们放学后最喜欢去什么地方? 最爱干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1、能模仿一下你参加的活动的动作吗? 请学生用速写的方式,画下同学的动作。教师可以示范,同学配合,用互相做模特的办法解决。
2、欣赏课本上的照片,讨论照片上的活动内容。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欣赏作品: 画面画了什么内容?怎样去表现的? 教师总结: 人物动态:小作者画的动作都不是简单的动作,可是画得很生动,这说明小作者基本上掌握了人物动作的画法。
背景:有复杂的背景,也有比较简练的。复杂的背静可以把环境交代清楚,像人物所处的位置在哪里;简单的背静有利于突出主要人物。
三、作业提示
1、主要人物要突出,画得较大。
2、画面画得不宜太复杂。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课余生活。
3.快乐的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造型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应会: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收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难点: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学习材料 各种线材、钳子、皱纹之、毛线„„
学情分析 本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一种过渡阶段,需要教师在各个方面进行渗透,激起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从而爱好美术学习!教学过程
一、做做快乐
1.听《健康歌》,师生共同律动。
2.感受:手舞足蹈。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研究主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看看快乐
1.动作小,但快乐。(休闲)2.动作大,但不快乐。(竞技)
3.作大,又快乐。(舞蹈)教学意图:感受各种不同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三、研究快乐
1.简介动感雕塑。要求:工具材料:铁丝
2.线造型步骤:a概括:骨式人物。b夸张 :头、躯干、四肢
四、快乐制作
1.提出作业要求:每人用线材至少制作一个快乐的人,注意安全和卫生。2.学生制作。
3.教师辅导:启发学生引用装饰的方法。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快乐展示 1.展示作品。
2.线材作品的其他材料。3.生活中的装饰与美化。
4.快乐的格言: “快乐,是精神和肉体的朝气,是希望的信念,是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的信心,是一切都该如此的信心。”——果戈理 教学意图:体验成功感,感受线材造型艺术的多样性,鼓励学生建立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
4、材质的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从材质、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能力目标:欣赏了解运用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了解古代艺术的情感。
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材质的艺术品的艺术特色,学习观察作品、分析材料,从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大胆谈自己的感受。难点:不同材质的作品带给人的不同美感和感受。教学方法
一、组织教学 语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1、欣赏课件,感受生活中不同材质的艺品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出示课题:材质的美感。
三、讲授新课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陶器、玉器、石雕等工艺品,不仅雕刻技艺精 湛,造型优美,各有民族特色,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欣赏课件。
1、玉器 汉代由于出产玉石的西域通道畅通,玉料来源增多,玉品的琢制与使用更为普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玉器发展的强盛时期。许多玉器近似石雕风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动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对象的精神世界,对其形体采取夸张手法以突出关键部位,使用较密集的阴线装饰细部,类似绘画上的铁线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浑厚自然,气韵生动。玉器在中国光辉的历史文化中,是一颗灿烂的明星,在世界艺术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间断地绵延发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国的历史上流传之所以久远,除因玉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制作技术先进、造型美观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国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2、石材 《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马踏匈奴》(高168厘米,花岗岩)历来被公认为是霍墓石刻群的代表作。作品表现了一匹昂首挺立的战马,安详而不失警惕,端庄肃穆中蕴含着力量。马腿粗壮结实,四足踩踏着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挣扎的匈奴人露出绝望的神色,形容委琐,面目可憎。马腿如四根巨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显得坚实稳固。作者运用了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造型古劲朴拙,风格沉着浑厚,尤其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之极具艺术感染力。
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的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汉武帝及全国人民都十分惋惜悲痛。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将领,决定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在武帝陵址旁不远处修建气势宏大的墓冢,即今天的霍去病墓。霍墓石刻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更体现了人们对这位保家卫国的民族英雄的深切情念与崇高敬意。
据记载,唐时每逢唐玄宗生日,大宴群僚,有舞马助兴。唐人诗作中,对于舞马有生动描绘: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腕足徐行拜两膝”为玄宗上寿。玄宗赐酒一杯,舞马自衔自饮。这件皮囊壶舞马纹为我们提供了当时宫廷舞马的形象资料。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作品,有立体雕塑,有各种形制的器具,最令人赞美的是那些陶塑制品,当我们看到那些神采奕奕的骏马和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看到那些形态各异的文侍俑、武士俑、仕女俑以及动物、禽鸟等唐三彩精品时,会从心底发出对唐代发达制陶工艺的赞叹。这些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以普通的黏土制成,运用火的艺术使之成为不朽的艺术品,这是唐代无数不知名的陶艺家艺术和智慧的结晶。唐三彩的制作,使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人类制陶史上的一个闪光点
3、金、银 舞马衔杯银壶。唐,公元1970年陕西西安何家村出土。高18.5厘米。锤击成型,两半焊接。壶作成皮囊壶的形状,小圆口,覆莲形盖,弧形提梁,扁圆腹,圈足。此壶不仅作出游牧民族便于携带的皮囊壶形,而且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腹两面各模冲出一匹舞马。舞马前腿直伸,后腿曲跪,长鬃披散,马尾上翘,颈系绶带,向上飘举,口衔金杯。
4、陶 中堡村出土的三彩马,头小,颈短,前胸肌肉发达,腹大,背腰肌肉丰满,平直,关节、蹄正而适度大小,腰、尻以及肩颈结合良好,复尻,四肢欠结实,显得有些纤弱,类似新疆马。
四、小组展示各自带来的不同材质的工艺品和生活用品,讨论:
1、它们都是用什么材质做的?
2、造型上有什么艺术特点?
3、你喜欢什么样的材质做的艺术品? 小组介绍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的材质特点、造型特点
5.有人脸的器物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造型设计的知识,培养泥塑造型能力。2.发挥想象力,用泥做一个有人脸的小罐或杯子。3.提高学生德望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有人脸的器物。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个有特点的人脸器物。
教学具准备: 橡皮泥(纸薪土)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见过特别漂亮或特别奇怪的杯子吗?介绍给大家听听。学生回答(略)
二、新授: 1.老师书上有两种特别的器物,一起来看一看。打开书本,欣赏“大禾人面铜方鼎”(商)和新石器时代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提问:“这两种古代器物有什么特别之处?”“大禾人面铜方鼎”以人脸为装饰图案;“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整体以人为造型。2.这样的设计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略)3.古代人为什么要在设计中将人脸运用进去吧?学生回答(略)4.“同桌相互观察彼此的脸。” “你看到同学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笑)教师用简笔画画笑的表情。“你还会表演其他表情吗?” 学生表演,教师画
5.“原来人脸这么有意思,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人脸的杯子或罐吧!”
6.欣赏范作。“几件范作有什么不同?”(材料相同:紫沙泥。制作方法有所不同,造型不同,人脸表情不同。
7.“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脸器物?” 学生回答(略)8.教师示范:(1)手捏成型法
(2)盘条成型法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展评: 1.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2.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有人脸的器物 表情 装饰
6、巧用对称形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掌握对称的规律,运用对称的规律。能力:提高学生剪、贴的制作能力。
情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会欣赏对称的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内容分析
1.重点: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件小装饰品。2.难点:具有创造性的制作。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讲授新课
1、你知道在生活中有什么对称现象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介绍对称知识 教师:所谓对称,一般是指轴对称,即以对称形的中线为轴,将图形半侧旋转180度后左右完全重合。提问:你发现蝴蝶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深入观察研究,发现了蝴蝶的结构、外形、花纹、色彩,都是对称的。教师:观察研究蝴蝶对称的特点后,我们再来观察这只具 有对称特点的蝴蝶,看看它给我们什么样的美感? 学生:具有平衡、稳定的美感。教师:这就是对称的美。
3、制作一只蝴蝶:
1、选一张彩色纸对折后依折线处画出半只蝴蝶纹样。
2、依轮廓线剪下图形。
3、剪出蝴蝶的花纹。
4、整理。
三、作业提示
1、教师:再回忆、想象一下,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品用对称的花纹装饰? 你能巧用对称形,把我们的生活装饰的更美吗?
2、作业提示:利用剪对称形的方法,制作一两件小装饰品。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小结
1、学生自评、互评。
2、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
板 书 设 计 巧用对称形
生命之源——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设计制作有主题小报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制作队报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大家对水资源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号 召大家平时在生活中要珍惜水和节约用。重点:通过收集资料、相关图案、版面设计,学习有主题宣传小报的设计、制作方法。难点:主题突出与布局的设计。教学手段 讲解 示范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
1、查一查我国的节水标志含义是什么?“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
2、收集有关地球水资源的资料和我国目前水资源的情况。
二、组织教学 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讲授新课
1、了解有关水资源的知识:(1)播放课件:了解水的作用、水资源现状。
(2)提出问题:你能想象吗,假如没有水,地球将是什么样?(3)说一说,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
2、欣赏有关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和艺术作品。
3、展示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4、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不同的表现形式。激发创作灵感。小报的组成包括:
(1)主题:文字清晰、醒目、突出。(2)装饰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3)文字介绍:内容具有科学依据、真实、概括。
四、学生作业 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五、小结
1、学生作品,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节约用水的建议?
2、我们珍惜、爱护水资源,广开水源,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必再为缺水而发愁,宝贵的水资源也就能为我们永续利用了!
板 书 设 计
生命之源——水
设计生活标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理解它的造型特点、色彩和所表达的含义。能用不 同的表现形式进行设计和制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作设计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不同类型的生活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知道生活标志用来指导 和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重点:通过欣赏生活标志图例,了解标志的艺术特色,学习设计适用的标志,尝试用多种表现 形式设计制作标志。
难点:标志的图案造型要生动、简单、寓意明确、色彩醒目。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引入新课
1、出示学校的校徽,请学生欣赏。说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标志,它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按名称、特征、意义及作用进行分类:天气标志、安全标志、生活标志、交通标志、体育标志、包装标志等。
2、出示课题:设计生活标志。(标志是由形象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它以自己独特的图形语言告诉人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图形代表语言。)
三、讲授新课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标志有哪些种类?(2)标志有哪些用途?(3)标志有几种表现形式?符号、图形
2、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标志的资料,共同欣赏,进行分类,说说它们的含义。
3、欣赏课件,介绍一些常见的生活标志的特点和作用。小组讨论我们的学校都需要什么样的标志?
四、学生作业(老师指导)根据自己的设计、构思,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进行设计制作生活标志。
五、小结 组织交流。把设计制作好的标志做成头饰进行展示,明确标志的含义。
六、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生活中看一看还有哪些生活标志,你可以继续收集和设计。
板 书 设 计 设计生活标志
用彩墨画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了解认识中国画。用装饰、变形手法画鱼,并添 加简单的环境。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用色。情感目标:喜爱中国绘画。重点:让学生发现彩墨与宣纸产生一种特殊变化,鱼的变形手法和鱼鳞的排列。
难点:特殊技法的运用。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提示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中国画彩墨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入课题。
三、讲授新课:
1、练习用笔、用墨。请你用毛笔蘸上墨,中锋用笔、侧锋用笔试试,看有什么变化?
2、教师演示 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技法。
3、鱼鳞部分的图案,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4、想一想,艺术家是这样画的。运用了哪些技巧。
5、教师及时发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
6、作业要求:一彩墨的形式,运用多种技法,大胆用笔用墨,合作画一幅中国画----鱼。
7、教师辅导:技法的体验与运用。
四、组织展示,讲评作业。
五、小结
板 书 设 计 用彩墨画鱼
动物的脸
教学目标:、了解艺术家的作品怎样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认识中国画表现的特殊效果。、能用国画的表现方法,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特征进行创作;能较熟练地掌握用笔方法、控制墨色;能将动物的脸进行夸张、再现;能够自主探索绘画新方法。、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形成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平等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画家的作品,了解国画艺术表现的方法及魅力。学习用国画形式大胆地对动物的脸部进行表现。难点:在创作中如何抓住动物特征以及对水墨的控制。
学习材料: 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课件等。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二、激趣导入:
1、比眼力:(课件:出示 6种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脸。)
2、猜一猜:这是谁的脸?
3、出示课题。
三、名作欣赏:
1、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黄永玉先生的一幅猫头鹰作品。(1)作品是用什么绘画形式表现猫头鹰的?(2)作品中的猫头鹰和图片中的有什么不同?
(3)同桌交流讨论:突出表现了猫头鹰的哪部分?对创作有什么好处?
(4)画家主要运用了什么笔墨技法来表现猫头鹰?
2、出示课件,进一步体会画家是怎样用概括的笔墨表现小动物的脸部特征?
3、小结。
四、练习基本技法,分析表现步骤。(以画猫脸为例)
1、师:老师也画了一种动物的脸(出示),提问:这是什么动物的脸?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14 仔细观察,分析表现小猫的方法步骤。
2、师作画。(边画边讲,讲动物特征和绘画技巧。)
3、学生跟着画。
4.学生练笔展示,师点拨。五.欣赏学生作品。六.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用国画的方法,画一张动物的脸。
2.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七.作品展示,师生评价。
八、拓展延伸: 送给同学们一句话:保护动物,珍爱生命,我们的生活将更加阳光灿烂!
认识中国画
一、教学目的:
1、认识了解写意认识中国画中国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独特的构图、用笔用墨用色的独特技法,人文精神。认识中国画
2、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认识中国画
3、认识中国画用具,学习写意国画简单的笔法、墨法。认识中国画
教学重点:认识感受写意国画的艺术特色,认识学习写意国画的笔法、墨法。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简单的国画笔法墨法,并可以随意画张画。学具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1、范本欣赏优秀国画作品,直观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
2、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笔墨色彩的运用等角度初步全面接触感受国画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1、认识国画的墨色。认识中国画
2、认识国画的笔法。
四、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五、师生共同评点习练。
汉字的联想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写变体美术字。
2、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以丰富的理想装饰文字。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美化字体的能力,学会创作变体美术字。
2、发掘学生的创造能力,以丰富的联想装饰文字。电教、教具、学具: 范图若干 各种材料的作画工具:如水彩笔、蜡笔、颜料等、纸。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准备情况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象形字 师:猜猜这是什么字?你为什么这么猜?
2、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3、小结:这些字就象画一样,和现实中的物象非常的相似,因此被称为象形字,象形字是最基本的造纸法,它最早是刻在甲骨上古人的,因此,象形字被称为甲骨文。
4、师:如今的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后,已经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
5、出示一组汉字和一组变形字。师:你们更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6、学生自由发言。
7、小结:今天我们也来学回古人,将这些文字进行变化,变成有趣、好玩的变形美术字,一起来学习《字的联想》。
8、板书课题:《字的联想》。
三、讲授新课
(一)、象形
1、出示“果”,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范作,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字?
3、“果”字是局部有一些变化,但无论怎么变,都和果有着联系,像这种根据字的形象进行联想的方法叫象形,这类变体字相比之下较为多见。
4、板书:象形
5、欣赏作品:鸟、菊、油、果、笔、雨伞。
(二)、会意 1`、出示变体字“秋”。这是什么字?你出现什么变化了吗?说说它好在哪里?
2、小结:蟋蟀、莲藕、菊花,这些都是秋天特有的事物,这样变化使得这个“秋”字更加秋意盎然。师范秋字:老师用树枝和树叶也对这个秋字做了变化。来看一下吧。
3、这样像根据文字的意思来进行联想的方法叫会意。(还如休)
4、欣赏作品:折、走、福。
(三)、总结:无论象形还是会意,在将文字进行联想变形的时候,都要注意其内容和形式一定要符合。
四、联想的基本方法: 例如:折
1、联想:折,可以折弯,可以折断
2、举例:看看折是怎么变化的(图)折弯了 折断了
3、小结:想想这种联想方法是从哪方面进行的联想(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根据字的意思联想的(2)根据字的形状联想的(3)综合字的意思和形状联想的
五、提供文字:竹、鸟、鱼、胎、风、雨、雷、电、六、学生作业(背景音乐)
七、展示优秀作品
八、评讲作业
衣架的联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衣架产生自己的独特联想,并用学过的方法表现创意。
2.过程与方法:观察、交流与表现,在合作过程去寻找创意和表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用艺术创造的目光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普通事物,领略创造的魅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根据衣架的原造型启发联想,激发创造的欲望和热情。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的方法,运用多种辅助材料表现美观、有趣的创意造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衣架若干、辅助材料若干 学生:每人1-2个不同衣架,辅助材料、美术工具等 教学活动设计:
一、欣赏与感受
1.打开课件:欣赏一组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创造的艺术品。2.对话: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想?——创意能使普通的物品焕发术生命的光彩。
3.欣赏毕加索的作品:《牛头》《猴子》 4.谈话:仔细观察作品,你发现了什么?——分析作品。5.小结: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也常常被生活中各种形状打动,由此萌发创意,创造了如此生动有趣的作品。今天,你是否也想来尝试一下呢?
二、观察与想象
1.猜猜是什么?课件逐步出事衣架、裤架,每一个局部请学生猜猜是什么?——板书:衣架
2.简单说说衣架的作用,观察衣架的结构,理解衣架的设计(设计服务与生活)。
3.想象第一步:出示一个衣架,在投影上演绎各种角度造型,“测试一下你的创意指数”说出你的联想。
4.想象第二步:两个衣架组合?教师组合——学生组合——共同联想。
5.想象第三步:不同衣架组合,各组拿出自己的衣架,小组内活动,每组选出一个最佳创意交流。
6.想象第四步:添加辅助材料后又有什么新的联想?看看小组内带了哪些辅助材料?寻找一下新的创意。
三、创造表现
1.课件展示各种学生作品,说说你喜欢哪一件作品的表现方法?你还受到了哪些启发?
2.猜猜其中有些作品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你准备做什么?有什么困难?
4.学生创作: 要求:·2-3人为一组合作 寻找最简单的方法 分工合理,合作有效 5.教师参与和辅导
四、展示和评价
1.根据作品特色选择绳子和挂钩,把作品展示出来 2.自评,介绍自己的作品。3.参观展示,评价他人作品。
4.师评:被忽视的作品、制作过程中方法特殊的作品、失败作品等
五、拓展和延伸 课件欣赏更多有关作品和设计,进一步理解创作的力量。鼓励学生带一双发现的眼睛,怀一颗热衷思考的心灵,携一双创造的双手,用创造表现和造就灿烂生活。(习惯强调:整理教室,善待垃圾)
艳丽的大公鸡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1、今年是什么年呀? 请看这幅画,问:作者怎样用颜色表现出这么艳丽的大公鸡的? 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欣赏书中的《金鸡展翅》,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课上活动
1、出示课题
2、你知道大公鸡有哪些生活习性吗?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经验与同学之间交流
3、请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美丽的大公鸡的图片。问:a)在这些作品中,哪些颜色用的有规律?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小组之间讨论并得出结论 b)哪些颜色用的随意性较强? c)哪些颜色用的最精彩?
四、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1、用艳丽的色彩画一幅大公鸡的创作。
2、画中要用冷暖对比的方法。
3、教师指导
4、作品展示 根据自己的和别人的作品你能总结出如何运用冷暖色才能使画面更好看?
五、小结
学画农民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课本的图版和美术作品,了解农民画的特征和艺术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改画、添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以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重点:启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兴趣。难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与美息息相关,根据想法进行改画、添画。教学方法
一、学生自由欣赏: 提示:课本上的农民画中内容你可曾见过?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哪一件最美?导入本课的教学目的,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欣赏农民画。农民画多是以日常劳动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者是没有受过专门美术训练的普通农民,他们在劳动、生活之余以自己的体验和兴趣去创作。广大农民富而求乐、富而求美。浓烈浑厚的用色是他们的审美意识,是他们追求健康、丰富的现代美好生活的强烈反映。这些农民画的创作既具有我国古老民间艺术的形式风格,又毫不显得陈旧与俗气,它大胆、单纯=朴素、粗犷=情真,与现代艺术有着同样的艺术效果和艺术价值。农民画的创作题材多以各地各民族的风情、习俗、传说,以有他们的生产活动为主要内容。同时新的生活变化也渐渐出现在他们的画面中。课本中的农民画选题也很丰富:农家的爷孙情、有趣的斗鸡、寓意年年有余的收鱼场面、月下的老少闲情、放牛娃眼中的世界„„值得同学们学习的是这些作者独特的自由艺术构思,大胆自信的画风,强烈鲜明的用色、饱满的构图、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善于在平凡生活中摄取美的画面和敏锐观察力。从这引起具有乡土风味和劳动人民特有的心灵气质的画面,从这些粗放、有力、刚健的艺术特色的画面,欣赏这些农民画,我们体味了作者的感情,受到了健康向上的美的陶冶。
三、探究实践
1、谈谈自己喜欢的一幅农民画。
2、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画、添加等。
3、要求: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四、评价展示
1、学生展示自己优秀的美术作品
2、谈谈自己对农民画的理解怎样应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当中。
3、收集更多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并不断研究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小结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艺术创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把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了解拼图的主要特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独创性。难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带来课前准备的拼图的教具。学生也带来他们准备的拼图的玩具,师生交流自己的拼图的图案和玩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课上活动 出示课题 小组研究:
1、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做之间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
2、拼图的图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适合?
3、讨论后将你们组要做拼图的样式想老师汇报。
4、打开书30-31看书中同学们做的拼图的图案和样式。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学生创作 要求:
1、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2、总结
五、作品展示学生创作
画家凡高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简单了解画家凡?高的一生,及他生平的作品。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凡?高对绘画对艺术的一种执着精神。重点:了解凡高一生及其部分代表性作品 难点: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方法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凡高的《向日葵》问你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字吗?那他的作者是谁还记得吗?今天我就来认识一下凡?高及他的作品。
三、讲授新课。
1、老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凡高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十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欣赏凡?高的作品 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
3、学生谈感受 通过听凡高的故事,欣赏凡高的作品,现在就请你来谈一谈你对位杰出的画家及他的作品的感受。
4、选择一幅你印象深的作品试着用一段文字把它简单地描述下来。
5、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凡高多艺术事业的这种执着精神。
大师画我也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著名画家的绘画风格,并通过学习欣赏进行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抽象艺术的又一种认识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喜爱绘画艺术。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欣赏大师作品,学习其绘画风格 教学难点:绘画风格的把握及运用。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大画家,他的名字是?凡?高。今天我们就绪认识几位艺术大师。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三、新授
1、欣赏大师作品。
2、让学生谈一谈欣赏后的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艺术作品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3、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4、绘画大师凡高和毕加索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他们敢于“异想天开”,凡高画出的星星好象在天上旋转,留下一条条的轨迹;毕加索从多角度观察人物,把几次观察的结果画在一幅画上„„他们的画给人以神奇和力量,给人以美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5、小组讨论:毕加索画中人物的各部分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凡高的《星月夜》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受?在大师创新精神的启发下,你一定有新的想法,请你学着用这样的表现方法画一幅画。
第四篇: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一课 春节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春节的一般内容,欣赏学习与春节相应的门神画、年画与农民画等。
2、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引导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表现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春节的一般内容,欣赏学习与春节相应的门神画、年画与农民画等。让学生了解中国民民间春节的一般内容,欣赏学习与春节相应的门神画、年画与农民画等。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浓厚兴趣,引导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表现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门神故事导入
1、猜图激发兴趣。
2、引出课题:春节到——画门神
3、看视频短片,了解门神故事,分析门神的特征。
二、门神画怎样来表达辟邪祈福的寓意呢?
1、神态、服饰、色彩、构图四个方面来寻找。
2、分组汇报探讨结果,教师补充总结。
(1)神态组:门神表情图、门神整体图、不同兵器图
总结:神态威严
拿出兵器道具,请学生扮演门神,模仿表情动作。
(2)服饰组:解析衣饰结构和特征。
出示普通战衣和门神服饰对比,找出不同之处。
(3)色彩组:出示着色门神画,哪些颜色最多,搭配在一起有什么效果。
(4)构图组:分别出示古代人物画和其他年画与门神对比,说说构图特色。
3、小结:总的来说,门神的这些特征都是为了突出驱鬼祈福的寓意。
4、反馈:出示三幅图片,辨别真假门神画,反馈学生对门神特征的理解。
三、探索门神画法
1、画人物初形,直接出示初形图。
2、师示范画表情、服饰结构,生添加花纹。
3、学生说说配色方案,教具呈现配色后的效果。
四、学生创作展评
1、提出作业要求:参照传统门神画,画一位喜欢门神。
2、练习作业,播放新年音乐。作业点评。
第二课时
一、欣赏导入
1、师结合视频《老鼠嫁女》讲述其中的故事。
2、引导欣赏杨柳青、桃花坞、朱仙镇、杨家埠等地年画,并简介年画。年画始于上节课学的“门神画”,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民间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
3、揭示课题:画年画
二、探究方法
1、引导了解年画题材。
2、认识理解年画吉祥寓意的表达。
3、综合检测形象选择与寓意表达。
4、讨论年画的装饰性。
5、引导对比欣赏黑白和有色彩的年画《五子夺魁》,分析年画色彩的特点。作体验
提出学生活动: 欣赏年画作品,画一幅表达吉祥寓意与美好祝愿的年画。
四、作品评议,拓展延伸
教学反思:
三、创 第二课 变形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变形画的表现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变形现象,认识美术创作中的变形及变化表现手法。
2、能善于观察与发现,提升观察与思维的品质,发现想象与个性化创造的能力。
3、养成关注生活、勤动脑筋、巧创造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态度,抒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透过变形现象,寻找变形的规律与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对事物整体外形变化的关注,创造独特的新形象。
教具准备
凸面镜、不锈钢勺子。画好变形后脸部线条的作业纸、相框。
教学过程
一、课堂探究
1、猜图激趣,观察发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片(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图片)师: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是房子在水中的倒影。
师:当房子倒映在水中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房子变得弯曲了。生:房子变得模糊了。
(2)课件出示教材第二幅图片(玻璃幕墙里建筑物的变形图)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这又会是倒映在哪里的图像呢? 生:是映在玻璃上的。生:是在窗子上的。
师:孩子们,这不是玻璃。当我们透过窗子看窗外的景物时,它有变化吗?没有!这是玻璃幕墙。在玻璃幕墙上,每一块玻璃都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变形的现象。
2、自主学习,观察现象。
课件出示: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现象? 生:哈哈镜前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透过盛水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断了一样。生:透过鱼缸看见鱼好像变大了。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师:是呀!这些变化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想象和创造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大胆地进行创造,体会变化的魅力。
3、合作探究,感受变形带来的趣味,探究变形的特点与规律。
师:请小组内的同学看看镜子里/勺子上你的脸变了吗?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脸变得鼓起来了。生:眼睛和嘴巴变大了。
师:大家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是凸面镜,我们的哈哈镜就是照这个原理制作的。举起你面前的凸面镜或者小勺子,举得稍高一些,和头平齐,把它从远处慢慢地往前拉近,看看你的脸型和五官分别有什么变化?
生回答的同时,师在实物投影仪下板画。让同学们评价观察到的和老师画的是否一样。让学生感受作业纸内人物的大小及构图和线条的使用。
师:请同学们拿起笔,在白色的作业纸上,添画上你变形后的眼睛、嘴巴和鼻子。
4、精讲点拨,评价反馈。
师选择画的效果好的同学的作品,让孩子说一下自己抓住哪些特点来画的。生:我的眼睛变得特别大,所以,我突出了这个特点。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变化时我们要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
师:对,变形时,我们就是要抓住人物脸上或者是体型上最突出的那一点,进行夸张。(完成板书)
5、巩固训练:提出作业要求,完成作业。
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些表现方法,抓住你好朋友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完成今天的作业。作业要求:观察小组内好朋友的脸,捕捉他的特征,用变形的方法画出他的脸。
6、展示作业,多元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后,贴在黑板上预先制作好的相框内,集体评价。让被画的同学提意见,做哪些改正会更好。
7、教师小结,拓展延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变化效果,画一幅自己喜爱的黑白画。
2、了解黑白画的构成方式。教学重点:
运用点、线、面的组织来处理黑、白、灰的变化效果,画一幅自己喜爱的黑白画。
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疏密组织的技巧,处理黑、白、灰的变化效果。
学具: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感受黑白画
1、猜谜导入:(谜底:螃蟹)
2、了解螃蟹的形态、特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美术作品中的螃蟹,重点欣赏装饰画螃蟹,感受其美感。
3、导出课题: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黑白画的色彩只有黑、白、灰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运用了变化丰富的点、线、面来组织的,所以看上去显得那么丰富。你们知道这种独特的黑白色彩的画叫什么名字吗板书课题。
二、了解黑白画
1、出示范画:请大家仔细观察,选择你感兴趣的花纹,找出画面当中黑、白、灰的变化方法。
2、得出结论:点、线、面的疏密变化、排列搭配,形成画面不同的黑白灰效果。
三、探究黑白画
1、探究黑、白、灰的效果:黑、白、灰是黑白画的三大要素,黑、白、灰是怎样表现的呢?我们来看,白纸就是白,黑就是涂黑。
(1)探究点的组织方式:主要有大小、疏密等组织方式。(2)探究线的组织方式:(教师演示画一组线的排列)提问:现在看到的是黑还是白呢?都不是,是灰的。
组织方式主要有:直线、曲线、折线进行横、竖、斜等组织变化。(3)探究面的组织方式
画的黑白是怎样表现的?线相连成形,然后留白或涂黑,就变成黑白效果了。
2、探究黑白画步骤
(1)学生试说黑白画的步骤,教师补充,板书。构思——勾线起稿——分块——填充组织(2)教师示范
分块要求:按事物的大致结构分块。组合要求:注意点、线、面的疏密变化。
(3)学生参与尝试:请一名同学将老师未完成的示范画完成。找出学生添画出现的问题,修改。
四、创作黑白画
1、提出作业要求:选择你喜欢的内容画出外形(可对物体造型进行夸张、变形),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组织来处理画面黑、白、灰的变化效果,画一幅独特的黑白画。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讲评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三课 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难点: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课前准备
(学生)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季节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题:《春天来啦》。
2、引导思考。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天空、空气、水、花草树木„„)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让学生了解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是春天的象征。
(4)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补充。
(5)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二、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针对书上的色彩组合,进行小组讨论。
2、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作品中用了哪些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
三、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1)色彩整体倾向;(2)表现方法。
五、作业展示,评议小结。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让学生评议,教师小结。
六、延伸部分。
1、提问:你还能换种方法表现春天吗?
2、请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春天美景。
教学反思:
第四课 我爱校园
教学目标:
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难点:提高学生取景构图和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三、分组考察、讨论,用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四、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五、欣赏学生作业 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第二课时
一、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 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三、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四、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教学反思:
第五课
蔬果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2、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蔬菜、瓜果、雕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绎,激发兴趣
1、教师演示课件: “池塘里的小青蛙”。
2、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二、深入感知,巧妙联想
1、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联想
形体(圆鼓鼓)
南瓜 色彩(黄绿色)青蛙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4、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分组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三、尝试表现,探究方法
1、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2、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注意安全。
3、要求学生自学教材,阅读说明文字,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四、赏析作品,创造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3、教师拍摄作品。
4、欣赏石玩作品。
教学反思:
第六课
花团锦簇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花艺的常识和习俗,并能运用于生活中去。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3、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4、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2、养成细心、耐心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图片资料等 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展示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课件展示各种干花、绢花、塑料花、纸花图片
二、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并设疑: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
师:原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也来试试吧。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
(1)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3)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展示一瓶纸花实物。
三、创造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展示各种鲜花的造型
四、展评交流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请学生保留制作好的纸花,安排下节课的事宜。
第二课时
一、欣赏提高
1、欣赏花卉包装作品的图片,渲染温馨气氛。
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包装纸花的方法和种类。(1)包装材料:彩纸、纸盒、瓶子、花篮等。
(2)包装的花枝数量:几枝、多枝。
(3)礼物类型:花是包装主体,花是礼物上的附属装饰。
二、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送花方案:做纸花想送给谁?送什么花,送几朵,怎么包装纸花?
2、分组讨论:采取合作还是单独制作的作业形式?
3、师生交流制作计划。板书或课件展示送花方案
三、创造表现
1、根据计划制作纸花。
2、自主或合作包装纸花。
四、欣赏评述
1、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展开互评和自评。
2、鼓励学生下课后把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
教学反思:
第七课
剪纸故事
教材分析:
《剪纸故事》这节课融剪、刻说为一体的剪纸课,表现内容为人物,表现形式是非对称性的独立纹样。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外形再剪出人物外形,用刀刻出人物细节,并将剪、刻完成的人物经组合粘贴在一起编成故事说一说。
教学目标: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热爱生活的情感、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刻剪人物的外形和细节。
学具准备:
红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剪纸的故事|”,板书。
3、剪纸的作品是用什么工具制作的呢?
4、指名学生回答。
剪纸是我国民间的装饰艺术,它主要是用剪刀剪和刻刀,统称剪纸。
二、故事交流
1、在你身上或你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1、先在纸上画人物的外形,然后剪出人物的外形。
2、剪出人物的细节,衣纹。
3、组合粘贴。
4、添加背景或道具。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教师贴剪纸作品让学生欣赏。
2、打开课本16页欣赏学生的作品。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
1、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评。
3、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反思:
第八课
静物一家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2、抓住物体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线的大致关系,合理的画立体形,3、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4、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能用线条绘画的形式记录对事物的感受。
教学重点:
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教学难点:
能具体细致的描画教材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用具准备:
绘画铅笔、白纸或速写本、课本、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设置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课题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
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4、寻找生活中的静物,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5、静物分类游戏
二、自主探究,认知体会
1、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4、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三、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四、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五、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六、课后延伸
尝试找一找、看一看、画一画室外的静物,品味活动中的另一番情趣、板书设计:
静物一家
构图: 主 次、大小、前后、疏密、均衡
教学反思:
第九课
妙笔生花
教学目标:
1、感受并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
2、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3、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水墨绘画的表现方法及笔墨技巧。难点: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工具的熟悉和控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视频资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位画家表现的是什么内容?是以哪种绘画形式表现的?(出示视频课件)
大家说的都很好,一支小小的毛笔,辅以水、墨、宣纸、色彩,能把世间万物都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妙笔生花呀!(板书课题)
2、明确目标:本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妙笔生花》这课。
3、预期效果: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绚丽多彩的作品。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生自主探究。
下面,请同学打开课本第28页,结合图示,感受“妙笔生花”妙在何处? 哪位同学能到前面给大家演示一下?(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妙笔
1、用笔:
中锋与侧锋:中锋圆厚,一般表现线条、点厾;侧锋活泼,可表现大的块面。顺锋与逆锋:顺锋流畅,逆锋老辣。妙笔
2、用墨
(一):
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如音乐中的唱名,通过墨色变化产生画面节奏和韵律的美感。
妙笔
3、用墨
(二): 浓墨:精神。淡墨:清雅。枯墨:苍劲。湿墨:滋润。妙笔
4、用墨
(三): 蘸墨法。积墨法。泼墨法。破墨法 任务二:师生合作探究。
自然界的花形态多样,颜色丰富。我们画家笔下的花也不例外。(出示课件)
1、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曾被授予 “人民艺术家”
称号。齐白石出身贫寒,但他学习刻苦,在诗、书、画、印等方面均达到很高的造诣,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大师。他的作品博采众家,融合了传统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面貌。如红的花(还有印章)、绿的叶、黑的字、白的纸互相对比,艳而不俗。
2、董寿平(1904-1997)当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荣宝斋顾问,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山西省文物研究会名誉会长。董寿平笔下梅花,浓淡相宜,扶疏有致。老杆嫩枝一齐搁,开合有致,枝条舒展,枝茂花繁,繁中有简,简中有繁,繁而不乱,简而有据,开辟了一片欣欣向荣、欢快舒朗的赏梅新天地。
3、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力图把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作品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
任务三:学生自主创作。
安排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花卉作品。采用所学妙法,大胆运用水墨色,画一幅你所熟悉的花卉图。
三、检测导结
1、你认为哪幅画是你心目中的妙品呢?妙在哪里?
2、小结本课。
只有亲近自然,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做到“妙笔生花”。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笔墨功底,画画更多题材的好作品,将中国画艺术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第十课
中国龙
教学目标:
1、能表现龙的形态特征,并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2、在探索中学习中国龙在中国文化的广泛应用,在小组合作中用线条表现龙的动态与花纹。
3、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并对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发生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欣赏中国龙的文化艺术,让学生感受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2、能运用线条画出较细致的花纹。
教学难点
能表现具体的龙的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全景环视照片。
2、揭示课题——中国龙
中国的古代建筑和古代文化都用龙作装饰,为什么中国人民这么重视龙?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学习”中国龙”英语单词——chinese dragon
二、新授
1、师:同学们经过课前对龙的资料搜集,你知道龙在世界上到底存在吗?
龙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所以中国人也称为龙的传人、龙的子孙。
2、想一想,龙本来不存在,劳动人民是怎样创造出它的样子来的? 讨论出:把许多动物身上的特点集合在一起。
3、找一找,龙身上有哪些动物的特点? 讨论后得出结论:(结合图片进行对比)
龙的角是鹿的角;龙的嘴巴是鳄鱼的嘴巴;龙的身体是蛇的身体;龙的爪子是老鹰的爪子;龙的鳞片是鱼的鳞片。
4、小组讨论:你听过有关龙的故事吗?你了解龙的文化吗?
5、龙文化的广泛运用。
欣赏:a、邮票、雕塑、器皿、玉器等;
b、龙舟(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传统的民间活动)
四、学生作业
1、听音乐《龙的传人》,激起学生的民族热情。
2、让我们发扬龙的传人的团结精神,小组合作一起描绘我们中华民族的巨龙吧!
五、教师辅导
1、鼓励学生大胆描绘
2、创造出来的龙的形态要完整,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六、课内小结
学生评价。(结合学生自己讲述的创造意图进行评析,以表扬、鼓励为主。)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
有趣的线造型
教学目标:
1、在线绕活动中,体验不同线条产生的艺术魅力有趣的线造型。
2、学习流畅的线条。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材质的绳线,绕成作品。
教学难点:
在一笔画基础上展开联想。
教具准备:
学具:各种绳线、胶水、油画棒 教具:有色卡线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与尝试:
1、欣赏课本
提问:课本上的画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点?
2、出示课题:有趣的线造型
3、教师拿一长线,演示线绕画。
①让学生欣赏到在随意的线绕中发现有趣的东西有趣的线造型。②对绕出的形象进行想象。
③教师小结,根据学生想象教师进行涂色、添画。
4、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用长线在桌上尝试绕线,随意地绕,注意线条流畅。
5、欣赏讲评
你们绕的图形像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绕线时要有重叠、流畅。
二、讨论与制作
1、提问:用什么方法固定线?
2、小组讨论:固定方法是什么?
3、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演示固定方法。
方法①边绕边涂胶水,固定。②涂好胶水再绕线。
4、学生绕线练习
选择喜欢的纸与线,边戏边贴。
三、发散思维:
1、想一想:欣赏绕好的画,想象一下象什么?
2、添一添:在绕好的画上根据想象用水彩笔添色或添形象。
四、欣赏讲评
1、自评:学生交流创作体会。
2、互评:根据线条流畅,想象丰富的标准互相评价作品
3、奖励:比一比哪一组小星星最多,表扬。
教学反思:
第十二课
色彩取样
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自然色彩进行图案设计的方法。
2、提高色彩的运用能力,发展学生想象思维。
教具准备:范作,水彩画具;白纸,水彩或水粉画具。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头上两根须,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蝴蝶)
2、绿衣衫,套绿褂,住在房里爱上架,嘴尖舌快会说话,人家说啥它说啥。(鹦鹉)学生猜出正确答案的同时,出示蝴蝶、鹦鹉挂图。
二、新课讲授。(板书课题。)
1、色彩分析。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幅挂图,想一想,蝴蝶和鹦鹉主要有什么色彩?哪种最多,哪种最少?
学生回答。教师以蝴蝶为例进一步诱导:这些色彩所占面积的比例大致是多少? 这些色彩给你什么样的联想? 学生回答,教师迅速在黑板上按比例画出色彩。
2、教材分析。
请同学们看课本。原来这些色彩给人以浓浓的秋天的感觉。
3、作业步骤。(1)设计图案或装饰画。
(2)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组颜色涂绘。
4、作业要求。
(1)两只蝴蝶和鹦鹉的颜色任选一组。
(2)颜色面积配置与自然物图片的色彩大致相等。
(3)涂色尽量匀整。
5、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业展评,小结。
教学反思:
第十三课
藏书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
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2、藏书票的印制过程。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纸板、剪刀、刻刀、报纸、水彩色、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出示一张藏书票引入:这是什么?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用?
小结:藏书票是用在藏书上的一种标志,它是将图画与文字刻在木板上,并拓印成小幅的版画贴于书本封面内页之处,作为藏书的标志。藏书票源自西方,中国的藏书票是从欧洲传入的。
2、学生欣赏交流各种各样的藏书票,了解藏书票的基本特征
欣赏课本中的藏书票,提问:从这些藏书票中,你发现藏书票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一般用什么方式进行制作的?
二、发展阶段
1、讲解示范藏书票的制作步骤
先在纸板或吹塑纸上画出自己想设计的图案,然后用小刀把镂空部分刻掉,最后涂上颜色,再印在自己的作业纸上
2、藏书票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制作:(1)绘画(一次只能绘制一张,重复性小)(2)用蜡笔拓印
(3)制版印制(一次制版印制的张数较多)
3、学生设计初稿,老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制作制版的同学注意确定好需刻掉的部分,刻好后涂颜色时要保证画面干净、整洁,最后要写上藏书票的标志--EXLIBRIS,还要注意使用刻刀的安全。
四、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第十四课
风筝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等信息资料,懂得风筝的构造与平衡的关系,认识风筝骨架类型特点。
2、初步掌握风筝骨架的扎制方法,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轮廓、图案,设计制作一个风筝,尝试掌握放飞风筝的技巧,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收集、了解、制作、放飞等活动,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风筝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扎制一个左右平衡对称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架子,放飞上蓝天的技巧。
教学难点:
了解风筝传统艺术,制作一个左右平衡对称美观的有创意能平稳飞上蓝天的风筝,并放飞上蓝天。
教具准备:
有关风筝网站收集、风筝图片,准备一些风筝成品。
学具准备:
有关风筝资料收集、制作材料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春天来临,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鸟在枝头歌唱,树木吐出嫩绿,泥土散发着芳香。春天象征着生命,春天象征着希望与力量。伴随着春风,美丽的风筝飞上了蓝天,它把人们的理想希望带入美妙的境界„„风筝集艺术、科技、体育于一身,放风筝是春日里一项有意义的体育活动,如果能放飞自己亲手扎制的风筝上天,那是多么有趣高兴的事呀!
二、制作风筝
1、请4人一组共同完成以下任务:了解风筝艺术,设计制作一个风筝,让它飞上蓝天,并且做好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工作。
2、过程。
(2)活动1,制作风筝。
1、制订小组制作计划和分工,设计怎样的风筝样式图样? ①扎制风筝,上线是很关键的一步。
a、风筝的架子要求左右对称,不然风筝两边轻重不一,难飞上天。b、连接可用棉线扎制,比较牢固。c、贴桃花纸可以用胶水或双面胶,胶水不能太多,不然纸会破的。用的纸要略大于风筝架子。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再共同探讨解决。
②绘制风筝。
a、风筝的图样装饰可以是传统的,可以是依样画形的,也可以是抽象的,老师期望着你的创意表现!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b、画风筝的时候注意用颜料时水分不能多,不然纸要破的。c、可以再次上网查询资料。(3)活动2,放飞风筝。
①小组内分好工,让每位组员都参与放飞,跑步快的同学建议做领跑员,其余同学做风筝的架飞和保护工作。体验放飞风筝成功的快乐及小组合作放飞。
②活动后用绘画日记的形式把放风筝的场面和放风筝的体会画下来写下来,如果你用其他的形式表现也可(如摄影)。
③请同学自评和互评,评出放飞奖若干名,我们将颁发获奖证书。
教学反思:
第十五课
银饰之美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于金银材质的认识。
2、学习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掌握银饰品基本款式的表现技能,使学生获取一定的构想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
1、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构想思维的能力;
2、教学过程以银饰品造型训练为核心展开教学;
3、在提高学生的银饰品造型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创造性的观察与分析方法,并提高与之相应的艺术表现技能;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出示课件,展示各种银饰品
二、讲授:
1、让学生将课下收集的图片或照片展示给大家,并说一说:(1)是在什么时候拍的?在哪拍的?为什么在那拍?(2)描述一下自己或别人的银饰品等。(3)你的感受?
2、将收集到的银饰品的照片或图片贴在教室的展板上,学生自由参观。(1)看录像看看艺术家是怎样制作银饰品的?(2)你见过那些银饰品?
3、学生用纸片模拟制作制作 分工合作,进行想象创作。
教学反思:
第五篇:四年级美术计划
小学美术四年级教学计划
刘青垚
一、指导思想: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为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大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服务。
2·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与要求,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遵循“新课标”要求,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大多数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观,即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为本’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修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引导教师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学情分析及学期班级质量目标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 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工作措施及方法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五、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第一周:色彩的冷暖 1课时
第二周:线条的动与静1课时
第三周 美术中的节奏 1课时
第四周:变一变 1课时 第五周;色彩的对比 1课时 第六周 : 快乐的回忆 1课时
第七周: 登山游戏 1课时
第八周 : 校徽设计 1课时 第九周 精美的邮票 1课时
第十周: 做年历 1课时 第十一周 星座的联想 1课时 第十二周 窗外的景色 1课时 第十三周: 我心中的未来 1课时
第十四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1课时
第十五周: 梦幻之国 1课时 第十六周 纸带穿编 1课时 第 十七周 电脑美术 1课时 第十八周 会走的玩具 1课时
第十九周 我们的生日聚会 1课时 第二十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1课时
六、考试安排
期中期末考试
七、课外辅导及课外活动安排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课外多辅导。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期间画“日记画”积累素材。3·充分利用起来学校画材 4·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参加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