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研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说课稿
我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我的研说流程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其中说课标:课程总目标、本册书的内容标准;说教材:编排意图和体例、教材内容、教材特点和知识的整合;说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一)总目标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目标如下:
第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第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美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七年级下册课程标准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天我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简单的总结,进一步明确本册书的阶段目标。知识与能力方面:识记生字新词;通过阅读与欣赏积累优美的词语、领会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感知能力。关注综合性学习,锻炼口语交际及习作水平。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激发学生正视困难、热爱祖国、探索自然、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等多种情感,培养艺术情操,为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以上是根据课标,明确了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那么如何在目标的指导下进行教学呢,对教材的了解也是比不可少的。
二、说教材
(一)、编排意图: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就是教材编写的“纲”: 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加强整合优化,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全方位开放的语文综合实践系统。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本着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最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二)、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单元课文、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5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三)、教材内容: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阅读30课,现代文24课,文言文6课,分成六个单元,主题分别是:成长足迹、热爱祖国、走近名人、文化艺术、探索自然、倾听物语。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扣阅读安排了六个专题分别是: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名著导读2部:《童年》《昆虫记》 课外古诗词背诵安排了10首古诗。
附录中有临摹、欣赏颜体书法和汉语词类表。
(四)编排特点:
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对课文主题的分析讨论,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样解读,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注重学科的整合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在“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在美术课上绘制公益广告;在音乐课上学唱《保卫黄河》歌曲,在语文课上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作。在这样的学科整合中,既扩充了语文学科的外延,又提高了语文听、说、读、写以及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重了自身的艺术性和内在的实用性。
教材在封面及插图的设计上有较强的艺术特色,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流
动着艺术美。教材还注重实用性,如单元提示,课前小语,课后附文,古诗背诵,名著导读,书法知识,汉语知识等,都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4、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综合学习。
教材特别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如《木兰诗》中的“研讨与练习” “讨论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这就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教材最有特色的部分是综合性学习,如“马的世界”安排的活动有收集与马有关的传说、人物;与同学交流与马有关的故事;举办“马的命运”的研讨会;最后要求写出自己对马的希望与祝福。把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注重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
教材课后的名著导读充分体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教材还把语文学习放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如学习了《音乐巨人贝多芬》之后,要求“课外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合课文思想内容,说说你从音乐中听出了什么。”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五)知识整合:以上是教材的体例和编排特点,那么本册教材的前后联系是怎样的呢?只有充分整合各部分,各阶段的内容,才能让知识更加系统,才能更充分把握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和重点。
所以,我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本册教材进行了整合。
横向上:本册教材分三个板块: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学生的视角逐渐从自我或者家庭向自然,社会拓展。5
不断由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成长。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将学生不断引向更广阔的领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纵向上
纵观初中六册教材它们在内容上相互关联,在能力训练上是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首先,主题是相关的,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教材,所选课文的主题大致包括:关爱生命、人生感悟、大自然之美、走近先贤、科学探索,其中还穿插着亲情,爱国、文艺、建筑、民俗、神话、例如:本册教材第六单元关爱生命这一主题,与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及九年级下第三单元都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只是体裁不断变化;如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成长的历程这一主题,也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人生感悟的后续,更是以后八年级下第一、第二、第五单元以及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和九年级下第二单元的坚实基础。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走近先贤和第五单元的科学探索同样都是以前学习内容的延伸,也为以后学习的拓展,深化,夯实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总结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其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联系整合,让我们对教材有了宏观的了解和认识,以后的教学就能够有的放矢,胸有成竹。在整合的过程中,除了知道课文主题是相关的,还发现内容是不断发展的,由七年级的记叙文,散文到八年级的说明文,最后到九年级的议论文。其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特点可见一斑。那么写作在不同阶段的训练重点也显而易见了。七年级主要训练记叙文,八年级主要训练记叙文的基础上训练简单的说明文,九年级则要着手议论文的练习。所以,也可以说散文学习和写作训练贯穿初中整个学段。
了解了课标,明确了内容,整合了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教学方面,我有以下建议: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激活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无论是导语还是诊测,还是课堂的讨论,我尽量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2、重视朗读。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理解作品,体验作品。
3、分层教学,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次指导,分层次提问,分层次评比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特别是作文方面,大小结合,灵活处理。
4、开展活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开展的手抄报比赛、演讲、征文等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发挥小组的作用。课堂的预习检测,疑难问题的解答,作业完成的质量以及课后的复习巩固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发挥了组长的领导督促作用,调动了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在比学赶帮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竞争的激烈,落后的酸涩,更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成功的欣喜。
当然,所有建议的施行,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都旨在打好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拓展学习资源,丰富语文世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评价建议: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
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本册教材中,丰富的课程资源表现在朗读指导和阅读链接方面,对初一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深入理解课文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但是,在利用的同时还要注意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第一、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
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各取所需,丰富积累。
第二、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三、人力资源,学生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奇异多彩的想法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第四、课外阅读,充分利用班级里的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管怎样教学和评价,我们都要时刻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合作探究,教师精讲点拨,有效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修养,挖掘学生的潜力。才会真正出现高效课堂。这也是理想的课堂,是我的追求,相信也是全体教师的追求。
当然,理想的语文课堂并非就是指十全十美的课堂。即使是留有一点遗憾的课,也是最真实的、理想的语文课。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虽然断臂,却反而更显出女神的完美。有人说理想的语文课堂“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坚信:因为有了理想,所以我们不断努力;因为有点缺憾,所以我们不断追求;因为我们不断追求,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会开出灿烂的理想之花。愿我们的语文之树常青!
谢谢大家!
第二篇: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研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说课稿
陈志强
一、说课标:
(一)总目标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课程标准提出了总目标如下:
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美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二、知识和能力目标:
1、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3、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第三、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内容标准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七年级下册课程标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一、识字与写字:
1、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熟记生字词的音形意;
2、会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临摹欣赏颜体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第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
(2)学会多种阅读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3)背诵古诗文,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4)扩展阅读面,加大课外阅读量。
第三、写作:
(1)能多角度的观察生活,能用真情来写作。
(2)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能和同学互批互改。
(4)养成勤于练笔,交流心得的习惯。
第四、口语交际:
(1)学会倾听,能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
(2)要有一定的应对能力,能根据对象和场合,作简单的发言。
第五、综合性学习:
(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
(2)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活动总结等来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说教材
(一)、编排特点:
按照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在选文、练习、活动等方面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样解读,注重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充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注重学科的整合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学科整合中,既能扩充了语文学科的外延,又提高了语文听、说、读、写以及实践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注重了自身的艺术性和内在的实用性。
教材在封面及插图的设计上有较强的艺术特色,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流动着艺术美。教材还注重实用性,如单元提示,课前小语,课后附文,古诗背诵,名著导读,书法知识,汉语知识等,都是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切合学生实际的。
4、注重了学生的合作探究和综合学习。
5、注重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
教材课后的名著导读充分体现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教材还把语文学习放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这样的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二)、编排体例:
本册书的编排体例是:主题单元、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采用专题单元的编写体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不分文体,文白混编,共有六个单元。
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概述了这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了具体的学习要求。综合性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能力。每个单元有5篇课文,每课包括课文导语、课文、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4部分,课文导语有时是对这一课的总述,有时设置了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精选经典的文章,文质兼美,涵盖古今中外,文体多样,文化多元。研讨与练习重在理解巩固内容,拓展延伸,检验教学效果。读一读,写一写,体现了对字词积累的重视。
(三)、内容结构:教材努力突出人文性和工具性,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教材还包括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共五大部分。“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紧扣阅读安排了六个专题分别是:成长、祖国、名人、文化、探险、动物
课外古诗词背诵安排了10首古诗。
名著导读2部:冰心的《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附录中有临摹、欣赏颜体书法和汉语词类表。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经过半年的努力,七年级学生已逐渐适应初中语文的学习,语文整体素养在不断提高,这为本学期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有以下建议:
1、激活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让课堂充满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朗读。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培养
语感。因此,我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深入课文,理解作品,体验作品。
3、分层教学,因为学生个体的差异,在教学中我采用分层次指导,分层次布置作业,分层次活动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4、开展活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开展的手抄报比赛、演讲、征文等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5、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运用学校提倡的“三步五环”教学模式,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三步是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课内探究又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反馈、拓展提升、达标检测五个环节。大力提倡和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学习新方式。
所有建议的施行,都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评价建议: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书面考试来评价学生,忽视了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我有以下评价建议:
1、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的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和学以致用情况;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要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通过平日布置的创新性作业,看学生能否主动探究性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把学生的课堂发言、日记、作文、心得体会、研究报告等作为评价的依据。
2、课堂及时评价和学业成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考察与评价,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从学生课堂表现,课外阅读记录、习作、活动记录、学情检测等方面进行评价,重过程,轻结果,多鼓励,少批评,即时诊断,增强信心。
3、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教师评价,又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结合家长和社会的评价,运用各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四点指出,“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是最有活力的一门课程。为此,教学时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立足教材资源:
要充分利用教材和配套资料。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领悟到教材
以外的东西,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
第一、课外阅读,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进校园活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补充课内资源的不足。在课外阅读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现在学生阅读课外名著已成为了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二、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上丰富多采、日新月异的知识源泉,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的素材库。第三、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锻炼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第四、人力资源,学生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生活经验和奇异多彩的想法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也都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第五、积极利用校本课程。学校为了深入推进作文教研教改工作,成立了作文教学研究会,先后创建了作文教学指导和作文教学评改两种新模式,并且以此为依托,组织师生成立了“映山红文学社”。编辑出版了 《映山红》期刊,为师生搭建了展现风采的平台。《映山红》上师生的作品,贴近学生生活,已成为了重要的校本课程。
第三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研说教材
rainbow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四学制)》 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材分析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 自主、合作、探究 创新精神,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 语文能力 人文素养 开放性和弹性的课堂 遵循语文教育规律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的综合实践体系 工具性人文性三个维度 附录 单元名著 导读 课外古诗 单元提示 阅读 综合性学习实践习题后小知识 阅读提示 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课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繁星 春水》
二、体例安排 《伊索寓言》
三、如何体现课程标准 内容 线索板块 练习体系,课外古诗,名著导读。单元阅读和综合性学习混编主题内容 选文 新型学习实践模式。以学生为本 典范性,文质兼美,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感兴趣的自主活动提高语文素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三个维度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 目标:整体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突出审美情趣创新精神。途径:自主、合作、探究,突出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生命体验 理想信念 自然美景 科学世界 家庭亲情 幻想世界 阅读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学科整合,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及实践能力整体发展。整体感知、抓要点、理思路、赏语言、品意蕴、谈见解。
四、内在逻辑关系 工具性 人文性 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人文修养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情感体验、人文关怀两个系统 六个主题三大板块 人生 生命体验 家庭亲情 在山的那边 绿 夏感 春风 秋天 古代诗歌五首 人生寓言 山市 绿色蝈蝈 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小王子 理想 短文两篇 我的信念 《论语》六则 生命的意义 羚羊木雕 寓言两则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郭沫若诗两首 女娲造人 拥你入睡 《世说新语》两则 散文诗两首 风筝 幻想世界 人生 理性信念 自然 自然美景 自然科学世界 走一步,再走一步 短文两篇 童趣
五、单元解读 内容、要点、处理方法在山的那边 走一步,再走一步 生命的意义 短文两篇 《蝉》《贝壳》 童趣 第一单元内容 综合性学习“这就是我” 答记者问 自荐当班委 模拟面试 口语交际写作想象和联想 “物外之趣”。生活的乐趣.哲理性语言领悟生命意义。正确的人生观。重点探究含义,对待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象征手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会实现
理想 生命现象,理性思考,人生的价值。理想 短文两篇 《行道树》 《第一次真好》人生寓言 我的信念 《论语》六则 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拓展语文学习空间,”生活处处有语文” 广告设计 对联长廊 病字 医生网络用语第二单元内容 从学习态度、方法、修身做人等方面对照反省自己。提升人生品位.复述情节,探究寓意。正确把握、坦然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梳理各要点的逻辑联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抒人生体验,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打比方,用意象,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由事悟理 比较阅读 体验感悟 重朗读训练,语言积累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借助各种媒体资料实施实践活动。第一、二单元教学要点、教材处理方法 学习记叙文中多角度叙述,穿插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阅读文言文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方法.培养文言文语感。探究精辟议论,适时点拨调动积极思维,着眼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古代诗五首 绿 春风 夏感 秋天 山中留客 秋思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汉江临眺 春日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亲近自然 走过四季 自然之声 扩大阅读写景散文第三单元内容 品景、悟情、成诵。激发联想和想象,对夏季的情有独钟。绚烂多彩的秋景图,品味语言,体味诗意.通过比较理解作者对强劲、粗犷的北国春风喜爱之情.借梅雨潭的美景抒对山水之爱、自然之美的神往之情。化石吟 看云识天气 绿色蝈蝈 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 山市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月之奥秘 月之轨迹 月之文化 培养语言、思维能力 搜集整理筛选概括能力 “月亮”话题 第四单元内容 精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山市,极富想像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高度结合的散文。介绍月球起源的科普文。生动的语言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第三、四教学要点、教材处理方法 较快速默读, 探究精巧的构思,抓重点,理思路,领会深层含义。有感情的美读,发挥想象,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课外实践,选择生活进入课堂,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挥学生创造性和合作精神。淡化文体强调综合,培养搜集资料、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文言文诵读、赏析。培养语感,落实重点字词。风筝 羚羊木雕 拥你入睡 散文诗两首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 悠悠岁月的写真 点点滴滴的珍藏 耳边唠叨的温馨 观察、积累生活,小事、细节写人,真情实感的记叙文。第五单元内容 古代家庭教育文
化生活的画面。一个亲昵的拥睡行为,让父亲有了别样的感受。学会回报母爱,感受无私母爱 子女与父母的冲突。手足之情;自省精神。小王子 郭沫若诗两首 女娲造人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寓言两则 塞翁失马 智子疑邻 第六单元内容 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 中外人类起源说 进化论与神创论 的对话 劳动创造人本身 说与写 建立 语文实践活动 获取 写作与口语交际的素材 分析情节,理解寓意。感受神话故事中喜悦之情,激发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关爱的主题,同情帮助弱小者,会提升精神境界.向往自由幸福生活之情。对时代的失望、淡淡的忧伤。小孩子眼中“大人们”的空虚、盲目和愚妄。讴歌真善美,感叹纯真年代消失。第五、六教学要点、教材处理方法 圈点勾画, 积累语言,借鉴写法。尝试研究性学习,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发表见解的能力。诵读探究诗中的意象,揣摩品味诗歌意境。积累文言词汇。分角色朗读,运用课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初步感受想象类作品的艺术魅力,把握语言特色,学习续编、改写寓言。教师 组织者引导者 rainbow
第四篇:七下教材研说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研说
一、课程总目标和本学段的课标要求
【课程总目标】
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智慧
3、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思维能力
4、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
新课标对初中生语文方面应具备的能力从五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1、识字与写字:要求能识字3500个,会写3000个左右。
2、阅读:能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阅读各类文体,能理解、鉴赏、评价作品,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写作:主要写记叙文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要内容具体,说明文要明白清楚,议论文要有理有据。
4、口语交际: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的进行交流,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5、综合性学习:能自主组织各类活动,关注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
1、教材编写意图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从更高的层次上,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力图在内容、结构、体系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既要扩大知识容量,又要增强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教材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分为五大板块:阅读教学、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附录。
第一个板块是阅读教学,本册书共六个阅读单元,主题分别是成长故事、爱国情怀、杰出人物、文化艺术、探索自然、人与动物。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课文15篇,自读课文15篇。
第二个板块是课外古诗词背诵,有七首七言绝句和三首五言绝句,由学生熟读成诵,以丰富语文积累。
第三个板块是名著推荐与阅读,本册书选了高尔基的名著《《童年》、法布尔的《昆虫记》。这一读书活动能把课内外沟通起来,指导学生在课外读整本的书,为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打下基础。
第四个板块是附录,有临摹、欣赏颜体书法,有汉语词类表。
第五个板块是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学习,本册书共设计了六次训练,分别是成长的烦恼、黄河,母亲河、我也追星、戏曲大舞台、漫话探险、马的世界。
三、七年级下册单元阅读知识树、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本册书共六个阅读单元。
(一)、第一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成长故事”,选了五篇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伤仲永》。根据课程标准和我对教材的研读,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
2、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得与失;
3、揣摩、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针对这一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我的教学建议是: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领会作者的情感;
2、采用活动方式,速读后口头交流;
3、开展课外阅读
实践。
(二)、第二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爱国情怀”,选了 《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木兰诗》。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品味精彩段落和关键语句;
2、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我的教学建议是:
1、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注意课内外的结合;
3、注重朗读训练,开展课外阅读实践。
(三)第三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杰出人物”,选了 《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揣摩语言文字,感悟作者情怀,学习生动的描写;
2、解读文本,了解微言大义;
3、学习名人的崇高品格和奉献精神。我的教学建议是:
1、加强诵读能力的培养;
2、通过讨论,提高学生探究意识;
3、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四)第四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文化艺术”,选了《社戏》、《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2、品味文章丰富多彩的语言;
3、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对文化艺术有一定程度的认识。我的教学建议是: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感悟、品味;
2、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了解相关知识;
3、鼓励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文艺形式,开展语文活动丰富文化素养。
(五)、第五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探索自然”,选了 《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颠》、《真正的英雄》、《短文两篇》。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
3、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敢于探险和为事业献身的精神。我的教学建议是:
1、教会学生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加强阅读训练和对字词句的积累;
3、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变化,加深理解作品内容。
(六)、第六单元的课文主题内容是“人与动物”,选了 《猫》、《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我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精美段落;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
4、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我的教学建议是:
1、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的层次,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2、联系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3、营造适宜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四、关于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教学
七年级下册教材共安排6次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的教学。第一次是“成长的烦恼”,要求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烦恼,作文训练是围绕“成长”的主题写记叙文
;第二次是“黄河,母亲河”,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作文训练是以“我心目中的黄河”为话题来写作;第三次是“我也追星”,作文训练是以“我最崇敬的一位名人”为话题来写作,要求学生采用多种写作方式;第四次作文训练是“戏曲大舞台”,要求学生积累中国戏曲知识;第五次是“漫话探险”,要求学生认识探险,学会生存;作文训练是以“探险”为题材;第六次是“马的世界”,要求学生搜集有关马的资料,了解马的世界,然后写一篇关于马的作文。
五、教材的整合1、鲁迅作品的整合本册教材中选入了鲁迅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是小说《社戏》,可以把这两篇文章整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特别是要结合散文和小说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比较阅读。
2、诗歌的整合本册教材中的诗歌包括中国诗和外国诗两大类,其中中国诗又分为古代诗和现代诗。古
代诗中又含有乐府民歌《木兰诗》和古诗10首。现代诗是光未然的《黄河颂》。外国诗包括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两首。学习诗歌部分,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知诗中的形象,体味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诗歌丰富的表现力。
六、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加强文学作品的教学。要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注意体验、感悟、生发,切忌某些生硬概念的灌输。要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加体会,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真善美的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给学生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5、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灵活命题,形式多样。
6、实行分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力争整体提高。
7、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查工具书,写读书笔记等,做好知识的积累;认真读书、写字,字斟句酌,克服写错字、用错字的毛病等。写作方面,要仔细观察和认识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作之前先写提纲;会自己修改文章等。这些习惯都贵在坚持,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有意识的培养、督促。
(二)评价建议
1、学以致用。不仅要教会学生看语文书做语文题,而且提高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同时,语文知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
2、注重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生活,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体会方法,把握规律。
3、主动感悟。主要看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否通过老师的指导,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分析、概括、综合、应用等能力,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2、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3、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有力途径。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5、学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6、组织实施各种实践活动,如诵读、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
第五篇:五下研说教材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研说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深入其境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才知教材魅力无限。今天我说的教材
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下面我将从纵横联系说课标、立体整合说教材、落实目标说建议这三方面来研说本册教材。
一、纵横联系说课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形成良好的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九年义务教育一共分四个阶段,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我要说的就是5—6年级目标(第三阶段),新课标对第三阶段明确规定:
(一)(1)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4、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习作
1、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3、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4)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3、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5)综合性学习
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二)通过对课标的整体解读,下面我具体说一下五年级下册的目标要求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
分钟不少于300字)。
3、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
于25万字。
4、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
5、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
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立体整合说教材
编写特点
(1)教材编排意图: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发挥育人功能、更好发挥导学导练功能、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教材结构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3)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1.导语:在每组课文的前面,包括本组主题简介和单元教学目标。
2.课例: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3.回顾与拓展:包含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课外书屋”栏目有时是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和展示台。
4.教材的最后还编排了9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
(4)人文性整合祖国灿烂历史文化《丝绸之路》西部建设艰苦奋斗《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多彩童年《祖父的园子》《童年的水墨画》《我想》忠于职守舍己救人《桥》纯真善良心愿《梦想的力量》多姿多彩异域风情《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彩色的非洲》《与象共舞》
(5)文体语体整合: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下册起,共安排了4篇文言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两小儿辩日》。四篇文言文皆篇幅短小,可称“小古文”。从教材编排意图来看,确是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基础,打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之门。
教材安排了《景阳冈》《猴王出世》《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四篇近代白话文的课文这些课文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意思与现在不一样教师应当相应地进行一些解释。
在本组教材选入了剧本《半截蜡烛》。初步了解剧本的特点: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
引入相声这种新的教学题材,活灵活现地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说话啰唆的人物形象,让人在捧腹中深受教益。
本次研究性报告是《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6)导学导练整合导向(导读)
(7)导学导练整合导学导练(课后题)交流收获(回顾拓展)、将导思、导学和导练贯穿于每组教材的始终。
借助每组前面的“导语”来导向,凭借课后思考练习题来导学、导练;凭借“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发现一些读写的基本方法,逐渐养成不断反思的学习习惯。(11)口语交际1.手拉手活动5.演课本剧
2.童年趣事6.讨论辩论网络问题
3.劝说7.讲人物故事
4.一件自己感动的事 8.聊热门话题
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二学段口语交际的目标是,能清楚地讲出见闻,说出想法。
第三学段口语交际教学目标的内容更为丰富不仅继续提出“讨论”“转述”这两种口语交际训练方式,而且提出了“发言”这一新的口语交际训练方式。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中心有条理。
习作编排
习作的编排注意兼顾记实作文、应用文、材料作文。
语文综合运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首先提出学习任务──围绕专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体会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并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而后,分成两大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
三、落实目标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识字写字: 独立识字重视写字
1、对于生字新词,要及时听写检测。
2、鼓励快速浏览,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达到即使没有字词典情况下,不妨碍阅读的效果。
3、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写字习惯。
(2)、阅读:词句理解读写结合朗读默读学习浏览
1、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训练。
①朗读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培养语感。
②默读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
(3)、口语交际:提高质量当众发言
1、首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
2、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要体现双向互动。交际的过程并不是要学生一个一个挨着说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在互动中使交流逐步深入。
4、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4)、习作:激发欲望修改习惯结合小练笔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小学生作文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明确了这一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
2、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使学生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放”开了,学生就有东西写。使每个学生通过讲评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3.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5)、综合性学习:制定计划进行交流阅读例文跟踪辅导展示交流
1、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2、阅读前四篇阅读材料,了解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3、先后开展两项活动,或选择一项:①进行“信息改变生活”的调查并在全班交流。②阅读《把握自己》,辩论或讨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
4、根据主题,搜集有关信息,并写报告。
(6)语言的艺术综合性学习发现搜集积累运用
(7)课本剧表演《半截蜡烛》通过合作的形式,将课文改编成剧本演一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创造性探究活动,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以上是我研说教材的全部内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