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永正案例教学
用“陷阱”教学
当于老师来到教室里之后,就问同学们叫他什么,有的同学叫他于老师,有的同学叫他爷爷,但他却说有没有同学敢直呼他的名字,结果真的有同学直接说出了他的名字。但他却没有生气,说叫他老师是尊重他,加他爷爷是把他当亲人,直呼我的名字是把我当朋友,既然我们大家都是朋友了,现在就开始上课吧。轻松大胆的开场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使同学们进入了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上作文课之前,于老师没有先给同学们讲什么作文素材,作文技巧,写作方法,修辞手段,而是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小型的测试。在做这个考试之前呢,问了同学们对于考试的态度,有的学生不喜欢考试,觉得给学生增加了太大的负担,有的同学喜欢考试,觉得考试可以测试自己的知识水平,考好了可以增强自己信心,没考好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还有的同学喜欢考课外的知识,不喜欢靠书本知识,因为书本知识要死记硬背。对于考试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老师开始给同学们发试卷,并要求同学们第一,要细心;第二,要按要求做。(板书:细心要求)记住一定要按要求做。细心到什么程度?把每个字都要看清,时间5 分钟。5分钟很快过去了,老师收上试卷,马上批阅,但是老师却一直在说“坏了,糟了!发现一个,终于发现一个!”他叫这个同学读一读卷子上的类容: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要求:先填写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再读读每道题,读后再做。
一、写出你最喜欢的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二、默写一首诗,不写题目和作者。(三至九题略? 编者)
十、读完以上各题,只做一、二两题。
此时所有同学哄堂大笑,议论纷纷。生1 :我觉得出试卷的教授简直神了!他想到我们心里去了。一般我们拿到试卷就写名字,然后就接下去做,他一开始就让我们读一遍,然后再做。但我没按要求做,其他题目有诱惑人的感觉。生2 :我感觉好像被人当猴子“耍”了一样,(生笑)这么多都白做了,就因为最后一题没看清楚。生3 :我觉得出这张卷子的专家就是您? 于老师。首先,您说要细心,要按要求做。一般考试的时候,同学们不会注意一个字一个字读过去,这就是我们的弱点,而您在最后写上只做前面的一、二两题,而且您要求是在5 分钟之内做完。这就让同学们产生了矛盾,就只能“哗哗哗”地做,5 分钟时间做不完怎么办?当听到您在阅卷时说“糟糕、楷糕”时,同学们以为名字忘记写了,这就说明您太聪明了!议论声还很多。老师此时可以说很开心,也很阴险的笑了,说他利用了很多人的习惯。看到此时的同学们激动地议论着,老师此时才让进入作文的主题,揭示作文的真正含义。作文就是有感而发,把看到的、听到的、对自己很有感触的事和现象动笔写一写,在这种情况下写的作文,一般都有真情实感。这件事你确实感受很深,那你一定会把作文写好,真正好的作文不在于字数多少,只要把你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你表达的意思说清楚了,都是好作文。让同学们在感触颇深的时候写作文,记录他们此时心中最真实的感受,这样才能写出真正的好作文。同时也让孩子们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细心,要按要求做,否则吃亏的是自己。案例分析:
于老师实施的教学方式不是传统的灌输式,而是真正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己体验,用体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作文的真正内涵,也让他们对生活有所感悟,用一堂的课的时间让他们记住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道理,也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课。于老师的这堂课自始至终充溢着师生之间心路的沟通,视界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教学的相长,所以说,于老师的这堂习作课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
第二篇:于永正(本站推荐)
于永正: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在报刊上,经常见有人引用爱因斯坦这样一句话:“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不知这句话出自何处,也不知翻译得是否准确,但当我联系到自己时,觉得此话说得颇有些道理,值得深思。不要说数理化,就拿我最喜欢的语文学科来说吧,忘掉的东西就很不少。从小学到师范学校,12年,读了24本语文书,绝大多数课文内容忘掉了,许多课文连题目都记不得了。忘得最惨的是老师的分析、讲解——几乎一句也没记住。如此说来,24本语文书白念了?语文老师白教了? 不是。
那么,语文和语文老师给我留下了什么?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汉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留下了较好的语感,能使我们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回顾在学校的12年的语文学习,我最感谢老师的是让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读书、写作的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不会有上面的一切,自然也不会有我的今天。我还要感谢我的小学老师培养了我的书写能力,并对书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应该说,是读书、写作、书写的习惯(顺便说一句——还有唱京戏、拉京胡的爱好),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守护了我的精神家园,成就了我的教育人生。一个人,一旦成了读、写的“奴隶”,他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语文。
不妨再说得远一点,我的老师还给我留下了众多的爱好和好身体。12年的学习期间,老师给我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我读书时,老师没有布置任何家庭作业,更无寒暑假作业。读初中和师范时虽有晚自习,但那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习——除了完成当天的作业,便是读书、写作,或者画画、练字。那时没有练习册,更无“哈达卷”,星期天和寒暑假,完全属于自己。我感谢我的老师给我留下了读书、写作的时间,给我留下了发展个人爱好的空间,给我留下了睡眠和锻炼身体的时间,给我留下了一个好身体!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大约我也是的。假若老师没给我留出课余的时间,哪里有时间读书、写作?哪里会有我的今天? 我的语文老师的经验告诉了我什么?
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要把3500(识字量)和2500(会写)保住,把读和写抓住,一句话: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
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第二,十分重视写字。学生写不好字,我觉得是块心病。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学生也特别喜欢写作文。多数学生留下了读写兴趣和初步的读写能力。老师善读、善书、善写,才华横溢,是最直接的激发兴趣的因素!我读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仿”——把纸蒙在张敬斋老师写的字上描。张老师的字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把张老师写的范字描洇了,他就为我们再写一张,我们就再描;老师不厌其烦,学生乐此不疲。每篇课文,张老师一朗读完,我们就兴趣盎然地哇哇模仿,直至成诵。
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要善待学生。不断的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大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的基石。受张老师影响,我们全班学生在小学阶段全部临摹的是柳公权的《玄秘塔》。老师的批改很简单——画圈儿!写得好的字,画一个红圈儿,特别棒的画双圈儿!每天的写字作业一发下来,我们就比谁得的红圈儿多。谁要得了双圈儿,那是天大的奖励!全班同学都会为他高兴。我们的书写兴趣,完全是老师的红圈儿激励出来的,并在不断地获得红圈的过程中巩固的,以至于一辈子爱上了书法,练了一辈子的字。1984年暑假我去西安旅游,在西安碑林见了玄秘塔碑,肃然起敬,激动万分,不由得双膝跪下!是呀,在这神圣的、不知启迪了多少人的智慧、塑造了多少美的心灵及人格的伟大艺术品面前,不应该顶礼膜拜吗?
写字如此,读书、作文也是如此。在中学,李晓旭老师夸我的作文“有老舍风格”;在师范,我写的第一篇作文——《读〈任瑞卿先生二三事〉》,赵维仁老师不但在我们班读,还拿到别的班读(赵老师教两个班语文),这对我是多么大的鼓励呀!从初中,我对语文的兴趣就变成了志趣——想当作家!从此,读、写不断,读、写的习惯伴随我终生。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语文教学要把兴趣留住。兴趣是和习惯连在一起的。
我的老师还告诉我: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教学的确要“少做题,多读书”。有远见、有良知的语文老师,要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扼杀天才的教育!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任何天才都是从小根据兴趣学习的人。没有兴趣,天才难有。我的一个朋友的外孙女到国外读书去了。他说:“我之所以最终同意让外孙女出国学习,就是为了让她有充足的睡眠。”多么无奈而又发人深省的话啊!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有充足的睡眠,有健康的身体吧!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使我明白了,分数不等于人才。我们要给学生留下自由成长的空间。我从不把学生的空间用作业填满。
年轻的时候,不会教;会教了,又老了,退休了。我虽然退休了,不能身体力行了,但,我寄希望于带着思考教书的年轻一代!
第三篇:于永正教学设计
《杨氏之子》实录及解读(于永正)执教/于永正 评析/李兴举
【文本呈现】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教学实录】
一、谈话导入
(背景:去年于老师曾给本班执教过一课《卜算子·咏梅》)师:同学们,咱们是老朋友啦,五年级时我们一起学习过一课,你们还记得吗?(同学们纷纷举手)谁来背一背?(指一名学生背《卜算子·咏梅》)
二、疏通课文
师:你们真不简单,这两首词我们学过一年多了,你们还记得这么清楚。
(大屏幕出示《杨氏之子》一文。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注视屏幕。)
今天这篇课文你发现与我们上次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一篇古文。
师:古文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
生:古文比现代文简洁。
生:像古诗一样凝练。
生:故事有趣,但不好读。
师:同学们,学好古文能增长很多知识。我们不但要把唐诗、宋词、元曲学好,还要学一些文言文。于老师小时候上学没学好古文,至今还感到遗憾。
【评析: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是于老师的教学艺术之一。他真诚感人的话语是那么打动人心,不仅是学生,就连听课老师也会产生学习的渴望。】
师:(于老师把目光转向大屏幕)谁愿意把大屏幕上的古文读一读?(生纷纷举手,师指一生读。发现有一个地方断句含糊,又指一生读。第二个学生读得很好。)同学们要注意啊,梁国是一个地方。(于老师一边读文,一边指导学生断句,反复示范文中人物对话。)师:下面再请一位同学大声读。(生读完一句,于老师再指导,再示范,让这位学生读,直到读完。)很好,太棒了。完全正确。
再请一位同学读。“你读,要超过女同学啊。”(像指导女同学一样,再指导第一句。待读完一句,让全体同学一起读第一句。再让男同学接读。)
师:不错。请坐下。
再听我读一遍。现在你们都不要看书,看于老师的脸。(于老师一边读,一边通过表情和适当的肢体语言,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杨氏之子”。“子”是个小男孩,读的时候,心情是轻松的,是高兴的,要好玩。因为是小孩的事。(于老师又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
【评析: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任何好课都必须以此为基础。于老师的课之所以扎实,就是因为他真心为学生,切切实实让学生感受到读书学习是一种乐趣。好的朗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能激情激趣。】
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个古人的话说成现代的话,把古文的意思用现代的话说一说。“梁国杨氏子九岁。”谁来说?说错了没关系。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梁国有一个姓杨的人家有个男孩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你也真聪明!谁还愿意再说一遍?或者重复一遍,或者说得更好?
生:梁国有位姓杨的,他的儿子九岁了,非常聪明。
师:梁国这个地方有一户姓杨的人家,这个姓杨的人有一个儿子,今年九岁了。——这个孩子姓什么? 生:(齐)杨——
师:要记住啊!他是杨家的后代,当然姓杨啦!咱们班有没有姓杨的?站起来。(两名学生站起来,于老
师拍着一位同学的肩头)哎哟!你们杨家的上辈、上上辈、上上上辈,(众笑)有一个男小孩,甚聪慧。这是值得骄傲的啊。你们也甚聪慧,是吧!(面向全体同学)这小孩姓什么来着?
生:杨——
师:记住了!我为什么反复问同学们小孩姓什么,有用意的,后面再讲的时候你们要注意啊。我还有一个字想给大家写一下。(于老师半蹲着向上伸着胳膊一边板书一边讲)“惠”,卧钩卧倒,要写好这个字,“心”字底要写大点。把手伸出来,再写一遍,大点啊!卧钩卧倒。两点要生动点。(于老师笑眯眯地晃动胳膊示意“心”的两点,众笑。)关键要写好心字底。
“惠”和“慧”在古代是一个意思。(板书“慧”)接着往下说。“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你说这句话的意思。
【评析:于老师始终不忘自己教的是一群孩子,所以总是不断鼓励学生,时而引导,时而讲解,时而感悟。谈笑风生,课堂充满情趣。】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家,就叫父亲的儿子出来。师:“乃”就是“就”。“父不在,乃呼儿出。”谁叫的? 生:孔君平。
师:孔君平叫的吗?
师:孔君平拜访他的父亲,父不在家,就叫他的儿子。这里省略了许多内容。我们推想一下,可能是哪些人开门?
生:我觉得第一种可能是妈妈见孔先生来拜访她的丈夫,她的丈夫不在家,她把孩子叫出来的。师:学一学。
生:嗯,这样吧,先生,要不你见见我家的孩子吧,我家的孩子也很聪明的。
师:(笑)噢,这是一种可能。妈妈还可能会说——哎!孩子,快出来!快出来!你孔叔叔来了,你先过来陪孔叔叔坐一坐。如果是佣人,譬如说,他一开门,一见孔先生忙说,对不起,孔先生,我家主人不在家。(以不同角色描述)孔君平问:“哎!他小孩在家吗?我就喜欢那小孩。”“在在。哎!快出来!快出来!孔先生来了!”我们知道古文十分简练,像这篇文章中它省略了一些叙述文字,这要靠思考和想象去补充。
【评析:古文简洁,但不详细,有些地方还要靠推测。于老师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师:再往下说。“为设果,果有杨梅”。什么意思?谁能用现代的话说一说,请。生:那个孩子给他端上来一盘杨梅。
师:有不同意见吗?你(指刚才发言的学生)注意听别人的发言。
生:孩子为孔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师:(问前一个发言的学生)你接受这个意见吗? 生:接受。他端来的水果不光有杨梅。师:对,不是一种水果,有几种,其中有杨梅。
【评析:学生理解对了,于老师予以肯定;学生理解错了,于老师予以指正。反思我们的公开课,对学生的回答一度只许肯定不许否定,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
师:你看这个姓杨的小男孩为这个姓孔的先生,端上来一盘水果,水果里面有杨梅。杨梅的“杨”字怎么写的?看清楚,怎么写的?木字旁。和杨氏的“杨”怎么样?
【评析:这是于老师第二次强调这个“杨”字了。用心良苦!】
生:一样。
师:孔君平跟他幽默一下。“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这句话意思是什么?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我们家的果子。
师:“我们?”“君”是“我们”吗?“君”是什么意思?是客气。坐下思考,思考好再举手。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可是你家的果子啊!”
师:这是你家的果子,明白啦?这话听清楚啦?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几句,你来试试。生:孔君平指着杨梅问——
师:不是问,是说。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用今天的话来说,还要再加上几句,我的意思谁明白啦?
生:孔君平指着杨梅说:“这杨梅和你一个姓,是你们家的果子。”
师:明白了吗?你呀,姓杨;杨梅呢,它也姓杨。两个“杨”是一个字。看来,杨梅是你们家的果喽。清楚了吗?往下说。“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禽,先讲禽。
生:禽是家养的一种动物。
师:这里的“禽”不是家禽,“禽”指的是鸟,飞禽走兽嘛。用今天的话来说—— 生:最后一句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儿子听了这话回答说:“孔先生,您姓孔,孔雀也姓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家的鸟。”
师:“未闻”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听说过。
师:好的。既然读懂了,再朗读一遍吧。大声地读。(生读)
【评析:引导学生读懂课文,让学生感受文意,老师在学生不懂的地方给予适时适当点拨、讲解,让学生在“跳一跳”中不断采摘到新鲜红艳的桃子,自然会兴高采烈。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读书,总能让学生在读中活跃起来,使“文意兼得”。】
三、背诵积累
师:看谁记忆力超常,现在就会背了,站起来,勇敢试一试,考一考记忆力。总是你第一个举手。生:我觉得我可能——
师:别“可能”,自信一点来。
(生背)
师:掌声。(全体鼓掌)
师:只错了一个字!不得了!握握手吧!(于老师和学生握手)
师:谁再来背一遍?(一生背)
师:一个字没错!掌声送给他。
(全体鼓掌)
师:叫什么名字?
生:李宇。
师:还有谁会背吗?(又指一生背)
师:太好了!掌声。(全体鼓掌)
师:大家一齐来背。(生一起背)
【评析:短小的课文,于老师都是力求使全班同学达到会背的;长些的课文,也一定要让学生读熟。把课文读熟,熟读成诵,才能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我们许多老师把握不住读到什么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显得很匆忙。于老师的课给我们作出了榜样。】
四、品读文本
师:现在于老师提一个问题:你从哪儿看出这小孩“甚聪惠”?(板书:聪惠)师:先告诉于老师“聪惠”是什么意思?
生:聪明。你说了,“惠”就是“慧”的意思。
师:是的,“惠”是个通假字,它和“慧”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慧”呢?这个“惠”的意思多啦,仁爱,善良,温顺,好处,等等。眼睛看着它,再看杨氏之子的表现,你们觉得这个小男孩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个杨氏之子不但很聪明,而且很乖。
师:好一个乖孩子!一个懂事的孩子!你讲得多明白!小孩又聪明又乖,明白啦?
生:(齐)明白了。
师:先看他聪明在哪儿?默读思考。(生默读)师:知道了吧?请后面的那个同学说。
生:他聪明在反应很快,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他马上想到了孔君平他的姓和孔雀这个动物,马上就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师:“反应快”,是不是啊?
生:(一齐)是——
师:反应快,而且立即就进行“反击”。这叫什么?
生:会说。
师:他的聪明还表现在哪里?
生:还会听。
师:嗯,还会听。(板书:会听 反应快 会说)他是怎么会听的?从哪儿看出他是会听的?(较长时间的等待)
【评析:教学节奏的快慢是由教学内容的难易、轻重决定的,需要涵泳、意会的地方,不要那么匆忙。热闹、活跃并不适应深思琢磨。于老师既善于备课时对教学节奏进行预先设计,又善于在教学进行中即时变化。因此,他的课总让人感到自然、清新、朴实。他是为学生服务的,他是配合学生的。】
生:在孔君平指着杨梅说:“此是君家果”的时候,换了别人,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果子吗?这有什么可说的。可是他却从中听出了另有意思。师:说出来。
生:听出了孔君平是拿他的姓及杨梅的“杨”跟他开玩笑的。
师:拿他的姓和杨梅的“杨”字跟他开玩笑。你姓杨,杨梅也“姓”杨,这么说杨梅就是你们家的果子了!真会听!他听出了话里有话。能听出话中话的人是会听的。听话听音,锣鼓听声,你们看聪明不聪明?紧接着回应一句——,再把下一句读一读,齐读,未闻——
生:(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这小孩的确是聪明过人,——会听,反应快,会说。下面老师想问一下,他乖在哪儿呢? 生:“为设果,果有杨梅”,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他很乖,很懂事,有教养。
师:他乖在什么地方,说清楚。
生:他很会招待客人。
师:以礼待人啊!非常热情,非常好客,非常大方,不只端一种杨梅果,而是拿出好多水果装在一个大盘子端出来了。热情吗?
生:热——情——
师:大方吗?
生:大——方——
师:懂礼不?
生:懂——礼——
师:还从哪里能看出这个小孩乖,有教养?这一点很难看出来,(生思考,师期待着)看出来了我一定给他掌声。
【评析:叶老说:“阅读阅读,总得读。”放慢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读书思考。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学生很难从语言文字中读出“乖”在何处;反之,一旦读懂了“乖”在何处,对“甚聪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阅读能力不是讲出来的,是自己读出来的。】 生:从第二句“乃呼儿出”。他看到父亲不在家,有人来了,自己出来招待客人。
师:嗯——年纪不大,很懂事。还从哪儿看出他乖?请说。
生:最后一句,他非常聪明,听出孔先生话里有话,如果他不懂礼貌,他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师:嗯,那他怎么说的?
生:他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从哪个词中看出他乖。
生:从“未闻”。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要是不乖的话,他就直接说:“那孔雀也是‘姓’孔的,它也就是你家的鸟儿了!”加上“未闻”就有礼貌。
师:他如果不礼貌,对孔君平不尊重的话呢,就会说:“如此说来,孔雀就是你家的鸟儿啦!”是不是?他表达的时候拐了个小弯——我可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儿啊!很巧妙地“回击”了他。加上“未闻”多么得体呀!多么尊重长辈呀!乖不乖?
生:乖——
师:聪惠不聪惠?
生:聪惠——
师:读书要读出里面的味道来。不要放走关键的字啊!抓住它,思考它,你的收获就很大。要好好读书,带着思考读书,带着思考走进课堂。读出味道来,才能体会出读书的乐趣。
【评析:于老师总是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读书方法。品,才能品出味道来,会品味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于老师常说,老师要在研读文本上下工夫;读出味儿来,才能教出味儿来。于老师的课之所以有味道,就是因为他“钻出味儿”来了。】
师:让我们再把课文读一遍。(学生再次读全文)
五、读写结合师: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写的。有人考证说,杨氏之子叫杨修,但不是三国时期的那个杨修。这是一家之言。
这个杨修也聪明过人啊。《杨氏之子》是记叙文,下面于老师请后面三排同学——一、二、三,把第一句话,改写成一段话。杨修九岁了,他长得什么模样?想象一下?外貌、穿戴,都写下来好不好?当中的一、二排同学,从“孔君平诣其父”到“果有杨梅”,写一段话。杨修家是大户人家,谁来招待,谁来开门呢?小孩子出来是谁叫出来的?小孩出来以后,会怎么样跟孔君平见面?发挥想象。这个是重点。前一排,从“孔指以示儿曰”到结束,小杨修拿出水果以后,他们怎么说的,不会只说两句话,要展开想象,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利用5分钟时间构思一下,写一段话,发挥想象力,来个“故事新编”(板书:故事新编)加油吧!快写吧!
【评析:于老师这一课,没有停留在让学生理解课文、背诵课文上,而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把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想象以语言文字的形式物化出来。还原语言文字的形象,再经意识加工,语言文字就不再是静态的铅痕,而是动态的形象,学生也就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做,既注重了积累感悟,又注重了实践运用,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得到提高。】
(生写文,师巡视,辅导。)
师:最后2分钟,抓紧时间进行修改。写好了,朗读一遍,声音放开。
先请写外貌的这一排读。请你站起来,选一个同学读。
生:嗯——我选赵晴!
师:哪位?(指以示师)
师:噢!有请!过来!你肯定是尖子生对不对?“赵氏之子”啊!(众笑)
生:(读)古时候,梁国有家姓杨的人家。这家有个儿子,九岁了,叫杨修。杨修非常聪明乖巧,长得也十分可爱。他双眼皮,大眼睛,水灵灵的眸子,晶莹闪亮。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尽往人心里说话;他对人总那么有礼貌,非常讨人喜欢。
师:把杨修的特点写出来了,尤其是他的嘴和眼睛,描写得很生动,我读了都有点爱不释手了。请回。
第二段老师要请——请你来读吧!
生:(读)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到他家。孔先生扣响了红漆大门的门环,杨家的男佣前来开门。
师:红漆大门?改成黑漆大门成不成?红漆大门那是皇宫啊!(生笑)生:(读)扣响了黑漆大门的门环。男佣前来开门,听说孔先生是来拜访杨老爷的,就说:“孔先生啊,实在对不起,老爷他出门未归,不过杨公子倒是在家。”
师:很好!语气多自然啊!写得多通顺啊,描写得多生动啊!往下听!
生:(读)您好几年没见他了,他都九岁了。
师:改成好久不见吧!不要那么长的时间。
生:(读)您好久都没见到他了,他现在九岁了,长得眉清目秀的,要不您见见他吧!篇二:于永正老师上课教案
于永正老师《望洞庭》课堂实录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生: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
生: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
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
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师:你理解得真不错。
生:我理解“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生:我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生:遥望:远望。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评析:
一、注重迁移、积累、感悟,习惯情趣
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
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
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
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热爱和练说练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景色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个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
于永正——《长相思》教学实录
作者:于永正
资料袋:长相思,词牌名,36字。前后片各四句。前人多用以写人的思念之情,始见唐代白居易词。
一、揭课题。
写课题。读课题:长相思三首。出示资料袋。
t:过去人们通常用来写怀念之情,思念之情的。预习过了么,谁来读一读。二:初读
1、指读:
第一首:“汴水流??”唐·白居易
第二首:“秋山青,秋水??”明·张煌言
第三首:“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宋·万俟咏(指出复姓:万俟)(分别叫3个学生来读这三首词)
t:通过预习,能把课文读到这个程度,老师很满意。下面请同学们参照注释,看看能读动多少,看看还有哪些读不懂。(这就是要求)。
2、自由读。
t:一边读一边看注释。
(1)、默读,再看注释,老师巡视。
t:看看能读懂多少?
(2)、交流。
t:通过看注释,你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问题?是不是通过看注释,你基本上把整首诗的意思弄明白了么? 理解“汴水”“泗水”。
t:看懂了,记住了,谁能不看讲稿告诉老师。(方法的渗透,学习要学会记住,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知识,要记的)
t:“月明人倚楼”中的“人”指的是谁?这要弄明白。
s(回答略)
t:不错,有收获。
t:你对张煌言了解么,知道的站着说。
s:(略)
t:我要求好的记忆,能不能不看着说。
s:(略)
t:说完了,有补充了么?
s:被“叛徒”俘虏了。
t:说的通么?改改。
s:被“敌人”俘虏了。
t:说完了。为什么要分3次说完。你能不能一次说完?
s:张煌言因为叛徒出卖,被敌人俘虏,慷慨就义。
t;张宁死不屈,??孤军作战??杭州,何等的壮烈!(教师补充相关资料,体会是一个爱国者)
t:午梦惊秋醒未醒。
s:(略)
t:非常好,这是一种能力。把话清晰的说了。
t:“梦难成??不道愁人不喜听”怎么理解?
s:(略)
教师接着学生的讲解做适当的补充。
t:不错。
t:学古诗一定要看注释,这是学古诗的好办法。(学法总结)
二、悟诗情。
1、2首
1、前两首,他们思念的是谁?
学生默读。老师巡视并吟诵:思幽幽,恨幽幽,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老师引经据典。)
2、s:想念丈夫。(板书丈夫)
3、读。
t:张煌言思念的又是谁呢?
s:故乡(板书故国故乡)
t:妇人,还有张煌言是在什么情况下思念的?边读边做记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要圈圈点点。(无时不刻渗透方法)
s:是夜晚的时候。
t:同意么?看老师写字。(板书:夜)读
s:“思幽幽??”
t再读
s:第2首“故国盟??”
t;思念亲人,思念故国为什么在夜里的思念特别强烈呢? s:漫长,寂寞,沉寂,?? t:夜深人静,一个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国家的人,是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有一个诗人说(诗略)(教师相机吟诵,引用了一首诗,足见其文学的功底之深厚)??所以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
s读第一首。第二首。
t:板“?”,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这晚上都有什么?看书!拿出笔,找准,这样你的记忆就非常牢固。(学习方法的渗透)
s学生看。
s:这夜晚都有月亮!
t: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巧啊!太巧了,都是有月亮的夜晚。为什么这么巧,都有月亮?说说看!
s;因为月亮代表思念亲人的。(板书:月)
t:有补充么?他说的有道理。
t:听我说,月亮本身就是一首诗,从古到今,多少诗人??还记得,静夜思么?背!
s:(略)
t:苏轼在中秋节写了一首词,记得么,有这样的饿=诗句:“月有阴晴圆缺??”
想的太奇特了。唐朝的杜甫也写了《月夜忆舍弟》其中两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t:难怪白居易笔下的妇人如此思念她的亲人啊。读!
s读整首词。(两首都读了)
t:真好!
t:再来看第一首,皓月当空,妇人看到了什么?
s:汴水 泗水
t;她的心也随着水流到了那里?
s:“流到瓜洲古渡头”
t;她好像看到了——
s:“吴山点点愁”
t;是啊,她望啊,望啊,想啊,想啊。(板书;望)她想什么?望什么? s:她盼望着丈夫哪年回来?
t:是啊!(板书)是啊,多么深情多么感人。读!
s:读全文。
t;妙啊!
t:再看第2首。这什么字?
s:秋!
t: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了。”这“秋”字非常有意思。
s读“秋山青,秋水明”
t:他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这么美?
s:(略)
t:是的。大明朝灭亡了??物是人非。所以他睡的着么?一个“惊”字写出了他??(教师用叙述的方式把学生带到“愁”的境界)妙就妙在“孤鸿三两声”。篇三:于永正教学实录
《圆明园的毁灭》
师:同学们好!
生:于老师好!
师:怎么知道我姓于的?
生:老师说的。师:说我姓于。老师还告诉你们什么?
生:你叫于永正。
生:你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
师:全国特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众笑)还讲什么? 生:你上课时对待学生很平等。
师(笑):说的好话真不少。
生:你当学生是自己的朋友。
生:你跑过许多省市。
师:跑过,用腿跑。(做奔跑状)(众笑)到过,跑过也行,快就用跑,跑过许多省市。
生:你是一位中年男性。(笑声)
师:中年男性,不是女性。是男是女?(众笑)
师:你们老师贵姓?
生:邱老师。
师:当你一见到我的时候,对你们老师说的话产生怀疑吗?有什么想法?
生:你头发白了。
师:不是中年男性了。(众笑)
生:老年男性。
师:看来邱老师说得不准确。不是中年男性,是老年男性。生:你很幽默,很平易近人。
师:很幽默,很平易近人。来,握握手。(与该生握手)你很会思考。
生:原来于老师也是戴眼镜的。
师:戴眼镜好,后面的同学看不见——在下面做小动作看不见。
师:对我产生怀疑吗?中年男性一下子变成老年男性。对邱老师的话还相信吗?光听说就相信这不是科学的学习态度。
生:应该眼见为实。
师:你对邱老师的话半信半疑? 生:是的。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两节课后请你站起来,把你对我的印象说一说,好吗?一言为定。(指着刚发言的学生说)
生(大声):一言为定。(抚肩示意生坐下)
(评:教学伊始,于老师利用与学生初次见面这一特殊情境,与学生进行交流。看似闲聊,实是切切实实的言语交际训练。可谓亲切自然,不露痕迹。)
第一课时
师:师生问好后就不要再站了,现在上课。知道学哪篇课文吗?
生(齐):《圆明园的毁灭》。
师:书读了几遍?
生:两遍。
师:有看三遍的吗?
生:我。(三、五个举手)
师:好,请坐。有超过她的吗?你看了四遍,很好。看一遍是预习,看两遍就不错了。看四遍更不得了。这叫自学,自觉地学习。请同学们把右手抬起来,咱们一起写课题好不好?圆,写得潇洒一点;的,上齐下不齐;毁,注意笔顺;灭,上面一横长一点。请大家读一读。(生齐读课题)
(评:教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流露的是情感、责任、体贴。于老师寓写字教学于课题板书之中,不仅能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美好情感的形成。)师:请大家打开书本。读书要学会做记号。请拿出笔。别人做记号是留下他思考的痕迹。读书做记号是留下你思考的痕迹。请你默读一遍,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作者感受特别深的地方做记号。(教师
巡视)我发现大多数同学把第三段最后一句画下来了,我知道你为什么画这一段。对,加上批注,为什么画这一段,这叫会读书。(教师巡视)
(评:于老师要求学生读书做记号、写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通过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悟课文内容,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师:默读完的同学请朗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能读出自己感受更好。自己试一试。(教师指导)
师:把书放下。读了两遍课文,现在我发现每位同学脸上的表情与刚才(上课前)完全不一样了,咱们把读了这篇课文的感情统统写在每位同学的脸上。现在我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我觉得英法联军是无耻的强盗!
生:我痛恨英法联军!
师:他读出一个英法联军无耻,他读出一个痛恨。生:我觉得英法联军简直毫无人性!生: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篇四: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一书,让我从中领略到一代名师的风采。那一篇篇精彩的语文教学实录,颇有见地的教学论述,读起来令人折服,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素质得到提升,行动得到激发,智慧得到提高。
“心中藏着爱意和善意,有着民主和尊重,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这是于老先生在本书的开头写的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沉思了许久,而后读了他的课堂实录和他的论述“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他的爱是对学生的理解、欣赏与鼓励。他那有情有趣的课堂教学不正体现了这一点吗?于老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各种各样激励的手段:运用语言、通过爱抚、传递微笑、耐心等待、物质奖励?表扬、肯定、鼓励学生。在《大红花》一课中,于老师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励和那丰富充沛的情感激励,使学生在学习中放松、放开,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情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益。于老师把“重情趣”作为“五重教学”的首要内容,在他的很多课例中体现。这也是“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的体现。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是求真求实的艺术。他的爱是一种负责。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的自评中,于老师说,“课堂教学因学生的精彩而精彩。“没有平时的教育,学生没有读、思的习惯,”
平时不善于、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思,我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在这里我看到了课的背后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真和实。于老师十分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这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于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要少做题,多读书,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读出悟性来,写出童真来。这不是他在教学上追求的一种真,一种实吗?在《月光曲》教学札记中,于老师对自己说:备课,你一定要把方方面面都想到,该弄明白的,一定要弄明白;一定要把所需要的东西一一记在备课本上,那怕是需要一支什么样的彩色粉笔。他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他的设计新颖、匠心独运的一篇篇优秀课例就反映了他这样一种“默”和“磨”。这种“默”和“磨”我认为这也是对教育事业求真求实的体现。而于老先生这种求真求实的教学艺术背后藏着的是什么?那就是爱,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爱。一节成功的课是“综合”的,是教于学的完美结合,是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于老师的课,是他智慧、人格、学识的结晶,是他的教学观、人生观、学生观的生动体现,处处折射出“五重教学”的思想火花。
这本书让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从中看到像于老师这样的名师,这样的老教师是怎样把握教材,是在怎样的教学观、语文观、学生观的指导下,用什么方法教语文的。
想想自己也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十分愧疚。我的身上有“语文”的气息了吗?没有。不过,今后我会努力让自己像个语文老师。我希望我能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学习,加强语文基本 功训练,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出漂亮的文章,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好示范。第二,认真学习更多新的理念,努力探索更多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努力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教好每一个学生。
当然,我这些“努力”要倾注的是爱,是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于永正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读书心得体会
祁生仓
2013.3.4篇五:于永正教学实录
于永正教学实录——《草》片断赏析
教育格言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于永正
教育案例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
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记者感悟]
这个教学片段受到了华东师大李伯棠教授的高度称赞,已经成为于老师教学中的经典片段。笔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富有情趣!于老师匠心独运,一会儿变成妈妈,一会儿变成哥哥,一会儿又变成奶奶,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教学环节通过角色换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尤其是能过耳朵有点聋的奶奶,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肯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情趣犹如教学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享受。
生:冬天,小草都冻死了,叶子变黄了。
生:到了冬天,小草叶子黄了,耷拉脑袋了。
师:(指着黑板上的四季的草)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谁看出来了? 生:一年当中,草绿一次,黄一次。
师:多聪明!
生:草春天夏天长得茂盛,到了秋天和冬天,就枯黄了。
师:小朋友这么聪明,我想一定知道枯和荣是什么意思了。(学生纷纷举手)不过,我不想让你们说。现在,我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来,看看“枯”该写在哪一幅图的下面,“荣”该写在哪幅图的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
(一位小朋友把“荣”写在夏天草的下面,把“枯”写在冬天草的下面。众赞叹。)
师:写对了!请你说说“枯、荣”的意思。
生:“荣”就是茂盛的意思,“枯”就是黄了,干了的意思。
师:“一岁一枯荣”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众赞叹)[评:利用图画来让学生解释“枯”和“荣”的含义,这样便把含义深奥的“枯”和“荣”,变得浅显易懂了。] 师:再看“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 生:(齐声)就是烧不完!
师:“尽”就是完的意思。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边说边将“草原图”上的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说着又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学生看图疑思。)
生:大火有烧不到的地方。
生:河边上的草烧不完。(笑声)
师:白居易说的“烧不尽”肯定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没烧完?联系下一句想一想。[这一句点拨得好。] 生:地下的草根没烧着。[评:学生很能动脑筋,说虽然烧着了地上的草,但草根没有烧着,这是老师循循善诱的结果。这叫“会教”。] 师:对呀!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说完画了下面的图。)师:学到这儿,我想,小朋友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许多小朋友举手)谁能到前边来,把第四句的意思在老师画的画上画出来? [评:教师教学第四句“春风吹又生”,教学时是利用图画让学生自己画“春风吹又生”的情况,这是一个独特的、意想不到的设计。](小朋友看图思考。于老师请一位举手最高的小朋友到黑板上画。这位小朋友用绿粉笔在地平面上画上了草叶,如下图。)
师:请你把画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指着图)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小草又长出来了。
师:意思你理解了。不过,大家对这位小朋友的画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画的草太高了。春天来了,草不能一下子长那么高。(众笑)
师:请你来改一改,好吗?
(该生将草叶擦掉,改为草芽.)师:说说你画的意思。
生: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又发芽了。
师:改得有道理。
生:于老师,还有一样东西没画上去。
师:你能把春风画下来吗?
生:能!(他走到黑板前,用白粉笔在草的上方画上了几条斜线。)
师:噢,这就是风!(众笑)可是风看不见呀!想一想,怎样画,能使人感到在刮风。[评:这就叫循循善诱。](该生把线条和草擦掉,又改为下面的样子。)(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并为之鼓掌。)[评:这位小朋友真聪明,风是看不见的,风从左边吹来,草向右边倾斜,这就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 师:(抚摸着该生的头)你是位很会动脑筋的小朋友。从你的画中,我看出了,春风是从这刮向那边的,而且风很轻很轻,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抚摸着小草的脑袋。现在请小朋友跟于老师朗读这首诗。(于老师抑扬顿挫、有感情地领读全诗。)小朋友,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生:小草不怕烧,很勇敢。
生:小草像刘胡兰一样坚强。
师:(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顺手将“顽”写在“强”前边,并在“顽”上加上拼音wán。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正因为这样,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请小朋友朗读这首诗,看谁能背诵出来。[评:对小草生命力的评价,其实是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巧妙结合。](学生认真朗读,老师指名背诵。)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妈妈听?(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请一名小朋友到讲台前)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评:最后教师和学生扮演角色背诵这篇古诗,在背诵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寓教于嬉,寓庄于谐,把教学过程推向了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于老师把课堂教学戏剧化了,把检查跟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了。] 生:妈妈,我今天学了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众笑)[评:教师带着风趣的口吻,表扬这位学生,给这位学生极大的鼓励。]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评:教师故意把作者白居易说成是李白,以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记忆。]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评:教师故意把诗句背得结结巴巴,让学生背出来,这又是一种检查和鼓励方式。]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第四篇:于永正教学思想
于永正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安徽省砀山县师范附属小学李兴举
于永正教育思想的界定。于永正教育思想是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于永正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系列独创经验进行的理论概括,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着的教育思想。它的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是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贡献分不开的。其理论性主要集中在于永正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献中。它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中,他在各种场合的讲演、讲座,则是其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于永正教育思想包含的主要的内容。简单的说,是“一本”、“三观”、“五重”。所谓“一本”是以学生为本;“三观”是“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所谓“五重”即为“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于永正教育思想研究的现状。1999年底,教育部在南京召开“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2000年5月原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在徐州联合召开“于永正教学经验研讨会”;2003年4月在杭州宋城华美学校召开“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会”;2006年3月浙江平湖、2007年3月河南鹤壁、2007年9月山东聊城、2007年10月山东东营都提出“于永正教学思想研讨”。2008年9月安徽省砀山县师范附小,提出“于永正教育思想研讨”。“于永正教育思想”最早是高万同先生提出来的。
以下是我对“于永正教育思想”的几点认识:
一、于永正关于教师成长
1、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
于永正老师童心未泯,一生信奉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只有那些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老师。”他说,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就容易理解孩子。理解是爱的别名。为什么我从来不批评没有考好的孩子?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理解和体贴,因为我读小学时一次考试没考好,老师一句“别难过”的安慰语,至今令我难忘。
于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诫我们要有童心,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足见他的思想并不是纯粹的语文教学思想。他已经走上大学语文,凡是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方面都涉及到了,应该用“于永正教育思想”来涵盖。这里的“教育”是比较宽泛的概念。指于永正关于语文教学、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他本人的成长诸多方面。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我们来分析一下于永正先生是否把他的思想都集中在语文教学方面。
“为什么我从来不批评迟到的学生?因为我认识到迟到了而敢进教室要有了不起的勇气,应当给予赞许。我读小学时迟到了一次,不敢进校,索性选择了逃学!”
“要理解孩子,要有童心。”这是于老师想说的意思。那么他这话时说给谁听的呢?当然是说给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人。因此,我们说,于永正在成长为全国著名特级老师以后,一方面致力于语文教学,另一方面不断反思总结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方方面面,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教育思想。2008年下半年,他获得了“中国教育家”的殊荣,这标志着他的教育思想由渐臻佳境走上成熟。“要有童心,要理解孩子”不仅包含有教育学的知识,还包含着心理学的知识,应该说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实践与一体的经验结晶。
我们不妨再看一个例子:“为什么我对上课偷看课外书的学生十分宽容?因为我上学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的事!工作了,偶然看到胡适的一句话:‘那些上课偷看课外书的人,往往有出息。从此,我对上课偷看课外书的人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有些另眼相看了„„’”
于老师在《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一文中用了好几个例子,旨在告诫老师要有童心,要理解孩子。因此,我们说:于永正不但关心学生成长,同时也很关心教师的成长。
2、应该怎样备课
近几年,我在外地参加了不少会议,接触了不少小学语文教师方面的专家学者。当谈及于永正,他们大都把于永正和语文教学联系起来,并对我提出的“于永正教育思想”很感兴趣。
我说,陶行知可有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可有教育思想,于永正为什么不可以有教育思想呢?难道非等于永正作古以后才可以吗?当我把理由谈出来以后,他们多数都支持研究,这给我很大的精神鼓舞。
说到备课(语文备课),人们自然会说,这当属语文教学。但如果我们从教师的视角来看,它与教师的专业化是紧密相关的,又不属于语文教学,至少不能等于语文教学。它是教师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是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致。
于永正老师2006年在《小学语文教师》第一期《我怎么备课》中说到他为什么要讲备课这一问题。“教了四十多年语文,备了四十多年的课。有些课学生喜欢,老师们喜欢,自己也挺得意。于是,有不少既是夸奖我也是讨教我的话便送到我的耳边:‘于老师,您读课文那么生动,您是怎么练的呀?’‘于老师,这一课我教了几遍了,好多东西我怎么没有发现呢?’‘于老师,您的这些教学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呀?’„„老师们问的,实际是一个问题,即怎样备课。
从上面的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备课是为了学生,可怎样备课却是老师的问题。于老师的《我怎样备课》其主要目的是向老师介绍怎样备课,让更多的教师备好课。这实际上还是老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其对象主要是教师。
3、怎样从优秀教师的经历中吸收教学智慧
于永正是一位语文教学的大师,但他的思想借鉴了许多教育家和当今优秀教师的智慧。
于老师在2006年第5期《小学语文教师》中发表了题为《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的文章。文中,他引用许多例子加以证明。从他对例子掌握情况来看,他很善于总结和借鉴。他从山东的李希贵,吉林的杨巧云,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的李振村,教育专家高林生,龙口实小的孙宝书等多人的经验中得出多读书多写作是学语文的规律。
从这篇文章透露出的信息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于永正教育思想的来源之一是当今优秀教师的经验。而且,吸收的方法是研究实例,从成功的实例中借鉴。
我们的教师要聪明一点,那就是要研究实例。于永正、李吉林、王崧舟、孙双金、靳家彦、窦桂梅等等,都有很多实例。我们去研究吧!
4、怎样看待名师的课
2006年3月,于永正老师在浙江温岭太平小学上了一节习作课。课后于老师说了课,张庆评了课。现在我把于老师的一句话拿出来,大家从中吸取一点东西。这句话是:“希望老师们看我的课不要太注重形式和教学设计,主要看我的课体没体现课改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于老师的话告诉我们什么?这是告诉我们看待名师的课(公开示范课、研究课)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体现没体现课改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所谓课改理念,主要是课标中讲的四个基本理念以及由此而派生的各种新理念。
当然,这个“标准”也是个大框架,会因每个人的经验不同而对事情的认识不同。但有了这个框架,看问题就有了基本准绳,就不致于偏离大方向。
我们今后在评课时,可把于老师的这一点纳入我们的视野。我想这是有用的,实在的。
5、怎样看待古诗文教学
关于古诗文学习,于老师感到遗憾的是他上学时背诵得太少。他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认识到“幼学如漆。小时候背诵的东西,终生不忘,终生受益。”他主张粗知大意,背下来再说。
2006年《语文教学通讯》7—8期上,于老师在《回味教育》上说,“六年中,我给孩子喂的是母乳。”“吮吸母乳长大的人,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遗憾的是,量还是少一些。”这里所说的“母乳”指的就是古诗文,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
我们不少老师认为:领导衡量教师称不称职,有无能力,主要是看你教的学生能不能考得好,因此,只要教出成绩就大功告成。
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个教师要想搞读古诗文方面的尝试,这无疑会有很大困难,因此,在一所学校实践于永正教育思想必定会遇到阻力。我考虑到这一点,在经典古文诵读方面先尝试,然后谨慎实施,以期在实践方面有所突破。
6、怎样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根据2007年《小学语文教师》第四期于永正先生的《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我把于永正的观点总结以下几点:
1、布置写字作业。这里的写字,主要是会默写和写规范。“写”要按规律写,遵循描红、仿影、临贴的顺序进行。
2、布置读书作业。这里的读书,除语文课文外,更重要的是课外书。他认为“读书时主体性的语文作业。”
3、布置背书作业。他认为要教学生背书,背书是最好的作业。
4、要布置作文作业。他认为作文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和读书、背书一样重要的作业。写话、造句、写片断、习作要落到实处,要抓好。写是万万不可少的作业。写日记是很好的作业。
布置作业的能力是教师素养之一。作业量的大小,项目的设置,题目及内容的难易等都要细致考虑。至于这样布置的道路有许多。我们可读一读于老师的这篇文章。
我之所以谈及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我校实践于永正教育思想,这是很具体的事情。借鉴于永正先生的做法可以改善我校的教学现状,还可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我还有一个意思,这就是要说明,仅仅研究于永正的语文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流失。
7、语文教师要学会表达
我们先看于永正先生在《更要学会表达·有感于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的几段话:
“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怎样教语文。我们教语文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课文里写什么,让学生知道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即不但要“得文”。要重视文字的书写,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表达技巧的点拨,要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小学生学了六年语文;字写不好,话说不明,文字不通,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就失职了。
“表的能力来自于读。一要读课文。每篇课文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语言就会有了,语感也就会逐渐形成,表达技巧也会慢慢掌握。二要大量阅读课文外书。课外阅读有时也得朗读。朗读有助于识记。一般地说,书读多了,“意文兼得”了,并在教学中适当进行说,写训练,表达能力的获得是不成问题的。
“一个语文老师能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并能让其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
“为了应该而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它扼杀了兴趣,扼杀了个性,扼杀了天才,可以说遗患无穷!
“语文课上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一个人不读书,是人生的悲哀;一个国家的人不读书,或者读书甚少,是国家的悲哀。”
我为什么这么大块地利用于永正先生的话呢?我想说明一个问题,于永正很关注教师的发展。于永正是搞语文教学的,你完全可以把他的一切都归结到语文语文教学上,但是那样会很糟糕,对研究工作很不利。再说,那样也很牵强附会,把于永正小看了。
于永正现在已经是教育专家,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家。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有独特的经验。“一本”“三观”“五重”就是他的理论基础。“一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三观”就是他的“教师观”、“教学观”和“学生观”。“教师观”指他在教师方面的认识。“教学观”“学生观”依次类比。“五重”指“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重”说到底是一种教育理念,也可以是教育思想。我们用“于永正的教育思想”这一观念来研究于永正,显然涵盖的较全面、较准确。
关于教师的表达问题,于永正有自己的认识,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大声疾呼还唤醒国人。他已经不再是仅停留在语文教学这个界面上了。他把读书、语文教学、口语表达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足见他高瞻远瞩。
8、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成长
于永正老师说:“不能真的让我们的教育变成‘叫育’。法国的卢梭:‘在达到理智年龄之前,孩子不能接受理念,而只能接受形象。’一位教育家说:‘当孩子意识到你是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尊重别人,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求学生和书籍交朋友,教师必须做到手不释卷。如此等等。在教育上,没有什么比活生生的榜样的力量更大,更令人信服的了。”
从这一段话看,当老师的不要高高在上。谁亲近学生谁就能教好学生。这一点,我们做教师的都有感受,都知道这是教育真理。于老师想借他的声明谆谆告诫老师,使大家更深刻感受这一点。他很关注教师的成长,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之所以花这么多笔墨唠唠叨叨地说教师问题,旨在证明一点,于永正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思想、语文教学方法等的研究,没有涵盖于永正思想的主流,他的关于教师的、自己的成长方面与他的语文教学共同构成他思想的主流。只有“于永正教育思想”这一提法才是科学的、全面的。
9、小结
以上八个方面都是于永正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其实,于永正关于教师的论述还有很多。我们应该很好地研究“于永正教育思想”,不要让这一宝贵资源流失。这是我国基础教育上财富,谁忽视了他,谁就是短视而无知。
二、于永正关于自我成长
1、于永正教育思想的三个来源
于永正教育思想:“一本”“三观”“五重”,主要是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理论中汲取营养,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朱熹、俄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美国的杜威、加德纳都对他形成自己的思想产生很多影响。他说:“我们的先人两千多年就提出了‘礼乐射御书’的教育主张,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继承了‘六艺’的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六艺’中就有音乐。尼采说:‘不懂音乐,人生一错误。’音乐有着巨大育人功能。奥地利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主要是因为他重视音乐教育。奥地利的教育法规定,每个年满18岁的公民,必须掌握两种乐器。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既然如此,一个怎么能少了艺术的细胞呢?我是认准了音乐教育的,而且主张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不管有多大困难,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也要落实这一理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于永正教育思想来源于古今中外教育家的理论。
于永正教育思想的第二个来源是他本人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四十多年的教书经验使他认识到教语文和学语文是有规律的,他的正确认识来源于长期的语文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教师解放了手脚,于永正的思想开发。进入九十年代,他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结合自己实践,提出以学生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五重”思想。因此,我们说,于永正教育思想来源于他本人对自己长期从事教育的规律的认识。
第三,于永正在很多场合下讲,他的思想受他小学时的老师的影响,于永正老师在2006年《语文教学通讯》7—8期《回味教育》中说:“感谢我的小学老师,他们给我了我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感谢他们带领我们搞了那么多有趣的活动,玩得那么舒畅,无拘无束;感谢他们留给了我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否则,我不会游泳,不会爬树,不会拉胡琴,不会唱戏,不会打锣鼓,不知道什么叫‘急急风„„四击头’‘凤点头’‘钮丝’,也不会绘画,不会痴迷书法,更不会对大自然如此情有独钟„„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美好的经历,我的精神家园定会荒芜,情感世界定会冷漠,甚至“相当地冷漠。”
于永正在2006.5《小学语文教师》中说:“我是在山东老家读完小学的。1954年夏,小学毕业后才到了徐州。那时,我们山村老师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原生态”的。到了四年级,教语文的张老师还一句一句地领着我们读课文,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到了五、六年级,换了徐老师和白老师,都是串讲,串讲完了,分段、写段意、抄写中心思想。但和张老师一样,多数课文也要求背诵。《开国大典》《铁脚团长》《火烧赤壁》都要求我们背。
“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些一页大楷,写四行小楷。作文都是用毛笔抄写的。”
“值得一提的是,到了高年级,白老师特别重视课外阅读,那时小画书(即连环画)很流行,《新儿女英雄传》《小英雄雨来》,古典四大名著都有画书。看了画书,便想看原著。我读的第一本《三国演义》,似懂非懂地读。遇到“诗曰”“有诗赞之曰”就跳过去。记得读到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时,感到非常失望,大叫写得不好!”
因为书中写的张飞不是“当阳桥上一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和京戏里唱的不一样!后来又读了《水浒传》,则喜欢书中的人物,二则喜欢作者的语言。《水浒传》我读了好几遍。从小就觉得读书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
“读初中一年级时,受到老师的启迪和激励,我萌发了当作家的念头。心中有了梦想,有了憧憬,读书便由兴趣变为一种志趣,成了一种追求,一种自觉。那时,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读报,时间长了,竟一天不读报便像缺失了什么似的——小小年纪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这是我最感谢老师的地方之一。”
“怎样教语文?我的老师告诉我: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因为,语文能力是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
“我正是从我的老师那里,以我在实践中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思索中学会教语文的。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2007年第4期中的《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几段话虽没有直接提到老师对他的教育和影响,但从小学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的作用。
“21世纪五十年代初,我是在山东老家读的小学。那时没有任何家庭作业,寒暑假完全属于自己。初中是在徐州市第七中学读的。那时住校,每晚有两节晚自习,完全是“自”习,做完作业,一切由自己支配,可以看课外书,也可以画。星期天和寒暑假也没有任何作业。那时没有“红”与“专”之争,很自由。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都是写字课。每节课写一张毛笔字,共16个字。开始时仿影——把纸蒙在老师写的字上面描。一年之后临帖,一临临到六年级毕业,从未间断。作文都是用毛笔抄的。老师认为写得好的字,便给画一个红圈,特别号的给画两个圈。我们天天为一个字能得到两个红圈而奋斗。红圈得多了,便乐此不疲。有一篇大字,我竟有两个字得到了双圈,高兴得不得了,寄给了在徐州工作的爸爸,同学中,字写得最好的是梁延生。现在,他的书、画在青岛都颇有名气。
“所以我认为,写字是小学生的必做作业。学写字就是学做人”
读小学时,天天有晨读课,我们都拖着腔唱读。从一年级“唱”到四年级,8本书全能唱出来。到了高年级,因为老师要求严,必须读得字正腔圆。就是这样磨练,在朗读方面,我终生受益匪浅。多数语文老师也要求背诵。《开国大典》和《铁脚团长》至今我还能背。到了高年级,学习条件好了一些,学校有了一部分课外书,老师就让我们读课外书。在小学,读书完全是了解故事情节,关注的是人物命运。到了初中,读书是为了当作家,因此,除了关注人物、故事情节,更多的是关注语言和表达形式。严格地说,到来初中,我才会读书。读书是我成为了一个“好人”;因为我是个公认的“好人”,所以成了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所以我认为,语文课本要读,课外书更要多读。读书是‘主体性’的语文作业。《语文课程标准》提到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是很有道理的’”。
“我真的感谢我的小学老师,感谢他们‘看’着我背诵了那么多的课文。我还感谢我的母亲,从小就教我背古诗。《木兰辞》就是母亲在被窝里教我的。小时候背书太重要了。”
以上是于永正老师载文的片断。本人亲自跟于老师正接触,听他讲小学生活,家庭生活,以及作为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学习。从文章和他本人里沃总结出他教育思想的三个来源,并不是毫无根据的。
总结出于永正教育思想的三个来源,对于我们研究于永正,搞好小学语文教学,推动基础教育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于永正关于读书
1、关于老师的读书问题
2006年《小学语文教师》第一期发表于永正《我怎样备课》一文,有几段话是说教师读书问题的,现引用如下:
“钻研教材的第二部是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一般要朗读四、五遍。对于情感型课文,如《月光曲》《第一次抱母亲》,朗读的遍数还要多。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是不罢休的。随着自己语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情感的不断丰富,多数课文我只读一两遍,便可以进入文中。读三、四遍是为了熟练,尽量不出一点错。范读时出错虽说难免,可以原谅自己,学生也会谅解老师,但我总觉得不应该,哪怕读错了一点点,我也会感到不安。朗读时钻研教材最重要的一环。朗读时活的,是跃出纸外,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备课时,我力求把课文读“活”。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听了不潸然泪下;朗读《小稻秧脱险记》,小朋友听了没有手舞足蹈;朗读《桂林山水》学生听了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便认为范读失败,因为我没有把文章读活。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不是一半,是一大半!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老师的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甚至超过老师。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学生朗读水平出众。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
“我有读书读报的习惯,喜欢读书、报、杂志,这对我来说也是备课。谁也说不定哪块云彩会下雨。”
《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7—8期,于永正老师在《关于上课》中说:“旧书不厌百回读。书是读出来的。凡是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会细细地去读。老师读出味二来,才能教出味儿来。学生读出味儿来,才能获得读书的乐趣,才能逐渐喜欢读书、会读书。” 在《于永正老师给新老师的贴心建议》里,他说:“要经常读——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到工作中去。建议你做读书笔记,把名言名句记下来。”
在《更要学会表达》一文中,他又说:“语文课上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一个人不读书,是人生的悲哀;一个国家的人不读书或读书很少是国家的悲哀。”
于永正老师说:“老师也要重积累。”(《于永正文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第180页。)于老师对读书的认识很深刻很实在。他以自己的经历谆谆告诫老师要重视读书。这里的老师,既有课内也有课外,既有自由读也有朗读。我认为他的意思有三个,一是作为教师,要广泛阅读,要具有丰富的知识。二是教学用的读,读懂读深读出独特的见解,这是对教材的读。再一个就是范读,要有广播员那样的水平。三是把读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要经常读,形成习惯。
关于第三点,我们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出来。《于永正文集》《处处留心皆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直到现在,出差第一件事,是在提包里放一本书和一本字典。书是我的须臾不可缺的伙伴。每天晚上睡觉前,先坐在床上看会书儿,午前睡觉也是的。什么时候看得眼皮打架了,便‘顺其自然’——睡!有几次,竟‘自然’的坐着睡着了。
不光看书,报纸、杂志都看。一次,我在火车上捡到一张报纸,看完了,装进包里了。同行的朋友不解,怎么烂报纸都拾?是不是准备卖的?我告诉他,那上面有篇好文章,打算回家把它剪下来。朋友说:“看来,处处留心皆语文”,《于永正文集》P119《语文教师应当是个语言医生》中说:“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说话,说得不好,从不讥讽,使羞于表达的学生也敢于发言。改作文时,连给错字打的“×”,也是小小的,而且总是打在字的下面,生怕刺伤了我们的自尊心,打掉了我们的自信心似的。”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读书、写作、说话等都一样,要注意心理影响。
2、关于教师素养
要当一个好老师,除了会教书,还要会教育学生,这里的教育主要指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做。在这方面,于老师也有不少见解。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他之所以关注这方面的目的和意义,进而研究他的思想教育。
于永正在《教学反思集》中写道:“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队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这段话表明,于永正老师希望大家要不断总结教育经验,写好反思,经常坚持写反思是老师的基本素质,于老师在这方面有经历、有体会,也有见解。
于永正教育思想断想
于永正,山东莱阳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帖的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教育部人事司丁焰司长说:“于永正是一面旗帜,一个榜样。”
于永正是当代能把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课上得同样精彩的为数不多的特级教师之一。
一、于永正与砀师附小
徐州与砀山相距很近,历史上就有广泛的联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两地的交流更加广泛。九十年代,砀山县教育局多次组织教师去徐州听课,取得了许多素质教育的经验。于永正老师原在徐州市大马路小学任教,调到古楼区教育局教研室后接触了砀山县教育局的领导。后来,于老师被请到砀师附小作课,讲学,与附小领导熟识。再后来,他担任了附小的名誉校长,收王公权、李荣、李秀荣、彭凤鸣四位年轻教师为徒,与附小的联系便广泛起来。从1997年以后,他每年都要到砀师附小作课讲学,一两次,个别年份多达五六次。这给附小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二、为什么提“一本”而不提“三本”
2000年5月,原江苏省教委基础教育办公室和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在徐州联合召开了“于永正教学经验研讨会”,会上集中研究讨论了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概括总结了于老师的“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特色,对于永正教学观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时隔八年,回头看一看我们以前的认识,在准确性上还是不够的。纵观于永正的语文教学实践,联系到新《课程标准》,我们认为以学生为本才是于永正教育思想的核心,而读书是他教学的手段和方法。
“读书”和“创新”是对学生来讲的,“以学生为本”是对教师来讲,层面不一致。“本”是什么?是本源,是根。“三本”淡化了本源,不利于我们认识和研究于永正教育思想。不如只提“以学生为本”。这样可以把于永正的教育思想更集中更明晰的表现出来。
“以学生为本”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1)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而语文学科的最基本的学科理念是以人为本。(2)新课程的建构着眼于人的发展。新《课程标准》自始自终也是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的。为此,我们把于永正的教育思想总结为“一本”(“以学生为本”)、“五重”(“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三、于永正教育思想的在三个来源
1、四十多年的教书经历使他认识到教语文和学语文是有规律的。他的正确认识来源于长期的语文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教师解放了手脚,于永正的思想开放了。进入九十年代,他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一本”“五重”的教育思想(原是“三本”、“五重”)。
2、于永正是个文化人,是个读书人,他从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那里吸取营养。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朱熹、俄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美国的杜威、加德纳等的论著,他都认真研究过,思考过。譬如,在音乐教育方面,他说:“我们的先人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主张,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继承了‘六艺’的传统,并将它发扬光大。‘六艺’中就有音乐。尼采说:‘不懂音乐,人生一错误。’音乐有着巨大育人功能。奥地利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主要因为它重视音乐教育。奥地利的教育法规定,每个年满18岁的公民,必须掌握两条种乐器。李政道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既然如此,一个人怎么能少了艺术细胞呢?我是认准了音乐教育的,而且主张每个学生学会一种乐器。不管有多大困难,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也要落实这一理念。”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广泛地阅读也是于永正教育思想的来源之一。
3、于永正多次提到他的小学老师对他的影响,他说是从他的老师那里受到启发,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的。
四、为什么提“于永正教育思想”而不延用“于永正语文教学思想”
几年来,我们通过和于永正交流,并对各地研究于永正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和思考,发现于永正的教育思想并不局限在教学上。“教学”一词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不能涵盖于永正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自身成长方面的内容。“教育”,一词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我们觉得提“于永正教育思想”才比较准确。
五、什么是于永正教育思想
于永正教育思想是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于永正长期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系列独创经验进行的理论概括,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着的教育思想。它的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是与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的贡献分不开的。于永正教育思想的理论性主要集中在于永正的著作和发表的文献中,它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他的课堂教学中。他在各种场合的讲演讲座则是其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六、研究于永正教育思想有什么意义
1、能推动我校乃至我县教育科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丰富基础教育理论,使我校教师在教学上从经验描述层次实现理论上的深化和完善。
2、能够加快我校科研成果的总结、升华进程,培养和锻炼一批科研型教师,为把我校营造成一个科研型学校作人力准备。
3、能促进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更新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观念。
4、能促进我校语文教学法的改革,使于永正教育思想得以传播和实践。
5、能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
6、会议筹备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对我校文化建设、硬件设施建设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七、怎样实践于永正教育思想
一学于永正,树宗旨,学生为本记在胸;
二学于永正,教学生,莫忘读书和“五重”;
三学于永正,备好课,隐显两备练真功;
四学于永正,上好课,扎扎实实好教风;
五学于永正,课堂上,要有师生朗读声;
六学于永正,作文课,社会搬进课堂中;
七学于永正,写好字,打下扎实基本功;
八学于永正,设表演,走进文本趣味浓;
九学于永正,设作业,学生发展为准绳;
十学于永正,会音乐,吹拉弹唱乐无穷
第五篇:于永正教学实录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于永正
教育案例
于老师教学古诗《草》,进入复习阶段。
师:小朋友,回到家里,谁愿意把新学的古诗《草》背给妈妈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好,现在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好吗?想想回到家里该怎么说?
生:妈妈,我今天学习一首古诗,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生背诵)我的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师:谁愿意回家背给哥哥听?(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生答《草》)弟弟,这首诗我也学过。他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白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哎,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记性好,谢谢你。(众笑)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生到前面)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您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生答背《草》)
师:草?那么多花儿不写,为什么写草啊?
生:因为草有一种顽强的精神,野火把它的叶子烧死了,可是第二年春天,它又长出了新芽。
师:哦,我明白了。你背吧。(生背)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叶子黄了,干枯了;荣,就是茂盛。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笑)
[记者感悟]
这个教学片段受到了华东师大李伯棠教授的高度称赞,已经成为于老师教学中的经典片段。笔者认为这一教学环节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富有情趣!于老师匠心独运,一会儿变成妈妈,一会儿变成哥哥,一会儿又变成奶奶,把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教学环节通过角色换演绎得曲折有致、情趣盎然。尤其是能过耳朵有点聋的奶奶,巧妙地引导学生准确说出了诗意,强化了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肯定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鲜明的印记。可见,情趣犹如教学的润滑剂,它让课堂变得生机盎然,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