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时间:2019-05-13 00:27: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问题驱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问题驱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第一篇:“问题驱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问题驱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

摘要:课堂是学科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阵地。文章强调以问题为纽带组织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思考走出教室。通过“混合气体的检验”复习案例,对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及问题设计的常用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设计;教学效率;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教学问题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恰当、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形成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

许多教育学者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由来已久,但是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提高并没有取得令人兴奋的效果。通过学者们的研究资料和笔者对课堂的观察,觉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大致存在如下不足:

①滥而无效的问题多:什么都要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上师生互动,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思维水平。

②问题缺乏逻辑性: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问题设置的随意性大,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链接和过渡,思维跳跃,东拉西扯,偏离主题。

③问题缺乏互动性:问题对应的面积小,往往只顾及学习较好的学生,很少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且陶醉于学生能答出正确答案,失去了问题的信息反馈作用。

④问题缺乏明确性:问题组织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无论教师怎么点拨、启发,学生就是无法回答。

⑤问题缺乏层次性:对较难的问题没有铺设好台阶,或者说没有对问题进行分解,学生一时无法回答。

⑥问题缺乏思考性: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⑦问题缺少评价:学生应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疑问不理不睬。

⑧问题缺少发散: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不能灵活应变,不会借此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述诸多的不足同时也在敲醒笔者,作为一线教师,虽然不能所有问题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如果将那些肤浅、平庸的问题,再配以单调的呈现方式,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深深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笔者通过“混合气体的检验”这一节复习课案例,将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及问题设计的常用方法进行阐述。

二、实验探究专题之――“混合气体的检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设计了很多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所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要比较充裕。混合气体的检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装置的连接顺序更是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笔者设计的思路结构如图1。

三、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

学习总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总是与学习伴行。精彩而又高效的课堂,无不是围绕问题而展开。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要关注如下几点:

①全面性

课堂教学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应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讨论中。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分层次,做到难易结合。在“混合气体的检验”这一节课,笔者设计的问题首先要学生解决单一气体的检验(面向全体学生),再解决两种混合气体的检验和净化(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学生自主一步步对知识进行延伸,混合气体检验的基本思路也就顺理成章的形成。

②启发性

课堂上,任何问题都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于问题有一定的兴趣。笔者认为启发性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关注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设计启发性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创造学习的最佳情境,使其思维处于激发状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本节课中,笔者针对气体检验出现的先后顺序,设计了2个小问题(图2),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理解透彻混合气体的检验中为何要先检验水。

③层次性

初中化学课堂是由若干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以此来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能力得到迁移。所以教师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去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本节课中,笔者采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把有一定难度的气体检验先后顺序问题通过分解成几个互相联系的小问题(图3),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设置问题链,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重难点,从而突破难点。

④针对性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问题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问题的设置必须选择在重要的知识点的衔接处,或是重点、难点的关键之处,以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学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巩固所学的新知。

四、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常用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用心谋划教学过程,更要依据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创设各种课堂教学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功能,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①利用生活素材进行问题设计。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让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个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重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笔者是通过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来设计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由趣生疑,由疑燃思,进而探索答案。

②利用主要知识内容,通过比较设计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取内容,通过比较设计出问题,是教师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精心挑选近5年中考题覆盖基础知识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比较设?出典型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入分析、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笔者认为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不同方法的相同本质;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接受知识的先后顺序,以求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③利用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变式设计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变式设计出问题,是学生突破本节课学习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变式型问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而采用原创和改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化学问题的开发,充分体现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实际,从而真正培养和评价学生三维目标的水平。

五、结语

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依托教学内容,并基于学情进行改造,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呈现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是线,问题便是珠子,如何串得恰当、串得漂亮,需要教师的一番匠心。教师只有充分重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第二篇: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第三篇:加强中华经典诵读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加强中华经典诵读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泗洪县曹庙中心小学 陈启国

摘要:中华古诗文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影响深远,这项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老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中华经典诵读兴趣和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学生获得更加切实有效的诵读感受,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本文将从如何更好地加强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的指导,促进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探究。

关键词:中华经典 诵读 核心素养

“诗辅教化”,是中国自古以来经典诵读传统的价值所在。今天,我们提出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在于培养个性健全的人,让学生在将来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人生。经典诵读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情感,特别是使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知道我们是从何而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是学生形成基本素养的需要。我们应加强中华经典诵读,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今天,我以本校为例,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加强中华经典诵读来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1.用经典丰富校园文化。为了配合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我们精心布置校园的环境,让校园每一片风景,每一个角落,都点缀着人文景观,弥漫着浓郁的书香,使学生走进校园到处都可以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冶。教学楼每层楼的主过道、走廊墙壁上悬挂张贴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古诗文配画、经典词句以及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标语,成为散发浓郁人文气息的书香走廊。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经典诵读乐园”和“经典知识角”,内容是展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包括古诗文书画展、经典诵读手抄报等等。另外,学校还划设专门的阅读区域,将“阅读长廊”和“瞻园”设定为读书区域,每天中午12:00—1:30为诵读时间,在该区域内只能安静读书,其他学生不得进入。

2.用经典丰富学生生活。在我校,经典诵读已经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时段,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第一,每天晨读的时间,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并要求中高年级学生将诵读的内容抄在“诗词欣赏与积累”本子上,并简要地改写成现代文;第二,利用每天放学的机会,学生在行进中边诵读边离开学校,这已成为我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第三,校园广播站开设 “美文欣赏”栏目,每天上午、下午课前播送5分钟经典美文和学生读书体会。另外,学校每月举行一次“诵读竞赛”;每学期举行一次“诵读状元赛”。

二、培养广泛的诵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诵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诵读的持久性,提高诵读兴趣。特别是对于初学阅读的学生,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诵读动机。培养学生广泛的诵读读兴趣,教师要做到“三会”――会

推荐诵读内容、会讲故事、会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推荐诵读内容。考虑不同年段小学生诵读的一般特点,推荐学生喜欢读应该读的内容。低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识字也较少,以注音诗文为主,我们推荐了《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在阅读内容要求上便比低年级上了一个档次,可推荐《增广贤文》、《笠翁对韵》,儿童小说如《草房子》,较适合儿童的经典小说如《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可增加《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教师和家长在向儿童推荐和介绍课外读物时,应充分考虑到读物的情趣性,“寓教于乐”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文情感的熏陶,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2.会讲故事。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内容,对诵读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诵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在中华经典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故事,老师可以有选择地讲给学生听。学生一听到老师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三、加强诵读方法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为了切实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当积极地教给学生一些诵读中华经典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这里的诵读包括

朗读、背诵、阅读。朗读就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响亮的口头语言;背诵是指凭借记忆念出读过的文章词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阅读是指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诵读方法会对读书速度及读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对待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诵读方法。

1.有针对性地指导诵读。对于内容较长,不利于背诵,也无须背诵的内容,我们要求学生以响亮的语言读出来就可以了,它能训练语音,再现文字情境,加深理解,培养记忆力。对于内容较短的经典诗文,利于背诵且要求背诵的,我们就指导学生背诵,背诵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长期训练可以开发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对于较长的经典著作,且学生很难背诵的,我们提倡阅读。在阅读时掌握“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方法。“浏览”即在读书时,对文章的次要部分一目双行,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不需细嚼慢咽、品滋品味,这样省出时间可在重点部分多下功夫;“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即博览群书,不仅要读作文书,还要读科学书、童话书、故事书等,而且要掌握书中文章的主要内容;而“速读”是指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做到眼到、心到,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

2.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做记号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文字内容,增强记忆效果,还便于今后查找、运用有关知识。至于在什么地方做记号,可以因人因文而异,不必强求一致。但是,就每个学生而言,他所使用的符号必须前后一致,以便今后查找。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时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

3.指导诵读运用迁移。读书不能傻读、呆记,要引导学生把诵读中获得的思想,智慧和语言化作自己的血肉,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练笔中去,从而在运用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这一点很难,需要教师不断的鼓励,不断的引导,要善于发现学生诵读、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闪光点,让学生在鼓励声中不断学会运用。

总之,加强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华经典诵读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推动了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且使得学校的声誉蒸蒸日上,书香校园品位得到很好的提升。接下来,我们仍将经典诵读活动扎实开展下去,让校园弥漫书香,浸润学生心灵;让经典陪伴学生成长,润泽金色童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第四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对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本次国培学习,我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

学科核心素养是具有学科特色的素养。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变化守恒”、“宏微结合”、”实验与探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

基于初中化学的性质和教育目标,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1、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2、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

3、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的特有语言,所以会认识化学符号,会用化学符号表征物质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手段,科学的本质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化学家研究化学的方法,也是化学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和学习方式,所以”实验与探究”是初中化学的又一核心素养之一。

另外由于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也放在重要的位置。

第五篇:化学课堂核心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

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下载“问题驱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问题驱动”促进化学核心素养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通过本次网络研修,我对核心素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下面我就结合初中化学谈一下我的一些理解: 我认为,......

    发展核心素养

    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树立为未来而教的意识 ——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心得 2016年6月27日——2016年7月6日,有幸到河南师范大学参加了“2016年郑州市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培......

    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分层教学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燎原中学王淑艳 2016年,北京大学徐凯文博士调查发现,30.4%的北大新生厌恶学习,存在“价值观缺失导致的空心病”。北大这个样,其他学校学......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这份核心素养可是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哦。 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合集)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文化基础: 人文底蕴:1、人文积淀2、人文情怀、3、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 1、理性思维2、批判精神3、勇于探究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近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火遍教育界,铺满博客圈,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教师也“闻声赶来”,今天也一睹“核心素养”的芳容。很庆幸的是,不......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范文大全

    浅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一、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刻不容缓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的灵魂,体现了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化学知识是在社会生活中发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