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语文阅读情况调查研究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语文诵读情况调查研究
张爱英
201227080023
当今经济的迅速发展,阅读能力已成为人们之间展开竞争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高水平的阅读能力,是各个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同时背诵优秀古诗文240篇等。为了全面了解我校高二学生的古诗文背诵和课外阅读情况,我设计了如下调查问卷,以期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合理的参考。发放问卷110份,实际有用100份。
一、学生古诗文背诵情况调查问卷:(1)问卷内容。
1、你喜欢背诵古诗文吗?()
A、喜欢(31%)B、一般(41%)C、不太喜欢(18%)
2、你会主动背诵古诗文吗?()
A、主动背诵(22%)B、不太主动背诵(48%)C、不主动背诵(30%)
3、你背诵古诗文的目的是什么?()
A、吸收传统文化精华(16%)B、为了提高学习素养,让自己终生受益(20%)C、自己的兴趣爱好(23%)D、老师要求的,为了应付考试(41%)
4、你认为背诵古诗文对写作和生活有无益处?()
A、大有益处(40%)B、有些益处(52%)C、没有益处(8%)
5、你认为自己背诵古诗文的最佳时间是?()
A、早读课上(30%)B、平日课上(41%)C、晚上在家(20%)D、随便(9%)
6、你喜欢哪种体裁的古诗文?(可多选)A、诗词曲赋(39%)B、人物传记(15%)C、史记轶闻(16%)D、经典美文(30%)
7、你的古诗文的背诵情况是()
A、1-50篇(46%)B、50-100篇(29%)C、100-150篇(15%)D、大于150篇(10%)
8、你背诵古诗文的方式是什么?()
A、熟读记忆(42%)B、理解记忆(38%)C、死记硬背(20%)
9、对你来说古诗文背诵最大的难点是?()
A、不懂字词句的含义(31%)B、不懂古诗文语法(35%)C、不理解古人的C、不喜欢(10%)观点态度(28%)D、其他(6%)
10、你是否会主动积累古诗文名句?()A、经常会(10%)B、老师提醒下会(30%)C、偶尔会(45%)D、从来不会(15%)
11、语文老师是否会向你介绍一些古诗文的背诵积累方法?()
A、经常介绍(26%)B、有时介绍(33%)
C、很少介绍(41%)
12、语文老师向你介绍古诗文背诵方法有无必要?()A、非常必要(53%)B、较有必要(36%)C、无必要(11%)
13、对古诗文的学习,经常进行复习有用吗?()
A、很有用(48%)B、较有用(33%)C、有点用(10%)D、没用(9%)
14、如果老师没有要求你对背诵过的古诗文进行复习,你会主动这样做吗?()
A、经常会(18%)B、有时会(27%)C、很少会(40%)D、不会(15%)
15、你背诵古诗文的感觉如何?()
A、非常困难(23%)B、比较困难(40%)C、较容易(26%)D、容易(11%)
16、对于学过的古诗文你记的怎么样?()
A、很牢(15%)B、比较牢(36%)C、记不牢(43%)D、根本记不住(6%)
17、平时语文考试中,默写部分是否合格?()
A、全部合格(16%)B、多数合格(37%)C、少数合格(37%)D、从不合格(16%)
18、你对语文老师的古诗文教学有何建议?
学生普遍的建议是:老师要讲的更加生动,有趣味;老师应多让学生在课堂上翻译、背诵;老师应多找一些可行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老师应多结合实际来讲解,以便于学生理解。(2)问卷分析。
1、问卷结果述评。
①学生对背诵古诗文的兴趣并不高,主动去背诵的更是少数。但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古诗文的背诵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他们还缺少必要的学习动力。他们只是很理智的把古诗文的背诵当作应试的需要,而真正出于热爱古诗文,希望通过古诗文提高自己文化素养的学生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于古诗文学习价值认识不清。
②学生古诗文的背诵数量远远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240首,多数学生所能背下来的仅在100首之内。调查显示,之所以出现这样不容乐观的结果,首先在于学生背诵方式不够合理,多数学生还停留在熟读记忆和死记硬背上,真正做到理解记忆的是很少的。其次,在他们记忆最为好的时间段上,早自习时间却太短,仅为二十分钟;课堂上这段黄金时间,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做到自始至终的高度集中。再次,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古诗文的背诵确实存在难度,由于古人生活时代距今较远,学生对于一些字、词、句和语法都不能够轻易掌握,光学这些东西就能够占据掉学生很大部分时间,更不用说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了。最后,老师对于学生古诗文背诵的指导并不够,致使许多学生找不到好的方法,背诵效率低下。
③调查显示,经常复习对掌握古诗文是很有用的,只是学生们主动复习的时候很少,致使他们在掌握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淡忘,这一现象在学生背诵默写这部分上就有很明确的体现。
2、调查反思及对策:
①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古诗文,才能确保学生古诗文背诵效率的提高。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首先老师应有热情,有一定的古典人文情怀。不论是板书,还是朗读都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古典文学氛围,使学生能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之下,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这需要老师要不断扎实自己的基本功,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多媒体的运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的好方法。有时老师苦口婆心的讲解,并不如结合多媒体讲授的效果好。比如鉴赏《雨霖铃》,播放一首根据这首词改编的歌曲,会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词人内心深处的那种别离愁绪。再次,班级、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古诗文的诵读或是鉴赏活动,形式尽可量的多样化,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出发点,尽可量的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老师应多多鼓励,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成就感,这样学生学习古诗文,背诵古诗文的热情也会高涨。
②学生古诗文的背诵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语文老师应多加强学生诵读的指导。古诗文都有一定的韵律、节奏感,如果能找准其中的韵律、节奏,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诵读中他们就可以深入体会到文章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情感,走入作者所营造的那个诗意世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这样学生学习古诗文、记忆古诗文都会轻松不少,而且这样的学习会使他们记忆的更加深刻。
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1)问卷内容。
1、阅读兴趣是()
A、浓厚,十分喜欢(21%)B、一般,有点喜欢(43%)C、较低,偶尔阅读(31%)D、很低,几乎不读(5%)
2、阅读的目的是()A、扩大知识面(28%)B、提高语文成绩(39%)C、个人兴趣爱好(23%)D、娱乐消遣(10%)
3、你是如何获得阅读书籍的()
A、自己买(24%)B、父母藏书(10%)C、跟同学借(46%)D、上网阅览(20%)
4、你在课外阅读中所采取的方式()
A、精读(20%)B、略读(31%)C、浏览(15%)D、边读边做其他事情(7%)E、综合运用几种阅读方式(26%)
5、阅读笔记()
A、经常做(23%)B、偶尔做(44%)C、想做但没有时间(16%)D、不做(17%)
6、阅读时间()
A、平时课间(23%)B、周末(12%)C、节假日(22%)D、有空才读(43%)
7、每天阅读时间()
A、一小时以上(22%)B、半小时(44%)C、少于半小时(24%)D、不阅读(10%)
8、你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吗?()
A、非常希望(42%)B、比较希望(43%)C、无所谓(10%)D、没必要(5%)
9、影响你课外阅读的原因()
A、负担过重,没有时间(47%)B、老师没有要求(12%)C、没有书籍来源(34%)D、自己不感兴趣(7%)
10、父母老师对你课外阅读的态度()
A、非常支持(40%)B、支持,但以学业为重(50%)C、无所谓(8%)D、不支持(2%)
11、老师是否向你推荐课外书()
A、经常推荐(14%)B、有时推荐(68%)C、不推荐(18%)
12、老师是否会给你阅读指导()
A、经常会(11%)B、偶尔会(45%)C、没有(44%)
13、你一学期课外阅读的数量是()
A、10本以上(8%)B、5-10本(15%)C、0-5本(53%)D、没有阅读(24%)
14、你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书籍()
A、中外名著、经典(15%)B、科幻类小说(19%)C、各类杂志、报纸(24%)
D、武侠小说(20%)
E、世界奇闻(5%)
F、卡通、漫画(10%)
G、网络小说(6%)
H、各学科课外辅导书(1%)
15、以下是《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文学书目,把你已经阅读的书目打√
A、《论语》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巴黎圣母院》 E、《子夜》 F、《普希金诗选》 G、《雷雨》 H、《歌德谈话录 》 I、《谈美 书简》 J、《哈姆莱特》 K、《堂*吉诃德》 L、《呐喊》 M、《围城》 N、《女神》 O、《欧也尼* 葛朗台》 P、《匹克威克外传》 Q、《复活》 R、《老人与海》 S、《泰戈尔诗选》 T、《家》
结果是,学生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家》占多数。全部阅读的同学人数较少。
16、你最喜欢的古今中外作家的名字(至少写出三位)
学生喜欢的前十位位作家的名字:老舍、巴金、郭敬明、韩寒、曹文轩、雨果、冰心、明晓溪、朱自清、莫泊桑。(2)问卷分析。
1、问卷结果述评。
①大多数的学生是喜欢课外阅读的,但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足,真正处于喜欢去读课外书的同学还是少数。学生的课外阅读带有很大的功利色彩,“提高语文成绩”成为很多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动力。
②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阅读采取的是略读、浏览的方式,真正潜下心来精读的时候很少。这表现在学生阅读笔记的随意性上,很少的学生能坚持写读书摘抄,进行阅读的圈点批注,更不用说从文章的整体出发,谈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了。
③阅读时间不足。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也是很难保证的,而且学生的阅读时间安排的很随意,没有计划性。造成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的很大原因在于,学生的课业负担实在过重,而且有时候家长们以学业为重的观念,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不务正业”。由于没有足够的课外阅读时间,学生的阅读量也就很难保障,一学期下来能读过五六本书的学生已算不错。
④学校、老师并没有成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推动力。在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原因中,有34%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阅读的资源,但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也确实有,只不过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首先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与学生借阅时间是有冲突的,而且图书馆里的书过于陈旧,篇目也不够齐全,这是造成学生阅读资源不足的一大原因。其次老师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足够的重视,推荐书目比较少,给予学生阅读指导的时候也较少。
⑤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集中在各类杂志、报纸,武侠、科幻、言情小说上,对文学名著的关注度不高。由此可见学生们的阅读,大多的时候只是为了阅读情节,满足于自己的猎奇消遣心理。这样的阅读心理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真正提高。
2、调查反思及对策。
①强化学习动机,激发阅读兴趣。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本身的价值,产生阅读需要,激发阅读兴趣,从而主动阅读。我们应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利用一切形式,包括班会、校会、校园报刊等宣传阅读的好处。这其中语文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语文老师应首先加强阅读,真正的读进去,读出东西来,将打动自己的东西与学生相互交流,感染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②鉴于学生阅读时间不足,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将课外的东西积极引入课堂,这本身也是对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丰富。上课的前五分钟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他们最近看过的书的主要内容,让他们说一点最为触动他们内心的故事,老师适时补充、拓展。或者再慷慨一些,我们每周可以拿出一到两节的语文课专门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教室来,当堂指导学生阅读,与学生亲密交流。不光是老师与学生需要交流,学生与学生也可以积极交流。老师可以每次在阅读会的时候,安排两到三个同学到讲台前来做读书报告活动,其余学生认真听,并积极回应。这样的读书形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这方面我们最主要做好读书笔记的工作,其实这项工作,我们从小学就开展,直到高中也还在进行,但是很多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作文水平也还是那样,于是这项工作惹起了很多学生的反感。其实,很多学生感觉读书笔记没有作用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去做。交给老师的读书笔记,就是简单的把好词好段一抄就完事了,更有甚者他抄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动脑筋,只是在机械的抄写而已。优秀的读书笔记,应该经过自己的思索,有自己的深刻体悟,而且还是付诸于纸笔的语言文字。所以今后我们语文老师在推进学生的课外读书活动时,应把培养学生写作高质量的读书笔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④以写作带动阅读,促进阅读。两周一次的作文也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大好机会。挑选一些写的不错的作文,尤其是那些引用了课外例子的作文,积极肯定,大力鼓励,使学生不断找到成就感;同时也能够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榜样,从而推动学生放远语文学习的目光,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充实自己的作文内容。
三、总结。
我校学生的语文阅读情况不容乐观,远远没有达到语文课标的要求,本着培养学生高品质的文化素养出发,我们要积极推动学生古诗文的背诵以及课外的阅读。这一是一项长远的工作,它需要我们老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从自身出发,自己先做好榜样,自己读进去,背出来,这样学生才能读起来。
第二篇: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学高二(下)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9分)
《诗经》和《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在先秦时期即逐渐沉淀成为具有文化与文学双重特质的经典。到汉代以后,《诗》与《骚》成为文人士子的必读之书。在安身立命和文章写作等多方面,历代文人对《诗》《骚》进行了独 特的解读和接受,由此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意义阐释系统——“诗骚传统”。从这一角度来说,《诗》《骚》 的源头性和经典化,是其成为“传统”和典范的内在原因。
《诗》《骚》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但又构成互补关系的文化类型。《诗》是周代礼乐文化的产物,《周颂》和《大雅》,均是礼乐制度的表征形式。而《小雅》中的大部分及《国风》之全部则是因对现实的关注与讽谏的功能而进入《诗》文本。《骚》为南楚文化所孕育,完全呈现了个体生命的体验,充满了对现实的质疑和探索,充满了悲剧性与崇高感。综合来看,《诗》是对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撑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正是基于以上原因,二者比肩互补,具备了源头的气质和个性。
“诗骚传统”形成中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诗》《骚》的经典化。事实上,《诗》的经典化从《诗》文本的结集过程中就开始了。《诗》文本的编成经历了数次和较长的时间跨度,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精神与诗学思想。《诗》 文本的结集过程本身就是其多重性意义结构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诗》经典化的过程。
春秋时期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使《诗》成为士大夫君子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在时人观念中,《诗》与《书》、《礼》、《乐》一样,是德义所在,是治国修身的根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外交场合的赋《诗》言志、歌《诗》 观志、引《诗》足志活动,使《诗》进一步具备了礼仪的、政治的、哲学的、伦理的、预言的等多重阐释可能性。
《诗》文本变得空前的重要,成为春秋世族文化身份和君子“风雅”的代名词。加之孔子以《诗》为教,以《诗》 兴、观、群、怨,《诗》的文化意义趋于最大化,成为征引、取资的文化资源。这标志着《诗》已被经典化了,正式成为一种代表着社会公共文化理念的经典。
与《诗》不同,《骚》的经典化完全是因为屈原自身的独特遭际、《离骚》所创造的“发
老人开出条件:一个独门独院,只和你单线联系;要什么材料你们得供应什么材料;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不对。我要的是酸枣木。这是牛犄角枣木。马馆长一摸后脖颈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顺义、平谷、密云三不管的地方,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
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你们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下半截还留在山上。我要的是:坐地棵。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为图省劲,他们锯的是树的上半截?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一根根木棒一头沉下,一头翘起,露出水面。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
七七满四十九天,在焦庄户村东的歪驼山半山坡,纪念会如期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当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各处的代表,平西代表、威县代表、盘山代表等,还有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员。
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哇!原来只是一只小马凳。马凳身高一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却分别往八个方向伸展着。横拉竖扯冰裂纹结构,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左观右瞅看不见榫眼。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和紫荆条花香。
马馆长从与会者的眼神中读出,有人看出门道,有人不明就里。他指着马凳讲解,这小小的马凳,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钉马掌师傅用肩膀之力,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马蹄,剔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想当年,冀东几百匹战马在东八县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就是多亏了这样一只小小的马凳。
马凳不怕风吹日晒,霜冻雨淋。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你无论将马凳或远或近,或高或低地扔出去,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坡,不管马凳几经翻滚腾挪,它落在地上时,有如灵猫空中打旋儿,最后总是三条腿着地,不翻不滚不倒。
马馆长当场演示,将马凳几次远远往不同方向、不同地势抛出去,马凳还真是如附了魂,着了魔,注入定力一般,无论如何飞翔,最后总是稳稳“栽”在地上。
有人问,现在,可以宣布马凳收藏了吧?
话音刚落,老人提着十八磅大锤闪亮登场。说了声:慢!还有最后一道活没完呢。老人左手持二分半凿子,右手持斧,往那本无缝隙紧致的榫眼正中生生开出一道黑缝,然后从口中衔着的三枚木楔取出一枚,插立于黑缝之中。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
度性设计。为什么加上“暂行”两字?一是因为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有空间;二是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摘编自李心萍《收寄快递更快更安全》)
材料二:
《条例》明确指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收寄快件,应当对寄件人身份进行查验,并登记身份信息。寄件人拒绝提供身份信息或者提供身份信息不实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不得收寄。
在泄露寄件人隐私方面,除有关部门依照法律对快件进行检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非法检查他人快件。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出售、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快递服务过程中知悉的用户信息,情节严重的最高处10万元罚款。
(摘编自《快递新规正式实施:这几点一定要警惕》)
材料三:
2018年5月1日起,新公布的《快递暂行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如今《条例》施行已有几天,“送货上门”落实情况不一,快递员直投快递柜或者放在门卫处等现象仍然比较常见。
正因为快递公司和快递员在末端服务上有很多困扰,国家也鼓励“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要多样化。《条例》明确,鼓励多个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共享末端服务设施,为用户提供便捷、多样化的快递末端服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条例》已经出台,但有关部门还需要制订更加详细的实施细则,通过立法规定包裹送货上门,从而倒逼快递末端服务精细化。此外,快递企业应该加强行业自律,加强对快递加盟商以及快递员的沟通与管理,才能真正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摘编自《快递新规5月1日起实施 包裹送货上门仍难全面落实》)材料四: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出台和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与俄、蒙之间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边境地区贸易合作呈现出发展势头好、增长快和潜力大等特点,同时第三方物流需求在未来也将急剧扩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往往需要将所有资源投入到核心的业务以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果和效率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尤其是有全球采购和销售需求的制造业企业将其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企业,给跨境物流行
较多见,有待整改。
D.现代物流产业受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技术等产业的影响,不受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影响。
9.从材料四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6分)
四、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共19分)
王晞,字叔朗。幼而孝谨,淹雅有器度,好学不倦,美容仪,有风则。魏末,随母兄东适海隅。母终后,仍属迁邺。遨游巩洛,悦其山水,浩然有终焉之志。
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兼常山公演友。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必辞。晞言于王曰:“受爵天朝,拜恩私第,自古以为干纪。朝廷文武,出入辞谢,宜一约绝。”王纳焉。及帝崩,济南嗣立。王谓晞曰:“一人垂拱,吾曹亦保优闲。”晞曰:“如圣德幼冲,未堪多难,而使他姓出纳诏命,必权有所归。”王默然思念,久之曰:“何以处我?”晞曰:“周公抱成王朝诸侯,摄政七年,然后复子明辟,幸有故事,惟殿下虑之。”王不答。是时诸王公将校四方岳牧表陈符命。乾明元年八月,昭帝践祚。诏晞曰:“比日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孝昭崩,哀慕殆不自胜,因以赢败。武成本愤其儒缓,由是弥嫌之,因奏事大被诃叱,而雅步晏然。性闲淡寡欲,虽王事鞍掌,而雅操不移。在并州,虽戎马填间,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宴为事,人士谓之物外司马。齐亡,周武以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选自《北齐书•王稀传》,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B.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C.及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八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
没有《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等。
B.首联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影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来代指碧绿的江水,流露出对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C.颈联用了对比,将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相对比。“但将酩酊酬佳节”—一斟起酒来唱吧,诗人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
D.尾联用典,诗人由眼前登临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他与齐景公有同感,却宽慰自己不必独自伤感流泪。
15.通过记叙重阳登高,诗人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大风可负大鹏的例子,说明了成功必须有所待。
(3)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飞鸟与猿猴,从侧面表现了蜀道之高之险。
五、语言表达(共20分)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大脑不让我们意识到庞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如果把所有的信息处理过程全部呈现到意识中,我们将会被信息淹没。因此大脑选择只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但是。当我们无法意识到庞大的无意识信息处理过程时,这些会偷偷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就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A.大脑的选择往往是无意识的。B.大脑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出错 C.信息的重要与否可能因时而异 D.任何选择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上海申鑫队在源深体育中心迎战北京国安,尽管保级前景几近令人绝望,但是,申鑫队没有,仍以饱满的精神迎战北京国安队。
②中国政府处理南海问题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我们既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群在非洲考察的动物学家在非洲草原上发现了一种吸血蝙蝠。这种蝙蝠个头不大,但却是非洲野马的天敌。吸血蝙蝠通常以吸食动物的鲜血为生,当它们攻击野马的时候,总是附在野马的腿上,用锋利的牙齿迅速地刺入马腿上的静脉,然后用尖尖的嘴吸血。这种蝙蝠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很难被驱赶,只要它一附到马腿上,无论马怎么暴跳都无法甩掉它。只有当蝙蝠吸饱了血之后才会自行离去,而此时野马也已经奄奄一息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令动物学家们迷惑不解的是,从道理上讲,这样小的蝙蝠是无法把整匹马的血吸尽的,而野马被吸掉的那些血液也不足以致命。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野马会在吸血蝙蝠的攻击下毙命呢?经过仔细观察,动物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其实真正促使野马死亡的并非是鲜血的流失。为了甩掉吸血蝙蝠,野马们通常都会暴怒和狂奔,长时间的暴怒和狂奔会让它们体力急剧消耗,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这才是野马死亡的真正原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B 2.D 3.B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 该传统不是《诗》《骚》本身形成的,而是文人解读和接受形成的;C 经典化开始于《诗》结集的过程 中而非完成时;D 这只是《骚》经典化的原因,不是《骚》经典化的实现。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没有梳理《骚》经典化的过程,也就没有比较二者经典化过程的异同。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选项B.《诗》与《骚》代表的文化类型完全不同,因而《诗》没有《骚》中的浪漫表达。根据对文意的理解,选项强加因果。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4.A 5.①“硬打三分”是技术的名称,指老人制作马凳的绝活,赞扬了老人高超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②“硬打三分”也是老人的外号,当年抗战时,由聂帅所取,反映了军民团结一心、顽强抗日的精神。(每点3分)6.①以老连长和“骑兵营钉马掌的小马哥”进行对话的方式结尾,交代了“硬打三分”这个名号的由来,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即老人对抗战元帅的敬佩、怀念。②对话语言简洁,铿锵有力,符合人物身份,使故事真实可信。③故事戛然而止,将文章定格在抗战岁月,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突出了小说的时代感,引起人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每点
2不平凡的经历,可能还很想知道聂元帅和小马哥之间的故事,等等。但作者偏偏不揭开这些谜底,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思考、想象,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空间。7.C 8.D 9.(1)有利因素: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带动;企业专业化分工需求,给物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2)不利因素:国际物流公司进入我国,加剧市场竞争;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每点3分)【解析】
7.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要大力加强监管”错,加上“暂行”的原因之一是政府审慎监管。材料一中对此有说明,“为什么加上‘暂行‘两字?一是因为快递是新业态,有很多未知,要留有空间;二是对政府部门来讲,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
8.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D项,“不受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的影响”无依据,从材料四的图表来看,制造业、贸易行业、电子商务产业反过来可以影响现代物流业。故选项的判断是错误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浏览选项,然后到材料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辨析。
9.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从材料四看,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请根据材料,分点概括”。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题干已经提示了答题的区域,在材料四中,然后到材料四中圈出有利的因素和不利的因素,最后分点概括即可。材料四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主要是讲述有利的因素,而三、四段是讲述不利的因素。如第一段中“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政策的逐步出台和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逐年扩大,……第三方物流需求在未来也将急剧扩大”,第二段中“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给跨境物流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有利的因素;如第三段中“国际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公司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争夺跨国公司的跨境物流业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第四段中“由于我国的物流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物流行业尚未引起社会普遍重视,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相对缺乏”,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10.B
4不能承受,因此身体变得搜弱。武成本来气愤他的为政宽柔,由此更加嫌弃他,因奏事经常被呵斤,而他行走安然。王晞生性闲淡寡欲,虽然王事纷扰繁忙,而他高尚的操守也不改变。在并州,虽然兵马充塞间巷,也未曾被世务所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聚谈为事,人们称他为超脱于尘世之外的司马。齐国灭亡,周武以王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在洛阳,时年七十一岁。追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14.B 15.①节日登高的愉悦。江涵秋影,大雁开始南飞,一片翠微的美景,携客带酒登山,欢度佳节的乐事。②人世多忧苦的感叹。世间生活难逢可欢笑的事,多是忧苦愁闷。③生命易逝的悲伤。怅望落日,古往今来一样难免生命易逝的悲伤。④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尘世难逢欢乐事,今逢佳节当尽情欢乐,“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知道古往今来都不免生命短暂之悲,因此也不必哀哀凄凄,落泪伤心。(答出三点即可得到满分)【解析】
14.试题分析:题中AB项考核内容,CD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翠微”代指齐山。注意“上”字及重阳登高的风俗;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诗句“与客携壶上翠微”分析节日登高的愉悦之情;根据“人尘世难逢开口笑”分析世多忧苦的感叹;根据“恨落晖”分析“生命易逝的悲伤”;根据“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分析努力超越苦闷的旷达。
16.(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2)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17.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这段文字主要是解释“大脑不让我们意识到庞杂的信息处理过程”的原因,横线前面说“但是”,这说明后面的内容要与前面构成转折,且前面说的是“大脑选择只让我们意识到那些最重要的信息”,根据语意连贯的特点来看,后面应围绕“大脑选择”展开而C项,主语变成“信息的重要与否”,B项,主语变成“大脑对重要性的判断”,都与上文不一致,故排除;再看横线后面的内容,后面说“……就很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D项,“付出代价”既与前文构成转折,且与后文“容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漏洞”照应,故选D项。
6观点的正确性,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观点进行批驳。考生可先破后立也可先立后破。可先证明白云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再批驳大山的生活方式是错误的,也可先批驳大山观点错误,再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从形式上来看,补写的句子是“白云”说出来的,这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兼顾双方”,就需要使用对比的手法,除此之外,还要使用至少两种修辞方式,建议考生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修辞手法来写。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22.打败你的不是“蝙蝠”
动物学家在非洲草原上发现了一种吸血的蝙蝠。这种蝙蝠是非洲野马的天敌,它们用尖利的牙齿咬破野马的皮肤,吸饱血后才会飞走。它们攻击野马的时候,野马会不停地蹦跳、狂奔,想甩掉吸血蝙蝠,科室却怎么都甩不掉。等吸血蝙蝠吸饱后自行离去,野马也奄奄一息,很快丧命。
动物学家说,这样小的蝙蝠根本无法把野马的血吸光,野马被吸掉的血也不足以致命。真正促使野马死亡的原因是,它们为甩掉蝙蝠长时间蹦跳狂奔,体力耗尽,引起心力衰竭。所以说,打败野马的不是蝙蝠,而是野马自己。它们内心不够强大,把微不足道的小事当成灭顶之灾,最终毁在自己的胆怯与恐惧上。
其实,我们有些人也会和野马犯同样的错误。一位医生朋友说,他见过很多患者,得知了自己的病情后,因为心生恐惧,无限夸大疾病的危害,时间长了,形成了心理负担,既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又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本来的病不至于影响寿命,可是有些人却在短短几年内去世了。医生朋友感叹说:“他们不是病死的,是被自己吓死的!”
真的是这样呢,人很多时候不是被外力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因为内心脆弱不堪,就会把不值一提的小事一再放大,最终让自己全面溃败。人的内心如果有了一个自己亲手炮制的阴影,这个阴影就会慢慢腐蚀你的心灵,让你精神萎靡,丧失勇气和信心。
生活中,有些人也因为一些小事耿耿于怀,多年都不能放下。我认识一个人,年轻时在单位争强好胜,因为评高级职称的事和领导、同事闹得不愉快,到退休时也没评上。退休后总为没评上职称郁闷,提不起精神。没几年,他生了一场大病,郁郁而终。大家都说,他因为整天生闷气才得病的。本来不大的一件事,却成了他解不开的心结,总纠缠在过去的不愉快中,不能过好当下的生活,最终毁了自己。他就像可怜又可悲的野马一样,打败他的不是“蝙蝠”,而是他自己。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的内心不够强大。一个人只有内心强大,才能百毒不侵,遇到再大的事情微微一笑说:“那都不是事儿!”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首先应该有豁达的心胸。生活中难免遭遇不如意的事,也经常遇到与自己
819-
第三篇:甘肃省通渭县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7-2018学高二级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
“一带一路”建设借用丝绸之路这一历史资源,与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它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态。海行靠舟,陆运需车。语言,即思想之舟舆.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如何铺路?怎样搭桥?既达意又表情。
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五通”。实现“五通”,当然需要语言互通。首先,政策要用语言表述。协商制定区域合作规划与措施,并使相关政策、法律、规划、措施为民所知所用,环环都需语言交流。其次,设施联通更需语言连通。语言之路不通畅,其他方面也难以通畅。再次,“五通”之中,民心相通看似最“软”,但要把“一带一路”建设为命运共同体,实现利益互惠、责任共担,民心相通更为根本。“一带一路”建设可以用英语等作为通用语,但这种通用语只能达意,难以表情;只能通事,难以通心。欲表情、通心,需用本区域各国各族人民最乐意使用的语言。粗略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种,再算上这一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重要者不下200种。这50种或者200种语言,乃是表情、通心之语,应当列入“一带一路”语言规划的项目单中。
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互利共赢,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在各种概念的中外翻译中,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特别要注意能让更多的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注意词语使用得体。比如“汉语推广”“过剩产能输出”等,都未必是合适的用语,因为这些词语要么含有不平等的话外之音,要么是用中国眼光看世界,容易引起误读。此外,有人把“一带一路”分为“新起点”“真正起点”“黄金段”“核心区”“中心线”“支点国家”等,特别是国内一些地区正在“抢占制高点”。如此“截路分等”是否合适,值得仔细斟酌。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重视语言规划。第一,研究“一带一路”语言状况。摸清底数、列出清单、组织调研,建立语言数据库。第二,注重培养语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学习不断升温,公民外语水平大有提高。但学习的语种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第三,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政策及语言使用习惯。语言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使用习惯是重要文化习惯。第四,充分利用语言技术。当下人类的语言交际多数伴随着语言产品,得助于语言技术,比如智能手机、短信微信、电子邮件、PPT、翻译软件等。第五,做好社会语言服务工作。语言服务,需要政府与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需要公益服务与有偿服务双腿行进。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9月22日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建没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源,与曾创造多彩文明形态的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关系,打造互利共赢的共同体。
B.在哈萨克斯坦首谈丝绸之路经济带时提出“五通”,其中就有语言互通。“语言互通”才能更好建设“一带一路”。
C.“一带一路”建设尽管可以用英语等大语种作为通用语,但更需使用本区域的近50种甚至不下200种的能够表情、通心之语。
D.互利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理念,表现在语言理念上就是提倡平等互惠,使用得体的词语让更多人看得明白,看着顺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实现“五通”,无论是政策互通,还是设施联通,都需要发挥语言在沟通方面所起的桥梁作用。
B.在“五通”中,民心相通看似最“软”,其实是个根本因素,而真止能够促进民心相通的通用语不能只是达意,还要表情。
C.要实现语言上的平等互惠,应尊重各种文化的语言使用习惯,注意词语使用得当,对一些含有不平等话外音的词语要少用、慎用。
D.信息化时代,往人数据与“互联网+”使语言的作用急遽放大的背景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该充分重视语言规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的语言建设中,要想既看得明白又看着顺眼,最好制定有关术语使用与翻译原则,拟定不建议使用词表或忌讳词表。
B.由于外语学习主要集中在英语等大语种上,能使用“一带一路”建设中“表情、通心”语言的人才十分缺乏,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C.语言政策、语言使用习惯可谓“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基础。对此,应研究并出版相关书刊,以便遵守语言政策,尊重语言习惯。
D.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语言的桥梁作用,应充分利用语言技术,政府和民间双手推动,更多依靠民间力量,做好语言服务工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母亲 张翎
母亲要来多伦多探亲,苏伟请了半天假,在家收拾房间。关于母亲的住处,苏伟两口子有过一些激烈的讨论。
苏伟觉得母亲的眼睛不好,怕上下楼梯摔跤,应该住在楼下进门的那间房。晓烨说楼下这间房是她的办公室,先不提办公桌搬起来极是笨重,电话传真电脑打印机重新布线,也要费老事。两人争执了半天,结果是苏伟的意见胜出。苏伟的意见胜出,是因为苏伟的一句话。苏伟说母亲来探亲,没有医疗保险,若真摔了,医疗费用将是一笔硕大的开销。这句话一下子把晓烨镇住了。晓烨沉吟了半天,才说:“要搬你搬,我不管。”
机场里接了母亲,母亲的模样倒没什么大变,只是身架更是矮小了一些。母亲把鼻子凑得近近地打量儿子,不像是看人,倒像是猫在闻食。“头发哪儿去了?瘦成这个样子。”母亲摸着儿子的手,啧啧地叹气。“还是你媳妇比你强,腰圆肚圆的,一看就是身体好。”苏伟捅了母亲一下,让母亲住嘴。晓烨这些年一直在尝试各种各样的减肥秘方,最听不得人说她胖。
母亲的眼病,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至今回想起来,苏伟总觉得是自己偷了母亲的眼睛,自己的那份光亮,原是踩在母亲的肩膀上得来的。苏伟的父亲去世很早,他和两个哥哥都是靠着母亲在皮鞋厂工作的微薄工资养大的。母亲常年营养不良,又劳累过度,有一天突然眼睛就坏了。三个孩子就是在那个时候才真正懂事起来的。每天做完作业,就开始糊火柴盒。糊两个火柴盒能得一分钱,每天糊满一百个才睡觉。糊火柴盒的收入孩子们只上交一部份,另一部份自作主张拿去给母亲买了鱼肝油。
母亲的眼睛时好时坏-——却终究没有全瞎。
后来三个孩子都成了家,大哥二哥搬出去住,苏伟也大学毕业去了省城。母亲这些年始终自己一个人过,却不愿和任何一个儿子住在一起。苏伟是母亲最疼的一个老儿子,所以当苏伟提出要母亲来多伦多探亲的时候,母亲虽有几分犹豫,最后还是来了。
母亲是个节省的人,到了哪里都一样。在苏伟家,母亲舍不得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母亲自己的衣服,总是手洗了挂在卫生间里晾干。走进卫生间,一天到晚都能看到万国旗帜飘扬,听见滴滴哒哒的水声。晓烨说地砖浸水要起泡的,卫生间总晾着衣服,来客人也不好看。晓烨说了多次,母亲就等到早上他们都上了班才开始洗衣服,等下午他们快下班了就赶紧收拾起来。地上的水迹,母亲是看不清的。母亲自己看不清,就以为别人也看不清,晓烨的脸色就渐渐难看了起来。
母亲操劳惯了,到了儿子家里,也是积习难改,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做上一桌的饭菜,等着儿子儿媳下班。母亲做饭,还是国内的那种做法,姜葱蒜八角大料红绿辣子,旺火猛炒,一屋的油烟弥漫开来,惹得火警器呜呜地叫。做一顿饭,气味一个晚上也消散不了。家具墙壁上,很快就有了一层黏手的油。
后来,晓烨就带着月亮在外头吃饭,吃完了带些外卖回来,给苏伟母子吃。母亲无饭可做了,就闲得慌。母亲不仅不懂英文,母亲连普通话也说得艰难。所以母亲不爱看书看电视,更不爱出门,每天只在家里巴巴地坐着,等着儿子回来。苏伟下班,看见母亲一动不动地坐在黑洞洞的客厅里,两眼如狸猫荧荧闪光,就叹气,说妈这里电费便宜,开一盏灯也花不了几个钱。
母亲近年学会了抽烟。母亲很是稀罕月亮,见了月亮就爱搂一搂,亲一亲。月亮说不要碰我。月亮说的是英文,母亲听不懂,却看出月亮是一味地躲。晓烨便对母亲说:月亮不习惯烟味,从小到大,身边没有一个抽烟的。母亲听了,从此再也不敢碰月亮。
母亲的签证是六个月的,可是母亲只呆了一个半月,就提出要走。其实母亲是希望儿子挽留的。可是晓烨没说话,苏伟就不能说话。母亲虽然眼力价不好,母亲却看出了在儿子家里,儿子得看儿媳妇的眼色行事。
航班是大清早的,天还是冷,晓烨和月亮都睡着,苏伟一个人开车送母亲去机场。一路上,苏伟只觉得心里有一样东西硬硬地堵着,气喘得不顺,每一次呼吸听起来都像是叹气。泊了车,时间还早,苏伟就领着母亲去机场的餐馆吃早饭。机场的早饭极贵,又都是洋餐洋味。苏伟一样一样地点了一桌子。母亲吃不惯,挑了几挑就吩咐苏伟打了包。母亲连茶也舍不得留,一口不剩地喝光了。母亲的手颤颤地伸过饭桌,抓住了苏伟的手。母亲的手很是干瘪,青筋如蚯蚓爬满了手背,指甲缝里带着没有洗净的泥土——那是母亲昨天在后院收拾隔年落叶留下的痕迹。
“娃呀,你听她的,都听。妈年轻的时候,你爸也是顺着我的。”母亲说。母亲在将近四十的时候才怀了他,小时候母亲从不叫他的名字,只叫他娃。母亲的这个娃字在他堵得严严实实的心里砸开了一个小洞,眼泪无声地涌了出来。他跑去了厕所,坐在马桶上,扯了一把纸巾堵在嘴里,哑哑地哭了一场。走出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在母亲兜里。
“两千美金。大哥二哥各五百,您留一千。”
苏伟陪着母亲排在长长的安检队伍里,母子不再有话。临进门的时候,他迟疑了一下,才说:“哥写信打电话,别提,那个,钱,的事。”
送走母亲,走出机场,外边是个春寒料峭的天,早晨的太阳毫无生气冰冷如水,风刮得满树的新枝乱颤。苏伟想找一张手纸擤鼻涕,却摸着了口袋里那个原封不动的信封 ——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又把钱还给了他。苏伟坐进车里,启动了引擎,却很久没有动身。汽车噗噗地喘着粗气,白色的烟雾在玻璃窗上升腾,聚集,又渐渐消散。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机场见到儿子后的打量、抚摸、叹气,以及在家里忍不住想搂搂、亲亲月亮,这些表现都体现出母亲的慈爱。
B.父亲去世的早,苏伟弟兄三人成家后都出去住了,而“母亲这些年始终自己一个人过”,反映了她的落寞与伤心。
C.不习惯异国他乡的生活、难以融入儿子家的家庭氛围等多重复杂因素,导致母亲探亲期限未到就提出要离开多伦多。
D.苏伟送别母亲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暗示他给母亲和哥哥的两千美金的事情并未征得晓烨的同意,而且也不想让她知道。
5.文中的“母亲”具有哪些品质?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5分)
6.请结合原文,探究造成“母亲”和“妻子”矛盾冲突的原因。(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
“中国制造”走向了世界,为中国的经济带来了一个持续高速的增长。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确实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每次经济危机之后,都会带来一个巨大的创新。因为危机淘汰了很多落后的,再一次占领市场的时候必须是先进的。正是危机的不断刺激,才有世界经济的波澜壮阔的发展,才有不断地创新。中国不得不创新。如果不创新的话,依然是中国制造。中国制造,技术是人家的,中国依然在一个极低的层面加工产品,而且用的是我们自己的原料、资源和环境。这样发展下去是非常被动的,不仅挣不到很大的利润,而且我们的环境、我们的资源负担会很重,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或者核心应该是提升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摘自李义平《中国经济要实现从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材料二:
制造业仍然是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活跃创新的重要力量,保持制造业的竞争力和较快发展对于刚刚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中国来说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兼之人民币升值、油价和运费提高等因素,“中国制造”赖以依存的低成本优势被严重削弱,中国制造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应对挑战,一方面,要提高传统产业、成熟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要增加对教育和培训的公共投入,完善在职教育和培训体系,提高制造业产业工人的素质;要鼓励企业开展以技术寻求为目的的逆向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境并购,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
(摘自李晓华《提高“中国制造”竞争力》)材料三: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灵魂所系。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作为一种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为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产值在2010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品牌发展水平虽有提升,但仍与其发展规模和地位不相匹配,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效应并未转化为品牌效应。中国企业更依赖利用大批量生产与批发式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凭借增加要素投入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获取成功,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
(摘编自张厚明《“中国制造”走“品牌强国”道路》)材料四:
今天,当世人以全新目光打量中国的时候.中国制造的形象也在悄然改变。中国制造正在把优质、精品、创新等关键词刻印在铭牌之上。“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 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论述。从中,人们可以发现突围破局之路,可以体会中国制造被赋予的新的时代定义。中国制造,当以创新为灵魂,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制造,当以品质为生命;没有优良品质.制造强国的地位就无法确立。像对待生命一样重视品质,以工匠精神锻造世界品牌,中国制造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中国制造当以人才为根本,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制造业人才队伍。相比技术的研发、产品的创新,这一过程更加需要定力和耐心,也更加呼唤企业界、教育界和政府部门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摘编自辛识平《新定义“中国制造”》)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危机发生,落后的被淘汰,先进的占领市场,危机的不断刺激促进经济的向前发展。
B.制造成本提高,竞争优势削弱,需要努力提高原有产业的竞争力,培育发展新 兴产业。
C.批量生产、批发式销售,能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企业财富增长,因此要强化品牌意识提升价值。
D.推动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产品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转变,促进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世界经济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有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可以刺激创新意识的产生。
B.中国制造面临的挑战,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就内在而言,就是要重塑新的竞争优势。
C.品牌是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体现,我国工业产品知名品牌少,竞争力不强,国际地位低。
D.将中国建成制造强国,人才是根本,培养人才与研发技术、创新产品不同,需要定力和耐心。
E.领导人的 “三个转变”,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为企业家们突围破局指明了道路。
9. 请结合材料,谈谈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许骧,字允升,世家蓟州。祖信,父唐,世以财雄边郡。后唐之季,唐知契丹将扰边,白其父曰:“今国政废弛,狄人必乘衅而动,则朔、易之地,民罹其灾。苟不即去,且为所虏矣。”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未几,晋祖革命,果以燕、蓟赂契丹,唐归路遂绝。尝拥商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商,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风骨秀异。唐曰:“成吾志矣!”
骧十三,能属文,善词赋。骧太平兴国初诣贡部,与吕蒙正齐名,太宗尹京,颇知之。及廷试,擢甲科,解褐将作监丞、通判益州,赐钱二十万。迁右赞善大夫。会罢副使,徙知鄜州。召还,为比部员外郎。雍熙二年,改江南转运副使。洪、吉上供运船水损物,主吏惧罪,故覆舟,鞫狱者按以欺盗,当流死者数百人。骧驰往讯问,得其情实以闻,多获轻典,优诏褒之。又上言:“劫盗配流,遇赦得原,还本乡,雠告捕者,多所杀害,自今请以隶军。”诏可。迁正使。端拱初,拜主客郎中,俄徙知福州。累表求还,不俟报,入朝,召对便殿,延问良久。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命知审官院,迁御史中丞,以疾固让,不许。占谢日,命坐劳问,出良药赐之曰:“此朕所服得验者。”后骧以久病不能振职。真宗即位,改兵部侍郎。屡求小郡养疾,因入朝失仪,为御史所纠,特诏不问,命知单州。咸平二年卒,年五十七。赠工部尚书。
(节选自《宋史·许骧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B.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C.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D.改兵部郎中/上言/蜀民浮窳易摇/宜择忠厚者抚之/为预备/既而李顺叛众/颇服其先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狄人,古代汉族称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狄人即北狄。B.廷试,指中国封建王朝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发策问,在殿廷上举行的考试。C.配流,是古代自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D.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与“谥”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骧生于富家,自幼颇有才华。他的祖辈和父辈极为富足,以财力雄厚闻名;他自幼颇有风骨,异于常人,文章词赋皆极为精通。
B.许骧进士出身,仕途平衡顺利。他参加廷试,考中甲科;在各地为官时,都能够安于职守,尽心工作,最后官至兵部侍郎。
C.许骧用典宽仁,处事分寸得当。他处理供运船一案时,让很多被判重刑的人得到了从轻处罚;对流配犯人打击报复的现象提出中肯意见。
D.许骧忠诚可靠,备受皇帝器重。他时时以国家和百姓为重,虑事周全,颇有远见;他有病在身,皇帝亲自慰问,并赐以良药,恩宠有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信以资产富殖,不乐他徙,唐遂潜赍百金而南。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14~15题。
忆王孙(清)纳兰性德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夜潮。【注】此词作于三藩之乱期间
14.下列对这首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的“西风一夜”写时间之久,让人不自禁浮想出芭蕉虽未凋尽,却也满目疮痍的画面
B.第二句“倦眼”点名已是深夜,秋夜里作者说自己难以抵挡孤独之感 C.第三句的“强”字透露出作者也需浊酒将心情打发,以酒浇心中之愁。D.“读《离骚》”表明当时作者羁旅漂泊之情,并含有思乡之意。
E.末句直接抒情,写理想抱负无处施展,前途无路,心潮澎湃,如湘江日夜奔流。15.首句“西风一夜剪芭蕉”中的“剪”字有何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王勃的《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晚霞之中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_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3)杜甫《登高》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落木” 是从屈原《湘夫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中“木叶”发展而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项是(3分)()
①诗歌解读就是专家也未必在行,特别是将汉以前的古体诗拿给讲授古代文学的老师解读,也不见得句句都是十分到位的真知灼见。
②宁夏旅游业已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天下,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赏,③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④面对灾害他奋不顾身,用行动阐释着大爱无疆,可灾害过后回到家,老父亲已经去世半月。他悲痛至极,真有百身何赎之感。
⑤一些美国高中追求博雅教育,固然是为了提升学生进入常春藤高校的竞争力,更是为了让学生触类旁通到其他领域。
⑥中国文坛对莫言作品中所展现的高密东北乡的特点曾经多有批判之声,可自从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纷至沓来。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这届全运会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将引导各地把更多的资源放在提高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方面,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B.活动通过播放事迹短片、表演文艺节目和现场访谈、网上交流等方式,展现了广大医护工作者立足自身岗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采。
C.虽历经世界历史格局的动荡与变迁,古老的丝路几近被遗忘但丝路文化却深深地渗透在历史遗存、民族风情、文艺创作、美术作品之中。
D.法国巴黎的一个社交网站上有—名男子的照片,照片上面写着“当世界看到这张脸的时候已经太晚了”,被推测是法国巴黎枪击爆炸案嫌疑人。
19.对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王勃《滕王阁序》)(弱冠,指18岁,古代以18岁为弱年,行冠礼,表示开始成为成年人。)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李密《陈情表》)(孝廉是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C.“我因恶了高太尉„„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刺配指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
D.“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王勃《滕王阁序》)(三秋指九月,古时把一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月,第二个月称为仲月,第三个月称为季月,所以三秋指季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冬季成了不少皮肤病发作的高峰期,①_________________。首先,气温下降是重要诱因。其次,冬天人体新陈代谢缓慢,流汗较少,②________________,皮肤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减弱。还有③_____________,皮肤处于干燥的环境,再加上较频繁的洗澡,皮脂被冲淡,导致皮肤就像缺水的田地,出现龟裂,易受到外界刺激。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最近,老王身体一直不太好,家人猜测他患的病是肺癌或者冠心病,或者是糖尿病。经X 光透视检查,老王患了肺癌,所以老王没有患糖尿病和冠心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但健康状况却让人忧虑。一份对500 位中国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肺癌发生率在上升。数据同时还表明,肺癌患者中90 %以上是汉族人。可见,汉族人更容易患肺癌。吸烟对人的身体有一定的损害,容易引发肺癌,不吸烟的人,身体都会很健康。推断存在的问题:
①经X 光透视检查,老王患了肺癌,但并不能因此就排除其患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可能。
②
③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教授胡连生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起对集体、国家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上《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 处》一文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自我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2006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选准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01112-
第四篇:安徽省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高二语文
第I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B.“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
D.“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
B.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
C.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
D.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
B.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架。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是在太阳和月亮交界的静音中,走进了树的年轮,在年轮里找到了月亮的脚印,轻轻、轻轻的,轻得只有时间才能听到脚步声……一陈狂喜,我从梦中惊醒,摸摸头发,头发湿漉漉的;摸摸衣服,衣服上停着水汽。
②原来,我坐在后龙山一块飞来石上瞌睡了。夜色下的山林盛满了银灰色的月色——无声、淡薄,是一种神秘的静。我站起来,伸伸膊胳,仰望月亮,月亮孤独、无言,是一种沉默的静,就像严肃的高考试场,当考生接到考卷,低头看考题的一刹那,考场里一种沉默的静音,这种静音是各种心态交织在一起在沉思,在沉思中孕育着前途和理想,每个考生的心都会随着某一试题飞向远方。月色饱满、宽厚的静,沿着地平线一直伸向远方,没有一点声音,静静地在孕育着生命。大地沉睡了,山林沉睡了,野兔、山猫进入了梦乡……走进月色,仿佛听到了小鸟的开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在树叶背面的产卵声……
③直立在月色中的千年古樟,树冠被无声的月亮勾画出银亮的绒边,这银亮的绒边就像跳跃着文弱的火焰,整棵古樟几乎被月亮照得通明。古樟下一株栀子花静静地开放着,我刚来时,它躲在黑夜里,瘦瘦的,青里带黄的叶片里藏着十几个花蕾。你选择了我坐在飞来石上做梦时,悄悄地在无声的月色中完全绽放了自己,我梦的时间有多长,长到能使一个花蕾绽放成鲜花吗?
④我弯下腰,扶起倒伏的栀子花,把脸贴着带露水的花瓣,没有声音,闻到一股香中带苦的味道。我把摸过头发,摸过衣服的手指放在鼻下闻了闻,也有一种香中带苦的味道,这是月亮上那个仙女的味道。苦难的栀子花像一个无人过问的哑女,静静生长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山林中,风吹雨打,野兔山猫糟蹋你,你沉默无言。你在月色的抚慰下,静静地吐着芳香,悠然的草木香,这香气含着几份苦味,比芳香多了些深厚,有点像农家小妹一样素洁婉丽,也像农家悠长而流汗的日子。⑤院子中的山茶花,沉默、哑音。深绿色的叶子和树干,一年四季落满了灰尘,像一个失音的女孩,没有听到它向上伸展的声音,只见它年年长高,开花。⑥院子中的石榴树,没有听到它枯萎的声音,只见它年年有枯死的树枝在风雨中落下,没有声音。静静的,静静地在三年内枯死。⑦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⑧静音在黎明的曙光中慢慢放大。
⑨山林一点一点地亮起来,是一种麻麻的亮。乡村上空飘浮着一层薄薄的,影影绰绰的,像雾,不像,像风,不像——是被黑夜过滤过,经月亮星星筛选过,洁净无污染的寻梦声——静音。它随着黎明的曙光,抚摸天下万物,便有了四季花草,使花更艳,草更绿,水更清。我呼吸着新鲜无声的空气,沐浴在曙光的静音中,林旁立着一株野百合,郁郁的,散发出一阵阵醉人的浓香,洁白鲜嫩的花瓣上落满了露水,像刚刚沐浴后的少女,在黎明的静音中熠熠生辉。
⑩紧接着,永思堂开始开门,这是两扇厚重的木头门,门柱和柱础已经磨合得十分圆融,只是厚重,开门时发出沉长的磨动声。拔闩声,开门声,接着村民走动的脚步声,汽车喇叭声,各种生活的噪声撕碎了黎明的静音。
⑪如此纯洁的静音,被生活的噪音揉碎,就像被时间揉碎了一个精美的梦境。⑫静音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生存环境,也是大自然的一种内涵。人都想在一种没有噪音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⑬当代人用分贝衡量生活中的噪音,都想有一个理想的静音环境。我看电视,把电视打到静音键,怕声音影响儿子学习,儿子玩电脑,把电脑打到静音键,怕被我发现。人们追求理想中的静音,但事实上真正的静音是没有的,人类生活在地球这个巨大的磁场中,地球在公转和自转的过程中是会有声音的,所以你在地球上找不到一个真正的静音环境。
⑭业余时间我喜欢画画,用的是本地一种特制的白裱纸,染制之后,色泽映现出古雅苍老,如同见到过去的日子。我摊开白裱纸,先画一轮圆月,圆月下是一条静静流淌的月牙河,月牙河是一幅长幅画卷,它记录了乡村的凡人细事,记录了四季花草,记录了随风飘荡的白云,记录了户部侍郎江一麟,衣锦还乡,牵着枣红马来河边饮水。记录了近代著名实业家,南通垦牧公司总经理江智源携巨款回故里重建永思堂……我欣赏自作的作品,静静的月色下,月牙河酣睡在月色中,一动也不动,没有声音,河水仿佛停止了流动,美术作品都是用静止的画面把人的思维带入故乡的昨天,今天、明天。
⑮我放下手中的美术作品,家人已睡,夜已深,山峦、田野、乡村、河流都静得出奇,仿佛走入一个巨大的梦境。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7年6期,有删减)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②段划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同时又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用“小鸟的开门声,知了的梦呓声,毛毛虫的产卵声”反衬了月夜的静寂。
B.第③段划横线句子中“无声的月亮”匠心独运,月光本就无声,作者刻意突出这一点是为了表现月夜的宁静;“勾画”一词生动,富有想象力。
C.第⑩段中“撕碎”一词用得很形象,它将噪声对黎明静音的破坏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似乎看见静音支离破碎的样子。
D.本文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静音,表达了对静音的向往,但同时作者又明白在地球上真正的静音是不存在的。
5.作者为何说“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和灭亡”?
6.作者在结尾处叙述自己描绘了一幅圆月月牙河图,有人认为此处是赘笔,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油烙饼 汪曾祺 萧胜满七岁进八岁了。他爸妈在很远的外地工作。奶奶一个人在家乡,说是冷清得很。他三岁那年,就被送回老家来了。
奶奶不怎么管他。奶奶有事。她老是找出一些零碎料子给他接衣裳,接裤子。他的衣服都是接成一道一道的,一道青,一道蓝。倒是挺干净的。奶奶还给他做鞋。再就是给他做吃的。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炒鸡蛋,熬小鱼。奶奶把饭做好了,就在门口嚷:“胜儿!回来吃饭咧……!”
后来办了公社食堂。还是小米面饼子、玉米面饼子。可小米面饼子里有糠,玉米面饼子里有玉米核磨出的碴子,拉嗓子。掺假的饼子不好吃,可萧胜还是吃得挺香。他饿。
奶奶吃得不香。她从食堂打回饭来,掰半块饼子,嚼半天。其余的,都归了萧胜。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萧胜躺在炕上,听奶奶呼喽呼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在呼喽呼喽。他想,奶奶可能呼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起来了,呼喽呼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
爸爸冬天回来看过奶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有“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还是给奶奶留下。奶奶把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第二年春天,奶奶就不行了,她浑身浮肿。用手指按一按,老大一个坑,半天不起来。她求人写信叫儿子回来。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了。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柜子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萧胜第一次经验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眼泪淌湿了枕头。
爸爸拜望了村里的长辈,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把一些能用的锅碗瓢盆都装在一个大网篮里。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也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牛车真慢,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
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不远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萧胜的爸爸是学农业的,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妈是学画画的,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他采了很多蘑菇。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他现在知道,奶奶是饿死的。人不是一下子饿死的,是慢慢地饿死的。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这是要干啥呢?爸爸说,要开会。会开了三天,参加会议的人在食堂的包间里吃了三天大餐。萧胜每天去打饭,闻到包间里飘出的各种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的奇妙香味他连闻都没闻过。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他们开会。”“开会干嘛吃黄油烙饼?”“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擀了两张黄油面饼。烙熟了的黄油烙饼发出的香味,和食堂里的一模一样。妈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吃吧,儿子。”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大哭起来,边哭边高叫了一声:“奶奶!”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运用生动的细节塑造人物,如小说写萧胜吃到黄油烙饼后痛哭起来,高叫一声“奶奶!”表现了萧胜对奶奶的思念。
B.小说记叙萧胜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玉米面饼子,小米面饼子,萝卜白菜,熬小鱼”等着重突出了他们生活的艰辛。
C.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歪脖柳树”,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它为线索来展开,“歪脖柳树”是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
D.小说以散文笔法叙事,表现了在那个困难年代里人们的生活与情感,情节简单而贴近生活,语言平实,艺术风格独特。
E.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性格,萧胜离开奶奶前后的生活环境、爸爸妈妈与奶奶对萧胜的态度都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8.小说在刻画“奶奶”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9.作者以“黄油烙饼”为题有着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周智光,本以骑射从军,常有戎捷,自行间登偏裨(piān pí)。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镇陕州,与之昵狎(xiá)。朝恩以扈从功,恩渥(wò)崇厚,奏请多允,屡于上前赏拔智光,累迁华州刺史、同华二州节度使及潼(tóng)关防御使,加检校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
永泰元年吐蕃(bō)回纥(hé)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1ǐ)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chéng)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智光与杜冕不协,遂杀鄜(fū)州刺史张麟,坑杜冕家属八十一人,焚坊州庐舍三千余家。惧罪,召不赴命。朝廷外示优容,俾杜冕使梁州,实避仇也。永泰二年十二月,智光专杀前虢(guó)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充方居缞(shuāi)绖(dié),潜行,智光追而斩之。又劫诸节度使进奉货物及转运米二万石,据州反。智光自鄜州专杀,朝廷患之。智光遂聚亡命不逞之徒,众至数万,纵其剽掠,以结其心。
淮南节度使、检校右仆射崔圆入觐,方物百万,智光强留其半。举选之士竦(sǒng)骇,或窃同州路以过,智光使部将邀斩于乾坑店,横死者众。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智光受诏慢骂曰:“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只如挟天子令诸侯,天下只有周智光合作。” 大历二年正月,密诏中书令郭子仪率兵讨智光,许以便宜从事。时同、华路绝,上召子仪女婿工部侍郎赵纵受口诏付子仪,纵裂帛写诏置蜡丸中,遣家童间道达焉。子仪奉诏将出师,华州将士相顾携贰。智光大将李汉惠自同州以其所管降子仪。贬智光为澧州刺史,散官勋封如故。是日智光为帐下将斩首,并子元耀、元干等二人来献。丁卯,枭(xiāo)智光首于皇城之南街,三子腰斩以示众。(节逸自《旧唐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B.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C.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破于澄城/收驼马军资万计/因逐贼至鄜州/
D.永泰元年/吐蕃/回纥/党项/羌等十余万众/寇奉天/醴泉等县/智光邀战1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偏裨在古代也称为偏将、裨将、副将,是佐助大将的将领。
B.累迁中的“迁”意为调动官职,在古代一般指升职。累迁就是多次升官。C.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关税、厘金、营造工程,部长称为工部尚书。D.散官就是负责一些闲散职务的官员的通称,待遇厚薄不一,如朝议大夫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智光出身卑微,靠战功升官。原来以骑马射箭从军,经常立战功,不久任副将。皇帝听信鱼朝恩的说词,多次赏赐周智光。
B.周智光心肠狠毒,迫害别人。周智光与杜冕之间不和,于是杀死州刺史张麟,将杜冕家属共计八十一人活埋,烧毁坊州的房舍三千多家。
C.周智光拥兵割据,为非作歹。周智光不仅杀死虢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庞充,还阻截地方官员给朝廷的进贡,纵容盗贼偷盗通州路的选举之士。
D.皇上令让郭子仪的女婿带口头诏令给郭子仪,命他率兵讨伐智光,见机行事。郭子仪奉命准备出师,华州将士相继叛离了周智光。1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优诏以智光为尚书左仆射,遣中使余元仙持告身以授之。②智光有数子,皆弯弓二百斤,有万人敌,堪出将入相。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任选6小题)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2)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3)扈江离与辟芷兮。(屈原《离骚》)
(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蒹葭萋萋。(《诗经·蒹葭》)(6)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7),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8),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渔 家 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①,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②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②挼(ruó):揉搓。
15.这两首李清照的词都以
为题材,《渔家傲》也可以看作是对《清平乐》中“,”句的注释。16.阅读《清平乐》,说说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词人的人生感受,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第II卷(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绵亘(gèn)
吮吸(shǔn)
蒙骗(méng)
心广体胖(pàng)B.勾当(gōu)
谄媚(xiàn)
翘首(qiáo)
自惭形秽(huì)C.崔嵬(wěi)
烙印(luò)
重创(chuāng)
大笔如椽(yuán)D.羞赧(nǎn)
荏苒(rǎn)
箴言(zhēn)
溘然长逝(kè)18.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庄子学说涵盖极广,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哲学。他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其作品中瑰丽奇特、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堪称诸子散文中的“奇葩”。B.全球约有8000万只被囚禁的动物有机械重复活动的习惯,仅管这与动物原有的行为大相径庭,但人们还是认为,它有助于动物适应狭窄或枯燥的环境。C.水是什么呢?水就是关系。在水中自由地翱游,闲暇时挣脱一切羁绊,到岸上享受晨风拂面,然后,一个华丽的俯冲,重新潜入关系之水,做一条鱼在波涛下微笑。
D.这些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遂若清谷,有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的苔藓,还有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排袅娜的狗尾巴草。1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①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既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也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各种流派的现代艺术,这些都深深吸引着前来参现的外国友人。
②荆山之巅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③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④大学生进驻社区是新时期上山下乡的尝试,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⑤社区发动群众为地震灾区募集些急救物资,有些人不仅细大不捐,而且怪话连篇,极大地挫伤了组织者的热情。
⑥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A.①②④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⑤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有调查显示大约45%的人认为自己有时拖延,而一半的人则认为自己总是拖延,由此可见,①
。拖延症并不是天生的,②,可能是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面对某些事无力应对。拖延症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的。从表面看,③,但是对心理的影响却还是很深远的。人们经常会因为拖延耽误事,对拖延后的后果白责,严重的还会引起焦虑症。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联,生活圈子的宽窄有时会影响心灵空间的大小;也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心灵空间同外在生活空间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我们心怀阔远,我们的生活天地依旧会无限宽广。
你是如何理解心灵空间和生活空间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肥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学段考试
高二语文答案
1.C 2.A 3.D 4.A 5.栀子花、山茶花在沉寂中无言地生长、开花;院子中的石榴树在沉寂中无言地飘落枯死的树枝,并最终在沉默中枯死。万物的生长和死亡都是无言的,所以说“静音见证了一切生命的成长灭亡”。
6.不是赘笔。圆月月牙河图突出了画面的静谧、优美、朦胧的氛围,并用静止唤起了作者对乡村的怀念向往之情,使文章更具美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文章以月光美景开始,又以月光图结束,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圆融。7.A,D 8.①“奶奶”是一个普通劳动妇女,勤劳善良,如为孙子做衣做鞋。②对亲人充满疼爱之情,如“奶奶吃得不香”,省下粮食给孙子吃。
③节俭,如不舍得吃黄油。④坚韧(坚强)面对苦难生活,如拖着病体支撑家庭。9.①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爸爸送黄油,奶奶收藏黄油,萧胜闻黄油香味,妈妈用黄油烙饼,小说情节发展紧扣黄油烙饼展开。
②讴歌了至真亲情:爸爸送黄油,奶奶收藏黄油,妈妈用黄油烙饼,体现了亲人之间的互相关爱。
③交代小说的社会环境:小说展示了一个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社会背景。10.A 11.C 12.C 13.①朝廷宽容任周智光让他做尚书左仆射, 派中使余元仙持告示亲自给他授予官职。
②智光有几个儿子, 都能持二百斤的弓箭, 可抵挡万人,出征能够做将帅、入朝能够做宰相。
14.(1)凌万顷之茫然(2)金就砺则利(3)纫秋兰以为佩(4)舞榭歌台(5)白露未晞(6)直挂云帆济沧海(7)往者不可谏(8)文章合为时而著 15.咏梅(梅花);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16.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或: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昔衬今,以少女赏梅时的欢快闲适衬托晚年赏梅时的落寞孤寂,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17.D 18.A 19.B 20.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是后天形成的;拖延症并不会给身体造成影响
21.【例文】 窝虽如蜂人心却大
——写在沃尔夫香港蜂窝楼宇照片之后 蔡宏伟
还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个暑期,我随浙江嘉兴某所学校去江西广丰搞些扶贫献爱心之类的活动。自小生活在杭嘉湖平原的中学生一踏入群山环抱的红土地,异样的自然景观,异样的风俗礼仪,几乎是触电般地让他们领受到了世界的广远和自身的渺小。快二十年过去了,目前这群孩子是我教过的学生生活地域分布最为宽广的一届。
就在去广丰的途中,他们中的一位提到了香港和香港的孩子。香港地域狭小,生活空间有限,为了让孩子能拥有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每逢假期,香港的教育机构总要组织学生去世界各地旅游。据说,祖国内陆西北空旷的戈壁荒漠是他们的最爱。
此刻,面对德国摄影师沃尔夫拍摄的这组香港蜂窝状楼宇的照片,自然又想起当年那位学生的介绍。设想一下,我,我的孩子,就生活在这样的蜂窝里,上下左右是邻人的脚步声、摔凳子声、闲谈声、电视机声,前面可看到对面邻居晾晒的内衣和袜子,后面也复如是。处处是人的味道,时时是人的声音。既难以与林木、田野、溪流、鸟兽晤对,又不能专注地返视内心、省察灵魂。住在蜂的窝里,人的心能有多大呢?
要想心大,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时时记得走出蜂的窝,投身到广远的山野、湖海、荒漠。住在蜂窝的香港同胞他们的心之所以依旧很大,就因为他们懂得放手让孩子,也让自己去“行万里路”,由得自异域的广远的生活空间来促成自身心灵空间的丰盈。
或许让孩子多走出去,走远一点,尽可能扩大他们的生活空间,应该是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可惜,在我们内陆,把孩子关起来写作业、上辅导班,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内容。学校一个学期搞一次春游或秋游,也只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食堂、宿舍、教室,三点一线,在这样的生活空间里,孩子的心灵能得到健康发育、生长?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认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一下子飞速提升,不是在四川老家受父兄严格教育的时候,而是出川后一路观赏山川景物,随生活空间的拓展而得“江山之助”,终于茅塞顿开,文思如泉涌。
随生活空间的拓展而带来的心灵空间的丰盈,又何止是个人的才艺的提高!古人说:“登高令人意遐,临深使人志清”,生活空间宽广了,一个人的胸怀也会变得宽广,气质也会演化得慷慨浑厚。
德国人沃尔夫拍摄的这组照片,或许会让我们感叹现代城市生活的拥挤,但图片背后香港同胞人住蜂窝而不忘心之大的淬砺故事,似乎更宜引起我们对教育现状的省察。
没有足够大的生活空间,人的心灵空间是难以走向丰盈的。
第五篇: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关于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关于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
2011年9月 新密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年级 关于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高二各班级: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精神,认真执行《郑州市教育局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 规定的实施意见》(郑教明电〔2011〕383号)中的具体工作部署,根据新密市教体局的统一安排,保证我年级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切实保证高二年级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特制订此方案:
一、成立高二年级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领导小组: 组长:李红军(主管校长)副组长:王庆军(年级主任)
组员:杨晓磊、张建辉、丁万顺、郑峰伟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体育教师
二、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年级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认真组织实施。
2、建立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有效工作机制。年级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明确目标,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落到实处。
3、健全年级体育专项督导制度。有年级副主任杨晓磊老师专门负责督促,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落到实处,年级成立学生会,由文体部专门管理“两操两活动”,天天组织督查,随时进行抽查,并将督查和抽查结果及时予以通报和公布。要求后进班级即使进行认真整改。
4、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科学评价机制。年级将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凡没有认真执行本规定的,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
5、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表彰奖励和问责制度。年级对于认真组织开展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的班级,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组织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不好的,要对主要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诫勉谈话;对于没有组织开展的,要进行年级通报批评或按照学校及上级部门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