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建议

时间:2019-05-13 00:1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建议》。

第一篇: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情感认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规范学生的情感行为,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挖掘教材,激发热情

翻看品德与社会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处处包含着真善美,充盈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从文字上来说,品德教材的语言简洁明白而又不失形象生动,更不乏优美与感染力。品德与社会教材中还配有大量的插图,既生动地丰富了内涵,又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牵动着他们的情感。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加强教材内容的融合,把握教材的前后联系,随时增补教材内容,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进一步发展个体情感,这是我们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做的第一步。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热情。

首先,要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少以说教者的身份出现,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亲近教师,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乐于听教师上的品德与社会课。其次,要提高教学的热情。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认识,把品德与社会课看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副课”,从而不认真备课,上课照本宣科,甚至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课时挪用为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当然不会有学习的热情,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次,重视每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的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情感投入,教师若能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激情导入的方法好多,可以是一段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可以通过播放录音,录象片断等,使显示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可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可以以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在第一时间引发学生情感的萌动,使他们对课堂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运用语言,培养情感

教师的情感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运用形象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够充分表达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和教师自己的情感,从而最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语言可以有不同的情感色彩,不同情感色彩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例如:鲜明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生动富有激情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感;朴实诚恳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真诚的情感;逻辑严密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情感;风趣幽默的语言有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情感教育的需要,声情并茂地讲解蕴含着丰富情感的教学内容,努力创造自己的语言风格,塑造自己的语言形象,用语言创造特定的形象。如,在教《我的家乡》这一课时,在“谁不说俺家乡好”的音乐声中,我声情并茂地描述家乡的优美景色、丰富的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产生情感共鸣。用语言描绘情境确有其感染性,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情感,调动了整个课堂气氛。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渐形成清晰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社会观和道德观,而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情理交融”的境界。通过多媒体展现情境,图画插图再现情境,角色表演模拟情境,配以音乐渲染情境,以此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如,在教《我们为祖国而骄傲》这一课时,教材试图通过列举我国的历史文化名人和璀璨的艺术遗产来让学生感受祖国历史的源远流长,感受祖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教学中,我巧妙地将敦煌莫高窟、八达岭长城、苏州园林等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在无尽的思索中目睹莫高窟的恢宏气势,欣赏莫高窟的彩绘泥塑,浏览浩如烟海的壁画长卷,以及远眺八达岭长城的伟岸与险峻,观赏苏州园林的亭台杆榭的精巧布局、假山池沼的艺术配合……配以轻音乐,辅之于画龙点睛的解说,这样,以情境创设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祖国灿烂文化的魅力,由此而感到骄傲,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再如,在教《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故事序幕,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认识水平,引导学生自编故事。通过编故事的过程,让学生分析各个人物的想法,从而让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懂得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四、辨析导行,强化情感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道德问题,解决道德问题不能靠灌输,而要通过探究和讨论来解决。因此,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利用一些辨析题或有现实意义的两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强化道德情感,深入明理,促进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例如:在教学《我是参与者》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练习:星期天,第三小队决定到动物园搞活动,王刚上星期刚刚去动物园玩过,这个星期天,他原打算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病中的姑姑,王刚该怎么办呢?在讨论中,学生有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一种认为,王刚应该服从集体的安排,到动物园参加集体活动;另一种认为姑姑病了,当然看望姑姑要紧。此时,我并没有简单地作出判断,而是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寻找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他们得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王刚可以在星期天之前去看望姑姑,或者在活动结束之后马上去看望姑姑。如果姑姑的病情很重,可以向中队长请假,解释清楚。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得到了强化,进一步理解了“做集体的主人”的内涵。

在辨析导行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还可以运用“心理移位法”,让学生把自己放入问题中的人物的位置,引导学生体验“假如我是当事人,我会怎么样?”使学生想一想“如果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深化道德情感。例如:在《自己管理自己》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自修课,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你在做作业,如果有人在你旁边讲话,你能安心做作业吗?如果你随便说话,就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别人的心情又会怎么样?通过这种“心理移位”,促进学生形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我们的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课外延伸,努力做到课内外、科内外、校内外行为训练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的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将课堂学习的主题延伸至课外生活,不仅有利于儿童在生活中内化道德认识,而且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如,要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好”这个道理,就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而如果这个道理学生不明白,又怎么能让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呢?所以,应当重点抓好知事、明理、动情、养成等环节,必须把学生带到社会上,去进行调查了解、参观访问,用事实来证明社会主义好是生活中的现实,社会主义好来自每一个具体的事实,才能使学生真正弄清“社会主义好”这个道理,并比较顺利地从情感认识向情感行为升华,才能真正起到课虽止,情未尽的作用。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良好的情感生成尤为重要,他们一点一滴的情感内化牵动着教育者的心,也是检验一节课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之一。而学生情感的生成又与教师所投入的情感因素,所营造的情感氛围紧密相关。以情动情,以情育人,遵循情感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与情感教育结构的规律和情感发展的规律相一致,永远是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所要坚持的教学原则以及所要追求的教学境界。

第二篇: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

一、教学准备

第1条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 通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

第3条 了解任教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

第4条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安排教学进度。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 进行单元备课。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了解单元体现的内容标准、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掌握单元教学目标。

第6条 进行课文备课。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通过观察、调查、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与课文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针对性。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

第7条 进行课时备课。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课时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要求。

第8条 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

第9条 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内容、资源条件、学生特点和能力等情况。既要备教师的教法,也备学生的学法。第10条 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投影、课件等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第11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广泛,教师要注意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第12条 编写教案。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案,一般以课文教案和课时教案结合呈现。课文教案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文教学目标、课时安排。课时教案主要包括: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课外延伸活动设计等。

二、教学实施

第13条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第14条 课前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材料等。

第15条 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

第16条 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准确。

第17条 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第18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第19条 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

第20条 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教师有真情实感。

第21条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第22条 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第23条 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三、学习评价

第24条 学习评价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25条 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第26条 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评价方法多样,有教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第27条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做好课内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主题单元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和反馈。期末进行必要的书面检测。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检测等方式,综合评定学期学业成绩。

四、教学资源 第28条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学生家庭、社区中的各种物质设施资源;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教育机构、自然环境资源;利用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人力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第29条 教师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综合课程教学要求,注意运用相关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开展教学。

第30条 注意利用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课程的成果,特别是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相互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第三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组织辩论,加强实践,换位体验,立足实际等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

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尝尝苦滋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与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来面对挫折和失败。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加强实践

知行合一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

厂、街道、风景名胜。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五、立足实际,以行促知

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

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并把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讲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做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也可尝试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并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动起来,成为学生真正喜欢、喜爱的课。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

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参考书目:

崔锡孝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2期

靖婷婷

《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中国知网

2013年发表

潘茂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年9月刊

第四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堂上的有限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从而训练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真正学会做人,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的地位。

一、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二、创设气氛,激发兴趣。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

三、情境教育,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课内容丰富,满堂灌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在课堂中时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担任情境中的角色,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思考如何达到情境要求,其它学生观看后作适当的评价。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导地位。

第五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品德与社会》教学总结

长师附小五年级

《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为了上好这门课,我年级认真学习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并遵照课标的指引切切实实把每个目标落到实处。现就对这学期《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进行如下总结。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二、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

道德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于生活之中,由于社会生活中处理人们相互关系的需要才产生道德。同时,社会常识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也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上课时都特别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以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为根本。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如《生命多么可贵》这一课,我在教学时充分地让学生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体会政府、家庭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爱护;又如:《规矩与方圆》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规则,以及这些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在学生列举社会生活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又适当帮助学生归类,以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规则有一个总体认识,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不耍赖皮。

三、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新的教学目标观告诉我们,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如换位观、双赢观、依存观、分享观等等。这些都是一个具有共生性特点的现代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真正学会生活、感悟生活。

四、补充学习资源加强思德教育。

教材资源带有共性的教育思想,但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人,所以共性的东西有时不能完全合学生某一时段的个性思想教育。也就是将思德教学有时还需要除书本和学生生活实际的以外的教育资源来充足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利用网络资源,校本资源,可促使学生的思想有质的飞跃。本期侥幸在学校科技艺术节获高级部第一的好成绩,得力于教学时鼓励学生多动脑,学会取长补短,用“田忌赛马”的方式去比赛,其实也是一种知识的活用,思德教学在这一点上是可以做一些事的。此外,老师不时用所读报纸书刊的好新闻材料及时用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白:生活的残酷,未来的竞争,我们必须现在开始做好每一件应该做好的事,而不是到时再来后悔。从平时的小事做起,就能赢到大的世界。

四、落实道德行为。

学文明理,学生基本能做到。但道理如何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力量,转变成一种真正的道德行为。教学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老师讲的每一个道理,甚至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都可以检验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教学必须落实这样的教学思想,学与行的转化成功才真正成功。某某思想好,或某某思想表现不好都是看他的行为。所以教学要教学生做好,做合学校,合社会要求的行动。珍惜好生活,多为国争光。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总之,通过一学期的品德课教学,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下载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 这学期我们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与社会》,通过参加听课和评课一系列活动,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传......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互动式教学策略 (讨论稿) 1、“互动式教学”的内涵。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冲破旧的教学观念、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现代的教学理论应用的新的教学模式。互......

    小学品德与社会 教学设计

    24时记时法》说课材料 时 间:2003-12-1 15:39:00 作者:青岛金水路小学 曲海燕 点击量:13468 上传者 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3至56页的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公民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公民教育课,小学生公民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柿子镇中心完小-魏申群 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1 《我们的“母亲河”》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壮丽的山河》中的第一课。学习这课的目的是让学生......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5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顺势发展,科学整合,实践创新 ——探究实施‚班班通‛后的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整合 内容提要:‚班班通‛的迅速推进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