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19-05-13 00:52: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第一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对军校学员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培养“不变质”军事人才的基本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员思想,为军校开展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探索富有军校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对于培树卓越军官意义重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军校是造就军官的摇篮,军校培养的基层军官素质能力的高低对部队的战斗力的强弱有直接影响,其思想政治素质是核心和关键。如何对军校准军官的学员开展有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当前各军校研究的重点课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军校学员思想,这是党对军队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必然要求,是军队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念牵引,运用好最新成果武装对培养优秀合格军官意义十分重大。

一、当前军校对学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教学内容相对狭窄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军校人才培养的必然模块,是一项基本性、经常性的工作。对学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军校思想政治教研室的教员和学员队的干部,教员和学员队干部知识面同地方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相比较而言,学历相对偏低,接触新鲜事物的程度相对较弱,与现实相对脱节,而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学员成为军校学员的主力军,其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军校原先的“年年讲、事事讲、讲来讲去都是同样的话”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必须进行改进。

(二)教育教育方式过于简单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对于军校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一名青年军官从军报国的人生道路具有深远意义。军校惯用的模式是“你说我听、你说我背、考试合格就万岁”,学员不怕学不好“枪枪炮炮”专业知识,就怕思想出问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取决于“打得赢”能力,更取决于“不变质”的素质。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教育模式已难以适应新要求,需要以牵引式、互动式的模式引导学员兴趣,从其灵魂最深处增强认同感和自觉性,调整方式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的重大意义

(一)是党的军事人才方针的现实要求

军校是适应新形势为党和军队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党的理论成果随着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创新,枪杆子是要永远听党指挥的,掌握枪杆子的基层部队如果连党的时代思想都不清楚,那结果无疑是可怕的。所以党总是在要求部队紧跟时代步伐,紧贴使命任务,锤炼思想作风能力,对军校教育教学提出了与时俱进的现实性要求,军校教育不能滞后,必须让成为集成的军官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保证学员从军校毕业后走进军营能够把握党的时代脉搏,随时按照党的要求抓好带兵服务工作。

(二)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入新内容、探索新路子的必然选择

军校开展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不能讲来讲去都是一个内容,都是一个模式,这无疑会让青年学员感到单调乏味,疲于应付,时代在发展,党的理论成果也在推陈出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能仅停留在教员的视域下,必须使之成为学员灵魂最深处的东西,让学员知道党最近有什么新的思想理论成果,以此看待日新月异的社会实践,才能看得明白、理解得清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从军观是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军校政治教员和学员队干部的职责,只有自己先理解吸收了才能引导好教育好青年学生。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融入理论成果新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灌输模式,让学员成为学习理论成果的主人,引导学员积极思考研究,对于筑牢军魂、夯实军事素养意义重大。

三、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员思想的有效新模式

(一)引领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热潮

教师能不能教好学生,自身是关键。如果教员或是队干部连自己都不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什么,那教育学生无疑是一句空谈,所以教员要学、队干部也要学,而且不能像传统的疲于应付,消极对待那种模式学习,要变革要我学为我要学,我只想浅尝辄止的学习转变成为我要学明白学深入的理念。自身观念上是否重视、是否有时间学习对于培树教员、队干部兴趣十分重要,因此军校需要配套出台相关措施,积极印发学习小册子、组织集体集中学习、开展专题式研究、进行授课大比武等都是激发广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学习热潮的好办法,授课者学好是听课者学好的前提。

(二)将学员互动式新模式铺开来

以往军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都是单一方向的模式,教员、队干部在上面讲,这是一种上级对下级部队模式,低年级学员还可能在下面听,到了高年级学员,基本不听,该干嘛干嘛,到了考前突击一下,都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考试结束再也不想关注这方面的东西,这严重背离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要改变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变革理论授课模式为实践体悟模式,让学员结合现实实际自己来学,结合自身感悟自己来讲。对学员骨干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协助管理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深刻认识,培养基层小教员,使学员提升兴趣的关键是深化理解认识,增强内心的认同感,在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行为实践中感受到思想指导带来的好处,这样才能坚定其学习运用的信心和信念。让学员成为主体,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是军校筑魂育人取得成效的根本。

作者简介:邹亮,(1986-),男,西南政法大学2011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篇:01第一章_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案例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教学案例 案例1河南济源血铅超标千余儿童中毒

[案例文本]

河南济源柿槟村是济源市闻名的“亿元村”、“明星村”、“文明村”。不过,现在却是“儿童血铅超标”的“重灾区”。该村14岁以下少年儿童一共有452人,只有1人血铅正常,而血液中铅含量超过450微克/升以上的达73人。其中,血铅值最高达636.5微克/升,超过正常值范围的6倍。

自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等地相继发生“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后,素有“中国铅都”之称的河南冶铅重镇济源市也“意识”到在大力发展铅锌业背后对环境的“疏忽”。

从8月底起,济源市将豫光金铅、万洋集团、金利铅业三家大型铅冶炼企业周边1000米范围内的克井镇、承留镇、思礼镇的10个村列为防护区,并对区内14岁以下少年儿童进行血铅检测。截至10月14日,已检测的3108名儿童中,有1008人血铅值在250微克以上。面对大量儿童“血铅超标”的报告,济源市采取排铅医疗措施,所有费用由市政府统一协调解决,确保铅超标儿童得到及时治疗。

与此同时,济源市“重拳”出击,剑指污染“元凶”——铅锌行业。

从8月24日起,济源市除了已采用富氧底吹熔炼工艺外的豫光金铅、万洋集团、金利铅业三家大型冶炼企业外,其他的铅冶炼企业全部被关停。“规定期限内仍不停产的,有关部门就要吊销执照,拉闸断电,彻底关闭。”济源多家铅炼厂负责人坦陈。

(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责任编辑:王芳)

[思考讨论题]

1.“血铅超标”事件屡屡发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试用科学发展观对此类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案例解析]

进入21世纪,类似“血铅超标”事件的屡屡发生,表面看来是源于各地方、部门、企业的利益之争和政府的监管体系不健全,对地方企业监管不到位,以及政府以GDP为主导的干部考核机制所致,但深究起来,问题背后更深层次暴露出的是人们错误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人们迫切的温饱问题,我们在经济发展上采取了粗放型发展模式,以尽快改变短缺经济的状况。但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轨。但集约型发展方式对劳动者素质和管理者素质要求都很高,执行起来难度相当大,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的冲动和追求眼前政绩的迫切愿望,导致环境问题越来越多。这样的发展是难以为继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能为眼前一时之利而贻害子孙,只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人民所需要的,才能真正增进社会财富,增加社会福利,造福于民。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中第五节“科学发展观”部分的辅助教学。

案例2江苏穷县欲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

[案例文本]

位于苏北地区的灌云县作为省定经济薄弱县、省财政转移支付县,在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提出“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从2006年3月开始,该

县耗资上千万元对全县200多个政府部门、单位,300余幢楼体进行整体亮化,当地部分干部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驱车从连云港市进入灌云县城,夜幕降临,只见楼体、店铺、广场霓虹灯一齐绽放,光彩夺目。深夜11点多,记者登上该县伊山乡任庄村大伊山制高点,俯瞰灌云县城,只见座座楼房装点的轮廓灯、门店外的霓虹灯、城中河岸设置的强探照灯、行道树上的彩灯,绚烂多彩,整个县城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俨然一座流光溢彩的不夜城。“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

据了解,亮化工程是灌云县实施“环境立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被视为该县提升城市档次、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县里花重金从上海、南京等地请来10多家设计公司进行“超前”设计,总体目标是“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工程从2006年3月20日正式实施以来,该县斥资1500多万元,分三批先后完成了200余个政府部门和单位的300余幢楼体亮化工作,亮化面积达350万平方米。

2006年8月,建设部就出台规定,要求各城市不得再在城区主干道大范围使用多光源装饰性庭园灯,景观照明严禁使用强力探照灯、大功率泛光灯、大面积霓虹灯、彩泡、美耐灯等高亮度高能耗灯具。而灌云县目前正在实施县开发区、行政新区的亮化工程,据称这两个区域的亮化工程设计方案是聘请香港设计师完成的,完工后亮化水平将“更上一层楼”。

灌云县城的亮化工程有多亮?一位市民说:“夜晚置身县城主要大街,如同白昼,视力好的能看清女人脸上的雀斑。最初都不敢正眼看,看一会儿就会淌眼泪,时间长了才慢慢适应。”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碰到下雨天,行驶在繁华路段要特别小心,因为灯光太强,照到地面上形成反光,造成视线不清,稍不留意就会引发交通事故。

该县一些政府部门对这项“强势推进”、“强行入轨”的“造亮行动”也颇有微词。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局机关干部指着他所在单位办公楼上闪烁的霓虹灯对记者说:“仅仅是围绕楼体搞了一圈霓虹灯,局里就花掉了20多万元。”这位干部还告诉记者,每年县里拨给的经费,原先可以基本保障各项正常开支,但自从为亮化工程买单以后,局里有两辆车子跑不动了,原因是没钱加油。除此之外,该局还被电信公司停了两部电话,也是因为没有钱缴纳话费。

伊山路上一家商户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县城管局通知,每家都在新换的铝塑板门牌上安装霓虹灯,并且在限定的日期完成,不安装就罚款。这位商户说,“换门牌花了近2000元,装霓虹灯又花1000多元,这还不算,每天晚上的电费也让人心疼。”据了解,霓虹灯属于商业照明用电,当地商业照明用电电费每度为0.89元,比普通民用电费要高出好几角,一些小商户说起亮化工程显得很无奈。

电能耗费惊人

灌云实施亮化工程后,耗费的电能相当惊人。据调查,某单位2005年9月的耗电量是752千瓦时,实施亮化工程后的2006年9月,总电量飙升至1267千瓦时;2005年10月某机关总电量912千瓦时,而到2006年10月,总电量居然达到2003千瓦时,用电量同比翻了一番多;某局2005年9月的总电量为22249千瓦时,而2006年9月的总电量则为33841千瓦时,被霓虹灯“吃掉”一万多千瓦时的电。有人曾算过一笔账:该县一个单位一天九个小时的亮化用电电费够一个下岗工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就是说一个单位每个月用在亮化上的电费可解决30人的基本生活。

灌云县城居民说,最亮的是刚刚落成的县行政中心大楼。据反映,这座“苏北地区一流,江苏省内有位置”的豪华办公楼投资5000多万元,其中亮化工程就花费300多万元。记者看到,夜幕中11层框架结构的县行政中心大楼巍然屹立,通体灯火通明。据反映,这座大楼作为当地标志性建筑,光夜景照明每年就要“吃掉”电费二三十万元。

城市低保预算资金在全省倒数第一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2004年的统计数字,灌云县当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52个建制县中居48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52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居5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居51位。当地一名干部说,近两年虽有一定发展,但无论何项指标,都可以在倒数的位置找到灌云县。目前,灌云县乡村债务总额近五亿元,其中乡镇级债务四亿元,村级债务8000多万元。全县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低收入农户约七万户,人口约60万人。灌云县共有省定经济薄弱村62个,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

这名干部对记者说,在全县群众生活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亮化工程亮了城市的“面子”,伤了民生的“底子”,仅就困难群众生活保障而言,该县总体救助标准偏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根据国家民政部2006年6月公布的全国地方各级城市低保资金预算统计数据,灌云县预算资金仅20万元,在江苏省106个县市区中倒数第一。江苏省去年城市低保对象平均保障标准244元/月,灌云县仅为42.98元/月;全省去年农村低保对象平均保障标准128元/月,灌云县仅为33.68元/月。目前,江苏省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供养标准平均每年2131元,分散供养人员平均每年为1402元,而灌云县分别只有1500元和1200元。来自灌云民政局的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该县为1131户、2299名城市低保对象共下拨城市低保资金118.58万元,为9918户、20864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款843.35万元。按照这个标准,该县亮化工程耗资1500多万元,不包括巨额电费开支,相当于全县城市低保对象12年的低保费用,相当于全县农村低保对象一年零七个月的低保费用。

据了解,灌云县耗巨资要用霓虹灯点亮全城,目的是“展示灌云干部群众精神面貌,促进招商引资”。而该县不少群众说,穷县搞奢华的亮化工程让人难以理解,贫苦人家待客就应该是贫苦人家的样子,把家里收拾得干净利索就行了,客人也会说你量力而行、会过日子。如果打肿脸充胖子,客人不见得会对你表示赞赏和敬意。

(资料来源:http://.cn,2007年12月11日,经济参考报。)

[思考讨论题]

1.亮化工程是灌云县实施“环境立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请谈谈对灌云县“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的看法?

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讨灌云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和方案?

[案例解析]

发展不等同于经济增长和GDP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带来经济发展。战后50-70年代,人们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有增长、无发展”的增长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产业结构畸形,而且造成地区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被削弱、社会分配不公、居民贫富差距悬殊、社会不稳定等现象,被称之为“拉美现象”。因此,“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增长基础上的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国的经济增长总体上仍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两个主要约束性指标与“十一五”规划目标差距较大,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导,需求结构仍以出口和投资为主导,资源环境压力加重、扩大就业难度加大、消费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国的发展要避免“拉美现象”的重演,防止从高速增长到衰退,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后者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国家或地区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关于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灌云县的“环境立县”战略考虑到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与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相符,但把“打造世界一流亮化工程”作为实施“环境立县”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视为提升该县城市档次、营造良好环境的重要举措,从案例所给材料看,这项战略措施并不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脱离了该县的财政实力,使有限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效果。各地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该县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充分挖掘和利用其优势,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战略措施及方法。

[教学建议]

本案例可用于第一章中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八章中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部分的辅助教学。

第三篇:事业单位习题解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下列时间提出的

A.1999年十五届三中全会 B.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视察工作

C.2001年的“七一”讲话 D.2002年党的十六大(B)【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时间的确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提出的。所以B项是正确选项。此考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相关的三个知识点: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间;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阐述的时间(C项);三是深入论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的时间(D项)。这些要求考生必须准确把握。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在

A.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视察工作时阐述的 B.2001年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阐述的

C.2002年江泽民“5·31"讲话中阐述的 D.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B)【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阐述的时间的确认。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和具体要求。所以正确选项为B。

3.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B)

【解题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考查考生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的确认和掌握。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B项)。这是非常确定的,一定牢牢记住。题中A项的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C项的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D项明显是干扰项。

4.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

A.坚持执政为民 B.坚持与时俱进

C.坚持发展生产力 D.坚持党的领导(B)【解题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的确认。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B项)。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D.坚持执政为民(A)

【解题分析】该题考查考生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的掌握和确认。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在于“坚持党的先进性”(A项)。所以A项为正确选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条件是

A.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B.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A)【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地位。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题中所给定的4个备选答案,B项和C项是“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D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质,这样排除B、C、D项,A项为正确选项。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A.必须使全党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B.必须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必须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C)

【解题分析】该题是考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

8.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坚持党的阶级性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解题分析】这是2003年胡锦涛《七一讲话》的标准提法。坚持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都不是党的建设的最高目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民利益,党不追求任何特殊利益,而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是

A.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B.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 C.以社会主义发展中国、振兴中华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解题分析】ABC都不具有“根本目的”的意义。这也是胡锦涛“七一讲话”的内容。

10.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工作的最高衡量标准是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是否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解题分析】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国家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要服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注意“最高衡量标准”这个概念。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的问题是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C)【解题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提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结合起来就是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本题选C项。做好本题一定要注意区分“进一步回答了”和“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两个提法。

12.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B.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C.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真正做到“三个代表”(C)【解题分析】这是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在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突出强调“与时俱进”,既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脉相承性,又反映了结合实践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

13.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

A.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B.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者

C.科学技术的创造者 D.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

(D)【解题分析】这道单项选择题考查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最具决定性因素的确认和掌握。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所以D项为该题的正确选项。

14.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执政为民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的确认和掌握。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探索。题中所给出的4个备选项中,A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B项的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C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以只有D项才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

A.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B.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C.当今国际形势后提出的

D.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和党的自身变化后提出的(A)

【解题分析】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提出的。十六大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历史地位是“高度”,历史方位指地位、时代和环境,包括时间、地点、条件的三维性。BD项属党的历史方位的具体内涵。注意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进行综合复习。

二、多项选择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是依据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提出来的D.联系我们党的队伍的状况进行思考的结果

E.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ABC)

【解题分析】这道多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确认和掌握。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A项);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B项);是依据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提出来的(C项)。题中的D项和E项明显是干扰项,所以A、B、C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是指我们党历经革命、建 设和改革。已经从 A.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B.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党,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党 C.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党,成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党

D.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成为“三个代表”的党 E.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AE)

【解题分析】AE是标准提法。D项把工人阶级先锋队与“三个代表”对立起来,提法有误。BC提法不全面。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历史方位具体包括

A.世情,即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B.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C.国情,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D.国情,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即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

E.党情,党的现状,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ADE)

【解题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小的阶段,国情以D项表述为准。党的历史方位一般讲指“两大历史性变化”(参见上题),具体讲表现为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 A.立党之本 B.三大作风 C.执政之基 D.优良传统 E.力量之源

(ACE)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的理解和把握。十六大报告在讲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性时,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所以A、C、E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此考点非常重要,必须引起注意。

5.贯彻“三个代表”要求。要做到 A.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局面

B.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C.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D.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E.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不断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新动力

(ABCD)

【解题分析】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要求的掌握。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深入论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即“四个必须”、“四个新”,也就是题中A、B、C、D四个选项的全部内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主要体现在它们有着共同的

A.哲学基础即唯物史观 B.理论品质即与时俱进 C.价值取向即人民利益 D.时代背景即社会主义 E.理想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

(ABC)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四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因为它们四者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唯物史观”(A项)、有着共同的“理论品质即与时俱进”(B项)、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即人民利益”(C项)。但是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各不相同,“三个代表‟‟是围绕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而提出的重要思想,所以D项和E项的内容不合题意,只有A、B、C项才是正确选项。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A.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

C.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E.核心在坚持发展生产力

(ABC)

【解题分析】这道不定项选择题考查考生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的确认和掌握。十六大报告中对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的表述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所以A、B、C项是该题的正确选项。

8.总结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ABC)

【解题分析】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掌握。此题虽然重要,但没有难点,属记忆性内容。

9.“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A.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B.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C.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三个代表”之间是相互制约、根本对立的E.“三个代表”各自有着不同的内容、要求

(ABCE)

【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之间是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A项);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B项);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项)。A、B、c项体现了“三个代表”之间的统一关系,E项的内容是三者的区别关系,所以A、B、C、E四项的内容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的关系,是正确选项。题中D项的内容明显错误。此考点还可以命制辨析题或大型分析题。

10.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 A.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B.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

D.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E.为了加强国防建设

(AB)【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即“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A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项),这是非常确定的答案,题中C项的内容是(缺字)国两题,D项和E项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直接目的,所以以C、D、F三项内容都不符合题意。只有A项和B项才为该题的正确选项。

11.下列说法中,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辩证统一关系的概况正确的有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中继承优良传统与不断发展创新的辩证统一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中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辩证统一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中保持自身先进性与联系群众广泛性的辩证统一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党的建设中完成根本任务与实践根本宗旨的辩证统一

E.“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国际共运史的发展趋势

(ABCD)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辩证统一关系的理解和把握。题中所给定的5个备选项中,A、B、C、D四个选项的表述都正确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所以是正确选择。由于“三个化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内容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思想,而不是国阁际共运史发展史的问题。所以E项是不符台题意的错误选项.需要排除。

1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沦、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 作。必须

A.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B.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C.改造落后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D.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E.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ABD)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具体内涵的掌握。江泽

民在“七一”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恩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一一作了深刻的阐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收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A项),“体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产力发展的要求”(B项),“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毕活水平”(D项)。所以A、A、D三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此题的内容是确定的,只能记忆,没有个人理解的成分。

1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沦、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 作必须

A.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刊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充分发挥社会其他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D.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E.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ADE)

【解题分析】这道不定项选择题是对“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体内涵的掌握。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对这一“代表”的具体内涵的表述,就是题中A、D、E三项的内容。这又是非常确定的内容,必须记住。

14.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实践、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颁努力

A.体现发展“三个面向”的要求

B.体现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C.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 D.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E.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BCE)

【解题分析】同上面两题一样这也是2001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提法。属记忆性知知识点。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表现在

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E.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BCDE)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的确认和掌握。十六大报告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作了全面的阐述,题中A、B、C、D、E5个选项的全部内容是正确表述。此考点极其重要。该题的内容还可以命制大型分析题。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B.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C.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D.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E.是绝对真理的体系

(ABCD)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此题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

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内容。题中给出的5个选项中,A、B、C、D非常准确地反映了题干的要

求和内容,因此是正确的选项。E项是错误的观点。该题属于政策性极强的题型,标准答案一般都出自于 党和政府的有关文件之中,需要记忆。

17.2003年胡锦涛《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它 A.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 B.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c.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D.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E.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南(ABCDE)

【解题分析】这是胡锦涛《七一讲话》所阐述的主要观点,需要加强记忆。

18.2003年胡锦涛《七一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三大理论成

果,它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新民主主义理论 E.党的建设理论

(ABC)

【解题分析】D属于A;E包含在上述几大理论之中,这三大理论成果是胡锦涛《七一讲话》的概述,属记忆型内容。

19.2003年胡锦涛《七一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是指

A.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 B.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为我们根据实际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C.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D.为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视野

E.为我们新世纪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拓了新境界

(ABCD)

【解题分析】这是胡锦涛讲话的固定内容,要注意记忆。

20.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坚持

A.权为民所用 B.情为民所系 C.利为民所谋

D.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E.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ABCDE)

【解题分析】这也是胡锦涛《七一讲话》所阐述的,其中ABC是最核心的内容。

三、辨析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答案要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对邓小平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一方面,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邓小平理论之所以科学,关键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涵盖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理论基础一致、基本原理一致,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主要在无产阶级大众的立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发展生产力,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前提。

(3)另一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执政经验在理论上的新概括,是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理论上的新反映,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阶段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在理论上的新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发展阶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解题分析】这道辨析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回答此题从三个方面分析:一是首先肯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二是说明四者一致性的具体表现;三是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新的发展阶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2.“三个代表”各自有着不同的内容,它们密切的联系着。

【答案要点】(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它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基础;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关键,先进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反映,是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是社会性质的重要特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核心,我们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宗旨就是高扬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也是我们党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不断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

(3)我们应该深刻把握“三个代表”之间内在的、有机的联系,始终坚持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只有把“三个代表”有机地体现到全部实践活动中,党才能在新世纪担负起历史重任,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此题首先要紧紧抓住一个关节点,即三者是辩证统一关系。然后展开具体说明三者关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前提;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关键;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核心;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此考点非常重要,它还可以命制大型分析题,考生在复习时一定引起注意。需要说明的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十六大有更为准确地表述,复习时,可以按照十六大的表述来回答此问题。

3.在夺取政权以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答案要点】(1)在夺取政权以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是生产力的展水平,但要为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奋斗。

(2)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概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指生产力自身发展和程度。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是指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要同经济基础相适应,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因此,所谓先进生产力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

(3)这一命题实际上是混淆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概念。

【解题分析】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第一个方面的理解。注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掌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注意掌握政治理论各个重要原理的科学内涵。(2)本题可改为选择题,把“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作为正确选项,把“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干扰项。

四、分析题

1.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在新的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党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胜利完成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答案要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①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②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及其指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此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包含的全部内容;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指导意义。该题的答案来自于十六大报告,考生必须记忆。此考点极其重要,考生在复习中一定引起注意。

2.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切实的工作步骤,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又说,“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依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要点】(1)党必须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依据。

①这反映了党遵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取代落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哪个阶级、哪个政党或政治组织代表了当时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它就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掌握了领导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主动权。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②这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衡量和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其先进性程度如何,最根本的是看这个政党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③这是我们党建党80年经验所证明的正确选择。

我们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从建立时起就是以作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走上历史舞台的。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解放和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改革开放,也是为了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社会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样才能够使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和活力。

(2)在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解题分析】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个方面的掌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坚持先进性的基础,是党制定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指导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个方面都可以抽出其中一个方面进行命题。

3.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辩证关系。

【答案要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每个“代表”,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要求,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告诉我们,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无产阶级代表着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体现出来,并形成社会革命的实践力量,进而推动社会前进。因此,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首先要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由于生产力的先进性决定着文化的先进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程度,因此,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根本保证。

(2)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在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方面。

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是推动历史进步还是阻碍社会发展,还要看它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马克思主义还认为,发展先进文化能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社会全面进步,满足人民在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因此,只有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①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综合性的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也是两个文明的享有者。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以为人民谋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无论发展社会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②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题分析】考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的理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本题答案的三个要点也是“三个代表”思想每一方面提出的依据。考查时,可能单独抽一条来进行命题,如:“如何理解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此题可参考本题参考答案(3)来进行阐述。

4.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只要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新的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吸取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我们就能够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贡献。”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过的知识回答:

(1)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2)为什么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3)怎样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

【答案要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因为:①在共产党执政的指导思想问题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②在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③在党的建设问题方面,指出必须始终自觉地以改革的精神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④在党的纲领方面,要坚持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既要时刻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前进方向,又要为实现现阶段基本纲领而奋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因为: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优越在哪里,人民为什么要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就在于社会主义在共产党领导下能做到“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个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要体现不断推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一个是在消灭阶级,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突出强调了人民利益原则。二者都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所在。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揭示了社会主义更高层次的本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是因为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社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归结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调整完善生产关系,根据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自觉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不相适应的部分。②把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归结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使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机地统一于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当今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

【解题分析】这道分析题是考查考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三个规律”认识的理解和掌握。此题将对“三个规律”的深化认识综合起来分析,是有一定难度的。它要求高度概括又要观点全面。这就要求在复习类似题型时善于抓住主要观点,进行高度概括分析。

5.分析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案要点】(1)“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怎样建设党”这个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即我们建设党,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能够做到“三个代表”的党,这是我们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党的地位和价值所在。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目标和方向去建设党,我们才能在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力量。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我们党如何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从根本上说明了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执政的内容、执政的任务和执政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根本途径。同时,也只有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增强我们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只要做到“三个代表”,我们党就能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的力量。

【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考生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该题的答案来自于“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的内容,政策性极强,需要考生记忆。此考点非常重要,考生在复习本章内容时,一定要着重把握。

6.根据所给出的下面一段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赋予“社会主义”以新的时代涵义,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共产党”以新的时代涵义,既与时俱进地奠定了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又系统地概括了执政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跟时代步伐,针对党内存在的最尖锐、最敏感、最现实、最突出的问题,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从而在理论上确立了共产党的执政资格(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执政能力(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执政基础(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等一系列关于执政党合法性的坚实依据。执政纲领改革,意味着我们党的地位和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封闭条件下搞建设转变为改革开放条件下搞建设,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有一个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加强与改进作风建设的问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与时俱进地奠定了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人类认识水平的每一次提高,思想活动的每一次升华,都是时代孕育和催生的结果,都是在回应和解答时代课题的过程中实现的。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政党,必然是一个敢于迎接新考验,善于回答新课题的政党。已经走过了80多年光辉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面临着下列新考验:(1)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跌宕起伏、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2)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统一思想的任务很重,维护稳定的任务很重。能否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大局发展的新考验。(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经过80多年的发展,我们党的地位、任务、队伍状况和所处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新党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如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我们党面临的自身状况变化带来的新考验。

这些新考验,归根到底,就是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先进性和旺盛活力,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这是时代向我们党提出的课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顺应时代潮流,紧扣时代脉搏,从根本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既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

【解题分析】问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怎样与时俱进地奠定了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考察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需要同学们回答出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国际的、国内的以及党自身面临的考验。问题(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要求回答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第四篇:“木桶理论”与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接研究

“木桶理论”与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接研究

[摘要]伴随时代信息化迅速发展,转变教育理念,提升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残疾人现代社会各项适应能力变得迫切重要。面临社会化与和谐化多区域深化的当下环境,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素质与能力建设日益转变为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创新型全面人才的重要目标。“木桶理论”(Buckets effect)与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接研究,旨在探寻出一条深掘“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提升、全方位能力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提速”的发展新思路,为知识型、人才型社会积累一定现代化人才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建设,增强社会和谐因素。

[关键词]木桶理论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对接研究

残疾人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弱势群体,承担着很大一部分社会责任与义务,事关社会主义和谐两型社会的构建,如何探索出一条提升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社会主义适应能力的道路是所有残疾人研究工作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加强高校残疾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浅析木桶理论以及相关原理演变与产生历程

(一)木桶理论的产生与原理提出

木桶理论(Buckets effect/Cannikin Law),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又称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的盛水量,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关键取决于桶壁最短的木块。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演变出两个推论:

其一,只有桶壁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水桶盛水量才大;

其二,只要此水桶一块模板缺乏高度,水桶便不可能盛满。

如果木桶木板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便不是取决于最长那一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这就是说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二)木桶理论的新时代性演变与形式剖析

1、木桶理论演变一:水桶储水量取决于水桶直径大小

企业好比水桶,而水桶大小有别,直径大则储水量大;企业初入市场,起步有所差异,基础扎实与否,资源面涉及范围窄宽状况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木桶理论演变二:水桶储水量于板块相同情况下取决于形状

由物理常识得知圆形水桶储水量最大,其主要强调组织结构的运作协调性与向心力,针对企业长远发展,企业资源需围绕一个统一核心,科学组织结构,偏颇任何部门都会对公司“储水量”带来负面影响。

3、木桶理论演变三:水桶最终储水量取决于配合状态

根据最初水桶理论得知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高度,特定使用状态,可通过合理配置增加水量,而长久性储水量取决于木板紧密衔接性。以水桶譬喻企业核心发展支持元素,则储水量便代表着企业真正竞争力,从特定角度讲,储水本身为一个动态过程,企业未来发展更多取决于合理科学的规划。

4、木桶理论演变四:水桶理论中水资源引申演变

储水最终目的是让资源得到高效持久性利用,水桶模板高度决定储水潜力,如何发挥出板块明星效应,借好外力培养核心竞争优势,以有限的资源促进潜力发展。

二、浅析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及研究背景

(一)时代下高校残疾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质[1]现状

由于受社会功利思想、短视心理、不健康思想等系列因素影响,很多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与人文修养现状堪忧,不容乐观。主要表现:时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利益,对个人利益计较较重,无视国家利益,道德感、责任感缺失,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甚至出现了丧失人格品行的行为,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理想和追求,缺少战胜困难的勇气,审美能力欠缺,不能运用审美的能力却对待学习、生活、调试自己的心态。残疾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心理人文素养面临历史的积弊和现实的困扰[2]。

(二)时代发展下残疾人群体思想政治人文素质现状

由于自身身体缺陷等因素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知水平限制,残疾人群体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引导和思考,如何借助“木桶理论”的优势与劣势互补因素探寻出一条科学有效的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刻不容缓。

(三)当代残疾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素质现状

由于当代残疾人群体面临身心缺陷压力和功利世俗因素影响,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堪忧,缺乏良好的思想政治塑造氛围与环境,常常会产生自卑、厌世的不健康心理[3]。然而据一项研究调查指出,高校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停留于一个比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引导高校残疾人树立健康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发掘人生发展积极因素,探索出一条提升高校残疾学生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之路有助于提高残疾弱势群体的系统性思想政治修养水平。

(四)关于部分区域残疾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网络调查统计

1、图表一:

注:9.6%的残疾人群体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较为全面,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非常高;18.7%残疾人群思想政治素养很高;37.3%残疾人群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一般;约有1.9%残疾人群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盲目状态。

(五)时代下高校大学生教育中思想政治素养薄弱原因

1、体制不够完善

当代教育体制不够完善,长期存在“重科技,轻人文”倾向,诸多思想政治课程发挥不了应有作用,难以发挥传统优秀文化与书法艺术中的积极因素促进思想政治修养提升,众多高校开课缺乏必要硬性措施,随意性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等同于书法艺术原理,必须发挥其综合性、全面性、科学性因素,充分调动一切可能性资源,融会贯通求得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实效。

2、功利性、实效性价值观[3]影响

伴随社会经济体制转型,人们越来越崇尚功利性与实用性,教育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教育设置倾向实效性,从现实就业出发选择性培养,忽视了必要思想道德教育,严重弱化了人们思想道德教育追求,书法艺术中透露出的道德政治思想变得无足轻重。

3、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缺陷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薄弱了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决策等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展示不够,教育理念陈旧,诸多领域透漏出的思想政治涵养被削弱。

三、探讨“木桶理论”对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良性建议

(一)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残疾人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教育中,对高校残疾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职能作用。

2、有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木桶型”创新性人才,配合高等残疾人教育培养目标,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群体思想政治素质[3]与现代化能力;

3、有利于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逐步培养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人格构筑体系,培养现代化的全方位高校人才。

(二)高校残疾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与“木桶理论”相关建议探讨

1、高校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多措并举,合力扶弱助残,对高校困难残疾受教育者提供必要性援助。

2、完善学校相关残疾公益性措施,合理维护保障高校残疾人的基本权利。

3、积极构建公平合理科学的扶残助残社会环境[4]。呼吁、引导全校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使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在全校区蔚然成风,解决残疾人的一些实际困难,从根本上提升残疾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4、提高残疾群体普遍受教育率,提升高校残疾人的综合素质,从实际上解决其生活困境。

5、以残疾人为本,整合高校资源,推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实现高校教育和谐性推进。

6、合理发挥高校残疾人优势资源[5],规避缺陷,进一步完善高校残疾人优惠政策,实现与企业的多方位接洽,不断拓宽高校残疾人就业渠道[4]。

图表二:木桶“五板块”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分布比例(%)饼状图

注:水桶“五板块”创新理论分动力意识、质疑意识、协作意识、风险意识、超越意识5大区域,每个版块分占对应比例和为1,各版块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根据每个版块分布比例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后能力高低。

7、地区民族高校残疾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应更加注重地域特色结合,发挥地区高校优势资源,科学利用高校思想教育资源,实现多渠道提升高校残疾人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霞.推进高校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南京市江宁区民政局 2005(5).[2]袁闯.关于高校如何为残疾大学生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 2006(4).[3]中国教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和重要意义[EB/OL].http://.(作者单位:吉首大学软件学院湖南省张家界市)

下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探索军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