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色语文 真实课堂锦山听课心得于本英
本色语文 真实课堂
——锦山中学教学能手大赛听课心得
于本英
2015年4月1日——4月4日,我与其它五位语文老师在锦山观摩了由赤峰市教研室组织的赤峰市语文教学能手大赛的课堂教学环节。这期间我共听了17节课,所讲课文主要是诗歌(如《蜀道难》)和文言文(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参赛选手都是来自赤峰市各旗县区语文老师中的精英,因为我是抱着虔诚地学习态度去的,所以对于每一堂课我都全神贯注,认真聆听,生怕遗漏任何一个环节。我不想用“好”与“不好”这样简单的词汇来评价任何一堂课,因为每一位参赛选手的课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都有其独特的亮点,而这些课给我的最大思考就是我们应该怎样还语文课以本色,构建真实的课堂!语文教学的根本是什么,学生从语文课堂中应该收获什么,这些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却似乎总被遗忘或误认。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后,我终于找到了如下途径:
1.以学生为本:语文课堂的本质就是组织学生学习。教师必须从知识权威、课堂主宰的高位上走下来,从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转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上来,变“教堂”、“讲堂”,为“学堂”,努力把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转变为组织学生学习的新型课堂。当然,以学生为本,并不是说教师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是要加入到学生中来,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组织好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几位老师的课没有哪一位是站到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的,他们的听说读写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者都是学生,有的老师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用这些要求引导学生自然而又有序地进入到学习中来。反观我们自己的教学,总是以讲代学,殊不知讲着讲着就忘了自己的身份,学生听着听着就昏昏欲睡,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吗!
2.以言语为本:如今我们的许多语文课更像是音乐课、美术课、政治课、历史课。事实上正因为我们至今仍未能清晰地界定语文教学的本体,所以课堂教学常常偏离其学科属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语文课与其他课根本的区别在于语文课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为本,突出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于漪先生认为:“语文课就是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扎扎实实的积累,从而提高语文能力。”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体味语言,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丰富和提高语文素养。而本次听课给我印象最深地就是讲课老师充分注重了学生的言语能力,例如讲《蜀道难》一课时,一位松山区的 语文老师以朗读贯穿始终,通过反复读让学生体会李白诗歌的语言特色,进而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旨。讲《〈论语〉十则》时,锦山中学的一位老师大敢放开,让学生就自己喜欢的一则结合现实谈谈体会,学生侃侃而谈,有的出口成章、妙语联珠,有的鞭辟入里,针砭时弊,想来语文课就该如此!还有的老师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时,有的学生竟然几分钟之内,洋洋洒洒写出几百字,可谓妙笔生花,让人顿生羡慕之情。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在上课时把学生学习的课堂,变成了老师展示魅力的地方,学生除了听课,什么都不会,言语能力何谈提高,语文课的本质又何在!
3、以教材为本:教材理所当然应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的主要凭据。教师的创造在于重新组织教材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用好教材、用活教材。尤其是当教材文本进入课堂之后,课堂教学就必须以之为本,不能架空分析,不能节外生枝,不能任意盲目反文本。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一种极为流行又十分隐蔽的游离文本现象——“吊书袋”,施教者大量引入其他材料对文本进行印证、诠释、反衬和强化,使课堂显得极为饱满而厚重,使课堂显得更有“语文味”。尽管这有助于对文本意蕴的解读,但如失度,就会大量挤占品读教材文本的时间,弱化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受和体悟,学生有时甚至会在欣赏课外诗文与佩服教师才华之中,遗忘对教材文本的品读。本次赛课就有这种现象发生,一位赤峰二中的老师在讲《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时,旁征博引,对古今中外的利与义探究得可谓深入细致,堪与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相媲美,可是仔细推敲,其价值对于中学生有多大,是否符合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领悟能力,就值得商榷了。而与之相反的是大多数老师都能从教材出发,合情合理引导学生,尤其是把课后题当作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通过听别人的课,再反思我们自己的语文课,很多时候都存在着浓重的形式化倾向——“闹、虚、杂、碎、偏”。特别是一些“演剧”性质的公开课,施教者盲目追求课堂的可观性、表演性、示范性、前卫性,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了表演的道具,表面热闹好看,本质上却忽视了语文课程的内在要求。语文课不要时髦,不必前卫,语文课的本色是平淡质朴,要让学生在语文课中静静地看书,美美地读书,深入地感受,专注地思考。
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弄清“为何教”、“教什么”这些基本问题,只有这样,才确保我们的教学始终走在“语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