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对学生健康心态的有利培养

时间:2019-05-13 00:2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对学生健康心态的有利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对学生健康心态的有利培养》。

第一篇:论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对学生健康心态的有利培养

让每一颗年轻的心流光溢彩

——论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对学生健康心态的有利培养

义乌二中 丁春燕

【提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对沉重的升学压力和课业负担,存在着厌学、冷漠、自悲等种种心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情绪,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说,了解“倾听”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进行辅导。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让学生通过分享——互助的方法诉说烦恼,缓解压力,排遣苦闷,有利于高中学生健康心态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 课前五分钟演讲 学生 健康心态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使他们保持积极、愉快、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最多20%归诸智商(IQ),80%归诸情商(EQ)。所谓情商主要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思考方法等。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不善于控制自己。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品德、智力、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说,了解“倾听”学生的情绪变化,适时进行辅导。

开展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就是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个有长远效应的实践选择,它创造了一个让学生说话沟通的机会,营造了一种让人畅所欲言的氛围,能调动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言语交流、调节情绪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善待和宽容,懂得尊重他人的情感,懂得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冲突。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开辟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让学生通过分享——互助的方法自己解决自身的情感问题。

一、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理论基础

1.ARCS模型。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成绩中16~20%甚至30%的差异是由学习动机造成的。因此,对教学设计者来说,理解动机原理及其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是相当重要的。到目前为止,约翰M·凯勒的ARCS动机模型仍是将动机原理整合到教学设计过程的最系统的学说。

ARCS模型由科勒提出,根据个体在教学中的期望价值和学习结果引起的心理反应, 他提倡学生必须具有注意A(Attention)、相关R(Relevance)、信心C(Confidence)和满意S(Satisfaction)。简而言之,ARCS模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过程:为了激发一个人的学习或工作动机,首先要引起他对一项学习或工作任务的注意和兴趣;再使他理解完成这项任务与他密切相关;接着要使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做好此事,从而产生信心;最后让他体验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感到满意。

2.社会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德雷克斯根据教师的行为表现,提出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比较典型的课堂行为调控类型。认为民主型的课堂对发挥学生主动性是最佳的。在民主型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在民主型的课堂上,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的方式是:通过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和趣味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和问题,来引发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来实现学生的自我监控。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竞争和合作。合作和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促进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课堂内外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能激发学生的斗志,调动其积极性,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争取优良成绩。

二、开展“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现实需要——高中生存在的心理现状

心理学有句名言:“感受是无罪的。”学生的各种感受,不管是喜、怒、哀、乐、惧,都应让其自然顺畅地表露出来。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态才会轻松。如果学 2 生在压抑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将学会掩饰真实的情感;如果学生受了委屈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倾诉,又无人理解,有可能导致他做出极端的事来。

高中阶段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处于青春期,也叫青年初期,是“从儿童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追求独立的意识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已经是“准成人”了。

这一阶段,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希望能搞好学习成绩,掌握更牢固的知识,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他们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他们“在心理方面最重要的发展是对友伴的亲密程度的增强,友伴交往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也同时有了飞跃性的增长”,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依赖,与父母家庭的联系削弱,对教师的批评与信赖共存 ,交往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产生了新的变化。

现行教学模式对学生心理品质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失败者心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我不行”,“我落后”,“我一般”的自我认知以及相应的情感体验。②学习冷漠症。对学习的厌倦使学生失掉学习的方向感和生活的目标感,使学生对学习和自己的成长产生无所用心的态度。③学习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性导致学生责任感降低。

在这样特殊的成长时期,高中生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情感感受,假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排解,很容易形成各种成长的烦恼,影响高中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对学生而言,演讲实质就是大家的一次自我展示,站在演讲台前,要想想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一学期一个人的演讲机会只有几次,机会难得。教师把课前五分钟这一特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演讲,正符合当代高中生自尊心、表现欲望强,需要一个机会展现自己才华的心理。由于讲演内容一般不局限于课本有限的内容上,而是让学生广纳博采,这一来突破授了课内容的局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语文课外获得知识,叩开思维的门扉,实现了课内外衔接;二来有利于语感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调动他们的情趣,同时能营造出一种愉悦的课堂气氛。

三、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法。

在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中,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⑴搞好发动工作,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主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角度出发,给学生分析“课前五分钟演讲”的目的、意义,同时介绍活动的内容、形式,通过宣传发动来赢得学生的认同,让学生人人都来参与,消除在学习上的依赖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⑵对学困生作好特别指导工作。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积极鼓励,热情指导,使学生在顺利完成演讲任务时,能产生“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时政的积极性。

⑶重视点评和培养工作。演讲结束后,学生或教师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对演讲进行适当的点评,肯定学生的感悟,和大家一起帮助解决演讲者遇到的实际困难,并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倾听感受。

我们的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是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正式开始的。本次活动由高一(7)班和高一(8)班两班同学共同参与,活动就是由两班同学轮流在语文上课前进行五分钟演讲(本人担任这两个班的语文课,利用课前五分钟开设学生演讲活动)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增加本班同学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信、果敢、创新的品质。

1.演讲活动人员的确定。

把全班学生的名字写在纸上放入抽签盒,在每周三抽出下周需演讲的学生。第一次由教师抽签,第二次由第一次演讲的学生抽签,依此类推来确定演讲者。

2.演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演讲的话题和题材均不受限制,感悟、抒情、评论……由学生自行选择、确定。时间控制在5分种以内。演讲时可带稿,也可脱稿;可独自进行,也可以请其他学生参与,形式自由。

演讲完毕,作为听众的学生或教师可以向演讲者提问,演讲者也可向其他人 提问。

3.演讲活动的评价。

(1)评价标准。评价可多方面。可以是针对文章内容或写作特点,也可是演讲的形式或风格,主要还是扬优。也可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2)评价人员。开展演讲之前,成立“学生评审团”(5人),人员由教师和全班学生讨论决定。“学生评审团”的任务是在演讲完后收文字稿,并对演讲进行讨论,打出分数。在下一次演讲前,由一位“学生评审团” 代表展开评论并宣告成绩。“学生评审团”中的学生进行演讲时,本人不参与评分。之后,由教师针对演讲和“学生评审团”的评论作简单的评述。

4.演讲活动的成果展示。

(1)每学期末评出“最佳”,具体“最佳”奖项可视实际情况而定,旨在鼓励认真参与、创新的学生。

(2)把优秀的文章编辑成集。

四、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的效果。

课前五分钟演讲,给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收集材料、处理材料、如何鉴别材料、确定演讲的主题?我们指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和事,指导学生做好剪贴工作,把报纸上看到的有价值的文章剪辑下来,把杂志上看到的好的文章,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复印下来。在准备演讲内容时要求思想向上、崇尚科学、遵守法纪、有一定的逻辑性,具有创造性。每天演讲记录还可以帮助学生阶段性地进行回顾,从而在班集体中增强共鸣,使这种团体辅导的效果持续有效地在学生中产生影响。

一年多以来,我们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有序地开展着,在应用这一团体心理辅导实践形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很有帮助。

开展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创设了一个友好、宽松的氛围。学生们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惧等各种情感感受和自身经历、感悟进行诉说,全班同学分享他的情感经历、感悟,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互相支持,集思广益,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引导和 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事例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课前五分钟演讲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的事例,让学生共同进行情感体验。作为教师在指导学生准备事例时,注意引导学生对名人名言的领悟、生活感受、学习心得体会、人际交往经历等方面,作为基本内容来收集材料,学生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结合自己的感悟,说出更具有说服力。对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如“校园安全”“食品安全” “小悦悦的悲剧”等,学生在课前五分钟演讲中也能发表自己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看法,很好地训练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此外,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还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搜集、鉴别、运用信息的能力很有帮助。

五、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对教师角色的挑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总是处于中心地位,教师讲,学生听,课前五分钟演讲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它把学生作为主动发展的对象,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动作用,对传统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灌输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信息资料的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师生关系向伙伴关系转换。教师的角色转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要有现代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应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帮助什么,并与学生教学相长,在交流的过程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2)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性格、个性、品德以及他们教学的风格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影响的作用。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以及学生在成长之中所出现的问题。老师如不掌握一点心理健康,心理辅导的知识,只对学生采取单纯的说教、看管或 做“救火队”,则无济于事。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演讲的内容展开适当的点评,引导学生深化心灵体验,从而达到分享——体验的效果。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走进学生内心,倾听学生心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成长中出现的困惑与烦恼,从而健康阳光地成长的一个有利途径。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占用时间不多,长期坚持下来对于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很有帮助。一年多的演讲实践证明,自语文课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以来,这两个班的学生已经投入到这个活动中,他们欢迎这样的活动,认真的完成演讲。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有了提高,他们从刚开始的害羞、怯场等,转变得开朗、自信、侃侃而谈,旁征博引;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改善;班级有了更浓郁的学习气氛,班级凝聚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加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愿我们教育工作者都能更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去拥有一颗正直积极的美好心灵和一种宽厚良善的美好心怀!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刘维良齐建芳 华文出版社 2000.07 ISBN 7-50751041-9

2、《教育学》 臧乐源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版

3、《走向心理健康:学校篇》 沃建中 华文出版社 2002.01

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5、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M.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2003(2).6、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二篇:试论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试论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姓名:左均华单位:江西省临川二中

内容提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一种教育的趋势,教师在努力提高自己,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坚持搞好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作为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一个突破口,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较好的途径。

关键词:创新思维活动性综合性互动性实用性贴近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创新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然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以神圣的使命。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因此,创新是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课题。

那么,什么是创新思维呢?“创新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给人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3]语文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坚持搞好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而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作为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一个突破口,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较好的途径。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性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课内课外双向结合。课前三分钟演讲以课堂为阵地,学生在讲台上大胆自如地进行自我介绍或推荐、简评一篇佳作等。课前,要上讲台的学生为使自己演讲的内容更吸引人,精心选择主题,精心构思思路,精心组织语言,精心训练。

在这过程中,可以锻炼他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力、准确的判断力、迅速的应变力和较强的记忆力。可以说,当他在精心准备演讲的时候,他也在思想、学识、智能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说,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极大的作用。

2、演讲的形式灵活多样。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是一个学生演讲,也可以是多个学生演讲或表演;可以以某个话题为中心,由学生选择,如辩论会、知识竞赛、新闻发布会等;可以以教师为中心,对生活中的某些语文现象进行剖析,或者以聊天形式,介绍一些贴近生活的热门文学、语言知识;也可以老师抛“砖”以引学生之“玉”。

3、演讲的内容不拘一格。在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内容上,提倡学生大胆想象,大胆选材,大胆质疑,大胆探索,学生可以进行生动有趣的自我介绍或推荐、简评一篇佳作或结合课文内容,归纳文学常识、作品特点等,使思维立体化、多元化。

由于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活动性特征,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创新思维也应运而生。学生思想自由翱翔,是创新机制的极佳形式,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行为要求。

二、课前三分钟演讲的综合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传说一群来自英、法、中、美等几个国家的朋友聚会。宴会开始,英、法、中的朋友都拿出自己国家的名酒,而美国人却空空如也。不过,他不慌不忙地拿过一个空杯,把其他国家的酒依次倒入一些,然后举杯说:“这就是象征我们美国综合精神的鸡尾酒,干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即创造。演讲是各种素质的综合运用与体现,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需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记忆力与语言表现力。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不是相关材料的流水账陈列,而是需要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方式,重点突出,通过有效的语言表达对演讲主题进行演说。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熟知与演讲主题相关的材料,准确识记重点知识,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迅速认知结构。其次,通过思考,确定演讲的立意角度、论证的逻辑思路,围绕主题,精选材料和语言,优化组合有关知识,通过思维创造,使有关材料与演讲主题融会贯通,成为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最后,通过演讲的方式阐发自己的见解,启迪现实。

三、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互动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前三分钟演讲的互动性表现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就是在学生演讲的时候,老师可以就某个问题巧妙地设置悬念,即兴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内心的求知欲。生生互动即表演者在演讲的过程中,可以就某个话题提问学生,也可以请学生谈谈感想。如有学生的演讲是有关诗人海子的,学生对海子过早的离世表示哀痛,同时也表示不理解,认为海子的奇怪和与众不同其实应该是心理有问题,需要心理医生好好疏导,才能让他融入正常的社会。如若他能得到正确的疏导,他很有可能给后世留下更多的优美篇章。学生认为对理想的追求和享受尘世的幸福并不矛盾,认为人皆有缺点,但我们应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努力修正之,让自己成为正常的社会人。学生更敏锐地指出,我们的时代因为高速的发展,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许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问题,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心理医生的疏导,才能共建和谐社会。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得以全面锻炼,知识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四、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实用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写作是语文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我们的学生经常认为写作很难,一到写作课,往往抓耳挠腮,痛苦异常,认为没有素材可写,知识贫乏。而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写作的素材,因为是自己同学演讲的内容,是同龄人,往往容易引起共鸣,对所讲内容也容易记住。一个学生自己一个人知道的素材经过演讲,可以把这个同样的素材同时告知全班的同学,让全班的同学都记住一个写作的素材,日积月累,学生自然就丰富了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水平。

五、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贴近性特征,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生活,是创新的源泉。贴近生活,增加生活积累,是创新工作的基础。课前三分钟演讲的贴近性,就在于它能使学生贴近生活,增加生活积累。

语文教材的内容有稳定性、规范性,相对也具有滞后性,难以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而课前三分钟演讲则有贴近性。她可以及时采集带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作为演讲素材。例如,针对我国宇宙飞船载人成功的返回,学生在课前三分钟演讲中向大家介绍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目前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等,有的学生还进行学科整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大量的图片和画面。这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演讲内容,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作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手段之一,其效果是潜在的,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潜在的种子终会有发芽、开花、结果的一天。唯有持之以恒,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语文,在学习语文中体验快乐和成功,进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为21世纪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46.[2]陈春芳.语文课前三分钟演讲[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1).[3]夏正红.王建忠.细节引发的语文思维拓展题教法变革例谈[A].江苏省教育学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4]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下载论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对学生健康心态的有利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对学生健康心态的有利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