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2

时间:2019-05-13 00:4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2》。

第一篇:《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2

三上《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的认识》,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及教学特色五个方面展开。

一、教学背景分析:

首先看教学背景分析:《克、千克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质量的知识,是今后认识更大的质量单位吨的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物品的轻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质量的单位比较抽象,特别是克和吨,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的了解,我制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3.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其中教学重点是:克、千克的认识和对常见物品质量的估计。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三、教学准备: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准备了天平、弹簧秤、2分硬币、花生粒等。让学生每人准备一瓶矿泉水、1千克水果或蔬菜,两个标有净重的小物品。

四、教学流程: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我认为创设情境不应单纯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去探索与研究。因此,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活动:先找两个胖瘦差别比较大同学,让学生猜猜他俩谁轻谁重;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一眼断定胖的重的情况下,再猜我用不透明的纸包好的一大包棉花和一小块铁谁轻谁重。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这时学生的意见可能就会出现分歧,接着让学生通过亲自掂一掂,打开看一看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我进行小结: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物体有多重,指的就是物体质量的大小,引出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学习。这样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自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

本环节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首先看第一个层次认识克,由于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看得见、摸得着,而是比较抽象。特别是1克,太轻了,学生不易感受它的真实大小。所以我先让学生通过掂一掂自己准备的膨化食品、牙膏等小物品,来感受几十或几百克的实际大小。接着再掂一掂一个正好10克的海绵球的质量,感受克是一个用来计量较轻物体质量的单位,并猜测1克有多重。最后让学生在花生粒、回形针、2分硬币等物品中找出重一克的物体,并用天平进行验证。知道1枚二分的硬币、1粒多大的花生、几粒黄豆重1克。这样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物体从大小、数量等多方面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使学生对1克的大小有了更直观、更理性的认识。在学生对1克有了一定认识后,让学生再次掂一掂自己带来的物品,加深对克的认识。第二个层次认识千克,先让学生通过掂一掂一袋500克盐的质量大小,引出500克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一斤,沟通数学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接着让学生把两袋盐合起来掂一掂1000克的质量,理解1000克就是1千克,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1公斤。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1千克水果或蔬菜等物品再次感受1千克的大小,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我认为让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光靠掂一掂来感受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动,把1千克同1棵大白菜、2瓶矿泉水、4个苹果从数量的多少、长度的长短、体积的大小多方面有个全新的了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接着把几个1千克合起来拎一拎,感受几千克的大小。最后通过拎、背、估、称书包、凳子、同学的体重等活动来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欣赏各种称。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称,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与拓展: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我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设计了一个填质量单位的题目:让学生在感受最大的袋鼠和最小的袋鼠之间的巨大差异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动物世界的奇妙,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巩固了所学新知识,引出下一节课吨的认识。

(四)总结反思,完善知识结构:

“千金难买回头看”,在练习结束后,我组织学生回顾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点整理成有条理的、系统的知识链条,构建新的知识系统,同时注重学生学习经验和方法的梳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教学特色:回顾本节课的设计,我努力体现以下特点: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生活实例为素材来学习知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2.为学生营造开放、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空间,引导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自主构建,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3.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学习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以上就是我对《克、千克的认识》一课的设计与思考。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可与千克,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量物品质量的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估一估、说一说、称一称的活动,自主体验和交流合作感悟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及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理解1千克=1000克。

二、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初步认识克、千克。教学难点:建立一克、一千克的重量观念。

三、说教具准备:天平、台秤、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四、说教法、学法。

1.联系生活实际与经验,帮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课前的情境创设及反馈调查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教学中让学生掂一掂、找一找、估一估、说一说、比一比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充分具体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种,把抽象的1克和1千克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把不直观、不具体的数学知识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表象,使学生有效的建立了质量观念。

2.学习材料的选择和提供提高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教学中,用贴标签的方法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在认识可与千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上,我想了很多办法,如果让学生实际去称,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也不见得能达到培养学生估量意识的目的,因此,我想到了用贴标签的方法,节约了时间,激发了学生估量的兴趣,比较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

3.体验方式的多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学中通过学生掂、找、估、比、称等活动,把体验的方法悄悄的渗透给学生,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感知轻重,导入新课。

通过出示情境图,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有轻重,激起学生学习表示物品轻重单位需要的热情。接着,让学生汇报调查物品质量的结果,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发现物品确实是有轻重的,同时发现表示物品的轻重,要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这样的导入,让学生倍感亲切,深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二:感知1克和几克。

让学生体验1克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因而用一系列活动体会1克有多重,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克的观念。教学中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再说一说感觉,接着告诉学生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是1克,这是让学生初步感知1克有多重。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验1克有多重,让学生闭眼再掂,进一步感知1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掂一掂其他物品,找出大约重1克的物品,从而使学生对1克的认识化抽象为具象,强化了对1克的认识。

教学中,不限于只对1克的感知。新教材重视对学生估量意识的培养,所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通过“估一估”游戏和自选喜欢的物品估计活动,既让学生感知了几克、几十克等质量,又通过估计活动,进一步对比感知1克有多重,从而使学生对克的感知更趋完善,又比较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

活动三:感知1千克。

学生已建立了1克的观念,所以认识千克时,先让学生掂1千克的大米,这样与1克在感觉上形成明显的反差,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时再让估,取标签看等活动,对1千克留下深刻的感受,并组织再次闭眼体会和再掂1千克的盐,强化对1千克的体验,最终建立1千克的观念。

活动四:认识克与千克的关系。

教学中先让学生找出合起来重1000克的物品,并与1千克的盐进行对比掂,学生出现不同的感受与猜想,随之通过小组合作称的活动验证了学生的猜想,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探究中得出1千克=1000克。学生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获得的认识是极富有意义的。活动五:联系实际,加以运用。

学生认识了克和千克,及时组织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克作单位,哪些物品用千克作单位,从而使学生对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的认识更具体: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克作单位。实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第三篇:千克和克的认识说课稿

《千克和克的认识》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B、能力目标:

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C、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教具、学具: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教学过程

设置了课前小调查,让学生找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收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了解两种质量单位的不同用法和字母表示法。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是自主探究,感悟新知;三是巩固深化,拓展应用;四是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猜一猜:

(1)出示2包大小不一的物品。这是小红陪妈妈逛超市时买的两样食品,一袋盐和一袋饼干:猜一猜,哪袋轻,哪袋重?(学生凭直觉任意猜测)

(2)此时教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检验?学生发现:用秤检验是一种好办法。

(3)介绍生活中的秤。

(4)用天平检验。

2、表示物品的轻重,用什么做单位?导出课题: 克(g)和千克(kg)。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用眼睛观察或用手掂一掂并不能准确判断物品的轻重,用秤称一称才能准确知道物品的轻重。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亲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建立轻和重的初步感知,然后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分3步来实施:

第一步:认识克。

1.掂一掂,感受1克。

教师拿出1枚2分的硬币,请同学们也拿出1枚,放在手里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轻重,并告诉学生这枚硬币的质量约1克,初步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2)说一说,自己身边大约重1克的物品(纽扣,螺丝钉,花生米等)。

2.估一估,称一称,建立几克的表象。

(1)估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一本数学书大约有多重并用天平验证。

(2)学生估计自己的橡皮擦等大约有多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大量的操作中初步建立起1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建立几克的表象。

第二步:认识千克。

1.掂一掂,在学生建立了对克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入认识“千克”的教学,让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轮流提一提,掂一掂1千克洗衣粉有多重。

2.数一数,说一说1千克苹果大约有()个;1千克果冻大约有()个;()瓶矿泉水约重1千克;„„

3.估一估,学生估计自己的书包有多重并用盘秤验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再说一说1千克物品,“掂”是对“1千克”进行初步的感知,“说”是对“1千克”的进一步体验。接着再估一估书包有多重,以此化抽象为具体,强化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

第三步:认识千克与克的关系。

1.算一算,一包盐重500克,2包呢?(1000克)

2.称一称,比一比:两包盐重,还是1千克洗衣粉重?用天平验证。

3.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1千克=1000克)

4.议一议,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把1克硬币与1千克洗衣粉同时放在两只手上,体验“克”与“千克”的质量区别,感悟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比较中感觉,在感觉中进一步理解克与千克的关系。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教材第86页第2题)

2、深化练习:改错题:爸爸收到了儿子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爸爸,您好!我参加夏令营已经9天了,最近我的身体更加健壮了,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千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两个小伙伴一起能把1克的米饭吃光。

爸爸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四)全课总结,生成创新

让学生总结,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五、布置作业 让学生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并记录所购物品的重量。

六、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一袋洗衣粉:1千克 1千克 = 1000克

一枚2分硬币:1克 两袋食盐:1000克

第四篇:《千克和克》说课稿

《千克和克》说课稿

杨彩莲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千克和克》的认识。“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能力目标: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

1.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他们的换算关系。

2.了解用称的方法。

3.建立克和千克质量观念。

四、教法与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合作学习法、讲解法、演示法、操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用实践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熟悉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五、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超市买东西吗?星期天小雪和妈妈也去超市买东西,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有吃的、有用的、还有玩的,真是琳琅满目。(随着教师的叙述,大屏幕出现小雪和妈妈的购物情景),看一看,小雪和妈妈都买了什么?分别有多重?(大屏幕出现小雪和妈妈采购的物品)

创设情境,电脑播放主题图。

我知道了6个苹果重1千克。我知道一袋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

从以上的认识,你有什么发现吗? 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比较轻的用“克”比较重的用“千克”。

(二)探究新知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1)请你们用手掂一掂,然后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对,1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老师真为你高兴,我们现在再来掂一掂,再来感受一下1克的质量)1克真的好轻,大自然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生活中大约重1克的物体。(2粒黄豆,1个扣子,1个发夹,1个小石子)

同学们真棒!举了这么多的例子。

(2)请同学们拿出盐来掂一掂,估一估它有多重?

500克,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质量标注:500克。一袋盐重500克,那么2袋呢? 500克+500克=1000克

请同学们再来掂一掂1000克重的盐。

1袋砂糖重500克,2袋砂糖正好是1千克。

1000克=1千克

1000g=1kg 那你们想一想那些物体重1千克?(4个苹果,1个菠萝)在国际制单位中,克用“g”表示,千克用“kg”表示。2.认识常见的称。

在生活中,我们要知道物品的轻重,我们可以怎么做? 用称称。对,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几种常见的称。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呢?

(三)操作体验

选取几位同学带来的物品进行估算和称量。

(四)复习小结 1.判断。

(1)一个乒乓球约重3克。()(2)小胖今年7岁,约重2千克.()(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2.说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第五篇:《克和千克》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的确立、教法、学法以及学习过程等方面来谈一下我对本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说教材

“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次认识,也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

二、说学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知,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和千克质量观念具有一定难度。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如下: 1.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形成1克与1千克的直观感受。

2.借助测量质量工具,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深化对克和千克关系的理解,知道1千克=1000克。

学习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学习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三、说教法

以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采用了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学习准备:

教师:课件、天平、盘秤、适量的生活用品,如盐、口香糖等。学生:学生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

五、说学习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先了解质量单位。通过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并让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接着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有多重,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再介绍计量工具。让学生说说在调查活动中,发现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常见的秤,并结合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作必要的补充。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1、认识克

首先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再掂一枚2分的硬币,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体验1克的物体很轻,轻得跟没有似的。

最后说说生活中大约1克重的物体,加深对1克的理解与印象。

2、认识千克

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有多重,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3、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通过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学生能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完成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和“练习二十”第2、6题。

组织学生操作,进一步形成以1克或1千克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积累估量经验,并在练习中使学生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进一步巩固学生建立的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说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一枚2分硬币约重1克(g)两袋盐重1千克(kg)

1千克=1000克

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克和千克说课稿

    克和千克说课稿9篇 克和千克说课稿1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人教版第八单元第一板块“克的认识”。2、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

    千克和克说课稿

    《千克与克》说课稿 李永丹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 元《千克和克》。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 立了初......

    认识克和千克

    《认识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3—85页 教学分析:千克和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单位。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

    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5篇范文

    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克、千克的认识说课稿,欢迎......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克、千克、吨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即教材P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克、......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精选5篇)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盘县第二小学:周芳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克和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说课稿liyan

    《克与千克》说课稿 陈楼小学 李彦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与千克》的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

    克与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克与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好,我是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第五小学的一名教师,我叫张艳。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