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口小学2009-2010学年教改课改经验总结(大全)
天口小学2009-2010学年教改课改经验总结
为实施新课程搭建良好的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架设幸福的桥梁,我们在新课改的道路上,立足校本,努力创设相互关爱与合作、相互切磋与交流的研讨氛围,追求一种能充分发挥教师团队智慧,构建自主参与、合作互动式的校本培训模式,培育着崇尚反思、学习、实践、研究的校园文化。
校本课程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历史上的新生事物;评价作为教育改革的“导航标”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开展评价?我校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一 树立大课程观,探索开发校本课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
设置德育教育小课程 我们设置了德育教育小课程,学校各班级的中队辅导员根据学校和班级的教育现状和德育活动主题自编教材,通过每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授课。学校还利用网站资源,上传了每个辅导员教师的演讲内容,形成了无纸化的德育课程教材。
分段编写“数学园地”课本。现代教材的变革和容量的丰满,使教材的使用带来差异。如何满足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激发他们思维的潜能?我们利用墙报,开辟了“数学园地”,设置高、中、低三个年级段的思维问题,将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科技相联系,活化拓展课堂知识。学生自由投稿,教师分段批阅,做得对的学生被评为校级“数学之星”,公布名单,以资鼓励。这一措举,锻炼学生思辩能力,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开发创新体育课教材。让教师掌握课程标准,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真正参与课程改革,提高专业水平的关键。我们要求教师把教材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材料和载体,一种沟通师生间关系的媒介,而不迷信、依赖教材。具体教学中,我们积极鼓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随时积累和研究使用教材的经验。曾拿过全国武术比赛和省级武术比赛前几名的我校体育教师舒芬,她潜心教学,依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实际授课环境,将传统的扔垒球活动,设置成扔纸飞机,扔毽子游戏,并将她的特长“武术体操”运用于体育课的教学之中,自主探索开发体育课程内容。
二 运用形成性评价,促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是以人为出发点,要求教师多把尺子,多个角度地进行,以促进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其核心特点是形成性评价。
在江兴代局长主持的《课改理念下的小学生评价实施指导方案》课题实验中,我校开展了学生形成性评价改革的实验工作。
1建立并不断优化学生成长记录的“投袋”、交流与管理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室的后墙壁打几排能够摆放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袋架”,便于学生及时投放自己的一些好的作品和有关的活动记录,同时也便于他们相互欣赏彼此的“成长记录”。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儿童“建袋”的效益,教师还每个月安排一次“成长记录袋”交流与展示活动,让每一个儿童在回顾自己成长足迹的同时,也能较为全面充分地分享到其他同伴成长的快乐,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每一个“成长记录袋”不仅装满了儿童成长的足迹,也装满了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喜悦。
2利用“家校通”、操行评语和家长会、毕业典礼等平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我校和中国移动公司联手搭建了“家校通”平台,这个平台开始搭建的宗旨就是便于家长与学校的联系,随着我校形成性评价实验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尝试着利用这一平台实施形成性评价工作,取得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校要求班主任、学科教师要积极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利用好“家校通”这一平台实施教育工作,许多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把学生在学校取得的学业成绩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突出进步,写成温馨的评语,通过“家校通”发送到学生的爸爸妈妈手机上,让家长不仅了解了孩子的进步,也给家长和孩子的家庭送去了温暖与和谐。
3利用校园网络和“班级博客”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进行评价,把形成性评价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因为网络在时空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操作的灵活性,教师、儿童和家长参与的便捷性的特点,因此,利用网络对学生的语文、数学和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也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益。许多学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把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的感悟,把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形成文字或创意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的班级网站上面,不仅可以与他人共享自己的成果,还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指教,很多学生通过上网在网上发表作品,培养了自己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为儿童健康文明地亲近网络打通了一条绿色通道。
第二篇:天口小学2008-2009学年课改工作总结
天口小学2008-2009学年课改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认真学习落实上级文件精神,以重实际,抓特色,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落实教学改革措施,抓好教学监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加速了学校发展。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旧的教学观念。我校十分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大力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种培训、在这一学期里,我校芦小妞老师,杨翠萍老师到郑州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精英论坛观摩课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其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组织教师听专家讲座,看专家教学实录,并对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经常性的反思。通过一系列的学习,使我校教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并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室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强教师集体备课与论课活动,强调合作交流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
在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校制订了语文教研组长李艳利老师,数学教研组长许亮老师。要求教研组长,每学期初制定好该组教研计划,写好教研活动记录,学期末做好教研工作总结。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都要讲一节校内公开课,教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我校共举行教研活动17次,取得了较好的教研效果。本期作课的教师,均在各方面展示了自己的高素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教态亲切、自然、普通话标准,语言准确,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范读情景交融,把学生带入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教学语言流畅,板书美观工整、新颖,教态大方,驾驭课堂能力强。部分教师设计制作的课件很好,运用自如。
另外,我校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教师学习专家讲座,优秀示范课等,和校内听课间周进行。本学期校长听课不少于30节,主任听课不少于40节,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让老师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
2、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实际,重实效
1、我校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加强了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学校的授课计划、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考试、成绩评定等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同时提出具体的改革设想,以达到教学管理系统的整体优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3、积极参与一课多研活动。通过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互相学习。
4、结合我区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和开展“走近、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校本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
5、注意总结经验。在这一学期里,我校的教师能按要求做好教学反思,能积极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有意识的把实践上升为理论撰写成文章。
总之,新课改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克服困难,总结经验,树立课改必胜的信念,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改工作。
第三篇:小学课改经验总结
爬过高山是平坦 风雨过后是彩虹
一、精心构建课改蓝图,着力营造课改氛围。
2013年初我校成功申请确立为第二批课改试点学校,这不仅是教育局对我校的一种信任,更是一种崇高的责任和担当。我校组织教师再次系统学习高效课堂改革有关理论书籍和文件,结合学校实际,起草了《清河口小学2013年“三究四学”高效课堂实验推进实施方案》、《清河口小学2013年高效课堂建设深化提升培训方案》、《清河口小学高效课堂改革奖励办法》和《清河口小学名师“孵化园”实施办法》等课改制度,为有效推进学校课改提供了保障。为了全面深入推进课改,学校领导班子深思熟虑,提出了清河口小学实施高效课堂改革“五好五新”发展战略:一个好的课改新校长——保驾护航,一个好的课改新方案——科学实施,一个好的课改新机制——激励保障,一个好的课改新团队——高效运作,一个好的课改新教师——骨干引领,构建了学校高效课堂改革的宏伟蓝图。
开学初,首先要求各班用一个月的时间对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进行了提档升级。低、中、高年级分别围绕学校“练武艺、重武德、铸武魂”校园文化主题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建设,各班围绕“班级风采、高效课堂、每周之星”三大板块进行自主设计,自主管理,使班级文化、小组文化与校园文化一脉相承。并组织各班评选6对优秀对子、4名优秀小组长、4名优秀小组,全校共评选7名小组文化建设优秀班级、6名班级文化建设优秀班级和4名教师课改先进,并将评选出的优秀学生、班级、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了浓厚的高效课堂改革氛围,以此推进学校高效课堂改革。本学期,对校园文化又进行了大提升,如重新更换课改橱窗《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践行“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清河口小学实施高效课堂“五好五新发展战略》。一楼张贴大而醒目的课改理念:“自主管理、学会做人,自主实践、学会创新,自主探究、学会学习,自主评价、学会完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等,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全校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课改气息,让课改深入人心。
二、积极开设名师孵化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积极开设了名师孵化园,为了打消教师们的顾虑,学校党支部要求党员在一线,就要在一线闪光,号召党员干部、骨干教师带头走进名师孵化园讲好公开课,带头开放高效课堂。教导主任绳随国、课改名师康红、骨干教师邓玉丽、樊丽各自率先在名师“孵化园”开讲了第一节高效课堂公开课,让其他教师走进课堂学习经验,彻底打消部分教师的畏缩情绪,有效地促进了高效课堂的深入推进,学校名师孵化园第一轮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当第二轮名师孵化园工作刚启动时,老师们个个向学校反映在名师孵化园讲课太累了,不想讲了。教学口的领导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走进教师办公室,和老师们交心谈心,谈实施课改的重要意义,做了大量的教师思想工作,分管教学副校长罗定海率先在第二轮名师孵化园讲第一节课,教导主任绳随国讲第二节课,教导副主任徐伟讲第三节课。在分管教学领导的带动下,在全校教师的理解支持下,学校第二轮名师孵化园工作继续开展,直到讲完,再次激发了教师们的课改热情。在党员干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老师们一次又一次走进名师孵化园,反复打磨每一节课,每节课成功前,有的老师先到孵化园先进行“热身”,反复调试课件和电子白板,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为止。学校名师孵化园工作一轮又一轮得到了顺利地开展,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技能不断得到提高。
在孵化园中还有许多感人的画面让我们记忆犹新:教研员们带领名师团队对我校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模拟培训,教研员和区质评组成员深入名师孵化园听课、评课,刘光胜局长率领课改实验学校校长到校视导,还有的老师因一节课讲的不理想,当场流下热泪……在孵化园中试课、续课成为家常便饭,领导干部带头,党员率先垂范,骨干教师引领,教师不甘示弱,这都是我校教师的真实写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节节高效课堂浮现眼前,一本本集智备课彰显智慧,一份份有感而发的反思真知灼见,一场场针对性强的点评妙语连珠,这都成为我校高效课堂中最亮丽的风景。
三、狠抓质评与反思,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们的教学行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课改实效,学校质评实行无缝对接,每节课有蹲点领导带领质评老师对全校每班进行巡课、视导,并把质评结果进行公示、反馈及整改。反思工作每天进行,每周一,校级引领反思,周二、周三、周四教研组专题反思,周五全校大反思。分管教学的领导、蹲点年级的领导经常深入名师孵化园组织教师听课、评课,及时解答教师们在课改中的困惑,鼓励教师们大胆课改,不畏课改,坚信课改,克难奋进,不断促进了学校高效课堂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了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切实提高反思实
效,学校倡导开写教学微反思。要求教师们结合学校名师“孵化园”开展的教研教学活动和自己的课改实践来反思。反思不要求面面俱到,不要长篇大论,要短小精悍,要有感而发,反思一节课、一个环节、一个细节都可以。每周语、数、综三大教研组各评选一名优秀教学微反思在下周一教师例会上发言交流,同学科进行点评,让全校教师分享课改成果和解答课改困惑,引领和辐射全校教师,不断促进教师一路课改一路成长。
为了及时总结课改经验,宣传课改成果,坚定课改信念,陈万勤、罗定海同志积极带头撰写了40余篇课改报道。《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市广播电台》、《樊城教育信息》、《学城快报》和《楚天都市报》等都有发表报道,特别是《模拟学生交流,体验高效课堂》、《清河口小学党员干部带头开放高效课堂》、《清河口小学教师开写教学微反思》以及《清河口小学高效课堂“晒亮点”》等一篇篇课改文章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2013年6月,在区第二批课改先进评选中,经过讲优质课、理论考试等考查,学校罗定海、张馨被评为区级课改先锋,绳随国、徐伟、邓玉丽、樊丽被评为区级课改之星。在教研先进评比中,陈冬梅、张琴被评为区级优秀备课组长,王娟、张馨被评为区级优秀教研组长。更让人感动的是一批老教师也积极步入课改行列,像蒲全发、钱文菊、杨绍勤、胡玉民等年龄在50岁以上的教师也主动进入名师孵化园讲课,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日前,学校课改氛围浓厚,全校师生正按照学校设计的课改蓝图深入推进。
今后,我校以学生个体自主探究能力竞赛为导向,组织全校教师再学习,再反思,调整好今后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的走课改之路,向课改纵深之处挺进!2013年,我们收获梦想,充满激情!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憧憬,充满希望!我们更坚信:爬过高山是平坦,风雨过后是彩虹!一定会逐渐达到“学生成长快乐、教师工作幸福、学校特色鲜明”的樊城教育愿景!
第四篇:天口小学2010-2011学年课改工作计划
天口小学2010-2011学年课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课改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市局的工作要求,增强发展意识,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校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创南通模范,建江苏实小而不懈努力。
二、工作重点:
1、让教师和学生人人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个个得到尽可能多的关爱。
2、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改进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校本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增强教师教育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4、改革评价制度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它对于从根本上确立广大教师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改进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确保基础教育有重大突破,使面广量大的有个性、有创造力的、身心和谐发展的、能肩负起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一批批人才茁壮成长。
1、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各种校本培训的热情,努力营造课改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我镇课改向纵深发展。
2、继续实施和完善已形成的以下几项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即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开课制度、学校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六认真”工作月检和即时检查制度、严格考试考核制度等。
3、建立行政蹲点制度,每个行政组成员都有一个蹲点年级或一所学校,以及时指导课改实验工作。每月组织课改组成员开会一次,具体了解各位教师的课改情况,把握全体的课改实况和进度,提出建设性意见。
4、对学校的课改实验情况及时向宣传媒体投递信息,搞好课改的宣传报道工作。并尝试从本学期开始由教导处每月办好一份课改小报,鼓励全体教师能把自己在课改实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等整理成文,共同探讨,共享经验,共同提高。
(二)、抓实校本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不仅需要一支观念新、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更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自觉实践与热情参与。因此,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实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发动和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教育改革实践中,为学校教育改革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课改培训活动,并认真做好校级再培训活动。
2、教育改革,理念先行。要取得成功,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是最重要的。思想观念转变了,新的理念把握了,我们就有一种开阔的、深长的眼光,就会获得一种全新的犹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美好境界。本学期,理论学习是本学期我校校本培训的重
要内容之一。我们将在组织教师学习课改先进理论、教育思想上加大力度,拓宽学习渠道、加强学习指导、促进学习交流、收获学习心得。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⑴、学习活动做到经常性。
课改理论学习活动的组织上要进行统一的安排,有全学期活动内容安排、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保证、有专门的学习场所提供。做到理论学习活动有始有终、持之以恒。使学习形成制度化。具体安排:双周教研活动时前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专门用于课改理论学习及学习心得交流;每月一次“教科沙龙”活动半小时的专题理论学习及讨论;每月一次理论学习练习自测活动。
⑵、学习内容做到专题性。
在学习内容上将做到专题化、系列化,紧紧围绕课程改学习相关理论。每次学习做到有计划、有步骤,专题明确、内容充实。
⑶、学习方式做到多样性。
在学习方式上力求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定时讨论与随机交流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努力为教师创设多种理论学习的渠道,定时安排学习活动。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尤其是动员青年骨干教师多读理论书籍,勤做读书笔记,畅谈读书心得。并把个人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对骨干教
⑴、优化集体备课。新教材的使用还是实验阶段,对于和学生一样也是初次接触新教材的老师来说,如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则在备课思路、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方法使用等等方面,都很难达到胸有成竹,应用自如。因此,加强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力度,则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备课组建设,精选备课组长,单周以校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双周则全辅导区集中,进行集体备课。
使合作备课的交流面更深更广,使集体备课更具实效性。其次改进操作方法,首先由备课组长精心挑选本学期的重点、难点课题,制订集体备课计划,确立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收集材料,精心设计教案,并作中心发言。然后组内成员交流意见,设想自己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头上课,再课后集中反思。集体备课我们不追求大一统,而是让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独立备课能力。
⑵、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①挂钩领导每周进课堂听课、评课、指导不少于两次,并及时给予评点、指导,及时了解课改动态。对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监控课改实验发展情况,一方面使领导与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探讨,共同熟悉教材、检验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为课改工作出谋划策,促使全辅导区各校的课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和预定目标发展。
②、教师与教师之间进行随机互评。结合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平行班教师,特别是在同一学校的教师之间随机进行听课、评课活动。一方面,可以检验集体备课教案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能促进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③、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题研评。课改组要根据期初确定的教研专题开展系列化的开课、评课活动。教导处要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大型听课、评课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将南通市级立项课题研究与学校课程改革研究紧密结合,开展好课题研讨课听课、评课活动,为担任课题研究的老师开辟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其成为课改路上的一群先锋者。
④、养成反思的习惯。课改实验老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成功和教训进行理性思考,写成教育日记。要求做到:每双周—篇“学习与反思”,教育随笔每月1—2篇;每学期2—3篇教学案例,至少一篇教学论文。
本学期将面向社会、家长进行教学开放日活动。
2、开发校本课程,办出学校特色。
本学期,我校结合学生养成教育开发校本课程,努力营造浓厚的特色教学氛围;加强学生养成习惯的培养,加速编写养成教育教学系列材料。
(四)、尝试评价改革,促进师生成长。
1、评价目标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入手。因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因素中智力因素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占80%,因此必须重视对学生在学习时所表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2、评价主体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家长、同学、老师四者同时参与评价,对老师的评价,可以用自评、他人评、学生评、学校评四者相结合,至于比重如何,将在本学期作进一步的探讨。
3、评价方法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重在真实、鼓励。可以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
法,对基础知识、解题能力等方面可以给予量化,而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实际操作、说话、朗读
等方面则可以给予定性评价,即可以用言语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并重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四、工作安排:
一、二月份:
1、课改领导组部署本学期课改工作,确定工作重点;
2、制订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计划;
3、组织有关老师参加音、体、美、科学、品德与生活等学科培训;
4、各教研组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5、召开一、二年级课改教师会议;
6、上报课改月报。
三月份:
1、课改年级现状调研;
2、课改专题重点:语文学科;
3、参加市小学第五次课程改革现场会暨小学第二届“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校长论坛(主题:
校本培训);
4、上报课改月报。
四月份:
1、参加南通市课改工作现场会;
2、教学开放日活动;
3、课改专题重点:数学学科;
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研讨;
5、上报课改月报。
五月份:
1、参加优课送教下乡活动暨教师主任评课比赛;
2、课改专题重点:其他学科(音、体、美、科学等学科);
3、邀请有关专家来校作课改专题讲座;
4、课改年级教学质量专项调研;
5、上报课改月报。
六月份:
1、学校形成各学科评价体系;
2、召开课改年级学生家长会;
3、上报课改月报。
七月份:
1、整理好课改专项台帐资料;
2、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改革工作全员培训;
3、总结本学期课改工作,写好工作总结。
第五篇:课改经验总结
加强管理,家校交流
“十三五”课改经验总结
“十三五”期间,我校的课改工作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一如既往的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
一、强化组织领导 优化课改管理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变革。为使学校课改工作真正做到领导有力、措施落实,真抓实干。
二、将课改管理常规管理并轨,规范教学,夯实素质教育的基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新常规必须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多元发展和学会选择、张扬个性和尊重他人等多重关系。
四、落实过程管理 提高课改质量
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案,并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加强课改中的家校交流
通过课改课改,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逐渐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究学习。
六、存在的困惑
我们要对课改工作的进一步认识、总结、提高有待于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