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教学论 “说课” 的问题探析及解决策略(张婉佳,上饶师范学院化学系)
化学教学论 “说课” 的问题探析及解决策略
张婉佳1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系 江西上饶 334001)
摘 要 从培养合格的中学化学教师的目标出发,用建构主义观点分析了在化学教学论教学中组织高师学生“说课”学习的必要性。对高师学生“说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际,提出了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化学教学论;说课;问题探析;中学化学
高等师范化学教学论课程肩负着指导和推动高师化学专业学生进行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为中学输送合格化学教师的重任。为了培养符合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研究型”中学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利用“说课”来进行相关理论与教学实际的联系,使高师化学专业的学生能结合化学学科及中学化学教学的特征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深刻理解新课程教学理念,是高师化学教学论课程响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化学教学论中的‘说课’学习,指的是让学生依据某一化学教学内容,用语言阐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分析、教学的设计、实验的安排以及有关教学理念的实施等内容的教学预案。由于“说课”不受教学进度、学生、场地、教学媒体等条件的限制,简便易行、节省时间、经济实用、内容可灵活选择、有所侧重等。因此,“说课”可以作为引导高师学生钻研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教材、形成科学教学思路的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说课”学习
当代建构主义的理论观点,不同的学者赋予它的意义存在一些差异,但在某些主题上存在共识。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在自己的经验背景的基础上建构起来,这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经历。”“需要在具体情景的复杂变化中不断深化。”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一方面,学习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要分析其合理性、有效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对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1】依据这一观点,为了使高师化学专业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化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教学原理及相关理论,需要及时提供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机会,给学生建构化学教学知识的空间,让他们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内化化学教学理论并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但学生进行见习、试讲、教育实习等实践方式授课时、场地及化学实验的准备、理论课与实践课时间安排上的衔接等诸多教学条件的限制,使之不能在本课程的全过程中随时展开,学生的教学实践往往未得到及时的、有效的锻炼,1 张婉佳,女,副教授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wjzhangjx@163.com 使学生出现对教学理论理解的滞后和折扣。而组织学生把所学习的化学教学原理与具体教学内容结合进行“说课”,可以随时给学生创造中学化学教研的情境,让学生在说教材分析、说教法和学法研究、说教学过程设计的“真实任务”中学会理性审视化学教材、科学选择教学方法、有效训练出声思维,从而了解中学化学教育规律,逐渐建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在化学教学论的教学中展开“说课”学习是必要的。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说课”的问题探析
在校际之间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化学教学论教师在教学中都程度不同地介绍了‘说课’,明确了‘说课’的具体步骤是:说教材分析—说教学方法—说学习方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有些教师对“说课”与“上课”的界定、“化学说课”的实践等进行了研究,为“化学说课”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提供了值得参照的经验。但在化学“说课”的教学实践以及化学教师应聘的“说课”情况分析来看,学生的“说课”中常常容易出现下列几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重视并设法改进,使化学教学论的“说课”教学在反思中更好地发展。2.1 知识点重复
为了追求篇幅的整体性,学生容易出现完全按照“说课”五个步骤的顺序展开,前面已经说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在教学程序设计中又重复解说,给人感觉罗嗦而不够精练,影响了说课的效果。
2.2 教学过程设计偏离了教学目标
“说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往往是从参考资料上摘抄,没有深刻的理解,故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认识不清,导致设计的教学过程偏离了教学目标。如:在说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中确定了“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等教学目标,可是在教学设计中却把重点放在怎么通过实验来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什么是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上,并没有利用介绍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知识而从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等方面的分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原理。2.3 对中学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不熟悉
由于对中学教材的知识体系不熟悉,容易把某些化学知识绝对化。例如:说酸的通性时特别强调酸与酸是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给今后学习还原性酸与氧化性酸之间的反应埋下了障碍(如硫酸与氢硫酸的反应等);还有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反复突出二氧化碳是不能支持燃烧的,忽略了二氧化碳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支持燃烧的事实。2.4 缺乏创新意识
多数同学对教材内容没有深刻认识,不能在教学设计中溶入自己的体会和想法,特别是没有自己对先进教学理念的理解,如:对化学在指导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实验装置或实验过程的改进等思考不够;对教学重点或难点的突破不能自我发挥,尤其是很少有人对探究教学模式设计的尝试,这将难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高师化学“说课”问题解决的策略 上述问题说明在化学教学论的“说课”学习中需要有重点的选择“说课”内容,以提高“说课”的学习效率;要加强教材分析的能力训练,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而深刻理解其涵义;重视化学教学论的理论学习与中学化学教学实践的紧密联系,促使学生熟悉中学化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形成较完善的中学化学教学知识结构;注意引入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说课”中掌握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的能力。具体措施如下。3.1 侧重性选择“说课”内容
由于“说课”中的教学程序设计要求说出:“①如何导入新课 ②怎样实现教学目的 ③进行哪些巩固练习④怎样归纳小结 ⑤布置什么作业,着重训练哪方面的能力”。可见这其中已经包含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因此,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笔者认为只要重点说好教材分析和教学程序设计,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宏观上、整体上把握住教学方向,并带动具体教学环节处理的学习,而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两块内容可与典型的中学化学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以作业的形式组织寝室为单位的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讨论交流,在课堂中留出一定时间指定某小组代表据此发言。故而,学生集中说课时只侧重说教材分析和教学方法设计及展示板书设计的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反映其教学思维的状况,提高“说课”效率。
3.2 加强课堂教学目标确定的学习和应用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工作的方向,只有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目标才能认清课堂教学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只有依据课堂教学的任务和要求设计适合特定情景的教学活动顺序,才能使教学目标得以实施。要使学生理解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学会化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自我确定。因此,在介绍化学课程目标时要指导学生学习认知性学习目标水平、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体验性学习目标水平,使学生从低到高地理解和区别不同层次目标的表达及含义,例如:认识“知道、了解、理解、应用”有什么区别,各自表示到达怎样的学习程度,然后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学习确定三维课堂教学目标,从而深刻领会课堂教学的具体任务和详细要求。接着,让学生对照课堂教学目标按“我要做什么(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和要求)——我将怎么做(采取哪些措施)——我为什么要这么做(说明理由)”的线索进行教学程序设计,学会应用课堂教学目标指导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使教学行为有的放矢。3.3 重视化学教学理论与中学化学教材的衔接
学习化学教学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科学地指导化学教学实践,而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以中学化学教材为载体,所以,在化学教学论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化学教学理论与中学化学教材的衔接。例如:在学习化学教学特征时,可引导学生阅读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并要求按照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进行分类(如:揭示物质性质的实验、形成科学概念和理论的实验、引导科学探究的实验等);在分析中学化学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时可以从元素化合物知识、基础理论知识、化学计算等方面要求学生阐述中学化学教材的知识发生线索和梯度。通过紧扣中学化学教材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详细阅读中学化学教材,熟悉知识的整体结构,这样,在说课中,既能把握化学知识的普遍性,又能理解其特殊性,防止化学知识的“绝对化”现象。
3.4 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拓宽视野
针对学生说课中创新意识缺乏,在教学中要引入最新的理念、最新的理论和最新的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如:加强新教学理念的学习,要求在化学教学中渗入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生活、自主学习等理念,并在实际例子中予以体现;引导学生把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当代教学理论运用在化学教学设计中,研究怎样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水平和改进教学组织方式。还可以提供化学优质课教案或录像及先进的化学实验方法等启发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化学教材的分析和处理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包括化学实验的设计),对他人的经验能够批判性吸收和创造性应用。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促使学生在化学“说课”中抓住要点、简明扼要,学会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懂得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能有效地引导高师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化学教学论的学习及“说课”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今后进行化学教学及化学教育研究打下坚实的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他人“说课”的评议,在评议中互相切磋、相互学习,营造教学研究的气氛。此外,还应让学生在“说课”的基础上进行试讲,在试讲中分析自己“说课”中的长处和短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吴庆麟主编.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99-200 [2]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王朝晖.浅谈“说课”在化学教研活动中的尝试.教学月刊(中学版),2002(6)4-[4] 徐文基.化学教学论中开展“说课”的研究与实践,教育探索,2005(1)37-38 [5] 程九标.适应试讲和说课技能训练的微格教学改进模式,现代教育技术,2009,19(8)112-116
Discussion and the solve strategy of the problems about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Chemical education theory
Wanjia Zhang(Department of Chemical, Shangrao Normal College, Shangrao, Jiangxi, 334001)
Abstract For the object of training qualified high school Chemical teacher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we analysis the necessity of organize the study about the “practice teaching” among the students of normal college.Also, we discuss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 frequently during this procedure.The strategy and metho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ence of Chemical education.Key worlds Chemical Education Theory, Practice Teaching, Problem Discussion, High School Chemical
第二篇: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化学教学论期末考点整合
一、化学教学论考试题型结构(曼曼)
1、填空(32分,32空)
2、选择(20分,2分*10)
3、名词解释(8分,4分*2)
4、简答题(10分,5分*2)
5、设计题或案例(10分)——自主探究题——中学常见探究性实验设计
6、分析题(20分*1)——化学教学论案例
科学研究指的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探究性教学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①提出问题②收集证据③形成结石④评价结果⑤交流发表
二、考试内容要点概括(黄俊生)
1、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式构成
2、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特点
3、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三大维度
4、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模式(3个)
5、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类比策略、分解策略、逆推策略、探究策略、反思策略
6、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核心内容是
7、学习策略、可视化策略、多重联系策略、概念形成策略、联系反馈策略
8、科学素养、化学教学论
9、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具备的素质(概念加自己的看法)
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Na、k与水反应,高一课本)教学设计具体包括:
1、相关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教学对象分析
3、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分析
4、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分析
10、教学技能含义
1.五个基本功2.四个会3.三维目标4.两种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5.一个愿望
三、曼曼考试内容扩展延伸
第一章 导论
1.国内化学教育的发展(三个时期、在什么时候发生的重要事件要去看)①成形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
1903年对化学课程的设置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标志着化学课程在我国教育制度中正式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化学教育体系进入成形期。
②充实发展期:从20世纪30年代(标志)(1)、化学教育目的的扩大(2)、化学课程程度的提高(3)、化学学科的注重(4)、化学师资的改进(5)、化学设备的充实 ③新的关键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 2.化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价值一:化学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化学教育是由国家主管的一种育人机构或渠道。通过这一机构(或渠道)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价值二:化学教育是一种全社会参与的行动。 价值三:化学教育是一种启智、育人的内容。 价值四:化学教育是一种社会预期的成果。3.化学教学论的定义:以广大化学教师及教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科研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4.化学教学论的课程任务:是为了改进和完善化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知识结构,使其初步形成正确的化学教育思想和化学观念。具备基本的教学、教研能力,成为比较有市场竞争能力、有持续发展潜质的优秀化学教师。
5.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特点:①化学教学论是一门边缘学科②综合性强③实践性强。边缘性,与教育学和心理学有关,思想性、实践性和师范性其中综合性的前期是思想性,核心是师范性
6.主要应解决两大类问题
(1)化学教学中的问题(2)化学课程中的问题
化学课程中的问题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析 7.当前对教师的基本要求的六会:
会备课 会写教案 会做课件 会上课 会说课 会评课 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由“统治者”向“平等中的首席”转变 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第二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变革
1.科学素养的含义: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应用自然规律的内禀特质,是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2.科学素养的范畴(我国学者主张的)
(1)科学情感(2)科学态度(3)科学方法
(4)科学思维(5)科学实践意识(6)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我国化学课程的变革(重要事件)A 初建体系时期
B 相对稳定时期
C 发展变革时期
1996年颁布《全日制普遍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注意教师法颁布的时间——1993年中共八大
3.化学课程基本组织形式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3)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4)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4.当前中学化学课程结果(主要是高中人教版)——重点,简答题 ——P28(1)宏观的角度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包括必修一和必修二,选修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
(2)微观的角度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元素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 5.课程标准依据:
依据一: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依据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 依据三:化学学科的特征
6.化学课程目标的内容特征: ①突出科学探究的目标 ②立足基础知识目标
③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新课程基本理念
(1)科学素养(2)科学世界观(3)全体学生全面发展(4)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特点(5)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6)学习方式的转变(7)科学探究(8)多样化课程模块(9)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10)教师反思
第三章 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
1.高中化学新教材版本:3个
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宋心琦主编) 江苏版(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王祖浩主编) 山东版(鲁教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王磊主编)2.新教材的三个转变
从“教本”向“学本”转变; 从“文本”向“对话”转变; 从“知识”向“素质”转变 3.教材“二次开发”概念
教材“二次开发”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删、调整和加工,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4.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模式(1)确定学习目标(2)(3)(4)选择学习内容 选择学习经验
组织并呈现学习内容和学习经验
(5)评价 5.教材“二次开发”的策略
(1)“增”、“删” ;(2)“变”、“更” ;(3)“调”、“优”。
第四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选择、简答、分析)
1.教学设计定义:广义:预先构思并表达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目标、过程和结果的意象的观念 结构和活动方案的过程
狭义:仅仅指构思、表达教学活动方案的工作——填空、简答、名词解释 2.化学教学设计的四个层次:课程教学设计→学段(或学期、学年)教学设计→单元(课题)
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教案)
3.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要求、原则和组成、主要内容、形式:(1)化学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①设计准备:教材(内在逻辑结构的分析)、学生、教学条件 ②设计教学目标
③设计教学策略、方法 ④设计教学过程 ⑤教学媒体
⑥设计整合、应用和反馈环节 ⑦设计总成与编制方案
(2)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 以系统观点作指导
② 以科学、可靠、进步、合适和完整、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基础,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③ 要从实际出发,从实际效果出发(3)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 整体设计与要素设计统一原则 ② 静态设计与动态设计统一原则 ③ 理性与操作性可行性统一原则 ④ 规范性与创造性统一原则 ⑤ 最优化与阶段性统一原则
第五章 化学教学技能
1.化学教师五大基本功:
①知识技能基本功②语言基本功③板书基本功④组织教学基本功⑤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 2.教学技能定义:顺利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它往往既含有操作的成分,又含有心智的成分,能影响教学活动的效率,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相应的教学能力。
3.教学技能主要是:备课技能、课的导入技能、语言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板书板画技能、诊断与补救技能、结束新课技能 4.板书的内容:①课题名称②授课提纲③教学要点和重点④补充材料和其他内容 5.板书类型①纲要式②表格式③包容式④图解式
6.强化类型:
1)语言强化(口头、书面评语;表扬个体、带动全体等)2)动作强化(微笑、点头、股长、接近、接触)3)标志强化(评语、标志)4)活动强化(学生代替教师活动)
7.说课的定义:是指教师依据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科学理论以及所施教学生的具体情况,面对自己的同行,针对教材某一章/节,从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和任务分析、教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设计和阐述,然后由说者和听者现场评说、答辩,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之目的的一种教研和交流的活动形式。9.化学说课的内容
说课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说来
①说教材:②说教学对象 ③说教法 ④说学法 ⑤说教学程序⑥说板书设计
第六章 化学探究式教学
1.科学探究的含义: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也指的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科学探究过程的8个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第七章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1.化学学习策略的含义:化学学习策略就是指适用于特定化学学习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总和。它既是内隐的规则系统,又是外显的程序、步骤、方法等。
2.化学学习策略的特征
①学习策略是认知和元认知的复合体,具有方法性、程序性和调控性三大特征。
②学习策略有其自身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学习策略、不同的知识类型需要不同的学习情境。
③学习策略的掌握不是以是否掌握某种方法、技巧为标志,而是学习者能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预期的学习目标等因素自觉而灵活地选择、调控和应用特定的学习方法和程序。
④学习策略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微观策略,因此有别于一般的学习技巧——名、简答、分析 3.化学学习策略的类型 :①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策略②化学理论性的学习策略③化学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④化学情景类内容的养成策略⑤化学问题解决策略 4.发散思维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流畅性——量(单向)
2、变通性——质(多向)
3、独特性——质(立体)
第八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
1.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涉及的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管理教学(CMI)、信息网络化与网络课堂
2.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层面: A.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 B.是课程资源建设
C.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D.是教学应用平台的开发
3.手持技术只要有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器、传感器或探头、软件与计算机 4.手持技术的优点:便携 实时 综合 直观 定量 准确 快速 方便
第九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1.化学教师具备素质要求
①思想品德素质②教育理论素养③化学新课程理念 ⑤化学教学教育能力⑥身体和心理素质 2.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特征:①教学能力强②专业知识扎实③责任心④有爱心⑤有管理能力
3.我国现行的教师培养制度——抓住各点的例子——选择题(非培养制度)(1)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2)鼓励中小学教师轮岗;(3)培养骨干教师队伍;(4)师范生顶岗实习,教师参加培训;(5)免费师范生;(6)师范院校的综合化;(7)设立教师教育学院(8)特岗教师计划;(9)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10)禁止有偿家教(11)农村教育硕士;(12)学科专业学位硕士(13)教育博士开始招生(14)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4.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需具备的六个方面素质:
◆思想品德素质 ◆教育理论素养 ◆化学新课程理念
◆化学专业素养 ◆化学教学教育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 5.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
◆具备并能有效运用丰富的组织化的专业知识 ◆可以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 ◆有很强的洞察力并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6.发展性化学教师评价的功能
1)促进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消除传统评价的负面影响
7.发展性化学教师评价的过程 :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设计评价工具→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明确促进教师发展的改进要点,制订改进计划 8.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阶段 1.“非关注” 准备阶段
2.“虚拟关注” 学习阶段(师范教育)3.“生存关注” 求生存阶段(任职1-3年)4.“任务关注” 更新阶段(任职4-10年)5.“自我更新关注” 成熟阶段(任职10年后)
9.影响教师成长的主要因素
个人因素:涉及教师自身的职业与能力特征,包括教师的自我评价、师德状况、人际关系、认知能力、职业发展和动机水平等。其中,认知能力是关键因素。情境因素:即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环境,分4个层面:社会与社区、学校体制、学校氛围、教研组。
课堂生活:关键人物的影响;关键事件的影响;关键时期的影响。10.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上,要由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时空上,要由封闭走向开放; ◆在知识结构上,要由平面知识向立体知识发展;
◆在教学方式上,要由教师单向传授式向师生合作互动式发展;
◆在课程观上,教师要由课程任务的执行者向课程实践开发者发展; ◆在教学技术上,要由传统型向现代信息型发展。11.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学实践与反思;◆专题自学与应用;◆进修培训与实践;
◆课题研究与总结;◆专业合作与师生互动
12.行动研究的涵义: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始见于二战时期的美国。1944年勒温(Lewin,1890-1948)提出了一条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即研究课题来源于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13.行动研究的特点 ①为教学而研究
行动研究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首要目标。动研究的成果为教学实践中的教师所理解和运用。运用行动研究得出研究结果的最终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工作质量,提高教师对教育实践情境的认识水平,改进教学实践。②对教学的研究
行动研究的研究主体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包括广大的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教育行政人员,研究对象来源于教育实践,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研究的课题来源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师本身的需要,也就是说行动研究以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它可以是特定情境中的学习问题,可以是教师的教学态度转变,也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改进。③ 在教学中研究
行动研究是教师在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教学边研究,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的学习、思考、研究以及对教育教学的改善处于同一过程中,避免理论与实践的分离。行动研究将教学行为“研究”与解决教学问题的“行动”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已不只是单纯的教学活动,而是一种深入教学实践之中的研究。
14.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 :行动研究的起点是实际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而不是理论的产出。15.行动研究的实施模式
(1)勒温模式(2)埃里奥特模式(3)迪金大学模式 16.开展行动研究对教师的要求
◆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问题意识 ◆培养合作精神 ◆发展反思能力
17.行动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
◆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行动研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研究型教师
第三篇: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化学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中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基本的课程目标。
初中化学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所承担是的一种化学兴趣提升和化学基础夯实的责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初中化学教学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谈谈教学体会。
一、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备有限。
教学设备直接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尤其是针对这种实验性很强的课程。由于实验室配置设备费用昂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实验设备的贵重,对学生造成压力,导致学生不敢动手操作,这种情况在很多农村中学尤其明显。
(二)教师水平有限。
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取得了重要的成绩。但是,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师自身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一边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观念比较陈旧。
2.教师知识储备有限。
3.课标学习明显不足。
4.教学过程设计有待加强。
二、针对存在问题,实施解决策略
在平时教学中,物理教师要重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通过联系实际教学内容,以及与现实背景相联系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的观点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化学意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体味到学习化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继续学习课标,提升教师素质。
没有课标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学习课标。课标是编写教材、命制试题的唯一依据,只有反复学习课标,才能体会课标的基本理念,并用课标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贴进课标,减少、少、慢、差、费现象。现阶段学习课标不应再停留识记课标的内容上,而是把重点放在我们的课堂如何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上,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方面已经到位了,哪些方面还没有到位,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要把课标的理念完完全全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并非易事,但只要我们不断地加强课标学习,并用课标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朝健康的方向迈进。
(二)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过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功底,个性爱好,优、中、差生在班级的分布,要尽可能地考虑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活动,学生活动的形式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设置,如“思考一下”“讨论”“交流”“互评”“师评”,原则上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宜解决。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绝对的弱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形式与时间应以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异,“分子”“原子”等物质结构知识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活动为辅,通过教师把微观的抽象东西转变成学生易接受的知识,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和谐统一应该是教学过程设计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教学过程设计应给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再认识问题的过程。“问题”对于学习过程来说,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努力创设恰当地问题情景,通过问题的启发使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情景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基础,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刊、实物、图片、影像资料等都可以用来创设情景。
(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强大的原动力,也是学习心理因素中最具潜质、最宝贵的要素。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强制性的教学,频繁的考试,繁重的作业,马拉松式的复习,疲劳的题海战术,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就意味着失败。
1.精心上好第一课,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每当接到一批新生时,我对给学生上的第一节化学课分外重视。从教多年来我给学生上的第一课都不是讲新课。通常我会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在第一次化学课堂上进行适当延伸,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常用的例子有用纯碱制的馒头可口好吃,用二氧化碳加压制的汽水可以消暑,以及冬天为什么会煤气中毒等等。我要用我的第一课就让学生知道,化学不但有趣而且很重要,以便吸引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化学的愿望。
2.巧设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特洛夫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敲好开课的第一锤,使之产生明显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3.创设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和求知探索精神高度统一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它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有很多概念、理论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四)利用化学实验的吸引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趣的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的添加剂。因此,我还坚持给同学们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供给学生一些显示才能的机会和场地,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可贵。这样的活动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化学,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从而巩固了学习兴趣。
(五)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过程中体验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动手进行探究,提高探究水平,现阶段要落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运用课堂实验,拓展思维空间,解决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实验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实验手段,清晰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或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化学学科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具体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实验研究解决科学问题的方法,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累积法”、“替代法”以及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对照”实验等。
2.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借用课内知识去解决,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化学学科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学科,联系内容相当广泛,包括自然现象、现代生活、各种产业部门的实际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知识有关联的当前普遍关心的社会、经济问题,如能源、环境、生命科学、航天技术、超导、磁悬浮等等。但是,由于诸多条件限制,实际问题中不可能明确指出用什么知识去解决,这就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重新建构,加以运用。
3.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科技教育活动应当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从初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出发,尊重他们的自身发展规律,优选学生感兴趣的现代科技、日常生活、社会热点中的实际问题,构建序列活动体系,用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了问题,提出了问题,提出了假设,利用实验验证了假设,获得了科学结论,形成了观点,完成了一次认识上的飞跃,但是整个认识过程仍未完成;学生是否牢固掌握了科学知识,是否能运用知识,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让学生运用新知去判断事物,去解释一些现象,解决一些问题。
总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诚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与不足,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勇于探索、积极进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改进与完善的过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化学实验教学的最佳效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学习态度的应有作用。
第四篇:论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论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图文并茂的绘本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能够让他们更简便、更快乐的学习,由此也不难看出英语绘本对学生英语学习发挥的重要作用。英语绘本本是小学教学中的特有素材,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起到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却没有利用好绘本的优势,导致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本文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现存问题出发,提出了几点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绘本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图画书”,其中包括形象的图片和文字,直观且有趣,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与他们的思维特点相一致。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将英语绘本的作用充分发挥,对于学生英语基础的奠定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但现今我国对英语绘本教学的效果还有待提升,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绘本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绘本的选择方面,主要存在两种问题。一种是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来选择绘本,学生会从自身的兴趣出发,但选择的绘本往往教育性不强,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也不足,甚至会选择一些不适合该年龄阅读的绘本。另外一种就是由教师选择绘本,但没有从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导致绘本中的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绘本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绘本中的内容并不在考试的范围之内,许多教师对绘本教学的重视度不足,仅仅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很少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更缺少对学生阅读成果的检验。许多学生只是翻看了绘本中的图片,没有深入学习,且在缺乏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绘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不足,难以取得成果,导致绘本教学仅仅流于形式。
3.教师对于英语绘本的特点认识不足
现今,许多教师对于英语绘本的认识和理解过于片面,也没对英语绘本教学做过深入研究,将其作为了课堂教学的补充,在教学过程中也由于自身对绘本的不同理解存在着许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一种是依照原有教材的授课方式进行绘本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教材讲授的方式,以词?R和功能句型为授课重点,通过绘本故事学习英语知识,忽略了绘本教学自身的特点;而在另外一种绘本教学模式中,教师把绘本作为课外学习资源补充到学生的课内阅读,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量,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后一种绘本教学尽管发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理解力,但是却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针对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对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教师必须明确的一点是绘本只是为英语课堂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媒介,教学的真正目的还在于逐步培养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让学生们可以阅读到生动有趣的素材。绘本教学课能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英语技巧,教会他们在何种具体的情景之下运用何种技巧来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英语绘本教学课堂上,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们的指导,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比如,英语绘本中一般都配有很多精美的插图,而这些插图拥有一个很大的作用便是可以帮助学生们去理解语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们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这样的指导:“ Boys and girls,firstly,let' s enjoy these pictures carefully and try to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these pictures in your books.You should keep this passage in your mind and talk about your ideas.”
Different ideas.That’s OK!You just talk about your ideas.”这样的阅读指导是为了让学生们通过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进行内容预测,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2.改进教师绘本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绘本教学中对绘本故事的理解与语言的运用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观察、猜测、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推动他们英语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绘本作为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阅读材料,既可独立使用,同时也可以配合教材进行使用。绘本的整合与利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小学英语教材和绘本的整合。教师通过替换、改编、续写等教学方式,按照不同的主题把教材和绘本内容进行整合,故事绘本对教材对话的内容和形式的补充和提升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其次,绘本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活动。绘本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将图与文字紧密结合,在绘本阅读中理解和掌握英语;在课外阅读活动中绘本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则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3.丰富绘本教学的方法
绘本教学强调学生基于图与文的综合理解,对该绘本的文本进行分析和思考。因此,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从低年级的朗诵、复述转变成中高年级的讨论、分析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逐步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与判断的能力。目前绘本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图片环游法、拼图阅读法以及阅读圈等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图片环游法是教师对绘本中的不同图片以引导阅读和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共同阅读和欣赏绘本的一种教学方法,侧重理解和欣赏所学材料。拼图阅读法则主要在于使不同组的学生阅读同一绘本故事的不同片断,随后学生重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整个绘本故事。
三、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小学生的心理是绘本教学研究领域的另外一个重点,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需求、学习目的等将都是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的研究领域。此外,通过绘本的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以及基于学生不同学段引导学生进行绘本的选择与利用等,对于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与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5):80―84.[2]王惠菲.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校园英语,2017(4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