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乳钉纹和后母戊鼎的对比解读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2014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初中综合实践课 艺术项目组 杰克麻雀船长组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
征对比
组名:杰克麻雀船长
组员:梁廷书 程巾格 郭沐馨 胡蕙心 孟祥坤 姚恺泽 选题方向:艺术
指导教师:高燕、卓海燕、李燕 完稿日期:2014.12.05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目录
1.封面…………………………………………………………………………………1 2.中文摘要及关键词…………………………………………………………………3 3.正文部分……………………………………………………………………………3 3.1.课题研究背景…………………………………………………………………3 3.2.课题研究意义…………………………………………………………………5 3.3.课题的设计思路及分析方法…………………………………………………6 3.4.探究内容总结分析及课题结论………………………………………………7 3.4.1.铸造方法的对比………………………………………………………7 3.4.2.纹饰宗教意义的对比…………………………………………………8 3.4.3.阶级统治表现的对比…………………………………………………9 4.前景展望及对现实的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鼎的未来…………………… 10 5.参考资料及文献………………………………………………………………… 11 6.结束语及鸣谢…………………………………………………………………… 11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后母戊方鼎,铸造于商代(约公元前14世纪—11世纪),于1939年河南安阳侯家庄出土,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大鼎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为目前已出土的世界最大的青铜器,被称为“镇国之宝”。其周身铸有盘龙纹和饕餮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个字。它也曾被称为“司母戊鼎”。
乳丁纹方鼎,铸造于商代后期(约公元前14世纪—11世纪),此器内壁铸铭文:“小子父已”。此方鼎腹部呈长方槽型,更显稳定。浇铸如此巨大的方鼎(兽面乳钉纹方鼎),这在生产斗争中确实是一个非凡的成就。
②
中文关键词:鼎,方鼎,后母戊方鼎,乳丁纹方鼎
正文部分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这次的文化魔方活动中,本组选题为“后母戊鼎与乳钉纹鼎的对比”,本组之所以研究“鼎”这一主题,是因为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中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中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汉族文化内涵。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中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司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鼎身四周铸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增加了文物本身的威武凝重之感。饕餮是传说中好吃的野兽,把它铸在青铜器上,表示吉祥、丰年足食。耳廓纹饰俗称虎咬人头纹,这种纹饰是在耳的左右作虎形,虎头绕到耳的上部张口相向,虎的中间有一人头,好象被虎所吞噬。耳的上面还有两尾鱼形。足上铸的蝉纹,图案表现蝉体,线条清晰。
大鼎的腹内长壁上有三个铭文“司母戊”。关于这三个铭文如何解释,学术界有三种说法:(1)一般的解释认为这鼎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的。(2)另一种解释认为这是一个氏族的名称。(3)第三种解释把“司”释为祠。“祠”就是祭祀的意思。也还有把“司”释作王后的“后”字的。“母戊”是谁呢?最早的推测,母戊是殷王武乙的配偶妣戊,即文丁的母亲,作器者则为文丁。卜辞记载文丁的配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偶为批癸,而帝乙的配偶却不见记载,因此有人认为,“母戊”可能是帝乙的配偶。据此,则大鼎力殷墟晚期的器物。另一种意见认为,“母戊”可能是指武丁的法定配偶或祖甲的法定配偶。因此作器者可能为祖庚、祖甲、或廪辛、康丁。这样,该鼎就是殷墟前期的遗物。
关于大鼎的铸造方法,根据考古工作者的观察分析,认为大鼎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铜液。从铸造痕迹来看,司母戊鼎是用二十块范铸成的。司母戊鼎出色的铸造技术,标志着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而同样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乳钉纹鼎同样是由青铜器铸造的,后母戊鼎一样为方鼎,但体积却小了许多,且鼎上刻的纹路不同,所以本组选定了这两个方鼎进行比较。
课题研究意义
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时,小组组员通过考察和探讨逐渐了解到,中国古代的青铜鼎的发展历史和工艺技巧从简单到复杂,具有可研究性。
通过网络和书籍资料的查询浏览,组员得知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一种煮饭用的礼器,虽然用处看似普通,但仅仅是礼器这一条,便决定了它在古人心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古人以礼为天,十分重视礼节,礼器更是被视为重中之重所在,古人祭天或重要人物的陪葬都有礼器所在,鼎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件物品,古有“卿大夫五鼎,诸侯七鼎,天子九鼎”一说,由此可见,鼎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之大,很值得本组深入思考。组员认为:鼎的特征,意义和工艺技巧都和其时代有着一丝关系。而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时代的鼎,不但可以更深入了解这种青铜礼器,更可以触及到在这背后更深一层的文明和社会价值。本组相信那些能保存到至今的鼎器一定是有其独特的经历、纹饰和构造特点的,并希望可以深入研究。
无论是古代的方鼎、圆鼎或是近代的珐琅鼎,都会有其特殊的意义所在。所以本组期望,小组的学术报告可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鼎、感受这种古代礼器的魅力。如果有人有幸成为一名研究青铜器的学者,也希望他们可以更多地考究古人的工艺和智慧,解开鼎的所有秘密。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课题的设计思路及分析方法
这次的研究以国家博物馆内的后母戊鼎及乳丁纹方鼎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对这两种鼎的相关研究,重点研究这两种不同时期的鼎对比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对鼎的历史年代入手,了解其铸造工艺和花纹等差别。其次,在实际考察及后续研究中查找资料,从其特点分析当时社会状况和文明发展的差别。最后,得出对比的结论并分析出其时代特点。
(1)研究思路
题目: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选题意义:了解这两种鼎的文明意义及与其时代的关系
问题的提出:首先本组想要研究的是单独一个鼎的特点,但由于选题过大,以及题目意义无法突出,所以改为选题较精确的对特定特征的研究,最终确定为对后母戊鼎和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并希望通过考察与资料查阅对这两种鼎及它们的时代可以有更深刻的了解。
(2)研究方法 准备阶段:
查阅资料:书籍资料及网络资料
预考察:预考察中,组员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国家博物馆中看到了许多关于青铜礼器的介绍,主要是鼎和尊等。由于组员对鼎的结构特点比较感兴趣,所以本组把选题确定在对比后母戊鼎和乳丁纹方鼎的特征上。
确定选题:预考察后,本组有了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小组成员的阅读批注对鼎的特征不同与其时代背景的关系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提出了“鼎的不同的纹饰或构造与其时代特点关系”等问题。由此本组确定了选题——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正式阶段:
实际考察:近距离观察研究的两种鼎的特点,将其纹饰等特点分类进行比较,以得到其相同点和不同点。观察过程中进行拍照(整体及局部),将鼎身内的文字和鼎身上的纹饰进行辨认,探究两者关系等工作。观察所研究的鼎的外型,包括花纹,结构,造型等,详细记录介绍数据并进行对比,再根据中国古代鼎的外型,从而得出所研究的鼎所属的类别及朝代不同所造成的风格区别。记录并聆听所研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究的鼎的专家讲解,从而得出所研究的鼎的时代背景,历史以及锻造方式等。
资料整理:按时进行小组讨论会议,并在考察结束后整理汇总,将乳丁纹方鼎和后母戊鼎的特征进行联系或对比,最后形成成果。
探究内容总结分析及课题结论
(1)铸造方法的对比
【1】乳丁纹鼎的铸造方式是分铸嵌入法,是分铸法中的一种。先将铸好的附件放置主体模上的应附件处,制作主体范时把附件的一部分嵌入主体范内,再浇铸主体,从而形成整体。也就是先铸造附件,再在铸造器身的时候把已铸好的耳和附件嵌入制作器身的范内,形成整体浇注,所以耳和器身的连接处是没有分离的。这种工艺在商代算是十分繁复,少见的一种,直到西周才由于其铸造出的鼎的精美性和鼎身的光滑程度及保存程度等代替过去的块范法成为十分普及的一种铸造方式。这种铸造方式能使鼎的严谨精密程度都有大量提高,鼎上的纹路也会更加细致,并能使鼎身线条更为自然流畅。
后母戊鼎的铸造方法是分铸焊接法,同样是分铸法的其中一种。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铸造工艺。根据铸痕观察,鼎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身共使用8块陶范,每个鼎足各使用3块陶范,器底及器内各使用4块陶范。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简单来说就是先用范铸造了鼎身部分,也就是中间作为容器的部分,后铸造了鼎耳及其它附件,再把鼎耳和鼎身焊接在一起。首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原材料需1000千克以上。后母戊鼎的原材料的合金中的矿物的比例也是严格按照古籍中的含铜84.77%、锡11.64%、铅2.79%(换算为现代比例)后母戊鼎所运用的是在当时的朝代如此繁复的铸造方式,也体现出后母戊鼎的地位很高。
除了本身的样式和纹饰在设计上就有所不同外,还有些外貌的细节不同。后母戊鼎的耳和器身部分能看见十分明显的接合过的痕迹,而乳丁纹鼎就没有(这也是 本组一开始讨论的时候对于其究竟是块范法还是分铸法无法下定论的原因)。这是由于后母戊鼎是后来焊接的,乳丁纹鼎不是焊接的,是类似于整体浇铸的。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两种铸造方法可以说都是十分繁复的,但相对来说,由于时代使得工人们在铸造方式上的改造和发展进步,以及两种铸法本身的不同等原因,后母戊鼎要比
【2】乳丁纹鼎严谨,精细很多。后母戊鼎的纹饰比乳丁纹鼎上的更加细致精密,也更加繁杂。
所以本组得出结论,后母戊鼎的铸造方法比乳钉纹方鼎的铸造方法更加繁杂和精细,也体现了商代后期的铸造方法比商代早期的更加细致、精细。(2)宗教意义的对比
青铜器纹饰作为神人关系的中介物的图像标志,具有符号的意义,能够为同一社会集团的成员和本集团的祖先神以及所崇拜的诸鬼神仙灵所认同。所认同之物可以是具有图腾性质的物象也可以是人们所崇拜的动物神。不同的时代所铸造的不同鼎,纹饰会不同,同时所代表的宗教意义也是不同的。
后母戊方鼎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在商周的纹饰中,可以看到以神化了的动物食人的方式来辟邪。这种用图腾动物捕食怪物的形象辟邪,反映的是
【3】神与魔的斗争,又曲折的反映了人与自然的抗争。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为了辟邪,反映“虎食鬼”的神话;也可以说是人兽相拥,人为作法巫师;还有的认为虎为神物,猛虎食人是“天人合一”。
后母戊方鼎和乳丁纹鼎均绘有饕餮纹。青铜器纹饰中宗教意味最浓的是饕餮纹,商朝人认为它们是原始社会图腾观念的遗留,也认为它们是祭祀鬼神祖先的牺牲。后母戊它是以细密的云纹组成的装饰带衬托浮雕式的兽面纹主题,整体面貌以对称的狰狞兽面象征王权威严,是商末青铜器的代表作。
而乳丁纹鼎所使用的乳丁纹以线刻的各种底纹,构成繁密复杂的图案。强烈的宗教情感在青铜器上凸现,神秘诡异,气势逼人。不仅表现出由原始先民传承而来的企图借助想象来超越现实的思维方式,也表现出奴隶时代由社会等级、权力意识激发出的幻想。
商朝早期的人认为动物中有一些是帮助巫师通天地的,而它们的形象在古代便铸在青铜器上了。早期青铜器怪异的纹饰把人置于恐惧与威严之下,在祭祀的烟火缭绕之中,巨睛凝视,阔口怒张,瞬间即可咆哮的动物纹饰,有助于造成严肃静穆、诡秘阴森的气氛,产生震撼人心的威慑力,充分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力量,所以后母戊鼎上运用了大量的动物形象。
【4】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到了商晚期青铜器的风格从凝重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乳丁纹等,其间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
【5】 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在早期青铜器上更为狞厉怪异的纹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渐渐消失,人从运用智慧、工具与猛兽斗争,从偶尔取胜,逐渐相持,到掌握主动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而进入了人寻兽而猎的时代,前一时期占主导地位的饕餮纹、夔纹数量减
【5】少,面积缩小,所表现的怪异力量递减,逐渐失去了往日超自然的魔力。青铜器装饰中动物纹仍然保存,已不再具有怪异的力量,或被现实动物纹、人物纹或几何图案替代,这也是乳丁纹运用了后母戊所没有的纹饰的原因。这种纹饰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同时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所以本组得出结论,后母戊鼎上的花纹宗教意义较弱,而乳钉纹方鼎上的花纹则更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体现出商代早期人们思想的封闭,更相信宗教。
(3)阶级统治表现的对比
鼎的花纹有非常多的意义,除了上文提到的宗教意义意外,也反映了当时的阶级统治。比如后母戊鼎的花纹。
鼎的作用大多是祭祀,而在中国奴隶时代,祭祀是很重要的事情,《春秋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唯祀与戒”。祭祀范围很广,属宗教范畴,是礼的重要的一部分,但本组认为商周时期的宗教有强烈的政治意义。比如奴隶主贵族都相信天命,商纣王在被灭之前还镇定的说:“我生自有命在天乎”(《史记.殷本纪》)。由此看出,当时的贵族都认为天上存在一个世界,一个与现在相似的世界,他们也有文武百官和首领,而首领也是掌权的。这时,人间的王便宣称自己是天帝之子来加强自己的威信。为了让其他人相信这一观点,便要靠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中礼器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从《左传》中楚王问鼎的对话可以看出,把动物的花纹刻在鼎上是为了沟通天地,因为此有了现在鼎上如此多的纹路。
比如后母戊鼎和乳丁纹鼎上多次出现的饕餮纹。《吕氏春秋•先识览》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而饕餮的形象大多凶猛奇异,经分析我们认为这样的形象是因为贵族都想把自己族的饕餮刻的比其他族的凶猛,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6】以起到吓走别的族的饕餮的作用,来反映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
再比如后母戊鼎上虎咬人的纹路。巫师把自己的头伸到老虎的嘴里,反映了自己族巫师的强大,让百姓屈服于自己。
但正如前文所提到的,虽然两者皆有饕餮纹,但乳丁纹方鼎上所具有的纹饰更像是用来祭祀,以诡秘的纹路表现出由原始先民传承而来的企图借助想象来超越现实的思维方式;而后母戊鼎的饕餮纹整体面貌以对称的狰狞兽面象征王权威严,更具有阶级统治的代表性。
所以本组认为,后母戊鼎相较于乳丁纹方鼎而言,更表现出了当时的阶级统治地位,反映出了商代后期贵族们的统治心理,对人民压迫大。
综上所述,本组通过这次活动得出结论:后母戊鼎的铸造方法比乳钉纹方鼎的铸造方法更加繁杂和精细;后母戊鼎上的花纹更多代表王权威严,而乳钉纹方鼎上的花纹则更具有强烈的宗教意义;后母戊鼎相较于乳丁纹方鼎而言,更表现出了当时的阶级统治地位。商代后期的铸造方法比商代早期的更加细致、精细;商代早期的人们更相信宗教,思想更封闭;商代后期贵族统治心理强,对人民压迫大。
前景展望及对现实的反思——如何更好地保护鼎的未来
鼎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镇国之宝”。很多朝代都倾举国之力铸造鼎器,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鼎的保护也没有停止,不但在中国的鼎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且一些流失海外的鼎也渐渐的回归我国,投入祖国的怀抱,比如:上世纪20年代,子龙鼎流落日本,最后由国家出资从香港购回,现存于国家博物馆,体现出国家对文物的重视。
但是有一些地方也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出在基层政府,基层政府对文物的认识观念对文物的保户会起到重要作用。但有的基层领导者只是为了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将文物保护视为重要的保护对象。比如修建三峡大坝,将会导致水位上升,而三峡地区文物还没有完全搜集,水位上涨将会使考察更加困难,而没有找到的文物中有很多事前秦时代的鼎器。他们没有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没有认识到文物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和历史研究价值,也
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文物对于当地发展的深远影响。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又一直缺乏足够的运作资金和相应的法律权力,从而造成文物保护力度不足,很多的鼎器挖掘之后得不到很好地保护。
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意识不够强,导致许多重要文物失传或遭到破坏。鼎作为古时候最重要的文物之一,我们需要更好的去保护它。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人们的保护意识,让人们明白鼎乃至文物的重要性,让中国的文化得以流传下去。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对鼎的保护依旧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正。
参考资料及文献
[1] 马承源 陈佩芬.《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333.[2]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礼器乐器及其它用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97 [3]马承源 陈佩芬.《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333.[4]马承源 陈佩芬.《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333.[5] 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青铜礼器乐器及其它用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97.[6]马承源 陈佩芬.《中国青铜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333.结束语及鸣谢
后母戊鼎是“镇国之宝”,每天来看它的人不计其数;乳丁纹方鼎的铸造技艺更是令人折服。这次文化魔方少年行实践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知识。这些鼎的结构、材质与花纹雕刻,无不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其中花纹和文字,完全体现了古代人民对青铜、雕刻、祭祀三者的完美运用。在考察中,组员刚刚进入国博内,便从看到了许多的鼎;再进一步观察研究,后母戊鼎、乳丁纹方鼎的特征对比
发现可供本组思考、推敲和学习的地方依然有很多。在展馆间穿梭,想着古代人民在鼎上一笔一划,付出汗水和雕刻,心里真是感慨万千……读完这篇论文,本组全体组员希望大家已经对鼎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了解这凝固的艺术。
谢谢正在阅读、思考这篇论文的你们。
2014年12月05日 深夜 2:26
杰克麻雀船长组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