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扎根乡村 实现梦想
扎根乡村 实现梦想
翟
家
学
区
王海英
扎根乡村 实现梦想
王海英,女,汉族,1998年9月一日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扎根乡村,为我的梦想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在农村教育战线上走过了17个春秋。我17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小学里的科目我都教过,我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扎根到哪里。我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事,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用爱浇灌祖国的花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就像阳光一样洒遍每个角落,送上温暖,又像甘露一样浸润着每一棵草,每一棵花。即使这样,也会出现弱小的、生病的花草。这就像班级里的问题学生,需要老师有一双聪慧的眼睛及时的发现,并且给与帮助。17年来我每年都能碰到这样的学生,但最令我刻骨铭心的是小末,她家四个孩子,最小的他是个男孩,一家人眉开眼笑,可好景不长,由于子女多,爸爸长年累月外出打工,累的疾病缠身,当他读到六年级的时候,突然噩耗传来,他的爸爸病逝在工地。他来到学校抱着我嚎啕大哭,我轻轻抚摸着他,让他尽情的哭了个够,最后他擦干眼泪,问我:“老师,我该怎么办?妈妈和姐姐们都没了主心骨,我应该为她们做点什么。”当时我的心灵为之一颤,这么幼小的心灵就要承担起这样的责任,我告诉他:“孩子不用怕,有老师在你只管好好读书。”从此后我每天中午让他来家里吃,做他喜欢吃的饭菜,坚持每天晚上都到他家给他复习功课,并且不断的鼓励他,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帮他从阴影里走出来,小升初时他取得了全镇第三名的好成绩,现在他已读高一,放假有时间还经常来看我,向我汇报他的成绩,遇到的爱情难关,我还开玩笑的对他说:“你这英雄可得过去那美人关。”他挠挠头皮,敬了个礼:“MR wang请为我指点迷津。”就这样,他每次遇到坎,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陪他一路走来,17年来类似这样的事情枚不胜举。我感谢他们,让我和她们一起成长。
二、政治思想的动力——入党
2005年成为正式党员。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妥善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个人素质,面对自己选择的人生之路——三尺讲台,我积极的勇往直前。我的座右铭是“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到死丝方尽” 政治思想的动力——入党,当我梦寐以求的入党申请书摆在我眼前时,我有点恍恍惚惚的感觉,我真的能入党了吗?瞪大眼睛看着校长,校长微微一笑,自己掐自己一下,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预备党员一年后,当我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后,我更严格要求自己,端正态度教好书,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手把手地教,耐心的教育,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年我的成绩都在全镇名列前茅。从此以后,我每天看着新闻联播中的国内大事新闻,学习着党中央的每一个方针政策的应用,以及学习报道中多位杰出先进劳动模范和杰出的领导人们。
三、团结同事,专心钻研。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我就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我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向年轻教师学习怎样制作课件、怎样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哪位老师有事都挺身而出,心甘情愿为其分担,时间长了大家都叫我“王管家”。记得有一次,我们住在学校的这几家中张老师的爱人因为单位有事出了交通事故,造成重伤住进了医院,可张老师的孩子还小,我抱着孩子边哄孩子边着急,来到医院安定下来以后,我又给张老师买来饭,劝她吃下点,有力气才能照顾病人,就这样,我陪着她在手术病房外等待着消息,终于手术室的门开了,医生出来了,看着医生开心的微笑,我们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到了肚子里,她爱人脱离了危险,我们高兴的抱在一起,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在医院照顾爱人,我在家里给她照顾孩子,替他上课,那段时间我也感觉自己累得筋疲力尽,不过一看到学生求知的欲望,灿烂的笑容,我又打起精神开起三尺讲台的“列车”驰骋在课堂上。
三、甘为人梯,托起“太阳”。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任教十七年来,我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我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历年来,她所担任的学科在全镇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我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2011年,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我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我本人也荣获了“县优秀教师”、“镇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自从我管理学校的档案、学籍以来我先下的时间更是屈指可算,学校的每次大型检查都与档案有关,开始时我一窍不通,校长手把手地教给我,格式是怎样的,表格怎样制作,影像资料从哪里入手,目录根据什么填写等等,半年下来,在校长的精心栽培下我已经能够熟练操作档案中的各项内容。最让我头疼的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籍的建立,我们学校的李老师管学籍被调走了,我接手管学籍,就像大海里漂泊的小船,没有方向,没有舵手,有的只是无头的苍蝇——乱撞,我一看不行,自己就打开电脑,一点一点的从百度上学习,再有不明白的就打电话问其他老师,电话上说不明白的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到别的学校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一年级学生的学籍建好,学生的学籍就像学生身份证一样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不能有半点差错,我整理好后多次对照,甚至晚上让爱人帮忙一起对照,恐怕把学生的信息弄错,最后觉得万无一失了,才上传到平台上,虽然我没受到表扬,但是我尽心尽力的为孩子们着想了,我心里踏实。我甘愿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当然,我还有很多不足需改正,我要不断补充正能量,我会一如既往的在“三尺讲台”这列车上欣赏每个孩子带给我的美丽风景。我为自己扎根乡村,实现梦想而骄傲。人生之旅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坎坷风雨来磨砺你。人生如奔驶的列车,总会途径许多站口,每一站都会有不同的风景等你体验观赏。无论驻足停留还是拐弯绕道或是错下站口,那都是人生行走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但心中应时有梦想,保持微笑和良好心态来乐观处世。随年华的逝去,我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骄傲,我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有句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以生为天。我没有轰轰烈烈的英勇事迹,但我有一颗为学生的真心、耐心、爱心。
第二篇:扎根基层实现梦想
扎根基层、实现梦想
--学习方志怀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2年3月16日,太和县委召开了全县学习方志怀同志先进事迹动员大会。会后,全县各乡镇兴起了向方志怀学习的热潮。在听了其先进事迹后,我辗转反侧、夜以难寐,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像他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方志怀生前担任李兴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在他平凡的干部生涯中,他带领群众修路,改善了村内“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状况;他四处奔波,只为招商引资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他积极响应当合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逐步推进旧村改造,建设“皇姑新村”,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生活坏境。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镇党委的“好干部”、困难老人的“好儿子”、百姓致富的“领路人”、新农村建设的“开拓者”、村干部的“好班长”最终因积劳成疾,突发脑干出血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方志怀以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大爱,以创新与奋斗,以青春和生命,抒写了当代农村优秀基层干部的优秀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树立了新时期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我深深的被方志怀同志扎根基层,竭诚为民服务,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方志怀同志为榜样,努力提高工作品质,切实把工作做好,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习他鞠躬尽瘁、牢记宗旨的公仆情怀。方志怀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守为民之责,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真正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交给了人民。他为李兴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的贡献很多,但对家庭和自己却亏欠了太多。作为年轻的基层工作人员,要像方志怀同志那样,始终视人民为亲人,牢记党的宗旨,以“生不能为国宣勤,死尚能为民悍患乎”来激励自己,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在日常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学习他坚韧不拔、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年轻人有活力有干劲,但往往时间一久遇到困难挫折就容易气馁,要真正长久的把工作做好,把事情做实,坚韧不拔、脚踏实地是前提。方志怀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了不计其数的困难,岳父甚至不认他这个女婿,但正是凭着坚韧不拔的韧劲和脚踏实地的态度,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也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在工作中,我一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凭着定一项抓一项,干一项成一项的劲头,做到踏石有印、抓铁有痕,做到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让干部服气。
学习他坚强的党性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方志怀之所以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赢得群众的爱戴,得到干部的认可,从根源上来说,是由于其崇高的党性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明白:所谓的名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党、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更要明白我们的一生为谁忙。我们要多想想党的信任,多想想广大群众的期盼,多想想自己赢承担的责任,用坚强的党性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来严格要求自己,支撑着自己不断进步,多为社会和人民作贡献。
扎根基层,实现梦想。作为基层年轻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怀着一种重任在肩的使命感,努力进取、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凭着一腔热血和真抓实干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宫集镇 孙良凯
第三篇:大学生村官扎根乡村编织梦想
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编织梦想
张宇强
(本台消息)莘莘学子大学毕业后放弃都市繁华扎根我市农村,在基层干事创业中编织着他们的梦想。
大武口区龙泉花卉创业基地是宁夏首个大学生村官实践基地。一进花卉大棚,花香扑面而来,一群中年妇女正围着一个年轻姑娘请教着。年轻姑娘叫徐雅芬,学农林的她是龙泉村的一名村官。看着缤纷绽放、销路喜人的康乃馨,徐雅芬感到自己的专业和辛苦没有白费,自主创业让她和村民尝到了成功的甜头。
在大武口区人民路边的一家超市,6名身穿制服的家政人员正热火朝天地擦玻璃,带头的是潮湖村村官李晓珅硕士。通过层层选拔,成为村主任助理的李晓珅根据潮湖村实际情况,招聘全村30多名妇女从事家政和保洁服务工作,创建了“巧婆姨”家政服务公司和“迪邦”保洁公司,客户对她们的服务都赞赏有加,员工们每月都能挣2000多元。李晓珅的目标就是要成为宁夏家政业的NO.1,让更多的潮湖村人真正得到实惠。
在我市,象这样的大学生村官有54名,惠农区永平村大学生村官李永强为农民建立“农家书屋”,平罗县大学生村官赵吉刚为全村人积极办理新农合、新农保等等。大学生村官学历高,工作有热情,精神面貌好,思想观念新,干事创业有激情。他们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受到农民群众欢迎,闯出了一条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创业实践的成功之路,为我市新农村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第四篇:扎根乡村 情系桃李
扎根乡村
情系桃李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工作在怀宁县最艰苦偏远的xx初中,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拥挤,远离华灯初上、物欲横流的诱惑,远离满腹的雄心壮志。做共和国的诚实本分、勤劳守纪、忠于职守的乡村教育工作者。每天看着学校里枝条发芽、茁壮、衰败,我知道,乡村里的人生就是真实,就是默默无闻,就是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脚步声中,寻找自己,追逐自己。
情系桃李 从爱开始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在教育的神圣殿堂耕耘多年,我逐渐懂得: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教育要从爱开始。作为一个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心谈话,深知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共或几个孩子,而是全部学生。我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与学生交谈沟通做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受的我发自内心的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真的,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你,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的效果当然好。在学生心目中,我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对留守学生的家长,我也经常与他们通电话,发微信,向他们汇报子女在校的学习及表现情况。这样,我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感情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表示致谢。
潜心教研 爱岗敬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一直积极参加省、市、县等各级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充电,紧跟时代步伐,潜心钻研新课程,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深入了解现代教育的动向,开拓教学视野和思维。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所带的每一届学生都说我留的作业最少,考试的效果最好。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指导Xx同学获安庆市征文初中组一等奖,指导xx、xx两个同学习作在省级报刊发表。
扎根乡村
忠于职守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桃李满园香。”十几年来,我以学校和教育工作为重,忠于人民教师的职守,正确处理和安排好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基本上放弃了所有与工作、家庭无关的业余活动,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由于在偏远艰苦的XX初中工作,吃住在校,周末往返。家中大小事务都是由体弱的妻子独自完成,抚育年幼的女儿,照顾年迈的母亲,却丝毫没有埋怨,心里满是愧疚。面对许多实际困难,我坦然处之,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都能做到认真负责,充满热情、一如既往,毫无怨言,努力做好。失去了很多,同时也得到了很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本届毕业班,我所带的班级获得了学校最好成绩,35人参考,18人升入省示范高中。我的努力,赢得了组织的信任,给我压了更重的担子;我的付出,获得了家长的口碑,给我带来更多的动力;我的关爱,感受到了学生的尊重,给我满满的成就感!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这次优秀教师的评选是我未来工作的新的起点,我会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工作,开拓进取,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扎根乡村情系教育
扎根乡村
情系教育
——记濉溪县刘桥中心学校物理老师袁希德
提起濉溪的教育,人们会常说,那是“双子座”支撑起濉溪教育的蓝天。这“双子座”便是“南南北刘”,濉溪的南面有南坪中学,濉溪的北部有刘桥中学,南北相距百余里,两点一线横贯濉溪大地。刘桥中心学校曾几度更名,但它真正的崛起是始于新一轮的课改,新课改犹如一股春风吹指了沉睡的校园,新课改更仅一把火炬燃起了教育的热情,而在过程中,起到“煸风点火”作用的人物便是袁希德老师。
袁希德,男,年 月出生在濉溪县四卜乡,1988年7月毕业于淮北师范。
年 月,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刘桥中心学校教导主任。自1988年7月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以来,他已在农村这片贫瘠而又肥沃的土地辛勤耕耘了二十三个春秋。二十三年的风风雨雨,二十三年的坎坎坷坷,他在农村教育的前沿一路拼博,一路走过,无论是担任物理教学,还是担任教导主任工作,他总是执着地追求,勇敢地探索,忘我地进取。二十三年来,他始终坚守农村中学的第一线,一直以事物理教学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他爱岗敬业,辛勤耕耘,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2008年6月主持了县级课题,并2010年11月顺利结题;2008年12月—2009年12月被推荐参加“中小学校长培训”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结业;2008年9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淮北市优秀教师”;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指导青年教师发表或获奖论文30余篇;班级教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二古三年的工作历程,学校改变了,学生改变了,教材改变了,而他没有改变的是勇立讲台的恒心和毅力,他没有改变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和真爱。
一、扎根乡村 敬业勤耕
1988年的7月,他毕业于淮北师范学校,他优异的学业成绩和对汉字书法的研究,深受市内许多学校的喜爱,他完全有条件、有能力留在交通便利、待遇较好的市里工作,而在毕业分配的时候,他的意向还是选择了偏远的农村,1988年7月—2006年7月,他一直工作在濉溪县刘桥镇最为偏远的小城中学,以普通教师到业务副长,一干就是18年,那个时代,条件落后,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更简陋,他吃住在校,爱校如家,常是备课到深夜,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选教法,深入浅出,他的物理课生动有趣,既有理性的思考,又不乏鲜活的案便,引领学生走进快乐的物理世界。因教育教学成绩出色,1993年9月,被提拔为小城中学业务副校长,这时,他更是带领大家拼搏进取,他以自己的工作热情来激发老师们的热情,凡是要求老师做到的他首先做到,在他的引导下,偏远落后的农村学校焕发了勃勃的生机,学生的学习干劲足,老师的工作热情高,师生之间形成了“合力”,在连续多年的中学中,小城中学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使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中学成为了豫皖交界处的一所知名学校,学校的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由84年办学的四个教学班200余人到后来的16个教学班1300多人。小城中学的发展壮大倾注了袁希德同志的大量心血。后来因工作的需要,2006年7月,他调入了刘桥中心学校,并担任教导主任,新的工作环境,他更是充满了热情,多年来担任班主任和四个班的物理教学,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物理学科高深的研究,他的物理课生活化、生命化和生态化,灵魂而活泼的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他所带学生的物理成绩在全县总是领先。
二、呵护童心 精心育人
袁老师长期坚守工作的第一线,在23年的教学生涯中,曾十几年担任班主任,他深入班级到学生中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状况,及时给他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变化,及时记录,取得成绩他表扬,发现问题他解决。他师德高尚,用自己的言行做学生的表率。袁老师根据长期实践及对当代青少年思想性格的研究,探索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开放式育人法”,他敢于取舍,突破旧的传统育人模式,构建开放而灵活的育人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在反思中求得新的发展。他以集体尊严替代师道尊严,使师生之间朋友化;他让学生深入社会,使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化,他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以父母般的爱。他的治班方略是“少说教多引导”,使德育教育直观化,多年以来,他为高一级学校及社会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抓住两头促活中学,分层教学,分层管理,优等生加担子,学困生多关注,多年来,他先后资助8名学困生完成中学学业,资助部采侠同学圆了大学梦,每每假期的时候,许多学生总是先到学校看袁老师而后在回家,袁老师以重实际的人性化教育方法使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情,他的学生文明守纪,在学校里他们是好学生,到了社会他们又是好公民。他所代的班级在会考、中考中平均成绩超过同类班级,高中录取率一直是全县前列。班级历来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公物管理优秀班级”。
三、甘做人梯
硕果累累
袁老师作为中心校的教务主任,除抓学校的全面教学外,他又具体分管我校的理化教研组,作为组内的学科带头人,他以备课、上课、听课、议课、论文写作诸多方面,对组内青年教师作耐心、精心的指导。在备课上,他协同教研组长,引领老师们学习《学科规范》,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指导大家精心备课。目前,理化教研组是学校实力最强的教研组,组内的10多位老师都能执教公开课。在上课方面,他要求组内老师认真开展“教学研讨周”活动,人人开课、人人观课和议课,引导大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引导青年教师以学促教。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多动脑、动手和动口,主动学习,大胆探究。在他的精心指导下,5名青年教师已成我校乃至全县的骨干教师。如苗磊老师是“淮北市教坛新星”,张志祥老师是县“教坛新星”、邓彬老师等成功执教了县级公开课。在观课和议课方面,他首先执教研究课,提供案例,引导老师们评课、议课,要指导青年教师观课要认真,议课要真实,把课评析到位,在论文写作方面,他在工作之余总是不断反思,有了好的灵感,同组内的老师共同探讨,条件成熟形成论文,近年来,他撰写的论文《浅谈初中物理自学能力的培养》荣获市论文三等奖;《在生命与道德的天平上》在濉溪教研发表。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竞放春满园,他积极指导组内的青年教师,要学会反思,要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灵感,要善于积累,要善于,不断总结自己的心得。近3年来,他先后指导青年教师发展或获奖论文30余篇,“以研促教”的氛围在中心校业已形成。为了解决教学中的困惑,2008年6月,组内申请了县级课题《物理探究教学中困惑及对策研究》于2010年11月课题成功结题,教研的催化,课题的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年年攀升,2011年中考,我校考取省示范高中
人,中考成绩600分以上
人。
四、勇于探索 敢于完成
袁老师作为教导主任,更是主抓学校的全面工作,积极协助校长构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平台,他起草了《刘桥中心学校工作规程》、《中学生一日常规》和一系列工作绩效的考评方案,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工作管理机制,强化了教学管理,使得学校的管理以制度走向人性化,以人为本,重成绩、重绩效,一系列鲜活的体制激发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始终位于全县前列,连续多年中考升学率居于全县农村第二。由于长期坚持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得我校的毕业生能尽快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也由于我校毕业生自学能力强,他们进入高中以后,发展空间大,我校毕业生深受省市示范高中的一致好评。
思想如水,润心无声,挚爱教育,扎根乡村,袁老师23年的方程书写了大字人生,他致力于农村教育,勇挑教学与管理的双层重担,他为人师表,成绩显著,他安贫乐教,吃苦在前,23年,他奉献给教育的是一颗赤诚之心。是树就要扎根泥土,袁老师正是教育之树,他扎根乡村,如今已是枝繁叶茂,给皖北的教育一片碧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