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现代文学名词解释(大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专用,全面,精炼,适合背诵)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一> 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流派、社团、理论、小说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指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十二人发起,以沈雁冰接编的《小说月报》内容经过了全面革新为其代用机关刊物。后又相继创办了《文学旬刊》及《诗》月刊等刊物。其总部后来迁至上海,1931年“一二八”事件发生,《小说月报》停刊,该会无形解散。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主张“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写法上一般倾向于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产生了一批所谓“问题小说”。因此被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2.创造社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于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成立。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田汉等人发起。其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讲求文学的“全”与“美”,侧重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推崇创作的“直觉”与“灵感”,主要受到欧洲启蒙主义、浪漫主义及“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主要成就: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等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其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主要代表人物李初梨、冯乃超等,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3.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是指五四以后的几年间(1919 - 1925)年形成的一种小说类型或题材热,是指那些反映政治、道德、教育、婚姻、恋爱等人生问题的小说。问题小说在 1919 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的创作中已露端倪,1919 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的发表后,开始形成风气。1921 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后推向高潮。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是爱情还是苦痛》罗家伦、《这也是一个人?》叶圣陶、《两个家庭》《超人》《斯人独憔悴》冰心。“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最早形成的一种小说实践形式,虽然大多数都不太成熟,不重于艺术技巧和结构形式。但对整个五四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导致着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占据着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
4.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指20世纪初出现于文坛的一股文**流,主要是指一批寄居在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作家描写故乡农村或乡镇生活,具有较浓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隐现着乡愁的小说。鲁迅最先用“乡土文学”的概念来概括这一小说创现象。周作人在1923年提倡“乡土艺术”,在此之后,一大批以文学研究会为主的青年作家,纷纷登上文坛,形成了一个创作高潮。重要作家: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寓居京沪的青年作者。主要作品: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故乡》、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5.“自叙传”抒情小说
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在观念上,主要受到了西方近代主观哲学思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和西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日本私小说等多方面影响。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兴起,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产物,是五四时代发现自我,认识个人的具体表征,他们在小说创作中,他们运用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性心理分析等多种创作方法或技巧,侧重表现自我、主观、内心的欲望要求等,多写青年的性苦闷和经济苦闷等身边题材,宣泄或抒发具有反抗性的甚至变态的情绪,在20年代形成了一个以情绪表现为核心的小说体式和作家群体。重要作家:以郁达夫为主的创造社抒情作家群体、王以仁、庐隐、淦女士(冯沅君)、浅草社与沉钟社作家、语丝社的冯文炳、废名及具有抑郁色彩的许地山等。主要作品:郭沫若《漂流三部曲》:《歧路》《十字架》《炼狱》;郁达夫《沉沦》;王以仁《孤雁》;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命命鸟》。
6.新月派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主要是在新月社内部形成的一个诗群,由此产生新月派。新月社是1923年在北京成立的,由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发起。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文化社交社团。该诗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较大。该诗派大体上以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徐志摩在《晨报副刊》上开辟的《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的主张,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主要成就: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大量的诗作。另外,在诗歌理论方面,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7.林译小说
是指20世纪初,清末民初著名翻译家、古文家林纾(琴南)用文言意译的西欧小说。其主要译作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等。其一生译著多达163部。因其早而开风气,因其对世界小说的大量输入而引发读者对中国小说正宗位置的首肯。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小说家先通过林译小说来了解世界,影响很大。
8.新青年 《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是“五四”思想革命和 文学革命的重要阵地﹐1915年 9月15日创刊﹐由陈独秀主编﹐第1卷名《青年杂志》,自第2卷(1916年9 月)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编辑部也随之从上海移至北京。标志着新文学的开端。1918年﹐编辑部改组扩大﹐李大钊﹑鲁迅﹑钱玄同轮流编辑。多次曲折经历,最后于1926年7月停办。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9.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主要阵地是《新青年》杂志。因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代表人物主要是以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周作人等为主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干力量。主要是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后来随着革命的展开,做出了以下主要成就。①集中力量批判旧戏曲,鸳鸯蝴蝶派等。②开展了如何建设新文学的讨论。李大钊,胡适,周作人等都提出了具体的文学主张,观念和理论主张进入学理层面。③创作兴盛。④翻译介绍工作加强。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带来了文学的全面革新和解放,由此文学告别古典,走向现代。中国新文学(后来称中国现代文学)就是917年的文学革命为开端。
10.“八事”
“八事” 主张,是由胡适于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该文章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八事” 具体内容: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八事” 主张,又称“八不主义”。因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并粗浅的触及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重要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与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
11.语丝社
“语丝社”是五四时期重要是社团,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得名,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一般指刊物的编辑者及主要撰稿人。该刊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主编。主要撰稿人有鲁迅、周作人、刘半农、林语堂、钱玄同等。1927年12月在上海复刊。先后由鲁迅、柔石、李小峰主编。1930年3月10日停刊。周刊发表杂感、短评、随笔为主,兼及其他形式的文艺创作和有关社会、历史的研究文章。以《语丝》周刊为依托,围绕着鲁迅和周作人,在“语丝社”的旗号下聚集了一批后来在文学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作家和学者。语丝社倡导“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实际上继承了《新青年》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和鞭挞社会丑恶与黑暗的精神传统。在思想、文化及政治各条战线上,语丝社与“现代评论派”、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新军阀及社会上的各种新与旧的黑暗势力发生了激烈的交锋。
12.湖畔诗社
湖畔诗社,于1922年成立于杭州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有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四人,1922年4月出版的题目的诗歌合集《湖畔》,因此得名为“湖畔诗人”。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湖畔诗派是沐浴五四时代精神而成长起来的诗人,代表“五四”所唤起的一代新人的纯真和热情。被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歌团体。以写作爱情诗而闻名。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清新而美丽。形式上自由,并能自觉地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
13.新月社 新月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社团,它于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由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发起。以探索新诗理论与新诗创作为主。该社活动在1927年春迁往上海,前期他们把《晨报副刊》作为阵地,后期创办《新月》月刊,《诗刊》周刊。新月社是一个涉及政治、思想、学术、文艺各领域的派别,在思想上和组织上都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特点。1933年6月,《新月》杂志停刊,新月社便宣告解散。新月社虽然不是纯文艺的团体,其主要活动和影响却在文艺方面。主要成就在于小说和诗歌方面,沈从文、凌叔华的小说,饶孟侃、方令孺、卞之琳等人的诗歌。另外还有梁实秋等人以资产阶级人性论反对文学的阶级性,否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使新月社成为与进步的革命文学阵营相对抗的资产阶级文艺的主要代表。
14.双簧戏:
是指在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的口吻,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会籍,然后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因而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当时的背景是:在五四文学革命运动前期,胡适.陈独秀等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的热烈响应,但是在当时的中国,思想还是被禁锢的很深,所以文学革命的主张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于是钱玄同和刘半农采取这种方式试图改变这种现状。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15.周译小说
“周译小说”是指在20世纪初,周树人、周作人兄弟合译的《域外小说集》和《域外小说二集》为代表,直译日俄和其他弱小民族的小说,并关注西方文坛最新出现的小说和被压迫民族的作品,周氏兄弟的译作,无论在旨趣上、形式上,还是品格上,均异于林琴南,最重要的是翻译小说目的直接不同,周氏兄弟的译作直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改写了小说翻译史上的色调,也开启了文学翻译新的风气。对外国新思想新文学的输入起到关键性作用,打开了五四时期作家思想家的视野。进而影响到整个五四时期的小说创作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包括思想意义方面。
16.学衡派
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或可以说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1922年1月,梅光迪、吴宓、胡先骕、刘伯明、柳诒徵等七人,在南京东南大学发起创办了《学衡》杂志,学衡派便因《学衡》杂志而得名。该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该派的诞生。于1933年7月终刊。他们的文化思想徘徊于欧化与国粹之间,对新文化运动多持批评态度,他们反对新文学运动,鼓吹文言优于白话,诬蔑白话“以叙说高深之理想,最难剀切简明”,极力主张言文不能合一。是当时最重要的站在新文化运动对立面的阵营之一。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7.改版后的《说月报》 《小说月报》,1910年7月创刊于上海,1921年1月,刊物改版,由沈雁冰主编,成为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也成为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阵地。刊物革新后,辟有论评、研究、译丛、创作、特载、杂载等栏目。刊登鲁迅、郑振铎、叶圣陶、胡愈之等人的理论文章,倡导为人生的艺术,批判封建文学观念,推动新文学运动的发展。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诗歌、戏剧、散文。多是冰心、王统照、许地山、庐隐诸家的短篇小说以及朱自清、徐玉诺、朱湘等人的新诗。所载作品,在广阔的背景下,从各个不同侧面描绘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18.新潮社
“新潮社”,北京大学第一个学生社团。1918年岁末,傅斯年、罗家伦、顾颉刚等人发起。1919年1月,《新潮》杂志正式创刊。“新潮社” 以 《新青年》和《新潮》为阵地, 提倡民主与科学, 旨在为中国新文明的建设打下一基础。新潮社提倡白话文学,翻译西洋文字,介绍国外思潮,批评国内问题,为文学革命呐喊助威,为思想革命鸣锣开道。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针对“国粹”方面,与 “国故社” 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19.失事求似
失事求似是郭沫若提出的历史剧创作原则。所谓„求似‟就是历史精神的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所谓„失事‟就是在此前提下,“和史事是尽可以出入的”。在郭沫若看来,重要的不是外在的历史事实的真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的真实;他认为“剧作家的任务是在把握历史的精神,而不必为历史的事实所束缚。”这一历史剧创作的原则的提出对于五四时期戏剧的发展,尤其是历史剧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0.浅草-沉钟社: 浅草社,1922年春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创办《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该社受早期创造社影响,颇有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但却显示了他们在文艺方面的努力:“向外,在摄取异域的营养;向内,在挖掘自己的灵魂,要发现心灵的眼睛与喉舌,来凝视这世界,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在此期间,浅草社社员创作了大量小说、散文、诗歌以及一些翻译作品。1925年《浅草》停刊后,其骨干成员又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则有冯至的诗歌,林如谡、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苦闷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21.未名社: 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由鲁迅发起,成员为鲁迅、韦素园、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6人。未名社主办的《莽原》周刊于1925年创刊,由鲁迅主编,1928年李霁野等编辑的《未名》半月刊创刊。未名社活动以译介外国文学为主,兼及文学创作。翻译的作品以俄国、北欧、英国文学居多,又努力介绍苏联文学。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是未名社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